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京城距譙州甚遠,饒是日夜兼程,也要花上一個多月的時間。
從白宸請赴譙州,朝堂上幾度爭吵,到姬允力排眾議下旨,再到人員和物資籌備,白宸能在半個月內出發已經是行動很迅速了,而之前說是為了要讓白宸完成大婚,其實也只是順口那麽一說。
這樣一通下來,從顧桓出事,到白宸趕到譙州,少說也過了兩個月。
這兩個月聽來似乎很長,因為能發生的事情太多了。
比如姬允終於不再掩飾獠牙,借口之前派到各地施行新法的欽差接連遭遇不測,必是遭人謀害,不能再姑息容忍,定要徹查。
比如顧桓已有一月未出現在人前的消息,透過窗戶縫裏的蒼蠅被傳出去,終於傳到十萬八千裏外,無數有心人的耳朵裏。
但兩個月又實在太短,不夠姬允演十年臥薪嘗膽,也不夠顧桓才從死神中掙紮出來,又披甲躍馬入修羅戰場。
姬允在拼時間,其他人也在拼時間。每個人都在爭分奪秒,想要在對方之前搶得先機。
姬允要在顧桓出事的消息溢出之前把藩王擼下來,否則顧桓身受重傷,即便不死,近一年內也不可能再上戰場,藩王必定要有異動,而後梁趁火打劫,兩樣一起壓下來,盛朝不一定撐得住。藩王也在拼時間,姬允已經亮出刀刃,他們不可能束手就擒,任人宰割。而他們唯一需要確認的,是一直忌憚的顧桓究竟出了什麽事。
這是個要命的時間差,礙於現今的車馬通信速度,時間差的長度足足有兩個月。
一旦有人撞上這個時間差,無論發生什麽,沒人能夠趕得上去阻止。
白宸耗時一月,到了譙州大營,正接受姜越等人別開生面的歡迎儀式——不開城門,給他放了個竹籃下來,嬉皮笑臉地想把他給吊上去。
姬允暫時還不得知這場鬧劇,但似乎是為了他不寂寞,刻意在這個時候也給了姬允一個驚喜。
戰報傳到京城:北邊遼東王,西邊漢陽王,仿佛約好一般,同時反了。
很顯然,這個時間差,不幸地被藩王趕上了。
而在姬允的步步緊逼下,他們也理所當然地,狗急跳墻了。
這個消息實在太糟糕了,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姬允之前所做的動作都是白費。
萬幸他做了心理準備,對這個最壞的情況已經有所預期,也就不是特別不能接受。
甚至在這個時候,姬允還微妙地松了口氣:至少這一世反的人裏,沒有扶風王姬準了。
遼東王和漢陽王即便聲勢再足,少了姬準的份量,比起上一世,終歸是大打折扣。
而除了早就陰著想搞事,準備趁顧桓暫時不能動作豪賭一把的野心派,剩下都是些慣會審時度勢,一心只想撿漏的見風使舵派,眼看著顧桓雖然重傷,到底沒死,只要這個人不死,對他們就是無形的威懾,因此不敢擅動,只隔岸觀火,等大佬們先鬥個頭破血流。
上一世氣勢洶洶,轟轟烈烈的八王之亂,到這一世竟縮水了一大半。
但姬允也來不及覺得輕松,遼東王和漢陽王一個是他叔叔,一個是他哥哥,平素在封地都很有威望,多年經營兵強馬壯,比起沈弼之流,段數不知高到哪裏去,姬允不敢掉以輕心。
姬允一連發了三道檄文,傳到附近州府,令他們即刻派兵前往平叛。
又在朝會上調動兵馬,召集將領。
陳瑜便是在這時候挺身而出,自告奮勇願往前線的。
陳瑜入朝沒有幾年,入仕時不過是一名秘書郎,幾年間連升數級,本來這兩年,看哪個郡守有空缺,就要把陳瑜外放——朝廷一向有這個不成文的規定,若想位極人臣,都要下放地方,熬資歷的。
陳瑜是信陵獨子,也是姬允的親外甥,比起那些順竿子往上爬,不知道隔了幾代親的不三不四,陳瑜才是正宗的皇親國戚,打他出生起,就有人為他鋪就了一片光明坦途。
不過相比別的紈絝子弟,陳瑜難得有兩分擔當和志氣。
上一世陳瑜說要赴前線,信陵就不大同意,誰願意自己的寶貝兒子去戰場?
但犟不過陳瑜自己上進有野心,何況為母親者,又有誰不希望兒子功成名就,揚名立萬呢?那點猶豫也猶豫不下去了。
即便是功名要從火粟中取,但沒臨到頭上前,誰也不相信自己會是被噩耗選中的那一個。
陳瑜生得眼唇帶笑,是一臉的風流桃花相,平素嬉皮笑臉諸多不正經,但斂眉拱手之時,就顯出了端莊肅穆之態。
“微臣毛遂自薦,願往前線,收繳叛軍。”
姬允一直覺得信陵將陳瑜教養得很好,生於富貴,很難不染上一些精致毛病,吃穿用度上的挑剔且不說了,骨頭在錦繡堆裏泡久了,也容易變得軟綿綿。
遇著不同的對象,還能夠隨意彎折。不過他們不管這叫欺軟怕硬,他們有更體面的形容:審時度勢,顧全大局。
畢竟誰都不是光著腳走路,舍不下的負累太多,誰都不敢輕易豁出去。
這種時候陳瑜能夠站出來,不是沒有勇氣的。
姬允讚賞了一番陳瑜的勇氣,然後拒絕了他。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肆無忌憚,不顧後果的一腔之勇。但是作為看到過結局的過來人,姬允到底像那些死板古舊不開化的老古董們一樣,出於作為家長的私心,他將人扣了下來。
甚至為防又出現姬蘅偷偷跑路那樣的鬧劇,直到大軍出發前,姬允一直派人寸步不離地看著他,嚴防死守到了信陵都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的地步。
信陵倒不至於懷疑姬允這是故意壓著陳瑜不讓他掙功名,左右這個功名不是那麽好掙的,還不如呆在京城慢慢熬資歷,慢雖慢些,終究穩妥,不必她日夜擔驚受怕。
而且為了安撫憤懣不已的外甥,姬允還補償性地將陳瑜調到了大內禁衛營——巡視宮禁,保衛你皇帝舅舅的安全,難道不也是為國盡忠嗎,聽來還更體面一些。
陳瑜氣呼呼地領了職,姬允哄他到這個程度,他到底也沒法再鬧下去,只好不情不願地上了崗。
回頭再去找姬照喝了一通酒,發洩了一番有志不得抒的苦悶,也就過去了。
遼東王大軍南下,漢陽王揮兵向東,朝廷只能兩頭分兵,務必要分頭截獲他們,不能讓那倆人碰到頭。
姬允這邊為調動兵馬糧草而焦頭爛額,遠在譙州的白宸,則剛剛把給自己下馬威的人給對付了回去。
姜越以特殊時期為由,營防謹慎,不能敞開大門迎接來使,煩請白宸事急從權,不必計較虛禮,先進來再說。
這話說得很心機,只要白宸說這不符合規格,要求從大門進去,便是不識大體,只顧著那些虛頭巴腦假大空的虛禮了。
姜越看著五大三粗沒腦子,小心思轉起來倒是一套一套的。
不過也是,顧桓一出事,猴子充大王。姜越作為顧桓的副將,自然恨不得頂而代之,把從天而降的白宸當作眼中釘也不足為奇。
白宸一來就被下了這麽狠毒的一個下馬威,面上倒不顯出被侮辱的氣急敗壞,也沒沖著城頭上的一幹人等大喊大叫。
只是召來守城的小兵,道:“去,回你們的將軍。我看你們這個籃子的質量不大好,糧草恐怕裝不了幾擔。我在這裏等著你們把籃子都趕制齊了,再進去也不遲。”
三言兩語間將姜越的話拆解一番,把概念偷換個徹底。還不顯山不露水地威脅了姜越一通:不開大門迎我進去,行啊,那你也別要物資了吧。
而姜越顯然也不能再進一步說明:這個大門不能進單指你白宸而已,糧草卻是可以進的。
那就不是有心機,而是缺心眼了。
權衡一番,姜越咬碎一口大板牙,捏著鼻子把白宸從大門迎了進來。
一起出來迎接的還有姬蘅。
姬蘅如今暫時領了主事譙州大營的名頭,又是太子,姜越雖然瞧他不起,明面上還是要供著他。
所以姬蘅在這裏其實過得還行,至少沒姬允想象的那麽差。
雖然整個人黑了點,瘦了點,看著倒是更有精神了一些,個子也又竄高了幾分,隱隱看著竟有些成熟的樣子了。
白宸向他行禮的時候,姬蘅伸出兩手扶住了他,那掌心骨骼傳來的力度,讓白宸也微微有點驚訝。
但面上仍不動聲色,只是斂眉道:“臣見過太子。”
“卿多禮了。”姬蘅語氣溫和,手下的力度卻以旁人看不出的強硬,硬生生將白宸從半跪的姿勢裏扶了起來,“聽聞卿要來犒軍,孤已等待多時了。”
他臉上帶笑,依稀還看得出些那肖似他父皇的風流多情,不學無術的痕跡,但目中晦暗深沈,已然像是另外一個人了。
白宸一瞬間覺得,這個太子殿下,看起來竟有些顧桓的影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從白宸請赴譙州,朝堂上幾度爭吵,到姬允力排眾議下旨,再到人員和物資籌備,白宸能在半個月內出發已經是行動很迅速了,而之前說是為了要讓白宸完成大婚,其實也只是順口那麽一說。
這樣一通下來,從顧桓出事,到白宸趕到譙州,少說也過了兩個月。
這兩個月聽來似乎很長,因為能發生的事情太多了。
比如姬允終於不再掩飾獠牙,借口之前派到各地施行新法的欽差接連遭遇不測,必是遭人謀害,不能再姑息容忍,定要徹查。
比如顧桓已有一月未出現在人前的消息,透過窗戶縫裏的蒼蠅被傳出去,終於傳到十萬八千裏外,無數有心人的耳朵裏。
但兩個月又實在太短,不夠姬允演十年臥薪嘗膽,也不夠顧桓才從死神中掙紮出來,又披甲躍馬入修羅戰場。
姬允在拼時間,其他人也在拼時間。每個人都在爭分奪秒,想要在對方之前搶得先機。
姬允要在顧桓出事的消息溢出之前把藩王擼下來,否則顧桓身受重傷,即便不死,近一年內也不可能再上戰場,藩王必定要有異動,而後梁趁火打劫,兩樣一起壓下來,盛朝不一定撐得住。藩王也在拼時間,姬允已經亮出刀刃,他們不可能束手就擒,任人宰割。而他們唯一需要確認的,是一直忌憚的顧桓究竟出了什麽事。
這是個要命的時間差,礙於現今的車馬通信速度,時間差的長度足足有兩個月。
一旦有人撞上這個時間差,無論發生什麽,沒人能夠趕得上去阻止。
白宸耗時一月,到了譙州大營,正接受姜越等人別開生面的歡迎儀式——不開城門,給他放了個竹籃下來,嬉皮笑臉地想把他給吊上去。
姬允暫時還不得知這場鬧劇,但似乎是為了他不寂寞,刻意在這個時候也給了姬允一個驚喜。
戰報傳到京城:北邊遼東王,西邊漢陽王,仿佛約好一般,同時反了。
很顯然,這個時間差,不幸地被藩王趕上了。
而在姬允的步步緊逼下,他們也理所當然地,狗急跳墻了。
這個消息實在太糟糕了,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姬允之前所做的動作都是白費。
萬幸他做了心理準備,對這個最壞的情況已經有所預期,也就不是特別不能接受。
甚至在這個時候,姬允還微妙地松了口氣:至少這一世反的人裏,沒有扶風王姬準了。
遼東王和漢陽王即便聲勢再足,少了姬準的份量,比起上一世,終歸是大打折扣。
而除了早就陰著想搞事,準備趁顧桓暫時不能動作豪賭一把的野心派,剩下都是些慣會審時度勢,一心只想撿漏的見風使舵派,眼看著顧桓雖然重傷,到底沒死,只要這個人不死,對他們就是無形的威懾,因此不敢擅動,只隔岸觀火,等大佬們先鬥個頭破血流。
上一世氣勢洶洶,轟轟烈烈的八王之亂,到這一世竟縮水了一大半。
但姬允也來不及覺得輕松,遼東王和漢陽王一個是他叔叔,一個是他哥哥,平素在封地都很有威望,多年經營兵強馬壯,比起沈弼之流,段數不知高到哪裏去,姬允不敢掉以輕心。
姬允一連發了三道檄文,傳到附近州府,令他們即刻派兵前往平叛。
又在朝會上調動兵馬,召集將領。
陳瑜便是在這時候挺身而出,自告奮勇願往前線的。
陳瑜入朝沒有幾年,入仕時不過是一名秘書郎,幾年間連升數級,本來這兩年,看哪個郡守有空缺,就要把陳瑜外放——朝廷一向有這個不成文的規定,若想位極人臣,都要下放地方,熬資歷的。
陳瑜是信陵獨子,也是姬允的親外甥,比起那些順竿子往上爬,不知道隔了幾代親的不三不四,陳瑜才是正宗的皇親國戚,打他出生起,就有人為他鋪就了一片光明坦途。
不過相比別的紈絝子弟,陳瑜難得有兩分擔當和志氣。
上一世陳瑜說要赴前線,信陵就不大同意,誰願意自己的寶貝兒子去戰場?
但犟不過陳瑜自己上進有野心,何況為母親者,又有誰不希望兒子功成名就,揚名立萬呢?那點猶豫也猶豫不下去了。
即便是功名要從火粟中取,但沒臨到頭上前,誰也不相信自己會是被噩耗選中的那一個。
陳瑜生得眼唇帶笑,是一臉的風流桃花相,平素嬉皮笑臉諸多不正經,但斂眉拱手之時,就顯出了端莊肅穆之態。
“微臣毛遂自薦,願往前線,收繳叛軍。”
姬允一直覺得信陵將陳瑜教養得很好,生於富貴,很難不染上一些精致毛病,吃穿用度上的挑剔且不說了,骨頭在錦繡堆裏泡久了,也容易變得軟綿綿。
遇著不同的對象,還能夠隨意彎折。不過他們不管這叫欺軟怕硬,他們有更體面的形容:審時度勢,顧全大局。
畢竟誰都不是光著腳走路,舍不下的負累太多,誰都不敢輕易豁出去。
這種時候陳瑜能夠站出來,不是沒有勇氣的。
姬允讚賞了一番陳瑜的勇氣,然後拒絕了他。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肆無忌憚,不顧後果的一腔之勇。但是作為看到過結局的過來人,姬允到底像那些死板古舊不開化的老古董們一樣,出於作為家長的私心,他將人扣了下來。
甚至為防又出現姬蘅偷偷跑路那樣的鬧劇,直到大軍出發前,姬允一直派人寸步不離地看著他,嚴防死守到了信陵都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的地步。
信陵倒不至於懷疑姬允這是故意壓著陳瑜不讓他掙功名,左右這個功名不是那麽好掙的,還不如呆在京城慢慢熬資歷,慢雖慢些,終究穩妥,不必她日夜擔驚受怕。
而且為了安撫憤懣不已的外甥,姬允還補償性地將陳瑜調到了大內禁衛營——巡視宮禁,保衛你皇帝舅舅的安全,難道不也是為國盡忠嗎,聽來還更體面一些。
陳瑜氣呼呼地領了職,姬允哄他到這個程度,他到底也沒法再鬧下去,只好不情不願地上了崗。
回頭再去找姬照喝了一通酒,發洩了一番有志不得抒的苦悶,也就過去了。
遼東王大軍南下,漢陽王揮兵向東,朝廷只能兩頭分兵,務必要分頭截獲他們,不能讓那倆人碰到頭。
姬允這邊為調動兵馬糧草而焦頭爛額,遠在譙州的白宸,則剛剛把給自己下馬威的人給對付了回去。
姜越以特殊時期為由,營防謹慎,不能敞開大門迎接來使,煩請白宸事急從權,不必計較虛禮,先進來再說。
這話說得很心機,只要白宸說這不符合規格,要求從大門進去,便是不識大體,只顧著那些虛頭巴腦假大空的虛禮了。
姜越看著五大三粗沒腦子,小心思轉起來倒是一套一套的。
不過也是,顧桓一出事,猴子充大王。姜越作為顧桓的副將,自然恨不得頂而代之,把從天而降的白宸當作眼中釘也不足為奇。
白宸一來就被下了這麽狠毒的一個下馬威,面上倒不顯出被侮辱的氣急敗壞,也沒沖著城頭上的一幹人等大喊大叫。
只是召來守城的小兵,道:“去,回你們的將軍。我看你們這個籃子的質量不大好,糧草恐怕裝不了幾擔。我在這裏等著你們把籃子都趕制齊了,再進去也不遲。”
三言兩語間將姜越的話拆解一番,把概念偷換個徹底。還不顯山不露水地威脅了姜越一通:不開大門迎我進去,行啊,那你也別要物資了吧。
而姜越顯然也不能再進一步說明:這個大門不能進單指你白宸而已,糧草卻是可以進的。
那就不是有心機,而是缺心眼了。
權衡一番,姜越咬碎一口大板牙,捏著鼻子把白宸從大門迎了進來。
一起出來迎接的還有姬蘅。
姬蘅如今暫時領了主事譙州大營的名頭,又是太子,姜越雖然瞧他不起,明面上還是要供著他。
所以姬蘅在這裏其實過得還行,至少沒姬允想象的那麽差。
雖然整個人黑了點,瘦了點,看著倒是更有精神了一些,個子也又竄高了幾分,隱隱看著竟有些成熟的樣子了。
白宸向他行禮的時候,姬蘅伸出兩手扶住了他,那掌心骨骼傳來的力度,讓白宸也微微有點驚訝。
但面上仍不動聲色,只是斂眉道:“臣見過太子。”
“卿多禮了。”姬蘅語氣溫和,手下的力度卻以旁人看不出的強硬,硬生生將白宸從半跪的姿勢裏扶了起來,“聽聞卿要來犒軍,孤已等待多時了。”
他臉上帶笑,依稀還看得出些那肖似他父皇的風流多情,不學無術的痕跡,但目中晦暗深沈,已然像是另外一個人了。
白宸一瞬間覺得,這個太子殿下,看起來竟有些顧桓的影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