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關燈
小
中
大
最終姬允還是改口,雖仍封白宸為冠軍侯,官職卻從正三品冠軍將軍,直落到五品散騎郎了。
雖然如此,三年從六品散官長史到五品臺郎散騎,本來散官入臺郎不啻於階品上升,同時還進位一品,還是隨從天子的近臣,已足算得上是平步青雲了。
雖然本朝有功便封爵,天子興起也封爵,遍地的公侯伯子男,爵位含金量委實不高。但在官職進位上,還是有自己的一套章程。官階等級,仕宦資歷,就任資格,升遷秩序等等,莫不囊括在官資評判標準中。姬允張口便要拜一個入官三年的弱冠兒郎為將軍,的確也不合規矩。
只是有人定規矩,自然也有人破規矩。
以顧桓的履歷來看,十年間從五品虎賁中郎將到一品大將軍,哪裏還談得上什麽規矩。而便是這樣一個將規矩視為無物的人,有朝一日來教訓他要守規矩。
氣得姬允一看到顧桓那張神色如常,仿佛什麽也沒發生的臉,就覺得牙齒發癢。
更可氣的是,這廝竟全然不覺自己越來越乖張,眼見他臉色不對,還作出莫名其妙的模樣,反說他近日脾氣越發大了,動輒發怒,行事暴戾,如何能夠做得一個明君。
姬允一想起前兩日朝會,便氣得鼻孔都要冒煙了。
原是挨著京畿的一座小縣城裏,一名叫錢貴的家奴仗著主人家的勢力,平日裏打家劫舍無惡不作,這回又去占了一戶婁姓人家的田產,還把人家的閨女給糟蹋了,那姑娘不堪忍受閑言穢語,投河自盡了。
那婁老漢的婆娘死得早,只留下這麽一個閨女,老漢又怕別人是惦記他那幾畝薄地,不肯再續弦,便只一人含辛茹苦將閨女拉扯大。本是準備著把一半田產挪給閨女做嫁妝,嫁個好人家。哪曉得遭此橫禍,田產沒了閨女死了。婁老漢氣懵煞了,竟扛起鋤頭,在那人途經路上,把人堵住用麻袋套了,直接把人給打死了。
這下便了不得了。那錢貴的家人如蠅聞到血氣,一起哄上來要婁老漢償命。婁老漢如今已赤條條無牽掛,竟索性逃到京城來告大狀,告那錢貴侵占田產,奸 淫擄掠,作惡多端。
這樣的狀子京城尹每日不收十封也要收到八封,雖然錢貴顯是咎由自取,但又實實在在是婁老漢自己殺了人。這一通恩怨糾纏下來,審起來必定拉拉雜雜揪扯不清,滿眼是可預料到的麻煩。況且即便最後真判下來了,婁老漢也決計沒好果子吃。
京城尹自詡良善之輩,婁老漢已經一無所有,不忍讓他再遭刑獄之苦。便扔到一邊,不打算管。
誰知那婁老漢被轟出府衙,猶不死心。鎮日蹲守在府衙門口,京城尹一出現便圍上去訴冤情。京城尹簡直煩不勝煩,某日與同僚喝酒,便訴了通苦。
那同僚卻是禦史臺的人,三年前因太過耿直,對天子出口不敬,而被貶謫地方,去年才從地方上調任回京,仍是做他的禦史。京城尹原以為同僚遭此一貶,好歹該學了些教訓。哪曉得同僚聽後,竟是火冒三丈,還把無辜的京城尹也斥罵一通,當即便驅車回家,寫了一封諫疏,隔日上朝就當場念了出來。
直言如今豪強世家縱容奴才行兇作惡,魚肉鄉裏。奴才雖為惡行,豪強卻為惡源。若再不整治,恐怕國之臺基,都要被這些惡源給腐壞了。
本來姬允對這樣難分難解的案子也沒什麽興趣,但是這耿直禦史說的話正好戳到了他肺管子,又好巧不巧的是,錢貴的主人有個兄長叫錢通,正好在顧桓手下做校尉。
於是這樁理不清的案子,姬允便不得不插手了。
於是天子升明堂,親自審起這樁刁奴行兇反被殺的案子來。
這案子麻煩的還不止在行兇者覆為被害者,受害者反為行兇者這樣的反轉。更麻煩的其實是在於,這案子牽扯到了侵占私田。
自古以來土地農桑是國之根本,本朝行的卻是以精少治凡多的貴族絕對統治。自太祖立國,對功臣貴戚廣行分封,一代代開枝散葉地傳承下來,到如今天下土地幾乎都成了貴族們的私地——不是自家傳下來、後又增補的封地食邑,就是買下別人手中的私地,變作自己土地。
然後他們再把地租給底下的農莊莊主,朝廷若是收五分賦稅,他們便租出七分,中間便可獲取兩分利潤。而且擁有封地食邑的,大多又都有減免賦稅的權利,如此一來更是利潤可觀。
而且土地承包肯定又不止這兩環,莊主又租給佃戶,佃戶再租給農戶。層層下去,落到最底層的農民身上,恐怕十分也未必能交得起這樣的重稅。
到姬允登基的時候,已經出現大片土地拋荒的情況,土地拋荒並非是因為土地太多種不過來,反而是因為農民租不起地,所以才無地可種。
那時姬允才登基,尚有一片壯志。曾經就這情況施行了數次墾荒政策,規定誰墾荒,土地就歸誰。在這樣充滿誘惑力的條件下,農民們興沖沖地扛鋤去墾荒,頭兩年倒也頗見成效,但貴族們豈能坐視耕出肥田而不眼紅。隨即拿出白紙黑字的地契,就原先這片土地該歸誰而扯起皮來,又或者以利以勢,將新墾的土地從農戶們手上又給搶了來。
姬允無論如何料不到,轟轟烈烈的墾荒之後,緊隨而來的竟是蝗蟲過境般的土地兼並,情形甚至比原先更惡。
遭此沈重打擊,姬允才意識到貴族勢力多麽難以撼動,才算真正有些理解了,父皇臨死前同他說的,要拉攏討好貴族的話是什麽意思。
心涼之下更生怯意,索性也同先人一樣走保守穩妥的路子,將這事拋開不管了。
如今姬允到底是多活了一世,心性不如之前那樣搖擺懦弱。再且本朝重農,宰殺耕牛都是可判死刑的重罪,更何況是強占私田,還強擄民女,使人自盡。
之前氣勢洶洶要婁老漢償命的錢貴家人,此時已完全縮了脖子,屁都不敢放一個了。本來他們也不是不想大喊冤枉,矢口否認的。但錢貴作惡張狂,隨隨便便就能找出一摞證據直往眼前戳,別說冤枉了,累得他們還要忙著先洗脫自己的嫌疑,聲稱絕無牽扯進去呢。
判決很快下來,錢貴多行不義必自斃,死得不冤。然而婁老漢為洩私憤而殺人,雖諒解其情,罪終不可免。遂押赴刑獄司,在獄中了此餘生吧。
縱是如此,婁老漢也不住地謝恩,涕淚滿面,布滿溝壑的臉上全是遭了大難之後的悲苦淒愴。
姬允見了,也不由感到兩分惻隱。
汲汲營營大半生,最後竟落得個孤家寡人,無依無傍。
讓他莫名感到有幾分寒意,從後背爬上來。
婁老漢一案告一段落,錢貴侵吞私田卻還未開審。
姬允有心想要懲治土地兼並,所以借題發揮。
錢貴主家錢能恐怕全沒料到,自己竟因為一個奴才撞到了槍口上。然而不知被何人暗中提點過,錢能被收捕時,尚且滿面驚惶,口中稱罪不已。到上得殿來,竟只一口咬定自己對奴仆所為毫不知情,便是翻出了地契,也只說是錢貴供奉,他並不知情錢貴以怎樣的手段得來。
這一番強詞奪理,姬允一時竟還拿他沒法子,只怒而將人收押。然後朝會的時候,聽取大臣的意見。
稍微敏感些的大臣,都能聞出姬允準備嚴厲處置錢能一案背後的意味。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那幾乎已經是詩裏才會出現的形容。在貴族壓制和藩王各據一方,四周強敵環伺的情形下,姬允沒像前幾個皇祖考那樣,被趕得南北來回逃命,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或許是皇位坐得太安穩,陛下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竟想要拿他們開刀了。
姬允看著座下一些人並不怎麽掩飾地撇撇嘴,就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麽。
他勉強忍住氣,並不發作,只更沈了聲音,道:“錢能包庇奴才縱惡行兇,奪人田產汙人清白,最後使人自盡。眾卿以為該如何處置?”
便有人上前道:“這些惡事本錢貴一人所為,婁老漢既已殺了他,也算兩罪相抵,以命償命了。”
又有人道:“素來只有主罪及奴,哪裏有奴才犯罪,牽連主子的道理?錢能不過是管教奴才不當,且聽聞那錢貴對母親也是不孝不養,想來這等人原本便是不堪教訓之徒,錢能哪裏又有什麽大的過錯呢?”
一群人這樣說,自也有人看不慣錢能行事,或與錢氏有舊怨的,要針鋒相對地懟回去。
像脾氣過於剛硬的,比如那寫狀子的禦史藍玉,更是直接擲了手中笏板,怒道:“錢貴作惡累累,難道錢能果真毫無所知?諸君與那錢能難不成是穿了同一條褲子,怕把他的底 褲扯了,自己也要光屁股不成!”
這話實在低俗又直白,一些人直接漲紅了臉,舉著笏板指著他“你”了半天,一時竟想不到如何駁他。
姬允在上面聽著,也不由按了按額頭,己方辯友實在太過粗俗。
難怪在明知上一世藍玉剛直無私,後來為白宸所重用,他也打算扶植此人的前提下,三年前他還是一腳把人踹出王都,準備讓藍玉同那撥出去的人一起,到地方上歷練歷練——至少學學該怎麽文雅一點說話。誰知三年後回來,藍玉不僅本性未變,反而還學會了本地的一些下流俚語,罵起人來更加地通俗易懂了。
眼看互相又要吵個沒完,顧桓執笏向前,站出一步,道:“藍禦史空口白牙全憑一張嘴,便要給一眾臣子定罪,未免太輕率。錢貴為奴不守本分,還橫行霸道魚肉鄉裏,死不足惜。錢能身為主人,未盡到管教之責,致使慘案發生,確該領罰。但究竟是否有意縱容錢貴行兇,也該收付有司審問,眼下結果還未出來,陛下便要問刑,未免視法度為兒戲。只有暫且擱置,等結果出來再行處置。”
暫且擱置。
姬允細細品味了這四個字,唇邊不覺露出了兩分意味不明的冷笑。
自三年前他回宮,開始有意插手政事,顧桓也識相每日給他謄錄卷宗交以來,看著君臣之間是很和諧,但只要有什麽事姬允和顧桓意見相左,顧桓若不能勸服他,便能以程序繁多,準備不足為由,暫且擱置,擱置著擱置著,就再也沒了下文。
想來顧桓既要獨掌朝政,又要讓他保持著點體面,不至於因為太失落而做出沖動的事來,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
姬允似笑非笑道:“這回大將軍又要擱置多久?”
顧桓神色不變,全不覺出他話中諷刺意味似的,道:“這都是刑獄司那邊主理的,臣如何能知道他們什麽時候能審出來,又能審出個什麽結果?”
這時候他倒又知道刑獄司不歸自己管了!
姬允一路憋著口氣,回到寢宮便一拂手,又要摔落一支玉瓶。那玉瓶裏插了一株已經顏色漸衰的桃花。
姬允動作一滯,那力道便卸了大半,花與花瓶都得以幸存。
前幾日東山游宴,正好輪到白宸隨侍。大約見花開得很好,便折了一支送他。
但其實那日白宸不止送了他一人。
他捧了一束,逢人便送,好像一個過於俊俏的賣花郎。女郎們收到花時盡是滿面緋紅,後來卻得知女伴也有,京都裏平日高雅大方,和和氣氣的閨秀們,為此吵了好幾架。
他看著這株分與眾人的桃花,時時意難平,時時想著要扔掉,桃花卻始終好好地開在瓶中,直到萎謝雕零。
他知道白宸再也不會單獨送給他花了,不會再像當年那樣,在信中夾了兩朵芬芳的幹花寄給他,說想與他同賞。
甚至以後可能連附贈也不會再有了。
望鶴樓。
南去仙北望鶴,並稱雙子樓。去仙樓以身處飄渺雲波間,如在九天仙闕,卻無仙人神女,所以喚為去仙。望鶴樓原先卻不叫望鶴樓,而名極天閣。因望鶴樓本是前朝皇帝修來以通神的神樓,所以本來由於規制,除了宮闕、箭樓、城樓、鐘鼓樓與塔寺之外,京中少見超過三層以上的高樓。但望鶴樓卻足有九層,修成一座五面的塔樓形狀。五角檐下各綴了青銅鈴,最頂端的閣樓裏,還有一頂巨如人身的青銅鐘器。
傳聞登樓時,若九層青銅鈴同時震鳴,此時敲鐘,所求便能上達天聽,求得天神護佑。
只那修樓的皇帝一家都滅盡了,可見天神並不關心俗世,也無心去保佑。
所以到了本朝,去仙樓開成一棟酒樓,名人士子鬥酒吟詩,徹夜不休。望鶴樓則開作一家戲樓,每日都由教坊司裏最受追捧的歌舞伎人獻舞獻樂。
姬允貪圖享受,喜好美人音樂,自然對望鶴樓情有獨鐘。自三年前南巡回宮,就更是頻繁地出入此樓。雖然極天閣整個被改成了望鶴樓,但第九層那單獨的一間廂房,仍被喚作是極天閣,專門是留給姬允的。
近日教坊司寫了一支新曲,姬允便興起出宮,要去望鶴樓聽曲子,還點了散騎郎白宸隨侍。
姬允坐車,白宸騎馬跟在車子旁邊。
兩人中間隔了一道竹簾子垂下遮住的車窗,兩不相聞。
只偶爾顛簸一下,那人勒馬靠近了,隔著簾子問他:“前方有塊石子硌住輪子了,陛下還好麽?”
密密的竹簾細細地漏了些縫,姬允隱約能夠借兩分漏進來的微光,瞧見外邊那人的一片衣料。
但也僅此而已了。隔了那麽密密的一重,還看得見什麽呢。
但他也沒有讓人掀簾,只在車內坐著,聲音很穩,聽來甚至有些寡淡:“無妨,繼續走罷。”
目光卻幾乎膠著在了竹簾子上,只盯著對方那張被簾子擋住的臉上。
“是,陛下。”
那人恭順地應了,勒馬走開。
直到那點細縫已連窺視那人的一片衣角也不足夠了,姬允這才將目光收回來。
下車的時候,姬允不知怎麽走了神,腳下踩空了一步,身體一歪,眼見著要跌下來。
一只手穩穩地扶住了他的手臂。
姬允站穩了,還並不來得及說什麽。
那只手已經很快收了回去。從始至終,那人指尖甚至沒有碰到他的皮膚一下。
即便如此,白宸仍是微微垂目,道:“臣冒犯了。”
姬允不知該說什麽,嘴唇微微開合幾次,終於只是嗯了一聲,又覺太冷淡,添了一句:“無妨。倒是多虧卿扶了一把,使孤免於出醜了。”
對方只微微低頭,道:“這是臣的本分。”
如天底下最恪守本分的臣子,那人顯出全然的恭敬與順從。
三年前那個莽撞熱切,臉上發紅地說著想要對他諸多不規矩的少年,終於是親手被他推開了。
兩人進到望鶴樓,便有仆人迎上來,領他們去極天閣。極天閣在最頂的第九層,以姬允的性子,斷斷不可能每一次都委屈自己一步一步爬上去的。
遂問計於能工巧匠,只是不等那幫子沒用的東西想出什麽解決的法子,倒是姬允自己偶然見到宮女提桶到井裏,汲完水再轉動滑輪,便不費力地將水桶轉上來之後得了靈感。叫人從樓頂的藻井垂下來幾條粗繩,以滾輪相連。繩子兩端則固定住能容納三到四人的木箱,一側做成拉門的款式,供人出入。再以人力轉動滾輪,小屋便能升上去,不必辛苦人自己爬樓了。
人在貪圖舒適一道上真是才思泉湧。
姬允使用得很愜意,又第一次帶著白宸來,便有些忍耐不住,有些炫耀地問道:“你覺得這東西如何,可還方便省力麽?”
白宸見他神色中難掩得色,目中微微一軟,但那柔軟情意尚未從目中洩出來,他已微微垂下睫毛,斂去眼中神色。
只點點頭,道:“的確別具匠心。”
頓了頓,又道:“只是到底不大安全,陛下貴體,以後還是少乘為好。”
姬允知他是盡臣子本分,但聽得這麽一句謹慎的勸告,心頭還是雀躍兩分,活潑潑地跳起來。
只面上還是矜持著:“卿的關懷,朕記住了,下回不乘就是了。”
言語間已到了極天閣,姬允擺擺手,仆人便懂事地退下了。
白宸為他推開門,看見裏面的人時,瞳孔不由微微一縮。
姬允越過他的肩膀,已看見裏頭的人,不由喜道:“先生竟已到了。”
那人站起來,朝他拱一拱手:“聖上有所召喚,草民怎敢不應。”
這人著一身布衣,人近中年,形容清矍,看著有種清直之感。即便是向姬允作揖,也像是竹子被風吹彎些許,風止住很快就又挺直了。
那人又轉向白宸,面上不覆那點疏離的客氣,卻是已經帶了和緩之色,他正要說話。
卻被白宸搶了先,他突兀地開口道:“陛下,這位是?”
姬允為他的無禮微微詫異,不由轉臉看他,一時沒註意到那中年男子臉上也是掠過一絲驚訝,又很快斂去。
姬允也無心計較白宸那點無禮,只笑道:“小郎年輕,不識得先生也是有的。不過傅衹傅知雅,傅先生的名號,你總該知道吧?”
傅衹號知雅,十多年前辭了江城太守,避世隱居。傅衹時有才名,德行亦為人所推重,當時名士白衡稱之為“知雅之士”,傅知雅這個名號,便是這麽傳開來的。傅衹隱居之後,朝廷欲征辟白衡為官,白衡道:“知雅不出,我何能為?”於是不就,甚至隨後也入山避世,十年不出棲綠山。
他們一在南一在北,遙以詩文相和,一時傳為美談。
白宸既為白衡為數不多甚為寵愛的侄輩,即便不曾見過傅衹,聽總是聽過的。
白宸旋即露出恍然之色,斂眉向傅衹作揖:“傅先生高名,家叔時常提起,卻未能親見一面,今日得見倉促,晚輩失禮了。”
傅衹輕輕頷首,已不見了方才的親近之色,只道:“小郎多禮。”
姬允見他們互動之間頗為冷淡,不由頗為感慨。
上一世傅衹作為白宸最重要的幕後軍師,步步籌謀,讓人心驚膽寒。而今兩人初次相見,卻也不過尋常問候。
只是見這一幕,他心中反而松了口氣,甚至有兩分寬慰。
他想,還好這一世是自己請動了傅衹,先將人拉到了自己麾下來。
上一世後梁侵犯,白衡入京,白宸通過白衡與傅衹結交,隨後傅衹入了白宸帳下作幕僚,一路謀劃,終於將姬允從王座上拉下馬來。
重生之後,姬允總是在想如何避免上一世的結局。他自然可以像對姬準那樣先下手為強,讓白宸和他身後的那一幹人永遠別進入官場,別出現在京城。這無疑是最簡單的法子,一勞永逸。但他不能說服自己,上一世既是他對不住白宸在先,使人心生怨懟,終至禍起。重活一世,難不成又要換一種方式,將人的抱負志向,剝奪毀盡嗎?
姬允到底讀多了佛經,所謂因果報應,他不相信這樣就能逃得脫,所以一心想要彌補,圓上那個缺口。
何況若真的要把後來跟著白宸的人都除了,那朝廷裏除了白蟻蛀蟲和顧桓的人,還餘得下什麽呢?
最好的法子,自然還是化敵為友,將人收為己用才是。
屋內卻不止傅衹一個人,還有幾名官員,都是之前被姬允借故調出京的那批人,最近才被調回來。
他們還道自己出京是遭了貶謫,誰知三年就又被調回來,還都是或原位或右遷。今日又被姬允私下召來議事,莫不面面相覷。
正狐疑間,伎人們已經到了。
極天閣是一室兩廳的格局,姬允令樂師歌伎在外廳唱曲,外廳和內廳以門簾相隔,他們便是在內廳談事情。
姬允掃一圈眾人,緩道:“實不相瞞,朕今日召諸位來此,是為避開顧桓耳目。朕曉得諸位俱是國之棟梁,只因或與顧氏有隙,或不滿如今貴戚當權,朝綱混亂,常有胸懷不展的憤懣。而朕雖為天下之主,卻為權臣貴戚所制,不能立法度正朝綱。是以朕今日在此,便是想問諸位,”
外間的曲子已稀稀拉拉,柔媚溫婉地彈唱起來。
姬允的聲音在這樂曲裏被拉出一種很長的,破碎的回音。
眾人皆盯著他,繃緊了下巴,漆黑的眼裏仿佛有細微的暗火。
或許他們也在日覆一日的抑郁裏,昏暗裏獨行了很久,很渴望有一道燭火能在前方亮起來。
上一世是白宸給他們點亮這星火。
這一次姬允打算自己來。
“你們還願意為朕效命,創一番事業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雖然如此,三年從六品散官長史到五品臺郎散騎,本來散官入臺郎不啻於階品上升,同時還進位一品,還是隨從天子的近臣,已足算得上是平步青雲了。
雖然本朝有功便封爵,天子興起也封爵,遍地的公侯伯子男,爵位含金量委實不高。但在官職進位上,還是有自己的一套章程。官階等級,仕宦資歷,就任資格,升遷秩序等等,莫不囊括在官資評判標準中。姬允張口便要拜一個入官三年的弱冠兒郎為將軍,的確也不合規矩。
只是有人定規矩,自然也有人破規矩。
以顧桓的履歷來看,十年間從五品虎賁中郎將到一品大將軍,哪裏還談得上什麽規矩。而便是這樣一個將規矩視為無物的人,有朝一日來教訓他要守規矩。
氣得姬允一看到顧桓那張神色如常,仿佛什麽也沒發生的臉,就覺得牙齒發癢。
更可氣的是,這廝竟全然不覺自己越來越乖張,眼見他臉色不對,還作出莫名其妙的模樣,反說他近日脾氣越發大了,動輒發怒,行事暴戾,如何能夠做得一個明君。
姬允一想起前兩日朝會,便氣得鼻孔都要冒煙了。
原是挨著京畿的一座小縣城裏,一名叫錢貴的家奴仗著主人家的勢力,平日裏打家劫舍無惡不作,這回又去占了一戶婁姓人家的田產,還把人家的閨女給糟蹋了,那姑娘不堪忍受閑言穢語,投河自盡了。
那婁老漢的婆娘死得早,只留下這麽一個閨女,老漢又怕別人是惦記他那幾畝薄地,不肯再續弦,便只一人含辛茹苦將閨女拉扯大。本是準備著把一半田產挪給閨女做嫁妝,嫁個好人家。哪曉得遭此橫禍,田產沒了閨女死了。婁老漢氣懵煞了,竟扛起鋤頭,在那人途經路上,把人堵住用麻袋套了,直接把人給打死了。
這下便了不得了。那錢貴的家人如蠅聞到血氣,一起哄上來要婁老漢償命。婁老漢如今已赤條條無牽掛,竟索性逃到京城來告大狀,告那錢貴侵占田產,奸 淫擄掠,作惡多端。
這樣的狀子京城尹每日不收十封也要收到八封,雖然錢貴顯是咎由自取,但又實實在在是婁老漢自己殺了人。這一通恩怨糾纏下來,審起來必定拉拉雜雜揪扯不清,滿眼是可預料到的麻煩。況且即便最後真判下來了,婁老漢也決計沒好果子吃。
京城尹自詡良善之輩,婁老漢已經一無所有,不忍讓他再遭刑獄之苦。便扔到一邊,不打算管。
誰知那婁老漢被轟出府衙,猶不死心。鎮日蹲守在府衙門口,京城尹一出現便圍上去訴冤情。京城尹簡直煩不勝煩,某日與同僚喝酒,便訴了通苦。
那同僚卻是禦史臺的人,三年前因太過耿直,對天子出口不敬,而被貶謫地方,去年才從地方上調任回京,仍是做他的禦史。京城尹原以為同僚遭此一貶,好歹該學了些教訓。哪曉得同僚聽後,竟是火冒三丈,還把無辜的京城尹也斥罵一通,當即便驅車回家,寫了一封諫疏,隔日上朝就當場念了出來。
直言如今豪強世家縱容奴才行兇作惡,魚肉鄉裏。奴才雖為惡行,豪強卻為惡源。若再不整治,恐怕國之臺基,都要被這些惡源給腐壞了。
本來姬允對這樣難分難解的案子也沒什麽興趣,但是這耿直禦史說的話正好戳到了他肺管子,又好巧不巧的是,錢貴的主人有個兄長叫錢通,正好在顧桓手下做校尉。
於是這樁理不清的案子,姬允便不得不插手了。
於是天子升明堂,親自審起這樁刁奴行兇反被殺的案子來。
這案子麻煩的還不止在行兇者覆為被害者,受害者反為行兇者這樣的反轉。更麻煩的其實是在於,這案子牽扯到了侵占私田。
自古以來土地農桑是國之根本,本朝行的卻是以精少治凡多的貴族絕對統治。自太祖立國,對功臣貴戚廣行分封,一代代開枝散葉地傳承下來,到如今天下土地幾乎都成了貴族們的私地——不是自家傳下來、後又增補的封地食邑,就是買下別人手中的私地,變作自己土地。
然後他們再把地租給底下的農莊莊主,朝廷若是收五分賦稅,他們便租出七分,中間便可獲取兩分利潤。而且擁有封地食邑的,大多又都有減免賦稅的權利,如此一來更是利潤可觀。
而且土地承包肯定又不止這兩環,莊主又租給佃戶,佃戶再租給農戶。層層下去,落到最底層的農民身上,恐怕十分也未必能交得起這樣的重稅。
到姬允登基的時候,已經出現大片土地拋荒的情況,土地拋荒並非是因為土地太多種不過來,反而是因為農民租不起地,所以才無地可種。
那時姬允才登基,尚有一片壯志。曾經就這情況施行了數次墾荒政策,規定誰墾荒,土地就歸誰。在這樣充滿誘惑力的條件下,農民們興沖沖地扛鋤去墾荒,頭兩年倒也頗見成效,但貴族們豈能坐視耕出肥田而不眼紅。隨即拿出白紙黑字的地契,就原先這片土地該歸誰而扯起皮來,又或者以利以勢,將新墾的土地從農戶們手上又給搶了來。
姬允無論如何料不到,轟轟烈烈的墾荒之後,緊隨而來的竟是蝗蟲過境般的土地兼並,情形甚至比原先更惡。
遭此沈重打擊,姬允才意識到貴族勢力多麽難以撼動,才算真正有些理解了,父皇臨死前同他說的,要拉攏討好貴族的話是什麽意思。
心涼之下更生怯意,索性也同先人一樣走保守穩妥的路子,將這事拋開不管了。
如今姬允到底是多活了一世,心性不如之前那樣搖擺懦弱。再且本朝重農,宰殺耕牛都是可判死刑的重罪,更何況是強占私田,還強擄民女,使人自盡。
之前氣勢洶洶要婁老漢償命的錢貴家人,此時已完全縮了脖子,屁都不敢放一個了。本來他們也不是不想大喊冤枉,矢口否認的。但錢貴作惡張狂,隨隨便便就能找出一摞證據直往眼前戳,別說冤枉了,累得他們還要忙著先洗脫自己的嫌疑,聲稱絕無牽扯進去呢。
判決很快下來,錢貴多行不義必自斃,死得不冤。然而婁老漢為洩私憤而殺人,雖諒解其情,罪終不可免。遂押赴刑獄司,在獄中了此餘生吧。
縱是如此,婁老漢也不住地謝恩,涕淚滿面,布滿溝壑的臉上全是遭了大難之後的悲苦淒愴。
姬允見了,也不由感到兩分惻隱。
汲汲營營大半生,最後竟落得個孤家寡人,無依無傍。
讓他莫名感到有幾分寒意,從後背爬上來。
婁老漢一案告一段落,錢貴侵吞私田卻還未開審。
姬允有心想要懲治土地兼並,所以借題發揮。
錢貴主家錢能恐怕全沒料到,自己竟因為一個奴才撞到了槍口上。然而不知被何人暗中提點過,錢能被收捕時,尚且滿面驚惶,口中稱罪不已。到上得殿來,竟只一口咬定自己對奴仆所為毫不知情,便是翻出了地契,也只說是錢貴供奉,他並不知情錢貴以怎樣的手段得來。
這一番強詞奪理,姬允一時竟還拿他沒法子,只怒而將人收押。然後朝會的時候,聽取大臣的意見。
稍微敏感些的大臣,都能聞出姬允準備嚴厲處置錢能一案背後的意味。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那幾乎已經是詩裏才會出現的形容。在貴族壓制和藩王各據一方,四周強敵環伺的情形下,姬允沒像前幾個皇祖考那樣,被趕得南北來回逃命,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或許是皇位坐得太安穩,陛下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竟想要拿他們開刀了。
姬允看著座下一些人並不怎麽掩飾地撇撇嘴,就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麽。
他勉強忍住氣,並不發作,只更沈了聲音,道:“錢能包庇奴才縱惡行兇,奪人田產汙人清白,最後使人自盡。眾卿以為該如何處置?”
便有人上前道:“這些惡事本錢貴一人所為,婁老漢既已殺了他,也算兩罪相抵,以命償命了。”
又有人道:“素來只有主罪及奴,哪裏有奴才犯罪,牽連主子的道理?錢能不過是管教奴才不當,且聽聞那錢貴對母親也是不孝不養,想來這等人原本便是不堪教訓之徒,錢能哪裏又有什麽大的過錯呢?”
一群人這樣說,自也有人看不慣錢能行事,或與錢氏有舊怨的,要針鋒相對地懟回去。
像脾氣過於剛硬的,比如那寫狀子的禦史藍玉,更是直接擲了手中笏板,怒道:“錢貴作惡累累,難道錢能果真毫無所知?諸君與那錢能難不成是穿了同一條褲子,怕把他的底 褲扯了,自己也要光屁股不成!”
這話實在低俗又直白,一些人直接漲紅了臉,舉著笏板指著他“你”了半天,一時竟想不到如何駁他。
姬允在上面聽著,也不由按了按額頭,己方辯友實在太過粗俗。
難怪在明知上一世藍玉剛直無私,後來為白宸所重用,他也打算扶植此人的前提下,三年前他還是一腳把人踹出王都,準備讓藍玉同那撥出去的人一起,到地方上歷練歷練——至少學學該怎麽文雅一點說話。誰知三年後回來,藍玉不僅本性未變,反而還學會了本地的一些下流俚語,罵起人來更加地通俗易懂了。
眼看互相又要吵個沒完,顧桓執笏向前,站出一步,道:“藍禦史空口白牙全憑一張嘴,便要給一眾臣子定罪,未免太輕率。錢貴為奴不守本分,還橫行霸道魚肉鄉裏,死不足惜。錢能身為主人,未盡到管教之責,致使慘案發生,確該領罰。但究竟是否有意縱容錢貴行兇,也該收付有司審問,眼下結果還未出來,陛下便要問刑,未免視法度為兒戲。只有暫且擱置,等結果出來再行處置。”
暫且擱置。
姬允細細品味了這四個字,唇邊不覺露出了兩分意味不明的冷笑。
自三年前他回宮,開始有意插手政事,顧桓也識相每日給他謄錄卷宗交以來,看著君臣之間是很和諧,但只要有什麽事姬允和顧桓意見相左,顧桓若不能勸服他,便能以程序繁多,準備不足為由,暫且擱置,擱置著擱置著,就再也沒了下文。
想來顧桓既要獨掌朝政,又要讓他保持著點體面,不至於因為太失落而做出沖動的事來,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
姬允似笑非笑道:“這回大將軍又要擱置多久?”
顧桓神色不變,全不覺出他話中諷刺意味似的,道:“這都是刑獄司那邊主理的,臣如何能知道他們什麽時候能審出來,又能審出個什麽結果?”
這時候他倒又知道刑獄司不歸自己管了!
姬允一路憋著口氣,回到寢宮便一拂手,又要摔落一支玉瓶。那玉瓶裏插了一株已經顏色漸衰的桃花。
姬允動作一滯,那力道便卸了大半,花與花瓶都得以幸存。
前幾日東山游宴,正好輪到白宸隨侍。大約見花開得很好,便折了一支送他。
但其實那日白宸不止送了他一人。
他捧了一束,逢人便送,好像一個過於俊俏的賣花郎。女郎們收到花時盡是滿面緋紅,後來卻得知女伴也有,京都裏平日高雅大方,和和氣氣的閨秀們,為此吵了好幾架。
他看著這株分與眾人的桃花,時時意難平,時時想著要扔掉,桃花卻始終好好地開在瓶中,直到萎謝雕零。
他知道白宸再也不會單獨送給他花了,不會再像當年那樣,在信中夾了兩朵芬芳的幹花寄給他,說想與他同賞。
甚至以後可能連附贈也不會再有了。
望鶴樓。
南去仙北望鶴,並稱雙子樓。去仙樓以身處飄渺雲波間,如在九天仙闕,卻無仙人神女,所以喚為去仙。望鶴樓原先卻不叫望鶴樓,而名極天閣。因望鶴樓本是前朝皇帝修來以通神的神樓,所以本來由於規制,除了宮闕、箭樓、城樓、鐘鼓樓與塔寺之外,京中少見超過三層以上的高樓。但望鶴樓卻足有九層,修成一座五面的塔樓形狀。五角檐下各綴了青銅鈴,最頂端的閣樓裏,還有一頂巨如人身的青銅鐘器。
傳聞登樓時,若九層青銅鈴同時震鳴,此時敲鐘,所求便能上達天聽,求得天神護佑。
只那修樓的皇帝一家都滅盡了,可見天神並不關心俗世,也無心去保佑。
所以到了本朝,去仙樓開成一棟酒樓,名人士子鬥酒吟詩,徹夜不休。望鶴樓則開作一家戲樓,每日都由教坊司裏最受追捧的歌舞伎人獻舞獻樂。
姬允貪圖享受,喜好美人音樂,自然對望鶴樓情有獨鐘。自三年前南巡回宮,就更是頻繁地出入此樓。雖然極天閣整個被改成了望鶴樓,但第九層那單獨的一間廂房,仍被喚作是極天閣,專門是留給姬允的。
近日教坊司寫了一支新曲,姬允便興起出宮,要去望鶴樓聽曲子,還點了散騎郎白宸隨侍。
姬允坐車,白宸騎馬跟在車子旁邊。
兩人中間隔了一道竹簾子垂下遮住的車窗,兩不相聞。
只偶爾顛簸一下,那人勒馬靠近了,隔著簾子問他:“前方有塊石子硌住輪子了,陛下還好麽?”
密密的竹簾細細地漏了些縫,姬允隱約能夠借兩分漏進來的微光,瞧見外邊那人的一片衣料。
但也僅此而已了。隔了那麽密密的一重,還看得見什麽呢。
但他也沒有讓人掀簾,只在車內坐著,聲音很穩,聽來甚至有些寡淡:“無妨,繼續走罷。”
目光卻幾乎膠著在了竹簾子上,只盯著對方那張被簾子擋住的臉上。
“是,陛下。”
那人恭順地應了,勒馬走開。
直到那點細縫已連窺視那人的一片衣角也不足夠了,姬允這才將目光收回來。
下車的時候,姬允不知怎麽走了神,腳下踩空了一步,身體一歪,眼見著要跌下來。
一只手穩穩地扶住了他的手臂。
姬允站穩了,還並不來得及說什麽。
那只手已經很快收了回去。從始至終,那人指尖甚至沒有碰到他的皮膚一下。
即便如此,白宸仍是微微垂目,道:“臣冒犯了。”
姬允不知該說什麽,嘴唇微微開合幾次,終於只是嗯了一聲,又覺太冷淡,添了一句:“無妨。倒是多虧卿扶了一把,使孤免於出醜了。”
對方只微微低頭,道:“這是臣的本分。”
如天底下最恪守本分的臣子,那人顯出全然的恭敬與順從。
三年前那個莽撞熱切,臉上發紅地說著想要對他諸多不規矩的少年,終於是親手被他推開了。
兩人進到望鶴樓,便有仆人迎上來,領他們去極天閣。極天閣在最頂的第九層,以姬允的性子,斷斷不可能每一次都委屈自己一步一步爬上去的。
遂問計於能工巧匠,只是不等那幫子沒用的東西想出什麽解決的法子,倒是姬允自己偶然見到宮女提桶到井裏,汲完水再轉動滑輪,便不費力地將水桶轉上來之後得了靈感。叫人從樓頂的藻井垂下來幾條粗繩,以滾輪相連。繩子兩端則固定住能容納三到四人的木箱,一側做成拉門的款式,供人出入。再以人力轉動滾輪,小屋便能升上去,不必辛苦人自己爬樓了。
人在貪圖舒適一道上真是才思泉湧。
姬允使用得很愜意,又第一次帶著白宸來,便有些忍耐不住,有些炫耀地問道:“你覺得這東西如何,可還方便省力麽?”
白宸見他神色中難掩得色,目中微微一軟,但那柔軟情意尚未從目中洩出來,他已微微垂下睫毛,斂去眼中神色。
只點點頭,道:“的確別具匠心。”
頓了頓,又道:“只是到底不大安全,陛下貴體,以後還是少乘為好。”
姬允知他是盡臣子本分,但聽得這麽一句謹慎的勸告,心頭還是雀躍兩分,活潑潑地跳起來。
只面上還是矜持著:“卿的關懷,朕記住了,下回不乘就是了。”
言語間已到了極天閣,姬允擺擺手,仆人便懂事地退下了。
白宸為他推開門,看見裏面的人時,瞳孔不由微微一縮。
姬允越過他的肩膀,已看見裏頭的人,不由喜道:“先生竟已到了。”
那人站起來,朝他拱一拱手:“聖上有所召喚,草民怎敢不應。”
這人著一身布衣,人近中年,形容清矍,看著有種清直之感。即便是向姬允作揖,也像是竹子被風吹彎些許,風止住很快就又挺直了。
那人又轉向白宸,面上不覆那點疏離的客氣,卻是已經帶了和緩之色,他正要說話。
卻被白宸搶了先,他突兀地開口道:“陛下,這位是?”
姬允為他的無禮微微詫異,不由轉臉看他,一時沒註意到那中年男子臉上也是掠過一絲驚訝,又很快斂去。
姬允也無心計較白宸那點無禮,只笑道:“小郎年輕,不識得先生也是有的。不過傅衹傅知雅,傅先生的名號,你總該知道吧?”
傅衹號知雅,十多年前辭了江城太守,避世隱居。傅衹時有才名,德行亦為人所推重,當時名士白衡稱之為“知雅之士”,傅知雅這個名號,便是這麽傳開來的。傅衹隱居之後,朝廷欲征辟白衡為官,白衡道:“知雅不出,我何能為?”於是不就,甚至隨後也入山避世,十年不出棲綠山。
他們一在南一在北,遙以詩文相和,一時傳為美談。
白宸既為白衡為數不多甚為寵愛的侄輩,即便不曾見過傅衹,聽總是聽過的。
白宸旋即露出恍然之色,斂眉向傅衹作揖:“傅先生高名,家叔時常提起,卻未能親見一面,今日得見倉促,晚輩失禮了。”
傅衹輕輕頷首,已不見了方才的親近之色,只道:“小郎多禮。”
姬允見他們互動之間頗為冷淡,不由頗為感慨。
上一世傅衹作為白宸最重要的幕後軍師,步步籌謀,讓人心驚膽寒。而今兩人初次相見,卻也不過尋常問候。
只是見這一幕,他心中反而松了口氣,甚至有兩分寬慰。
他想,還好這一世是自己請動了傅衹,先將人拉到了自己麾下來。
上一世後梁侵犯,白衡入京,白宸通過白衡與傅衹結交,隨後傅衹入了白宸帳下作幕僚,一路謀劃,終於將姬允從王座上拉下馬來。
重生之後,姬允總是在想如何避免上一世的結局。他自然可以像對姬準那樣先下手為強,讓白宸和他身後的那一幹人永遠別進入官場,別出現在京城。這無疑是最簡單的法子,一勞永逸。但他不能說服自己,上一世既是他對不住白宸在先,使人心生怨懟,終至禍起。重活一世,難不成又要換一種方式,將人的抱負志向,剝奪毀盡嗎?
姬允到底讀多了佛經,所謂因果報應,他不相信這樣就能逃得脫,所以一心想要彌補,圓上那個缺口。
何況若真的要把後來跟著白宸的人都除了,那朝廷裏除了白蟻蛀蟲和顧桓的人,還餘得下什麽呢?
最好的法子,自然還是化敵為友,將人收為己用才是。
屋內卻不止傅衹一個人,還有幾名官員,都是之前被姬允借故調出京的那批人,最近才被調回來。
他們還道自己出京是遭了貶謫,誰知三年就又被調回來,還都是或原位或右遷。今日又被姬允私下召來議事,莫不面面相覷。
正狐疑間,伎人們已經到了。
極天閣是一室兩廳的格局,姬允令樂師歌伎在外廳唱曲,外廳和內廳以門簾相隔,他們便是在內廳談事情。
姬允掃一圈眾人,緩道:“實不相瞞,朕今日召諸位來此,是為避開顧桓耳目。朕曉得諸位俱是國之棟梁,只因或與顧氏有隙,或不滿如今貴戚當權,朝綱混亂,常有胸懷不展的憤懣。而朕雖為天下之主,卻為權臣貴戚所制,不能立法度正朝綱。是以朕今日在此,便是想問諸位,”
外間的曲子已稀稀拉拉,柔媚溫婉地彈唱起來。
姬允的聲音在這樂曲裏被拉出一種很長的,破碎的回音。
眾人皆盯著他,繃緊了下巴,漆黑的眼裏仿佛有細微的暗火。
或許他們也在日覆一日的抑郁裏,昏暗裏獨行了很久,很渴望有一道燭火能在前方亮起來。
上一世是白宸給他們點亮這星火。
這一次姬允打算自己來。
“你們還願意為朕效命,創一番事業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