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14章 第 114 章

關燈
第114章 第 114 章

當然, 楊秋不可能直楞楞地盯著一個人,那會顯得她像個傻子。

她只是在和眾人聊天寒暄的時候,偶爾會用餘光打量一下賈詡此人。

基於賈詡在歷史上的事跡,所以楊秋看人的時候下意識地帶著一點點打量。

因為她很好奇在今天這場談判之中, 賈詡此人承擔著什麽角色, 會不會帶來什麽意外之舉。

可惜的是, 雙方你來我往地開始談判之後,李儒和身邊的幾個人討價還價了不少事情。

但賈詡此人完全沒有參與到談判中來, 反而悠哉悠哉地在旁邊充當了一個背景板, 甚至和李儒連眼神交流都沒有。

看起來似乎就是一個陪襯。

“賈君為何一直不言?武威賈氏也算是涼州豪族, 如今商討的西域商隊之行, 賈君難道不願意給出些許意見嗎?”

楊秋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刻意,畢竟賈詡從進來參拜之後就什麽話都沒說, 一直在那裏吃吃喝喝。

因此楊秋這邊的人一直以為,此人不過是個充數之人。

可是楊秋的主動詢問讓其他人都意識到,這人可能並不簡單。

於是眾人都將目光放到了賈詡身上。

一個中年文士,長相沒什麽特別的, 身上的氣質看起來也有些平庸, 實在沒看出什麽特別之處。

面對這樣熱切的目光,就連李儒此刻也在好奇地打量著自己這位老朋友。

怎麽回事兒?

這昭王似乎對賈詡很感興趣?

如果賈詡是個翩翩美少年,又或者是個二十多歲的風流俊俏模樣,李儒第一想法大概就是昭王看上了對方。

可是賈詡現在都接近四十歲了,長相那真的是平平無奇, 李儒自然不會覺得昭王的愛好是大齡男子。

所以他覺得賈詡莫不是隱瞞了他什麽事情,莫不是與昭王私底下有舊?

而對於此時此刻的賈詡來說, 他心中真的是要問候老天爺了。

從一開始,賈詡就感覺這位昭王在用餘光打量著他。

那時候他還以為自己今天的穿著是不是有問題, 莫不是衣服布料在哪裏刮破了,又或者說有什麽蟲爬到了他的衣服上?

總不能是因為他長得太過俊美被人關註吧?這種可能性絕對沒有。

而他和昭王之前毫不認識,所以賈詡只能偷偷檢查著自己的衣著,查看自己是不是有什麽失禮之處?

結果檢查完畢之後,賈詡確定他本人身上沒有什麽特異之處,但昭王就是時不時地打量著他,那樣的目光太奇怪了。

賈詡就心中就一直納悶,他來到昭國之後也沒幹什麽出格的事情啊?

為什麽就突然被昭王盯上了?

雖然心中有諸多不解,但賈詡是個心理素質極其強大的人。

確定自己身上沒有什麽失禮之處後,他就對楊秋打量的目光視若無睹了,該吃吃該喝喝。

畢竟今天招待他們的都是美酒佳肴,昭國的美食實在是讓他很享受,所以幹嘛要思考那麽多?

船到橋頭自然直,真有什麽問題,到時候他自然會知道答案。

只是賈詡沒有想到,這昭王居然放棄了打量,而是直接單刀直入地點了他的姓名,讓眾人的目光就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就不能委婉一點嗎?現在是個人都看得出來你昭王對我賈詡有特別關註啊,這位昭王做事這麽直接嗎?

賈詡心中有一萬個槽點想要吐露,但此時他只是拱了拱手恭敬地開口了。

“昭王有所誤會,武威賈氏雖在涼州紮根多年,然對西域商隊完全不了解,自當年世祖絕通西域之後,涼州已與西域斷絕往來多年。

雖後來有班定遠投筆從戎,西域諸國被收覆,然持續時間不長,這些年雖有些許商隊往來,但早已不覆昔日的繁華。

故賈某無法給出意見,實在是賈某對西域道不太了解。”

賈詡的語氣平靜而謙遜,看起來謙卑極了。

但楊秋卻在此刻輕笑出聲。

“我以為賈君會說,西域通商之行,先得平息西羌之亂,聽說韓遂已經控制住了大半個涼州。

原以為董州牧可能要為這一叛賊頭疼,聽賈君之意,看來韓遂不足為懼。

那麽通商之行倒是問題不大了,想必我很快就能聽到董州牧平定西羌的消息。”

此番話一出,李儒在旁邊已經皺起了眉頭,賈詡更是心中苦笑。

中計了。

剛剛聊西域通商之行時,其實是楊秋先預設了立場,直接開始討論通商團隊怎麽組織,兩邊利益怎麽分配。

這分明就是默認涼州那邊不足為懼。

所以賈詡剛剛的回答也在這個預設立場上面。

既然通商,肯定是涼州平定了才能通商,至少也是在和韓遂此人聊好了之後才能商隊通行。

結果楊秋直接扣了一個大鍋在賈詡的頭上,他什麽時候說過韓遂不足為懼了?什麽時候說過董仲穎馬上就能平定羌亂了?

真是黑鍋來了,擋都擋不住。

“昭王說笑了,董公那邊自然希望羌亂早點平息,若有消息了,到時候自然立即通知昭王。”

賈詡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

大意了,竟然被對方擺了一道。

“我還以為,董州牧想模仿昔日樂毅伐齊呢?”

此言一出,眾人臉上的表情各異,李儒終於忍不住了,他主動拱手開口了。

“樂毅昔日遭到燕惠王猜忌,這才投奔趙國。而吾主受天子重用,今為一方州牧,自當忠心為國,報效朝廷!”

李儒的語氣滿是堅定,仿若董卓真是大漢忠臣,楊秋直接輕笑出聲。

“董州牧真是一片忠心為國,佩服佩服。”

接下來,雙方在一片尷尬試探之中重新開始了其他話題。

其實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但有些話放到臺面來說就有點尷尬了。

畢竟樂毅伐齊一段歷史,那可是相當有意思。

當時樂毅作為燕國統帥聯合五國伐齊,連下七十餘城,可謂是連戰皆捷。

但是最後在面對莒城和即墨之時,樂毅帶著的軍隊卻久攻不下,被後人揣測有養寇自重的嫌疑。

當然這件事情的真相不得而知,最後的結果卻是燕惠王即位之後。

因為和樂毅不和,懷疑樂毅的忠心,所以導致樂毅最後投奔到了趙國。

所以,楊秋剛剛這番話是在笑話董卓養寇為重,李儒自然要馬上反駁。

雖然他們現在都和反賊悄悄密談了,但這事兒面上是絕對不能承認的。

接下來,楊秋沒有在插話試探,而是讓孔叔,梁道還有其他人繼續和李儒這方的人談判。

這裏面涉及到糧食種子,農具,商隊等利益的談判,一場見面其實是談不完的。

而楊秋今日在此只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態度,昭國有意與對方合作。

至於真正的細談內容,其實是之後私底下才能談完,這種事情並不需要楊秋親自出馬。

一場午宴在一個時辰後結束,雙方基本都摸清楚了彼此的需求。

除了楊秋中間的那一次打斷,整個過程也算是其樂融融。

而在眾人離去之前,楊秋笑著說了這樣一句話。

“諸位可先行離去,吾與賈君有舊,有點兒小事還需要聊一聊。”

此番話說完,賈詡的身體都僵硬了起來。

不是,這是不是要陷害他?

他到底什麽時候得罪了這位昭王?對方竟然特意表現出一副和他昔日熟悉的樣子。

李儒自然不懂賈詡心中的苦,他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這個老朋友,隨即帶著一些人離去。

而楊秋也隨之揮退了屋子裏面的其他人,就留了賈詡一人在此。

“聽聞賈君昔日被閻君稱有良、平之奇,以賈君的才能,何以碌碌無為多年?”

楊秋的問題一出口,賈詡雖然覺得有點詫異,這件事居然也被昭王知道了,但他也總算安下心來。

難怪昭王今日對他如此關註,原來是有意招攬他。

他賈詡有一天居然也能奇貨可居?

這可真是稀奇事兒。

畢竟他低調了這麽多年,從來沒有做出一件讓人驚嘆的事情。

那些昔日的誇讚,不過是他們涼州人內部的吹捧而已,畢竟他們又混不進關東那邊的圈子。

他們關東人有內部吹捧的圈子,西涼人自然也要搞這個圈子,不然連內部都不吹捧的話,他們西涼人更沒機會出頭了。

“昭王謬讚,吾本為平庸之人,不過是昔日閻公願意提攜一把而已,如今聽昭王所言,實在是羞愧。”

這顯然是拒絕了楊秋的招攬。

兩個人都心知肚明楊秋所問之意,而賈詡自然也拒絕得非常委婉,於是楊秋笑著又提到了剛剛問的那件事情。

“樂毅投趙,原是齊國使出了反間計。今賈君來此做客,如今又被吾留下來密談,難道賈君覺得回去之後,董州牧依然還能心無芥蒂的任用君?”

楊秋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威脅,她想讓賈詡知道自己的處境。

賈詡沒想到昭王還挺執著,於是他又委婉地開口了。

“吾本為平庸淺薄之人,若不能受董公重用,不過是粗茶淡飯,了此一生而已。”

“那若是吾以紅薯種子,農具,以及棉花種子換賈君留於此地,君覺得,董公答應否?”

此言一出,楊秋臉上露出了一個不懷好意的笑容。

而賈詡臉上沈穩的表情終於崩裂了。

不是,他值這麽多錢嗎?

是不是太看得起他了。

還是這位昭王和他有仇,想要整死他?

“昭王說笑了。”

一片沈默之中,賈詡只能用此話來糊弄表達自己的拒絕,楊秋卻瞬間嚴肅了臉色。

“賈君此言錯了,吾從不說笑!”

這就是要強買強賣的意思嗎?賈詡也認真的擡起頭問出了一句話。

“若賈某拒不答應呢?”

“若不能為我所用,那麽,我就只能以絕後患了!”

楊秋的話語中帶著一絲冷酷,整個人更是釋放出了一股令人膽寒的殺氣。

那原本溫和的外表此刻已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殺伐果斷的氣勢。

這番死亡威脅警告一說出來,賈詡那一直平淡無波的眼神終於露出了些許精光。

他打量著這位年輕的昭王,那冷峻的殺氣終於將這位昭王本應該擁有的殺伐果斷氣勢洩露了出來。

這才是一個白手起家,以一介女子之身圖謀天下,建立昭國的雄主。

之前那些溫和的樣子都是表象,這才是此人真實的樣子。

足夠果斷,足夠冷酷。

而這一刻,賈詡心中也產生了一種奇怪的感覺。

在他曾經推演的天下大勢裏面,那所謂的楊家軍從來沒有被他放在眼裏面。

而如今楊家軍建立了昭國,這就像一個攪局之人,直接將天下大事攪亂得一片渾濁,讓他都無法推演未來天下局勢了。

一個攪局者,就如同昔日的王莽。

“昭王可知王莽舊事?”

賈詡的話語中帶著一絲試探,他想知道楊秋對王莽的看法。

此言一出,楊秋就知道對方的言下之意了。

賈詡是覺得他們昭國會重演王莽舊事,結局註定要失敗,所以他才一直拒絕楊秋的招攬。

“在回答王莽舊事之前,我倒想問一問賈君,為何分封建國後來不行了?為何推滅了暴秦,但實際上依然是漢承秦制?”

這個問題就太不好回答了,甚至賈詡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什麽。

準確一點的說,但凡是有探索精神的士子,恐怕都會對這個問題思考,但最後卻得不到結論。

至少賈詡不會覺得,夏商周的崩潰是因為君主的暴虐。

實際上一個君主再怎麽昏庸無能,若是這個國家依然處於欣欣向榮的上升期,那是不會把一個國家搞到滅亡的。

只有在一個國家內憂外患的時候,昏庸的君主才能加速這個國家滅亡。

比如說如今的漢天子劉宏,如果他生活在一百年之前,就算他賣官鬻爵,奢侈享受,橫征暴斂。

那都不會像現在這樣天下大亂,最多只會有小部分的叛亂,絕對沒到亡國的程度。

畢竟一個天子再怎麽享受,再怎麽奢侈無度,實際上他一個人又能用得了多少錢財呢?

真正讓人吃不飽飯的原因,很多時候跟天子關系不大。

而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的程度,非要回答一個答案的話,對他們士子階層而言,是不公平。

憑什麽他們關西之人沒有出頭的機會,必須要被關東士族打壓?

反正他們涼州人早就和朝廷離心離德了,根本不會有為這個天下誓死效忠的想法,甚至還想讓這天下亂得更厲害。

而對於那些底層人而言,原因只有一個了,那就是吃不飽。

但是昭王所問的卻又不是這個問題,為什麽最後無法像周天下那樣分封建國呢?為什麽這天下最後選擇的是秦制呢?

“是因為天命嗎?”

賈詡想了許多答案,最後卻發現每一個答案都不合適。

而這一個連他自己都不相信的答案說出來之後,楊秋就笑出聲了。

“賈君明明自己都不相信,但看來賈君好像也在迷惘。

王莽失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想恢覆舊制井田制,從此之後,這天下的世家大族,權貴階級就都背叛他了。

世祖能夠重造大漢,當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但這卻不是因為天命,而是他恢覆了天下權貴世族想擁有的制度。

所以支持世祖的人越來越多,到最後終於再次統一天下。”

“賈君,我們人是一直往前進步的,很多年我們祖先還在茹毛飲血,還住在山洞裏面。

到後來他們開始建立巢穴,再後來建立房屋,織布種植…… 然後一步步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

王莽有些想法是好的,他知道天下的問題在哪裏,但他選擇的制度卻是倒退上千年前的制度,所以他註定會失敗。

因為沒有人喜歡倒退,就像沒有人想要再住在山洞裏面如毛飲血。”

“至於分封建國為什麽不行了?賈君也許可以思考一下鐵器農具以及牛耕的出現,然後看看一下昭國現在的耕種方式,有些答案也許自然會出現在賈君心頭。”

話說到這裏,楊秋沒有再繼續勸說,而是讓賈詡退下離開。

反正她是不打算讓此人走了,至於能不能為她所用,不著急,她有耐心可以慢慢等。

畢竟她現在也不是很缺人。

如今她留人的首要目的,那就是為了不讓這家夥為董卓出謀劃策,然後在未來某個時候坑她一把。

而賈詡帶著滿肚子的困惑離開之後,腦子裏面自然開始思考著牛耕和鐵器農具這件事情。

這個角度是他從未思考過的,但他又覺得這似乎關系著天下的奧秘。

而楊秋也只能從這個角度和賈詡聊一聊,總不能跟他聊什麽生產力發展水平影響到政治經濟制度變革吧?

那太覆雜了。

這個時候難道跟他聊馬克思,那倒也沒必要。

只是,賈詡想要靜心思考一下,李儒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好不容易等到這家夥回來了,他自然要將心中的萬千疑問都在此刻弄清楚。

“文和,你和昭王之間到底是怎麽回事兒?”

李儒倒不會覺得賈詡是什麽間諜之類的,但現在也非常明顯,昭王對賈詡非常關註,這總得有點原因吧。

賈詡示意對方坐下來聊,然後突然問了這樣一句話。

“文優兄,你覺得新的王朝建立之後,是像周朝那樣分封建國,還是繼續郡國並行,又或者未來天下都是郡縣制?”

李儒雖然有點兒不滿賈詡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不過這個問題倒是有點意思。

“怎麽可能回到周朝那樣分封建國,那天子豈不是成為傀儡?也許某個時機會郡國並行,但未來必定是天下都為郡縣制。”

李儒微微皺起眉頭,他的話語中充滿了篤定。

賈詡自然也是這樣認同的,天子要想手握大權,封國只會越來越少。

只是如果按照這個原因思考天下之事,那和昭王所問似乎不是同一個方向。

好像這只是表裏原因,並不是深層次的原因。

這也是當時賈詡沒有從這個角度回答楊秋的原因,因為他知道這個原因太淺薄了。

“那麽千年萬年之後呢,還是天子高居廟堂統治天下?還是郡縣制?

難道千年萬年之後的人還和我們吃得一樣用得一樣,官吏制度也一樣?”

賈詡的目光望向遠方,仿佛在想象著遙遠的未來。

未來的事情,太過遙遠了。

李儒也許某個時候思考過,但僅僅作為閑暇時的無聊之思,並沒有作為一個認真的問題探討。

但他知道賈詡是認真的,不是閑談。

“文和,你今日有點奇怪,這些問題其實我也沒有答案,我等只能註重當下,只能解決眼前的問題。

後人的事情當然由後人自己解決,文和又何必憂慮在心?”

李儒輕輕搖了搖頭,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無奈。

然而道理賈詡都懂,只是當你發現自己快要接近一個答案,卻又像是霧裏看花時,那就有點讓人抓心撓肺了。

於是李儒也發現了賈詡的些許不對勁,他露出了一個詫異的神情。

“你今日問我的這些問題,莫非和昭王有關,你和昭王到底私底下聊了什麽?”

賈詡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就是感覺好像沒聊什麽,反而給自己帶來了一大堆疑問。

“文優兄,我問你的問題,都跟昭王所問有些關系,我問了王莽舊事,她問了我周朝分封建國為何不能繼續施行?為何要漢承秦制?

當然文優兄肯定能夠馬上給出答案,可是我知道昭王要的不是這個答案,而我似乎也想得到更為深層的原因。”

李儒不由的皺起了眉頭,他已經懂得了賈詡的困惑了,而這困惑似乎和昭國的奇異之處有些關系。

“之前我也覺得昭國會重演王莽舊事,可是來之前我已經和你細談過。

昭國上下官吏團結一心,利益趨同,想讓他們內部生亂,像當年那些權貴大族背叛王莽那樣,我覺得已經不可能了。

所以我現在在想,當初這位昭王將並州這一地的世家大族殺得大半,這條路是不是才是對的?

畢竟直接將隱患大半都除去了,也許王莽當年殺得人太少了。”

李儒的眼神中閃爍著一絲思索。

此言一出,賈詡露出了些許訝異之色。

“文優兄,你這是想大開殺戒?”

“不不不,這話太早了,未來之事誰又能說得準呢?如果董公真能占據到那高位,到時候也許我的想法就不一樣了。”

李儒擺了擺手,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不確定。

“唉……”

賈詡嘆息了一聲,然後將自己大概不能離開昭國的消息告訴了李儒。

畢竟那位昭王都已經明說了,不能為我所用,那就以絕後患。

在這種情況下,他賈詡難道會去主動找死?

開什麽玩笑?他最愛惜自己這條小命了。

既然昭王一定要強買強賣,留在這裏享受美食,喝美酒,這又不是什麽多艱難的生活?

至於未來昭國到底會不會重演王莽舊事,這跟他關系不大,昭國滅了他還可以繼續投奔其他人。

反正賈詡掙紮一番之後發現掙紮不了就放棄了,還是躺平享受吧。

於是,賈詡就被楊秋用利益交換留了下來。

雖然董卓有點奇怪,為什麽一個平平無奇的賈詡會被楊秋看重留下?

但這不重要,和談成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接下來他可以好好經營雍州了。

所以兩邊就此達成了暫時性的合作,西邊保持一片安穩。

然而漢廷那一邊,此時正有兩個赫赫有名的家族在私底下會面了。

弘農楊氏和汝南袁氏派出了族人進行了一樁秘談。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