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春秋30
關燈
小
中
大
漢水兩岸, 吳軍與楚軍兩軍隔岸列陣。自鎬京一別短短數月,再次相見,楚王的身體已然疲乏蒼老許多, 心裏更是說不出的滋味。
瞧著他這幾乎是茍延殘喘的樣子,吳王的心裏反而是一陣快意——吳國被楚國壓制得太久了!
再沒有片刻的猶疑,在將士們列陣完畢的下一瞬, 同樣站在戰車上的吳王,高高的揚了揚手,便命令將士們率先射出了箭羽。
“嗖!嗖!嗖!”
密密麻麻的箭羽, 一支又一支間,幾乎毫無空隙,無處不在彰顯著吳王此次的備戰充足!楚王自也是發兵抵抗, 可一支殘破的軍隊同一支氣勢高漲的軍隊孰優孰劣,在此時一目了然——
敗局已定。
吳軍已經渡河而來,漸漸倒下的清一色是出國的士兵。楚王出神的望著眼前的這一幕混戰, 面無他色, 恍然像是一個局外人。
“君上!不可再戰!我們必須盡快退去!”
身邊的將領手持重劍,不斷飛舞,同其他的將領一道將身前飛來的箭羽一一擋去,也才堪堪將自己和楚王護了個周全。可也就在他分神同楚王說話的一瞬間, 吳軍的箭羽便突破了他的重重防衛, 直刺他的胸膛。
“哐啷”一聲,那將領倒在了楚王的腳邊,上一刻還鮮活的人, 瞬間便沒有了聲息。
楚王怔怔的看著自己腳邊的人,滿臉的驚恐,忙不疊便高聲喊出:“撤退!撤退!”
哪怕是在昨天,哪怕是在前一秒,他也都已經抱上了必死的決心。他以為,在覺悟的那一刻,他已經開始在懺悔。為自己的自負而懺悔,為自己毫無節制的享受而懺悔,更為自己荒唐的後半生而懺悔。
他想,這一場幾乎要讓楚國覆滅的戰爭,既然是因他而起,那麽,到了最後,他至少也該誓死守衛至底,而非徑自逃亡。但是,當他身旁的將領就在他的面前直直倒下時,他才發現——在死亡面前,一切懺悔都顯得太輕!
不顧楚軍眾將士的生死,楚王只知道驚慌的命令著“撤退”,他在用所有楚兵的生命來為自己開出一條出逃的血路!
遙遙看著楚王逃離的背影,吳王轉首望向自己身後的將領,正想派人去追,卻又被一旁的伍員給攔下了動作。
“楚王帶我伍氏如何,我伍員至今銘刻在心,僅叫楚王就此死去,怎能慰我心頭只恨?”伍員迎著吳王的目光,沈聲解釋道。
就讓楚王這麽逃亡著吧,直到最後,他總要讓他知道——不論他逃到多遠,活到多久,終歸只是他死前最後的掙紮!
因著伍員的這一份恨意,吳王最終沒有派人追上去,反倒是認認真真的攻下每一座城池。就連楊雪和孫武也並沒有繼續追殺楚王,反倒是偷偷跟著楚王早早抵達了郢城。
楚王抵達郢城過後,像是莫名多了一種安全感般,終於松了一口氣。而這一次,他沒有再不管不顧的召來宮中的美人日日作伴,反倒是認認真真的召集起所有的將士,向著吳王攻來的方向前去抵抗。
或者當真便是一代強國的力量儲蓄吧,縱然楚國此次損傷慘重,但楚王卻仍舊是聚集到了萬數有餘的士兵。
不止一次,楊雪慶幸著自己和孫武是緊緊跟著楚王來到郢城的,並未遲疑。否則,真讓楚國有了反擊之力,誰輸誰贏,倒也當真不一定。要不然,如何後世之人常說“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所有的陰謀詭計統統只是紙老虎”?
懷著欣慰的心情,楊雪同孫武再次利用那五千精兵,在郢城城郊再次伏擊了楚兵,使得楚兵再次折損大半,殺了楚王一個措手不及。
猶如秋後螞蚱一般,楚國連最後的還擊之力都沒有了。楚王只能眼睜睜的瞧著吳王一路凱歌,攻進郢城,並與宋軍一道在郢城會合。
楊雪領著孫武和好不容易再次相見的伍員一道,堂堂正正的坐著車駕進入了楚王宮。此時,這楚國王宮和朝堂之人,俱是逃的逃,死的死,若有活口,也統統被吳王擒住,充作了奴仆。
踏入楚國的上朝的大殿,極為刺目的,即是陳列在吳王面前的地板上的楚王。
吳王見楊雪漸漸走進,再沒擺出身作一國國君的架子,反倒是站起了身子,像是迎接著楊雪的到來。他隨著楊雪的目光望去,見正好落在了楚王的身上,便知道楊雪這是在想什麽了。
轉過身,眼神定定的落在一旁被吳兵擒在手裏的楚國侍從,吳王姿態威儀,“楚王這是如何了,將你方才所言,再道一遍。”
被敵軍擒住,便是俘虜,那侍從也不敢不說,只畏畏的縮了縮腦袋,便顫抖著道:“昨日聽聞吳軍將要攻入郢城,君上便因病而崩了……”
楊雪挑了挑眉,著實是沒想到楚王這般輕易的便逝世了。心中除了些許的感嘆以外,其實也沒有其他太大的念想。在她看來,楚王無論如何都是必死無疑的,何時死、怎樣死,其實都與她無尤。
真正皺起了眉頭心情不虞的,是伍員。正如先前所說,他沒想過要讓楚王這麽輕易的死去的。不過,縱然他如何心有不甘,卻也不能改變這已經成為事實。
跪拜在地,伍員最後只能是向楊雪和吳王求來了對楚王屍身的處置權——生不能叫楚王受盡折辱,那麽至少也要叫楚王死後不得安寧!
坐在車架上,伍員拖著楚王的屍身來到了郢城的市集。雖然吳、宋進城給郢城的民眾們帶來了許多的驚慌,但畢竟是一等強國的都城,市集中的民眾們雖然自危,卻仍舊是為了生計而來往在市集的各個角落。
看著一輛顯然不屬於楚國的車駕、卻又足以彰顯貴族身份的車駕停在了市集門口,楚民們紛紛駐足,伸頭觀望。直到有他國之人認出了這是宋國的車駕後,他們的好奇卻又統統轉化作了惶恐。
諸多驚慌的視線之中,車駕上的門簾被掀了開來。走那裏面走出來的人,很意外的,他們大多人竟然都十分眼熟——那是伍大人家的小兒子!
伍小君子身邊的宋兵繞到車駕的後方,拖來了一人。那人滿身砂礫,顯然是一路被拖在地上至此的,但瞧著那人身上的衣料樣式,他們卻又驚訝的發現,這似乎是他們的君上!
所有人驚疑不定的目光,伍員都看在了眼裏,可他卻絲毫沒有解釋,只從身邊另一士兵的身上取過粗長的鞭子,便重重甩在了楚王的屍身之上。
“暴君虐民,該死!”
伍員揚手便是重重一鞭。
“親佞殺忠,暴君該死!”
“唰!”鞭子再次應聲而下。
……
一鞭又一鞭,一句又一句,伍員足足在楚王的身上鞭打了三百下,直打到自己的手臂再也擡不起,打到楚王的屍身已然血肉模糊,才終於停下了動作。
伍員丟開鞭子拍了拍手,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只覺得自己這顆自逃離楚國後便一直緊繃不下的心,總算是舒緩開來。家仇難忘!將近兩年的日子過去,他終於可以踏踏實實的睡個好覺了!
神色輕松的笑了笑,在覆仇的同時,他也沒忘了要為宋國出力。擡眼望向四周久久沒有散去的楚民,他說道:“楚王暴戾,貪於享受,徒增賦稅!今死於郢城,乃受命於天!”
根據韶姬同吳王的約定,攻楚事成過後,便將楚國共分。臨近宋國的楚國以東北為線,盡歸宋國,其餘便盡歸吳國。郢城日後歸屬宋國,伍員現在提前為宋國立威也無可厚非。
幸而,楚王原本便不得民心,加之伍員先前鞭撻楚王的所用說辭,本便引起了楚民心中的共鳴,此刻游說起來便顯得極為容易。
“韶姬曾言,其為宋君之女,宋國百姓亦為宋君子民。是以,她與宋國子民應算手足。韶姬整頓貴族,一心為民,各國皆知。此番來時,韶姬更是托員為諸君帶來一句話……”
伍員說話說一半留一半,見真正引起了楚民的好奇心後,方才高聲言道:“韶姬有言,此後楚民等同宋民,享宋民同等待遇。各地方原有朝臣,經宋國直諫處認可後,均可擔任原職。”
這是他與楊雪一同商議過後的結果,所為的無非便是讓這些“新宋民”們,如同原來一般,生活得更加自在罷了。原有的朝臣,能用的便用,不能用的剔除便是。他們雖不會虐待為難他們,卻也不會叫他們毀壞宋國如今正朝氣蓬勃的漲勢。
一番話聽下來,這些民眾們的心裏倒是一一好受了起來。身為戰敗國,他們其實是沒有自主權的,他們的日子好不好,根本便全看戰勝國的掌權者。原本,暴虐的楚王掌權便使他們疲憊不堪,如今不僅換了一個新掌權者,新掌權者還如此看重他們,怎能不叫他們心中歡喜?
他們的神情總是浮於面上,使得伍員一打眼便看了個明白。也不拘著身份,伍員本身便對這些楚民們親近異常,走進了民眾們的包圍圈便同他們聊了起來。
或許是此後便算作宋國人了,他們的話題總也繞不過宋國。諸如“小君子是怎麽想到要去宋國的?”“宋國人都怎麽樣?”“韶姬新頒的政法當真如此好?”的問題層出不窮,伍員疲憊的同時卻也不由的感到欣喜——
覆仇的同時還能為宋國攬到人心,這一趟,著實不虧!
作者有話要說: 楚國get√
日更get√
日常表白,愛你們,麽麽噠(づ ̄ 3 ̄)づ
將楚國共同瓜分完成, 吳王便領著自己帶來的所有人退至了楚國原來的都城——丹陽。而楊雪,則是安安穩穩的待在郢城, 將宋國的律法施展在這片新增領地, 平息著這一場由國家紛爭所引發的動亂。
留下孫武去安排各個新增城池的守衛巡視工作,楊雪領著伍員再次接見了一批原有的貴族, 做下了絕不無故刁難、懲戒的承諾。
等到一切走上了正軌, 宋君派來接管新增領地的官員一一抵達過後,楊雪等人方才終於坐上了奔向商丘的車駕。
時隔數月再回到宋國, 楊雪的感觸著實是挺深——
楚國一戰,且不論這宋國子民的崇拜之情愈加深厚,便是這天下之人,恐怕也是從此再無不識韶姬之人了……
隨著聲名越重, 宋君所施加在她身上的重擔也愈發深重, 恍似已全然將宋國稱霸之志加諸在楊雪的身上, 只等著楊雪能領著宋國越發強大。以至於只有偶爾閑時,楊雪才能輕輕的把弄會兒腕間的東珠, 瞧瞧自己任務的進程——
如今東珠已是朱紅,想來, 這任務是無需等到她去稱霸天下了……
直諫處內。
楊雪輕輕捏了捏眼角, 給自己稍稍放了放松。等再望向一旁的伍員時,才忽而像是想起什麽般, 笑著隨口問道:“聽聞楚國舊臣申大人派人去找了子胥?”
申包胥?
沒想到會再從楊雪的耳裏聽到有關“申包胥”字詞,伍員一下沒註意便禁不住楞了起來。
其實,對於申包胥, 伍員自己也帶著一種極為覆雜的心情。畢竟他既是自己的舊友、恩人,卻也是同自己站在利益對立面的敵人——
在逃離楚國的時候,他極為狼狽,彼時,是申包胥前來為他送別,助他逃離。面對著申包胥,他曾滿懷著對楚王的憤恨,說道:“如能逃脫楚王的追殺,我定要使楚國舉國傾覆!”
縱然明明知曉申包胥對楚國是絕對的忠誠,但他還是那樣說了。他想要他看清,這樣的君王,不值得他們為之賣命,亦不值得他們為之興國安邦!
可是他卻說:“能讓我為之賣命的,從不是楚王,而是楚國本身!”
這個時代的人其實很難將諸侯國與國君區分開來,君臣反目相弒之事,屢見不鮮。但這申包胥卻與常人不同,他將國君與國家分得極清,縱然他明明知曉楚王並不是一個足以讓他扶持的君王,卻仍舊願意始終守衛著楚國。
他當時對伍員笑得坦然,並沒有責怪伍員,反倒安慰著他說:“我相信你能夠完成你的目標。但如若你能覆滅楚國,那麽,我也必定可以重新振興楚國!”
他既不認為伍員的覆仇是錯,卻也偏偏將對國家的忠誠視作一生中的大義。他給予摯友與國家的,是同等的忠誠!
這樣的他,使得伍員哪怕明知道他在吳軍進城之際便躲入了荒山之中,卻也始終沒有派人前去緝拿,甚至還任由他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悄悄溜走。他沒有將此事告訴韶姬,著實是對其存有些許死心。
可也正如韶姬所言,他也沒成想已然逃離的申包胥,竟還會偷偷派人來給自己傳話勸諫自己。其中大略意思無非便是指責他曾為楚王臣子,侍奉於其,如今卻侮辱死人,實屬違背天理。
“死者為大”,這是所有人固有的念頭,再大的仇恨,等到人死了,便也都該清了。申包胥也不是責怪伍員覆仇滅楚,不過是覺得伍員鞭屍的行徑過於暴戾罷了。
隨他如何去想,最終,伍員還是忍住了沒有給申包胥回話。不論於公於私,鞭屍一舉都是勢在必行,他又何必非要去給他一個解釋?如若他真有什麽重振楚國之策,任由他來便是!
在這之後,申包胥便再沒有過傳話,伍員便自然也不會刻意去探聽他的消息,以至於此時突兀的聽到楊雪談起申包胥,他竟一時沒反應過來。
當然,或者也是以為這不過是平時的閑談吧,他眨了眨眼睛,隨後便又立即應道:“是。昔日,員還在楚國之時,便與包胥曾為舊友。員能成功逃離楚王的追殺,也多虧包胥相助。”
並未準備對自己同伍員的關系多作解釋,伍員只淺淺的回了楊雪兩句,便奇怪地問道:“韶姬怎麽忽而提起包胥?”
楊雪聽著伍員的提問,也沒什麽其他的反應,只仍舊嫻然淡雅的笑道:“沒什麽,不過是前些日子從探子的嘴裏,得到了那位申大人在秦國王庭,跪求秦王七日,終於請得秦王出兵的消息罷了。”
楊雪這話雖說得平淡,但伍員的心裏全不得不泛起了波瀾——
“什麽?秦將出兵?”
較之吳國,秦國離宋國更近,如若進攻,無論向宋還是向原楚,首先遭殃的,必定是宋國!伍員實在是無法再耐住性子,忙不疊的便詢問出聲。
楊雪點頭肯定了伍員的猜測,卻還是不急不緩,不僅如此,反倒還勸慰著伍員道:“子胥莫急。”
秦國可算作天下諸侯國中的二等強國,哪怕宋國已然憑借著楚國新勢力的增添,勉強擠進二等強國的行列。但一個內部尚未完全融合的宋國,又該如何去同一個一直穩步發展的秦國對戰呢?
伍員疑慮的看了楊雪一眼,雖然並不知曉楊雪為什麽還和個沒事人似的,卻仍舊是聽著楊雪的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教自己重新安下心來。
“韶姬可是心中已經有何打算了?”伍員想了想,又問。
這次,楊雪倒是並沒有再繼續笑下去,而是擺出了一副伍員極為熟悉的思考的模樣,冷靜異常。
“秦王雖是感慨於申包胥對楚國的大義,卻也絕非傻子。現下,宋吳聯盟的風頭還未過去,吳王尚還在原楚境內,還在丹陽。在別人眼裏,宋國同吳國,便仍舊是聯盟關系,無可動搖……”
伍員一邊聽著楊雪的分析,一邊將現在的情勢迅速在腦海中過濾。已經不用楊雪再繼續說下去,便接著楊雪的話說道:“若宋國還是原先的三流之國,倒也不足為懼,偏偏宋國憑借著楚國各方力量的增添,無論城池、國力、兵力,抑或是民心,都是大大增強,躋身二等強國之列……”
秦國一個二等強國中的強國同一個二等強國開戰,自然無畏。同一個二等強國及一個三流之國開戰,倒也還好。但要是說可以同兩個二等強國開戰,則必定只是笑言。
兩個二等強國聯合之後的力量,是一個一等強國都難以抵抗的力量,又何況一個秦國?而宋國哪怕還不是一個二等強國的時候,都可以憑借著一個韶姬,開創諸侯攻占強國都城的歷史,更何況現在?
由是,哪怕秦國已經在操練士兵,但只要吳王還在丹陽,只要宋吳之間的聯盟關系還未傳出瓦解的消息。那麽,輕而易舉,秦國決計不會出兵!
楊雪和伍員二人間,只眼神的一個交匯,便已是彼此了然於心。
危機暫時算作解除,伍員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卻也忍不住更加的警覺起來,悵然道:“宋吳的關系畢竟只是暫時,楚國一戰過後,吳王還願不願意繼續同宋國一同作戰還不得而知。但秦國既然已經決定了為楚出兵,那麽縱然不是現在,卻也定然是不久後的某一天……”
話及於此,伍員頓了頓,良久才終於嘆道:“秦國的存在,終究是如同梁上利刃,不知何時便會自我們的頭上墜落!”
聽到伍員的這一番話,楊雪便知道他這是起了要伐秦的心思。
老實說,一開始她也是這樣想的,畢竟隨時能夠威脅到自己生存的存在,誰都不希望有。所以,幾乎是想到秦國要威脅到宋國的同時,她便想到了伐秦,並親自囑咐了孫武加快操練士兵的步伐。
可是,就在她內心焦灼的時候,宋君竟又將她叫了去。而叫她去的原因,竟然是晉國又鬧出了幺蛾子——
晉國國君的一名寵姬,是宋君派去的探子。所以這位寵姬所傳回的消息,往往是其他國君所不能知曉的消息。可這位寵姬,最近傳回來的消息,竟然是晉君也起了伐宋的心思。
每每想起這事兒,楊雪便忍不住要笑笑,便連此時也沒有例外——
“子胥,聽探子傳來的消息,晉君好像是‘擔心’我們宋國吃不下半個楚國,也起了伐宋的心思呢~”
“晉君?”
果然,哪怕楊雪此時的回話分明是答非所問,但伍員卻還是聽到了耳朵裏,覺得荒唐——
晉國是一等大國不錯,但晉國此時此時國內的狀況,卻也不比荒唐的楚王統治下的楚國好到哪兒去,甚至又有甚之。
三家分晉天下俱知,晉國的內亂史本身都要比齊國還要亂些。晉君一個根本便沒有實權的國君,自己的臣下尚且管轄不住,竟然還起了要伐宋的心思,莫不是要叫天下人恥笑?
嘲笑過後,伍員斂了斂神色,沈聲道:“先前不知晉要‘伐宋’,生了要攻秦的念頭。現在既然晉國想要冒頭,那麽,從晉國下手,才應是最好的選擇!”
假如攻秦,哪怕他們的計謀再為出眾,那也只能是兩敗俱傷。但若是攻晉,那情況便會全然不同——
晉國三家爭權,已然決裂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三家之間,幾乎便是沒有任何聯手的機會。
從前,其他諸侯沒有下手,除了沒有開戰的緣由以外,更重要的,是晉國範鞅執政。範鞅執政,使得晉國雖然仍舊內鬥激烈,卻仍舊遠強於他國。
但現下範鞅在權力爭鬥中身死,哪怕已有新任士族執政者重新掌政,但畢竟根基不穩。
據她所知,現下許多二等強國都已經開始在打晉國的主意了。若宋國搶先一步對晉國下手,加之計謀得當,那宋國在吞下了一個半的一等強國之後,成為新晉霸主,幾乎毫無爭議。
彼時,究竟是秦國攻宋,還是宋國伐秦,那便還有一說了。
作者有話要說: 真不是我給女主開外掛,而是我寫的這個時間段真的就有這麽巧合。我自己都沒想到這時候的晉國是這麽個情況hhhhhh
然後,春秋篇的話,大約十章之內結束吧,下一篇等過幾天再跟寶寶們討論吧~
最後,日更get√
日常表白,愛你們,麽麽噠(づ ̄ 3 ̄)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瞧著他這幾乎是茍延殘喘的樣子,吳王的心裏反而是一陣快意——吳國被楚國壓制得太久了!
再沒有片刻的猶疑,在將士們列陣完畢的下一瞬, 同樣站在戰車上的吳王,高高的揚了揚手,便命令將士們率先射出了箭羽。
“嗖!嗖!嗖!”
密密麻麻的箭羽, 一支又一支間,幾乎毫無空隙,無處不在彰顯著吳王此次的備戰充足!楚王自也是發兵抵抗, 可一支殘破的軍隊同一支氣勢高漲的軍隊孰優孰劣,在此時一目了然——
敗局已定。
吳軍已經渡河而來,漸漸倒下的清一色是出國的士兵。楚王出神的望著眼前的這一幕混戰, 面無他色, 恍然像是一個局外人。
“君上!不可再戰!我們必須盡快退去!”
身邊的將領手持重劍,不斷飛舞,同其他的將領一道將身前飛來的箭羽一一擋去,也才堪堪將自己和楚王護了個周全。可也就在他分神同楚王說話的一瞬間, 吳軍的箭羽便突破了他的重重防衛, 直刺他的胸膛。
“哐啷”一聲,那將領倒在了楚王的腳邊,上一刻還鮮活的人, 瞬間便沒有了聲息。
楚王怔怔的看著自己腳邊的人,滿臉的驚恐,忙不疊便高聲喊出:“撤退!撤退!”
哪怕是在昨天,哪怕是在前一秒,他也都已經抱上了必死的決心。他以為,在覺悟的那一刻,他已經開始在懺悔。為自己的自負而懺悔,為自己毫無節制的享受而懺悔,更為自己荒唐的後半生而懺悔。
他想,這一場幾乎要讓楚國覆滅的戰爭,既然是因他而起,那麽,到了最後,他至少也該誓死守衛至底,而非徑自逃亡。但是,當他身旁的將領就在他的面前直直倒下時,他才發現——在死亡面前,一切懺悔都顯得太輕!
不顧楚軍眾將士的生死,楚王只知道驚慌的命令著“撤退”,他在用所有楚兵的生命來為自己開出一條出逃的血路!
遙遙看著楚王逃離的背影,吳王轉首望向自己身後的將領,正想派人去追,卻又被一旁的伍員給攔下了動作。
“楚王帶我伍氏如何,我伍員至今銘刻在心,僅叫楚王就此死去,怎能慰我心頭只恨?”伍員迎著吳王的目光,沈聲解釋道。
就讓楚王這麽逃亡著吧,直到最後,他總要讓他知道——不論他逃到多遠,活到多久,終歸只是他死前最後的掙紮!
因著伍員的這一份恨意,吳王最終沒有派人追上去,反倒是認認真真的攻下每一座城池。就連楊雪和孫武也並沒有繼續追殺楚王,反倒是偷偷跟著楚王早早抵達了郢城。
楚王抵達郢城過後,像是莫名多了一種安全感般,終於松了一口氣。而這一次,他沒有再不管不顧的召來宮中的美人日日作伴,反倒是認認真真的召集起所有的將士,向著吳王攻來的方向前去抵抗。
或者當真便是一代強國的力量儲蓄吧,縱然楚國此次損傷慘重,但楚王卻仍舊是聚集到了萬數有餘的士兵。
不止一次,楊雪慶幸著自己和孫武是緊緊跟著楚王來到郢城的,並未遲疑。否則,真讓楚國有了反擊之力,誰輸誰贏,倒也當真不一定。要不然,如何後世之人常說“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所有的陰謀詭計統統只是紙老虎”?
懷著欣慰的心情,楊雪同孫武再次利用那五千精兵,在郢城城郊再次伏擊了楚兵,使得楚兵再次折損大半,殺了楚王一個措手不及。
猶如秋後螞蚱一般,楚國連最後的還擊之力都沒有了。楚王只能眼睜睜的瞧著吳王一路凱歌,攻進郢城,並與宋軍一道在郢城會合。
楊雪領著孫武和好不容易再次相見的伍員一道,堂堂正正的坐著車駕進入了楚王宮。此時,這楚國王宮和朝堂之人,俱是逃的逃,死的死,若有活口,也統統被吳王擒住,充作了奴仆。
踏入楚國的上朝的大殿,極為刺目的,即是陳列在吳王面前的地板上的楚王。
吳王見楊雪漸漸走進,再沒擺出身作一國國君的架子,反倒是站起了身子,像是迎接著楊雪的到來。他隨著楊雪的目光望去,見正好落在了楚王的身上,便知道楊雪這是在想什麽了。
轉過身,眼神定定的落在一旁被吳兵擒在手裏的楚國侍從,吳王姿態威儀,“楚王這是如何了,將你方才所言,再道一遍。”
被敵軍擒住,便是俘虜,那侍從也不敢不說,只畏畏的縮了縮腦袋,便顫抖著道:“昨日聽聞吳軍將要攻入郢城,君上便因病而崩了……”
楊雪挑了挑眉,著實是沒想到楚王這般輕易的便逝世了。心中除了些許的感嘆以外,其實也沒有其他太大的念想。在她看來,楚王無論如何都是必死無疑的,何時死、怎樣死,其實都與她無尤。
真正皺起了眉頭心情不虞的,是伍員。正如先前所說,他沒想過要讓楚王這麽輕易的死去的。不過,縱然他如何心有不甘,卻也不能改變這已經成為事實。
跪拜在地,伍員最後只能是向楊雪和吳王求來了對楚王屍身的處置權——生不能叫楚王受盡折辱,那麽至少也要叫楚王死後不得安寧!
坐在車架上,伍員拖著楚王的屍身來到了郢城的市集。雖然吳、宋進城給郢城的民眾們帶來了許多的驚慌,但畢竟是一等強國的都城,市集中的民眾們雖然自危,卻仍舊是為了生計而來往在市集的各個角落。
看著一輛顯然不屬於楚國的車駕、卻又足以彰顯貴族身份的車駕停在了市集門口,楚民們紛紛駐足,伸頭觀望。直到有他國之人認出了這是宋國的車駕後,他們的好奇卻又統統轉化作了惶恐。
諸多驚慌的視線之中,車駕上的門簾被掀了開來。走那裏面走出來的人,很意外的,他們大多人竟然都十分眼熟——那是伍大人家的小兒子!
伍小君子身邊的宋兵繞到車駕的後方,拖來了一人。那人滿身砂礫,顯然是一路被拖在地上至此的,但瞧著那人身上的衣料樣式,他們卻又驚訝的發現,這似乎是他們的君上!
所有人驚疑不定的目光,伍員都看在了眼裏,可他卻絲毫沒有解釋,只從身邊另一士兵的身上取過粗長的鞭子,便重重甩在了楚王的屍身之上。
“暴君虐民,該死!”
伍員揚手便是重重一鞭。
“親佞殺忠,暴君該死!”
“唰!”鞭子再次應聲而下。
……
一鞭又一鞭,一句又一句,伍員足足在楚王的身上鞭打了三百下,直打到自己的手臂再也擡不起,打到楚王的屍身已然血肉模糊,才終於停下了動作。
伍員丟開鞭子拍了拍手,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只覺得自己這顆自逃離楚國後便一直緊繃不下的心,總算是舒緩開來。家仇難忘!將近兩年的日子過去,他終於可以踏踏實實的睡個好覺了!
神色輕松的笑了笑,在覆仇的同時,他也沒忘了要為宋國出力。擡眼望向四周久久沒有散去的楚民,他說道:“楚王暴戾,貪於享受,徒增賦稅!今死於郢城,乃受命於天!”
根據韶姬同吳王的約定,攻楚事成過後,便將楚國共分。臨近宋國的楚國以東北為線,盡歸宋國,其餘便盡歸吳國。郢城日後歸屬宋國,伍員現在提前為宋國立威也無可厚非。
幸而,楚王原本便不得民心,加之伍員先前鞭撻楚王的所用說辭,本便引起了楚民心中的共鳴,此刻游說起來便顯得極為容易。
“韶姬曾言,其為宋君之女,宋國百姓亦為宋君子民。是以,她與宋國子民應算手足。韶姬整頓貴族,一心為民,各國皆知。此番來時,韶姬更是托員為諸君帶來一句話……”
伍員說話說一半留一半,見真正引起了楚民的好奇心後,方才高聲言道:“韶姬有言,此後楚民等同宋民,享宋民同等待遇。各地方原有朝臣,經宋國直諫處認可後,均可擔任原職。”
這是他與楊雪一同商議過後的結果,所為的無非便是讓這些“新宋民”們,如同原來一般,生活得更加自在罷了。原有的朝臣,能用的便用,不能用的剔除便是。他們雖不會虐待為難他們,卻也不會叫他們毀壞宋國如今正朝氣蓬勃的漲勢。
一番話聽下來,這些民眾們的心裏倒是一一好受了起來。身為戰敗國,他們其實是沒有自主權的,他們的日子好不好,根本便全看戰勝國的掌權者。原本,暴虐的楚王掌權便使他們疲憊不堪,如今不僅換了一個新掌權者,新掌權者還如此看重他們,怎能不叫他們心中歡喜?
他們的神情總是浮於面上,使得伍員一打眼便看了個明白。也不拘著身份,伍員本身便對這些楚民們親近異常,走進了民眾們的包圍圈便同他們聊了起來。
或許是此後便算作宋國人了,他們的話題總也繞不過宋國。諸如“小君子是怎麽想到要去宋國的?”“宋國人都怎麽樣?”“韶姬新頒的政法當真如此好?”的問題層出不窮,伍員疲憊的同時卻也不由的感到欣喜——
覆仇的同時還能為宋國攬到人心,這一趟,著實不虧!
作者有話要說: 楚國get√
日更get√
日常表白,愛你們,麽麽噠(づ ̄ 3 ̄)づ
將楚國共同瓜分完成, 吳王便領著自己帶來的所有人退至了楚國原來的都城——丹陽。而楊雪,則是安安穩穩的待在郢城, 將宋國的律法施展在這片新增領地, 平息著這一場由國家紛爭所引發的動亂。
留下孫武去安排各個新增城池的守衛巡視工作,楊雪領著伍員再次接見了一批原有的貴族, 做下了絕不無故刁難、懲戒的承諾。
等到一切走上了正軌, 宋君派來接管新增領地的官員一一抵達過後,楊雪等人方才終於坐上了奔向商丘的車駕。
時隔數月再回到宋國, 楊雪的感觸著實是挺深——
楚國一戰,且不論這宋國子民的崇拜之情愈加深厚,便是這天下之人,恐怕也是從此再無不識韶姬之人了……
隨著聲名越重, 宋君所施加在她身上的重擔也愈發深重, 恍似已全然將宋國稱霸之志加諸在楊雪的身上, 只等著楊雪能領著宋國越發強大。以至於只有偶爾閑時,楊雪才能輕輕的把弄會兒腕間的東珠, 瞧瞧自己任務的進程——
如今東珠已是朱紅,想來, 這任務是無需等到她去稱霸天下了……
直諫處內。
楊雪輕輕捏了捏眼角, 給自己稍稍放了放松。等再望向一旁的伍員時,才忽而像是想起什麽般, 笑著隨口問道:“聽聞楚國舊臣申大人派人去找了子胥?”
申包胥?
沒想到會再從楊雪的耳裏聽到有關“申包胥”字詞,伍員一下沒註意便禁不住楞了起來。
其實,對於申包胥, 伍員自己也帶著一種極為覆雜的心情。畢竟他既是自己的舊友、恩人,卻也是同自己站在利益對立面的敵人——
在逃離楚國的時候,他極為狼狽,彼時,是申包胥前來為他送別,助他逃離。面對著申包胥,他曾滿懷著對楚王的憤恨,說道:“如能逃脫楚王的追殺,我定要使楚國舉國傾覆!”
縱然明明知曉申包胥對楚國是絕對的忠誠,但他還是那樣說了。他想要他看清,這樣的君王,不值得他們為之賣命,亦不值得他們為之興國安邦!
可是他卻說:“能讓我為之賣命的,從不是楚王,而是楚國本身!”
這個時代的人其實很難將諸侯國與國君區分開來,君臣反目相弒之事,屢見不鮮。但這申包胥卻與常人不同,他將國君與國家分得極清,縱然他明明知曉楚王並不是一個足以讓他扶持的君王,卻仍舊願意始終守衛著楚國。
他當時對伍員笑得坦然,並沒有責怪伍員,反倒安慰著他說:“我相信你能夠完成你的目標。但如若你能覆滅楚國,那麽,我也必定可以重新振興楚國!”
他既不認為伍員的覆仇是錯,卻也偏偏將對國家的忠誠視作一生中的大義。他給予摯友與國家的,是同等的忠誠!
這樣的他,使得伍員哪怕明知道他在吳軍進城之際便躲入了荒山之中,卻也始終沒有派人前去緝拿,甚至還任由他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悄悄溜走。他沒有將此事告訴韶姬,著實是對其存有些許死心。
可也正如韶姬所言,他也沒成想已然逃離的申包胥,竟還會偷偷派人來給自己傳話勸諫自己。其中大略意思無非便是指責他曾為楚王臣子,侍奉於其,如今卻侮辱死人,實屬違背天理。
“死者為大”,這是所有人固有的念頭,再大的仇恨,等到人死了,便也都該清了。申包胥也不是責怪伍員覆仇滅楚,不過是覺得伍員鞭屍的行徑過於暴戾罷了。
隨他如何去想,最終,伍員還是忍住了沒有給申包胥回話。不論於公於私,鞭屍一舉都是勢在必行,他又何必非要去給他一個解釋?如若他真有什麽重振楚國之策,任由他來便是!
在這之後,申包胥便再沒有過傳話,伍員便自然也不會刻意去探聽他的消息,以至於此時突兀的聽到楊雪談起申包胥,他竟一時沒反應過來。
當然,或者也是以為這不過是平時的閑談吧,他眨了眨眼睛,隨後便又立即應道:“是。昔日,員還在楚國之時,便與包胥曾為舊友。員能成功逃離楚王的追殺,也多虧包胥相助。”
並未準備對自己同伍員的關系多作解釋,伍員只淺淺的回了楊雪兩句,便奇怪地問道:“韶姬怎麽忽而提起包胥?”
楊雪聽著伍員的提問,也沒什麽其他的反應,只仍舊嫻然淡雅的笑道:“沒什麽,不過是前些日子從探子的嘴裏,得到了那位申大人在秦國王庭,跪求秦王七日,終於請得秦王出兵的消息罷了。”
楊雪這話雖說得平淡,但伍員的心裏全不得不泛起了波瀾——
“什麽?秦將出兵?”
較之吳國,秦國離宋國更近,如若進攻,無論向宋還是向原楚,首先遭殃的,必定是宋國!伍員實在是無法再耐住性子,忙不疊的便詢問出聲。
楊雪點頭肯定了伍員的猜測,卻還是不急不緩,不僅如此,反倒還勸慰著伍員道:“子胥莫急。”
秦國可算作天下諸侯國中的二等強國,哪怕宋國已然憑借著楚國新勢力的增添,勉強擠進二等強國的行列。但一個內部尚未完全融合的宋國,又該如何去同一個一直穩步發展的秦國對戰呢?
伍員疑慮的看了楊雪一眼,雖然並不知曉楊雪為什麽還和個沒事人似的,卻仍舊是聽著楊雪的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教自己重新安下心來。
“韶姬可是心中已經有何打算了?”伍員想了想,又問。
這次,楊雪倒是並沒有再繼續笑下去,而是擺出了一副伍員極為熟悉的思考的模樣,冷靜異常。
“秦王雖是感慨於申包胥對楚國的大義,卻也絕非傻子。現下,宋吳聯盟的風頭還未過去,吳王尚還在原楚境內,還在丹陽。在別人眼裏,宋國同吳國,便仍舊是聯盟關系,無可動搖……”
伍員一邊聽著楊雪的分析,一邊將現在的情勢迅速在腦海中過濾。已經不用楊雪再繼續說下去,便接著楊雪的話說道:“若宋國還是原先的三流之國,倒也不足為懼,偏偏宋國憑借著楚國各方力量的增添,無論城池、國力、兵力,抑或是民心,都是大大增強,躋身二等強國之列……”
秦國一個二等強國中的強國同一個二等強國開戰,自然無畏。同一個二等強國及一個三流之國開戰,倒也還好。但要是說可以同兩個二等強國開戰,則必定只是笑言。
兩個二等強國聯合之後的力量,是一個一等強國都難以抵抗的力量,又何況一個秦國?而宋國哪怕還不是一個二等強國的時候,都可以憑借著一個韶姬,開創諸侯攻占強國都城的歷史,更何況現在?
由是,哪怕秦國已經在操練士兵,但只要吳王還在丹陽,只要宋吳之間的聯盟關系還未傳出瓦解的消息。那麽,輕而易舉,秦國決計不會出兵!
楊雪和伍員二人間,只眼神的一個交匯,便已是彼此了然於心。
危機暫時算作解除,伍員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卻也忍不住更加的警覺起來,悵然道:“宋吳的關系畢竟只是暫時,楚國一戰過後,吳王還願不願意繼續同宋國一同作戰還不得而知。但秦國既然已經決定了為楚出兵,那麽縱然不是現在,卻也定然是不久後的某一天……”
話及於此,伍員頓了頓,良久才終於嘆道:“秦國的存在,終究是如同梁上利刃,不知何時便會自我們的頭上墜落!”
聽到伍員的這一番話,楊雪便知道他這是起了要伐秦的心思。
老實說,一開始她也是這樣想的,畢竟隨時能夠威脅到自己生存的存在,誰都不希望有。所以,幾乎是想到秦國要威脅到宋國的同時,她便想到了伐秦,並親自囑咐了孫武加快操練士兵的步伐。
可是,就在她內心焦灼的時候,宋君竟又將她叫了去。而叫她去的原因,竟然是晉國又鬧出了幺蛾子——
晉國國君的一名寵姬,是宋君派去的探子。所以這位寵姬所傳回的消息,往往是其他國君所不能知曉的消息。可這位寵姬,最近傳回來的消息,竟然是晉君也起了伐宋的心思。
每每想起這事兒,楊雪便忍不住要笑笑,便連此時也沒有例外——
“子胥,聽探子傳來的消息,晉君好像是‘擔心’我們宋國吃不下半個楚國,也起了伐宋的心思呢~”
“晉君?”
果然,哪怕楊雪此時的回話分明是答非所問,但伍員卻還是聽到了耳朵裏,覺得荒唐——
晉國是一等大國不錯,但晉國此時此時國內的狀況,卻也不比荒唐的楚王統治下的楚國好到哪兒去,甚至又有甚之。
三家分晉天下俱知,晉國的內亂史本身都要比齊國還要亂些。晉君一個根本便沒有實權的國君,自己的臣下尚且管轄不住,竟然還起了要伐宋的心思,莫不是要叫天下人恥笑?
嘲笑過後,伍員斂了斂神色,沈聲道:“先前不知晉要‘伐宋’,生了要攻秦的念頭。現在既然晉國想要冒頭,那麽,從晉國下手,才應是最好的選擇!”
假如攻秦,哪怕他們的計謀再為出眾,那也只能是兩敗俱傷。但若是攻晉,那情況便會全然不同——
晉國三家爭權,已然決裂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三家之間,幾乎便是沒有任何聯手的機會。
從前,其他諸侯沒有下手,除了沒有開戰的緣由以外,更重要的,是晉國範鞅執政。範鞅執政,使得晉國雖然仍舊內鬥激烈,卻仍舊遠強於他國。
但現下範鞅在權力爭鬥中身死,哪怕已有新任士族執政者重新掌政,但畢竟根基不穩。
據她所知,現下許多二等強國都已經開始在打晉國的主意了。若宋國搶先一步對晉國下手,加之計謀得當,那宋國在吞下了一個半的一等強國之後,成為新晉霸主,幾乎毫無爭議。
彼時,究竟是秦國攻宋,還是宋國伐秦,那便還有一說了。
作者有話要說: 真不是我給女主開外掛,而是我寫的這個時間段真的就有這麽巧合。我自己都沒想到這時候的晉國是這麽個情況hhhhhh
然後,春秋篇的話,大約十章之內結束吧,下一篇等過幾天再跟寶寶們討論吧~
最後,日更get√
日常表白,愛你們,麽麽噠(づ ̄ 3 ̄)づ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