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籌備束脩

關燈
籌備束脩

“娃娃,你這是要去幹什子?”

喜娘一手拿著兩張油紙,另一手上拿著一個小布袋子,李珩猜測裏面應當是裝了豌豆種子。

夜晚的涼風刮的喜娘鼻尖紅紅的,婉兒打了個噴嚏,依偎在哥哥的懷裏。

李珩怔楞了半晌,摟緊了婉兒,“本來要去找你來著,先進來吧,外頭冷。”李珩走過去把院門關了。

婉兒迷迷糊糊地感知到喜娘的存在,從李珩的懷裏擡起頭來,朝李珩眨了眨眼睛,又向喜娘張開雙臂,小嘴巴一張一合的,“呀呀呀呀。”

李珩捏了捏婉兒的小臉蛋,將婉兒讓給喜娘抱著,自己接過喜娘手上提著的東西。婉兒如今也有一個月大了,笑起來模樣喜人,一雙大眼睛水靈靈的,臉頰上還有兩個小酒窩。

喜娘抱著婉兒,婉兒便對她笑,喜娘心想如果能伴著婉兒長大,無論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喝過奶了嗎?”喜娘柔聲道。

兩人走到了屋內,屋內火盆正燃著,烘得屋子很溫暖。李珩放下手中的東西,回道:“已經喝過了。”

他有些話想問喜娘,卻又欲言又止,最終倒底還是說了,不問的話,他實在是不放心,“喜娘為何這般晚回來?”

喜娘一邊將婉兒放到炕上,給她掖好了被子,一邊不緊不慢地答道:“走路花了點時間。”

之前院子裏的光線暗,李珩看不清楚,如今到了屋內,李珩見她的身上都是灰塵,褲腿上還沾著泥巴漬,便二話不說先去了竈房,端著一洗腳盆的溫水走了出來,“喜娘先坐下來泡個腳。”

李珩把洗澡盆放在了凳子跟前。喜娘還沒被人這般關懷過,一時又是手足無措又是羞恥不已。李珩背對著她,又回到了竈房,他知道在古代不能隨意窺探女子的玉足,雖然他現在的身子只是個孩子,但這不代表他就可以不尊重喜娘的隱私。

喜娘低著頭,將腳放入水中,她的腳底長了好幾個水泡,腳後跟也磨破了皮,她今日走了很久,來回一趟大概有二十多公裏,花了兩個時辰(也就是四個小時)多,路上不是沒有牛車,只是她想著能多省點錢,便多省點錢,反正她也不著急,多走點路也是不礙事的。

李珩的聲音自竈房處傳過來,“喜娘,下次我們不走路,坐牛車。”

家裏不富裕,喜娘不想多花閑錢,急著解釋道:“我走得慢,不累人。”

李珩卻反將道:“油紙也可以不要有,窗戶不用補,我夜裏不冷。”

喜娘激動道,“那怎底行,你若再染風寒怎辦?”

那邊李珩點了點頭,拿著鍋鏟的手頓了頓,聲音帶了幾分沈重,“既然如此,喜娘便也知道有些錢是必須花的,無需省著。我們雖然窮,但也不能虧待了自己。”

喜娘紅了臉,覺得李珩說得有道理,她這麽大一個人倒叫一個小孩給教育了。

估摸著喜娘泡好腳,沐完浴後,李珩的菜也做好了,紫藤花炒雞蛋,再加上一道木耳炒青椒。香噴噴的,很誘人。

勞累一天回來,最幸福的莫過於安靜地坐下來吃一頓美味的飯菜。

兩人坐在桌子前吃飯,家中有茶樹油,李珩取了些,叮囑喜娘塗在傷口處。

喜娘說到她今日趕墟的事,從兜裏掏出九十六文錢,沈甸甸的,銅幣碰撞的聲音清脆悅耳。喜娘的臉上堆滿高興的笑容。

天麻總共七個,一個十文,七個七十文錢,竹簍子一個五文,五個賣了二十五文,還有竹促織、竹蜻蜓一共賣了十文。

買豌豆種子花了五文錢,油紙花了四文錢,總共就還剩下九十六文錢。

今日趕墟,她一開始確實是緊張的,怯懦地不敢說話,擺著個攤在那兒,人是幹楞著的,後來她想到了婉兒,想到了李珩。

— — “我們是一家人。”

— —“這個家裏,有你真好。”

她頓時來了勇氣,反正這兒沒人認識她,只要開口喊出第一個字,後面就簡單了。

於是她也學著其它擺攤的農戶們一起叫喝,漸漸地也就不再那般害怕,將手上的貨物都賣完了。喜娘編的竹簍子很好,數量少很快便被過往的婦人買光了去,還向她打聽是怎樣編出這樣好的簍子來的。

她雖是羞澀的,怯懦的,骨子裏卻一直渴望著能得到他人的認可。

此番趕墟,她覺得自己心裏那個大洞正在被一點點填補。

心臟鼓鼓的,滿滿的,很有成就感。

李珩將今日與李夫子的事講給喜娘聽。喜娘一聽他要讀書,渾身一激靈,用力地拍打桌子,立馬支持道:“讀書!該讀書!喜娘供你讀書!”

李珩樂得筷子都要掉了,“喜娘,讀書可不是一般的耗錢。”

“錢就是拿來花的,喜娘能掙錢!”喜娘毫不在乎地道,掂了掂桌子上的一串銅幣,“你個娃娃家的,不用操心這些。”

喜娘當然知道讀書耗錢,也知道讀書這條路究竟是有多難,她之前的村子裏頭,幾十年了都考不了一個秀才,那些讀書人都讀得頭發發白成了皓首老翁,最終還是個童生。

不過,不知為何,喜娘覺得李珩這娃娃很聰明,莫名地給她一股信心,這孩子,一定會考上,而且還遠遠不止是個秀才。

喜娘想讓他專心讀書,欲攬過家裏的一切活兒。因著她見其它讀書人幾乎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讀書那麽累,還要幹其它活,哪裏有力氣。

李珩拒絕了,他同喜娘說了自己的掙錢計劃,他打聽過隔壁花溪村和白雲屯共用一兩個水塘,這兩個水塘離花溪村遠。因而花溪村的人常常雇傭白雲屯的村民們挑水到家門去。

李珩決定每天早上早點起床去挑水,等挑完水後,再去山上砍柴,砍的柴賣到村子裏頭的人家去也能換得一點錢。

挑一擔子水的錢是五文,李珩的力氣小,每次只能挑半桶多,便要挑兩次,多加了一文錢,也就是六文錢。砍柴是一趟五文。

李珩去李夫子那讀的是經班,因為他識字的能力已經達標,便可以直接跳級到經班。經班的束脩為每歲六百文。

那麽按照這樣算下去,他每天掙得十一文錢,一個月便大概是三百三十文錢,只需要兩個月便可以把束脩交上。

弄清楚了這些,便讓李珩對未來的計劃更有把握,除了束脩的錢之外還令他頭疼的便是文具費用了。

趕在春天,白雲山上長了很多春筍,他下午放了學後,可以去山上摘些,下次直接帶到鎮子上賣,鎮子上賣的價錢要比墟場上貴些。

這些賣的錢可以用來買文具。

於是每日早上寅時大概四點,李珩便摸著黑爬下了床,他必須要搶時間才行,趁著

上午辰時八點上課前,做好一切後,趕到教室去。

東山那邊的天空還是霧蒙蒙的,像籠罩著一層薄紗似的。淩晨四點的白雲屯安靜地像是神話故事裏沈睡的古老的蛟龍。

李珩用扁擔挑著水,在田埂中緩步穿梭,他走得穩,桶裏的水不會蕩出來,後面再不斷加快速度。春種的早的農戶家裏,田地上已經悄悄冒出了喜人的綠芽,同樣早起的白鷺從山林子中飛出,在即將破曙的天際劃過一條靚麗的弧線。

而後天慢慢亮了,由青灰的天色中化出一層淡淡的櫻粉色,半晌後,又在一片櫻粉中掠過一雲火紅,咻的山花紅的朝霞中一抹煙紫色洇入,揉碎了沈睡的夢。

旭日初升,雄雞報曉。

沈睡的人們推開窗戶,漏一抹斜陽。

讀書的孩子,挑著木柴下了山,領著工錢,第一個到了私塾,門還是關的,他便蹲在門口背起了書。

早晨的時候大腦清醒,背書的速度快,李珩將昨夜裏背過的書又溫習了一遍,便開始背新的,等學子們都來的時候,他這篇文也就背完了。

李瀟平日來得總是最早的那一個,只是他沒想到,今日竟然有人比他來的還早。

李瀟見李珩蹲在門前的沙地上,手裏拿著根樹枝,不知道在泥土地上比劃著什麽,等他湊近了一看,才知道李珩在默寫《孟子·梁惠王下》。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由於李文昨日問他的那道題目取自《孟子》,李珩發現自己對於《孟子》的熟悉度還不夠,便開始查漏補缺,尋著這一個漏洞,去覆習《孟子》這一整個體系,等到下次在碰到與《孟子》有關的題目便能夠游刃有餘。

李瀟蹲在他身邊看,“你的字寫得真好”李瀟毫不吝嗇他對李珩的誇讚,不過,他又道:“但是,科舉要求的字體是‘方正有力,氣勢雄渾’的楷體。”

李珩點了點頭,雖說在土裏寫字,看不出明顯的書法風格,不過他貫寫的字體確實不是楷體而是行書,偏向“顏真卿”的飄逸灑脫,行雲流水的筆法。

不過寫了十多年的行書,叫他一時改成楷書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夫子照例來開私塾的門,李瀟來得早他一向是知道的,如今見李珩也來得早,心裏更加愉悅了,不愧是他看中的娃娃。

天賦固然重要,可若沒了努力的加持,天賦最終流於普通。

李珩當然清楚這一點,有天賦的人並不少,想要在一眾學子中脫穎而出,便只能比他們更加努力。

由於李珩現在正處於服喪之期,大齊國歷代崇禮,根據齊律規定,三年喪期之內不可科舉,因而李珩現在還有三年的時間為科舉考試做準備。

為了應對三年後的縣試,他給自己定下目標。

第一,寫得一手端正遒勁的楷體。

第二,熟讀《四書》《五經》及其集註。

第三,學會用八股文的形式撰寫文章。

雖說大齊國的科舉考試固定以《四書》《五經》為藍本出題,不過《四書》《五經》博大精深,言近意遠,多少士子窮其一生研究一本經書,仍不得造詣。

最讓李珩頭疼的是,齊國科舉以八股文為主,這八股文的難度那是千年來大家所公認的地獄級難度。

八股文除了體例要求嚴格僵化外,每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

從命題範圍來講,還只許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也就是說應試者必須按四書五經的內容代聖賢立言,不能發表自己的觀點。

李珩著實覺得頭痛,科舉之難難於上青天。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