第十一章 萬仞指峰能擔否 第十五節 賭註
關燈
小
中
大
身旁的小茶幾翻倒在地上,黃石已經站得筆直。他低頭看了右掌,伸出左手用力一拔,把一塊刺入手中的碎瓷片拔了出來。另外兩個人都呆若木雞,沒有一個能說得出話來。
門口響起了急促的的腳步聲,緊跟著洪安通不安的聲音就從外面傳來:“大人!大人!”
“黃將軍……黃將軍何出此言啊?”趙引弓臉色蒼白地站了起來,手足無措地問道。
黃石也不回答,輕輕地把右手屈伸了幾下,鮮紅的血從指縫間不停滲出來,滴滴答答地落到了地上。黃石確認自己只是皮肉劃了個傷口,便長嘆了一口氣,轉過頭向房門走去,再也沒有看袁崇煥或者趙引弓一眼。在眾人吃驚的目光中推開房門,黃石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我們回覺華吧。”
黃石吐出這幾個字後就大步向前廳走去,臉上的表情非常平靜,心裏覺得就像是卸下了千鈞重擔一般。洪安通在後面冷冷掃了一眼屋裏的兩個人,然後繃著臉、把刀柄握得緊緊的,甩開大步跟在黃石背後。洪安通的眉宇間顯示出一股煞氣,廳內廳外看見他們的官署兵丁、仆役紛紛退後,把背緊貼在墻壁上目送他們二人通過。
到了前廳後,黃石帶來的內衛們也都圍攏了上來,其中就有人把黃石的盔甲捧了過來,黃石把手一擺:“不必換了,我一刻也不想留在寧遠了,立刻回覺華。”
黃石一行離開寧遠官署的時候,背後跑出來幾個蒼頭,遠遠地喊著“黃將軍留步”之類的話。似乎是想把他再請回去。但黃石臉上就像大理石一樣紋絲不動,雙腿一夾就縱馬向城門馳去。後面的內衛們也把將旗揚起,跟著黃石離開,沒有一個人發出一句聲音。
路上黃石對洪安通簡略說了說剛才他們對話的內容。洪安通今年虛歲才二十二歲,自然年輕氣盛。不如黃石能忍耐,還不等黃石提到歲款的問題,只是一個招安地念頭就讓洪安通怒形於色、發盡上指冠,臉上先是一片赤紅、馬上就又變成鐵青色。
“狗官!”
歲款的話黃石才一出口。洪安通就把牙齒咬得咯吱作響,大喝了一聲:建奴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吾輩邊軍將士,恨不能日啖其肉而夜寢其皮,豈能議和?”
黃石笑了一聲:“袁大人說的是招安。不是議和。”
洪安通孤身一人,全家人都已經死於建奴之手,他切齒大叫道:“高皇帝曾言:賊亦華夏赤子,且多為貪官所害。故我大明定鼎天下三百載,對內地流賊多用招撫。但韃子無故啟釁。屠戮遼東良民數百萬,見勢不好就希求招安免死,天下哪有這種便宜事?”
洪安通說的就是朱元璋當年定下的大明國策。對內地繳納皇糧地子民,大明的政策始終是能撫則撫,而不願意對他們揮舞屠刀。比如聞香教造反被鎮壓後,天啟皇帝讓教首們具結保證。不再作亂就可以了。崇禎皇帝也說過“寇亦朕赤子”這樣的話,張獻忠等人把鳳陽皇陵燒了以後,只要肯接受招安,崇禎一樣既往不咎。
而大明對於外族的侵略則一向堅持不妥協地傳統,從明太祖開始就是死硬派。明成祖死在遠征蒙古的路上。明武宗為保衛國家親自上戰場殺敵……哪怕是像明英宗這種軍事白癡,被俘後也不會為自身的安危而簽訂任何條款。嘉靖朝時北虜打到北京城下、倭寇打到南京城下。大明君臣除了打仗再沒有二話;萬歷三大征,也是從頭打到尾。
“狗官,國庫的金銀布匹都是民脂民膏,小民一年到頭忙碌,千辛萬苦才能交足皇糧,怎麽白白送予建奴?一個銅板也不能給!”洪安通又氣憤憤地罵了幾句,黃石在默默不語地聽著。
大明一年征稅才二百多萬兩白銀。黃石剛才對袁崇煥說的後一種歲款是:一萬兩黃金,十萬兩白銀,十萬匹布,雖然這比歷史上袁崇煥建議朝廷接受地“金十萬、銀百萬,布百萬”要少得多,但正如洪安通所說,這憑什麽啊?
“不過……”洪安通罵了一會兒就止住了,眉頭皺了起來:“屬下剛才好像聽見大人在罵那狗官賣國?用這個罵袁狗官好像有些過了吧,大人何出此言?”
“是嗎?”黃石聽到洪安通問出了和趙引弓一樣的問題後,也不過是輕輕反問了一句,就再也沒有下文了。
回到覺華島後,黃石本打算立刻回大營去找金求德,但一進營門卻撞上了吳穆和歐陽欣,前者正逼著後者為他畫棱堡的各種細節圖。覺華之戰後,吳公公早有把這工事剽竊到他的兵書裏去的打算,他原本思量著今天黃石不太可能會回來,所以就趁機把歐陽欣找來詳加詢問。
現在被黃石堵了個正著,吳穆登時滿臉通紅,一邊強笑著問黃石怎麽不在寧遠多呆兩天,一邊把桌子上地幾十張細節圖收了起來,說到底吳公公還是很珍惜今天的勞動成果的。而歐陽欣則如蒙大赦,連忙溜之乎也。今晨自從黃石走後,他已經被吳公公困住了整整一天,畫圖畫得手腕都快斷了。
自從剛才和洪安通交流過看法後,黃石充滿壓抑和憤怒的胸腔中就猶如開了一個小窗口,流入了一絲絲的清爽,因此他略一猶豫就把實情告知了吳穆。開始吳穆表面裝著在聽,實際在忙著收拾自己的東西。但漸漸地他越聽手下的動作越慢,最後不由得停住了,擡頭凝視著黃石。
“糊塗啊,太糊塗了。”聽黃石說清原委後,吳穆滿臉都是焦急,連連頓足道:“我大明幅員萬裏,生民億兆。但無論從何處隨便拉來一個童子,問他:『韃虜可信否?”都必然立刻回答:『不可信”。招安後我們要不要減員減餉,還要不要修築堡壘?如果我們減了,那建奴再打過來怎麽辦?如果不減,那豈不是白白多給了他們一份?”
黃石點了點頭。朗聲道:“吳公公高見。”
“當然了。”吳穆一挺胸,手也習慣性地按上了心口。雖然他臉上沒有露出笑容,但根據黃石以往的經驗,這說明吳公公不是心中得意、就是有長篇大論要一吐為快了。果然。吳公公接下來的聲音都提高了八度:“不是說行萬裏路勝讀十年書嗎,咱家以前好歹也行走江湖多年,大風大浪那是見的得
多啦……”
眼看著吳公公海闊天空的扯了起來,不過,幸好。最後他還是自己找到了回來地路:“……好比我們走鏢,如果手裏的刀子不硬,那山頭上地點子是怎麽也不會放我們過去的,寄希望於賊寇發善心的鏢師是最大的蠢貨……咱家覺得這跟平遼有共通之處,求人不如求己。再說了。建奴要是能轉性不搶劫了,咱家就一路拿大頂爬回北京去!”
黃石忍不住笑了一下:“吳公公高見。”
“咱家估計那蠢貨也就是自己在家說說,以為長袖一抖再加咳嗽兩聲,讓蠻夷納頭就拜,做做白日夢罷了。嗨,那蠢貨要是真敢上書說:他能憑三寸不爛之舌把建奴感動得痛哭流涕、改邪歸正的話。那他第二天就能揚名京師,成為說書先生口中地天字一號大白癡……那蠢貨發瘋,黃將軍聽聽也就是了,不陪他上書也就可以了,何必罵他呢?讓他去上書。讓他去出醜啊。”
吳穆又唾沫橫飛地編排了袁崇煥一會兒,臉上忽然露出了些不解的神色:“不過黃將軍為啥要罵他賣國呢?這個罪名似乎有些重了。他只是個嘴皮子厲害的蠢貨啊。”
“吳公公說得是,末將魯莽了。”黃石笑了一下,把話題支吾了過去。
議和在大明雖然多半行不通,但並非提出議和就是賣國,歷史上袁崇煥不但公然說了,還不止和一個人說。大家雖然不同意但也沒有就此給他扣上賣國的帽子,畢竟袁崇煥沒有公然說要棄土,黃石覺得這說明袁崇煥還有點腦子。
大明天子為華夏守土、牧守華夏之民,每一寸領土都是祖宗之地,每一個百姓都是祖宗之民,不要說現在地袁崇煥,或者未來提議靠割讓土地議和的陳新甲,還是皇帝本人,都沒有權利拋棄哪怕是一寸土地。這也是黃石最欣賞明朝的地方,一個國家奮起反抗外敵、保衛自己的百姓,這不是最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麽?
黃石和吳穆、洪安通聊了聊,覺得心頭舒暢了很多。自從來到大明之後,黃石常常覺得這個國家病得很厲害,今天袁崇煥地一番話更讓黃石猶如墜入冰窟:大明養士三百年,到底都培養出來些什麽人物啊?
“幸好我結識了張元祉、張盤這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大丈夫;幸好我能生活在一群勇士之中;這些勇士的志氣、還有我在遼陽的遭遇……”黃石走出營帳望著星空,那些英烈們仿佛正在他眼前微笑,遼陽商人吐過來的口水仿佛還在臉上流動,讓黃石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自己地臉頰,心臟方佛被紮了一樣的劇痛起來:“如果不曾結識你們,我恐怕早已墮落成一個小人、墮落成一個打不過就想著屈膝求饒的奴才。”
雖然心中有很多感慨,但黃石還是立刻恢覆了過來。他把金求德找來部署軍務,給金求德的命令就是立刻派兵去覺華的幾個倉庫搬東西,以防趙引弓斷了東江軍的補給,給長生軍找不痛快,這個命令被不折不扣地執行了。
各項事情都安排下去以後,黃石看見金求德一臉地疑惑,就退去旁人,跟他單獨敘述了今天發生在寧遠官署的事情。
一開始金求德還全神貫註地聽得蠻用心,但漸漸臉上就滿是嘲弄的笑容,等黃石說到歲款的時候,金求德便哼哼冷笑起來了:“能戰方能和,但如果我們能戰,那為什麽要和呢?如果我們不能戰。建奴會跟我們和?癡人說夢罷了。再說,把他們養得肥肥的,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黃石輕輕點了點頭:“自古漢賊不兩立,對於首先沖我們拔刀地人,我們只能接受投降。不能接受議和。”
聽到黃石說只能接受投降、不能接受議和時,金求德擊節叫道:“大人說得好啊,一語道出大明縱橫三百年的原因。好比這建奴雖然縱橫十餘年,但除了科爾沁蒙古和女真這些不和我大明接壤地部落以外。哪個敢和建奴芶且?還不都是因為我們的強大麽?”
蒙古各部落和大明已經打了三百年的交道了,而長期以來明朝的國策一直類似黃石前世的美國,所以後金雖然勇悍,但蒙古各部落還是不看好後金地前途。因為明朝一向是以堅決不妥協聞名的。自現任成吉思汗以下,蒙古人目前主要也是在琢磨怎麽多砍幾個後金首級。好去大明換銀子,而不是和後金同流合汙。
黃石同樣記得前世滿清對外的奴顏婢膝政策,打敗也賠款、打勝也賠款,甚至隨便誰來威脅一下都能榨些油水。不光是大流氓國家常來做客,其他的小流氓國家也都要來占些便宜。虧得有些人還把這種行徑稱為高瞻遠矚、大丈夫能屈能伸。一個好好地有骨氣的中國,這都是被建虜的包衣邏輯帶到了什麽地方啊,自開天辟地以來,中國什麽時候被欺負成這個樣子啊?
——袁崇煥這種議和思路,不是也被某些專家、教授稱為救大明的必由之路了麽?果然包衣奴才的邏輯是不變地,他們的膝蓋生來就是用來跪的。永遠也不能理解華夏寧折不彎的風骨……雖然我回不去我的時代了,但我堅信:已經站起來了地中國人民,再也不會被這種包衣邏輯所迷惑。
“我大明雖然一時受窘,但無論建奴如何拉攏,蒙古各部多不願輕舉妄動。因為他們皆知中國無久屈之理,今日上了建奴的賊船明日可就下不來了。”金求德嘿嘿笑了幾聲。語氣裏充滿了不屑和輕蔑:“要是朝廷真的打算議和,人家恐怕會覺得我大明心虛,會想他們今日搶劫一把、明日也能有退路,嘿嘿,末將恐怕那就真要國無寧日了。建奴對袁大人言辭謙卑,這件事情以末將觀之,多半就是要借此堅蒙古各部之心,以打破大明對他們的四面包圍之勢。”
金求德的見識讓黃石又嘆了口氣。歷史上“勇於任事”的某人自作聰明,不經過朝廷許可就派人去和後金通信議和,後金政權也故作低姿態,更引得某人去吊唁努爾哈赤,並把這事情大肆在蒙古宣揚,結果等天啟六年十月,明朝再派員去蒙古動員時,大明地官員竟然被蒙古人鞭打,還怒斥他們:“你們漢人好不曉事,成天讓我們去打死打活,自己卻今日議和、明日吊唁,那我們還不如投了後金去呢。”
金求德歪著頭琢磨了一忽兒,突然又是一聲冷笑:“這袁大人也蠻精明的嘛,似乎反覆試
探大人是不是有畏懼他之意;對於大人所談打擊建虜的種種計劃,他準是擔心大人的計劃成功,財權會從遼西流向長生島,而且也沒有了他立功的機會;至於招安,他明明是想替自己請功,卻想讓大人來承擔朝野痛罵地風險,嗯……”
“大人拒絕了就是,”金求德的眉毛一揚,臉上也露出了些許困惑:“大人又何必罵他賣國?這既得罪人,而且也和賣國根本不沾邊嘛。”
“你認為什麽是賣國。”
金求德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為了個人地權勢、財富或者生命,而讓國家蒙受損失。”
“嗯,不錯。”黃石沈思了片刻,擡頭對金求德說道:“我意已決,我要彈劾按察使袁大人:妄受節將叩拜,無人臣體!”
金求德楞了一會兒,失笑道:“大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您這是欲加之罪。”
“是的,我知道,但這封彈劾一上,我和袁大人從此便是水火不容了,這個明眼人也是一看便知。”
金求德盯著黃石的眼睛看了許久。才緩緩說道:“大人,屬下敢請大人三思,這樣肆意攻擊一個剛立下大功的文官,不但對大人清譽極其有害,而且簡直就是公然與天下的文官為敵。”
“大人。”金求德又加重了語氣,沈聲問道:“屬下鬥膽,能問一問大人決心這麽做的原因麽?”
“原因麽……我想皇上還是更欣賞我一點,我想皇上為了息事寧人。會把他調離遼東地。至於原因麽?”黃石用手指在桌面上輕輕地敲打著……
今天他和袁崇煥交流了沒有多久,黃石就證實了袁崇煥對武將及其鄙視。這個發現讓黃石心中湧動起莫名的煩躁,似乎自己以往對袁崇煥的認識有一個隱患,但他怎麽找也找不到這個隱藏的危險,這更加劇了黃石心中的不安。
直到袁崇煥開始講述他對遼餉地意見時。黃石才猛然意識到:他以前根據漢奸劉興祚的秘信而做出的推論是經不起考驗的。自己一廂情願地認為那封信可以同時證明毛文龍和袁崇煥的清白,但是他錯了,那封信只能說明在劉興祚和皇太極眼裏,毛文龍是不會叛變的,但絕不說明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因為中了反間計。
既然袁崇煥對毛文龍、對滿桂、對自己都是這種瞧不起的態度。那麽一個新近投靠的漢奸劉興祚,又有什麽資格取得他地信任,又憑什麽能把左都督告倒呢?不,這絕不可能。
黃石猛然醒悟,這裏面一定另有原因,那原因是什麽呢?究竟是什麽呢?
當袁崇煥得意洋洋地提到了議和後。黃石一下子豁然開朗,眼前的迷霧一下子被風徹底吹去,血淋淋的真相一下子就出現在了眼前,讓黃石幾乎無力承受。
實際上這原因本已經明明白白地寫在了書上,但滿清的遺毒讓黃石一直不肯面對這事實。所以他總試圖用善意去揣摩袁崇煥的用心,為自己編造出了一個反間計地故事。
“反間計啊。反間計。”黃石自嘲地笑了出來,他曾從浩瀚的史料中把知識一個字一個字的摳出來,這些知識讓他了解到:奴酋弘歷所謂的反間計根本就不曾存在過。
出於對建虜的警惕,黃石總是選擇相信漢人自己的史書,他本以為自己已經擺脫了建奴地洗腦:“但建奴植下的這些遺毒原來還是藏在我體內啊,而且還藏得這麽深!”
三朝遼師錄、崇禎實錄、國榷、明季北略、東江遺事、鎮海春秋、東江客問……所有這些,只要是漢人寫的史書,記載袁崇煥殺毛文龍的原因都驚人的一致;所有漢人地史書,都把理由明明白白地擺在了你眼前,只要你肯翻開書看一眼,那血淋淋的理由就觸目可及。
“但我就是不信,就是不信,民族英雄啊,民族英雄,這個稱號實在是太崇高了,它散發出來地光芒刺得人睜不開眼,讓人心存敬畏而不敢直視其人。哪怕我明知是建奴偽造的,但仍然本能地想替他辯解、還想為他找到理由,為此甚至不惜自己欺騙自己……我不相信明史關於袁崇煥反間計的孤證,卻根據一封殘缺信件,硬給自己生造了一個毛文龍反間計出來,我只要看到一點兒對他可能有利的史料,就像落水的人看到稻草一樣,硬要騙自己說他也是情有可原的。”
這些文人連皇帝都敢罵,難道他們會不敢在書下寫下事實麽?這是大明,不是滿清!
黃石在空無一人的房間裏自言自語著,既然眼前的迷霧已經落下,那麽他看過的大量材料就如同火車一樣從眼前滾滾而過。
——袁崇煥上臺後和皇太極議和,在東江軍仍和後金軍激戰的時候,他把東江軍的糧餉斷絕了;
——袁崇煥在後金的災荒年賣米給皇太極;
——明廷收到報告:皇太極給袁崇煥的議和條件中有一條:殺毛文龍;
——事後王洽被指認為議和的成員之一,他為了擺脫罪名拿出了袁崇煥給他的親筆信,在信中袁崇煥是這麽寫的:“關東款議(和皇太極的和議),廟堂主張已有其人。文龍能協心一意,自當無嫌無猜;否則,斬其首,崇煥當效提刀之力……”
……
黃石到底還是沒有對金求德說明道理,因為這個根本無法說清:“把軍國大事當兒戲,為了圓上自己的大話而議和,一個為議和而切斷邊軍將士補給的人、一個為議和而殺害主戰將領的人、一個為議和而屈膝獻媚於敵的人……這樣的人是民族英雄,那什麽樣的人才配叫賣國賊呢?”
“我華夏人傑地靈,豪傑輩出,是誰在企圖侮辱我們的民族,讓英雄這樣崇高的稱號變得如此低賤?如此顛倒黑白、作踐我們民族的奴酋弘歷,我真恨不能寢汝之皮,啖汝之肉?”
黃石又是一掌拍在桌面上,本已經合攏了的傷口一下子又崩裂開來:“趁著他還沒來得及賣國,我就是拼卻前程不要,也要把這個自以為是的袁大忽悠踢出遼東;我定把建奴一掃而空、以永絕後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門口響起了急促的的腳步聲,緊跟著洪安通不安的聲音就從外面傳來:“大人!大人!”
“黃將軍……黃將軍何出此言啊?”趙引弓臉色蒼白地站了起來,手足無措地問道。
黃石也不回答,輕輕地把右手屈伸了幾下,鮮紅的血從指縫間不停滲出來,滴滴答答地落到了地上。黃石確認自己只是皮肉劃了個傷口,便長嘆了一口氣,轉過頭向房門走去,再也沒有看袁崇煥或者趙引弓一眼。在眾人吃驚的目光中推開房門,黃石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我們回覺華吧。”
黃石吐出這幾個字後就大步向前廳走去,臉上的表情非常平靜,心裏覺得就像是卸下了千鈞重擔一般。洪安通在後面冷冷掃了一眼屋裏的兩個人,然後繃著臉、把刀柄握得緊緊的,甩開大步跟在黃石背後。洪安通的眉宇間顯示出一股煞氣,廳內廳外看見他們的官署兵丁、仆役紛紛退後,把背緊貼在墻壁上目送他們二人通過。
到了前廳後,黃石帶來的內衛們也都圍攏了上來,其中就有人把黃石的盔甲捧了過來,黃石把手一擺:“不必換了,我一刻也不想留在寧遠了,立刻回覺華。”
黃石一行離開寧遠官署的時候,背後跑出來幾個蒼頭,遠遠地喊著“黃將軍留步”之類的話。似乎是想把他再請回去。但黃石臉上就像大理石一樣紋絲不動,雙腿一夾就縱馬向城門馳去。後面的內衛們也把將旗揚起,跟著黃石離開,沒有一個人發出一句聲音。
路上黃石對洪安通簡略說了說剛才他們對話的內容。洪安通今年虛歲才二十二歲,自然年輕氣盛。不如黃石能忍耐,還不等黃石提到歲款的問題,只是一個招安地念頭就讓洪安通怒形於色、發盡上指冠,臉上先是一片赤紅、馬上就又變成鐵青色。
“狗官!”
歲款的話黃石才一出口。洪安通就把牙齒咬得咯吱作響,大喝了一聲:建奴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吾輩邊軍將士,恨不能日啖其肉而夜寢其皮,豈能議和?”
黃石笑了一聲:“袁大人說的是招安。不是議和。”
洪安通孤身一人,全家人都已經死於建奴之手,他切齒大叫道:“高皇帝曾言:賊亦華夏赤子,且多為貪官所害。故我大明定鼎天下三百載,對內地流賊多用招撫。但韃子無故啟釁。屠戮遼東良民數百萬,見勢不好就希求招安免死,天下哪有這種便宜事?”
洪安通說的就是朱元璋當年定下的大明國策。對內地繳納皇糧地子民,大明的政策始終是能撫則撫,而不願意對他們揮舞屠刀。比如聞香教造反被鎮壓後,天啟皇帝讓教首們具結保證。不再作亂就可以了。崇禎皇帝也說過“寇亦朕赤子”這樣的話,張獻忠等人把鳳陽皇陵燒了以後,只要肯接受招安,崇禎一樣既往不咎。
而大明對於外族的侵略則一向堅持不妥協地傳統,從明太祖開始就是死硬派。明成祖死在遠征蒙古的路上。明武宗為保衛國家親自上戰場殺敵……哪怕是像明英宗這種軍事白癡,被俘後也不會為自身的安危而簽訂任何條款。嘉靖朝時北虜打到北京城下、倭寇打到南京城下。大明君臣除了打仗再沒有二話;萬歷三大征,也是從頭打到尾。
“狗官,國庫的金銀布匹都是民脂民膏,小民一年到頭忙碌,千辛萬苦才能交足皇糧,怎麽白白送予建奴?一個銅板也不能給!”洪安通又氣憤憤地罵了幾句,黃石在默默不語地聽著。
大明一年征稅才二百多萬兩白銀。黃石剛才對袁崇煥說的後一種歲款是:一萬兩黃金,十萬兩白銀,十萬匹布,雖然這比歷史上袁崇煥建議朝廷接受地“金十萬、銀百萬,布百萬”要少得多,但正如洪安通所說,這憑什麽啊?
“不過……”洪安通罵了一會兒就止住了,眉頭皺了起來:“屬下剛才好像聽見大人在罵那狗官賣國?用這個罵袁狗官好像有些過了吧,大人何出此言?”
“是嗎?”黃石聽到洪安通問出了和趙引弓一樣的問題後,也不過是輕輕反問了一句,就再也沒有下文了。
回到覺華島後,黃石本打算立刻回大營去找金求德,但一進營門卻撞上了吳穆和歐陽欣,前者正逼著後者為他畫棱堡的各種細節圖。覺華之戰後,吳公公早有把這工事剽竊到他的兵書裏去的打算,他原本思量著今天黃石不太可能會回來,所以就趁機把歐陽欣找來詳加詢問。
現在被黃石堵了個正著,吳穆登時滿臉通紅,一邊強笑著問黃石怎麽不在寧遠多呆兩天,一邊把桌子上地幾十張細節圖收了起來,說到底吳公公還是很珍惜今天的勞動成果的。而歐陽欣則如蒙大赦,連忙溜之乎也。今晨自從黃石走後,他已經被吳公公困住了整整一天,畫圖畫得手腕都快斷了。
自從剛才和洪安通交流過看法後,黃石充滿壓抑和憤怒的胸腔中就猶如開了一個小窗口,流入了一絲絲的清爽,因此他略一猶豫就把實情告知了吳穆。開始吳穆表面裝著在聽,實際在忙著收拾自己的東西。但漸漸地他越聽手下的動作越慢,最後不由得停住了,擡頭凝視著黃石。
“糊塗啊,太糊塗了。”聽黃石說清原委後,吳穆滿臉都是焦急,連連頓足道:“我大明幅員萬裏,生民億兆。但無論從何處隨便拉來一個童子,問他:『韃虜可信否?”都必然立刻回答:『不可信”。招安後我們要不要減員減餉,還要不要修築堡壘?如果我們減了,那建奴再打過來怎麽辦?如果不減,那豈不是白白多給了他們一份?”
黃石點了點頭。朗聲道:“吳公公高見。”
“當然了。”吳穆一挺胸,手也習慣性地按上了心口。雖然他臉上沒有露出笑容,但根據黃石以往的經驗,這說明吳公公不是心中得意、就是有長篇大論要一吐為快了。果然。吳公公接下來的聲音都提高了八度:“不是說行萬裏路勝讀十年書嗎,咱家以前好歹也行走江湖多年,大風大浪那是見的得
多啦……”
眼看著吳公公海闊天空的扯了起來,不過,幸好。最後他還是自己找到了回來地路:“……好比我們走鏢,如果手裏的刀子不硬,那山頭上地點子是怎麽也不會放我們過去的,寄希望於賊寇發善心的鏢師是最大的蠢貨……咱家覺得這跟平遼有共通之處,求人不如求己。再說了。建奴要是能轉性不搶劫了,咱家就一路拿大頂爬回北京去!”
黃石忍不住笑了一下:“吳公公高見。”
“咱家估計那蠢貨也就是自己在家說說,以為長袖一抖再加咳嗽兩聲,讓蠻夷納頭就拜,做做白日夢罷了。嗨,那蠢貨要是真敢上書說:他能憑三寸不爛之舌把建奴感動得痛哭流涕、改邪歸正的話。那他第二天就能揚名京師,成為說書先生口中地天字一號大白癡……那蠢貨發瘋,黃將軍聽聽也就是了,不陪他上書也就可以了,何必罵他呢?讓他去上書。讓他去出醜啊。”
吳穆又唾沫橫飛地編排了袁崇煥一會兒,臉上忽然露出了些不解的神色:“不過黃將軍為啥要罵他賣國呢?這個罪名似乎有些重了。他只是個嘴皮子厲害的蠢貨啊。”
“吳公公說得是,末將魯莽了。”黃石笑了一下,把話題支吾了過去。
議和在大明雖然多半行不通,但並非提出議和就是賣國,歷史上袁崇煥不但公然說了,還不止和一個人說。大家雖然不同意但也沒有就此給他扣上賣國的帽子,畢竟袁崇煥沒有公然說要棄土,黃石覺得這說明袁崇煥還有點腦子。
大明天子為華夏守土、牧守華夏之民,每一寸領土都是祖宗之地,每一個百姓都是祖宗之民,不要說現在地袁崇煥,或者未來提議靠割讓土地議和的陳新甲,還是皇帝本人,都沒有權利拋棄哪怕是一寸土地。這也是黃石最欣賞明朝的地方,一個國家奮起反抗外敵、保衛自己的百姓,這不是最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麽?
黃石和吳穆、洪安通聊了聊,覺得心頭舒暢了很多。自從來到大明之後,黃石常常覺得這個國家病得很厲害,今天袁崇煥地一番話更讓黃石猶如墜入冰窟:大明養士三百年,到底都培養出來些什麽人物啊?
“幸好我結識了張元祉、張盤這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大丈夫;幸好我能生活在一群勇士之中;這些勇士的志氣、還有我在遼陽的遭遇……”黃石走出營帳望著星空,那些英烈們仿佛正在他眼前微笑,遼陽商人吐過來的口水仿佛還在臉上流動,讓黃石忍不住伸手摸了一下自己地臉頰,心臟方佛被紮了一樣的劇痛起來:“如果不曾結識你們,我恐怕早已墮落成一個小人、墮落成一個打不過就想著屈膝求饒的奴才。”
雖然心中有很多感慨,但黃石還是立刻恢覆了過來。他把金求德找來部署軍務,給金求德的命令就是立刻派兵去覺華的幾個倉庫搬東西,以防趙引弓斷了東江軍的補給,給長生軍找不痛快,這個命令被不折不扣地執行了。
各項事情都安排下去以後,黃石看見金求德一臉地疑惑,就退去旁人,跟他單獨敘述了今天發生在寧遠官署的事情。
一開始金求德還全神貫註地聽得蠻用心,但漸漸臉上就滿是嘲弄的笑容,等黃石說到歲款的時候,金求德便哼哼冷笑起來了:“能戰方能和,但如果我們能戰,那為什麽要和呢?如果我們不能戰。建奴會跟我們和?癡人說夢罷了。再說,把他們養得肥肥的,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
黃石輕輕點了點頭:“自古漢賊不兩立,對於首先沖我們拔刀地人,我們只能接受投降。不能接受議和。”
聽到黃石說只能接受投降、不能接受議和時,金求德擊節叫道:“大人說得好啊,一語道出大明縱橫三百年的原因。好比這建奴雖然縱橫十餘年,但除了科爾沁蒙古和女真這些不和我大明接壤地部落以外。哪個敢和建奴芶且?還不都是因為我們的強大麽?”
蒙古各部落和大明已經打了三百年的交道了,而長期以來明朝的國策一直類似黃石前世的美國,所以後金雖然勇悍,但蒙古各部落還是不看好後金地前途。因為明朝一向是以堅決不妥協聞名的。自現任成吉思汗以下,蒙古人目前主要也是在琢磨怎麽多砍幾個後金首級。好去大明換銀子,而不是和後金同流合汙。
黃石同樣記得前世滿清對外的奴顏婢膝政策,打敗也賠款、打勝也賠款,甚至隨便誰來威脅一下都能榨些油水。不光是大流氓國家常來做客,其他的小流氓國家也都要來占些便宜。虧得有些人還把這種行徑稱為高瞻遠矚、大丈夫能屈能伸。一個好好地有骨氣的中國,這都是被建虜的包衣邏輯帶到了什麽地方啊,自開天辟地以來,中國什麽時候被欺負成這個樣子啊?
——袁崇煥這種議和思路,不是也被某些專家、教授稱為救大明的必由之路了麽?果然包衣奴才的邏輯是不變地,他們的膝蓋生來就是用來跪的。永遠也不能理解華夏寧折不彎的風骨……雖然我回不去我的時代了,但我堅信:已經站起來了地中國人民,再也不會被這種包衣邏輯所迷惑。
“我大明雖然一時受窘,但無論建奴如何拉攏,蒙古各部多不願輕舉妄動。因為他們皆知中國無久屈之理,今日上了建奴的賊船明日可就下不來了。”金求德嘿嘿笑了幾聲。語氣裏充滿了不屑和輕蔑:“要是朝廷真的打算議和,人家恐怕會覺得我大明心虛,會想他們今日搶劫一把、明日也能有退路,嘿嘿,末將恐怕那就真要國無寧日了。建奴對袁大人言辭謙卑,這件事情以末將觀之,多半就是要借此堅蒙古各部之心,以打破大明對他們的四面包圍之勢。”
金求德的見識讓黃石又嘆了口氣。歷史上“勇於任事”的某人自作聰明,不經過朝廷許可就派人去和後金通信議和,後金政權也故作低姿態,更引得某人去吊唁努爾哈赤,並把這事情大肆在蒙古宣揚,結果等天啟六年十月,明朝再派員去蒙古動員時,大明地官員竟然被蒙古人鞭打,還怒斥他們:“你們漢人好不曉事,成天讓我們去打死打活,自己卻今日議和、明日吊唁,那我們還不如投了後金去呢。”
金求德歪著頭琢磨了一忽兒,突然又是一聲冷笑:“這袁大人也蠻精明的嘛,似乎反覆試
探大人是不是有畏懼他之意;對於大人所談打擊建虜的種種計劃,他準是擔心大人的計劃成功,財權會從遼西流向長生島,而且也沒有了他立功的機會;至於招安,他明明是想替自己請功,卻想讓大人來承擔朝野痛罵地風險,嗯……”
“大人拒絕了就是,”金求德的眉毛一揚,臉上也露出了些許困惑:“大人又何必罵他賣國?這既得罪人,而且也和賣國根本不沾邊嘛。”
“你認為什麽是賣國。”
金求德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為了個人地權勢、財富或者生命,而讓國家蒙受損失。”
“嗯,不錯。”黃石沈思了片刻,擡頭對金求德說道:“我意已決,我要彈劾按察使袁大人:妄受節將叩拜,無人臣體!”
金求德楞了一會兒,失笑道:“大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您這是欲加之罪。”
“是的,我知道,但這封彈劾一上,我和袁大人從此便是水火不容了,這個明眼人也是一看便知。”
金求德盯著黃石的眼睛看了許久。才緩緩說道:“大人,屬下敢請大人三思,這樣肆意攻擊一個剛立下大功的文官,不但對大人清譽極其有害,而且簡直就是公然與天下的文官為敵。”
“大人。”金求德又加重了語氣,沈聲問道:“屬下鬥膽,能問一問大人決心這麽做的原因麽?”
“原因麽……我想皇上還是更欣賞我一點,我想皇上為了息事寧人。會把他調離遼東地。至於原因麽?”黃石用手指在桌面上輕輕地敲打著……
今天他和袁崇煥交流了沒有多久,黃石就證實了袁崇煥對武將及其鄙視。這個發現讓黃石心中湧動起莫名的煩躁,似乎自己以往對袁崇煥的認識有一個隱患,但他怎麽找也找不到這個隱藏的危險,這更加劇了黃石心中的不安。
直到袁崇煥開始講述他對遼餉地意見時。黃石才猛然意識到:他以前根據漢奸劉興祚的秘信而做出的推論是經不起考驗的。自己一廂情願地認為那封信可以同時證明毛文龍和袁崇煥的清白,但是他錯了,那封信只能說明在劉興祚和皇太極眼裏,毛文龍是不會叛變的,但絕不說明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因為中了反間計。
既然袁崇煥對毛文龍、對滿桂、對自己都是這種瞧不起的態度。那麽一個新近投靠的漢奸劉興祚,又有什麽資格取得他地信任,又憑什麽能把左都督告倒呢?不,這絕不可能。
黃石猛然醒悟,這裏面一定另有原因,那原因是什麽呢?究竟是什麽呢?
當袁崇煥得意洋洋地提到了議和後。黃石一下子豁然開朗,眼前的迷霧一下子被風徹底吹去,血淋淋的真相一下子就出現在了眼前,讓黃石幾乎無力承受。
實際上這原因本已經明明白白地寫在了書上,但滿清的遺毒讓黃石一直不肯面對這事實。所以他總試圖用善意去揣摩袁崇煥的用心,為自己編造出了一個反間計地故事。
“反間計啊。反間計。”黃石自嘲地笑了出來,他曾從浩瀚的史料中把知識一個字一個字的摳出來,這些知識讓他了解到:奴酋弘歷所謂的反間計根本就不曾存在過。
出於對建虜的警惕,黃石總是選擇相信漢人自己的史書,他本以為自己已經擺脫了建奴地洗腦:“但建奴植下的這些遺毒原來還是藏在我體內啊,而且還藏得這麽深!”
三朝遼師錄、崇禎實錄、國榷、明季北略、東江遺事、鎮海春秋、東江客問……所有這些,只要是漢人寫的史書,記載袁崇煥殺毛文龍的原因都驚人的一致;所有漢人地史書,都把理由明明白白地擺在了你眼前,只要你肯翻開書看一眼,那血淋淋的理由就觸目可及。
“但我就是不信,就是不信,民族英雄啊,民族英雄,這個稱號實在是太崇高了,它散發出來地光芒刺得人睜不開眼,讓人心存敬畏而不敢直視其人。哪怕我明知是建奴偽造的,但仍然本能地想替他辯解、還想為他找到理由,為此甚至不惜自己欺騙自己……我不相信明史關於袁崇煥反間計的孤證,卻根據一封殘缺信件,硬給自己生造了一個毛文龍反間計出來,我只要看到一點兒對他可能有利的史料,就像落水的人看到稻草一樣,硬要騙自己說他也是情有可原的。”
這些文人連皇帝都敢罵,難道他們會不敢在書下寫下事實麽?這是大明,不是滿清!
黃石在空無一人的房間裏自言自語著,既然眼前的迷霧已經落下,那麽他看過的大量材料就如同火車一樣從眼前滾滾而過。
——袁崇煥上臺後和皇太極議和,在東江軍仍和後金軍激戰的時候,他把東江軍的糧餉斷絕了;
——袁崇煥在後金的災荒年賣米給皇太極;
——明廷收到報告:皇太極給袁崇煥的議和條件中有一條:殺毛文龍;
——事後王洽被指認為議和的成員之一,他為了擺脫罪名拿出了袁崇煥給他的親筆信,在信中袁崇煥是這麽寫的:“關東款議(和皇太極的和議),廟堂主張已有其人。文龍能協心一意,自當無嫌無猜;否則,斬其首,崇煥當效提刀之力……”
……
黃石到底還是沒有對金求德說明道理,因為這個根本無法說清:“把軍國大事當兒戲,為了圓上自己的大話而議和,一個為議和而切斷邊軍將士補給的人、一個為議和而殺害主戰將領的人、一個為議和而屈膝獻媚於敵的人……這樣的人是民族英雄,那什麽樣的人才配叫賣國賊呢?”
“我華夏人傑地靈,豪傑輩出,是誰在企圖侮辱我們的民族,讓英雄這樣崇高的稱號變得如此低賤?如此顛倒黑白、作踐我們民族的奴酋弘歷,我真恨不能寢汝之皮,啖汝之肉?”
黃石又是一掌拍在桌面上,本已經合攏了的傷口一下子又崩裂開來:“趁著他還沒來得及賣國,我就是拼卻前程不要,也要把這個自以為是的袁大忽悠踢出遼東;我定把建奴一掃而空、以永絕後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