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五十二回 秋後算賬(上)

關燈
天邊遠遠地飄來幾朵白雲,藏在它們身後且跟隨而來的是金色的夕陽。刺目的光芒不僅灑落了半邊的天空,也流落了一些在地面上,映襯出紅色皇城的巍峨。

帝都城內,沒有往昔吵嚷的叫賣聲,各家各戶均是緊閉門戶,安靜地十分異常。

皇城內,也是陷入了同樣異常的安靜之中,來來往往的宮人們低垂著頭,盡可能地減少發出的聲音,如同幽靈般穿梭在偌大的宮殿內。

“殿下,人全部帶齊了。”郭厚生手臂內照舊搭了把拂塵,如老僧入定般屹立在蕭瑀的身側。

蕭瑀撐著頭,似有些疲憊地坐在宣元殿的正位上。今日過後,這裏便正式成為他的位置,莫說蕭沨如今病重在龍乾殿內靜養,就算蕭沨此刻出現也只能做個傀儡。

蕭瑀聽到郭厚生的話語,不經意地擡頭掃了一眼殿中被強迫跪下的一幹人等,又像是小憩般閉上眼。“不急,母後還未到。”

今日之事要定蕭玉禮的罪,自然是少不了那位除卻蕭沨地位最高的小陳氏。蕭瑀想要撇清兄弟鬩墻的詬病,名正言順地得到那個位置,少不得要靠小陳氏出面。

小陳氏未到,容妃倒是率先出現,她一到便對蕭瑀點點頭,坐到右首位上。

瞧她與蕭瑀如此熟稔的樣子,清妃的腦海裏許多繁瑣交集牽扯不清的事情才清晰起來。想來這位權傾一時的容妃也是蕭瑀的作品,她從前不曾將蕭瑀看在眼裏,此時才一一發現蕭瑀的暗中籌謀。那個自幼失母,在陰謀詭計中長大的孩子早已褪去幼時膽弱的模樣,悄然地化作獵手,潛伏在黑暗中靜默地等待著,等待著將他們一擊即中。她恨不得時光能夠重來,當年她怎麽就沒有早些對這個寒風中獨自搖擺的孩子下死手呢!真是養虎為患!

在眾人一片靜默的等待中,小陳氏終於在碧文的攙扶下出現。許久未出棲梧宮的她,鬢間竟然出現了幾縷白發,原本有些豐腴的身段如今也只剩下過於寬大的衣裳隨風擺動。她神態不是很好,大抵是蕭少康的自殺身亡對她打擊太大,她原本比清妃還要小些年歲,現在看來卻被稱為階下囚的清妃還要蒼老許多。

她淡淡地看過一眼正位上的蕭瑀,既沒有露出驚訝,也沒有露出憤恨的目光,只是那麽淡淡的一瞥,仿佛誰坐在那裏都與她無關一般。

“兒臣參加母後。”蕭瑀見到她後,倒是遵循舊例地起身向她問安。

“是瑀兒。”小陳氏仿佛才認出那是蕭瑀,不過也僅此而已。

除了仍在靜養中的蕭沨外,宮裏這幾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倒是都到齊了。蕭瑀方才站到座位前,朗聲道:“今日請母後與容母妃來此,實在是兒臣有件為難之事無法解決。”

“什麽為難之事,不就是要尋個殺我們的借口嗎?”對於蕭瑀那套假情假意,蕭玉禮自然是嗤之以鼻,當即否認道。

蕭瑀面不改色,似不曾聽聞蕭玉禮的可以挖苦,仍舊恭敬有禮地向左首座的小陳氏與右首座的容元冬說道:“今日七弟未經準許,私自調動京郊大營、翼州、豫州等地的兵馬攻打宣元殿,此乃謀逆之罪,理應斬首示眾,但九弟已然故去,兒臣唯剩下七弟一名兄弟,實在是有所不忍。父皇如今病重在床,不宜打擾,兒臣還請母後與容母妃拿個主意,好與眾大臣有個說法。”

容元冬看過一眼左側的小陳氏,見她聽聞蕭少康時仍舊眼含熱淚卻開口之意,便率先發了話。“既是謀逆大罪,太子就不應再顧念骨肉親情,不予處置。須知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何況是謀逆這樣的大罪!”

蕭瑀聽了容元冬的話語,沒有立即附和,而是將目光看向左側的小陳氏。容元冬再受寵也只是個嬪妃,她說的話自然沒有小陳氏有分量。

“國家大事,太子定下便是了。”小陳氏朝他擺擺手,又說道:“本宮有些倦了,就先回宮休息了。”

小陳氏這分明是推諉之說,不願意替蕭瑀擔兄弟相殘的罪名。可蕭瑀既然請她來,就沒有道理那麽簡單地放她離開。

“姨母。”這一聲喚的不是“母後”而是“姨母”,聽著似乎更加疏遠,但蕭瑀和小陳氏都清楚,這聲“姨母”著實要比“母後”親近。“瑀兒自幼失母,這些年多虧姨母照顧,瑀兒才至於走到今時今日。”蕭瑀一邊說著,一邊打量著小陳氏的神情,“如今九弟無法承歡膝下,還請姨母不要嫌棄,由瑀兒來贍養姨母。”

小陳氏準備離去的腳步瞬間停頓下來,她看似精神不佳,實則心中十分清楚明了。在這場慶王對戰太子的戰役中,要論親疏她還是希望蕭瑀能夠得勝的。畢竟這麽多年來,清妃一直壓在她的頭上,且蕭瑀除了是她名義上的兒子,還是她嫡親的姨侄。

可是……

她悄然地抓緊自己的裙褶,她沒有忘記少康自盡的原因,是蕭瑀的那位太子妃杜雲錦。如果沒有那位太子妃,她的康兒就不會那麽早的枉死,她恨透了杜雲錦,也因此與蕭瑀更加的隔閡。

而此時蕭瑀的這段話,看似在表孝心,可實際上卻是暗示著她,她在宮裏的後半生想要怎麽過全靠她今次的選擇。畢竟她最大的依靠,康兒已經不在人世了。

“這等奸猾之徒,怎可留在世上!太子莫不能因自己的心軟,不遵循律令行事!”

小陳氏留下這段話便帶著碧文揚長而去,容元冬見此也起身離開,蕭瑀要她們來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她也沒有必要在這裏受清妃的怒視呆下去。

恭送小陳氏與容元冬後,蕭瑀這才慢慢地度步到蕭玉禮的面前,冷冷的一笑後,留下的是“明日午後斬首”的旨意,清妃,以及慶王府、長公主府、駙馬族人近千口人命,一條不剩,全部斬首。

與前一日的艷陽高照相同,次日也是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好得似乎只是個舉家出游避暑的普通夏日般。

宣元門外的空地上,早早地架起了木制平臺,在那上面等候著扛著鋒利大刀的紅衣儈子手。慶王謀逆的消息早已傳開,或者說帝都裏的人們大多都猜想到會有這麽一天,不過沒想到的是,最後的贏家竟然是太子而不是實力雄厚的慶王。

莫說普通百姓們沒猜到,便是身居高位的那些大臣們也沒有幾人預料得到的。當日的早朝上,代替皇帝蕭出席的不是慶王,而是太子蕭瑀。那一身淡黃色的太子服藏不住他的春風得意。跟在他身側的郭厚生則順理成章的代替黃園,宣讀了旨意,斬殺慶王等人的旨意。近千條的人命,眾人尤其是平日裏與慶王走得接近的人掌心裏都拽緊了冷汗。這道旨意一下,原本因看見蕭瑀而有些竊竊私語的殿中瞬間就安靜下來,無人敢再出聲。

蕭瑀滿意地看著殿中肅穆的安靜,又讓郭厚生宣讀了第二道旨意。這第二道旨意比起第一道旨意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並非是要再斬殺誰,而是對所有人都既往不咎,但是必須前往觀看慶王行刑。

縱使這些大臣們談論起別人的性命來都如同草芥一般,但真實地看見殺人時卻還是心生膽怯,更何況是近千條的人命在自己的眼前被斬殺。這些人素來都是養尊處優慣了的,紙上談兵是一條接一條,等到要自己親身經驗卻是沒膽至極。

孟沖冷笑意生,原本是要上前率先附和的,卻被一個預料不到的人搶先一步。

眾位大臣看向此人時,也是滿臉的錯愕,續而很快就轉變成了鄙夷。帶頭附和蕭瑀的人正是慶王側妃的兄長,亦是慶王心腹一黨的百裏光。沒想到此人確實太擅長墻頭草,起初是靠著太子的關系在朝中獲得一席之地,爾後將親妹妹嫁給慶王做側妃,轉身便背棄太子轉而投靠慶王,為慶王出謀劃策得到慶王的認可,然後在朝中逐漸站穩腳跟。可如今慶王還未被斬殺,他便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又對太子表示衷心。此等小人行徑,豈可重用!幾名大儒互相對視一眼後,紛紛搖頭。

他們的鄙夷,百裏光似乎沒有看見般,他挺直了背脊,站在殿中,進退有度地回應著蕭瑀。有了他這個慶王心腹帶頭,其餘人等均不敢再心生他意。於是宣元門外,不僅有圍觀的百姓們,另還有一大群未來得及脫去朝服的大臣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