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的女兒也得過繼
關燈
小
中
大
三十歲的梅香又一次被母親點著腦袋數落“廢物”後,一氣之下顧不上外面正在下雨加冰雹,逃難似的離開家跑到附近的咖啡館。
幸好這一場突如其來的雨加冰雹已經接近尾聲,梅香帶著一鞋底水印走進咖啡館時衣裳只是半濕,不至於太難堪。
周末大雨的下午,咖啡館裏只有服務員和一個男顧客,算上梅香也不過才三個人。
梅香在櫃臺點了一杯拿鐵,找座位時忍不住看了一眼先來的那位先生,男人背對著櫃臺,梅香看不清具體長相和年紀,只看見了一副寬闊的後背、平展的雙肩和幹凈的白襯衣。男人面前的桌子上放著筆記本電腦,手指輕輕敲擊鍵盤,左手咖啡右手書。
“是一名學者嗎?”梅香暗自猜測。
她在靠窗的、距離男人相隔一張卡座的地方坐下,前面隱隱傳來的輕輕敲擊鍵盤的聲音,讓梅香煩躁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她一只手撐在沙發扶手上,望著窗外出神。
咖啡館裏彌漫著咖啡的香甜,玻璃窗上凝著一層薄薄的霧氣。想起母親的數落,梅香忍不住自嘲:一個受過現代高等教育的女性,一個手底下同時帶著多個大型項目的管理者,竟然被高中都沒讀完的親媽說成是“廢物”,心中的挫敗可想而知。
梅香今年整整三十歲了,相比於家裏長輩們勇敢追求愛情、努力經營婚姻的頑強拼搏精神,梅香嚴重不合格。她在感情上屬於出血性體質,凝血功能遠遠低於正常水平,每一次感情失敗後往往要花費她好幾年的時間療傷。
梅香從小到大喜歡過的人加起來數不完一只手,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她變得越來越“惜命”,輕易不肯喜歡任何人,終於把自己熬成了大齡剩女。可是她對自己的狀態很滿意,從來不覺得單身有什麽不對。如果換成另一個人說她是廢物,梅香一定打得那人滿地找牙,可是說這話的是親媽,梅香盡管心中難受卻也忍不住開始檢討:她到底“廢”在哪兒呢?
梅香眼前閃過祖母、外祖母和母親三張面孔。她忍不住把自己和家中三位女性長輩做了對比研究,用一種客觀的、第三者的角度看待關於祖母和外祖母的、塵封在她童年記憶深處的往事。
梅香家的愛情奮鬥史要從她的奶奶張靜嫻和姥姥商淑英說起。
梅香的奶奶張靜嫻女士,出生於1928年,是奉天(即沈陽市)城外張姓地主的第三個女兒,四歲時被父母過繼給母親的同父異母妹妹和父親的族叔的三兒子。哦,忘了說,這兩個人是兩口子。
過繼之前,張靜嫻管他們叫二姨和二姨夫,過繼之後改口稱父親和母親。至於他們的名字,梅香一次也沒從奶奶嘴裏聽說過。奶奶一直讓她稱呼為姨太奶奶和姨太爺爺。梅香小時候不明白長大之後才反應過來,這個稱呼應該是張靜嫻沒有被過繼的情況下的稱呼。張靜嫻女士對自己的親生父母提的更少,幾乎是閉口不提,所以梅香對自己的親太爺爺和親太奶奶唯一的印象就是把親生女兒過繼給別人的一對地主夫妻。
張靜嫻的這位二姨夫是奉天城最大的生藥商的三兒子,人稱張家三少爺。
梅香長大後對奶奶口中“最大”兩個字心存懷疑,但是想想張家被三個敗家兒子敗了好幾年才敗完的家業,就算不是“最大”也是“很大”。
張靜嫻的二姨和二姨夫感情很好,兩口子手裏握著一個生藥鋪子和一個車馬店,日子過的滋潤。唯一糟心的是沒有孩子,所以張家三少爺就理直氣壯的往屋裏塞女人,張靜嫻被過繼之前,張家三少奶奶手底下已經領導了一個妾和三個通房丫頭。
張家三少奶奶每每看見那四個女人在自己眼前晃就覺得頭疼。要依著她的意思就不應該納妾,通房丫頭多好啊,不用分房子不用支銀子,數字也吉利,三缺一。妾就不一樣了,妾是妻的預備役,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妻早死妾扶正,而通房丫頭是妾的預備役。
梅香的姨太奶奶肯定沒聽過“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句至理名言,但是這不妨礙她以女人獨有的狡黠感知這個道理。她常常會突發奇想:萬一她哪天死了,通房丫頭能給她披麻戴孝,時不時還會私底下念叨幾句她的好處以便對比新三少奶奶的不好;妾就只會把她的東西一股腦據為己有,不能據為己有的就統統燒掉扔掉,恨不得世上從來沒有過她這個人。
當張家三少爺再次以要孩子為名打算納妾時,三少奶奶爆發了。她把自己的丈夫按在炕上揍了一頓。丈夫被她揍得渾身舒泰,於是同意她過繼一個孩子。當然,娶妾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梅香長大後深深懊悔沒有從奶奶嘴裏問出到底當年姨太奶奶是怎麽揍的丈夫,居然能揍出那麽非凡理想的效果來。當然,就算她問了估計張靜嫻也回答不出來,因為她那時候只有四歲,還沒有到“城裏張家”呢,好多事情還是後來張老太太告訴她的。
張老太太就是張靜嫻二姨的婆婆、張家三少爺的親媽、生藥張家的真正掌權人。梅香想起這位張老太太的時候總是在心裏稱她為第一代張老太太,她的奶奶張靜嫻則是第二代張老太太。
張靜嫻的二姨不願意從夫家過繼孩子,她想來想去還是自己姐姐更信得過。但是當家的是張老太太,張老太太是個異常精明而且強悍的女人,她自己生了六個兒子四個女兒,最後站住的只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又給她生了一堆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加上丈夫那邊堂的、表的、五服內的、五服外的各種親戚,所有五歲以下的小孩子排著隊能一直從正房排到大街上去,所以張老太太不願意兒媳婦從娘家姐姐處抱孩子。
梅香的這位姨太奶奶大多時候都活得稀裏糊塗,所有的精明都用在了牌桌上。她難得一次動用腦細胞想要給自己爭取點利益,丈夫都同意了卻被婆婆攔住。於是張家三少奶奶終於又厲害了一回。她從箱底裏翻出當年的大紅嫁衣,穿上後直挺挺的站在老太太房門外面,手裏握著鞭子,身後跪著丈夫的妾,妾的後面又跪著三個通房。
打撲克的人都知道這是個“一拖三”的局面。但是張家三少奶奶打人時自動忽視了這個規矩。她嘴裏念一句“養你有什麽用”就抽妾一鞭子,然後再從後面的通房裏挑一個抽一鞭子;說一句“光吃糧不下蛋”,又抽妾一鞭子然後再從後面的通房裏挑一個不太順眼的抽一鞭子。
這不是一拖三,這是一賠三。
三少奶奶從上午打到正午,中間一口水不喝一口飯不吃,一鼓作氣又從正午打到傍晚。她丈夫張家三少爺終於忍不住了,在三少奶奶的斜眼兒中一溜煙的鉆進老太太房裏,母子倆好一通嘀咕。老太太這才松口同意三少奶奶從自己姐姐家過繼個女孩兒。話說的明白:只許抱女孩兒不許抱男孩兒。並且一再交代了讓他們挑一個“穩當”的孩子。
張靜嫻的二姨本來也沒別的想法,就是要個貼心可靠的人伺候終老,是男孩固然好,是女孩兒也不錯,到時候招個上門女婿不比兒媳婦強?於是她歡天喜地的答應了。至於說“挑個穩當的孩子”,她對此也深以為然。三少奶奶一天到晚所有的心思都在牌桌和丈夫身上,哪有精力養孩子,自然是“穩當聽話”的才好。
第二天一早,三少奶奶拉上丈夫趕上馬車把奉天城裏能搜羅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穿的,裝了整整一馬車,又從賬房支了二百兩銀子,一行浩浩蕩蕩的去城外姐姐家串門。
張靜嫻的親生父母是奉天城外的一個地主,至於是多大的地主家裏有多少畝地多少牲口多少長工,張靜嫻從來沒有對梅香提起過,不過梅香認為太爺爺和太奶奶的是日子肯定過的不差,否則張靜嫻不會絕口不提親生父母。
張家三少奶奶和三少爺把馬車往院子裏一停,再當著眾多孩子們的面把布幔一扯,熱情的招呼小孩子們自己挑東西。小孩子對好吃的好玩兒的絕對沒有抵抗力,這和家裏條件好不好沒有多大關系。於是張靜嫻的兄弟姐妹們撒開了歡兒圍著馬車和二姨團團轉,只有四歲的張靜嫻坐著沒動。她好像天生就缺乏好奇心,不像別的孩子那樣愛玩兒愛鬧。三少奶奶和三少爺看到安安靜靜的張靜嫻又想起張老太太的交代,夫妻倆心裏同時有了人選。
回城的時候馬車空了,轎子裏卻多了一個不到四歲的女孩兒。
三少爺和三少奶奶把孩子帶到第一代張老太太跟前磕頭。老太太從頭到腳仔細打量張靜嫻好一會兒,然後說了聲“是個坐得住的”,於是當場定下名字叫“張靜嫻”並且改了族譜。張靜嫻的二姨是個心大的,丈夫也是個愛玩兒的,這對夫妻最喜歡的事業是打牌,別的都不太放在心上,他們一致認為自己已經連百年後的大事都提前安排好,現在更是可以放心的玩兒了,於是就把孩子往屋裏一扔對丫頭交代幾句,夫妻倆出門打牌去了。
不到四歲的、新鮮出爐的張靜嫻孤零零的坐在陌生的房子裏,對著幾個陌生的丫頭,不哭不鬧但是也不說話。
張老太太是個精明厲害的女人,她清楚自己的兒子和媳婦是一對兒什麽貨色,心裏雖然對張靜嫻有些不太放心但是她一開始也並不打算插手,畢竟是三兒媳婦的親外甥女,總不至於苛待了去。
直到兩天後三少爺院兒裏的灑掃丫鬟慌慌張張的找到上房,說張靜嫻“怕是不太好”。張老太太趕緊讓身邊的丫頭去看看。丫頭的良心還在,回來後對張老太太匯報說“三少爺和三少奶奶兩天沒回來了,小小的孩子渾身燒的通紅”。張老太太心下一軟,大概是想起自己某個早夭的孩子,於是吩咐人把張靜嫻抱到上房她自己屋子外的小隔間,東北話叫“外屋”。
張老太太懂得一些醫術,看到張靜嫻的樣子後知道她就是外表嚇人其實問題不大,只要退了燒就好了。張家自己就是作藥材生意的,好藥材有的是。張老太太吩咐人取冰塊、熬藥,一番折騰下來張靜嫻果然退了燒。
三少奶奶和三少爺兩眼通紅的從牌桌上回來,知道張靜嫻生病被老太太抱去上房,夫妻倆竟然問都沒問一聲呵欠連天的倒頭睡大覺去了。
張靜嫻養病期間張老太太一直在觀察她,發現這個孩子是真的安靜,哪怕是燒的渾身難受的時候也不輕易叫喚,只有睡熟了才不小心的哼哼兩聲。小孩子乖巧的時候往往更加惹人愛。張老太太看見這樣的張靜嫻打心眼裏喜歡。後來幹脆決定把張靜嫻留在自己屋裏教養。一來張靜嫻對她的脾氣,二來她不放心姨娘和通房丫頭。三兒子和三兒媳都是不懂事的,老太太不想讓他們老無所依所以打算好好教育張靜嫻。
張靜嫻從四歲到十二歲,基本上都生活在老太太屋裏。
張老太太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對家裏的掌控一年比一年弱。這期間經歷了大爺斷腿、大奶奶回娘家、二爺抽鴉片、二奶奶小產、三爺和三奶奶賭錢把生藥鋪子輸出去等諸多大事。但是因為老太太還在,生意還做著,所以一家子上上下下一如既往的醉生夢死。
有一天夜裏,張靜嫻忽然被嚇醒,她爬起來坐在炕上揉揉眼睛仔細一看,原來是二伯偷偷進了老太太的屋子,出來時懷裏鼓鼓囊囊的。二少爺見張靜嫻醒了,就悄悄威脅她說:“別告訴老太太啊,要不然把你嫁給老太太的馬夫。”
老太太的馬夫五六十歲了,瞎了一只眼。
張靜嫻聽話的乖乖點頭。二伯摸摸她的腦袋偷偷出去了。
第二天,老太太問張靜嫻:“昨天晚上睡的好嗎?”
張靜嫻不吭聲。
老太太不問了。
第三天,老太太又問張靜嫻:“昨晚睡的好嗎?”
昨晚沒有人偷摸進老太太屋裏,所以張靜嫻沒有被嚇醒,她睡的很好,於是說道:“挺好的。”
老太太摸摸她的腦袋。
沒過多久,張靜嫻又在夜裏被嚇醒,這回進來的是她的父親三少爺。三少爺比二少爺有良心,進來的時候先看看張靜嫻,見她醒了就塞給她一包果子,讓她乖乖吃東西別聲張,然後才扭身進老太太屋裏,出來時長袍子裏面鼓鼓囊囊的。
第二天,張老太太又問張靜嫻昨晚睡的香不香。
張靜嫻不吭聲。
老太太又摸摸張靜嫻的腦袋。然後,她領著張靜嫻把屋子裏的擺件和小庫房的東西都認了一遍,並且開始教她寫字、記賬。那一年張靜嫻八歲。
八歲的張靜嫻在老太太房裏學規矩的時候,梅香的姥姥、七歲的商淑英正在一個叫“關裏家”的地方種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幸好這一場突如其來的雨加冰雹已經接近尾聲,梅香帶著一鞋底水印走進咖啡館時衣裳只是半濕,不至於太難堪。
周末大雨的下午,咖啡館裏只有服務員和一個男顧客,算上梅香也不過才三個人。
梅香在櫃臺點了一杯拿鐵,找座位時忍不住看了一眼先來的那位先生,男人背對著櫃臺,梅香看不清具體長相和年紀,只看見了一副寬闊的後背、平展的雙肩和幹凈的白襯衣。男人面前的桌子上放著筆記本電腦,手指輕輕敲擊鍵盤,左手咖啡右手書。
“是一名學者嗎?”梅香暗自猜測。
她在靠窗的、距離男人相隔一張卡座的地方坐下,前面隱隱傳來的輕輕敲擊鍵盤的聲音,讓梅香煩躁的心情漸漸平靜下來。她一只手撐在沙發扶手上,望著窗外出神。
咖啡館裏彌漫著咖啡的香甜,玻璃窗上凝著一層薄薄的霧氣。想起母親的數落,梅香忍不住自嘲:一個受過現代高等教育的女性,一個手底下同時帶著多個大型項目的管理者,竟然被高中都沒讀完的親媽說成是“廢物”,心中的挫敗可想而知。
梅香今年整整三十歲了,相比於家裏長輩們勇敢追求愛情、努力經營婚姻的頑強拼搏精神,梅香嚴重不合格。她在感情上屬於出血性體質,凝血功能遠遠低於正常水平,每一次感情失敗後往往要花費她好幾年的時間療傷。
梅香從小到大喜歡過的人加起來數不完一只手,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她變得越來越“惜命”,輕易不肯喜歡任何人,終於把自己熬成了大齡剩女。可是她對自己的狀態很滿意,從來不覺得單身有什麽不對。如果換成另一個人說她是廢物,梅香一定打得那人滿地找牙,可是說這話的是親媽,梅香盡管心中難受卻也忍不住開始檢討:她到底“廢”在哪兒呢?
梅香眼前閃過祖母、外祖母和母親三張面孔。她忍不住把自己和家中三位女性長輩做了對比研究,用一種客觀的、第三者的角度看待關於祖母和外祖母的、塵封在她童年記憶深處的往事。
梅香家的愛情奮鬥史要從她的奶奶張靜嫻和姥姥商淑英說起。
梅香的奶奶張靜嫻女士,出生於1928年,是奉天(即沈陽市)城外張姓地主的第三個女兒,四歲時被父母過繼給母親的同父異母妹妹和父親的族叔的三兒子。哦,忘了說,這兩個人是兩口子。
過繼之前,張靜嫻管他們叫二姨和二姨夫,過繼之後改口稱父親和母親。至於他們的名字,梅香一次也沒從奶奶嘴裏聽說過。奶奶一直讓她稱呼為姨太奶奶和姨太爺爺。梅香小時候不明白長大之後才反應過來,這個稱呼應該是張靜嫻沒有被過繼的情況下的稱呼。張靜嫻女士對自己的親生父母提的更少,幾乎是閉口不提,所以梅香對自己的親太爺爺和親太奶奶唯一的印象就是把親生女兒過繼給別人的一對地主夫妻。
張靜嫻的這位二姨夫是奉天城最大的生藥商的三兒子,人稱張家三少爺。
梅香長大後對奶奶口中“最大”兩個字心存懷疑,但是想想張家被三個敗家兒子敗了好幾年才敗完的家業,就算不是“最大”也是“很大”。
張靜嫻的二姨和二姨夫感情很好,兩口子手裏握著一個生藥鋪子和一個車馬店,日子過的滋潤。唯一糟心的是沒有孩子,所以張家三少爺就理直氣壯的往屋裏塞女人,張靜嫻被過繼之前,張家三少奶奶手底下已經領導了一個妾和三個通房丫頭。
張家三少奶奶每每看見那四個女人在自己眼前晃就覺得頭疼。要依著她的意思就不應該納妾,通房丫頭多好啊,不用分房子不用支銀子,數字也吉利,三缺一。妾就不一樣了,妾是妻的預備役,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妻早死妾扶正,而通房丫頭是妾的預備役。
梅香的姨太奶奶肯定沒聽過“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句至理名言,但是這不妨礙她以女人獨有的狡黠感知這個道理。她常常會突發奇想:萬一她哪天死了,通房丫頭能給她披麻戴孝,時不時還會私底下念叨幾句她的好處以便對比新三少奶奶的不好;妾就只會把她的東西一股腦據為己有,不能據為己有的就統統燒掉扔掉,恨不得世上從來沒有過她這個人。
當張家三少爺再次以要孩子為名打算納妾時,三少奶奶爆發了。她把自己的丈夫按在炕上揍了一頓。丈夫被她揍得渾身舒泰,於是同意她過繼一個孩子。當然,娶妾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梅香長大後深深懊悔沒有從奶奶嘴裏問出到底當年姨太奶奶是怎麽揍的丈夫,居然能揍出那麽非凡理想的效果來。當然,就算她問了估計張靜嫻也回答不出來,因為她那時候只有四歲,還沒有到“城裏張家”呢,好多事情還是後來張老太太告訴她的。
張老太太就是張靜嫻二姨的婆婆、張家三少爺的親媽、生藥張家的真正掌權人。梅香想起這位張老太太的時候總是在心裏稱她為第一代張老太太,她的奶奶張靜嫻則是第二代張老太太。
張靜嫻的二姨不願意從夫家過繼孩子,她想來想去還是自己姐姐更信得過。但是當家的是張老太太,張老太太是個異常精明而且強悍的女人,她自己生了六個兒子四個女兒,最後站住的只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又給她生了一堆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加上丈夫那邊堂的、表的、五服內的、五服外的各種親戚,所有五歲以下的小孩子排著隊能一直從正房排到大街上去,所以張老太太不願意兒媳婦從娘家姐姐處抱孩子。
梅香的這位姨太奶奶大多時候都活得稀裏糊塗,所有的精明都用在了牌桌上。她難得一次動用腦細胞想要給自己爭取點利益,丈夫都同意了卻被婆婆攔住。於是張家三少奶奶終於又厲害了一回。她從箱底裏翻出當年的大紅嫁衣,穿上後直挺挺的站在老太太房門外面,手裏握著鞭子,身後跪著丈夫的妾,妾的後面又跪著三個通房。
打撲克的人都知道這是個“一拖三”的局面。但是張家三少奶奶打人時自動忽視了這個規矩。她嘴裏念一句“養你有什麽用”就抽妾一鞭子,然後再從後面的通房裏挑一個抽一鞭子;說一句“光吃糧不下蛋”,又抽妾一鞭子然後再從後面的通房裏挑一個不太順眼的抽一鞭子。
這不是一拖三,這是一賠三。
三少奶奶從上午打到正午,中間一口水不喝一口飯不吃,一鼓作氣又從正午打到傍晚。她丈夫張家三少爺終於忍不住了,在三少奶奶的斜眼兒中一溜煙的鉆進老太太房裏,母子倆好一通嘀咕。老太太這才松口同意三少奶奶從自己姐姐家過繼個女孩兒。話說的明白:只許抱女孩兒不許抱男孩兒。並且一再交代了讓他們挑一個“穩當”的孩子。
張靜嫻的二姨本來也沒別的想法,就是要個貼心可靠的人伺候終老,是男孩固然好,是女孩兒也不錯,到時候招個上門女婿不比兒媳婦強?於是她歡天喜地的答應了。至於說“挑個穩當的孩子”,她對此也深以為然。三少奶奶一天到晚所有的心思都在牌桌和丈夫身上,哪有精力養孩子,自然是“穩當聽話”的才好。
第二天一早,三少奶奶拉上丈夫趕上馬車把奉天城裏能搜羅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好穿的,裝了整整一馬車,又從賬房支了二百兩銀子,一行浩浩蕩蕩的去城外姐姐家串門。
張靜嫻的親生父母是奉天城外的一個地主,至於是多大的地主家裏有多少畝地多少牲口多少長工,張靜嫻從來沒有對梅香提起過,不過梅香認為太爺爺和太奶奶的是日子肯定過的不差,否則張靜嫻不會絕口不提親生父母。
張家三少奶奶和三少爺把馬車往院子裏一停,再當著眾多孩子們的面把布幔一扯,熱情的招呼小孩子們自己挑東西。小孩子對好吃的好玩兒的絕對沒有抵抗力,這和家裏條件好不好沒有多大關系。於是張靜嫻的兄弟姐妹們撒開了歡兒圍著馬車和二姨團團轉,只有四歲的張靜嫻坐著沒動。她好像天生就缺乏好奇心,不像別的孩子那樣愛玩兒愛鬧。三少奶奶和三少爺看到安安靜靜的張靜嫻又想起張老太太的交代,夫妻倆心裏同時有了人選。
回城的時候馬車空了,轎子裏卻多了一個不到四歲的女孩兒。
三少爺和三少奶奶把孩子帶到第一代張老太太跟前磕頭。老太太從頭到腳仔細打量張靜嫻好一會兒,然後說了聲“是個坐得住的”,於是當場定下名字叫“張靜嫻”並且改了族譜。張靜嫻的二姨是個心大的,丈夫也是個愛玩兒的,這對夫妻最喜歡的事業是打牌,別的都不太放在心上,他們一致認為自己已經連百年後的大事都提前安排好,現在更是可以放心的玩兒了,於是就把孩子往屋裏一扔對丫頭交代幾句,夫妻倆出門打牌去了。
不到四歲的、新鮮出爐的張靜嫻孤零零的坐在陌生的房子裏,對著幾個陌生的丫頭,不哭不鬧但是也不說話。
張老太太是個精明厲害的女人,她清楚自己的兒子和媳婦是一對兒什麽貨色,心裏雖然對張靜嫻有些不太放心但是她一開始也並不打算插手,畢竟是三兒媳婦的親外甥女,總不至於苛待了去。
直到兩天後三少爺院兒裏的灑掃丫鬟慌慌張張的找到上房,說張靜嫻“怕是不太好”。張老太太趕緊讓身邊的丫頭去看看。丫頭的良心還在,回來後對張老太太匯報說“三少爺和三少奶奶兩天沒回來了,小小的孩子渾身燒的通紅”。張老太太心下一軟,大概是想起自己某個早夭的孩子,於是吩咐人把張靜嫻抱到上房她自己屋子外的小隔間,東北話叫“外屋”。
張老太太懂得一些醫術,看到張靜嫻的樣子後知道她就是外表嚇人其實問題不大,只要退了燒就好了。張家自己就是作藥材生意的,好藥材有的是。張老太太吩咐人取冰塊、熬藥,一番折騰下來張靜嫻果然退了燒。
三少奶奶和三少爺兩眼通紅的從牌桌上回來,知道張靜嫻生病被老太太抱去上房,夫妻倆竟然問都沒問一聲呵欠連天的倒頭睡大覺去了。
張靜嫻養病期間張老太太一直在觀察她,發現這個孩子是真的安靜,哪怕是燒的渾身難受的時候也不輕易叫喚,只有睡熟了才不小心的哼哼兩聲。小孩子乖巧的時候往往更加惹人愛。張老太太看見這樣的張靜嫻打心眼裏喜歡。後來幹脆決定把張靜嫻留在自己屋裏教養。一來張靜嫻對她的脾氣,二來她不放心姨娘和通房丫頭。三兒子和三兒媳都是不懂事的,老太太不想讓他們老無所依所以打算好好教育張靜嫻。
張靜嫻從四歲到十二歲,基本上都生活在老太太屋裏。
張老太太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對家裏的掌控一年比一年弱。這期間經歷了大爺斷腿、大奶奶回娘家、二爺抽鴉片、二奶奶小產、三爺和三奶奶賭錢把生藥鋪子輸出去等諸多大事。但是因為老太太還在,生意還做著,所以一家子上上下下一如既往的醉生夢死。
有一天夜裏,張靜嫻忽然被嚇醒,她爬起來坐在炕上揉揉眼睛仔細一看,原來是二伯偷偷進了老太太的屋子,出來時懷裏鼓鼓囊囊的。二少爺見張靜嫻醒了,就悄悄威脅她說:“別告訴老太太啊,要不然把你嫁給老太太的馬夫。”
老太太的馬夫五六十歲了,瞎了一只眼。
張靜嫻聽話的乖乖點頭。二伯摸摸她的腦袋偷偷出去了。
第二天,老太太問張靜嫻:“昨天晚上睡的好嗎?”
張靜嫻不吭聲。
老太太不問了。
第三天,老太太又問張靜嫻:“昨晚睡的好嗎?”
昨晚沒有人偷摸進老太太屋裏,所以張靜嫻沒有被嚇醒,她睡的很好,於是說道:“挺好的。”
老太太摸摸她的腦袋。
沒過多久,張靜嫻又在夜裏被嚇醒,這回進來的是她的父親三少爺。三少爺比二少爺有良心,進來的時候先看看張靜嫻,見她醒了就塞給她一包果子,讓她乖乖吃東西別聲張,然後才扭身進老太太屋裏,出來時長袍子裏面鼓鼓囊囊的。
第二天,張老太太又問張靜嫻昨晚睡的香不香。
張靜嫻不吭聲。
老太太又摸摸張靜嫻的腦袋。然後,她領著張靜嫻把屋子裏的擺件和小庫房的東西都認了一遍,並且開始教她寫字、記賬。那一年張靜嫻八歲。
八歲的張靜嫻在老太太房裏學規矩的時候,梅香的姥姥、七歲的商淑英正在一個叫“關裏家”的地方種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