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努力在七十年代(八)
關燈
小
中
大
“我說沒有,然後,他就沒有再說話。我們沈默著走了一會兒,他就回去了。從那以後我們就沒有再見過面,他看起來就像故意要避著我一樣。我也沒問他,所以回城名額的事情,我是真的不知道。”趙明珠一五一十地向她名義上的姐姐張大花敘述事情的經過,末了還一攤手,做出一個困惑的神情。
“天哪!”一向沈穩懂事的張大花忍不住驚呼一聲,旋即又捂住了嘴,“你竟然這麽敢這麽對待他?怪不得他走得那麽急了。”
插隊知青劉曉松的回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的,一向自視甚高的他被一個農村的少女挫傷了自尊心,他只覺得無顏再面對,他想遠離這個傷心的地方。於是他深厚的家庭背景在這時候起了重要作用,一番運作之下,劉曉松成為當年特招回城的一人,或許也是當地唯一的一人。
劉曉松畢竟還是很有風度的。趙明珠能當上民辦教師,當初多虧了他的鼎力推薦。他離開的時候,兩人的友誼已經出現裂痕,他卻沒有動用自家的關系網,逼迫村裏把這個職位收回。不過,話又說回來,趙明珠當民辦教師的這段日子,其兢兢業業、熱情誠懇的教學方式得到村裏學生的一致好評,當初劉曉松能夠一句話讓她當上民辦教師,如今卻不可能一句話讓她失去這個位置。
“他顯然是生了你的氣,才一聲不吭走掉的。”張大花嘆息著說道。不過張大花是個務實的人,一直覺得自家和劉曉松家差距太大,根本就沒指望兩個人湊成一對,所以只是嘆息了一陣子,也就不說什麽了。
“翠花,現在村裏還有兩個男知青,看起來都對你有意思。你這次可要好好把握,不能再氣到人家了。”張大花語重心長地說道。
“把握?”趙明珠驚訝道,“把握什麽?我年紀還小,還不是想這種問題的時候!倒是姐姐,差不多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不知道有什麽打算?”
“我?”張大花一楞,她一向穩重,在談及自己婚事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紅了臉,“二妹,別人不知道,你還能不知道咱們家的情況?咱們家這麽窮,雖有你這半年多來掙了不少工分,可到底底子太弱,我如果嫁人了,咱們家又該怎麽辦?”
趙明珠欲言又止,沈默片刻,終於說道:“大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我和小妹都已經懂事了,自己足夠照顧自己,爹爹有手有腳,更應該負起責任來。而你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為自己的未來考慮。我覺得張家集還是太小,優秀男人不多,大姐你或許應該多見識見識。”
張大花聽了趙明珠這一番話,感慨萬千,卻又心動神搖,嘆息道:“難得你這麽體諒我。只是我們這輩子命就這樣的,張家集是不大,可是我們哪裏有機會走出去啊?”
“有。那就是考大學。”趙明珠眼睛裏的光芒璀璨如星辰。
“什麽?考大學?”與此同時,仍舊被迫留守在張家集的幾個插隊知青通過蘇思安得知了趙明珠的提議,他們難免驚疑不定,“廢除高考制度都已經好幾年了。現在上大學哪裏用考,都是靠推薦入學的,比的就是看誰背景深厚。咱們這些普通人,哪裏有機會?”
“她說有。她說這世道不可能永遠這樣亂下去。”蘇思安說道。
其實蘇思安說這話的事情,心中著實忐忑。誠然,他知道歷史上的類似時期,在廢除了高考制度十年後,大約是在一九七七年的時間,重新恢覆了高考制度,因此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給了許多寒門學子鯉魚躍龍門的機會。但是,他也很清楚他在選擇穿越世界的網文素材時候,是多麽的輕率。顯然,這個不知名網文的作者在撰寫網文之前沒有經過任何的考據工作,致使時間線亂成一團,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實際嚴重不符。在這種情況下,恢覆高考制度的事情還有可能發生嗎?
“你要相信你們這款穿越游戲的自動糾錯能力。”趙明珠強忍住笑意說道,“再說,任何一個有雄心壯志的國家,都不可能任由社會這麽混亂動蕩下去。歷史或許在某些時候走彎路,但是一定不會無休止地開倒車。”
蘇思安閉口不語。他其實對游戲的自動糾錯能力沒多大信心,但是他想起他在游戲穿越前設定的目標是成為叱咤風雲的大人物,如果想完成這一目標,也只能孤註一擲相信趙明珠的話了。
“那……我們該怎麽辦?王自力,你想辦法去鎮上打聽,看看有沒有類似的政策?孟小梅,你認識人比較多,想想看誰那裏還有這些年的教科書?”謝志芳黯淡已久的眼睛裏閃出一絲名為希望的火花。他們在農村的艱苦日子裏消磨了最初的熱情,早日回城成為他們心中最期望的事情。
張家集的人們很快發現,這幾個插隊知青變得有些不一樣了。從前他們只是拿勞動當做掙工分、生存的手段,勞動之餘的時間游手好閑、無所事事,而如今,他們哪怕是在田間地頭,手中也會常常捧著一本書,讀得津津有味。張家集的人們開始還以為是他們私下裏在讀一些違□□,然而走近了才發現,那些竟然是幾何、代數、物理、化學等教科書。而更令人們驚訝的是,趙明珠和張大花也加入了攻讀教科書的行列。
“大花?你咋也開始看書了?又不是舊社會,難道你還想考個女狀元?”眾人不敢去問插隊知青和趙明珠,只管從張大花這裏套近乎。
張大花羞澀一笑,搪塞道:“我見我二妹當民辦教師當得不錯,也想學習學習,趕明也當個民辦教師試試看。”
這個年代是知識和知識分子最被唾棄、最被輕視的年代。張大花這樣的搪塞之語,張家集的人們只會一笑置之,暗地裏嘲笑張大花丟了西瓜去撿芝麻,二十多歲的姑娘家不想著找婆家,只是一味空想。
在用心的覆習當中,知青們也難免焦躁。畢竟,數年以來,推舉上大學已經成為根深蒂固的制度,他們對恢覆高考制度沒有任何底氣,生怕這場心機白白落空。
蘇思安作為穿越者,比身邊的知青們知道的更多一些,他翹首期盼著一九七六年的到來,因為那年,幾位領導人相繼離世,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和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然而,一月份過去了,廣播裏沒有傳來任何消息,接著是二月、三月、四月……
蘇思安終於忍不住了,他惶恐不安地跑去問趙明珠:“你還記得十裏長街送總理發生在什麽時候嗎?四五運動又是怎麽一回事?”
趙明珠回頭,淡淡瞟了他一眼,蘇思安忍不住開始嘆息:“我錯了,我真的錯了。我不該貪圖版權便宜,買這種網文當素材的。你知道嗎?這些網文都是架空文,很多描述根本不符合實際,而且重大的歷史事件,壓根都沒有!”
蘇思安原本並沒有把這些當做一回事,他認為憑借他的個人能力,足以在任何環境裏脫穎而出。但是,當他作為插隊知青接受了貧下中農長達數年時間的再教育之後,他終於開始正視自身的無力。在時代潮流面前,他不過是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只能順從於時代,載沈載浮……
“客觀規律是不會變的。歷史趨勢也不會因為個別領導人的意志而發生改變。而且,我相信每一個重大的歷史選擇,必然是集體智慧的結果。你的政治白學了。”趙明珠回答道。
在一九七六年的冬天,他們終於等到了他們期盼已久的消息:高考制度要恢覆了!和現實世界的歷史中不同,一九七六年那些相繼隕落的大人物仍然健在,以他們洞悉萬事的智慧做出了和現實世界歷史中相同的決定——正式廢除推薦制度,全面恢覆高考!他們終於認識到,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知識和文化,而高考,是在千年科舉制度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展出來的一套相對公平的制度,或許它有著種種弊端,但是已經是一個人口數億的大國能想出來的確保普通人權益的最好辦法了。
“大概是省去了權力交替的時間,反而更有利於他們適時作出正確的決定吧。”趙明珠和蘇思安對望一眼,推測說道。
塵埃落定之時,蘇思安這才松了一口氣。他看到了回到現實世界的曙光。只不過想起自己在此之前的那些所作所為,那些不淡定、氣急敗壞和恐懼,蘇思安又覺得很不好意思。為什麽趙明珠就沒有像他那樣驚慌呢?蘇思安突然間很想弄明白這個問題。他想多了解她。
“不,現在還不算塵埃落定。”趙明珠突然說道,“首先,我們要利用這難得的機會,考上大學。”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個故事沒什麽人氣,有讀者反映第二個故事太土氣,或者太平淡。但是作為作者,我自己很想寫。我的爸爸媽媽和我本人,都是高考制度的受益者。《高考1977》雖然略有矯情和不真實,但是我看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天哪!”一向沈穩懂事的張大花忍不住驚呼一聲,旋即又捂住了嘴,“你竟然這麽敢這麽對待他?怪不得他走得那麽急了。”
插隊知青劉曉松的回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的,一向自視甚高的他被一個農村的少女挫傷了自尊心,他只覺得無顏再面對,他想遠離這個傷心的地方。於是他深厚的家庭背景在這時候起了重要作用,一番運作之下,劉曉松成為當年特招回城的一人,或許也是當地唯一的一人。
劉曉松畢竟還是很有風度的。趙明珠能當上民辦教師,當初多虧了他的鼎力推薦。他離開的時候,兩人的友誼已經出現裂痕,他卻沒有動用自家的關系網,逼迫村裏把這個職位收回。不過,話又說回來,趙明珠當民辦教師的這段日子,其兢兢業業、熱情誠懇的教學方式得到村裏學生的一致好評,當初劉曉松能夠一句話讓她當上民辦教師,如今卻不可能一句話讓她失去這個位置。
“他顯然是生了你的氣,才一聲不吭走掉的。”張大花嘆息著說道。不過張大花是個務實的人,一直覺得自家和劉曉松家差距太大,根本就沒指望兩個人湊成一對,所以只是嘆息了一陣子,也就不說什麽了。
“翠花,現在村裏還有兩個男知青,看起來都對你有意思。你這次可要好好把握,不能再氣到人家了。”張大花語重心長地說道。
“把握?”趙明珠驚訝道,“把握什麽?我年紀還小,還不是想這種問題的時候!倒是姐姐,差不多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不知道有什麽打算?”
“我?”張大花一楞,她一向穩重,在談及自己婚事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紅了臉,“二妹,別人不知道,你還能不知道咱們家的情況?咱們家這麽窮,雖有你這半年多來掙了不少工分,可到底底子太弱,我如果嫁人了,咱們家又該怎麽辦?”
趙明珠欲言又止,沈默片刻,終於說道:“大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我和小妹都已經懂事了,自己足夠照顧自己,爹爹有手有腳,更應該負起責任來。而你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為自己的未來考慮。我覺得張家集還是太小,優秀男人不多,大姐你或許應該多見識見識。”
張大花聽了趙明珠這一番話,感慨萬千,卻又心動神搖,嘆息道:“難得你這麽體諒我。只是我們這輩子命就這樣的,張家集是不大,可是我們哪裏有機會走出去啊?”
“有。那就是考大學。”趙明珠眼睛裏的光芒璀璨如星辰。
“什麽?考大學?”與此同時,仍舊被迫留守在張家集的幾個插隊知青通過蘇思安得知了趙明珠的提議,他們難免驚疑不定,“廢除高考制度都已經好幾年了。現在上大學哪裏用考,都是靠推薦入學的,比的就是看誰背景深厚。咱們這些普通人,哪裏有機會?”
“她說有。她說這世道不可能永遠這樣亂下去。”蘇思安說道。
其實蘇思安說這話的事情,心中著實忐忑。誠然,他知道歷史上的類似時期,在廢除了高考制度十年後,大約是在一九七七年的時間,重新恢覆了高考制度,因此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給了許多寒門學子鯉魚躍龍門的機會。但是,他也很清楚他在選擇穿越世界的網文素材時候,是多麽的輕率。顯然,這個不知名網文的作者在撰寫網文之前沒有經過任何的考據工作,致使時間線亂成一團,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實際嚴重不符。在這種情況下,恢覆高考制度的事情還有可能發生嗎?
“你要相信你們這款穿越游戲的自動糾錯能力。”趙明珠強忍住笑意說道,“再說,任何一個有雄心壯志的國家,都不可能任由社會這麽混亂動蕩下去。歷史或許在某些時候走彎路,但是一定不會無休止地開倒車。”
蘇思安閉口不語。他其實對游戲的自動糾錯能力沒多大信心,但是他想起他在游戲穿越前設定的目標是成為叱咤風雲的大人物,如果想完成這一目標,也只能孤註一擲相信趙明珠的話了。
“那……我們該怎麽辦?王自力,你想辦法去鎮上打聽,看看有沒有類似的政策?孟小梅,你認識人比較多,想想看誰那裏還有這些年的教科書?”謝志芳黯淡已久的眼睛裏閃出一絲名為希望的火花。他們在農村的艱苦日子裏消磨了最初的熱情,早日回城成為他們心中最期望的事情。
張家集的人們很快發現,這幾個插隊知青變得有些不一樣了。從前他們只是拿勞動當做掙工分、生存的手段,勞動之餘的時間游手好閑、無所事事,而如今,他們哪怕是在田間地頭,手中也會常常捧著一本書,讀得津津有味。張家集的人們開始還以為是他們私下裏在讀一些違□□,然而走近了才發現,那些竟然是幾何、代數、物理、化學等教科書。而更令人們驚訝的是,趙明珠和張大花也加入了攻讀教科書的行列。
“大花?你咋也開始看書了?又不是舊社會,難道你還想考個女狀元?”眾人不敢去問插隊知青和趙明珠,只管從張大花這裏套近乎。
張大花羞澀一笑,搪塞道:“我見我二妹當民辦教師當得不錯,也想學習學習,趕明也當個民辦教師試試看。”
這個年代是知識和知識分子最被唾棄、最被輕視的年代。張大花這樣的搪塞之語,張家集的人們只會一笑置之,暗地裏嘲笑張大花丟了西瓜去撿芝麻,二十多歲的姑娘家不想著找婆家,只是一味空想。
在用心的覆習當中,知青們也難免焦躁。畢竟,數年以來,推舉上大學已經成為根深蒂固的制度,他們對恢覆高考制度沒有任何底氣,生怕這場心機白白落空。
蘇思安作為穿越者,比身邊的知青們知道的更多一些,他翹首期盼著一九七六年的到來,因為那年,幾位領導人相繼離世,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和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然而,一月份過去了,廣播裏沒有傳來任何消息,接著是二月、三月、四月……
蘇思安終於忍不住了,他惶恐不安地跑去問趙明珠:“你還記得十裏長街送總理發生在什麽時候嗎?四五運動又是怎麽一回事?”
趙明珠回頭,淡淡瞟了他一眼,蘇思安忍不住開始嘆息:“我錯了,我真的錯了。我不該貪圖版權便宜,買這種網文當素材的。你知道嗎?這些網文都是架空文,很多描述根本不符合實際,而且重大的歷史事件,壓根都沒有!”
蘇思安原本並沒有把這些當做一回事,他認為憑借他的個人能力,足以在任何環境裏脫穎而出。但是,當他作為插隊知青接受了貧下中農長達數年時間的再教育之後,他終於開始正視自身的無力。在時代潮流面前,他不過是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只能順從於時代,載沈載浮……
“客觀規律是不會變的。歷史趨勢也不會因為個別領導人的意志而發生改變。而且,我相信每一個重大的歷史選擇,必然是集體智慧的結果。你的政治白學了。”趙明珠回答道。
在一九七六年的冬天,他們終於等到了他們期盼已久的消息:高考制度要恢覆了!和現實世界的歷史中不同,一九七六年那些相繼隕落的大人物仍然健在,以他們洞悉萬事的智慧做出了和現實世界歷史中相同的決定——正式廢除推薦制度,全面恢覆高考!他們終於認識到,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知識和文化,而高考,是在千年科舉制度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展出來的一套相對公平的制度,或許它有著種種弊端,但是已經是一個人口數億的大國能想出來的確保普通人權益的最好辦法了。
“大概是省去了權力交替的時間,反而更有利於他們適時作出正確的決定吧。”趙明珠和蘇思安對望一眼,推測說道。
塵埃落定之時,蘇思安這才松了一口氣。他看到了回到現實世界的曙光。只不過想起自己在此之前的那些所作所為,那些不淡定、氣急敗壞和恐懼,蘇思安又覺得很不好意思。為什麽趙明珠就沒有像他那樣驚慌呢?蘇思安突然間很想弄明白這個問題。他想多了解她。
“不,現在還不算塵埃落定。”趙明珠突然說道,“首先,我們要利用這難得的機會,考上大學。”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個故事沒什麽人氣,有讀者反映第二個故事太土氣,或者太平淡。但是作為作者,我自己很想寫。我的爸爸媽媽和我本人,都是高考制度的受益者。《高考1977》雖然略有矯情和不真實,但是我看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