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334章 和平誠意(十四)

關燈
文天祥出現的地方練趙謙都很謹慎,文天祥並不在意,他上來就鏗鏘有力的講道:“太子,未來十年大宋全力以赴的只有鐵路和教育兩件事。其他的都可以順其自然。”

說完這話,文天祥不吭聲了。陪同的官員拿著小本認真記錄,沒想到文天祥就這麽幾句話,拿著筆等了一會兒,只能看向趙謙。趙謙只能問道:“丞相只有這些想法?”

“別的事情我得找各部去講,和太子無關。”文天祥還是一貫的光明磊落。

趙謙心中非常佩服,太多人找他各種告狀,各種送告密信。如同文天祥這種‘我自己去懟他們’的真心是鳳毛麟角,甚至是絕無僅有。原本趙謙不想節外生枝,此時忍不住問道:“丞相,我也以為鐵路和教育很重要,卻不知丞相具體怎麽看。”

“我聽聞現在每年能修一萬公裏鐵路……”

一聽文天祥這數據,趙謙連忙擺手,“可是沒有那麽多,丞相。”

“請太子詳細講講。”文天祥連忙提出要求。

趙謙不得不挑重點來講。挖路基的勞工只用攜帶一部分輕便裝備,很容易通過各種地形,可以在很多路段同時開工。運送枕木受到的限制就大了很多。一根鋼軌動輒幾千斤,運輸安防需要專用設備,鋪設受到的限制更大。

修建海州(連雲港)到徐州的鐵路,因為兩地都有運河,中間還有些小的河流提供一定運輸。很多路段同時開工,進展速度比較快。很多鐵路並不存在這樣的條件,特別是北方的鐵路。就得單方向鋪設,鋪設下一段的前提是當前一段鋪設好。這種路段越來越多,鋪設速度反倒降低了。解釋完,趙謙說道:“現在一年新建鐵路3000公裏,過幾年之在長江以南全面鋪設鐵路,應該會快點。”

“還是太慢。”文天祥嘆道:“我知道自己未免求全責備。雲南、貴州失陷幾百年,廣南東路已經是各種蠻子,更不用說廣南西路。現在朝廷南方州府已經開始真正管理地方。只是官員從開封到地方上任還得半個月到兩個月……唉……這比以前是好了很多。若是能一周六天就能到地方,那就好了。考核官員就不用那麽依賴個人操守,培訓官員也容易的多。各地百姓都能上學,官員也沒機會那麽跋扈。”

趙謙不敢接這個茬。文天祥的身份讓他有資格這麽講,趙謙雖然不怕官員,卻不適合現在就對整個官僚體系動手。登基之後趙謙想怎麽做是趙謙的權力,現在他若是有輕舉妄動只會引發整體反撲。

文天祥也沒說太多,表達了兩條觀點就結束了與趙謙的會談。趙謙也不敢這時候跑去老爹那邊晃悠,文天祥明擺了要和老爹說些頗具震動性的話。現在被人看到自己與文天祥在官方會面之外見到沒啥好處。正在此時,工業部請趙謙過去,趙謙高高興興出席了這個不會引發猜想的會面。

“太子,最近倭國對咱們的出口大增。不少州府怨聲載道。”

“為什麽會這樣?”

等結束了會議,趙謙前往了商務部。部長不在,副部長接待了趙謙。等趙謙說明了來意,副部長讓秘書拿東西來。東西放在桌上,趙謙從紙盒裏拿出不同的折扇對比著看了,又取出漆器對比看過。這才問道:“不知哪些是倭國來的?”

副部長問趙謙,“以太子的感覺,覺得哪些更好。”

趙謙指了指自己比較認可的折扇與漆器,看著副部長的臉色,趙謙慢悠悠的問道:“難道這些都是倭國貨?”

“是。”副部長應道。

趙謙指了指貝殼制作的精美小盒子,“不用說,這肯定是倭國貨了。”

“是的。”副部長表示認同,“太子,這些最初都是倭國勞工夾帶進來的,現在商務部已經決定放開,由大宋在倭國的商鋪直接在倭國訂貨以及收購,直接從倭國本地往大宋運。”

說完,副部長加重語氣說道:“我們已經問過官家,官家告訴我們,得有競爭,得讓全世界最好的商品都來和大宋競爭。這樣才能提高大宋的眼界,也能讓許多不思進取的工廠關門。”

“官家真的這麽講?”趙謙很是訝異,最後這段話可是有點不太像趙嘉仁一貫的感覺。

“太子,官家說了,誰不信可以自己去問他。”

趙謙心裏面不解,就再次拿起漆器來。兩邊制作胚子的時候都挺圓潤,大宋這邊應該用了機械,弧度什麽的稍顯生硬。區別就在於漆的厚度,入手分量上大宋漆器比較沈重,想來是漆料用的很足。倭國的漆器就更加輕盈些。至於漆面烤制,手工繪畫。倭國更加細膩。一個兩個細節都不至於決定出高下,在各個細節上都勝過大宋的漆器,最終的選擇就自然而然。

放下倭國漆器,趙謙問副部長,“倭國漆器到底比咱們的好在哪裏?”

“好就好在倭國漆器每一個環節的人工比咱們多。倭國做一個漆器的人工是大宋做一個漆器人工的三到五倍。價格卻差不多。官家已經下令我們向倭國優秀的漆器作坊提供更多加工工具,以提高他們的勞動效率。”

趙謙更加搞不明白老爹想法,他問副部長,“商務部覺得這麽做對麽?”

“我們……覺得國內不少工廠實在是很不成器。”商務部長給了一個含蓄又直白的說法。

趙謙沒有回答,拿起大宋產與倭國產的漆器再次對比。之後他問道:“這是倭國最好的漆器麽?”

“不是。”商務部長回答之後就命秘書出去拿最好的漆器過來,沒多久秘書又捧了幾個盒子進來分別打開,趙謙看到之後就忍不住微微嘆氣。只是幾眼,這些漆器扭轉了他對倭國的少許印象。雖然趙謙自己從來沒去過倭國,卻從各種報告中得知倭國比大宋窮,與現在的大宋相比更是不算什麽。只是看到這些精美的漆器就不得不對倭國生出些敬意。這是文明國家才能制作出來的物件,那些花紋與構圖並非由某個天才一朝一夕創造出來,而是由許多人千錘百煉積累起來的東西。

最後也找不出什麽話,趙謙只能說道:“這些東西想來能讓倭國賺到不少。”

“還是咱們賺。”關乎到自己的專業,副部長回答的非常果斷。大宋現在與倭國的貿易開始進入紙幣階段,倭國人不得不接受大宋的紙幣並不等於他們就覺得這些紙票票真的讓他們放心。所以倭國想方設法把紙幣購買成他們所需要的商品。倭國的漆器行業同樣如此。大量購買優質工具花不光賺到的錢,他們開始購買大宋林場的優質木料。“貿易就是如此,只要貿易量加大,兩邊日子其實都好過。太子,只是賠錢的單位出來喊,那些賺錢的單位默不作聲。這才顯得好像咱們吃了大虧。”

“福建那邊的廠子為啥會喊得這麽厲害?”趙謙問。

“嗯……福建那邊的人幾乎走光了,剩下的人多數在港口,茶園,林場工作。做漆器的工廠裏頭剩不下什麽優秀的人。”

“哦。”趙謙應了一聲就起身告辭。從這角度看問題,很多事情的確看的透徹。沒有人口就意味著沒了人才,肯辛辛苦苦的拼死拼活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真心喜歡,一種是被迫無奈。在充滿了機會的大宋大家有各種選擇,既然如此,不妨等等看。

搞清楚了這件事,趙謙忍不住又去了好久沒去的鐵道部。部裏面主要人員都不在,留下看家的人也都在忙。接待的只是個副廳長,見到趙謙之後就問:“太子是為了黃河大橋來的麽?”

“黃河鐵路橋要修通了?”趙謙連忙問。

“橋墩已經紮下去一半了。”副廳長趕緊匯報最新情況。

趙謙卻不是來問這個的,他就問起有沒有向雲貴一帶修建鐵路的計劃。副廳長一楞,問道:“太子是不是聽說了什麽?”

“我什麽都沒聽說,只是有不少雲貴那邊的官員十分期待通到那邊的鐵路。”

“我們有這方面的規劃,只是現在占優勢的計劃不是走湖廣兩路,而是走四川。”

趙謙登時被這計劃給弄到無言以對。四川本就多山,修建到四川的鐵路非常不容易,再從四川把鐵路修到雲貴,這得等到什麽時候啊。

從鐵道部回來,趙謙心情不太好。還沒等他理順心情,農業部送來一份文件,趙謙看了之後決定立刻回家。這都晚上七點了,就算趕不上晚飯,至少可以好好的睡一覺。就如農業部的文件裏所說的那樣,希望倭國人能夠投入到農村水利建設中來。是啊,倭國人的確便宜,勞動價格只有大宋勞工的四成。但是這麽幹,大宋的勞動力就可以懶洋洋的什麽都不幹麽?

之後幾天,趙謙到工業部了解了許多情況。工業部的抱怨非常多,都是各個工廠管理出簍子。譬如鐵道部因為質量問題一氣退了六千噸的鋼軌,冶金廳和鐵道部開始打起了官司。譬如紡織企業各種質量問題,引發了供銷社體系的全面反彈。供銷社自己要草擬一個名單,工業部好說歹說才穩住。

這都是比較大的事情,小事更多。趙謙本以為工業部自己內部鐵板一塊,沒想到工業部一位廳長趁著沒人的時候給趙謙講了個‘笑話’。他前一段聽老婆說有個市場的鞋賣的很便宜,就去看看,果然便宜,就買了一雙。穿了幾天之後鞋底爛了。檢查之後發現鞋底並非是所說的皮革制成,而是皮子裏面襯了紙板。一吸水都爛了。

說的人哈哈笑,正好有人來了,這位就走了。趙謙本來也覺得好笑,卻不知怎麽的笑不出來。趙謙甚至不知道自己該不該笑,他自己也遇到過一些不爽的事情,花的錢不算什麽,但是對心情的影響可很糟糕。當這些事情都指向大宋工業生產的時候,除了氣憤之外,趙謙開始感覺到一種不安。要是大宋的商品都這個尿性,或者向著這個方向在走,積少成多,一定會出亂子。

有過幾天,一個消息開始在朝廷裏流傳起來。這消息與商品質量無關,大家紛紛說起文天祥文丞相從縣裏回來,提出了落實‘路’這個單位的建議。隨後傳來了更多消息,說是到了地方上的各部長都支持文丞相的看法,甚至提出了直接建立行省的建議。

華夏從祖龍時代就建立起了郡縣制,朝廷之下是州府,州府管理各個縣。這幫位高權重的大臣最後一任到了地方縣裏,居然都認為要在州府之上建立行省這麽一個實權單位。大宋理論上也有類似的劃分,‘路’這個行政單位名義上管理下面的各州府。只是這個單位並沒有實際作為州府的上級單位,而是更接近巡視單位的性質。譬如趙官家就做過福建路提點刑獄,這個職位並沒有真正管理福建路同性質部門的權力,只是一個可以到處發話,至於下面的聽不聽,那就得看天意。

大宋采取的是大小相制的‘祖訓’,建立這些單位的目的就是讓權力不能獨大。若是各路真的變成了實權行省,就意味著每一個省的首官,都會是真正大權在握的封疆大吏。且不說這已經深刻改變了大宋的朝廷與官府的體系,趙官家這樣一直大權在握的官家會答應麽?

朝廷內正議論紛紛之時,最新消息震動了大家。文天祥聯合了一眾官員正式上了奏折。請求朝廷建立省、州府、縣,三級行政單位。這個消息讓大宋采取的是大小相制的‘祖訓’,建立這些單位的目的就是讓權力不能獨大。若是各路真的變成了實權行省,就意味著每一個省的首官,都會是真正大權在握的封疆大吏。且不說這已經深刻改變了大宋的朝廷與官府的體系,趙官家這樣一直大權在握的官家會答應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