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67 章
淩霜問道:“清、都、山、水,是取自‘我是清都山水郎,’嗎?”
“妹子真是聰明伶俐,一猜就準,這是我那口子喜歡的詩,我說不該依這首詩取名,都是喜歡拳腳功夫的人,下一句‘天教分付與疏狂’,可不就‘疏狂’起來了嗎?”
“孫姐姐說話真風趣,清都堂的人都會武功嗎?”
孫長纓笑道:“倒是不一定,清都堂門下不僅做生意,也開有收養孤兒的善堂,孩子們不僅學武還要識字、學點手工活,學得好的就進鋪子裏當差,另外,店鋪招的徒弟,是一般人家的孩子,可能就不會武功了。”
隨著孫長纓的介紹,淩霜懂了清都堂的商業模式。商人們從江南收買棉布絲綢、茶葉,以及竹木、顏料等日常生活用品,通過漕運及商隊販往各地,從北方收購皮毛藥材銷往南方。
常年奔波在外需要相互照應,商人們漸漸形成了或以血緣關系,或以同鄉關系,或以師門關系為紐帶的團體,為了提高商業競爭力,四個團體合夥組成了清都堂,分堂堂主之間或有姻親,或師出同門,堂內訂立的規章對分堂都有約束力。
孫長纓簡單說了下規章內容,實際上,還是各自做生意,但可以資源共享,對外價格需一致,將來如有聯合經營的業務,按約定好的比例承擔盈虧,目前各自擴展的業務仍歸各分堂,利潤風險自擔,和現代的企業聯合體類似。清都堂在很多地方設立的會館,與當地商會甚至地方官來往密切,獲得很大支持,發展勢頭強大。
“久聞清都堂的名號,一直很佩服,妹妹的小店鋪能入孫姐姐的法眼,實在榮幸之至,但不知能為清都堂做些什麽?”
“清都堂生意再大,也得將貨物一點點地賣出去,‘吉慶祥’在這片的口碑挺好的,你們需要進貨,清都堂也需要銷路,不是正好嘛!”
淩霜很真誠地問道:“論理,清都堂做的買賣大,自家也有店鋪,為啥這麽提攜‘吉慶祥’,許可咱店鋪加盟呢?”
孫長纓雙手一拍,爽朗笑道:“妹子果真頭腦靈活,又冷靜通達,別家聽說能加盟,只有高興的,哪會管這許多呢!”
喝了一口茶,孫長纓解開了謎底,“除了上面的原因,還因為,我是姜攸的姐姐,”料到淩霜的訝異,孫長纓一笑,她和夫君長年在外打理生意,讓武小松到姜攸身邊照顧,遇上事就到清都堂各地的會館報信,所以知道姜攸從山上下來,到謝府當差,後來去當捕頭,最近想參加武舉。
“他個傻孩子,參加武舉需要戶籍資料,不是我讓小松幫他辦好,他準備了也沒法考的!”孫長纓解釋說:“聽姜攸說起過你,誇讚你靈巧聰慧,短時間就能盤下店鋪,我就來看看是位怎樣的姑娘。噢,他特地說,他只在我面前提過你,在旁人面前從不言及你,很註意女子聲譽的!”
淩霜赧然一笑,問道:“姜先生過譽了,我只是靠著家中兄長支持,剛涉足這些事務,經歷淺顯,希望孫姐姐多關照,費心指點一二。”
“不妨事的,以後的來往不會少,生意上的事直管問,我定會傾囊相授,”孫長纓意味深長地打趣,“不過你要多關照我的傻弟弟,也許會受點委屈,但你放心,總不會讓你吃虧的!”
淩霜微微皺眉,笑問:“孫姐姐這話是何意,我怎麽有點糊塗?”
孫長纓拉住淩霜的手,說道:“你聽了我家的故事就懂了,我慢慢告訴你。”淩霜想了想,畢竟涉及別人家的私事,於是讓小翠到外間去,獨自聽孫長纓娓娓道來……
“我現在隨娘姓孫,現在我家就我們姐弟倆,以前是個大家子,如果沒有那場變故,我不會接觸這些商人的事,攸弟不會習武,我們會在深宅大院裏,過著養尊處優的日子……”
姜長纓六歲那年,孫姨娘生了白白胖胖的弟弟,嘹亮的哭聲,聽得爹爹哈哈大笑,和祖母到祠堂上香時很激動。
祖母對長纓越發和藹,很欣慰地感慨:“後繼有人了,其他人的心思可以歇歇了!”
長纓睜著大眼睛瞄著祖母,爹爹見狀忙笑著打圓場,“大家也是擔心,咱們這房的子嗣,畢竟和世襲的職位關聯,雖說是個閑職,到底是皇上的恩典,提起來大家都體面,現在好了,都定下來了”,祖母聽了本想說什麽,最後“哼”了一聲說起“洗三”的事。
長纓模模糊糊地明白了,為什麽弟弟出生,二房嬸娘和三房姑姑都笑得難看,對嫡母恭喜道:“這下,王妃可以放心,咱府裏往後的日子更好了!”王妃說的是嫁到理郡王府的姜家大姑娘,長纓的嫡姐。嫡母始終是端莊微笑的表情,熱情招待大家。
長纓到府裏的女學念書時,三房的長續姐姐笑容古怪,“你以後的日子,就沒有原來滋潤咯!”,同一個爹的長綺妹妹嬌滴滴地說:“長續姐姐說的不對,長纓姐姐一向最得祖母歡喜,只她在祖母的碧紗櫥歇晌,我們都不能夠的”,二房的長紀姐姐正言說道:“亂說什麽,我們女兒家都是家裏的嬌客,誰人敢慢待了去?”
雖然養在祖母房裏,長纓一直記著孫姨娘的告誡:自己多念些書,能明白事理,旁人的閑言碎語,不要理會!
中午睡不著時,聽外屋的桃紅對小丫頭繪聲繪色地講述,長纓終於完全懂了,原來二房和三房看大房遲遲沒有子嗣,都想過繼自家孩子到大房來,這幾年一直明爭暗鬥的,結果弟弟一出生,那兩房都吃了癟,自然不高興,只有自家從上到下都很興奮。
弟弟養在嫡母院子裏,孫姨娘也不在長纓面前提,好像兒子不是自己生的,有次長纓聽奶娘和孫姨娘聊天,奶娘說少爺長得好,虎頭虎腦的很壯實,孫姨娘打斷她,“養在太太那裏,一定是好的,別聊了,來幫我看看,這布料做內襯好不好?”,趴在孫姨娘身邊的長纓,聽到姨娘喃喃的自語聲“只當是給她生的吧!”。
長纓喜歡去看弟弟,到嫡母院子裏先去給嫡母行禮,嫡母每次必問的問題好對答,無非是“昨兒睡得好不好,吃了些什麽,和長綺玩些什麽”,難受的是,行禮答話的全過程,長纓始終要身姿穩定,保持裙上佩戴的玉禁步不動,沒有叮當雜亂聲,否則就失禮了。
一出生就是金貴人的弟弟,全家都圍著他轉,真是要星星不給月亮,少爺只要開口,就引來各種誇讚聲。嫡母將身邊的兩個大丫鬟撥來,加上原有的份例,近身伺候的有四五個,她常過來看這個寶貝兒子,見長纓和他坐在一處羅漢榻上,不高興地對長纓說:“你幹嘛擠著他坐,你到那邊坐去,別擠著他了!”
弟弟並不跋扈,滿三歲了仍是話不多的性子,喜歡爬山登高地玩耍,伺候的人追在後面跑,攔住他到假山的亭子上去。他卻趁午休時,偷溜出去爬上亭子,有一次終於摔了下來,幸而只是傷了腿,太醫說小心照顧會痊愈。
嫡母大怒,追查原由,將伺候的人都責罰了一頓,打的打、攆的攆,查到後來,牽扯到孫姨娘院裏的管事婆婆,是孫姨娘從家裏帶來的,說她攛掇著小主子多活動……最後,孫姨娘帶著人回江南去了。
家裏的氣氛冷下來,嫡母一副肅然的表情,爹爹有幾分訕訕的。孫姨娘臨走前晚,特地到長纓的院子裏,抱著她看了又看,說:“囡囡乖,姨娘歸家後,你多往祖母跟前伺候,遇上事了找你爹,他答應我要照應好你的,囡囡寶貝,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長纓一頭紮進孫姨娘的懷裏,抱著姨娘的腰,嗅著姨娘的氣息,想忍住淚水,哽咽著問:“長綺妹妹的姨娘都好好的,姨娘你為什麽要走?能不能不走,姨娘?”
孫姨娘緊緊抱著長纓,掙紮地說:“囡囡寶貝最乖,十歲了,是最能幹的寶貝,姨娘會一直想著你的!”
長纓和爹爹坐馬車到城門口,淚眼婆娑地目送姨娘的馬車走遠,爹爹嘆口氣,說:“別傷心了,我帶你到‘聚勝樓’吃醬肘子”。醬肘子固然香,但不能消減長纓難過的心情,長纓咬一口肉,恨恨想著,如果有人笑話她姨娘走了,說些陰陽怪氣的話,自己一定要沖上去扇她的耳光。
奇怪的是,府裏的女學散了,說是幾位姐姐都已訂親,要在家備嫁。
一年中最好的秋季,往常是府裏的熱鬧之時,馬車房最為忙碌,主子們要麽出去赴宴,要麽請人到家裏聽戲,閑下來時,幾房人聚在花園賞菊喝酒。這是長纓和幾個姐妹暗自比拼的時刻,誰的首飾衣裳更新更美,誰更引人註目,得到的誇讚更多,甚至誰的身姿更端莊,誰的足纏得細小。因為長纓出自長房,是理郡王王妃娘家的妹妹,她每年得賞最多,其實長纓對此很厭煩,心裏嘀咕真是無聊。
但是這年的秋天,二房、三房紛紛搬走,一大家子不僅分家,更分了宗,家裏的下人也散出去不少,府裏一下子空蕩蕩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淩霜問道:“清、都、山、水,是取自‘我是清都山水郎,’嗎?”
“妹子真是聰明伶俐,一猜就準,這是我那口子喜歡的詩,我說不該依這首詩取名,都是喜歡拳腳功夫的人,下一句‘天教分付與疏狂’,可不就‘疏狂’起來了嗎?”
“孫姐姐說話真風趣,清都堂的人都會武功嗎?”
孫長纓笑道:“倒是不一定,清都堂門下不僅做生意,也開有收養孤兒的善堂,孩子們不僅學武還要識字、學點手工活,學得好的就進鋪子裏當差,另外,店鋪招的徒弟,是一般人家的孩子,可能就不會武功了。”
隨著孫長纓的介紹,淩霜懂了清都堂的商業模式。商人們從江南收買棉布絲綢、茶葉,以及竹木、顏料等日常生活用品,通過漕運及商隊販往各地,從北方收購皮毛藥材銷往南方。
常年奔波在外需要相互照應,商人們漸漸形成了或以血緣關系,或以同鄉關系,或以師門關系為紐帶的團體,為了提高商業競爭力,四個團體合夥組成了清都堂,分堂堂主之間或有姻親,或師出同門,堂內訂立的規章對分堂都有約束力。
孫長纓簡單說了下規章內容,實際上,還是各自做生意,但可以資源共享,對外價格需一致,將來如有聯合經營的業務,按約定好的比例承擔盈虧,目前各自擴展的業務仍歸各分堂,利潤風險自擔,和現代的企業聯合體類似。清都堂在很多地方設立的會館,與當地商會甚至地方官來往密切,獲得很大支持,發展勢頭強大。
“久聞清都堂的名號,一直很佩服,妹妹的小店鋪能入孫姐姐的法眼,實在榮幸之至,但不知能為清都堂做些什麽?”
“清都堂生意再大,也得將貨物一點點地賣出去,‘吉慶祥’在這片的口碑挺好的,你們需要進貨,清都堂也需要銷路,不是正好嘛!”
淩霜很真誠地問道:“論理,清都堂做的買賣大,自家也有店鋪,為啥這麽提攜‘吉慶祥’,許可咱店鋪加盟呢?”
孫長纓雙手一拍,爽朗笑道:“妹子果真頭腦靈活,又冷靜通達,別家聽說能加盟,只有高興的,哪會管這許多呢!”
喝了一口茶,孫長纓解開了謎底,“除了上面的原因,還因為,我是姜攸的姐姐,”料到淩霜的訝異,孫長纓一笑,她和夫君長年在外打理生意,讓武小松到姜攸身邊照顧,遇上事就到清都堂各地的會館報信,所以知道姜攸從山上下來,到謝府當差,後來去當捕頭,最近想參加武舉。
“他個傻孩子,參加武舉需要戶籍資料,不是我讓小松幫他辦好,他準備了也沒法考的!”孫長纓解釋說:“聽姜攸說起過你,誇讚你靈巧聰慧,短時間就能盤下店鋪,我就來看看是位怎樣的姑娘。噢,他特地說,他只在我面前提過你,在旁人面前從不言及你,很註意女子聲譽的!”
淩霜赧然一笑,問道:“姜先生過譽了,我只是靠著家中兄長支持,剛涉足這些事務,經歷淺顯,希望孫姐姐多關照,費心指點一二。”
“不妨事的,以後的來往不會少,生意上的事直管問,我定會傾囊相授,”孫長纓意味深長地打趣,“不過你要多關照我的傻弟弟,也許會受點委屈,但你放心,總不會讓你吃虧的!”
淩霜微微皺眉,笑問:“孫姐姐這話是何意,我怎麽有點糊塗?”
孫長纓拉住淩霜的手,說道:“你聽了我家的故事就懂了,我慢慢告訴你。”淩霜想了想,畢竟涉及別人家的私事,於是讓小翠到外間去,獨自聽孫長纓娓娓道來……
“我現在隨娘姓孫,現在我家就我們姐弟倆,以前是個大家子,如果沒有那場變故,我不會接觸這些商人的事,攸弟不會習武,我們會在深宅大院裏,過著養尊處優的日子……”
姜長纓六歲那年,孫姨娘生了白白胖胖的弟弟,嘹亮的哭聲,聽得爹爹哈哈大笑,和祖母到祠堂上香時很激動。
祖母對長纓越發和藹,很欣慰地感慨:“後繼有人了,其他人的心思可以歇歇了!”
長纓睜著大眼睛瞄著祖母,爹爹見狀忙笑著打圓場,“大家也是擔心,咱們這房的子嗣,畢竟和世襲的職位關聯,雖說是個閑職,到底是皇上的恩典,提起來大家都體面,現在好了,都定下來了”,祖母聽了本想說什麽,最後“哼”了一聲說起“洗三”的事。
長纓模模糊糊地明白了,為什麽弟弟出生,二房嬸娘和三房姑姑都笑得難看,對嫡母恭喜道:“這下,王妃可以放心,咱府裏往後的日子更好了!”王妃說的是嫁到理郡王府的姜家大姑娘,長纓的嫡姐。嫡母始終是端莊微笑的表情,熱情招待大家。
長纓到府裏的女學念書時,三房的長續姐姐笑容古怪,“你以後的日子,就沒有原來滋潤咯!”,同一個爹的長綺妹妹嬌滴滴地說:“長續姐姐說的不對,長纓姐姐一向最得祖母歡喜,只她在祖母的碧紗櫥歇晌,我們都不能夠的”,二房的長紀姐姐正言說道:“亂說什麽,我們女兒家都是家裏的嬌客,誰人敢慢待了去?”
雖然養在祖母房裏,長纓一直記著孫姨娘的告誡:自己多念些書,能明白事理,旁人的閑言碎語,不要理會!
中午睡不著時,聽外屋的桃紅對小丫頭繪聲繪色地講述,長纓終於完全懂了,原來二房和三房看大房遲遲沒有子嗣,都想過繼自家孩子到大房來,這幾年一直明爭暗鬥的,結果弟弟一出生,那兩房都吃了癟,自然不高興,只有自家從上到下都很興奮。
弟弟養在嫡母院子裏,孫姨娘也不在長纓面前提,好像兒子不是自己生的,有次長纓聽奶娘和孫姨娘聊天,奶娘說少爺長得好,虎頭虎腦的很壯實,孫姨娘打斷她,“養在太太那裏,一定是好的,別聊了,來幫我看看,這布料做內襯好不好?”,趴在孫姨娘身邊的長纓,聽到姨娘喃喃的自語聲“只當是給她生的吧!”。
長纓喜歡去看弟弟,到嫡母院子裏先去給嫡母行禮,嫡母每次必問的問題好對答,無非是“昨兒睡得好不好,吃了些什麽,和長綺玩些什麽”,難受的是,行禮答話的全過程,長纓始終要身姿穩定,保持裙上佩戴的玉禁步不動,沒有叮當雜亂聲,否則就失禮了。
一出生就是金貴人的弟弟,全家都圍著他轉,真是要星星不給月亮,少爺只要開口,就引來各種誇讚聲。嫡母將身邊的兩個大丫鬟撥來,加上原有的份例,近身伺候的有四五個,她常過來看這個寶貝兒子,見長纓和他坐在一處羅漢榻上,不高興地對長纓說:“你幹嘛擠著他坐,你到那邊坐去,別擠著他了!”
弟弟並不跋扈,滿三歲了仍是話不多的性子,喜歡爬山登高地玩耍,伺候的人追在後面跑,攔住他到假山的亭子上去。他卻趁午休時,偷溜出去爬上亭子,有一次終於摔了下來,幸而只是傷了腿,太醫說小心照顧會痊愈。
嫡母大怒,追查原由,將伺候的人都責罰了一頓,打的打、攆的攆,查到後來,牽扯到孫姨娘院裏的管事婆婆,是孫姨娘從家裏帶來的,說她攛掇著小主子多活動……最後,孫姨娘帶著人回江南去了。
家裏的氣氛冷下來,嫡母一副肅然的表情,爹爹有幾分訕訕的。孫姨娘臨走前晚,特地到長纓的院子裏,抱著她看了又看,說:“囡囡乖,姨娘歸家後,你多往祖母跟前伺候,遇上事了找你爹,他答應我要照應好你的,囡囡寶貝,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長纓一頭紮進孫姨娘的懷裏,抱著姨娘的腰,嗅著姨娘的氣息,想忍住淚水,哽咽著問:“長綺妹妹的姨娘都好好的,姨娘你為什麽要走?能不能不走,姨娘?”
孫姨娘緊緊抱著長纓,掙紮地說:“囡囡寶貝最乖,十歲了,是最能幹的寶貝,姨娘會一直想著你的!”
長纓和爹爹坐馬車到城門口,淚眼婆娑地目送姨娘的馬車走遠,爹爹嘆口氣,說:“別傷心了,我帶你到‘聚勝樓’吃醬肘子”。醬肘子固然香,但不能消減長纓難過的心情,長纓咬一口肉,恨恨想著,如果有人笑話她姨娘走了,說些陰陽怪氣的話,自己一定要沖上去扇她的耳光。
奇怪的是,府裏的女學散了,說是幾位姐姐都已訂親,要在家備嫁。
一年中最好的秋季,往常是府裏的熱鬧之時,馬車房最為忙碌,主子們要麽出去赴宴,要麽請人到家裏聽戲,閑下來時,幾房人聚在花園賞菊喝酒。這是長纓和幾個姐妹暗自比拼的時刻,誰的首飾衣裳更新更美,誰更引人註目,得到的誇讚更多,甚至誰的身姿更端莊,誰的足纏得細小。因為長纓出自長房,是理郡王王妃娘家的妹妹,她每年得賞最多,其實長纓對此很厭煩,心裏嘀咕真是無聊。
但是這年的秋天,二房、三房紛紛搬走,一大家子不僅分家,更分了宗,家裏的下人也散出去不少,府裏一下子空蕩蕩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