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尷尬
關燈
小
中
大
隨著齊珂被帶進大理寺的那一刻到來, 這位因著秋闈高中而揚名天下的少年才子再次在大盛史書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一則,是隨著對齊珂的審問, 正式將有關吳王與魏王之間的暧昧往來一字一句地留在了大理寺的記檔上。也就是仗著如今的大理寺卿素有鐵骨剛正之名,雖然聽著齊珂的言語也有幾分心中凜然, 但還是叫人一一記錄。
再者, 便是引發了天旭年間最大的一次士林風波。因為齊珂被帶去大理寺之時,正是書院學子們商議著要給即將離京返鄉的齊珂送別的時候。當時便有年輕氣盛的學子質問大理寺公差,為何對齊珂如此粗魯。大理寺公差所奉之命為抓捕齊珂, 哪裏理會這些文人措辭,當場便有些爭執。
而後到了齊珂上堂受審, 因著宮裏的傳旨中頗有嚴審之意, 以及齊珂自己也說已經自請革去功名,所以不算有功名在身的舉子, 可以受刑,甚至是願意以此來證明自己先前所說,絕無虛言。
於是當天晚上,當以俞正杉為首的幾個青陽書院學子經過疏通打點, 進到大理寺去探視齊珂的時候, 立刻便被他身上的傷痕血漬震驚。這個消息幾乎是連夜就傳到了京城內外的所有書院,無數詩句迅速作出, 而轉日一早, 俞正杉等人便直接到大理寺去鳴冤, 質問為什麽齊珂會受刑被逼供, 難道皇上是為了掩蓋自己兒子的私德而逼死學子嗎?
若說這樣的言辭傳到大理寺以及言官耳中, 也不過以為是學子之間為了同窗情誼的胡鬧,只管駁回便是,然而隨後俞正杉等人卻又拋出另一件事——先前吳王殿下就給齊珂下藥、使其生病而無法參加春闈,隨後又以齊珂之母的性命要挾他成為幕僚,在京城內外往來走動,招攬學子,甚至要齊珂晝夜隨侍對談。如此逼迫種種,齊珂與眾學子皆因畏懼天威不敢言講,如今卻還要將齊珂刑求致死,天理何在?
這些話直接放出來,大理寺卿都不敢擅自決斷了,只能上達天聽。而宣帝自然是當廷便氣得拍了桌子,文武百官跪了一地,只是誰也不敢多說什麽,都是在心裏暗暗腹誹:吳王和魏王鬧出這樣醜聞就算了,掩蓋都來不及,到底為什麽還要審齊珂,還能翻出什麽說辭來?哪怕就是證明了齊珂或者其他人下藥陷害了兩位皇子,可兩位皇子也算生米煮成熟飯了,鬧開只會更難看而已。
閣臣們心裏更是無語,宣帝自己性情仁厚是沒有錯,但是這個耳根子也真不是一般的軟。皇後明面上勸著要再查查、說不定能還兩位皇子一個清白,其實事情都出了,哪裏還有什麽清白。但這句話到底是得著了宣帝這個當爹的心,可以說是腦子一熱就去查齊珂了。
結果現在倒好,大理寺的板子也打了,齊珂杖責之下還是沒有改口,反倒激起士林義憤,將吳王魏王的事情又宣揚一遍還不夠,現在又翻出吳王當初如何算計齊珂的事情來。
但這件事最尷尬之處,就是吳王動機為何。
若是在中秋之前翻出來,其實吳王給自己開解的餘地還是很大的,說白了齊珂縱然有才華,也不過就是個並無背景的學子罷了,又不是什麽臥龍鳳雛之類得一可安天下的曠世奇才。
然而,現在經過了中秋之事,說到吳王曾經不擇手段地迫使齊珂成為幕僚,縱然老成如英國公,嚴肅如晏司馬,都在互相對視之間都有點難言難說的尷尬。
畢竟,齊珂這個年輕人,長得確實挺清秀的……
而此刻在朝堂上,更尷尬的除了身為吳王親爹的宣帝之外,大概就是身為吳王岳丈的昌德伯,以及身為魏王岳丈的沂陽侯了。兩位堪稱天旭年間最尷尬的泰山也對視了一眼,想哭的心都有,最終還是昌德伯戰戰兢兢地硬著頭皮出來辯解,到底他也是齊珂的族叔,說話也稍微合適些:“陛下,據臣所聞,齊珂當時是自己感染風寒,難以參加春闈,二殿下因愛才……咳咳,二殿下命人賞賜過人參藥材而已,後來也對其家有所接濟,純粹是一片善意,並不曾有脅迫之舉。”
然而這樣的辯解卻實在是太過蒼白了,甚至都不用旁人多說,氣的太陽穴都要砰砰亂跳的宣帝直接便怒問道:“天下學子這樣多,那他為何非要接濟齊珂?”
“陛下,”這時已經更換朝服,隨侍聽政的太子上前了一步,“此事鬧到這樣地步,還是請陛下另擇欽差,對齊珂公審,以安士林學子之心。若是吳王並不曾行出這些事來,也當為宗室正名。但若是吳王果有此事,亦望陛下公允處置,以正朝綱。”
到了此時,宣帝越發氣得頭疼不止,索性揮手命閣臣商議選人及審理之事,盡快將此事料理,越快越好。自己則直接下旨退朝,要回後宮休息。
只可惜,到了後宮之中,宣帝反而更加頭疼。
學子們為齊珂的喊冤鬧得這樣大,麗妃與吳王都不能參與廷議,只能在乾熙殿外跪著等宣帝回來,好為自己辯解,並不曾做過那些事情等等。宣帝看著數日之間蒼老了許多的麗妃,心中原先那點子憐憫越發消磨殆盡,至於曾經是最為喜愛的兒子、如今傷勢新愈的吳王,宣帝看著也只剩了怒火。
反手便是一個巴掌抽過去:“你幹的好事!滾回去!”
吳王捂著臉只能哭,以及連連叩首:“父皇明鑒,兒臣冤枉,兒臣真的是冤枉!”
而麗妃這些日子已經不知脫簪待罪了多少次,失去了脂粉的遮掩,先前那次遇刺之事留在額角與下頜的兩道傷疤也越發明顯,又是憔悴又是狼狽,同樣是上前抱著宣帝的腿哭求:“皇上,您不能不信自己的兒子啊!”
母子兩人又哭又求,宣帝看著卻只是更生氣,直接命禦前中官與護衛將二人帶回各自的宮室或王府禁足反思,無旨不得出。至於隨後趕來的皇後,以及還帶著幾分咳嗽,但仍舊試著為二哥說情的四皇子趙王,宣帝倒是有幾分和緩神色,甚至再一次感受到了身邊正妻嫡子的穩重與賢德。
所以在隨後的幾日,當欽差對齊珂的審訊,越發讓局勢對吳王與麗妃大大不利的同時,宮中的帝後也顯出了前所未有的和諧。
而這個消息卻讓俞菱心莫名地擔心起來,晚膳後哄了安哥兒睡下,便直接去書房找了最近連日忙碌的荀澈。
荀澈見到妻子直接過來還是有些意外的,將文書隨手放下,便起身迎上:“怎麽這樣晚過來,也不叫人傳個話?”
俞菱心看了看他書案上堆積如小山的卷宗文書,又是心疼又是擔心:“剛才聽了白果說起如今的局勢,我總是有些不安心。麗妃和吳王是再難翻身了,而皇後與四皇子卻在皇上跟前討喜,這局面豈不是跟前世的時候相似?我是怕她們各自故技重施,你最近進宮次數又多,會不會……”
“所謂故技重施怕是難免。”荀澈伸手去撫了撫俞菱心的背脊,“不過我是當然不會叫她們得手的,你不要太擔心了。倒是瀅兒,可還好嗎?有關齊珂受刑的事情,正杉他們宣揚的其實還是誇大了一點點的,我問郎中的意思,並沒有那麽嚴重。”
俞菱心微微嘆了口氣:“怎麽能好,她先前聽說齊珂要離京的時候還好些,雖然也是難過,但到底是忍得住的。前幾天齊珂受刑的事情宣揚出來,瀅兒這幾日根本就是吃不下睡不著的,母親心裏大約也是有數了。”
荀澈神色有些覆雜,但總體還是輕松的:“叫她不要擔心,齊珂自己心裏也是有數的,過了這一關,一切就都好了。”
俞菱心不由白他一眼:“這是能不擔心就不擔心的嗎?當初你叫父親抽了兩鞭子,我心裏都跟什麽似的。齊珂這次在大理寺受了刑,我瞧著瀅兒都難受,光叫她不擔心有什麽用。”
“是是是,總之是我不好,叫你們都擔心了。”荀澈笑笑,牽起俞菱心的手在嘴邊親了親,卻又直接送她往外,“你先回去歇著罷,我看完了公文就回房。以前的事情,定然是不會再重演了,不要擔心。抽空還是想想我上次說有關李嬤嬤的事情,說不定這幾日就用上了。”
俞菱心本還想再問點別的,然而荀澈提起李嬤嬤之事,登時心頭也是微微一緊,只好點頭先回了房。
而穿廊過道之間,看到月色下的文安侯府一片安寧,這種感覺竟有些難以描述的奇異,說不清是熟悉還是陌生。
前世的文安侯府也是十分安靜的,只是那種安靜是因著家破人亡的雕零,俞菱心孀居的那些年裏,有的時候甚至都覺得自己可以聽見花開花謝的聲音,府裏雖然是太平的,卻更是沈寂的。
而如今的文安侯府,則是一種微妙的安靜,或許是因著二房的遷出,又或許是因著慈德堂如今的消沈,同時也充滿著山雨欲來的緊張。
但這卻並沒有讓俞菱心產生更多的憂懼了,她想著剛才荀澈神色之中的溫柔與堅定,甚至對即將到來的風波產生了幾分期待:也是時候,將一切都做個了斷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一則,是隨著對齊珂的審問, 正式將有關吳王與魏王之間的暧昧往來一字一句地留在了大理寺的記檔上。也就是仗著如今的大理寺卿素有鐵骨剛正之名,雖然聽著齊珂的言語也有幾分心中凜然, 但還是叫人一一記錄。
再者, 便是引發了天旭年間最大的一次士林風波。因為齊珂被帶去大理寺之時,正是書院學子們商議著要給即將離京返鄉的齊珂送別的時候。當時便有年輕氣盛的學子質問大理寺公差,為何對齊珂如此粗魯。大理寺公差所奉之命為抓捕齊珂, 哪裏理會這些文人措辭,當場便有些爭執。
而後到了齊珂上堂受審, 因著宮裏的傳旨中頗有嚴審之意, 以及齊珂自己也說已經自請革去功名,所以不算有功名在身的舉子, 可以受刑,甚至是願意以此來證明自己先前所說,絕無虛言。
於是當天晚上,當以俞正杉為首的幾個青陽書院學子經過疏通打點, 進到大理寺去探視齊珂的時候, 立刻便被他身上的傷痕血漬震驚。這個消息幾乎是連夜就傳到了京城內外的所有書院,無數詩句迅速作出, 而轉日一早, 俞正杉等人便直接到大理寺去鳴冤, 質問為什麽齊珂會受刑被逼供, 難道皇上是為了掩蓋自己兒子的私德而逼死學子嗎?
若說這樣的言辭傳到大理寺以及言官耳中, 也不過以為是學子之間為了同窗情誼的胡鬧,只管駁回便是,然而隨後俞正杉等人卻又拋出另一件事——先前吳王殿下就給齊珂下藥、使其生病而無法參加春闈,隨後又以齊珂之母的性命要挾他成為幕僚,在京城內外往來走動,招攬學子,甚至要齊珂晝夜隨侍對談。如此逼迫種種,齊珂與眾學子皆因畏懼天威不敢言講,如今卻還要將齊珂刑求致死,天理何在?
這些話直接放出來,大理寺卿都不敢擅自決斷了,只能上達天聽。而宣帝自然是當廷便氣得拍了桌子,文武百官跪了一地,只是誰也不敢多說什麽,都是在心裏暗暗腹誹:吳王和魏王鬧出這樣醜聞就算了,掩蓋都來不及,到底為什麽還要審齊珂,還能翻出什麽說辭來?哪怕就是證明了齊珂或者其他人下藥陷害了兩位皇子,可兩位皇子也算生米煮成熟飯了,鬧開只會更難看而已。
閣臣們心裏更是無語,宣帝自己性情仁厚是沒有錯,但是這個耳根子也真不是一般的軟。皇後明面上勸著要再查查、說不定能還兩位皇子一個清白,其實事情都出了,哪裏還有什麽清白。但這句話到底是得著了宣帝這個當爹的心,可以說是腦子一熱就去查齊珂了。
結果現在倒好,大理寺的板子也打了,齊珂杖責之下還是沒有改口,反倒激起士林義憤,將吳王魏王的事情又宣揚一遍還不夠,現在又翻出吳王當初如何算計齊珂的事情來。
但這件事最尷尬之處,就是吳王動機為何。
若是在中秋之前翻出來,其實吳王給自己開解的餘地還是很大的,說白了齊珂縱然有才華,也不過就是個並無背景的學子罷了,又不是什麽臥龍鳳雛之類得一可安天下的曠世奇才。
然而,現在經過了中秋之事,說到吳王曾經不擇手段地迫使齊珂成為幕僚,縱然老成如英國公,嚴肅如晏司馬,都在互相對視之間都有點難言難說的尷尬。
畢竟,齊珂這個年輕人,長得確實挺清秀的……
而此刻在朝堂上,更尷尬的除了身為吳王親爹的宣帝之外,大概就是身為吳王岳丈的昌德伯,以及身為魏王岳丈的沂陽侯了。兩位堪稱天旭年間最尷尬的泰山也對視了一眼,想哭的心都有,最終還是昌德伯戰戰兢兢地硬著頭皮出來辯解,到底他也是齊珂的族叔,說話也稍微合適些:“陛下,據臣所聞,齊珂當時是自己感染風寒,難以參加春闈,二殿下因愛才……咳咳,二殿下命人賞賜過人參藥材而已,後來也對其家有所接濟,純粹是一片善意,並不曾有脅迫之舉。”
然而這樣的辯解卻實在是太過蒼白了,甚至都不用旁人多說,氣的太陽穴都要砰砰亂跳的宣帝直接便怒問道:“天下學子這樣多,那他為何非要接濟齊珂?”
“陛下,”這時已經更換朝服,隨侍聽政的太子上前了一步,“此事鬧到這樣地步,還是請陛下另擇欽差,對齊珂公審,以安士林學子之心。若是吳王並不曾行出這些事來,也當為宗室正名。但若是吳王果有此事,亦望陛下公允處置,以正朝綱。”
到了此時,宣帝越發氣得頭疼不止,索性揮手命閣臣商議選人及審理之事,盡快將此事料理,越快越好。自己則直接下旨退朝,要回後宮休息。
只可惜,到了後宮之中,宣帝反而更加頭疼。
學子們為齊珂的喊冤鬧得這樣大,麗妃與吳王都不能參與廷議,只能在乾熙殿外跪著等宣帝回來,好為自己辯解,並不曾做過那些事情等等。宣帝看著數日之間蒼老了許多的麗妃,心中原先那點子憐憫越發消磨殆盡,至於曾經是最為喜愛的兒子、如今傷勢新愈的吳王,宣帝看著也只剩了怒火。
反手便是一個巴掌抽過去:“你幹的好事!滾回去!”
吳王捂著臉只能哭,以及連連叩首:“父皇明鑒,兒臣冤枉,兒臣真的是冤枉!”
而麗妃這些日子已經不知脫簪待罪了多少次,失去了脂粉的遮掩,先前那次遇刺之事留在額角與下頜的兩道傷疤也越發明顯,又是憔悴又是狼狽,同樣是上前抱著宣帝的腿哭求:“皇上,您不能不信自己的兒子啊!”
母子兩人又哭又求,宣帝看著卻只是更生氣,直接命禦前中官與護衛將二人帶回各自的宮室或王府禁足反思,無旨不得出。至於隨後趕來的皇後,以及還帶著幾分咳嗽,但仍舊試著為二哥說情的四皇子趙王,宣帝倒是有幾分和緩神色,甚至再一次感受到了身邊正妻嫡子的穩重與賢德。
所以在隨後的幾日,當欽差對齊珂的審訊,越發讓局勢對吳王與麗妃大大不利的同時,宮中的帝後也顯出了前所未有的和諧。
而這個消息卻讓俞菱心莫名地擔心起來,晚膳後哄了安哥兒睡下,便直接去書房找了最近連日忙碌的荀澈。
荀澈見到妻子直接過來還是有些意外的,將文書隨手放下,便起身迎上:“怎麽這樣晚過來,也不叫人傳個話?”
俞菱心看了看他書案上堆積如小山的卷宗文書,又是心疼又是擔心:“剛才聽了白果說起如今的局勢,我總是有些不安心。麗妃和吳王是再難翻身了,而皇後與四皇子卻在皇上跟前討喜,這局面豈不是跟前世的時候相似?我是怕她們各自故技重施,你最近進宮次數又多,會不會……”
“所謂故技重施怕是難免。”荀澈伸手去撫了撫俞菱心的背脊,“不過我是當然不會叫她們得手的,你不要太擔心了。倒是瀅兒,可還好嗎?有關齊珂受刑的事情,正杉他們宣揚的其實還是誇大了一點點的,我問郎中的意思,並沒有那麽嚴重。”
俞菱心微微嘆了口氣:“怎麽能好,她先前聽說齊珂要離京的時候還好些,雖然也是難過,但到底是忍得住的。前幾天齊珂受刑的事情宣揚出來,瀅兒這幾日根本就是吃不下睡不著的,母親心裏大約也是有數了。”
荀澈神色有些覆雜,但總體還是輕松的:“叫她不要擔心,齊珂自己心裏也是有數的,過了這一關,一切就都好了。”
俞菱心不由白他一眼:“這是能不擔心就不擔心的嗎?當初你叫父親抽了兩鞭子,我心裏都跟什麽似的。齊珂這次在大理寺受了刑,我瞧著瀅兒都難受,光叫她不擔心有什麽用。”
“是是是,總之是我不好,叫你們都擔心了。”荀澈笑笑,牽起俞菱心的手在嘴邊親了親,卻又直接送她往外,“你先回去歇著罷,我看完了公文就回房。以前的事情,定然是不會再重演了,不要擔心。抽空還是想想我上次說有關李嬤嬤的事情,說不定這幾日就用上了。”
俞菱心本還想再問點別的,然而荀澈提起李嬤嬤之事,登時心頭也是微微一緊,只好點頭先回了房。
而穿廊過道之間,看到月色下的文安侯府一片安寧,這種感覺竟有些難以描述的奇異,說不清是熟悉還是陌生。
前世的文安侯府也是十分安靜的,只是那種安靜是因著家破人亡的雕零,俞菱心孀居的那些年裏,有的時候甚至都覺得自己可以聽見花開花謝的聲音,府裏雖然是太平的,卻更是沈寂的。
而如今的文安侯府,則是一種微妙的安靜,或許是因著二房的遷出,又或許是因著慈德堂如今的消沈,同時也充滿著山雨欲來的緊張。
但這卻並沒有讓俞菱心產生更多的憂懼了,她想著剛才荀澈神色之中的溫柔與堅定,甚至對即將到來的風波產生了幾分期待:也是時候,將一切都做個了斷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