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伐竹取瀝(一更)

關燈
伐竹取瀝(一更)

天色將明未明。

景泰帝十數年如一日, 前往禦門聽政。

非雨雪酷暑天,他都是步行過去,轎輦儀駕在身後跟著。也算是按照茹院使的叮囑, 勿每日久坐不起,能走動還是要多走動下。

路是一樣的路, 身後跟著的人, 卻已與十年前不盡相同。

興安年過七十, 實無力再隨行上朝,素日只留在乾清宮做些清閑教導之事。

金英倒是依舊精力旺盛,東廠和皇帝兩手抓。

此時跟在皇帝身畔, 將一早呈報進來的消息小聲回稟:“於少保昨夜舊疾覆作,今晨具表上奏, 實不能至常朝,請陛下恩準一日病休。”

大概太祖朱元璋本人是工作狂加控制欲爆表的關系, 從洪武朝傳下來的規矩, 大明在京官員請假都得是‘自行具奏, 取自上裁’——想請假是吧,直接跟最大的領導說。

後來的皇帝沒有洪武皇帝萬事都要抓的精力,批假的事兒也就都交給了秉筆太監。

旁人也罷了,但於少保病了,金英批紅後還是得趕緊跟陛下回明。

其實說之前,金英就察覺到皇帝今日心情不太美妙,而回稟後, 就見皇帝腳步停頓。

連帶著身後長長的隨行隊伍都立刻停下。

太醫院曾回稟過:於少保舊疾,勞累易覆作。

朱祁鈺:“朕知道了, 奏準三日假。”

金英:誒?可於少保沒請三日假,就請了一日。

**

這日常朝, 於少保未至。

這倒是讓欲出言彈劾的官員越發暢意無所顧忌:畢竟當面懟兵部尚書,還是有點心理負擔。

背後說人長短就……不對,他們很快說服自己擡頭挺胸,這是禦前,怎麽算是背後呢?

在京中參讚軍務的武將羅通最先站出來:他的事兒急,得先彈劾。

因於少保提出的‘北境有異動奏令武將備邊’的武將裏,就有他。

他不想去!

京城多好吶,近在帝側又榮華富貴,何必去邊關吃沙子。

“陛下,諸邊動輒上書請朝廷調兵遣將警惕敵襲,不過是他們畏戰誇大,迷惑朝廷罷了。兵部不能分辨,也跟著喧嚷裹亂調動邊軍,不過是以圖禦敵虛功。”

今日兵部尚書不在,左侍郎項文曜出列回懟:照你這麽說,邊關有異動都不要報,等被人攻破了再報?難道你得了小病不治,非得拖到快死了再治?

又向皇帝回稟:“於少保乃謀國安民之言。”

羅通在旁‘自言自語’道:“果是謀國安民,於少保何不自行?”

項文曜被他拱的火起,剛要繼續反駁下去‘十年前少保就曾親出邊關’,就見皇帝擺手。

朝上登時肅靜。

皇帝看了羅通片刻,開口時卻不是對著他說,而是對滿朝文武道:“朕有要事出宮一趟。”

百官:?

而朝上有經歷過正統一朝幾回奇葩朝堂的老臣,下意識悄悄轉頭看了看天邊,也沒飛來一只仙鶴啊,咋當今也要上朝上一半就走?

“眾卿就留在這兒。”

朝臣們更懵:上朝奏事,就是臣子奏給皇帝,陛下有事先行,留下我們在這兒幹啥?罰站嗎?

也差不多。

景泰帝道:“於少保今早因病休朝,令朕不免想到乾清宮內禦案上,還有他昨日所上數十封事關朝政的節略奏疏。”*

“十數年來,每日如此。實在是恪勤匪懈,清慎明著無有過公。”

景泰帝自己早心知有定,但今日,他是要說給滿朝文武皆知,尤其說給那些閉著眼不願知,不肯知甚至要反誣於少保‘腰玉珥貂,安享權勢’的人聽。

聽話聽音,羅通臉色已經大不好。

誰說陛下近來與於少保生出嫌隙來著?自己是不是被人當槍用了?

但他沒有時間細想了。

畢竟皇帝正在吩咐他做事——

羅通跪了領旨。

只見隨著陛下的話語,兩個小宦官搬了兩摞厚度可觀的奏疏和公文出來。是皇帝方才在路上得知於少保今日不能支撐告病後,令人回去取的。

這是皇帝這兩日該處置的公文奏疏。

“你方才道,於少保自己為何不去邊關守備?”景泰帝將最上面一封奏疏拿了起來,今日除了病休奏,於謙還另上了一道奏疏,表明願親往邊關。

皇帝看了就更生氣了。

此時對羅通冷然道:“今日,朕給你一個機會。若少保親往守邊,你來做兵部尚書。”

“這些朝事,由你代替於少保來寫建言處置。”皇帝還體貼給他畫了個時間線:“往日都是常朝後,於少保從朕這裏領了奏疏公文,大半午前就能送還乾清宮。”

“如今時辰還早——”

“待羅卿寫完,交與內閣再散朝不遲。”

你寫,你今日就坐這兒寫。

東廠督主看著你,滿朝文武陪著你。

皇帝說完後,當真自行離去。

朝上諸臣像是老師忽然有事走了被留堂的學生,先是面面相覷,隨後目光就集中到一個人身上。

羅通:……

項文曜直接出言催促道:“羅將軍快點看完這些公文,寫出條陳節略,我等還各有公務呢!”

羅通因‘公開處刑’腦瓜子嗡嗡的。

別說他本來就不擅長處置公文,就算腹內有點文墨,叫滿朝同僚這樣圍觀著,也寫不出來哇。

更不敢亂寫一氣兒應付交差。皇帝是肯定要看的,要是他一條好的建言節略也寫不出,這輩子仕途就止步今天了。

見羅通憋的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白,但就是半天下不了筆。

去歲新升了戶部尚書的金濂哼了一聲,擡擡手示意金督主他要發言:“我瞧著別說今兒晌午,只怕我等要陪著羅將軍在這兒過夜了!”

“陪站也罷了,只怕誤了公務。”

然後申請讓宦官幫忙傳個話,將今日戶部緊急的公文送了來。

待戶部的賬目送了來,金濂很實在地席地而坐開始算賬,景泰一朝最不尋常的一日常朝開始了——

有戶部尚書開口做例,其餘各部朝臣也如此要求,所有官員就地辦公。

畢竟,起初看著被皇帝安排了作業窘迫如熱鍋上螞蟻的人,還挺有意思。但看久了就無聊起來。

而某些人看到羅通的尷尬處境,更是心驚肉跳不敢細看,後怕心道還好自己沒跳出來。

事後,金濂表示今日的工作非常高效:有事與其餘部門相商不需要遣小吏去送文書了,他轉過頭去就跟後面的工部尚書商議造海船的支出,再轉個身就能跟吏部尚書要人,簡直想建議陛下以後就這樣吧。

如此一來,建造官衙、每年修繕官邸的錢都省了啊,還有燭火取暖費,都省了!

當然,像金濂這樣喪心病狂想法奇特的人少。

其餘朝臣一邊處置今天公務,一邊好奇:陛下去哪兒了呢?

**

次日他們就知道皇帝去哪兒了。

醫書中道,竹瀝乃治療咳疾痰疾聖劑。

而皇帝竟然親自去萬歲山伐竹取瀝,令人送與於少保府!

而且不但自己去了,還帶著太子一起。

其實朱見深是遇到皇帝出行的儀駕,得知叔父出去的緣故後自行請命跟隨的:“今早去給父皇請安,聽見父皇咳嗽了幾聲,侄兒心中很不安。”

朱祁鈺:這個……大概皇兄是昨天油燜筍吃多了齁的。

但孩子的一片孝心總是不能拂逆的,而且朱祁鈺近來從朱見深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

那種接到皇帝托付的差使,不但不會覺得累,反而會激動於自己被器重,牟足了勁要幹好、一點都不肯懈怠的‘年輕’心性。

還不知道將來漫長的苦啊。

*

取竹瀝並不難,就是伐新竹裁段兩邊去節,架起火來烤中間部位,就能得到鮮竹瀝,是一種淡青色的透明汁液。

比起各色苦的倒胃的藥汁,鮮竹瀝味道要好多了。

朱見深幫叔父扶著竹子,看皇帝親自揮著刀具。

旁邊錦衣衛憂心忡忡:陛下哪裏砍過竹子啊,可別砍到自己或是太子啊!

朱見深是個對情緒很敏感的孩子,他覺得……叔父這砍竹子,很有點發作邪火的感覺。

果然,皇帝邊砍邊與他道:“將來你就知道了,朝上冠冕堂皇滿口聖賢文章者眾,說的天花亂墜,到底不過是為自己黨錮之爭。”

這些年叔侄兩人雖然常見,但多是皇帝與太子之間的交流。

但此情此景,竹林裏春風細細,兩人共同面對一根竹子使勁,說的話就也比在宮裏真切些。倒更像一位叔父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孩子。

“原本,朕總想朝臣們說的都是好話。”兢兢業業幹活了,自然想將來留個明君的美名,但:“實不必被他們以此拿捏住。”

“朝上官員你大約都認過姓名臉面了吧,來,朕今日與你說說他們素日為人……”

才十三歲的太子,被灌輸了些新鮮黑水。

朝臣們在他眼裏都有了新鮮的形象。

想到叔父說的‘君臣亦是敵體’,將來做皇帝似乎‘孤家寡人’的日子,難免有些沈重。

直到幫叔父搬竹子的時候,朱見深的心情才又輕盈了些:他並不是沒有能夠全心信任的人。哪怕那人此時不在身邊,正以錦衣衛鎮撫使的身份,在山東督辦新的書坊兼管禁絕纏足事。

朱見深想起前日收到的書信,字裏行間都是明亮亮的歡喜,看的他也不覺得勞累了——山東是萬姐姐的故鄉,雖然她四歲就入宮,對故鄉水土親人其實都沒什麽記憶。但故鄉是刻在骨血裏的,她此番去山東做事,比從前去旁的地方更歡喜。

叔侄兩人等著鮮竹瀝被烤出。

景泰帝起身,心情略微好轉了些:“走,回去看看他寫的怎麽樣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