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097章 第 97 章

關燈
第097章 第 97 章

神是不能流血的, 一旦流血了,他便不再是神。

楊秋讓人再送來的一封信,其實並沒有新的內容,而是和上次那封信的內容一模一樣, 原封不動。

但彼時彼刻, 卻不能恰如此時此刻了。

當時的劉宏還能憤怒, 還能拖延時間談判,還覺得自己有時間征召兵卒、準備糧草。

大不了再打一仗就是, 他堅決不願意承受這種羞辱。

可是這一次, 北方全面進攻。

先是董卓和孫堅大軍東西夾擊圍困, 接著烏桓人和鮮卑人又南下, 雖然這些人暫時還沒有威脅到洛陽的安全。

但是那個恐怖的楊家軍從壺關出發了,並且還一步步朝著洛陽的方向前進。

而太行八陘又被這些人控制在了手中, 他們可以從很多個方向來出兵攻擊洛陽。

更要命的是,就算劉宏放棄董卓和孫堅這群漢軍的安危,只專註洛陽的安全,專心抵抗進攻而來的楊家軍。

可是冀州那邊的烏桓騎兵還有鮮卑騎兵怎麽辦?只要不管, 人家也能一步步打到洛陽來。

而現在洛陽的漢軍精銳也就不到一萬人, 洛陽的八大關隘只要有一方失守,那就是致命的危險。

想要安穩留在洛陽,那就必須要派重兵把守,確保洛陽城內的武器足夠精銳,糧食足夠兵卒吃飽。

可問題是, 這幾年漢朝各地叛亂四起,尤其是黃巾軍和楊家軍的造反, 讓朝廷直接元氣大傷。

不僅失去了皇甫嵩、盧植這樣的名將,還失去了大半的漢軍精銳, 而這幾年武器糧食的消耗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劉宏雖然貪圖享樂,但他可不是被大臣糊弄的傻子。

自己家還有多少餘糧?多少精銳兵卒?多少武器?這件事情劉宏還是清楚的。

當然,他看到的肯定是賬面數字,但問題是,賬面數字上的糧草已經無法保證一年的開銷了,這期間萬一洛陽被圍困,那不是等死嗎?

畢竟實際情況是,賬面上的數據至少要打折一半才代表真實糧草情況。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拿什麽來反抗?

劉宏可不想成為亡國之君,被敵人俘虜或者殺死。

因此,他開始召集大臣加快和昭國和談的事情,這是在官方層面上承認了昭國的存在。

並且還在暗示將河東郡北部的官員都撤走,也就是說默認要割讓河東郡北部了。

這種割地求和的舉動,當然是不可能瞞住的。

有懦弱的臣子們支持劉宏這一舉動,自然也有剛烈的大臣反對這一割地求和的談判方式,尤其是武將們。

當時這風聲傳出來之後,朱儁直接焦灼萬分地跑到了皇宮裏面求見天子。

如果是以前,劉宏其實覺得自己可以對大臣們挑挑揀揀,有人想要求見自己,他只會看心情,想見就見。

再加上他還猜得到朱儁來見自己的原因,肯定是不滿和昭國的和談,這種嘮嘮叨叨的大臣,以前的劉宏是絕對會避而不見的。

但是現在,劉宏也知道要籠絡大臣了。

皇甫嵩、盧植、傅燮都已經戰死了,朱儁作為一代名將,武將裏面現在活著最有威望的人,盡管知道對方來見自己是要反駁他的決定。

但這個時候他也沒資格挑挑揀揀了,甚至還得好好安撫對方,不能讓武將一個個都和他離心。

因此,求見天子的朱儁很快來到了劉宏的面前。

朱儁神色急切,拱手道:“陛下,老臣聽聞陛下要將河東郡北部的官員撤走?”

朱儁心中其實憤怒至極,甚至覺得劉宏做的這一個決定愚蠢透頂,簡直就是茍且偷生的懦弱之舉。

但作為一個臣子,那自然不能指著劉宏的鼻子大罵,甚至還必須委婉地詢問,這是否是真的?

劉宏心中對此毫不意外,他早就知道對方找他是為了這件事情。

朝堂都快要吵翻了天,這幾個月的時間,這些人一件實事兒都沒幹成。

反而讓這楊家軍聯合了周邊的胡人一同進攻,搞得漢軍現在根本沒辦法多線作戰。

而劉宏現在既不能痛罵漢軍無能,也不能說自己因為怕死所以想要求和,於是他微微皺起眉頭,一臉無奈地開口了。

“卿家,我漢軍有三萬大軍被困在了涼州,如今東西夾擊,若是再不給予糧食支援,大軍將會徹底全軍覆沒,到時候我漢廷精銳全失,朕也是沒有辦法啊。

身為天子,若是不能護住自己的子民,朕有何臉面坐在這個位置上?如今撤走河東郡北部的官員,朕知道卿家不滿,可是難道要放棄涼州的幾萬漢軍嗎?

朕知道,做出這種決定會讓諸多人不滿,可是他們哪裏理解朕的苦心,朕寧願忍辱偷生,被天下人不理解,也要保住我漢室子民。

那楊家軍承諾,只要得到河東郡北部,我漢軍就有一線生機。

卿家,昔日有勾踐臥薪嘗膽,朕可以忍一時之辱,只待日後卿家誅滅反賊,還我河山!”

劉宏說得大義凜然,仿佛他這個天子已經承受了天大的委屈,為了子民的性命,寧願割讓土地,承受罵名,忍受著全世界的不理解。

這讓原本憋了一肚子勸諫之語的朱儁一下子被噎住了,他張了張嘴,卻不知該如何回應。

都把話說到這種程度了,你讓我一個臣子還能說什麽?這種情況下還能說啥?

難道直接破口大罵說,你這個皇上其實就是懦弱害怕死亡,所以割讓土地求和?這話哪裏是他能直說的?

他朱儁也不是狂悖犯上的愚蠢之徒,可是這口氣又實在是憋不住。

來都來到這裏了,難道就這樣被天子一番言語給打發走?

於是朱儁“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抱拳請戰。

“臣自然明白陛下的苦心,可是那楊家軍野心勃勃,陛下可以暫且和他們周旋,但絕對不能讓他們得寸進尺。

臣請死戰,逼迫楊家軍退軍,只要能獲得一場勝利,那楊家軍就再也不敢繼續向前,請陛下給臣一次機會……”

劉宏一臉無奈地看著面前的人,心中暗暗叫苦,就現在僅剩的那一點兵卒和糧草,他都舍不得用,他現在都開始學著精打細算了。

但人家都請求死戰了,也不可能直接怒罵對方,甚至還得好好安撫,於是劉宏換了一種方法詢問。

“卿家可以保證必勝嗎?”

要萬一再來一個全軍覆沒,那豈不是自己身邊的最後一批精銳也被打空了。

到那時他劉宏還算什麽天子,連幾千精銳都湊不齊的傀儡天子嗎?

朱儁自然也不可能說大話,他跪在地上,目光堅定,一臉視死如歸。

“陛下,臣必將竭盡全力,絕不讓楊家軍更進一步,哪怕流到最後一滴血,臣也絕對不會投降!”

劉宏:“……”

我需要你流血嗎?需要你死亡嗎?

老子現在就剩這麽點兒精銳了,全部交給你去霍霍一空,要勝了皆大歡喜,要萬一輸了全軍覆沒,你讓朕逃亡路上連護衛都湊不齊嗎?

我呸!

劉宏心中怒罵無數,面上卻是一臉感動。

“漢室有愛卿這樣的忠臣,我漢家天下必定能夠誅滅反賊,一時的忍讓羞辱不必放在心上。

卿家現在務必要保重身體,待明年一雪前恥……”

因此,抱著一腔憤懣之情的朱儁就沒有得到任何成果。

反而直接被劉宏繞圈子繞得離開了皇宮,最後發現自己什麽勸說都沒有達成。

滿心喪氣的朱儁回到府邸之後,曹操馬上上門求見了。

畢竟都是武將,之前還在冀州站場上合作擊敗過黃巾軍,所以兩人關系密切,目前的陣營利益也算是一致。

於是朱儁自然馬上接待了曹操,而曹操到來的目的也很簡單。

他想知道朱儁的勸說有沒有成功,朝廷是否真的要放棄河東郡北部,並且和楊家軍這種反賊和談,從事實上承認割讓了並州以及河東郡的土地。

“將軍,陛下是何想法?河東郡北部莫非真的要割讓?”

朱儁沈默地點頭,他臉上滿是無奈與沈重,長嘆一聲道。

“原以為能夠勸說陛下回心轉意,可吾最終發現,天子心意已決,根本就不給我們武將再戰一場的機會。”

說著,朱儁眉頭緊鎖,神情落寞,繼續道:“這種時候,就算有一腔報國的熱血又能怎麽樣?朝堂的大臣不支持,陛下不支持,難道我等還能抗旨不遵嗎?”

所以,朱儁回答這個問題之後就露出了沈重的表情,還未在戰場上失敗,但感覺已經是徹底敗了一場。

天子的這種做法,分明是茍且偷安,鼠目寸光之舉。

可是他一介武將又能如何,只能獨自嘆息。

曹操聽完,頓時怒發沖冠,雙目圓瞪,怒斥道。

“今日割一城,明日那反賊必然得寸進尺!一步退則步步退,此事焉能長久?

陛下難道不知繻葛之戰的教訓?哼!這般糊塗,簡直是自毀長城,陷大漢於危亡之境!”

此言一出,朱儁臉色大變,驚慌失措地喝道:“孟德,慎言!”

然而這種想法現在還真不是只有曹操一個人這麽想。

確認了朝廷那邊真的要割地求和,承認昭國存在的事情之後,袁紹也在自己的府邸裏面和一群人為此事大罵天子。

“繻葛之戰之後,周天子威嚴喪失,從此以後,群雄並起。如今陛下割地求和,實乃短視之舉,必將重蹈覆轍,使我大漢威嚴掃地!

繻葛之戰,乃是春秋時期周桓王率領陳、蔡、虢、衛四國聯軍討伐鄭國。

鄭莊公擺下魚麗之陣,大破王師,周桓王甚至還被鄭國將領祝聃一箭射中肩膀。

此役過後,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天下諸侯不再像從前那般尊崇周室。

自此,諸侯紛爭不斷,戰火連天。

所以,劉宏這一出割地求和之舉,無異於自曝短處。

那些原本對漢室還存有一絲敬畏與忠誠之人,此刻也不禁心生疑慮,對朝廷的信心開始動搖。

而那些心懷不軌、野心勃勃之輩,則如同嗅到血腥的惡狼,眼中閃爍著貪婪與興奮的光芒。

許攸在此刻突然道。

“赫赫宗周,褒姒滅之,本初,漢家天下莫非已經走向末路?”

此言一出,周圍其他人還來不及震驚。一旁的何颙突然開口了。

“自古以來,王朝興衰皆與德運相關。大漢自高祖立國,關於德運之說便頗有爭議。前漢之時,有言漢承秦制,當屬水德。然至武帝,又改定為土德。及至光武中興,覆定漢為火德。

夏商周三代,亦有德運之說,夏朝為木德,商朝為金德,周朝為火德。朝代更疊,德運轉移,皆關乎天命。

如夏桀無道,天命移於商;商紂暴虐,天命轉至周。如今,大漢歷經風雨,莫非天命已改,德運轉移?”

這樣近乎於大逆不道的言論,以前絕對不會讓眾人深思討論。

可是現在,似乎所有人都嗅到了危機下隱藏的機會。

漢室若是滅亡,豈不正是我等趁勢而起的時機?

而未來,誰是天命之子,誰又能成就帝王霸業?

當然是先下註再說,這可是絕佳的權力洗牌機會。

不過,事情不會有那麽快,就算大家都知道你漢室可能要完了,但也不至於舉世皆反。

畢竟漢室忠臣這個名頭,有時候反而能夠攫取更多的利益。

至少現在這個時候,還是不適合另起爐竈撕破臉,有些事情也就是大家私底下想一想。

表面上還是要當個忠臣的。

所以,在這種風雨飄搖的情況下,是不是該立太子了?

萬一天子有事,或者大家希望他有事兒,到時候可以順順利利讓皇子接班,以免生出諸多麻煩。

因此,清流黨人這邊開始攛掇何進,想辦法將史侯的太子之位確定下來。

畢竟皇後嫡出長子的身份擺在那裏,其舅舅又是位高權重的大將軍,這豈不是名正言順?

明面上,他們說著一堆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諸如太子之位盡早確定對穩定朝局有多麽重要,強調此舉關乎江山社稷的未來等等。

可是私底下,眾人的心思昭然若揭。

在他們眼中,劉宏行事荒唐,極為不靠譜,大家已然開始將賭註押在下一位天子身上。

劉宏自然也不是傻子,太子立下之後,他難道還有必要活著?

一個小皇帝哪裏能夠執掌天下,到時候不全都是何氏家族及其他身邊圍繞著的依附之人瓜分權利嗎?

為此,劉宏大怒,將一群請求立太子的人罵得狗血淋頭。

“你們這群狼子野心的東西,朕還活得好好的,你們就急著擁立太子,安的是什麽心?是不是盼著朕早日歸西,好讓你們扶持新君,為所欲為?”

大臣們自然紛紛跪下磕頭惶恐,但有些事情如果是劉宏說一句話就管用,為什麽朝堂還能天天吵來吵去?

所以,惶恐歸惶恐,但太子還是要請求立下,尤其是何進這一系的人,不把這件事情定下來,他們豈能安心?

於是朝堂每天都在吵鬧不停,最後兩方暫且妥協了一個局面,那就是先把皇子辯接回來,然後安排大儒進學。

楊秋這一邊,除了安排使者和漢朝那邊談談,她自然也關註到了漢廷對立太子這件事情的內鬥。

說起來,漢獻帝劉協現在才四歲。

所以劉宏現在絕對沒有立幼子的心思,這個歲數誰能看得出來聰明好壞,甚至連健康都不能保證。

因此,這完全是對外戚勢力的不滿。

若是以前,何氏家族肯定不敢這麽大膽,逼迫劉宏立下太子。

但現在大家都看到了劉宏的軟弱,所以都想趁著這個機會逼他妥協。

難道這種時候他們還會一致對外嗎?怎麽可能,都只想攫取自己眼前最大的利益。

所以天子的統治一旦露出了裂縫,大家都會群起而攻之,劉宏面臨的正是這種局面。

而楊秋又怎麽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呢?

她直接在兩方的談判之中加了幾個細節,借此逼迫漢廷那邊同意。

其中一個要求是,讓大漢送一批人過來。這批人是那批投降漢軍的親人。

他們雖然暫時不會鬧事兒,但若是能把其家人送過來,自然也會在並州徹底安心定居。

而另外幾個要求包括,昭國和漢廷定下兩邊的邊界在何處,允許商隊在昭國漢廷自由通行,以及賠款金銀珠寶需要多少……

反正楊秋趁火打劫,狠狠敲詐了一筆。

雖然都知道這種條約以後隨時都會撕毀,但在那之前,該爭取的利益就必須爭取到。

於是,兩邊的談判迅速進入到了尾聲階段,劉宏這邊可謂是步步退讓,事實上承認了自己旁邊有個昭國的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楊秋自然給了漢廷一個面子,讓他們給涼州的漢軍送糧。

畢竟再不送糧食,這群漢軍就要瘋狂往兩邊攻擊了。

不管是董卓還是孫堅,把人逼急了,結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

楊秋只需要達到談判結果,而不是真的殲滅這兩批人,事實上羌人和匈奴人也沒這個能力。

畢竟這兩人可都是狠人,手底下的人也都是猛將。

在楊秋看來,此時的曹操、劉備都還沒有成氣候,現在手底下的兵都算不上是自己的親兵,目前還屬於沒有根基的階段。

但董卓和孫堅不一樣。

董卓手底下本來就有一批親信,很多兵卒原本就是涼州那邊的子弟,大家利益趨同,瘋起來什麽事情都做得出來,不宜惹得過火。

至於孫堅,當初參加黃巾起義,他自己就在家鄉募集了一批兵卒,也算是個小軍閥。

所以楊秋覺得,除了不能把他們逼急,提前打一場大戰,還得提前給他們挖個坑,讓他們內部再亂一下。

因此,楊秋把荀諶喊到了身邊,討論一下如何坑人。

總不能在這次事情過後,讓董卓和孫堅專註對付她楊家軍吧?

雖然這倆本身就有西羌這個戰場牽制,但凡事總有例外不是?

還是先下手為強比較保險。

“將軍,你還記得當初關於孫堅讖緯之語的傳言嗎?”

當楊秋說出自己的目的之後,荀諶先是開口說了這樣一句話,楊秋立即點頭。

她自然記得這事兒,畢竟她當初還沒來得及出手,結果就有人先給孫堅潑了一盆汙水。

那時她還在奇怪,這事兒是誰幹的?

而此時此刻,荀諶回答了楊秋這個一直以來的疑問。

“董卓其人,暴戾驕橫,野心勃勃。

當初關於董卓的讖緯之言流傳於洛陽之後,天子當時起了疑心,想把董卓調回來,廢了他的兵權。

然而董卓當時拒絕了,可以看出,他對朝廷非常防備,此時就已經產生了隔閡。

而沒過多久,天子就換了一個方法,將孫堅此人調到了西羌的戰場上,其目的就是為了防備董卓。

以董卓暴虐排除異己的性格,他絕對不會容忍孫堅留在涼州的戰場上監視防備他?

可是過去這幾個月以來,這兩方竟然沒有產生沖突,反而還在合作共同對抗羌人,這實在是不正常。”

“所以我便想到了關於孫堅的那一通讖緯之言,當時我也曾猜測是不是董卓一方出手汙蔑?

但我現在可以肯定,這也大約是孫堅一方的自汙之舉。

將軍,時移世易,人心易變,沒人不想更上前一步,也沒人希望自己手中的兵權被剝奪。

所以孫堅和董卓能夠和諧共處,必定達成了某種共識,此二人絕不是漢室忠臣。

如此,何不將其野心徹底膨脹起來?”

這個猜測楊秋一開始倒是沒想到,但想一想董卓和孫堅在歷史上的軌跡,這猜測又不能說錯,完全合情合理。

這世上哪有那麽多忠臣?

天子威嚴還在,漢家天下依然統治穩固,那大家都是忠臣。

而一旦大家看到了出頭的機會,每個人心中的野心都會膨脹起來。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有什麽方法能把這火燒得越來越烈呢?

楊秋不過思索一瞬,她馬上就眼睛亮了起來。

她想,她知道該送什麽禮物了。

於是楊秋準備了兩封信,分別送給了董卓和孫堅。

送給董卓那一封信的大致內容是,天子劉宏身體不好,皇子年幼,需要大臣輔佐,但如果是皇子辯登基,朝廷勢必會放棄涼州,而劉協年幼,正好掌控,所以一計送給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

至於孫堅那封信,內容就更簡單了,介紹了一下什麽叫做州牧制度,並且提議“廢史立牧”。

楊秋就不信,這樣還不能挑起他們的野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