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三章江東軍邊界動向
關燈
小
中
大
第九七三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
這第一,也是最為根本的,那就是從徐州所調撥的人馬,一下就能補充上豫州所調走的人馬,這自然是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其次,滿寵認為就是江東那邊兒的態度。說起來畢竟兩方都是盟友,而自己以前可不是徐州牧,後來升官了。而主公讓自己來這兒,顯然也是想讓江東那邊兒安心,畢竟江東那兒都知道,自己不是個好戰分子,反而還算是比較和平點兒的
這麽一個人。當然了,自己確實,什麽都不怕,有己方在,有自己主公呢,自己怕個什麽?顯然自己主公其實也是想要和江東軍和平,畢竟都是盟友,而且如今更是要救援劉備,對付馬超,這是重中之重。而自己主公要是強硬的態度,他就絕對會任命其他人當這個徐州牧了,
而不是自己,畢竟在己方這兒來說,鷹派的人,那還是有不少的,基本上是個武將,都對江東有想法,都不想就這麽和他們和平,這是一定的。也就是自己這樣兒的,或者是文士,還算是差點兒,是,真正都了解,那江東軍實際是敵人,不過如今不還沒撕破臉兒嗎,所以
這該有的遮羞布,肯定是不能少了啊。滿寵是早已調兵,人馬已經離開,他知道,沒多久,江東那邊兒自然會知道這個。他們也許暫時是不知道己方調兵何意,但是去哪兒了,他們自然都是清楚的。而最後他們一樣兒都會知道,對此,滿寵可以說其實也是輕松了一點兒,畢竟之前雙方其實都是駐兵不少在各自的邊境上,雖然沒說對峙什麽的,可那意思是不言而喻。
誰先動,那麽就得受到對方激烈的反擊,就是這樣兒。而己方在徐州的人馬一下少了兩萬。可以說滿寵也是輕松了點兒,至少這個信號就是告訴江東軍。你看看,咱這都調走兩萬人了,你們還緊張個什麽勁兒啊。至少這個對江東軍的一個態度,雖然談不上就是什麽非常友好,
可那意思,確實是沒錯。而江東軍一看己方這樣兒,那麽他們肯定不會更加緊張,反而也是會送了口氣。那麽他們不那麽緊張了,自然也是讓自己能稍微輕松點兒了。是,自己是不怕他們什麽,可終究這麽緊張,也不是個事兒。所以如今己方少了兩萬人馬,絕對是利大於
弊的,滿寵就是如此認為。如果不是荀彧就讓調走兩萬,他可能還想著調走更多的人。說起來他確實真不怕戰事,但是麻煩事兒,當然還是越少越好。這個是肯定的。至少大多數人的想法,應該都是如此吧。也許有人就專門喜歡去做什麽麻煩的事兒,不過那樣兒的。終究只能只會是少數,不是主流。徐州的事兒解決完了,調兵完了,這滿寵的書信也送去了許都,
對他來說,這如今就等著看江東那邊兒有什麽動作了。滿寵畢竟是有些謀略,他知道,己方有動作,那麽江東軍不可能就一點兒動作都沒有。怎麽說呢。之前雙方都陳兵在兩方勢力交界處,這絕對不是要打仗。而只是防範。這戰爭雖然可以說肯定是一觸即發,可卻沒有誰
真就一定能做這麽個先下手的人。而如今兗州軍在徐州的人馬一下就少了兩萬。滿寵肯定要從其他的地方調兵補充郯縣的人,所以這邊界上的人馬,他也得動一動了。那麽他這邊兒動了,給江東軍一個信號,江東軍那邊兒多少也會動一下的。畢竟他們只要動了,不加派人馬,就也算是給兗州軍一個回覆,那意思大家都和平相處,相安無事,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就是這樣兒。結果事實也證明,滿寵的想法還是沒錯的。當留守在江東的孫權他們,得知了徐州調兵之後,他們也真是送了口氣。至少可以想到,兗州軍調兵去了豫州,那顯然和江東沒有什麽太大的關系。而且從情報來看,從豫州,他們也調撥了兩萬人馬去了南陽,這就不得不說,其中所表露出來的一些事兒了。別看周瑜魯肅都沒在,可江東依舊是有能人,所
以大家集思廣益,稍微這麽一商討,就知道了,估計八成就是江夏曹仁那邊兒缺人了。所以曹操要調兵去江夏,而曹仁那邊兒的情況,他們還真是知道很清楚,畢竟孫策就在那兒,因此,他們可能什麽都不知道、不清楚嗎。知道曹仁在那邊兒已經是缺兵了,所以這曹操調
兵,也是情有可原的。不過孫權他們所想倒是不少,畢竟兗州軍可以說是做了一個表示,當然了,也是他們的一個態度。結果孫權這麽一問,果然,江東軍文士,都認可己方在和兗州軍的邊界,也撤掉一部分人馬。只有武將,他們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那意思孫權說什麽,
最後就是什麽吧。說起來這演義當中,孫權江東這邊兒,面對曹操的勸降,基本上文官絕大多數,都是選擇讓自己主公投降,哪怕就是張昭,也是一樣兒。而魯肅他對孫權所說的不錯,“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曹操。如肅等降操,當以肅還鄉黨,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降操,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
面稱孤哉!眾人之意,各自為己,不可聽也”。所以說江東真就是這樣兒,文官很多都不怎麽樣兒,是,本事還不錯,是有,可這人不怎麽樣兒。不過這也不能說就是他們的不對,實在是當初的孫策,也讓江東多少世家大族是恨的牙癢癢,孫權倒是還算好點兒,但是依舊
還是有不怎麽服他的,所以說主張投降,那也很正常了。別看張昭不屬於江東的世家大族的人,可以他為首的投降派,確實是不怎麽樣兒。而此時此刻,孫權看文官是這麽個態度,而武將又不說什麽,主要是有力度的幾個都沒在這兒。他們還真是說不過文士什麽,因此……
最後的結果,孫權還真是從邊界調兵了。不過他也沒讓多少人馬離開,就那麽一點兒點兒而已。對他來說。不管兗州軍如何,都是不得不防。所以不管文官武將都是什麽態度,自己都已經堅定了,態度可以給兗州軍一個,但是人馬,絕對是不能撤掉太多,這就是他的態度,也算是一個底線吧。其他的,好像也都沒什麽了。不過孫權所作所為,倒是讓江東軍的文士
滿意了,至於說武將,還是,中立的態度。對此,孫權也真是,他也不準備指望什麽了。他都清楚,這自己大兄,帶走了兩大謀士。而且在其他地方駐守的,也都是己方的重要將領,真正給自己留在江東的這些個。怎麽說呢,本事還是有的,至少兗州軍來了,他們都能擋得
住,可真要是說到強硬手段什麽的,他們都沒法去和那些個相比。至少不管是江東的老將,黃蓋、程普、韓當、祖茂他們,還是說後起之秀,孫翊、賀齊等人。也包括周瑜、魯肅、朱治這些人,可沒有一個是性格軟糯的。真的。就算是魯肅那樣兒,看著好像是個老實人。可
真正了解其人的都清楚,那才是個狠人呢。不過就對朋友,友人感覺是如沐春風,可要是對
待敵人,那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了。所以說這性格強硬的人,不是跟著自己大兄走了,就是在各地駐守,真正還在如今自己這兒的,可真是沒幾個,反正不是主流,他們沒辦法去抗衡那麽多人啊。畢竟以張昭為首的文士集團,他張子布那個性格,雖然不至於說就怎麽軟糯,可確實,也真是比較軟了。基本上在自己的眼裏看來,他張子布很少有比較強硬的時候,這
真是沒辦法啊。至於說其他文士,有人倒是還可以,不過終究是不敵張昭他們那些人。張纮倒是不錯,不過他在江東這兒,這不管是身份還是地位,可都是不如張昭。別看他們關系都不錯,還號稱“江東二張”,不過該有的競爭什麽的,那可是都有的,這個孫權都知道。
可哪怕張纮倒是屬於比較鷹派的人物,但是終究是沒有張昭在江東有那麽多人支持他。畢竟張昭本事在那兒擺著呢,你說讓他在軍中做事兒,他出謀劃策是不行了,不過做個後勤保障,那都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而在政事方面,更是沒什麽問題。如果說荀彧是曹操的蕭何,
那麽他張子布也算是孫策這江東軍的蕭何了,這確實是沒錯。可雖然張昭處理政事的本事不錯,可其人那個性格,那些個想法,確實是不太讓孫策孫權他們喜歡。可誰讓人有本事,這還得重用他,這確實是沒有辦法。可以說在整個江東,就沒有第二個了,能在處理政事上超過他的。可以說江東這麽大地方,包括揚州交州,還有孫策剛占據的荊州幾個郡,每個郡
都是什麽情況,真都是在張昭的腦子裏。如今己方在那兒有多少主力,多少郡國兵,還有多少錢糧,每日開支多少,月收入多少等等,張昭確實,他都清清楚楚。是,他再厲害也不可能什麽事兒都知道,不過大體上的東西,他東都清楚,甚至那地方的守將,都不一定比他
張昭還清楚。所以這麽樣兒的一個人才,哪怕他是有著不太讓孫策喜歡的地方,可即便如此,張昭還能不受重用嗎?別說是在江東孫策這兒,就算是放到曹操、馬超,乃至是劉備那兒,他張子布都會受到重用,不過就是每個人對他的細節,可能是要有不太一樣兒的。畢竟
不管是曹操,還是說馬超、劉備他們,三人可都不一樣兒,所以對待屬下,是有相同的一面,可更多的,還是不同的。而孫策對張昭,還是他在演義中的那話,足以說明問題,“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就他臨終前對孫權說的這麽句話,就已經說明很多東西了。是啊,孫策怎麽沒讓自己兄弟去問別人的,要說忠誠什麽的,比他張昭還忠心的人,那有的是,可
在內事上,整個江東,就真沒有第二個能比得上其人的,這就是最大的問題。演義中曹操曹軍的荀彧,江東孫權手下的張昭和西蜀劉備帳下的諸葛亮,這就是三國中三大政事的高手,沒有第四個能比得上的,仔細一想,還有嗎?確實,是還有人才,可真要是和這三個相比,
那其實還真是比不了,要不然的話,也不至於說就三大高手了。所以張昭就算是再有缺點什麽的,可人家有本事,那麽自然是會受到重用。而且至少張昭其人,還算是忠心,反正江東沒大勢已去之前,他張子布是不會一下就投靠其他諸侯的,這是沒有什麽問題。畢竟張昭
很清楚,別人他也不知道,可自己,自己很了解。可以說不管是曹操還是馬超,他們都需要自己這樣兒的人才。張昭雖然沒有什麽自吹自擂,可要說真就能比得上自己的,好像也真是沒有幾個。要不然的話,那真有那麽多,向市集上賣的菜似的,那可真是都不值錢了。可張昭清楚,自己這樣兒的人才,是各路諸侯都需要的,所以哪怕自己不在江東效力,走到哪
兒,不說都是座上賓,可真是,不管曹操還是馬超,他們誰不都禮遇自己呢。所以張昭擔心什麽,他才不擔心什麽。他只要靠著江東軍大旗不倒,那麽就在江東做事兒,實在要是不行了,再另謀出路,都不晚。別看張昭對於軍事謀略,他是沒多少,可對於自己的後路,他
可是清楚得很。畢竟謀己,其實也算是一個謀士比較基本的東西了,你說要是連你自己都保護不了,那麽你還謀什麽去啊,是不是。(未完待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第一,也是最為根本的,那就是從徐州所調撥的人馬,一下就能補充上豫州所調走的人馬,這自然是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其次,滿寵認為就是江東那邊兒的態度。說起來畢竟兩方都是盟友,而自己以前可不是徐州牧,後來升官了。而主公讓自己來這兒,顯然也是想讓江東那邊兒安心,畢竟江東那兒都知道,自己不是個好戰分子,反而還算是比較和平點兒的
這麽一個人。當然了,自己確實,什麽都不怕,有己方在,有自己主公呢,自己怕個什麽?顯然自己主公其實也是想要和江東軍和平,畢竟都是盟友,而且如今更是要救援劉備,對付馬超,這是重中之重。而自己主公要是強硬的態度,他就絕對會任命其他人當這個徐州牧了,
而不是自己,畢竟在己方這兒來說,鷹派的人,那還是有不少的,基本上是個武將,都對江東有想法,都不想就這麽和他們和平,這是一定的。也就是自己這樣兒的,或者是文士,還算是差點兒,是,真正都了解,那江東軍實際是敵人,不過如今不還沒撕破臉兒嗎,所以
這該有的遮羞布,肯定是不能少了啊。滿寵是早已調兵,人馬已經離開,他知道,沒多久,江東那邊兒自然會知道這個。他們也許暫時是不知道己方調兵何意,但是去哪兒了,他們自然都是清楚的。而最後他們一樣兒都會知道,對此,滿寵可以說其實也是輕松了一點兒,畢竟之前雙方其實都是駐兵不少在各自的邊境上,雖然沒說對峙什麽的,可那意思是不言而喻。
誰先動,那麽就得受到對方激烈的反擊,就是這樣兒。而己方在徐州的人馬一下少了兩萬。可以說滿寵也是輕松了點兒,至少這個信號就是告訴江東軍。你看看,咱這都調走兩萬人了,你們還緊張個什麽勁兒啊。至少這個對江東軍的一個態度,雖然談不上就是什麽非常友好,
可那意思,確實是沒錯。而江東軍一看己方這樣兒,那麽他們肯定不會更加緊張,反而也是會送了口氣。那麽他們不那麽緊張了,自然也是讓自己能稍微輕松點兒了。是,自己是不怕他們什麽,可終究這麽緊張,也不是個事兒。所以如今己方少了兩萬人馬,絕對是利大於
弊的,滿寵就是如此認為。如果不是荀彧就讓調走兩萬,他可能還想著調走更多的人。說起來他確實真不怕戰事,但是麻煩事兒,當然還是越少越好。這個是肯定的。至少大多數人的想法,應該都是如此吧。也許有人就專門喜歡去做什麽麻煩的事兒,不過那樣兒的。終究只能只會是少數,不是主流。徐州的事兒解決完了,調兵完了,這滿寵的書信也送去了許都,
對他來說,這如今就等著看江東那邊兒有什麽動作了。滿寵畢竟是有些謀略,他知道,己方有動作,那麽江東軍不可能就一點兒動作都沒有。怎麽說呢。之前雙方都陳兵在兩方勢力交界處,這絕對不是要打仗。而只是防範。這戰爭雖然可以說肯定是一觸即發,可卻沒有誰
真就一定能做這麽個先下手的人。而如今兗州軍在徐州的人馬一下就少了兩萬。滿寵肯定要從其他的地方調兵補充郯縣的人,所以這邊界上的人馬,他也得動一動了。那麽他這邊兒動了,給江東軍一個信號,江東軍那邊兒多少也會動一下的。畢竟他們只要動了,不加派人馬,就也算是給兗州軍一個回覆,那意思大家都和平相處,相安無事,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就是這樣兒。結果事實也證明,滿寵的想法還是沒錯的。當留守在江東的孫權他們,得知了徐州調兵之後,他們也真是送了口氣。至少可以想到,兗州軍調兵去了豫州,那顯然和江東沒有什麽太大的關系。而且從情報來看,從豫州,他們也調撥了兩萬人馬去了南陽,這就不得不說,其中所表露出來的一些事兒了。別看周瑜魯肅都沒在,可江東依舊是有能人,所
以大家集思廣益,稍微這麽一商討,就知道了,估計八成就是江夏曹仁那邊兒缺人了。所以曹操要調兵去江夏,而曹仁那邊兒的情況,他們還真是知道很清楚,畢竟孫策就在那兒,因此,他們可能什麽都不知道、不清楚嗎。知道曹仁在那邊兒已經是缺兵了,所以這曹操調
兵,也是情有可原的。不過孫權他們所想倒是不少,畢竟兗州軍可以說是做了一個表示,當然了,也是他們的一個態度。結果孫權這麽一問,果然,江東軍文士,都認可己方在和兗州軍的邊界,也撤掉一部分人馬。只有武將,他們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那意思孫權說什麽,
最後就是什麽吧。說起來這演義當中,孫權江東這邊兒,面對曹操的勸降,基本上文官絕大多數,都是選擇讓自己主公投降,哪怕就是張昭,也是一樣兒。而魯肅他對孫權所說的不錯,“眾人皆可降曹操,惟將軍不可降曹操。如肅等降操,當以肅還鄉黨,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降操,欲安所歸乎?位不過封侯,車不過一乘,騎不過一匹,從不過數人,豈得南
面稱孤哉!眾人之意,各自為己,不可聽也”。所以說江東真就是這樣兒,文官很多都不怎麽樣兒,是,本事還不錯,是有,可這人不怎麽樣兒。不過這也不能說就是他們的不對,實在是當初的孫策,也讓江東多少世家大族是恨的牙癢癢,孫權倒是還算好點兒,但是依舊
還是有不怎麽服他的,所以說主張投降,那也很正常了。別看張昭不屬於江東的世家大族的人,可以他為首的投降派,確實是不怎麽樣兒。而此時此刻,孫權看文官是這麽個態度,而武將又不說什麽,主要是有力度的幾個都沒在這兒。他們還真是說不過文士什麽,因此……
最後的結果,孫權還真是從邊界調兵了。不過他也沒讓多少人馬離開,就那麽一點兒點兒而已。對他來說。不管兗州軍如何,都是不得不防。所以不管文官武將都是什麽態度,自己都已經堅定了,態度可以給兗州軍一個,但是人馬,絕對是不能撤掉太多,這就是他的態度,也算是一個底線吧。其他的,好像也都沒什麽了。不過孫權所作所為,倒是讓江東軍的文士
滿意了,至於說武將,還是,中立的態度。對此,孫權也真是,他也不準備指望什麽了。他都清楚,這自己大兄,帶走了兩大謀士。而且在其他地方駐守的,也都是己方的重要將領,真正給自己留在江東的這些個。怎麽說呢,本事還是有的,至少兗州軍來了,他們都能擋得
住,可真要是說到強硬手段什麽的,他們都沒法去和那些個相比。至少不管是江東的老將,黃蓋、程普、韓當、祖茂他們,還是說後起之秀,孫翊、賀齊等人。也包括周瑜、魯肅、朱治這些人,可沒有一個是性格軟糯的。真的。就算是魯肅那樣兒,看著好像是個老實人。可
真正了解其人的都清楚,那才是個狠人呢。不過就對朋友,友人感覺是如沐春風,可要是對
待敵人,那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了。所以說這性格強硬的人,不是跟著自己大兄走了,就是在各地駐守,真正還在如今自己這兒的,可真是沒幾個,反正不是主流,他們沒辦法去抗衡那麽多人啊。畢竟以張昭為首的文士集團,他張子布那個性格,雖然不至於說就怎麽軟糯,可確實,也真是比較軟了。基本上在自己的眼裏看來,他張子布很少有比較強硬的時候,這
真是沒辦法啊。至於說其他文士,有人倒是還可以,不過終究是不敵張昭他們那些人。張纮倒是不錯,不過他在江東這兒,這不管是身份還是地位,可都是不如張昭。別看他們關系都不錯,還號稱“江東二張”,不過該有的競爭什麽的,那可是都有的,這個孫權都知道。
可哪怕張纮倒是屬於比較鷹派的人物,但是終究是沒有張昭在江東有那麽多人支持他。畢竟張昭本事在那兒擺著呢,你說讓他在軍中做事兒,他出謀劃策是不行了,不過做個後勤保障,那都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而在政事方面,更是沒什麽問題。如果說荀彧是曹操的蕭何,
那麽他張子布也算是孫策這江東軍的蕭何了,這確實是沒錯。可雖然張昭處理政事的本事不錯,可其人那個性格,那些個想法,確實是不太讓孫策孫權他們喜歡。可誰讓人有本事,這還得重用他,這確實是沒有辦法。可以說在整個江東,就沒有第二個了,能在處理政事上超過他的。可以說江東這麽大地方,包括揚州交州,還有孫策剛占據的荊州幾個郡,每個郡
都是什麽情況,真都是在張昭的腦子裏。如今己方在那兒有多少主力,多少郡國兵,還有多少錢糧,每日開支多少,月收入多少等等,張昭確實,他都清清楚楚。是,他再厲害也不可能什麽事兒都知道,不過大體上的東西,他東都清楚,甚至那地方的守將,都不一定比他
張昭還清楚。所以這麽樣兒的一個人才,哪怕他是有著不太讓孫策喜歡的地方,可即便如此,張昭還能不受重用嗎?別說是在江東孫策這兒,就算是放到曹操、馬超,乃至是劉備那兒,他張子布都會受到重用,不過就是每個人對他的細節,可能是要有不太一樣兒的。畢竟
不管是曹操,還是說馬超、劉備他們,三人可都不一樣兒,所以對待屬下,是有相同的一面,可更多的,還是不同的。而孫策對張昭,還是他在演義中的那話,足以說明問題,“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就他臨終前對孫權說的這麽句話,就已經說明很多東西了。是啊,孫策怎麽沒讓自己兄弟去問別人的,要說忠誠什麽的,比他張昭還忠心的人,那有的是,可
在內事上,整個江東,就真沒有第二個能比得上其人的,這就是最大的問題。演義中曹操曹軍的荀彧,江東孫權手下的張昭和西蜀劉備帳下的諸葛亮,這就是三國中三大政事的高手,沒有第四個能比得上的,仔細一想,還有嗎?確實,是還有人才,可真要是和這三個相比,
那其實還真是比不了,要不然的話,也不至於說就三大高手了。所以張昭就算是再有缺點什麽的,可人家有本事,那麽自然是會受到重用。而且至少張昭其人,還算是忠心,反正江東沒大勢已去之前,他張子布是不會一下就投靠其他諸侯的,這是沒有什麽問題。畢竟張昭
很清楚,別人他也不知道,可自己,自己很了解。可以說不管是曹操還是馬超,他們都需要自己這樣兒的人才。張昭雖然沒有什麽自吹自擂,可要說真就能比得上自己的,好像也真是沒有幾個。要不然的話,那真有那麽多,向市集上賣的菜似的,那可真是都不值錢了。可張昭清楚,自己這樣兒的人才,是各路諸侯都需要的,所以哪怕自己不在江東效力,走到哪
兒,不說都是座上賓,可真是,不管曹操還是馬超,他們誰不都禮遇自己呢。所以張昭擔心什麽,他才不擔心什麽。他只要靠著江東軍大旗不倒,那麽就在江東做事兒,實在要是不行了,再另謀出路,都不晚。別看張昭對於軍事謀略,他是沒多少,可對於自己的後路,他
可是清楚得很。畢竟謀己,其實也算是一個謀士比較基本的東西了,你說要是連你自己都保護不了,那麽你還謀什麽去啊,是不是。(未完待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