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22章 第 22 章
眼見著帝後兩人很快就說起了別的, 宜真識相告退,不想打擾,卻被皇後留了下來。
“你祖母在宮門外, 見了你怕是要為難, 用了午膳再走。”她道。
“這…”宜真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倒是沒有推辭,笑道,“多謝娘娘體貼。”
她倒是不怕被祖母為難,不過似這般被帝後留下用午膳也不是第一次了,知道兩人想聽什麽, 宜真就沒再推辭。
帝後相處如同尋常夫妻,用膳時也不愛被人圍著, 一般都是遣了宮人到門口守著——
從前如何不知, 起碼宜真在這兒用的幾次,都是這樣。
午膳擺好, 一桌子菜不是尋常百姓想象的那樣都是山珍海味,也沒有幾十道擺一大桌子,只十來道菜,唯一可以撐到的, 大抵是色香味俱全。
禦膳房的手藝沒幾個能比得上,看著就好吃。
帝後崇尚節儉,體現在方方面面。
宜真坐在下首, 等帝後動筷,才擡手。
與尋常人所想的不同, 帝後兩人不管是相處還是用膳, 都跟尋常人差不多,吃飯時也是邊吃邊聊。
宜真初時尚有些不習慣, 現在已經能自若的不經意提起宋庸的事情了。
他學習如何,又長高了,喜歡吃什麽,穿什麽。
每到這個時候,帝後都聽得格外認真。
“我覺得他穿紅色好看,襯的氣色好,也貴氣,可他小小的年紀,瞧著竟更喜歡灰藍等顏色。”宜真似閑聊般說起。
皇後聽著忽然笑了。
“你說他穿紅的好看?”皇帝問。
宜真點頭,說,“他生的白,眉目英氣,穿紅色,格外出挑。尋常人可穿不出他那樣的效果。”
“挺好的。”皇帝說,和皇後對視一眼,笑了。
午膳過後,長寧長公主已經離開,宜真便也告退出宮。
等她走了,殿內只剩下帝後二人,皇後才笑著說,“到底是親父子,這喜好都相似。”
“還是不一樣的,像弘兒穿紅色就不好看。”
“那還不是因為他常年奔波,曬得黑。”皇後忍不住說,“他小時候也挺白的。”
“我倒是不記得了。不過你這麽一說,還真是。”
兩人湊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起來。
看著皇後面上的笑顏,皇帝心中感慨,從老大去後十來年了,他終於在皇後臉上看到了這樣真正歡喜開心的笑。
想起秘衛傳來的關於那個孩子的消息,皇上心中也十分欣慰。
是個聰明孩子,這就好,聰明好,聰明以後就不會吃虧。
“你說宜真是不是猜到什麽了?”兩人聊了好一會兒,皇後問。
皇帝點了點頭,說,“那是個聰明孩子,應當是心中有數。”
他沒跟皇後說自己給宜真的叮囑,經過那一遭,她肯定會猜到一些。
皇後這才慢慢點頭。
“咱們什麽時候把那孩子給接回來?”她看向皇帝,不自覺帶著點急切,“我知道陛下心裏有數,只是我這心裏總惦記著,不安生。”
“這事,不能急。”
“我想把弘兒的一切都給他——”
皇後眼睛睜大,露出驚意。
在知道宋庸的存在之後到現在,她從未生出過這樣的想法。對她還說,宋庸只要還活著,就夠了。
她不是沒有期望,但皇後不願深思,怕會失望。
“陛下……”
“所以,要先好好安排,也要多看看,這個孩子怎麽樣。”皇帝早在知道宋庸的存在後,就動了這個心思,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觀察下來,見他聰慧穩重,那個想法就更清晰了。
太子是他最喜愛的孩子,也是他最虧欠的孩子。
這個大齊幾乎是他們父子一道打下來的,皇帝不願意,更不高興把大齊交給其他兒子,尤其是在知道宋庸還活著的時候,那會讓他覺得對不起太子。
皇後沒說話,卻落了淚。
“陛下,這些年辛苦你了。”她說,她一個婦道人家,想念弘兒時還能哭一哭,可陛下的苦,誰有知道。
“說什麽辛苦。”陛下稍有些不自在,雙眼卻已經柔和下來。
他擁著皇後,夫妻幾十年,對他最好,最體貼他的,永遠是懷裏這個女人,最苦的,也是這個女人,他如何舍得辜負她。
帝後之間的對話無人知曉。
另一邊,宜真出宮後沒急著回伯府,而是去街上逛了一下午,又添置了不少新綢緞面料,還有一些珠寶首飾等。
她如今是有封地的郡主,每年封地稅收盡歸於她,可以說是以丹陽一縣供養她一人,再加上她的嫁妝和產業,如今手頭寬裕的很。
這一逛,直到傍晚才歸家。
“郡主,長公主府的人求見您,下午就來了,一直等著呢。”
剛進府門,管家就迎上來稟報。
“可是祖母有事找我?早知我就早些回來了。”宜真面露驚訝,步子卻依舊從容。
梅兒在後面低著頭忍不住笑。
她就說自家郡主這樣不好動的人怎麽在外面逛了一下午,原來是這樣。
一想到長公主府的人被撂了這麽久,她心裏就高興。
一路入內,徑直去了待客的前廳。
剛進門,屋裏的人就匆匆迎了上來,滿臉笑意恭敬的說,“郡主您可回來了。”
“長公主有請,命老奴來接您。”
“那這便動身吧。”宜真倒也好說話,她早就知道這次見面是免不了的。
她那位祖母可不是講究人,最會胡攪蠻纏。
說話間宜真就動了身,跟著來人一道回了長公主府。
一進門,焦灼緊繃的氣氛就迎面而來,絲毫沒有之前的愜意繁華。丫鬟下人們來來往往,哪怕盡力遏制,依舊露出些無頭蒼蠅般的煩亂之感。
大廈將傾——
宜真心中忽然想到這個詞,一路長驅直入進了正院,剛進門,就見屋內坐的慢慢當當,她的祖母,生父繼母,二叔父三叔母都等在這裏。她看了眼,忍不住有些好奇沒在這兒的三叔父現在是個什麽情形。
聽說腰骨斷了……
應當很狼狽,這樣一想,她好奇的心思頓時散了。
她前腳進門,後腳目光就要全落了過來。
肉眼可見的急切掩都掩飾不住,比起上次晉王事發後她回來,還要嚴重。
宜真卻是不急的。
她從從容容的見了禮,叫了一圈人。
“今天你也在宮裏,你說,是不是皇後攔著陛下,不讓她見我的?”長寧長公主按捺不住開口,憤憤不已,“我就知道那個女人不安好心,一心只想獨霸陛下,連我們這些姐妹都容不下。”
“娘慎言!”
兄弟二人一驚,不同於母親的憤憤,眾人懾服於帝後所代表的皇權之下,此刻正心慌意亂。
若不是作為兒媳不好開口,大夫人和三夫人險些沒忍住。
宜真神情微妙,她目光掃過眾人,而後對上自家祖母的雙眼——
對方顯然一直在看她。
“祖母真的不知道陛下為何不願意見您嗎?”她輕聲問。
長公主神情飛快閃爍了一下,而後理直氣壯的說,“我知道什麽?都是那些人胡說八道。什麽侵占民田,朝中多的是——”
“母親!”大老爺倉促打斷,不敢再讓長公主說下去。
宜真細眉微動。
朝中的確多得是貪婪之輩這樣做,但長公主能一樣嗎?她是陛下的姐妹,天子最信重的人之一,不知道被多少雙眼睛盯著看著。越是這種事上,她越是應當做表率,而不是與其他人同流合汙,丟皇上的臉。
皇帝登基之後,一心清明吏治,最恨的就是這些貪贓枉法之輩,如今自己的親妹妹這樣做,就是拆他的臺。
若沒有皇後的事,說不定他暗地裏也就處理了,可現在長公主府的人竟然敢摻和到地位之爭中,陛下自然要拿長公主府做例,殺雞儆猴,警告那些蠢蠢欲動的人。
“不知就不知吧。”宜真環視一圈,施施然尋了空椅子坐下。
“祖母這般著急的尋我來,不知有何要事?”她淡定的問。
“你先說到底為何不讓我入宮?”長公主立即開口。
幾個人在一旁看著欲言又止,覺得這不是重點,但一想又覺得這也算要緊,就看著宜真等她開口。
眾目睽睽之下,宜真笑了。
她理了理衣袖,不急不緩說了當時的種種,末了看向長公主,好奇她的表情。
“好啊,我就說那個女人沒安好心,她——”
“娘!”
幾人再次打斷長公主。
“不讓祖母您進宮的是陛下。”宜真點了一句。
“混賬東西。要你有什麽用,不知道幫我說話,還在這兒看熱鬧?”要說的話接連被攔,長公主本就氣悶,聞言立即就爆發了。
“給我掌嘴!”她厲喝一聲。
“我看誰敢!”
高嬤嬤聲音微高,從門外邁步進來,先行了一禮,禮數周全,一絲不茍,而後道,“這是陛下親賜的丹陽郡主,不是無名無位之人。”
“剛才郡主所言,毫無失禮之處,長公主如此惱怒,老奴是不是可以認為,您是對陛下的決定不滿,才如此遷怒郡主?”
“我沒有!”長公主下意識反駁。
“不許長公主您入宮的命令是陛下所下,郡主是臣,應當忠君,應當順從,您要讓她幫您說話,是想讓她違背聖命嗎?”
“你這老奴,退下!”長公主欲言又止,最後硬是忍下了怒氣。
高嬤嬤剛出現在宜真身邊她就知道了,若是別人,她這會兒早命人打了出去,可這是陛下身邊得用的嬤嬤,便是她也不敢隨意處置。
“沖撞長公主,是老奴的過失。只是陛下將老奴賜給郡主的時候就吩咐過,要老奴照顧好郡主,所以不敢不出聲。如今話已說完,請長公主降罪。”
高嬤嬤說著又見一禮。
長公主臉頰繃緊,沖動讓她想把高嬤嬤教訓一頓,但最後到底忍住了。
“你哪有什麽罪過,退下吧。”她咬牙說。
“老奴多謝長公主體諒,老奴告退。”
高嬤嬤這才倒退幾步,出門去了。
屋內一時安靜,幾人都看著宜真。
片刻之後,眼看著長公主不開口,大老爺才說,“宜真,你也是舒家的女兒,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你也是知道的,這次的事,你祖母無法入宮,你在帝後面前得臉,若是有機會,便幫家裏說說話。”
“女兒明白,其實今日女兒便說過,只是陛下盛怒,並未理會。不過父親放心,陛下已經下命三司協查,定不會冤枉了府上。”宜真噙著淺淺的笑,慢慢說。
這些都是真的。
不管她如何看到長公主府,該有的孝心禮儀她不會忘記,只是陛下聽不聽得進去,就不是她能左右的了。
聞言,大老爺臉頰微的一僵,其餘幾個人也沒好到哪兒去,有心想說點什麽,卻都有苦難言。
問題是,這件事還真沒冤枉他們。
陛下雖然封賞了兄弟三人爵位,也得了幾個閑職,但並沒有封地實權,平日裏就想著多往家裏撈點。
像侵占民田這種事,不少人都在做,他們就也默許了手下人的動作。
可誰知,陛下竟然生了這麽大的氣。
宜真一看就明白了始末,心中不由驚奇——
她不懂,到底是誰給他們這麽大的膽子,竟然敢做這種事。
似她這種閨閣女孩兒都知道這樣做的嚴重性,而他們到現在還抱著僥幸的心思。
是無知嗎?
宜真不覺得,不過是貪心作祟,撐大了他們的膽子。
大老爺和二老爺先後開口,一番叮囑,連話該怎麽說都反覆說了好幾遍,想要宜真進宮為他們說話。
宜真只管好聲好氣的應下。
反正說不說她說了算,況且就算說了,帝後也知道她的情況,不會怪罪。
忠孝難兩全。
還好帝後寬仁體恤。
長公主一直沒說話,就算最後宜真告辭,也沒吭聲。
宜真也不在意,從容離開。
這時天已經黑了,月初之際,上弦月若隱若現,漫天星子倒是燦爛。
馬車徐徐穿過空曠的街道,宜真將簾子挑起,看著外面不斷倒退的屋舍,因為長公主府生出的些許沈悶漸漸散去。
她吸了口氣,微微笑了笑。
馬上就是上巳節了。
到時候也該出城去走走才是。
春和景明,正是好時節。
三月三,上巳節。
宜真帶著宋庸前往郊外踏青。
今天是個好天氣,天朗氣清,馬車徐徐駛在路上,路邊草木碧青,滿目的清新怡然。
尋了處景致好的地方,宜真叫停,準備下車走走。
宋庸利索的跳下車,而後伸手扶宜真下來。
宜真見了,不由一笑。
這樣小小的人,做出這副風度樣子來,很有些意思。
她也沒說什麽,饒有興致的搭手上去,自己小心翼翼的踩著凳子下了馬車。
“怎麽想起扶我了?”宜真問。
“孩兒見別家孩子都會扶母親,自然不能落後。”
宜真細眉微動,的確是這樣,只是之前宋彥文未曾這樣做過,所以她有些不習慣。
所以,原本親疏早就能分辨,只是她不曾發現。
微微笑了笑,宜真也沒松開他的手,索性拉著。
不知不覺,宋庸竟然已經長到她上臂處,快要到肩頭了,少年人長得就是這樣快。
“你有心了,只是這些事交給丫鬟做就好,你就不要費心了。”
“孩兒不費心,能侍奉母親,孩兒高興。”宋庸說著笑道,“母親,孩兒有個東西想送給您。”
“哦?是什麽?”宜真想起他這些時日神神秘秘的忙碌,高嬤嬤很是掛念,還在她耳邊念叨了好幾次,不由笑著問道。
“母親稍等。”
宋庸笑著說,而後跑到後面的馬車,取下自己小心翼翼放上去的東西,藏在自己身後,等到了宜真面前,才猛地拿出來。
漂亮的燕子形紙鳶,上面用顏料精心繪制著漂亮的花樣。
宋庸捧著,眼睛晶亮的看著她。
“母親,送給您。”
宜真微怔,慢慢伸手接過。
“你這幾日就是在忙這個?”她擡眸看向眼前的小少年,眸光是自己沒有察覺到的覆雜。
宋庸點頭,說,“母親對孩兒這樣好,孩兒無以為報,想著馬上就是上巳節了,就做了個紙鳶,您覺得怎麽樣,還可以嗎?”
他表現的有點忐忑,又很是期待。
“喜歡。”宜真輕輕撫摸著紙鳶的紋路。
人的記憶就是這樣奇怪,有些事,明明以為早就記不清了,可等到看到相應的事物,就會不由自主的浮現——
比如她幼年時,被弄壞的那個紙鳶。
之後宜真再沒有買過紙鳶,每每看到,都仿佛能看到當初那個無能為力,只能將一切忍耐下去的自己。
可如今,宋庸將它送到她面前。
恰好是在她能護住自己所有的時候。
宜真慢慢就笑了。
“你有心了。母親很喜歡。”她再次道。
“母親喜歡就好,以後孩兒每年都給您做!”宋庸表現出一副松了口氣的樣子,歡喜笑道。
“這就不必了,母親這個年齡,又不是小孩子,哪裏還能玩紙鳶。”宜真失笑。
宋庸一副不解的樣子,認真的辯駁,說,“母親說的哪裏話,您正年輕,才十六歲。況且,只要喜歡,多少歲玩都是可以的,孩兒前幾日,還見著懷國公家的老夫人放紙鳶了呢。國公府的人都高興的看著,在那兒鼓勁呢。”
他早就發現了,自己這位嫡母,明明年歲不大,可平日裏老成穩重,一點不似這個年歲的人。
她平日除了處理家務和產業外,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看書,安安靜靜,不吵不鬧,靜謐的如同古畫上才有的仕女圖。
宋庸一開始不解,等漸漸了解了她的過往後,才漸漸恍然。
他也被忽視,也被欺辱,可他沒有兄弟姐妹,老夫人和宋簡之平日都只當看不見他。相比之下,他的這位嫡母還要戰戰兢兢想方設法的在刻薄挑剔的祖母和不懂事的弟妹間以及繼母手底下討生活。
她的日子要比他更難過。
這樣想著,宋庸不由心疼她。
宜真神情微的動了動,失神道,“十六……”
的確,她的年齡才十六,可她的心,已經無比蒼老了。
“母親,要不要先試試?”發現她又有些走神,宋庸笑著開口。
“好啊。”宜真回神笑道。
紙鳶順利的被放飛,越飛越高。
宜真扯著線,專註的看著,面上的笑意在她沒有察覺到的時候越發的濃郁。
種種煩惱似乎都隨著這紙鳶一起飛走,只剩下純然的喜悅。
宋庸笑著站在一旁看著。
這般玩了好一會兒,宜真估摸了一下時間,才小心收了線。
將紙鳶收好,用帕子按了按額角,她沖宋庸招了招手。
“走了。”
早在幾日前,宜真就收到了潞安縣主邀請,邀她去赴曲水流觴宴。
這會兒瞧著,時間差不多了。
如今三位長公主,再加陛下的子孫,宜真這一輩所有表姐妹兄弟之中,潞安是年紀最長的。她是福寧長公主的大孫女,嫁的是懷安候世子。
不同於宜真這個祖母不喜爹不疼的,福寧長公主很喜歡寵愛自己的一眾孫子孫女們,孫女們一個個都求了爵位,還費盡心思找了好人家。
潞安縣主脾氣性格好,性格灑脫爽利,整日笑呵呵的,往常也總愛照顧關心一眾弟妹們,是個極好相處的性子。
大抵是宜真日子不過不痛快,所以她很喜歡同潞安縣主這樣的人多相處,也很喜歡這個大姐姐。
一路到了一處莊子上,外面候著的仆役忙指了路。
這個莊子是潞安縣主的,裏面有一大片桃花林,其間有小溪穿行過後,到桃花開盛時,微風拂過,落英繽紛,雖溪水而去,可謂是美輪美奐。
因此,每年上巳節,她這個東道主就會邀請好些人來此游玩,行一輪曲水流暢。
馬車在林子外停下,宜真帶著宋庸往林子裏走去,越往裏去,人越多,越熱鬧。
大多都是幾家表姐妹表兄弟們,見了宜真也表現的很親切,相互打了招呼,這般停停走走好一會兒,才總算見到今日的東道主。
“潞安姐姐。”宜真未語先笑。
潞安縣主隨了祖母,生了張和氣的圓臉,容貌不算出眾,但皮膚白皙,也算秀麗。最讓人喜歡的,是她身上那種縈繞在身周的輕松自在,仿佛從沒有煩心事一樣。
宜真一看,便覺放松下來。
“宜真,你可來了。哦對,該叫你丹陽郡主了。”潞安笑道。
“潞安姐姐就別打趣我了。”宜真笑道。
兩人說了幾句話,宜真隨著潞安到了曲水流暢處,只見小幾等都已擺好,顯然只等開宴。
潞安讓宜真先去走走,但她喜靜,不喜動,覺得在這兒坐著也挺好的,就推辭了,只是叮囑宋庸去玩。
宋庸應好,行禮後告退。
“這個孩子你養的真好,小小年紀就進退有度,做事也細心穩重。我可聽玨兒說了,他在那一群小子裏都能說的上話了。”潞安縣主在一旁笑看,等人走了,才對宜真說。
孩子們也是要分群的,如今京中,文官們是一群,再然後就是勳貴們,再往下,又要按各家關系來分。
宋庸因著宜真的關系,和宗親家孩子們也有往來,但到底是庶子,差了一籌,平日裏來往最多的,還是襄臺伯府附近幾個候伯府邸的孩子。玩的最好的,則是一眾庶子,不過他聰明,和那群嫡子關系也還可以。
宜真聞言只是笑笑。
她從不懷疑宋庸的聰慧和手腕。
“都是這孩子聰明。”宜真道。
潞安拉住她的手言笑晏晏,看了眼左右無人,才道,“有句話我忍了許久,到底忍不住,你別怪姐姐多嘴。這孩子好是好,可人心隔肚皮,還是要有自己親生的孩子才最妥當。”
這話若是別人說,宜真少不得要擔心那人是不是懷揣了別的心思。
可潞安自小就生活和睦,成婚後一心相夫教子,是個再溫和尋常不過的貴夫人,這的確是她會有的想法。
“我知道姐姐好意。”幼時宜真總是被忽視的那一個,那時,潞安都會特意照顧她一二,這份情,她一直記得。
“你知道什麽?”潞安說著拍了她一下,笑道,“只要孩子是從你肚子裏出來的,管他爹是誰。宋家人不是東西,咱們也不用客氣。做的隱秘些就行。”
宜真有些茫然的看著她,一時竟然沒反應過來她說的話是她想的那個意思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眼見著帝後兩人很快就說起了別的, 宜真識相告退,不想打擾,卻被皇後留了下來。
“你祖母在宮門外, 見了你怕是要為難, 用了午膳再走。”她道。
“這…”宜真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倒是沒有推辭,笑道,“多謝娘娘體貼。”
她倒是不怕被祖母為難,不過似這般被帝後留下用午膳也不是第一次了,知道兩人想聽什麽, 宜真就沒再推辭。
帝後相處如同尋常夫妻,用膳時也不愛被人圍著, 一般都是遣了宮人到門口守著——
從前如何不知, 起碼宜真在這兒用的幾次,都是這樣。
午膳擺好, 一桌子菜不是尋常百姓想象的那樣都是山珍海味,也沒有幾十道擺一大桌子,只十來道菜,唯一可以撐到的, 大抵是色香味俱全。
禦膳房的手藝沒幾個能比得上,看著就好吃。
帝後崇尚節儉,體現在方方面面。
宜真坐在下首, 等帝後動筷,才擡手。
與尋常人所想的不同, 帝後兩人不管是相處還是用膳, 都跟尋常人差不多,吃飯時也是邊吃邊聊。
宜真初時尚有些不習慣, 現在已經能自若的不經意提起宋庸的事情了。
他學習如何,又長高了,喜歡吃什麽,穿什麽。
每到這個時候,帝後都聽得格外認真。
“我覺得他穿紅色好看,襯的氣色好,也貴氣,可他小小的年紀,瞧著竟更喜歡灰藍等顏色。”宜真似閑聊般說起。
皇後聽著忽然笑了。
“你說他穿紅的好看?”皇帝問。
宜真點頭,說,“他生的白,眉目英氣,穿紅色,格外出挑。尋常人可穿不出他那樣的效果。”
“挺好的。”皇帝說,和皇後對視一眼,笑了。
午膳過後,長寧長公主已經離開,宜真便也告退出宮。
等她走了,殿內只剩下帝後二人,皇後才笑著說,“到底是親父子,這喜好都相似。”
“還是不一樣的,像弘兒穿紅色就不好看。”
“那還不是因為他常年奔波,曬得黑。”皇後忍不住說,“他小時候也挺白的。”
“我倒是不記得了。不過你這麽一說,還真是。”
兩人湊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起來。
看著皇後面上的笑顏,皇帝心中感慨,從老大去後十來年了,他終於在皇後臉上看到了這樣真正歡喜開心的笑。
想起秘衛傳來的關於那個孩子的消息,皇上心中也十分欣慰。
是個聰明孩子,這就好,聰明好,聰明以後就不會吃虧。
“你說宜真是不是猜到什麽了?”兩人聊了好一會兒,皇後問。
皇帝點了點頭,說,“那是個聰明孩子,應當是心中有數。”
他沒跟皇後說自己給宜真的叮囑,經過那一遭,她肯定會猜到一些。
皇後這才慢慢點頭。
“咱們什麽時候把那孩子給接回來?”她看向皇帝,不自覺帶著點急切,“我知道陛下心裏有數,只是我這心裏總惦記著,不安生。”
“這事,不能急。”
“我想把弘兒的一切都給他——”
皇後眼睛睜大,露出驚意。
在知道宋庸的存在之後到現在,她從未生出過這樣的想法。對她還說,宋庸只要還活著,就夠了。
她不是沒有期望,但皇後不願深思,怕會失望。
“陛下……”
“所以,要先好好安排,也要多看看,這個孩子怎麽樣。”皇帝早在知道宋庸的存在後,就動了這個心思,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觀察下來,見他聰慧穩重,那個想法就更清晰了。
太子是他最喜愛的孩子,也是他最虧欠的孩子。
這個大齊幾乎是他們父子一道打下來的,皇帝不願意,更不高興把大齊交給其他兒子,尤其是在知道宋庸還活著的時候,那會讓他覺得對不起太子。
皇後沒說話,卻落了淚。
“陛下,這些年辛苦你了。”她說,她一個婦道人家,想念弘兒時還能哭一哭,可陛下的苦,誰有知道。
“說什麽辛苦。”陛下稍有些不自在,雙眼卻已經柔和下來。
他擁著皇後,夫妻幾十年,對他最好,最體貼他的,永遠是懷裏這個女人,最苦的,也是這個女人,他如何舍得辜負她。
帝後之間的對話無人知曉。
另一邊,宜真出宮後沒急著回伯府,而是去街上逛了一下午,又添置了不少新綢緞面料,還有一些珠寶首飾等。
她如今是有封地的郡主,每年封地稅收盡歸於她,可以說是以丹陽一縣供養她一人,再加上她的嫁妝和產業,如今手頭寬裕的很。
這一逛,直到傍晚才歸家。
“郡主,長公主府的人求見您,下午就來了,一直等著呢。”
剛進府門,管家就迎上來稟報。
“可是祖母有事找我?早知我就早些回來了。”宜真面露驚訝,步子卻依舊從容。
梅兒在後面低著頭忍不住笑。
她就說自家郡主這樣不好動的人怎麽在外面逛了一下午,原來是這樣。
一想到長公主府的人被撂了這麽久,她心裏就高興。
一路入內,徑直去了待客的前廳。
剛進門,屋裏的人就匆匆迎了上來,滿臉笑意恭敬的說,“郡主您可回來了。”
“長公主有請,命老奴來接您。”
“那這便動身吧。”宜真倒也好說話,她早就知道這次見面是免不了的。
她那位祖母可不是講究人,最會胡攪蠻纏。
說話間宜真就動了身,跟著來人一道回了長公主府。
一進門,焦灼緊繃的氣氛就迎面而來,絲毫沒有之前的愜意繁華。丫鬟下人們來來往往,哪怕盡力遏制,依舊露出些無頭蒼蠅般的煩亂之感。
大廈將傾——
宜真心中忽然想到這個詞,一路長驅直入進了正院,剛進門,就見屋內坐的慢慢當當,她的祖母,生父繼母,二叔父三叔母都等在這裏。她看了眼,忍不住有些好奇沒在這兒的三叔父現在是個什麽情形。
聽說腰骨斷了……
應當很狼狽,這樣一想,她好奇的心思頓時散了。
她前腳進門,後腳目光就要全落了過來。
肉眼可見的急切掩都掩飾不住,比起上次晉王事發後她回來,還要嚴重。
宜真卻是不急的。
她從從容容的見了禮,叫了一圈人。
“今天你也在宮裏,你說,是不是皇後攔著陛下,不讓她見我的?”長寧長公主按捺不住開口,憤憤不已,“我就知道那個女人不安好心,一心只想獨霸陛下,連我們這些姐妹都容不下。”
“娘慎言!”
兄弟二人一驚,不同於母親的憤憤,眾人懾服於帝後所代表的皇權之下,此刻正心慌意亂。
若不是作為兒媳不好開口,大夫人和三夫人險些沒忍住。
宜真神情微妙,她目光掃過眾人,而後對上自家祖母的雙眼——
對方顯然一直在看她。
“祖母真的不知道陛下為何不願意見您嗎?”她輕聲問。
長公主神情飛快閃爍了一下,而後理直氣壯的說,“我知道什麽?都是那些人胡說八道。什麽侵占民田,朝中多的是——”
“母親!”大老爺倉促打斷,不敢再讓長公主說下去。
宜真細眉微動。
朝中的確多得是貪婪之輩這樣做,但長公主能一樣嗎?她是陛下的姐妹,天子最信重的人之一,不知道被多少雙眼睛盯著看著。越是這種事上,她越是應當做表率,而不是與其他人同流合汙,丟皇上的臉。
皇帝登基之後,一心清明吏治,最恨的就是這些貪贓枉法之輩,如今自己的親妹妹這樣做,就是拆他的臺。
若沒有皇後的事,說不定他暗地裏也就處理了,可現在長公主府的人竟然敢摻和到地位之爭中,陛下自然要拿長公主府做例,殺雞儆猴,警告那些蠢蠢欲動的人。
“不知就不知吧。”宜真環視一圈,施施然尋了空椅子坐下。
“祖母這般著急的尋我來,不知有何要事?”她淡定的問。
“你先說到底為何不讓我入宮?”長公主立即開口。
幾個人在一旁看著欲言又止,覺得這不是重點,但一想又覺得這也算要緊,就看著宜真等她開口。
眾目睽睽之下,宜真笑了。
她理了理衣袖,不急不緩說了當時的種種,末了看向長公主,好奇她的表情。
“好啊,我就說那個女人沒安好心,她——”
“娘!”
幾人再次打斷長公主。
“不讓祖母您進宮的是陛下。”宜真點了一句。
“混賬東西。要你有什麽用,不知道幫我說話,還在這兒看熱鬧?”要說的話接連被攔,長公主本就氣悶,聞言立即就爆發了。
“給我掌嘴!”她厲喝一聲。
“我看誰敢!”
高嬤嬤聲音微高,從門外邁步進來,先行了一禮,禮數周全,一絲不茍,而後道,“這是陛下親賜的丹陽郡主,不是無名無位之人。”
“剛才郡主所言,毫無失禮之處,長公主如此惱怒,老奴是不是可以認為,您是對陛下的決定不滿,才如此遷怒郡主?”
“我沒有!”長公主下意識反駁。
“不許長公主您入宮的命令是陛下所下,郡主是臣,應當忠君,應當順從,您要讓她幫您說話,是想讓她違背聖命嗎?”
“你這老奴,退下!”長公主欲言又止,最後硬是忍下了怒氣。
高嬤嬤剛出現在宜真身邊她就知道了,若是別人,她這會兒早命人打了出去,可這是陛下身邊得用的嬤嬤,便是她也不敢隨意處置。
“沖撞長公主,是老奴的過失。只是陛下將老奴賜給郡主的時候就吩咐過,要老奴照顧好郡主,所以不敢不出聲。如今話已說完,請長公主降罪。”
高嬤嬤說著又見一禮。
長公主臉頰繃緊,沖動讓她想把高嬤嬤教訓一頓,但最後到底忍住了。
“你哪有什麽罪過,退下吧。”她咬牙說。
“老奴多謝長公主體諒,老奴告退。”
高嬤嬤這才倒退幾步,出門去了。
屋內一時安靜,幾人都看著宜真。
片刻之後,眼看著長公主不開口,大老爺才說,“宜真,你也是舒家的女兒,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你也是知道的,這次的事,你祖母無法入宮,你在帝後面前得臉,若是有機會,便幫家裏說說話。”
“女兒明白,其實今日女兒便說過,只是陛下盛怒,並未理會。不過父親放心,陛下已經下命三司協查,定不會冤枉了府上。”宜真噙著淺淺的笑,慢慢說。
這些都是真的。
不管她如何看到長公主府,該有的孝心禮儀她不會忘記,只是陛下聽不聽得進去,就不是她能左右的了。
聞言,大老爺臉頰微的一僵,其餘幾個人也沒好到哪兒去,有心想說點什麽,卻都有苦難言。
問題是,這件事還真沒冤枉他們。
陛下雖然封賞了兄弟三人爵位,也得了幾個閑職,但並沒有封地實權,平日裏就想著多往家裏撈點。
像侵占民田這種事,不少人都在做,他們就也默許了手下人的動作。
可誰知,陛下竟然生了這麽大的氣。
宜真一看就明白了始末,心中不由驚奇——
她不懂,到底是誰給他們這麽大的膽子,竟然敢做這種事。
似她這種閨閣女孩兒都知道這樣做的嚴重性,而他們到現在還抱著僥幸的心思。
是無知嗎?
宜真不覺得,不過是貪心作祟,撐大了他們的膽子。
大老爺和二老爺先後開口,一番叮囑,連話該怎麽說都反覆說了好幾遍,想要宜真進宮為他們說話。
宜真只管好聲好氣的應下。
反正說不說她說了算,況且就算說了,帝後也知道她的情況,不會怪罪。
忠孝難兩全。
還好帝後寬仁體恤。
長公主一直沒說話,就算最後宜真告辭,也沒吭聲。
宜真也不在意,從容離開。
這時天已經黑了,月初之際,上弦月若隱若現,漫天星子倒是燦爛。
馬車徐徐穿過空曠的街道,宜真將簾子挑起,看著外面不斷倒退的屋舍,因為長公主府生出的些許沈悶漸漸散去。
她吸了口氣,微微笑了笑。
馬上就是上巳節了。
到時候也該出城去走走才是。
春和景明,正是好時節。
三月三,上巳節。
宜真帶著宋庸前往郊外踏青。
今天是個好天氣,天朗氣清,馬車徐徐駛在路上,路邊草木碧青,滿目的清新怡然。
尋了處景致好的地方,宜真叫停,準備下車走走。
宋庸利索的跳下車,而後伸手扶宜真下來。
宜真見了,不由一笑。
這樣小小的人,做出這副風度樣子來,很有些意思。
她也沒說什麽,饒有興致的搭手上去,自己小心翼翼的踩著凳子下了馬車。
“怎麽想起扶我了?”宜真問。
“孩兒見別家孩子都會扶母親,自然不能落後。”
宜真細眉微動,的確是這樣,只是之前宋彥文未曾這樣做過,所以她有些不習慣。
所以,原本親疏早就能分辨,只是她不曾發現。
微微笑了笑,宜真也沒松開他的手,索性拉著。
不知不覺,宋庸竟然已經長到她上臂處,快要到肩頭了,少年人長得就是這樣快。
“你有心了,只是這些事交給丫鬟做就好,你就不要費心了。”
“孩兒不費心,能侍奉母親,孩兒高興。”宋庸說著笑道,“母親,孩兒有個東西想送給您。”
“哦?是什麽?”宜真想起他這些時日神神秘秘的忙碌,高嬤嬤很是掛念,還在她耳邊念叨了好幾次,不由笑著問道。
“母親稍等。”
宋庸笑著說,而後跑到後面的馬車,取下自己小心翼翼放上去的東西,藏在自己身後,等到了宜真面前,才猛地拿出來。
漂亮的燕子形紙鳶,上面用顏料精心繪制著漂亮的花樣。
宋庸捧著,眼睛晶亮的看著她。
“母親,送給您。”
宜真微怔,慢慢伸手接過。
“你這幾日就是在忙這個?”她擡眸看向眼前的小少年,眸光是自己沒有察覺到的覆雜。
宋庸點頭,說,“母親對孩兒這樣好,孩兒無以為報,想著馬上就是上巳節了,就做了個紙鳶,您覺得怎麽樣,還可以嗎?”
他表現的有點忐忑,又很是期待。
“喜歡。”宜真輕輕撫摸著紙鳶的紋路。
人的記憶就是這樣奇怪,有些事,明明以為早就記不清了,可等到看到相應的事物,就會不由自主的浮現——
比如她幼年時,被弄壞的那個紙鳶。
之後宜真再沒有買過紙鳶,每每看到,都仿佛能看到當初那個無能為力,只能將一切忍耐下去的自己。
可如今,宋庸將它送到她面前。
恰好是在她能護住自己所有的時候。
宜真慢慢就笑了。
“你有心了。母親很喜歡。”她再次道。
“母親喜歡就好,以後孩兒每年都給您做!”宋庸表現出一副松了口氣的樣子,歡喜笑道。
“這就不必了,母親這個年齡,又不是小孩子,哪裏還能玩紙鳶。”宜真失笑。
宋庸一副不解的樣子,認真的辯駁,說,“母親說的哪裏話,您正年輕,才十六歲。況且,只要喜歡,多少歲玩都是可以的,孩兒前幾日,還見著懷國公家的老夫人放紙鳶了呢。國公府的人都高興的看著,在那兒鼓勁呢。”
他早就發現了,自己這位嫡母,明明年歲不大,可平日裏老成穩重,一點不似這個年歲的人。
她平日除了處理家務和產業外,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看書,安安靜靜,不吵不鬧,靜謐的如同古畫上才有的仕女圖。
宋庸一開始不解,等漸漸了解了她的過往後,才漸漸恍然。
他也被忽視,也被欺辱,可他沒有兄弟姐妹,老夫人和宋簡之平日都只當看不見他。相比之下,他的這位嫡母還要戰戰兢兢想方設法的在刻薄挑剔的祖母和不懂事的弟妹間以及繼母手底下討生活。
她的日子要比他更難過。
這樣想著,宋庸不由心疼她。
宜真神情微的動了動,失神道,“十六……”
的確,她的年齡才十六,可她的心,已經無比蒼老了。
“母親,要不要先試試?”發現她又有些走神,宋庸笑著開口。
“好啊。”宜真回神笑道。
紙鳶順利的被放飛,越飛越高。
宜真扯著線,專註的看著,面上的笑意在她沒有察覺到的時候越發的濃郁。
種種煩惱似乎都隨著這紙鳶一起飛走,只剩下純然的喜悅。
宋庸笑著站在一旁看著。
這般玩了好一會兒,宜真估摸了一下時間,才小心收了線。
將紙鳶收好,用帕子按了按額角,她沖宋庸招了招手。
“走了。”
早在幾日前,宜真就收到了潞安縣主邀請,邀她去赴曲水流觴宴。
這會兒瞧著,時間差不多了。
如今三位長公主,再加陛下的子孫,宜真這一輩所有表姐妹兄弟之中,潞安是年紀最長的。她是福寧長公主的大孫女,嫁的是懷安候世子。
不同於宜真這個祖母不喜爹不疼的,福寧長公主很喜歡寵愛自己的一眾孫子孫女們,孫女們一個個都求了爵位,還費盡心思找了好人家。
潞安縣主脾氣性格好,性格灑脫爽利,整日笑呵呵的,往常也總愛照顧關心一眾弟妹們,是個極好相處的性子。
大抵是宜真日子不過不痛快,所以她很喜歡同潞安縣主這樣的人多相處,也很喜歡這個大姐姐。
一路到了一處莊子上,外面候著的仆役忙指了路。
這個莊子是潞安縣主的,裏面有一大片桃花林,其間有小溪穿行過後,到桃花開盛時,微風拂過,落英繽紛,雖溪水而去,可謂是美輪美奐。
因此,每年上巳節,她這個東道主就會邀請好些人來此游玩,行一輪曲水流暢。
馬車在林子外停下,宜真帶著宋庸往林子裏走去,越往裏去,人越多,越熱鬧。
大多都是幾家表姐妹表兄弟們,見了宜真也表現的很親切,相互打了招呼,這般停停走走好一會兒,才總算見到今日的東道主。
“潞安姐姐。”宜真未語先笑。
潞安縣主隨了祖母,生了張和氣的圓臉,容貌不算出眾,但皮膚白皙,也算秀麗。最讓人喜歡的,是她身上那種縈繞在身周的輕松自在,仿佛從沒有煩心事一樣。
宜真一看,便覺放松下來。
“宜真,你可來了。哦對,該叫你丹陽郡主了。”潞安笑道。
“潞安姐姐就別打趣我了。”宜真笑道。
兩人說了幾句話,宜真隨著潞安到了曲水流暢處,只見小幾等都已擺好,顯然只等開宴。
潞安讓宜真先去走走,但她喜靜,不喜動,覺得在這兒坐著也挺好的,就推辭了,只是叮囑宋庸去玩。
宋庸應好,行禮後告退。
“這個孩子你養的真好,小小年紀就進退有度,做事也細心穩重。我可聽玨兒說了,他在那一群小子裏都能說的上話了。”潞安縣主在一旁笑看,等人走了,才對宜真說。
孩子們也是要分群的,如今京中,文官們是一群,再然後就是勳貴們,再往下,又要按各家關系來分。
宋庸因著宜真的關系,和宗親家孩子們也有往來,但到底是庶子,差了一籌,平日裏來往最多的,還是襄臺伯府附近幾個候伯府邸的孩子。玩的最好的,則是一眾庶子,不過他聰明,和那群嫡子關系也還可以。
宜真聞言只是笑笑。
她從不懷疑宋庸的聰慧和手腕。
“都是這孩子聰明。”宜真道。
潞安拉住她的手言笑晏晏,看了眼左右無人,才道,“有句話我忍了許久,到底忍不住,你別怪姐姐多嘴。這孩子好是好,可人心隔肚皮,還是要有自己親生的孩子才最妥當。”
這話若是別人說,宜真少不得要擔心那人是不是懷揣了別的心思。
可潞安自小就生活和睦,成婚後一心相夫教子,是個再溫和尋常不過的貴夫人,這的確是她會有的想法。
“我知道姐姐好意。”幼時宜真總是被忽視的那一個,那時,潞安都會特意照顧她一二,這份情,她一直記得。
“你知道什麽?”潞安說著拍了她一下,笑道,“只要孩子是從你肚子裏出來的,管他爹是誰。宋家人不是東西,咱們也不用客氣。做的隱秘些就行。”
宜真有些茫然的看著她,一時竟然沒反應過來她說的話是她想的那個意思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