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下課後,一班後門口。 (4)
關燈
小
中
大
這座哥特式的小洋房,以兩條覆雜的曲線為基本構線,輕快的尖拱形門顯現出輕巧靈動的身姿與莊重靜謐的小鎮大相徑庭。光線透過有色玻璃映射出五色華彩;尖銳的頂峰劍指蒼穹,盡顯欲與天公試比高的不羈和狂傲。
“他們都到古大厝那邊去了。”笑娘語氣中流露著無限的惋惜,無可奈何道:“他們家的老奶奶走了。”
“老奶奶去哪了?”陳亦汝腳步剛落,傻傻問道。
笑娘沒有回答。
陳亦汝腦中浮想著小洋房裏的那個老奶奶,極少見她出屋。偶爾見她在陽光的午後,閉著眼躺在綁滿布條的竹椅上的深深睡去。臉部皺成一團或許只是因為皺紋太多,而不是不高興吧。她總是躺在那殘破的竹椅裏抱著一只白貓出神,與豪華富貴之家的氣息格格不入。
在陳亦汝印象中,走了跟離開是一個意思的。曾經看過出嫁的姑娘坐上紅色的烏篷船消失在河道的轉角處。母親告訴她,有一天她也要嫁人也要離去的,她以為河渠是離開小鎮的唯一方式。
“我們去古大厝看看吧。”施燦月拉著陳亦汝又是一路飛奔。
一宮一城含古韻,一磚一瓦皆說法。
遠望重檐歇山式古大厝紅瓦屋宇:白玉石鷹,淩空欲飛;雙燕歸脊,如翼斯飛。青花石鎦金食刻的題匾“潯海衍派”四個大字松骨鶴形,蒼勁有力。正門左右兩側石卷為:“國順”、“家齊”。白石門廊上陰刻手法表現出一堆楹聯:
福不唐捐霧世勿達十善道
興堪計日居心要奉三無私
久未人居的古大厝,一掃頹唐之氣。此時,朱門大開。四進的古大厝,外面看是個“山”字,到了裏屋則成“回”字。窗柩廊檐上是雕刻著人物花卉、飛禽走獸的青石紅磚拼砌的花墻;廳堂門屏盡是大紅磚地,鏤空雕花;墻基柱礎也盡是珍禽異獸、花草魚蟲浮雕。
朱門綺戶,雕欄玉砌。木質朱紅門柱的雕龍刻鳳,畫工精致的五彩壁畫,流光溢彩的琉璃瓦卻被一抹蒼白褪去了光彩。門前大院搭起的竹棚裏堆滿了花圈。棚子的尾端,一幕黑色幔布拉下,寫著一個大大的“奠”字。
一個渾身臟兮兮的小孩,流著鼻涕搖搖欲墜,袖子藏著竹筒槍,一旁跟著一群更小的孩子。他們躲在遠遠的地方,畏手畏腳。施燦月和陳亦汝認得那是他們同班同學趙小強。
施燦月拉著怯懦的陳亦汝往裏闖,穿過長長竹棚,倚靠在鎮門石獅旁,伸長了脖子,往裏面探頭探腦。天井裏濕漉漉的一片。天井裏被誤當成荷葉的芋葉正接受綿綿細雨的洗禮,茁壯成長。而喪禮的儀式也剛進行到“沐浴凈身、穿壽衣。”
正廳中擠滿了人,須發盡白的老道士拿毛巾沾水,在逝者遺體前點三次,後點四次,口中念叨:前三後四,好壞你自己。旁邊一燙著大波浪的女人頭戴鬥笠,足踏竹椅,手執竹竿為逝者穿上壽衣。(江城曾為抗清根據地,寓有民族思想,頭戴笠,不戴清天,足踏椅,不履清地;手執竹竿,示當揭竿起義,故流傳至今)其餘人盡數穿白戴孝,俯首哀鳴。
最後道士搖晃手中三叉鈴,口中念念有詞,瓦缽中的金冥紙燒出淬煉的紅。旁邊還有幾點比火焰更為濃重的胭脂紅,近乎妖媚。
一個走動的小孩,深黑的瞳仁,純粹的眼白,如同躲在黑暗中蓄勢待發的貓頭鷹,尚未知道那是多大的悲慟,只是被大人們怪異的行為嚇得就要往外逃。
須臾之後,老道士大喊:吉時到,入殮時,棺木起。
赤色棺蓋被打開,屋子裏砰砰作響,哀鳴變成了嚎啕大哭。嚇得重門之外的陳亦汝哆嗦著拉扯著施燦月往後退:啊燦,我們趕緊走吧。快吃晚飯了,等下你啊嫲又罵你了。
慢慢的經歷,才懂得生死別離,沒有人可以穿梭於陰陽兩界,天堂是永遠不會轉身的背影。
十七、淺滬結義排座次,農院三叔做靈幡
氤氳燈光被門柱分割成一塊一塊光斑,仿若寫著: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暮年……
猴仔從側廊陰暗處走出來,走過一根根門柱,走過一塊塊光斑走進正廳,將小男孩拉了出來,隨手扯了張凳子坐下。
小孩子不能看。小男孩瞪大了眼盯著猴仔,反覆咀嚼著這句話。
猴仔拿起煙桿,點了一泡旱煙。猴仔口中吐出的煙混雜著酒味令人難受,小男孩捂著鼻子將頭扭向別處,卻瞥見門口兩個探頭探腦的同齡女孩。
一個淡藍底色白色碎花裙,已經洗得發白,低著頭,抓著裙擺,辮子低垂像是空中飄著的雨絲;另一個穿著美少女戰士印花的短袖,張大了眼睛往裏瞧,高紮的辮子微微擺動。
掙脫了猴仔的手往外跑,猴仔望見門外的施燦月和陳亦汝,心中一笑,大步跟在小男孩身後。
小男孩跑到大院門口,卻又停住了腳步,楞著看,不敢上前。
“猴仔,我們來下棋。這次我們賭一瓶綠茶。我要代表月亮懲罰你。”施燦月想象著是美少女戰士變身美麗的樣子,這一嚷嚷卻活像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梁山好漢。
“猴仔爺爺。”陳亦汝輕輕喚道。
“去啊。”猴仔推著小男孩。
小男孩瞪大了眼睛,擡頭望了望猴仔,步子往後一縮,緊抓著他母親的大腿,縮在了後頭。
猴仔突然大笑,這才發現大廳裏停止了哀嚎,入殮儀式已經完成。他擡起頭來眼光掃到了小男孩母親身上,海上風霜的刻痕又深了幾寸。
小男孩的母親略微有些惶恐,將傾斜下來的大波浪挽到耳後,拉著身後的施憶,手上殷紅的指甲格外刺眼,“去,叫爺爺。”
一言不發的小男孩也有些惶恐,只是一步三回頭地望著母親。
猴仔輕輕攬過小男孩,指著施燦月和陳亦汝:“這是啊燦姐姐,這是啊汝姐姐。”
小男孩微微點頭,仍是一言不發。
“啊燦,啊汝,你們帶他去三叔公那裏,看看大幡(靈幡)做好了沒有,做好了幫我拿回來。我請你們吃大白兔好不好。”
“好!”陳亦汝心裏還在想什麽是大幡的時候,施燦月已經滿口答應。
“那你們過橋的時候要小心,大幡要拿好不要弄壞了知道嗎?”
“知道!”施燦月小雞啄米般點頭。
“好朋友,手牽手,吃土豆,配燒酒,燒酒仙,走路空空顛。”猴仔口中念叨著,將他們三人的手搭在了一起。
小男孩對於這個初次見面爺爺的恐懼,多半來源他那紮得人生疼的胡須和那滿口的難聞的煙酒味。同樣初次見面的同齡人顯然親切得許多。
天空飛翔的燕子、屋頂跳動的麻雀、水塘跳出的蛤蟆、田間走動的雞鴨,遠處小山包上偶爾跑過的松鼠。小男孩對於淺滬鎮裏這一切都大為驚異,抓著施燦月和陳亦汝問這問那。施燦月卻因為莫名多了一個弟弟,做了姐姐而異常興奮。明明什麽都不懂,卻拍著胸脯對施憶說,“你叫我姐姐,我就告訴你。”
“你叫什麽名字啊。”陳亦汝小心翼翼問道。
“我叫施憶。施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施,憶就是記憶的憶。”
字都沒認識幾個的小屁孩哪裏懂得什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聽施憶這裏一解釋,陳亦汝更加糊塗了:“什麽魚?什麽人?猴仔爺爺說他見過美人魚呢!”
“就是施燦月的施是不是。”施燦月搶著問道。
施憶點點頭,問道:“你幾歲?”
“我六歲啊。”施燦月回答。
“我七歲。”陳亦汝也回答。
“那我六歲半,我叫啊汝姐姐。我不叫你姐姐。”施憶說道。
“那不行,我比你高,你要叫我姐姐,我們這裏是按照高矮來排的。施燦月挺著胸脯,站得筆直,還不忘偷偷踮著腳。
“猴仔也讓你叫我姐姐的。”見施憶不做理會,施燦月急了。
施憶懷疑地看著施燦月,目光轉向陳亦汝。
“是的,是的。”施燦月著急地拉著陳亦汝的手:“你快說是啊。”
陳亦汝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只得低下頭去。施憶卻誤以為她點了點頭,只得低聲喃喃道:“啊燦姐姐。”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施憶稀裏糊塗變成了啊憶小弟弟。
三人手牽著手,施憶站在中間像是連接著鎮南、鎮北的江中橋。施燦月總比施憶和陳亦汝快了半步,不知覺拉著他們就往小路裏來了。
小路從鎮中穿插出來繞到了小鎮邊緣的田地上,田地間蛤蟆的叫聲卷碎在嗡嗡的機械聲中銷聲匿跡。裁縫店老板抓住時代的機遇將的腳踏老式的縫紉機換成新式馬達縫紉機,在小鎮邊緣地帶,經營起了一家衣服代加工廠。
突然,從天而降的黃土塊在施憶的白西裝上開了花,猶如沐浴春雨的一簇龍眼花。
“男生和女生,手牽手,羞羞臉。”小強從廠房旁納涼樹上爬下來,狠狠吸了口氣,將鼻涕吸了回去,手中拿著竹筒槍得意洋洋。
母雞呼喚小雞一般,一群更小的孩子尾隨其後,截住了去路。
仿若評書演繹中,耳聞一聲炮響,從斜裏插出一路兵馬,只見那將軍金盔金甲,高頭大馬……但這小強大將軍身旁跟著這群臨時七拼八湊起來的百萬雄師。其中不乏幾個從元謀人進化而來,剛解放雙手,直立行走的小小屁孩。這些小小屁孩五音不全的幫小強大將軍和著音:羞羞臉……
施憶一聲哇哇大哭起來,刺透了縫紉機的馬達聲。陳亦汝紅著臉松開施憶的手。
“你才羞羞臉。”施燦月反駁道,握緊了施憶的手。
“反彈。”
“反彈無效!”施燦月雙手交叉在胸前。
“我們快走吧。猴仔爺爺讓我們去三叔公那裏拿大幡呢。”陳亦汝拉著施燦月的衣角。
“哼,猴仔要請我們吃大白兔,你們沒得吃。”施燦月趾高氣昂,眼睛斜視著小強。
三人漸漸遠去,小強咽了咽口水,嘲笑道:“活閻王,奪命鬼,你們等下連命都沒咯。”
聽了小強的嚇唬,施憶的淚更是如同這飄渺煙雨,無休無止。任憑施燦月和陳亦汝怎麽安慰都無濟於事。施燦月和陳亦汝也都如這抑郁的天,悶悶不樂。
忽然,傳來一股鐵觀音的清香,沁人心脾。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三叔公的家裏。三叔公的農家小院跟古大厝一比顯然小了許多。
“四水歸堂”的布局,穿鬥式木架構。從大門中入為正房,左右兩座廂房緊接而建,不加精雕,不施彩繪,色調素雅明凈與青山綠水渾然一體不比猴仔家古大厝的金碧輝煌,奢華外放。
院門大開,院子裏抖擻著身上羽毛的老母雞,甩開水花,膨脹成一團棉花。院中擺放的石磨走近了還能聞到殘留的米醬香味。石磨旁兩個竹籃和一根光滑的扁擔。
正廳裏高懸魯班畫像,供桌上鮮果粉紅。供桌前一方紅木八仙桌和一對太師椅做工精良花式繁華。八仙桌上一紅木茶盤仿若與桌渾然一體,茶盤之上一套紫砂茶壺,最妙的是桌上一束插花,隨處可見的野花野草,被主人一番擺弄,卻顯一番高雅別致景象。
左右兩道屏風,一邊是百舸爭流圖,一邊是海上風濤圖,都以百年龍眼木為原料,不施粉彩,造型凝練,刀工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仿若風濤劈天蓋地而來,風帆鼓滿而去。
施憶見著這些新奇的玩意兒不禁一楞,忘了哭泣。施燦月大喊著:三叔、三叔……才讓施憶回過神來。
“小丫頭,找三叔幹嘛呢。”偏門裏轉出來一個氣質高雅的婦人。
“三嬸婆,猴仔讓我們來找三叔公拿、拿……”
“拿大幡。”陳亦汝提醒她。
“哦?他在木房裏呢。你們去找他吧。”
木房裏,飄著木屑的味道,直讓人想打噴嚏。
摻雜著幾根銀絲,滿鬢絡腮胡沿著臉頰傾斜而下的老人手握一把斧頭,青筋暴起,在木料上一斧一板敲鑿,時而輕時而重。老話四大嬌:木匠的斧子,廚子的刀,光棍的行李,大姑娘的腰。
每一板的輕重,每一斧的角度,都可窺見三叔公技藝的高超。
三叔公是祖傳的木匠手藝。無論是建房的大木匠功夫,還是制作門框的小木匠功夫,甚至是木雕細木匠功夫三叔都是無一不通。隨著時代快速發展,木匠的效率趕不上時代的要求也就慢慢少人上門求活了。再來也上了年紀,木匠是個力氣活。三叔便荒廢了手藝,靠著三嬸婆的廚房手藝,挑著小吃走街串巷去補貼家用。
調皮搗蛋的施燦月總要跟別人有點不同,笑娘讓她稱呼猴仔為猴仔爺爺,她卻固執的只叫猴仔;讓她叫三叔公,她卻吧“公”字隱了去,只叫他三叔。三叔公聽了也樂呵呵。有時候,施燦月揪著三叔的胡子,問道:等你老了,胡子會不會變的白白的跟太上老君一樣?
一旁的笑娘總會制止道:什麽太上老君,小孩子不要胡說八道褻瀆神靈。
十八、施府治喪做功德,孩童大戰龍眼林
三叔公三五板斧下去,一長條形木料劈成凹字形面塊。他從抽屜中取出牛皮包,仿若小李飛刀唰地展開,七把大小不一的鑿刀一字排開。
他全神貫註於木活上,並沒有註意到幾個小屁孩的到來。
“三叔!”施燦月大聲叫喊著撲向三叔公。
三叔公見除了這兩個常來的小丫頭,又多了個臭小子。
胖乎乎的小男孩,白白凈凈,瞪大著眼睛張望。他齊整的頭發像是半個西瓜倒扣在頭上,雪白的西裝卻臟了一處,蹚蹚發亮的小皮鞋也帶了泥。
“小丫頭,你又來搗亂了?還帶了個臭小子?”
“不是的。不是的。猴仔叫我們來拿大幡,猴仔是他爺爺。”
“哦?”三叔有些驚異,接著說道:“大幡在那,你們一個拿頭一個拿尾,一個拿小幡。”
屋中錛、鑿、斧、鋸、刨、尺、墨鬥一應俱全。施憶好奇地這個碰碰,那個摸摸,竟挪不開腳。一個四方塊狀的東西碰到了地上,竟散成了小塊,嚇得施憶仿若被定了身不敢動彈,揉紅的眼睛又烏雲密布,頃刻間又要有一場傾盆大雨。
“不要哭,不要哭,我們把它合起來。”施燦月安慰著施憶,將地上的木塊組裝了半天卻始終無法完整。
三叔接過木塊,快速組裝成型,摸著施憶的頭說道:“這叫正方鎖。是孔明鎖的一種,還有四季鎖、連環鎖、十二方鎖、十八插鉤鎖、二十四鎖……”他不知這三個六、七歲孩童聽不聽得懂,目光泯滅在木匠生活的極遠處。
“可以送給我嘛?”施憶怯怯問道,隨即又補了一句:“我會畫畫,畫跟你換好不好。”
“好!好……”三叔笑著頻頻點頭。
“三叔公,你在做什麽。”陳亦汝看著桌案上的木料不解說道。
“古箏。”三叔公笑著。
三人拿著大幡,她們一字一句教施憶那首不知名的江城童謠:
天烏烏,蔔落雨, 海龍王,蔔娶某。 龜吹蕭,鱉打鼓, 水雞扛橋目吐吐, 田嬰舉旗叫辛苦, 火螢擔燈來照路, 老鼠沿路打鑼鼓……
回到古大厝。
久無人煙的古大厝突然變得擁擠,人滿為患。院前停的小轎車讓偏遠海港小鎮的人,投去艷羨目光。自行車還是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不要說小轎車,就連嘉陵摩托都是罕見物。
前來吊唁的人,爭先恐後,都表露著切膚之痛的神色。
“猴哥,這你孫子?”滿身泥土味的莊稼人,說著就伸手便要抱施憶。
施憶步子一撤,又是一躲,躲到施燦月和陳亦汝身後。
猴仔點點頭,卻發現施憶臉上淚痕斑斑,心疼問道:“啊憶,誰欺負你了?”
一個憨厚的莊稼人,他摸摸了下巴處痣上的毛,連忙接口道:“肯定是為了他啊嫲傷心,這孩子這麽小就這麽懂事,將來一定會很有成就,前途無量。”
陳亦汝見說話的人是父親,朝他笑了笑。
猴仔心中大喜,連連頷首,招呼著絡繹不絕的人,手上的煙來不及抽上一口就化成灰。
灰蒙蒙的天,清風襲來,抓過來牡丹花被子,施燦月知道肯定是啊嫲起床了。
窗外,紅花楹初紅微露,在風中舞騷弄姿。施燦月也跟著爬起來。鐘表還是貴重物品的年代,施燦月怎麽也想不通,為什麽啊嫲總能在太陽公公剛升起的時候就起床,或許啊嫲就是太陽公公吧,可是太陽公公不是男的嗎。
“啊嫲,先煮飯好不好。”施燦月走進廳堂,向跪坐蒲團上,雙眼閉闔,雙手合十的笑娘撒嬌,心裏著急地去古大厝那邊玩耍。
笑娘不做理會,施燦月也就不敢再吱聲。
笑娘是虔誠的。調皮搗蛋的施燦月別的事情怎麽鬧都可以,唯獨對於禮佛,她第一次被打就是打破了媽祖娘娘的香爐。
笑娘負責照顧施燦月,自從她上了學,空閑出來的時間就更多了,她唯一做的事情也只是到各處佛前點燭上香,以求平安。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早在千年前,市井十州人,漲潮萬國商的繁榮昌盛中,各方的宗教信仰隨著滿載貨物的船只,來到這個恢宏廣博的土地上落地生根。佛教開元寺、延福寺;道教清源山、老君巖;伊斯蘭教清真寺、靈山聖墓;摩尼教草庵堂;印度教……林林總總,不可一一而語。
江城之南的淺滬鎮雖是偏遠,但也是廟宇林立,大廟如鎮海宮,氣勢恢宏莊嚴肅穆,小廟如居士林,小巧玲瓏不失精致。
眾多的宗教信仰浸潤著一方人廣博包容的心。
施燦月等著笑娘上香,百無寂寥地看看桌上供奉的媽祖娘娘,慈眉善目;再看看墻上掛著的年輕人的畫像,英俊瀟灑。笑娘曾經指著那張畫像說:這個是你爺爺。你爺爺是個知青,小鎮的郵遞員,寫得一筆好字。你要好好讀書寫字,也寫那麽好看的字。
等吃了早餐,她和陳亦汝又來到古大厝。
小鎮裏許多人都來聚集到古大厝裏,好生熱鬧。
跳著拍胸舞的人,裸露著上半身,頭戴著三彩布條,紅黃哢嘰布褲子,腳踩草鞋,搖搖晃晃,三鞠躬,五拍胸;雜耍著金拔的人,將金拔高高拋起又落到另一金拔上,哐當一聲,繼續呼嘯著高速地旋轉著;頂碗的人,正步踢出,腳尖輕扣一只瓷碗,微微一彎,那碗第九只碗準確無誤的疊到了頭頂;鄉鎮裏的西洋樂隊演奏著嘔啞嘲哳難為聽的音樂;一個鬢發盡白,長須及胸的老道士一手拿著鈴鐺,一手拿著挑花木劍和餘下六個道士,擺著北鬥七星陣……
不是雜耍團進鄉表演,而是在“做功德”。
請道士、和尚做法事,江城稱為“做功德”。“做功德”規模大小不等。最簡者名為“出山敬”,稍上為“對靈繳”(即一暝火光),繁者有午夜(即半日一夜)、一晝夜肅啟(即一晝二夜)及兩晝夜。
施家名門望族,家大業大,做的便是最為隆重的“七日一旬”。
“做功德”由僧、道數人或十數人誦經拜懺,請神、引魂、拜閻羅、拜藥王、洗口願、拜血盆、打頭城(破地獄)、牽樁、走赦馬、勸願、普施各種繁雜的項目都成了孩子們眼中有趣的雜耍表演。
她們倆拉著施憶,這看看,那瞧瞧。
角落處圍滿了人,他們擠進人群中。簡陋的臺子,不過方寸之地,白紙黑字寫著這樣一幅對聯:一時間千秋故事,三尺地萬裏江山。
表演者掌中提、撥、勾、挑、扭、掄、閃、搖中,木偶仿若真人一般走、坐、跳、跑、騎馬、坐轎、脫衣、卸帽、拜跪、打鬧、完成各種覆雜的動作,再加上“地獄噴火”、“騰雲駕霧”、“移花接木”各種特技,看得三人目不轉睛,手舞足蹈。
“喜歡嗎?”
三人擡頭見是三叔公,連連點頭。
“等三叔公有空給你們做。”三叔公摸摸他們的頭,便往古大厝裏走。
小強也帶著他的“千軍萬馬”圍著木偶戲,看得津津有味。正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
忽然,施燦月覺得小辮子被誰一揪。她回過頭來,眼疾手快,隨手抓起腳下一個土塊往小強身上扔去。英勇的勞動人民打響了反擊的第一槍。
一群小屁孩默契地瞬即分成作戰雙方,戰爭開始了!
由於小強大將軍人多勢眾,在施燦月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迅速轉移戰場,撤離到龍眼林裏,根據有利地形跟敵人打起了游擊戰。
狼煙四起,土塊橫飛。
隨著捧哏似的“嗯啊嗻是”,中彈者很給面子的應聲倒地,然後,堅持“輕傷不下火線”又爬起來繼續戰鬥。土塊,也是沾身即散,衣服都開了花。戰爭,與正義無關,已搞不清誰是壞蛋,誰是紅軍。戰爭殃及池魚,土塊打到水塘裏休憩的鴨子,鋪張著翅膀,拖動著肥胖的身軀離地三尺後又隨即掉到了地上,咕嘎咕嘎地離開了是非的紅塵場。
敵人消失不見,小強可是學過二十以內加減法,懂得站得高看的遠的道理。
一溜煙爬上龍眼樹眺望遠方。手握竹筒槍想象著自己是武功蓋世黃老邪,青簫玉袍客,孜然江湖行。隨手摘下一片龍眼葉子卷成一圈,尾部按扁做成一哨子,站在樹上鼓著腮幫面紅耳赤,吹起沖鋒的號角,鼓舞著我方將士英勇殺敵,直吹得唾沫星子噴射四濺。
眼見敵方被打得七零八落、四處逃竄,落單的施憶正走向他所盤踞的龍眼樹。
施憶看見了躲在蒹葭叢中的施燦月和陳亦汝,正要向他們跑去。從一株龍眼樹下過,忽然,覺得雨勢變大,瓢潑大雨從天而降。打落在身上的雨水還帶著溫度,濕熱濕熱的。施憶聞了聞——一股尿騷味。
樹上的小強哈哈大笑,樹下的施憶哇哇大哭。
小強站在樹上威風凜凜,左顧右盼,卻被一顆石子擊中了。施燦月使用了卑鄙的武器——石子。小強急著要到樹下跟施燦月生死決戰。卻料想不到,連綿的陰雨天讓樹表面變得異常光滑,一向腳底抹油的小強,真的腳底一滑,雙腳劈叉卡在龍眼樹“丫”形的紙條上,上下不得,成了今年龍眼樹上收獲的最大最早的龍眼。
“快救我下來。”千軍萬馬早不見了蹤影,小強只能哀求施燦月他們了。
“那你得先答應我一件事。”施燦月回答道。
“什麽事?”
十九、舊廚房雞啄施憶,新木室琴咬亦汝
“你首先得跟啊憶弟弟道歉。還有……”施燦月借著說:“還有以後都得聽我的。”
小強毫不猶豫,一口答應。他求爺爺,告姥姥的。最後還是陳亦汝去田裏找來忙農活的父親,找了梯子將他從龍眼樹上收獲下來。
天仍是灰蒙蒙的,已日漸漸黃昏。孩子從不在乎時光流轉,因為來路還很長。
施憶回家換了一身幹凈衣物後,依舊是黛玉惱寶哥哥般望花落淚,止不住兩行清淚嘩啦啦地流。
“啊憶弟弟不要哭了,我帶你去看個好玩的東西,你肯定沒見過。”施燦月信誓旦旦地跟他打包票。
施憶這才暫時收住眼淚,懷疑地點點頭。
三人朝著施燦月家走去。
汪、汪、汪……潛伏在草垛裏躲雨的大黃又忽的冒出來,奔著施憶就去了。
哇、哇、哇……一聲驚雷般,施憶又哭起來,在空曠靜謐的鄉野中格外響亮,甚至對面的小山包都傳來了回聲,把大黃都唬住了。或許,大黃也想跟小主人的新朋友交朋友。
墻角邊躲著一株蒲公英,黃絨絨的花在門檐的庇護下還不至於被淋濕,風中搖曳著曼妙的舞姿。
三個人躡手躡腳地來到舊廚房,施燦月再三囑咐道:腳步輕一點,再輕一點。
舊廚房裏還遺留著燒柴火的竈。墻壁上掛著劈柴的刀,在粉白的墻留下紅色的印漬。經久未用的鬥笠蒙上了灰。施燦月在竈臺下面拉出來一個籃子,裏面正兒八經、端端正正坐著一只雪白的母雞。
時代變遷,笑娘本想將柴火竈改造成煤氣竈,可是在媽祖娘娘面前一問,又請了個風水先生“騰青龍,伏地虎”算了一番,得出了個“竈在人在,竈亡人亡”大兇結論,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後來,廢棄的廚房就成了家裏阿貓阿狗的住處。
“母雞媽媽,我又來看你啦。”施燦月撥開母雞雪白的羽翼,露出一團團黃色絨毛小球。
母雞屁股下,一團團黃色絨毛如同門前搖曳的蒲公英花,可愛極了。施憶興奮不已,他從沒見過活生生的小雞。
施燦月抓出來一只毛茸茸的小雞放在手上。施憶也學著伸手要去掏一只,母雞閃電般地出擊,往施憶小手上狠狠親了一口,立馬一個紅印,疼得施憶皺著眉眼中含著淚。
當小雞還是雞蛋的時候,施燦月就天天跟母雞深情相望,感情交流,恨不得自己就趴上面,代行母雞職責。小雞出世之後,施燦月天天幫笑娘餵養小雞,幫母雞點名,如果有調皮的小孩跑遠了,就趕緊把它抓回來。
所有,施燦月算是小雞阿姨了,母雞還是很友好的,但施憶就不同了。
“你怎麽那麽愛哭啊。”施燦月抱怨道,“你是不是男子漢!”
本是強忍著疼痛不哭的施憶,聽了這話又放聲大哭起來。
“野丫頭,猴仔爺爺叫你照顧他,你怎麽欺負他。”廚房裏忙碌的笑娘,聽聞哭聲,不問青紅皂白便罵。
“不是我,是母雞。”施燦月低下頭去。
“燒肉粽~豆花喲,燒肉粽~豆花喲,燒肉粽……”遠方傳來的吆喝聲越來越清晰。那個年代,日暮小黃昏,總有小攤小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吆喝聲穿過阡陌小道,如同狼王長嘯一聲,便能引得施燦月這群小餓狼紛紛出洞。
“啊嫲,我要買豆花。”施燦月聽得是三叔公的吆喝,靈機一動補充道:“買個豆花給啊憶弟弟吃,他就不會哭了。”
果不其然,施憶忘了哭泣,好奇問道:“什麽是豆花。”
“都快吃晚飯了還買什麽豆花。”笑娘嘴裏雖然責罵著,手卻伸入口袋中掏出兩張紅艷艷的一塊錢。那時候,一塊錢還是紅色的,猴仔還會拿著百元大鈔教施燦月和陳亦汝辨識上面的四個國家領導人。
三個人欣喜地奔出屋去,追著挑擔人的足跡:“三叔,我要買豆花。”
三叔公看著施燦月歡樂的小辮子,不知疲倦地擺動,笑著問道:”你又要買一個分給啊汝了嗎?”
“不,我要買三個!”施燦月伸出三個手指頭。
三叔公拿出三個大豆花給她。大豆花一個一塊,小豆花一個五毛。施燦月不敢接過來:“可是,我只有兩塊錢。”
“今天不用錢,三叔請你們吃。”三叔公知道笑娘給她一塊錢買大豆花,她卻總是買兩個小的,一個分給陳亦汝。
江湖夜雨十年燈,少年子弟已白頭。
一根磨得圓滑的扁擔挑著兩籃子,只有挑擔的人才清楚擔子上的重量。三叔公過了江中橋,就往古大厝這邊來。冗雜的喪事仍舊在繼續,似乎也沒有那麽哀傷,所以哀悼的儀式都似乎僅僅只是為了與這個家族的富貴相匹配。
當年海岸相送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還會為了當初怯懦而後悔。穿同一條褲襠長大的兒時玩伴,以至於現在一個是叱咤風雲,一個是沿街叫賣。
擔挑明月,衣惹煙霞的日子倒也灑脫。想起三嬸婆的面容,三叔公突然地笑了,踏著更穩健的步伐快步往古大厝那邊去,扯開了嗓子吆喝道:“燒肉粽~豆花喲,燒肉粽……”
辣椒刺鼻的味道混著姜辛辣,掩不住魚的鮮香。這麽多年了,味道都還沒變,猴仔心裏想到。他走到屋前,大聲喚道:“笑娘啊。”
笑娘心中有些詫異,等將魚起了鍋,淋上香料,用蓋子燜上幾分鐘。她連忙迎了出來。
猴仔身後,一個西裝筆挺的青年男子,一個花枝招展的女人,塗著紅色指甲,頭發燙成大波浪了,不如淺滬鎮裏的姑娘樸實。笑娘這一瞧,便明白了,他們是來找施憶的。
三人邊走邊吃,鮮嫩的豆花入口即化,還未回到家裏,一個大豆花就統統下了肚。
施憶見了那個花枝招展的女人,就張開雙臂,撲進了她的懷裏,喚道:“媽媽。”女人一把抱起施憶,溫柔地斥責:“晚飯時間了也不懂得回家吃飯。”
白熾燈,燈絲熱烈,黃色燈光氤氳,暖暖地撒在每個人臉上。
“小孩子嘛。”笑娘幫施憶解圍,盛情邀請道:“我都煮好了,今晚特意煮了紅燒魚。不然你們就在我家吃吧。”
笑娘將滿手油漬、魚腥往碎花圍裙上一擦,將幾咎飄散的頭發挽到耳後,面容樸素。誠然沒有濃妝艷抹的年輕女人光鮮亮麗。但本是到了人間四月芳菲盡的年紀,卻有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光景。
笑娘只是樸實大方地對著來客笑了笑。
猴仔不知是因為魚香太濃,還是笑容太甜,只覺得口裏生津,不禁咽了咽口水楞住了神。
“猴仔,你什麽時候再跟我下棋啊。”施燦月拉著猴仔的衣角,仰著臉問道。
猴仔回過神來,一邊蹲下身來要抱她,一邊回答道:“明天你來古大厝,我就跟你下棋。不過要賭一瓶綠茶。”
“好!賭就賭。”施燦月聞到猴仔的滿身酒氣,貓著身子躲了過去,堅定的回答。
猴仔一家子往對門走去。施憶揪著猴仔的胡子玩。一段時間的相處,施憶對這個百依百順的爺爺也不再恐懼。
“爸,媽都走了,你也該有個伴,不如……”施憶母親似乎在剛才看出了什麽端倪,開口詢問道。卻被施憶的父親生硬打斷,仿若是在責怪她哪壺不開題哪壺。
是否僅僅是因為,喪禮未過,母親還屍骨未寒。施憶的母親心中嘀咕的,閉上了嘴,不敢再多言語。
無人言語,寂靜得沒有一絲生氣,只聽得錚、錚、錚……數聲清脆悅耳之聲,如同山間清泉歡跳著下山玩耍。清茶飄香,三人爭先恐後地奔進木房。
三叔公一手放到唇間對著他們做了個噓聲的動作,另一手仍然隨意撥弄琴弦,傾耳細聽。
“三叔,木偶做好了沒有。”施燦月抑制不住迫切的心情,仿若沒看到三叔公的手勢般嚷嚷道。
三叔微微皺了眉頭,大把的胡須隨之抖動,張牙舞爪,心想:真是個猴急的野丫頭。三個縮小版的木偶只有七條提線,但各處關節連眼珠都能活動。精描細繪的彩繪,其中兩個旦角面容精致,一個醜角哈哈大笑的摸樣甚是搞怪有趣。
“我要這個。”兩人手都伸去拿那個醜角,異口同聲說道。
眼見兩人就要爭執起來,只聽得:錚!一聲琴響伴隨著陳亦汝一聲尖叫,小手被劃開一道口子,琴絲上留著鮮紅的血跡。
淚珠從她白凈的臉上吧嗒吧嗒落下,等到三嬸婆幫她包紮好傷口,才帶著哭腔問道:“三叔公,這琴聲好好聽啊,不過她怎麽會咬人啊。”
三叔和三嬸婆聽罷,哈哈大笑顧不上回答。
陳亦汝見兩人大笑,接著說:“琴怎麽只咬我,不咬你,是不是跟啊燦家大黃一樣看到壞人就會咬他,可是我不是壞人啊。”
三叔見陳亦汝看琴的神態,心中已經幾分了然,答道:“啊汝是不是想學琴啊。帶上假指甲就不會被劃到了。”言罷,將琴一掃。
“喜歡的話,讓三嬸婆教你彈琴!”
陳亦汝高興地拍著手,點著頭。
二十、下象棋猴仔賭茶,上山頭施憶逐風
河渠吹來的風,帶著冰涼的氣息,張開雙臂,裙擺搖曳,陳亦汝學著小燕子的模樣,輕聲哼著:小燕子,穿花衣,今天飛到我家裏。她覺得這樣跑得很快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他們都到古大厝那邊去了。”笑娘語氣中流露著無限的惋惜,無可奈何道:“他們家的老奶奶走了。”
“老奶奶去哪了?”陳亦汝腳步剛落,傻傻問道。
笑娘沒有回答。
陳亦汝腦中浮想著小洋房裏的那個老奶奶,極少見她出屋。偶爾見她在陽光的午後,閉著眼躺在綁滿布條的竹椅上的深深睡去。臉部皺成一團或許只是因為皺紋太多,而不是不高興吧。她總是躺在那殘破的竹椅裏抱著一只白貓出神,與豪華富貴之家的氣息格格不入。
在陳亦汝印象中,走了跟離開是一個意思的。曾經看過出嫁的姑娘坐上紅色的烏篷船消失在河道的轉角處。母親告訴她,有一天她也要嫁人也要離去的,她以為河渠是離開小鎮的唯一方式。
“我們去古大厝看看吧。”施燦月拉著陳亦汝又是一路飛奔。
一宮一城含古韻,一磚一瓦皆說法。
遠望重檐歇山式古大厝紅瓦屋宇:白玉石鷹,淩空欲飛;雙燕歸脊,如翼斯飛。青花石鎦金食刻的題匾“潯海衍派”四個大字松骨鶴形,蒼勁有力。正門左右兩側石卷為:“國順”、“家齊”。白石門廊上陰刻手法表現出一堆楹聯:
福不唐捐霧世勿達十善道
興堪計日居心要奉三無私
久未人居的古大厝,一掃頹唐之氣。此時,朱門大開。四進的古大厝,外面看是個“山”字,到了裏屋則成“回”字。窗柩廊檐上是雕刻著人物花卉、飛禽走獸的青石紅磚拼砌的花墻;廳堂門屏盡是大紅磚地,鏤空雕花;墻基柱礎也盡是珍禽異獸、花草魚蟲浮雕。
朱門綺戶,雕欄玉砌。木質朱紅門柱的雕龍刻鳳,畫工精致的五彩壁畫,流光溢彩的琉璃瓦卻被一抹蒼白褪去了光彩。門前大院搭起的竹棚裏堆滿了花圈。棚子的尾端,一幕黑色幔布拉下,寫著一個大大的“奠”字。
一個渾身臟兮兮的小孩,流著鼻涕搖搖欲墜,袖子藏著竹筒槍,一旁跟著一群更小的孩子。他們躲在遠遠的地方,畏手畏腳。施燦月和陳亦汝認得那是他們同班同學趙小強。
施燦月拉著怯懦的陳亦汝往裏闖,穿過長長竹棚,倚靠在鎮門石獅旁,伸長了脖子,往裏面探頭探腦。天井裏濕漉漉的一片。天井裏被誤當成荷葉的芋葉正接受綿綿細雨的洗禮,茁壯成長。而喪禮的儀式也剛進行到“沐浴凈身、穿壽衣。”
正廳中擠滿了人,須發盡白的老道士拿毛巾沾水,在逝者遺體前點三次,後點四次,口中念叨:前三後四,好壞你自己。旁邊一燙著大波浪的女人頭戴鬥笠,足踏竹椅,手執竹竿為逝者穿上壽衣。(江城曾為抗清根據地,寓有民族思想,頭戴笠,不戴清天,足踏椅,不履清地;手執竹竿,示當揭竿起義,故流傳至今)其餘人盡數穿白戴孝,俯首哀鳴。
最後道士搖晃手中三叉鈴,口中念念有詞,瓦缽中的金冥紙燒出淬煉的紅。旁邊還有幾點比火焰更為濃重的胭脂紅,近乎妖媚。
一個走動的小孩,深黑的瞳仁,純粹的眼白,如同躲在黑暗中蓄勢待發的貓頭鷹,尚未知道那是多大的悲慟,只是被大人們怪異的行為嚇得就要往外逃。
須臾之後,老道士大喊:吉時到,入殮時,棺木起。
赤色棺蓋被打開,屋子裏砰砰作響,哀鳴變成了嚎啕大哭。嚇得重門之外的陳亦汝哆嗦著拉扯著施燦月往後退:啊燦,我們趕緊走吧。快吃晚飯了,等下你啊嫲又罵你了。
慢慢的經歷,才懂得生死別離,沒有人可以穿梭於陰陽兩界,天堂是永遠不會轉身的背影。
十七、淺滬結義排座次,農院三叔做靈幡
氤氳燈光被門柱分割成一塊一塊光斑,仿若寫著: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暮年……
猴仔從側廊陰暗處走出來,走過一根根門柱,走過一塊塊光斑走進正廳,將小男孩拉了出來,隨手扯了張凳子坐下。
小孩子不能看。小男孩瞪大了眼盯著猴仔,反覆咀嚼著這句話。
猴仔拿起煙桿,點了一泡旱煙。猴仔口中吐出的煙混雜著酒味令人難受,小男孩捂著鼻子將頭扭向別處,卻瞥見門口兩個探頭探腦的同齡女孩。
一個淡藍底色白色碎花裙,已經洗得發白,低著頭,抓著裙擺,辮子低垂像是空中飄著的雨絲;另一個穿著美少女戰士印花的短袖,張大了眼睛往裏瞧,高紮的辮子微微擺動。
掙脫了猴仔的手往外跑,猴仔望見門外的施燦月和陳亦汝,心中一笑,大步跟在小男孩身後。
小男孩跑到大院門口,卻又停住了腳步,楞著看,不敢上前。
“猴仔,我們來下棋。這次我們賭一瓶綠茶。我要代表月亮懲罰你。”施燦月想象著是美少女戰士變身美麗的樣子,這一嚷嚷卻活像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梁山好漢。
“猴仔爺爺。”陳亦汝輕輕喚道。
“去啊。”猴仔推著小男孩。
小男孩瞪大了眼睛,擡頭望了望猴仔,步子往後一縮,緊抓著他母親的大腿,縮在了後頭。
猴仔突然大笑,這才發現大廳裏停止了哀嚎,入殮儀式已經完成。他擡起頭來眼光掃到了小男孩母親身上,海上風霜的刻痕又深了幾寸。
小男孩的母親略微有些惶恐,將傾斜下來的大波浪挽到耳後,拉著身後的施憶,手上殷紅的指甲格外刺眼,“去,叫爺爺。”
一言不發的小男孩也有些惶恐,只是一步三回頭地望著母親。
猴仔輕輕攬過小男孩,指著施燦月和陳亦汝:“這是啊燦姐姐,這是啊汝姐姐。”
小男孩微微點頭,仍是一言不發。
“啊燦,啊汝,你們帶他去三叔公那裏,看看大幡(靈幡)做好了沒有,做好了幫我拿回來。我請你們吃大白兔好不好。”
“好!”陳亦汝心裏還在想什麽是大幡的時候,施燦月已經滿口答應。
“那你們過橋的時候要小心,大幡要拿好不要弄壞了知道嗎?”
“知道!”施燦月小雞啄米般點頭。
“好朋友,手牽手,吃土豆,配燒酒,燒酒仙,走路空空顛。”猴仔口中念叨著,將他們三人的手搭在了一起。
小男孩對於這個初次見面爺爺的恐懼,多半來源他那紮得人生疼的胡須和那滿口的難聞的煙酒味。同樣初次見面的同齡人顯然親切得許多。
天空飛翔的燕子、屋頂跳動的麻雀、水塘跳出的蛤蟆、田間走動的雞鴨,遠處小山包上偶爾跑過的松鼠。小男孩對於淺滬鎮裏這一切都大為驚異,抓著施燦月和陳亦汝問這問那。施燦月卻因為莫名多了一個弟弟,做了姐姐而異常興奮。明明什麽都不懂,卻拍著胸脯對施憶說,“你叫我姐姐,我就告訴你。”
“你叫什麽名字啊。”陳亦汝小心翼翼問道。
“我叫施憶。施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施,憶就是記憶的憶。”
字都沒認識幾個的小屁孩哪裏懂得什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聽施憶這裏一解釋,陳亦汝更加糊塗了:“什麽魚?什麽人?猴仔爺爺說他見過美人魚呢!”
“就是施燦月的施是不是。”施燦月搶著問道。
施憶點點頭,問道:“你幾歲?”
“我六歲啊。”施燦月回答。
“我七歲。”陳亦汝也回答。
“那我六歲半,我叫啊汝姐姐。我不叫你姐姐。”施憶說道。
“那不行,我比你高,你要叫我姐姐,我們這裏是按照高矮來排的。施燦月挺著胸脯,站得筆直,還不忘偷偷踮著腳。
“猴仔也讓你叫我姐姐的。”見施憶不做理會,施燦月急了。
施憶懷疑地看著施燦月,目光轉向陳亦汝。
“是的,是的。”施燦月著急地拉著陳亦汝的手:“你快說是啊。”
陳亦汝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只得低下頭去。施憶卻誤以為她點了點頭,只得低聲喃喃道:“啊燦姐姐。”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施憶稀裏糊塗變成了啊憶小弟弟。
三人手牽著手,施憶站在中間像是連接著鎮南、鎮北的江中橋。施燦月總比施憶和陳亦汝快了半步,不知覺拉著他們就往小路裏來了。
小路從鎮中穿插出來繞到了小鎮邊緣的田地上,田地間蛤蟆的叫聲卷碎在嗡嗡的機械聲中銷聲匿跡。裁縫店老板抓住時代的機遇將的腳踏老式的縫紉機換成新式馬達縫紉機,在小鎮邊緣地帶,經營起了一家衣服代加工廠。
突然,從天而降的黃土塊在施憶的白西裝上開了花,猶如沐浴春雨的一簇龍眼花。
“男生和女生,手牽手,羞羞臉。”小強從廠房旁納涼樹上爬下來,狠狠吸了口氣,將鼻涕吸了回去,手中拿著竹筒槍得意洋洋。
母雞呼喚小雞一般,一群更小的孩子尾隨其後,截住了去路。
仿若評書演繹中,耳聞一聲炮響,從斜裏插出一路兵馬,只見那將軍金盔金甲,高頭大馬……但這小強大將軍身旁跟著這群臨時七拼八湊起來的百萬雄師。其中不乏幾個從元謀人進化而來,剛解放雙手,直立行走的小小屁孩。這些小小屁孩五音不全的幫小強大將軍和著音:羞羞臉……
施憶一聲哇哇大哭起來,刺透了縫紉機的馬達聲。陳亦汝紅著臉松開施憶的手。
“你才羞羞臉。”施燦月反駁道,握緊了施憶的手。
“反彈。”
“反彈無效!”施燦月雙手交叉在胸前。
“我們快走吧。猴仔爺爺讓我們去三叔公那裏拿大幡呢。”陳亦汝拉著施燦月的衣角。
“哼,猴仔要請我們吃大白兔,你們沒得吃。”施燦月趾高氣昂,眼睛斜視著小強。
三人漸漸遠去,小強咽了咽口水,嘲笑道:“活閻王,奪命鬼,你們等下連命都沒咯。”
聽了小強的嚇唬,施憶的淚更是如同這飄渺煙雨,無休無止。任憑施燦月和陳亦汝怎麽安慰都無濟於事。施燦月和陳亦汝也都如這抑郁的天,悶悶不樂。
忽然,傳來一股鐵觀音的清香,沁人心脾。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三叔公的家裏。三叔公的農家小院跟古大厝一比顯然小了許多。
“四水歸堂”的布局,穿鬥式木架構。從大門中入為正房,左右兩座廂房緊接而建,不加精雕,不施彩繪,色調素雅明凈與青山綠水渾然一體不比猴仔家古大厝的金碧輝煌,奢華外放。
院門大開,院子裏抖擻著身上羽毛的老母雞,甩開水花,膨脹成一團棉花。院中擺放的石磨走近了還能聞到殘留的米醬香味。石磨旁兩個竹籃和一根光滑的扁擔。
正廳裏高懸魯班畫像,供桌上鮮果粉紅。供桌前一方紅木八仙桌和一對太師椅做工精良花式繁華。八仙桌上一紅木茶盤仿若與桌渾然一體,茶盤之上一套紫砂茶壺,最妙的是桌上一束插花,隨處可見的野花野草,被主人一番擺弄,卻顯一番高雅別致景象。
左右兩道屏風,一邊是百舸爭流圖,一邊是海上風濤圖,都以百年龍眼木為原料,不施粉彩,造型凝練,刀工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仿若風濤劈天蓋地而來,風帆鼓滿而去。
施憶見著這些新奇的玩意兒不禁一楞,忘了哭泣。施燦月大喊著:三叔、三叔……才讓施憶回過神來。
“小丫頭,找三叔幹嘛呢。”偏門裏轉出來一個氣質高雅的婦人。
“三嬸婆,猴仔讓我們來找三叔公拿、拿……”
“拿大幡。”陳亦汝提醒她。
“哦?他在木房裏呢。你們去找他吧。”
木房裏,飄著木屑的味道,直讓人想打噴嚏。
摻雜著幾根銀絲,滿鬢絡腮胡沿著臉頰傾斜而下的老人手握一把斧頭,青筋暴起,在木料上一斧一板敲鑿,時而輕時而重。老話四大嬌:木匠的斧子,廚子的刀,光棍的行李,大姑娘的腰。
每一板的輕重,每一斧的角度,都可窺見三叔公技藝的高超。
三叔公是祖傳的木匠手藝。無論是建房的大木匠功夫,還是制作門框的小木匠功夫,甚至是木雕細木匠功夫三叔都是無一不通。隨著時代快速發展,木匠的效率趕不上時代的要求也就慢慢少人上門求活了。再來也上了年紀,木匠是個力氣活。三叔便荒廢了手藝,靠著三嬸婆的廚房手藝,挑著小吃走街串巷去補貼家用。
調皮搗蛋的施燦月總要跟別人有點不同,笑娘讓她稱呼猴仔為猴仔爺爺,她卻固執的只叫猴仔;讓她叫三叔公,她卻吧“公”字隱了去,只叫他三叔。三叔公聽了也樂呵呵。有時候,施燦月揪著三叔的胡子,問道:等你老了,胡子會不會變的白白的跟太上老君一樣?
一旁的笑娘總會制止道:什麽太上老君,小孩子不要胡說八道褻瀆神靈。
十八、施府治喪做功德,孩童大戰龍眼林
三叔公三五板斧下去,一長條形木料劈成凹字形面塊。他從抽屜中取出牛皮包,仿若小李飛刀唰地展開,七把大小不一的鑿刀一字排開。
他全神貫註於木活上,並沒有註意到幾個小屁孩的到來。
“三叔!”施燦月大聲叫喊著撲向三叔公。
三叔公見除了這兩個常來的小丫頭,又多了個臭小子。
胖乎乎的小男孩,白白凈凈,瞪大著眼睛張望。他齊整的頭發像是半個西瓜倒扣在頭上,雪白的西裝卻臟了一處,蹚蹚發亮的小皮鞋也帶了泥。
“小丫頭,你又來搗亂了?還帶了個臭小子?”
“不是的。不是的。猴仔叫我們來拿大幡,猴仔是他爺爺。”
“哦?”三叔有些驚異,接著說道:“大幡在那,你們一個拿頭一個拿尾,一個拿小幡。”
屋中錛、鑿、斧、鋸、刨、尺、墨鬥一應俱全。施憶好奇地這個碰碰,那個摸摸,竟挪不開腳。一個四方塊狀的東西碰到了地上,竟散成了小塊,嚇得施憶仿若被定了身不敢動彈,揉紅的眼睛又烏雲密布,頃刻間又要有一場傾盆大雨。
“不要哭,不要哭,我們把它合起來。”施燦月安慰著施憶,將地上的木塊組裝了半天卻始終無法完整。
三叔接過木塊,快速組裝成型,摸著施憶的頭說道:“這叫正方鎖。是孔明鎖的一種,還有四季鎖、連環鎖、十二方鎖、十八插鉤鎖、二十四鎖……”他不知這三個六、七歲孩童聽不聽得懂,目光泯滅在木匠生活的極遠處。
“可以送給我嘛?”施憶怯怯問道,隨即又補了一句:“我會畫畫,畫跟你換好不好。”
“好!好……”三叔笑著頻頻點頭。
“三叔公,你在做什麽。”陳亦汝看著桌案上的木料不解說道。
“古箏。”三叔公笑著。
三人拿著大幡,她們一字一句教施憶那首不知名的江城童謠:
天烏烏,蔔落雨, 海龍王,蔔娶某。 龜吹蕭,鱉打鼓, 水雞扛橋目吐吐, 田嬰舉旗叫辛苦, 火螢擔燈來照路, 老鼠沿路打鑼鼓……
回到古大厝。
久無人煙的古大厝突然變得擁擠,人滿為患。院前停的小轎車讓偏遠海港小鎮的人,投去艷羨目光。自行車還是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不要說小轎車,就連嘉陵摩托都是罕見物。
前來吊唁的人,爭先恐後,都表露著切膚之痛的神色。
“猴哥,這你孫子?”滿身泥土味的莊稼人,說著就伸手便要抱施憶。
施憶步子一撤,又是一躲,躲到施燦月和陳亦汝身後。
猴仔點點頭,卻發現施憶臉上淚痕斑斑,心疼問道:“啊憶,誰欺負你了?”
一個憨厚的莊稼人,他摸摸了下巴處痣上的毛,連忙接口道:“肯定是為了他啊嫲傷心,這孩子這麽小就這麽懂事,將來一定會很有成就,前途無量。”
陳亦汝見說話的人是父親,朝他笑了笑。
猴仔心中大喜,連連頷首,招呼著絡繹不絕的人,手上的煙來不及抽上一口就化成灰。
灰蒙蒙的天,清風襲來,抓過來牡丹花被子,施燦月知道肯定是啊嫲起床了。
窗外,紅花楹初紅微露,在風中舞騷弄姿。施燦月也跟著爬起來。鐘表還是貴重物品的年代,施燦月怎麽也想不通,為什麽啊嫲總能在太陽公公剛升起的時候就起床,或許啊嫲就是太陽公公吧,可是太陽公公不是男的嗎。
“啊嫲,先煮飯好不好。”施燦月走進廳堂,向跪坐蒲團上,雙眼閉闔,雙手合十的笑娘撒嬌,心裏著急地去古大厝那邊玩耍。
笑娘不做理會,施燦月也就不敢再吱聲。
笑娘是虔誠的。調皮搗蛋的施燦月別的事情怎麽鬧都可以,唯獨對於禮佛,她第一次被打就是打破了媽祖娘娘的香爐。
笑娘負責照顧施燦月,自從她上了學,空閑出來的時間就更多了,她唯一做的事情也只是到各處佛前點燭上香,以求平安。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早在千年前,市井十州人,漲潮萬國商的繁榮昌盛中,各方的宗教信仰隨著滿載貨物的船只,來到這個恢宏廣博的土地上落地生根。佛教開元寺、延福寺;道教清源山、老君巖;伊斯蘭教清真寺、靈山聖墓;摩尼教草庵堂;印度教……林林總總,不可一一而語。
江城之南的淺滬鎮雖是偏遠,但也是廟宇林立,大廟如鎮海宮,氣勢恢宏莊嚴肅穆,小廟如居士林,小巧玲瓏不失精致。
眾多的宗教信仰浸潤著一方人廣博包容的心。
施燦月等著笑娘上香,百無寂寥地看看桌上供奉的媽祖娘娘,慈眉善目;再看看墻上掛著的年輕人的畫像,英俊瀟灑。笑娘曾經指著那張畫像說:這個是你爺爺。你爺爺是個知青,小鎮的郵遞員,寫得一筆好字。你要好好讀書寫字,也寫那麽好看的字。
等吃了早餐,她和陳亦汝又來到古大厝。
小鎮裏許多人都來聚集到古大厝裏,好生熱鬧。
跳著拍胸舞的人,裸露著上半身,頭戴著三彩布條,紅黃哢嘰布褲子,腳踩草鞋,搖搖晃晃,三鞠躬,五拍胸;雜耍著金拔的人,將金拔高高拋起又落到另一金拔上,哐當一聲,繼續呼嘯著高速地旋轉著;頂碗的人,正步踢出,腳尖輕扣一只瓷碗,微微一彎,那碗第九只碗準確無誤的疊到了頭頂;鄉鎮裏的西洋樂隊演奏著嘔啞嘲哳難為聽的音樂;一個鬢發盡白,長須及胸的老道士一手拿著鈴鐺,一手拿著挑花木劍和餘下六個道士,擺著北鬥七星陣……
不是雜耍團進鄉表演,而是在“做功德”。
請道士、和尚做法事,江城稱為“做功德”。“做功德”規模大小不等。最簡者名為“出山敬”,稍上為“對靈繳”(即一暝火光),繁者有午夜(即半日一夜)、一晝夜肅啟(即一晝二夜)及兩晝夜。
施家名門望族,家大業大,做的便是最為隆重的“七日一旬”。
“做功德”由僧、道數人或十數人誦經拜懺,請神、引魂、拜閻羅、拜藥王、洗口願、拜血盆、打頭城(破地獄)、牽樁、走赦馬、勸願、普施各種繁雜的項目都成了孩子們眼中有趣的雜耍表演。
她們倆拉著施憶,這看看,那瞧瞧。
角落處圍滿了人,他們擠進人群中。簡陋的臺子,不過方寸之地,白紙黑字寫著這樣一幅對聯:一時間千秋故事,三尺地萬裏江山。
表演者掌中提、撥、勾、挑、扭、掄、閃、搖中,木偶仿若真人一般走、坐、跳、跑、騎馬、坐轎、脫衣、卸帽、拜跪、打鬧、完成各種覆雜的動作,再加上“地獄噴火”、“騰雲駕霧”、“移花接木”各種特技,看得三人目不轉睛,手舞足蹈。
“喜歡嗎?”
三人擡頭見是三叔公,連連點頭。
“等三叔公有空給你們做。”三叔公摸摸他們的頭,便往古大厝裏走。
小強也帶著他的“千軍萬馬”圍著木偶戲,看得津津有味。正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
忽然,施燦月覺得小辮子被誰一揪。她回過頭來,眼疾手快,隨手抓起腳下一個土塊往小強身上扔去。英勇的勞動人民打響了反擊的第一槍。
一群小屁孩默契地瞬即分成作戰雙方,戰爭開始了!
由於小強大將軍人多勢眾,在施燦月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迅速轉移戰場,撤離到龍眼林裏,根據有利地形跟敵人打起了游擊戰。
狼煙四起,土塊橫飛。
隨著捧哏似的“嗯啊嗻是”,中彈者很給面子的應聲倒地,然後,堅持“輕傷不下火線”又爬起來繼續戰鬥。土塊,也是沾身即散,衣服都開了花。戰爭,與正義無關,已搞不清誰是壞蛋,誰是紅軍。戰爭殃及池魚,土塊打到水塘裏休憩的鴨子,鋪張著翅膀,拖動著肥胖的身軀離地三尺後又隨即掉到了地上,咕嘎咕嘎地離開了是非的紅塵場。
敵人消失不見,小強可是學過二十以內加減法,懂得站得高看的遠的道理。
一溜煙爬上龍眼樹眺望遠方。手握竹筒槍想象著自己是武功蓋世黃老邪,青簫玉袍客,孜然江湖行。隨手摘下一片龍眼葉子卷成一圈,尾部按扁做成一哨子,站在樹上鼓著腮幫面紅耳赤,吹起沖鋒的號角,鼓舞著我方將士英勇殺敵,直吹得唾沫星子噴射四濺。
眼見敵方被打得七零八落、四處逃竄,落單的施憶正走向他所盤踞的龍眼樹。
施憶看見了躲在蒹葭叢中的施燦月和陳亦汝,正要向他們跑去。從一株龍眼樹下過,忽然,覺得雨勢變大,瓢潑大雨從天而降。打落在身上的雨水還帶著溫度,濕熱濕熱的。施憶聞了聞——一股尿騷味。
樹上的小強哈哈大笑,樹下的施憶哇哇大哭。
小強站在樹上威風凜凜,左顧右盼,卻被一顆石子擊中了。施燦月使用了卑鄙的武器——石子。小強急著要到樹下跟施燦月生死決戰。卻料想不到,連綿的陰雨天讓樹表面變得異常光滑,一向腳底抹油的小強,真的腳底一滑,雙腳劈叉卡在龍眼樹“丫”形的紙條上,上下不得,成了今年龍眼樹上收獲的最大最早的龍眼。
“快救我下來。”千軍萬馬早不見了蹤影,小強只能哀求施燦月他們了。
“那你得先答應我一件事。”施燦月回答道。
“什麽事?”
十九、舊廚房雞啄施憶,新木室琴咬亦汝
“你首先得跟啊憶弟弟道歉。還有……”施燦月借著說:“還有以後都得聽我的。”
小強毫不猶豫,一口答應。他求爺爺,告姥姥的。最後還是陳亦汝去田裏找來忙農活的父親,找了梯子將他從龍眼樹上收獲下來。
天仍是灰蒙蒙的,已日漸漸黃昏。孩子從不在乎時光流轉,因為來路還很長。
施憶回家換了一身幹凈衣物後,依舊是黛玉惱寶哥哥般望花落淚,止不住兩行清淚嘩啦啦地流。
“啊憶弟弟不要哭了,我帶你去看個好玩的東西,你肯定沒見過。”施燦月信誓旦旦地跟他打包票。
施憶這才暫時收住眼淚,懷疑地點點頭。
三人朝著施燦月家走去。
汪、汪、汪……潛伏在草垛裏躲雨的大黃又忽的冒出來,奔著施憶就去了。
哇、哇、哇……一聲驚雷般,施憶又哭起來,在空曠靜謐的鄉野中格外響亮,甚至對面的小山包都傳來了回聲,把大黃都唬住了。或許,大黃也想跟小主人的新朋友交朋友。
墻角邊躲著一株蒲公英,黃絨絨的花在門檐的庇護下還不至於被淋濕,風中搖曳著曼妙的舞姿。
三個人躡手躡腳地來到舊廚房,施燦月再三囑咐道:腳步輕一點,再輕一點。
舊廚房裏還遺留著燒柴火的竈。墻壁上掛著劈柴的刀,在粉白的墻留下紅色的印漬。經久未用的鬥笠蒙上了灰。施燦月在竈臺下面拉出來一個籃子,裏面正兒八經、端端正正坐著一只雪白的母雞。
時代變遷,笑娘本想將柴火竈改造成煤氣竈,可是在媽祖娘娘面前一問,又請了個風水先生“騰青龍,伏地虎”算了一番,得出了個“竈在人在,竈亡人亡”大兇結論,就放棄了這個念頭。後來,廢棄的廚房就成了家裏阿貓阿狗的住處。
“母雞媽媽,我又來看你啦。”施燦月撥開母雞雪白的羽翼,露出一團團黃色絨毛小球。
母雞屁股下,一團團黃色絨毛如同門前搖曳的蒲公英花,可愛極了。施憶興奮不已,他從沒見過活生生的小雞。
施燦月抓出來一只毛茸茸的小雞放在手上。施憶也學著伸手要去掏一只,母雞閃電般地出擊,往施憶小手上狠狠親了一口,立馬一個紅印,疼得施憶皺著眉眼中含著淚。
當小雞還是雞蛋的時候,施燦月就天天跟母雞深情相望,感情交流,恨不得自己就趴上面,代行母雞職責。小雞出世之後,施燦月天天幫笑娘餵養小雞,幫母雞點名,如果有調皮的小孩跑遠了,就趕緊把它抓回來。
所有,施燦月算是小雞阿姨了,母雞還是很友好的,但施憶就不同了。
“你怎麽那麽愛哭啊。”施燦月抱怨道,“你是不是男子漢!”
本是強忍著疼痛不哭的施憶,聽了這話又放聲大哭起來。
“野丫頭,猴仔爺爺叫你照顧他,你怎麽欺負他。”廚房裏忙碌的笑娘,聽聞哭聲,不問青紅皂白便罵。
“不是我,是母雞。”施燦月低下頭去。
“燒肉粽~豆花喲,燒肉粽~豆花喲,燒肉粽……”遠方傳來的吆喝聲越來越清晰。那個年代,日暮小黃昏,總有小攤小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吆喝聲穿過阡陌小道,如同狼王長嘯一聲,便能引得施燦月這群小餓狼紛紛出洞。
“啊嫲,我要買豆花。”施燦月聽得是三叔公的吆喝,靈機一動補充道:“買個豆花給啊憶弟弟吃,他就不會哭了。”
果不其然,施憶忘了哭泣,好奇問道:“什麽是豆花。”
“都快吃晚飯了還買什麽豆花。”笑娘嘴裏雖然責罵著,手卻伸入口袋中掏出兩張紅艷艷的一塊錢。那時候,一塊錢還是紅色的,猴仔還會拿著百元大鈔教施燦月和陳亦汝辨識上面的四個國家領導人。
三個人欣喜地奔出屋去,追著挑擔人的足跡:“三叔,我要買豆花。”
三叔公看著施燦月歡樂的小辮子,不知疲倦地擺動,笑著問道:”你又要買一個分給啊汝了嗎?”
“不,我要買三個!”施燦月伸出三個手指頭。
三叔公拿出三個大豆花給她。大豆花一個一塊,小豆花一個五毛。施燦月不敢接過來:“可是,我只有兩塊錢。”
“今天不用錢,三叔請你們吃。”三叔公知道笑娘給她一塊錢買大豆花,她卻總是買兩個小的,一個分給陳亦汝。
江湖夜雨十年燈,少年子弟已白頭。
一根磨得圓滑的扁擔挑著兩籃子,只有挑擔的人才清楚擔子上的重量。三叔公過了江中橋,就往古大厝這邊來。冗雜的喪事仍舊在繼續,似乎也沒有那麽哀傷,所以哀悼的儀式都似乎僅僅只是為了與這個家族的富貴相匹配。
當年海岸相送的情景還歷歷在目,還會為了當初怯懦而後悔。穿同一條褲襠長大的兒時玩伴,以至於現在一個是叱咤風雲,一個是沿街叫賣。
擔挑明月,衣惹煙霞的日子倒也灑脫。想起三嬸婆的面容,三叔公突然地笑了,踏著更穩健的步伐快步往古大厝那邊去,扯開了嗓子吆喝道:“燒肉粽~豆花喲,燒肉粽……”
辣椒刺鼻的味道混著姜辛辣,掩不住魚的鮮香。這麽多年了,味道都還沒變,猴仔心裏想到。他走到屋前,大聲喚道:“笑娘啊。”
笑娘心中有些詫異,等將魚起了鍋,淋上香料,用蓋子燜上幾分鐘。她連忙迎了出來。
猴仔身後,一個西裝筆挺的青年男子,一個花枝招展的女人,塗著紅色指甲,頭發燙成大波浪了,不如淺滬鎮裏的姑娘樸實。笑娘這一瞧,便明白了,他們是來找施憶的。
三人邊走邊吃,鮮嫩的豆花入口即化,還未回到家裏,一個大豆花就統統下了肚。
施憶見了那個花枝招展的女人,就張開雙臂,撲進了她的懷裏,喚道:“媽媽。”女人一把抱起施憶,溫柔地斥責:“晚飯時間了也不懂得回家吃飯。”
白熾燈,燈絲熱烈,黃色燈光氤氳,暖暖地撒在每個人臉上。
“小孩子嘛。”笑娘幫施憶解圍,盛情邀請道:“我都煮好了,今晚特意煮了紅燒魚。不然你們就在我家吃吧。”
笑娘將滿手油漬、魚腥往碎花圍裙上一擦,將幾咎飄散的頭發挽到耳後,面容樸素。誠然沒有濃妝艷抹的年輕女人光鮮亮麗。但本是到了人間四月芳菲盡的年紀,卻有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光景。
笑娘只是樸實大方地對著來客笑了笑。
猴仔不知是因為魚香太濃,還是笑容太甜,只覺得口裏生津,不禁咽了咽口水楞住了神。
“猴仔,你什麽時候再跟我下棋啊。”施燦月拉著猴仔的衣角,仰著臉問道。
猴仔回過神來,一邊蹲下身來要抱她,一邊回答道:“明天你來古大厝,我就跟你下棋。不過要賭一瓶綠茶。”
“好!賭就賭。”施燦月聞到猴仔的滿身酒氣,貓著身子躲了過去,堅定的回答。
猴仔一家子往對門走去。施憶揪著猴仔的胡子玩。一段時間的相處,施憶對這個百依百順的爺爺也不再恐懼。
“爸,媽都走了,你也該有個伴,不如……”施憶母親似乎在剛才看出了什麽端倪,開口詢問道。卻被施憶的父親生硬打斷,仿若是在責怪她哪壺不開題哪壺。
是否僅僅是因為,喪禮未過,母親還屍骨未寒。施憶的母親心中嘀咕的,閉上了嘴,不敢再多言語。
無人言語,寂靜得沒有一絲生氣,只聽得錚、錚、錚……數聲清脆悅耳之聲,如同山間清泉歡跳著下山玩耍。清茶飄香,三人爭先恐後地奔進木房。
三叔公一手放到唇間對著他們做了個噓聲的動作,另一手仍然隨意撥弄琴弦,傾耳細聽。
“三叔,木偶做好了沒有。”施燦月抑制不住迫切的心情,仿若沒看到三叔公的手勢般嚷嚷道。
三叔微微皺了眉頭,大把的胡須隨之抖動,張牙舞爪,心想:真是個猴急的野丫頭。三個縮小版的木偶只有七條提線,但各處關節連眼珠都能活動。精描細繪的彩繪,其中兩個旦角面容精致,一個醜角哈哈大笑的摸樣甚是搞怪有趣。
“我要這個。”兩人手都伸去拿那個醜角,異口同聲說道。
眼見兩人就要爭執起來,只聽得:錚!一聲琴響伴隨著陳亦汝一聲尖叫,小手被劃開一道口子,琴絲上留著鮮紅的血跡。
淚珠從她白凈的臉上吧嗒吧嗒落下,等到三嬸婆幫她包紮好傷口,才帶著哭腔問道:“三叔公,這琴聲好好聽啊,不過她怎麽會咬人啊。”
三叔和三嬸婆聽罷,哈哈大笑顧不上回答。
陳亦汝見兩人大笑,接著說:“琴怎麽只咬我,不咬你,是不是跟啊燦家大黃一樣看到壞人就會咬他,可是我不是壞人啊。”
三叔見陳亦汝看琴的神態,心中已經幾分了然,答道:“啊汝是不是想學琴啊。帶上假指甲就不會被劃到了。”言罷,將琴一掃。
“喜歡的話,讓三嬸婆教你彈琴!”
陳亦汝高興地拍著手,點著頭。
二十、下象棋猴仔賭茶,上山頭施憶逐風
河渠吹來的風,帶著冰涼的氣息,張開雙臂,裙擺搖曳,陳亦汝學著小燕子的模樣,輕聲哼著:小燕子,穿花衣,今天飛到我家裏。她覺得這樣跑得很快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