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文昌帝高坐在龍椅以上, 垂在面前的白玉旒遮住了他的臉,臺階下的人都不能看清楚文昌帝的神情。
等大臣進言完了之後,文昌帝意味不明的問道:“眾位大臣都是這個意思嗎?都認為唯有三皇子能擔當儲君的位置嗎?”
三皇子一黨自然是要在文昌帝盡力吹捧三皇子, 聽文昌帝這樣一問, 自然是紛紛讚揚趙奕雲的賢德, 若是有他這樣的皇子坐上儲君之位,大禹必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而原本是文昌帝心腹的大臣們,早從文昌帝的舉動中, 瞧出了他的心意, 文昌帝最看重的就是三皇子,屬意的太子也是三皇子。
不然誰有那麽大的膽子在這個風口浪尖上,讓京兆府尹把山東的流民扣下去。
這些大臣聽文昌帝這樣一問,自然就順水推舟的讚揚起來趙奕雲的英明。他們雖然不至於去投靠三皇子, 但是在事情已經成了定局的情況下, 說一兩句好聽的話, 又不需要費太大的神, 何樂而不為呢?
而大皇子的人前日商議出了一個良策, 父皇不是喜歡三皇子, 想讓三皇子對太子嗎?
若是他知道朝堂上的人都站在是三皇子這邊,而且三皇子的母族在西北似乎也不太安分。到那個時候,文昌帝還能保持對趙奕雲的喜愛嗎?
聽著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言的說著趙奕雲的好話,文昌帝龍咆下的手掌慢慢握成了拳頭。他看著站在下面意氣風華的趙奕雲。
心情忽然有些覆雜,對於三皇子他從來都是疼愛, 就是在今日, 明知道周家做了蠢事之後, 依然想要立他太子。只是當所有的大臣都屬意立趙奕雲為太子,言語中大力讚揚趙奕雲時, 他心力忽然湧上一股嫉妒與戒備。
他老了,趙奕雲卻是風華正茂,他可以給他太子之位,可也僅限於太子之位,以趙奕雲這麽高的聲望,若是讓他當了太子,有一天他若想要更近一步,他是不是就必須給趙奕雲讓路了呢?
特別是想起早上他看到關於鎮北侯在西北私養戰馬的事情,原本他是沒有把這件事情聯系到趙奕雲身上,可現在他忽然不那麽確定了。
文昌帝沈聲說道:“前幾天,周家的事情刑部查出結果了嗎?”
他也是人,不是聖人,而且帝王本來就是多疑的,即使趙奕雲是他最疼愛的兒子,他對他還是會有防備。
刑部侍郎沒有想到在這種情況,文昌帝竟然會主動問起周家的事情。原本他都以為文昌t帝的意思會是在私下裏小懲大誡便是。
可看文昌帝現在的態度卻是有些不像了,刑部侍郎心裏奇怪歸奇怪,面上恭敬的回道:“皇上,周家的案子正在審查中,暫時還沒有結果。”
文昌帝聲音裏帶著些火氣:“半個月前的案子,刑部竟然現在還沒有查出結果來?刑部的官員到底是幹什麽吃的?”
“臣有罪!”刑部的侍郎立馬跪在大殿上請罪。
趙奕雲也從文昌帝突如其來的怒氣中,察覺到不對了,文昌帝的反應太奇怪了,周家明明就是他拖著讓刑部暫時不要處理的,現在他突然對刑部發難,只能是對他的不滿了。
早上的變故太多了,趙奕雲也來不及細想到底是什麽地方出現了差錯,但是他當機立斷的跪在地上請罪道:“父皇息怒,周家有罪,懲處便是,父皇不要氣壞了身子。”
文昌帝眼神覆雜的看向趙奕雲,他對趙奕雲依然喜愛,只是有些疑心起來之後,句不是那麽容易消除的,他疲憊的捏了捏鼻梁,他知道他終於一天會駕鶴西去,他手中的江山總要傳給他的兒子,只是他希望他是壽正終寢,而不是像先皇一樣,被自己的兒子囚禁,被迫禪位。
文昌帝的聲音緩和了一些:“你起來吧,周家是周家與你無關。”
文昌帝雖然有疑心,但他的理智還在,太子的事情他要好好想一想,但是也不想看到周家做的汙糟事影響到趙奕雲。
趙奕雲遲疑的看了文昌帝一眼,站了起來,他垂著頭站回了自己的位置,只是他從文昌帝的態度中明了,太子之位這次恐怕又是無望了。
是誰在父皇面前說了什麽嗎?還是周家又查出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來了?
趙奕雲一邊想著眼神裏積攢著怒氣,他克制得把唇緊抿,不讓自己在大殿上失態。然後他在暗處給自己的下臣使了一個眼色。
那主簿見了點了點頭出列出文昌帝進言道:“皇上臣有事要奏。”
趙奕雲把文昌帝的心事給猜中了,他確實是暫時不想立太子了,他忍不住想要試探一下,要是他遲遲不立趙奕雲為太子,他會走做什麽樣的反應?
是繼續安分守己,還是忍不住想要對他這個君父有所行動?
文昌帝看著階下長相俊美無儔的兒子,他想這只是一個考驗,若是趙奕雲通過了,他自然能放心的把太子之位交給他,把他百年之後大禹的萬裏河山也交給他。
“說吧。”
“百善孝為首,臣要參徐太傅嫡孫不守孝道,在孝期不丁憂辭官,私下裏宴飲為樂,祖父去世還未過白日,面上竟然無一絲哀色。”
國本之爭,有文昌帝在上面壓著,百官就是爭執也不會太過火,因為他爭得再厲害,太子的位置也在文昌帝的一念之間。
但是德行問題就不一定了,孝確實是一個百官立身的根本。君不見前朝有一位首輔大臣因為沒有丁憂辭官為父親守孝,朝野上百官頓時對他心生不滿,紛紛彈劾,就是他去世之後,身上還背著罵名。
徐太傅還是有一些學生在朝為官的,雖然徐紹元沒有刻意與他們走動親密,但是徐老爺子屍骨未寒,他們總不能看到老師的孫子在朝堂這樣被人打壓。
“程主簿,你的話倒讓我有些聽不明白了,只有兒子才需要為父為母的喪禮,辭官回鄉守孝。若是要孫輩守孝,那必須正在父親已經亡故的情況,現在徐大人已經辭官回家,丁憂的事情如何牽扯得到狀元郎?”
那個程主簿早就想好了對策:“劉大人就沒有想過為什麽父死之後要孫子代替的父親守孝三年的嗎?那是因為父死之後,是祖父代行了父職,所以孫輩要以為父親守孝的規制來為祖父守孝。而我們都知道,狀元郎自幼是徐老爺子撫養成人,若是狀元郎有孝心就應該主動辭官丁憂。“
他這話一出,朝堂上的人頓時分為兩派開始爭論。
文昌帝倒是沒有阻止,比起讓朝臣爭論太子的人選,讓他們爭論這件事情與他而言倒不是什麽大事。
等他們吵夠之後,還沒有爭出一個結果,文昌帝就宣布退朝。
下午的時候,文昌帝身邊的王順當著諸位皇子的面宣讀一份聖旨。聖旨的內容與之前流言內容大同小異,只有一個人的身份有所變動,那就是三皇子趙奕雲。
原本他是要受封太子的,只是現在他的身份變成了昌王,並且準他到吏部觀政。
昌王是先皇下旨過繼文昌帝時賜給他的封號,雖然過了幾日之後,文昌帝就從昌王變成了太子,但是這個封號的意義還是顯得非比尋常。
其他人怎麽想趙奕雲沒心情去猜測,只是他自己卻知道昌王在特殊,與太子的位置還是相差甚遠,掩飾不了父皇在他心中起了芥蒂的事情。
還有早朝時竟然連原本是二皇子的人都開始替他進言,他們這樣反常的行為讓趙奕雲不得不起疑心。他自小在文昌帝的寵愛下長大,他一時沒明白文昌帝的意圖,但是他身邊還是其他謀臣,他現在也明白過來文昌帝對他的懷疑了。
趙奕雲心情十分覆雜,其實他從來沒有想過要謀權篡位,文昌帝在他心中先是父,再是君。趙奕雲想起母妃在他面前警告說道:“雲兒,你要永遠記住你父皇首先是大禹的皇帝,才是你的父親。”
這句話的意思他現在慢慢懂了,趙奕雲眨了眨眼,掩飾住他眼中的覆雜情緒,領旨謝恩。
——
徐府。
徐老爺怒氣沖沖的走到徐紹元的書房:“我讓辭官的事情,你是不是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徐紹元不慌不忙的放下筆,對著徐老爺恭敬的行了一禮:“父親,兒子所言所行皆遵循禮制,兒子自認沒有做錯,所以我是不會辭官的。”
原身的記憶對徐老爺的印象就很少,而且徐老爺莽撞專制的性格也很難讓徐紹元升起什麽崇敬之情,所以徐老爺歸家的幾個月,徐紹元與他的關系一直很生疏。
“你還覺得自己沒有做錯?當初朝堂上有人參你孝心不足的時候,你若是聰明些就應該主動抽身辭官,這樣還能得一個好名聲,你去聽聽外面都穿著什麽樣了,都說你這個狀元郎戀戰權勢,德行有虧。”
半月前的那場爭論京城上下無人不知,其實若沒有人提出徐紹元的做法是沒有半分可以指責的地方,但是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徐紹元竟然半點不為所動,聽多了指責徐紹元不孝的言語,此時再來看徐紹元的做法,越看就越覺得徐紹元的品性不夠純善。
徐老爺正對著徐紹元訓斥,他在青州為官的時候,每每看到從京城寄來的家書,就覺得父親母親對徐紹元太過溺愛了,玉不琢不成器。而且在他看來徐紹元中了狀元,就更應該謹言慎行,所以他每次見到徐紹元,就想是要把過去二十年沒能說出口的教導一股腦的丟給徐紹元。
徐老爺正說得滔滔不絕,書房門口忽然響起一道嬌嬌怯怯的聲音:“父親,表哥,你們——”
徐老爺最不喜歡說話是被人打斷,他皺眉轉頭,就見兒媳婦端著一盅甜湯,有些惶恐的看著他與徐紹元的方向,看樣子是被他訓斥徐紹元的場景嚇到了。
對於兒媳婦徐老爺新中國雖然有些不滿,但他沒在阮嬈面前表現出來。只是當著兒媳婦的面訓斥徐紹元確實有些不太妥當,想到上一次他責罵徐紹元時,被阮嬈看到了,她竟然在一旁偷偷的抹眼淚,徐老爺不自在的咳了咳,生硬的讓自己的語氣柔和下來。
“元哥,我對你說得事情,你在好好想一想。”說完,徐老爺也不再徐紹元的書房裏久留,匆匆的離開了。
徐紹元看著阮嬈裝出的可憐樣,忍不住笑了笑:“你怎麽過來了?”
阮嬈收了臉上被驚嚇到的模樣,走到書案前把甜湯放下:“是祖母讓我來的,她說父親又在訓斥你了,讓我過來給你送甜湯。”
說道一半,阮嬈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出聲,徐老爺為人嚴肅,但是有一個特點是他見不得女人哭泣的樣子。而且在兒媳婦面前他還是要顧忌幾分徐紹元的面子。
所以每次徐老爺進了徐紹元的書房後,機靈的十五就會跑過來給她報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文昌帝高坐在龍椅以上, 垂在面前的白玉旒遮住了他的臉,臺階下的人都不能看清楚文昌帝的神情。
等大臣進言完了之後,文昌帝意味不明的問道:“眾位大臣都是這個意思嗎?都認為唯有三皇子能擔當儲君的位置嗎?”
三皇子一黨自然是要在文昌帝盡力吹捧三皇子, 聽文昌帝這樣一問, 自然是紛紛讚揚趙奕雲的賢德, 若是有他這樣的皇子坐上儲君之位,大禹必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而原本是文昌帝心腹的大臣們,早從文昌帝的舉動中, 瞧出了他的心意, 文昌帝最看重的就是三皇子,屬意的太子也是三皇子。
不然誰有那麽大的膽子在這個風口浪尖上,讓京兆府尹把山東的流民扣下去。
這些大臣聽文昌帝這樣一問,自然就順水推舟的讚揚起來趙奕雲的英明。他們雖然不至於去投靠三皇子, 但是在事情已經成了定局的情況下, 說一兩句好聽的話, 又不需要費太大的神, 何樂而不為呢?
而大皇子的人前日商議出了一個良策, 父皇不是喜歡三皇子, 想讓三皇子對太子嗎?
若是他知道朝堂上的人都站在是三皇子這邊,而且三皇子的母族在西北似乎也不太安分。到那個時候,文昌帝還能保持對趙奕雲的喜愛嗎?
聽著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言的說著趙奕雲的好話,文昌帝龍咆下的手掌慢慢握成了拳頭。他看著站在下面意氣風華的趙奕雲。
心情忽然有些覆雜,對於三皇子他從來都是疼愛, 就是在今日, 明知道周家做了蠢事之後, 依然想要立他太子。只是當所有的大臣都屬意立趙奕雲為太子,言語中大力讚揚趙奕雲時, 他心力忽然湧上一股嫉妒與戒備。
他老了,趙奕雲卻是風華正茂,他可以給他太子之位,可也僅限於太子之位,以趙奕雲這麽高的聲望,若是讓他當了太子,有一天他若想要更近一步,他是不是就必須給趙奕雲讓路了呢?
特別是想起早上他看到關於鎮北侯在西北私養戰馬的事情,原本他是沒有把這件事情聯系到趙奕雲身上,可現在他忽然不那麽確定了。
文昌帝沈聲說道:“前幾天,周家的事情刑部查出結果了嗎?”
他也是人,不是聖人,而且帝王本來就是多疑的,即使趙奕雲是他最疼愛的兒子,他對他還是會有防備。
刑部侍郎沒有想到在這種情況,文昌帝竟然會主動問起周家的事情。原本他都以為文昌t帝的意思會是在私下裏小懲大誡便是。
可看文昌帝現在的態度卻是有些不像了,刑部侍郎心裏奇怪歸奇怪,面上恭敬的回道:“皇上,周家的案子正在審查中,暫時還沒有結果。”
文昌帝聲音裏帶著些火氣:“半個月前的案子,刑部竟然現在還沒有查出結果來?刑部的官員到底是幹什麽吃的?”
“臣有罪!”刑部的侍郎立馬跪在大殿上請罪。
趙奕雲也從文昌帝突如其來的怒氣中,察覺到不對了,文昌帝的反應太奇怪了,周家明明就是他拖著讓刑部暫時不要處理的,現在他突然對刑部發難,只能是對他的不滿了。
早上的變故太多了,趙奕雲也來不及細想到底是什麽地方出現了差錯,但是他當機立斷的跪在地上請罪道:“父皇息怒,周家有罪,懲處便是,父皇不要氣壞了身子。”
文昌帝眼神覆雜的看向趙奕雲,他對趙奕雲依然喜愛,只是有些疑心起來之後,句不是那麽容易消除的,他疲憊的捏了捏鼻梁,他知道他終於一天會駕鶴西去,他手中的江山總要傳給他的兒子,只是他希望他是壽正終寢,而不是像先皇一樣,被自己的兒子囚禁,被迫禪位。
文昌帝的聲音緩和了一些:“你起來吧,周家是周家與你無關。”
文昌帝雖然有疑心,但他的理智還在,太子的事情他要好好想一想,但是也不想看到周家做的汙糟事影響到趙奕雲。
趙奕雲遲疑的看了文昌帝一眼,站了起來,他垂著頭站回了自己的位置,只是他從文昌帝的態度中明了,太子之位這次恐怕又是無望了。
是誰在父皇面前說了什麽嗎?還是周家又查出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來了?
趙奕雲一邊想著眼神裏積攢著怒氣,他克制得把唇緊抿,不讓自己在大殿上失態。然後他在暗處給自己的下臣使了一個眼色。
那主簿見了點了點頭出列出文昌帝進言道:“皇上臣有事要奏。”
趙奕雲把文昌帝的心事給猜中了,他確實是暫時不想立太子了,他忍不住想要試探一下,要是他遲遲不立趙奕雲為太子,他會走做什麽樣的反應?
是繼續安分守己,還是忍不住想要對他這個君父有所行動?
文昌帝看著階下長相俊美無儔的兒子,他想這只是一個考驗,若是趙奕雲通過了,他自然能放心的把太子之位交給他,把他百年之後大禹的萬裏河山也交給他。
“說吧。”
“百善孝為首,臣要參徐太傅嫡孫不守孝道,在孝期不丁憂辭官,私下裏宴飲為樂,祖父去世還未過白日,面上竟然無一絲哀色。”
國本之爭,有文昌帝在上面壓著,百官就是爭執也不會太過火,因為他爭得再厲害,太子的位置也在文昌帝的一念之間。
但是德行問題就不一定了,孝確實是一個百官立身的根本。君不見前朝有一位首輔大臣因為沒有丁憂辭官為父親守孝,朝野上百官頓時對他心生不滿,紛紛彈劾,就是他去世之後,身上還背著罵名。
徐太傅還是有一些學生在朝為官的,雖然徐紹元沒有刻意與他們走動親密,但是徐老爺子屍骨未寒,他們總不能看到老師的孫子在朝堂這樣被人打壓。
“程主簿,你的話倒讓我有些聽不明白了,只有兒子才需要為父為母的喪禮,辭官回鄉守孝。若是要孫輩守孝,那必須正在父親已經亡故的情況,現在徐大人已經辭官回家,丁憂的事情如何牽扯得到狀元郎?”
那個程主簿早就想好了對策:“劉大人就沒有想過為什麽父死之後要孫子代替的父親守孝三年的嗎?那是因為父死之後,是祖父代行了父職,所以孫輩要以為父親守孝的規制來為祖父守孝。而我們都知道,狀元郎自幼是徐老爺子撫養成人,若是狀元郎有孝心就應該主動辭官丁憂。“
他這話一出,朝堂上的人頓時分為兩派開始爭論。
文昌帝倒是沒有阻止,比起讓朝臣爭論太子的人選,讓他們爭論這件事情與他而言倒不是什麽大事。
等他們吵夠之後,還沒有爭出一個結果,文昌帝就宣布退朝。
下午的時候,文昌帝身邊的王順當著諸位皇子的面宣讀一份聖旨。聖旨的內容與之前流言內容大同小異,只有一個人的身份有所變動,那就是三皇子趙奕雲。
原本他是要受封太子的,只是現在他的身份變成了昌王,並且準他到吏部觀政。
昌王是先皇下旨過繼文昌帝時賜給他的封號,雖然過了幾日之後,文昌帝就從昌王變成了太子,但是這個封號的意義還是顯得非比尋常。
其他人怎麽想趙奕雲沒心情去猜測,只是他自己卻知道昌王在特殊,與太子的位置還是相差甚遠,掩飾不了父皇在他心中起了芥蒂的事情。
還有早朝時竟然連原本是二皇子的人都開始替他進言,他們這樣反常的行為讓趙奕雲不得不起疑心。他自小在文昌帝的寵愛下長大,他一時沒明白文昌帝的意圖,但是他身邊還是其他謀臣,他現在也明白過來文昌帝對他的懷疑了。
趙奕雲心情十分覆雜,其實他從來沒有想過要謀權篡位,文昌帝在他心中先是父,再是君。趙奕雲想起母妃在他面前警告說道:“雲兒,你要永遠記住你父皇首先是大禹的皇帝,才是你的父親。”
這句話的意思他現在慢慢懂了,趙奕雲眨了眨眼,掩飾住他眼中的覆雜情緒,領旨謝恩。
——
徐府。
徐老爺怒氣沖沖的走到徐紹元的書房:“我讓辭官的事情,你是不是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徐紹元不慌不忙的放下筆,對著徐老爺恭敬的行了一禮:“父親,兒子所言所行皆遵循禮制,兒子自認沒有做錯,所以我是不會辭官的。”
原身的記憶對徐老爺的印象就很少,而且徐老爺莽撞專制的性格也很難讓徐紹元升起什麽崇敬之情,所以徐老爺歸家的幾個月,徐紹元與他的關系一直很生疏。
“你還覺得自己沒有做錯?當初朝堂上有人參你孝心不足的時候,你若是聰明些就應該主動抽身辭官,這樣還能得一個好名聲,你去聽聽外面都穿著什麽樣了,都說你這個狀元郎戀戰權勢,德行有虧。”
半月前的那場爭論京城上下無人不知,其實若沒有人提出徐紹元的做法是沒有半分可以指責的地方,但是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徐紹元竟然半點不為所動,聽多了指責徐紹元不孝的言語,此時再來看徐紹元的做法,越看就越覺得徐紹元的品性不夠純善。
徐老爺正對著徐紹元訓斥,他在青州為官的時候,每每看到從京城寄來的家書,就覺得父親母親對徐紹元太過溺愛了,玉不琢不成器。而且在他看來徐紹元中了狀元,就更應該謹言慎行,所以他每次見到徐紹元,就想是要把過去二十年沒能說出口的教導一股腦的丟給徐紹元。
徐老爺正說得滔滔不絕,書房門口忽然響起一道嬌嬌怯怯的聲音:“父親,表哥,你們——”
徐老爺最不喜歡說話是被人打斷,他皺眉轉頭,就見兒媳婦端著一盅甜湯,有些惶恐的看著他與徐紹元的方向,看樣子是被他訓斥徐紹元的場景嚇到了。
對於兒媳婦徐老爺新中國雖然有些不滿,但他沒在阮嬈面前表現出來。只是當著兒媳婦的面訓斥徐紹元確實有些不太妥當,想到上一次他責罵徐紹元時,被阮嬈看到了,她竟然在一旁偷偷的抹眼淚,徐老爺不自在的咳了咳,生硬的讓自己的語氣柔和下來。
“元哥,我對你說得事情,你在好好想一想。”說完,徐老爺也不再徐紹元的書房裏久留,匆匆的離開了。
徐紹元看著阮嬈裝出的可憐樣,忍不住笑了笑:“你怎麽過來了?”
阮嬈收了臉上被驚嚇到的模樣,走到書案前把甜湯放下:“是祖母讓我來的,她說父親又在訓斥你了,讓我過來給你送甜湯。”
說道一半,阮嬈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出聲,徐老爺為人嚴肅,但是有一個特點是他見不得女人哭泣的樣子。而且在兒媳婦面前他還是要顧忌幾分徐紹元的面子。
所以每次徐老爺進了徐紹元的書房後,機靈的十五就會跑過來給她報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