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110 章
行路中途, 許多東西只是將就,拆信刀也是沒有的。
齊珣自邊緣撕開信封,取出信紙, 翻開閱讀。
剛才身邊的朗中和侍衛都去梳洗更衣了,身邊留下的也只是個自小跟著他的書童。
知道他這陣子病得厲害, 精力不濟, 此時專心看書, 書童也不打擾。
他去爐子邊上從砂鍋裏倒出來一碗白粥, 手裏拿著調羹攪拌降溫。
準備一會兒白粥涼一些再給郎君拿去。
齊珣在紙張拆開的時候聞到了淡淡的,似有似無的蘇合香的味道, 這幽香撲面而來,像是一場短暫地,猝不及防的夢。
字很少只有兩頁。
檀華在信中感謝他曾經的好心, 發了一張好人卡, 如實地說自己對他沒有感情, 希望兩個人都各自安好。
她文字中的態度不像是兩個人前幾次見面時候那樣激烈,反而很平靜。
齊珣看著看著,忽然側過身,嘔出一口血。
猩紅色染上了他白色的前襟。
書童丟下碗,撲過去, 大叫一聲:“郎君!”
兩個剛才洗過臉的大夫也跑過去,來到齊珣床邊, 齊珣收好了信,一手拿著帕子擦了擦嘴唇和下巴上的血跡,伸手讓大夫診脈。
而另一邊, 遠在洛京。
齊二郎少有的發了怒。
他沖到齊璟所在的書房,看他來勢洶洶, 是有事情,齊璟對幕僚說:“宋先生先下去歇歇吧,此事稍後再議。”
宋先生略一拱手,出了門。
待門合上,齊二說:“大哥你瘋了,怎麽能求得那樣的信送給四弟呢?”
“不送那樣的信,不然呢?如二弟一般,請一位筆跡清雅的學子,冒充她人,寫一筆關心體貼的文章,讓人悄然送過去。”
齊二本來是悄悄做了這樣的事情,他一聽齊璟揭露有些心虛,這事兒是他悄悄安排的。也是因為大哥不想齊珣回京,但齊珣愛慕之人金枝玉葉,齊家不可多做攀扯,所以大哥求來公主的書信才叫他震驚。而請人假做永壽公主寫信安慰齊珣,雖然是多有不敬,但此事天知地知,沒有幾個人能知曉。雖然是個餿主意,但多少算是一味心藥,只做救命,也可勉強為之。
“永壽公主花信年華,這一兩年之間,隨時可能成婚。屆時公主已結連理枝,四弟猶當互許心意,二弟可想過到時候要如何應對?”
齊二郎說:“我不會叫人在書信上署名。”
“可是二弟不署名不就是叫他誤解的麽?如此和掩耳盜鈴有什麽區別?”
齊二郎說:“等四弟的病好了,我會向四弟說明此事,以此請罪,也許四弟那時候已經放下了永壽公主,或是遇到別的女子。”
齊璟t搖搖頭,只說:“男女之情可大可小,二弟此舉遺患無窮,不可為之。”
“我自知所作所為有欠妥當,但大哥的做法實在是在要四弟的性命。”
齊璟說:“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人若絕情,怎為多情擾?”
“那封信,只盼它能治好四弟的病。”
“若是治不好呢?”
“各安其命罷了。”
齊二看著一直保持平靜的長兄,這樣的話說出來,哥哥他真的有心嗎?
他走出書房的門,方才下了一場小雪,地上撒著一層薄薄的白色,有小廝在清掃。
正好看見管家,他招人到近前來,眼角稍稍下壓,說道:“這兩日悄悄準備些辦喪事用的東西,另外再備上一條柳木棺材。”
說到這裏,管家一臉奇怪,他沒聽說家裏誰身上不好,只是才知曉家裏的四郎君在外頭赴任途中病了,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他想了想說道:“二郎君可還記得霍城之事?當年霍城未死而發喪,後來果然英年早逝,許多人都說他是生生被咒死的。”
齊二郎皺了皺眉頭,說道:“你說的是,此事不妥不妥。”略作思慮,齊二郎說:“既然如此,就讓人再給四郎置辦幾件今年過冬的鞋襪,明年的春裝也置辦幾件。仔細著,按照四郎往日的習慣,洗幹凈,熨燙好了,再用四郎慣用的香料熏一熏,好好放著。讓廚房裏蒸幾屜饅頭,發給那些窮苦孤兒,再找一家香火旺盛的寺廟,捐上二百兩銀子。”
“如此這些,是為我四弟沖喜積善,望神明保佑降福,讓我弟弟身體康覆,此行一帆風順。”
孟家村中,齊珣吐過一口血,靠著枕頭,面色愈發蒼白,眼神也有些恍惚。
兩個大夫又給齊珣下了一次針,卻沒有什麽用。
大夫讓人熬了藥來,齊珣被書童扶著,強忍著辛辣苦澀的藥汁吞下去,不到一個呼吸又都吐了出來。
漱了口。
書童扶起齊珣,大夫搖搖頭,說道:“四郎不能再嘔吐了,藥不能吃了,我一會兒再香爐裏添上兩味藥草,暫且先試試。”
兩位大夫出來。
書童跟著出來,說道:“李大夫,四郎君他現在如何了?可還好?”
李大夫想了想,搖搖頭,他道本來在那封信之前齊四郎只是神傷而體病,但在看過那封信之後,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觀其面目,六神俱失,再來把脈,本就虛弱的脈搏猶如山崩,滾滾而下,未知其終。
作為一個經驗很多的醫者,這意味著什麽是可以推測的。
但那封信是家裏送來的,面前的也只是侍衛童仆,有些話便不當講了。
只道:“不好不壞,小童夜裏多看著些,跟我來拿兩片人參,若是見著郎君呼吸微不可察了,就將參片給郎君含上。”
齊珣第二天早上卻是醒來得特別早。
他睜開眼睛,從床上坐起來。
就見書童卷著鋪蓋躺在一旁,他手裏是個紅漆方盒,有點像皇上盛放丹藥的盒子,他想了想,忍不住笑了笑。
掩唇欲咳。
地上的人耳朵一動,條件反射坐了起來,旁邊的書童也迷迷糊糊睜開眼睛。
看見齊珣坐起來,說道:“郎君您醒了?”
齊珣點點頭,說道:“一會兒我想出去走走。”
他的眼神看起來格外清明,書童說:“您可還好?小的這就去叫大夫。”
“兩位大夫遠道而來,叫他們好好休息吧,先不必診脈了。”
過了一會兒,齊珣換了一身衣裳,梳洗之後,重新梳了頭發,帶著書童一起出門。
秋天剛過去,百姓已經收獲過了,農事皆休,室外地上有一層薄霜,北風帶著冰霜的冷意一起吹來,好在不算猛烈,只是有種無法忽略的蕭索冷意。
齊珣慢慢走著。
路上碰著個老丈,須發皆白,弓背駝腰,看上去七八十歲的樣子。
見他帶著一個書童,看著像是個讀書人,人卻是眼生,問道:“這位郎君看著眼生,這是要往何處去?”
齊珣道:“見過老丈,晚輩是想找個地方散心,於此地不熟,不知道往哪裏去。”
老丈想了想說道:“此地為高陽縣孟家村,我最熟悉不過,一馬平川的地方,除了田地,便是荒村野巷,既無高臺美景,也無珍草佳卉,叫郎君見笑了。”
齊珣說:“這些都沒什麽要緊的,我只是想走一走,沿著腳下的路走就好。”
老丈說:“既如此,就直路而行也好,行至一半,向西折而去,走一會兒正好能看見一條水,是黃河的支流,我們這裏叫它渭水。秋冬之時,江水茫茫,或可一觀。”
齊珣行了一禮,寫過老丈,沿著對方說的方向走去。
靠近一道堤壩,果然見到水下水流漫漫無邊,浩浩蕩蕩,而他自己站在堤壩之上,相隔幾丈遠,身影尚不能倒入河面,他看河面只覺得自己猶如一粒微塵,小得不能再小。
慢慢走在這條路上,的確沒有什麽人。
秋冬之景象,總是荒涼的,風聲裏也是荒涼的。
冥冥之中,人對自己的壽命是有所感覺的,齊珣今早一睜開眼,便知曉自己活不長了。
生死之事,自有天數,人力所不能強求,已不能強求巫醫。
他平靜地走在河岸旁,腦海裏想起今生種種,少年時頗有些憤世嫉俗,當今昏庸,卻也是歲月承平,居安思危,他總覺得天下不得久安,自己不像兄長在皇帝勵精圖治之時入仕,他的青壯年時間裏,皇上都會是一個昏君的樣子。
一個沒有進入過仕途的人,認為沒有前途,現在想想也覺得有些可笑。
自己學一些浪子游俠做派,結交一些酒肉朋友,嗜酒度日。
醉酒的時候,遇到了永壽公主。
但公主心有所屬。
公主心有所屬,長居洛京,他卻要遠走望陵。
單說才學,齊珣自覺不比許多人差,出身雖非皇親國戚,但齊家世代名臣,在洛京裏便是皇親國戚也要給幾分薄面的。
他入仕雖然晚一些,但假若給他一些時間,三五年,兩三年,他一定會加官進爵,不會一直都是侍讀。
假如他早一些入仕,沒有那麽多的自命不凡,也許他會早一些遇到永壽公主。
不會是在清韻坊門前的街面上與喜歡的人相見。
也不會因為急於求成,成為一個許多人眼中的投機之徒,被她如此看待。
他不知道怎麽改這些過錯,但好像已經沒有什麽機會再去改過了。
望陵路遠,望不見洛京。
若是公主他年出嫁,他也不得音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行路中途, 許多東西只是將就,拆信刀也是沒有的。
齊珣自邊緣撕開信封,取出信紙, 翻開閱讀。
剛才身邊的朗中和侍衛都去梳洗更衣了,身邊留下的也只是個自小跟著他的書童。
知道他這陣子病得厲害, 精力不濟, 此時專心看書, 書童也不打擾。
他去爐子邊上從砂鍋裏倒出來一碗白粥, 手裏拿著調羹攪拌降溫。
準備一會兒白粥涼一些再給郎君拿去。
齊珣在紙張拆開的時候聞到了淡淡的,似有似無的蘇合香的味道, 這幽香撲面而來,像是一場短暫地,猝不及防的夢。
字很少只有兩頁。
檀華在信中感謝他曾經的好心, 發了一張好人卡, 如實地說自己對他沒有感情, 希望兩個人都各自安好。
她文字中的態度不像是兩個人前幾次見面時候那樣激烈,反而很平靜。
齊珣看著看著,忽然側過身,嘔出一口血。
猩紅色染上了他白色的前襟。
書童丟下碗,撲過去, 大叫一聲:“郎君!”
兩個剛才洗過臉的大夫也跑過去,來到齊珣床邊, 齊珣收好了信,一手拿著帕子擦了擦嘴唇和下巴上的血跡,伸手讓大夫診脈。
而另一邊, 遠在洛京。
齊二郎少有的發了怒。
他沖到齊璟所在的書房,看他來勢洶洶, 是有事情,齊璟對幕僚說:“宋先生先下去歇歇吧,此事稍後再議。”
宋先生略一拱手,出了門。
待門合上,齊二說:“大哥你瘋了,怎麽能求得那樣的信送給四弟呢?”
“不送那樣的信,不然呢?如二弟一般,請一位筆跡清雅的學子,冒充她人,寫一筆關心體貼的文章,讓人悄然送過去。”
齊二本來是悄悄做了這樣的事情,他一聽齊璟揭露有些心虛,這事兒是他悄悄安排的。也是因為大哥不想齊珣回京,但齊珣愛慕之人金枝玉葉,齊家不可多做攀扯,所以大哥求來公主的書信才叫他震驚。而請人假做永壽公主寫信安慰齊珣,雖然是多有不敬,但此事天知地知,沒有幾個人能知曉。雖然是個餿主意,但多少算是一味心藥,只做救命,也可勉強為之。
“永壽公主花信年華,這一兩年之間,隨時可能成婚。屆時公主已結連理枝,四弟猶當互許心意,二弟可想過到時候要如何應對?”
齊二郎說:“我不會叫人在書信上署名。”
“可是二弟不署名不就是叫他誤解的麽?如此和掩耳盜鈴有什麽區別?”
齊二郎說:“等四弟的病好了,我會向四弟說明此事,以此請罪,也許四弟那時候已經放下了永壽公主,或是遇到別的女子。”
齊璟t搖搖頭,只說:“男女之情可大可小,二弟此舉遺患無窮,不可為之。”
“我自知所作所為有欠妥當,但大哥的做法實在是在要四弟的性命。”
齊璟說:“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人若絕情,怎為多情擾?”
“那封信,只盼它能治好四弟的病。”
“若是治不好呢?”
“各安其命罷了。”
齊二看著一直保持平靜的長兄,這樣的話說出來,哥哥他真的有心嗎?
他走出書房的門,方才下了一場小雪,地上撒著一層薄薄的白色,有小廝在清掃。
正好看見管家,他招人到近前來,眼角稍稍下壓,說道:“這兩日悄悄準備些辦喪事用的東西,另外再備上一條柳木棺材。”
說到這裏,管家一臉奇怪,他沒聽說家裏誰身上不好,只是才知曉家裏的四郎君在外頭赴任途中病了,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嗎?
他想了想說道:“二郎君可還記得霍城之事?當年霍城未死而發喪,後來果然英年早逝,許多人都說他是生生被咒死的。”
齊二郎皺了皺眉頭,說道:“你說的是,此事不妥不妥。”略作思慮,齊二郎說:“既然如此,就讓人再給四郎置辦幾件今年過冬的鞋襪,明年的春裝也置辦幾件。仔細著,按照四郎往日的習慣,洗幹凈,熨燙好了,再用四郎慣用的香料熏一熏,好好放著。讓廚房裏蒸幾屜饅頭,發給那些窮苦孤兒,再找一家香火旺盛的寺廟,捐上二百兩銀子。”
“如此這些,是為我四弟沖喜積善,望神明保佑降福,讓我弟弟身體康覆,此行一帆風順。”
孟家村中,齊珣吐過一口血,靠著枕頭,面色愈發蒼白,眼神也有些恍惚。
兩個大夫又給齊珣下了一次針,卻沒有什麽用。
大夫讓人熬了藥來,齊珣被書童扶著,強忍著辛辣苦澀的藥汁吞下去,不到一個呼吸又都吐了出來。
漱了口。
書童扶起齊珣,大夫搖搖頭,說道:“四郎不能再嘔吐了,藥不能吃了,我一會兒再香爐裏添上兩味藥草,暫且先試試。”
兩位大夫出來。
書童跟著出來,說道:“李大夫,四郎君他現在如何了?可還好?”
李大夫想了想,搖搖頭,他道本來在那封信之前齊四郎只是神傷而體病,但在看過那封信之後,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觀其面目,六神俱失,再來把脈,本就虛弱的脈搏猶如山崩,滾滾而下,未知其終。
作為一個經驗很多的醫者,這意味著什麽是可以推測的。
但那封信是家裏送來的,面前的也只是侍衛童仆,有些話便不當講了。
只道:“不好不壞,小童夜裏多看著些,跟我來拿兩片人參,若是見著郎君呼吸微不可察了,就將參片給郎君含上。”
齊珣第二天早上卻是醒來得特別早。
他睜開眼睛,從床上坐起來。
就見書童卷著鋪蓋躺在一旁,他手裏是個紅漆方盒,有點像皇上盛放丹藥的盒子,他想了想,忍不住笑了笑。
掩唇欲咳。
地上的人耳朵一動,條件反射坐了起來,旁邊的書童也迷迷糊糊睜開眼睛。
看見齊珣坐起來,說道:“郎君您醒了?”
齊珣點點頭,說道:“一會兒我想出去走走。”
他的眼神看起來格外清明,書童說:“您可還好?小的這就去叫大夫。”
“兩位大夫遠道而來,叫他們好好休息吧,先不必診脈了。”
過了一會兒,齊珣換了一身衣裳,梳洗之後,重新梳了頭發,帶著書童一起出門。
秋天剛過去,百姓已經收獲過了,農事皆休,室外地上有一層薄霜,北風帶著冰霜的冷意一起吹來,好在不算猛烈,只是有種無法忽略的蕭索冷意。
齊珣慢慢走著。
路上碰著個老丈,須發皆白,弓背駝腰,看上去七八十歲的樣子。
見他帶著一個書童,看著像是個讀書人,人卻是眼生,問道:“這位郎君看著眼生,這是要往何處去?”
齊珣道:“見過老丈,晚輩是想找個地方散心,於此地不熟,不知道往哪裏去。”
老丈想了想說道:“此地為高陽縣孟家村,我最熟悉不過,一馬平川的地方,除了田地,便是荒村野巷,既無高臺美景,也無珍草佳卉,叫郎君見笑了。”
齊珣說:“這些都沒什麽要緊的,我只是想走一走,沿著腳下的路走就好。”
老丈說:“既如此,就直路而行也好,行至一半,向西折而去,走一會兒正好能看見一條水,是黃河的支流,我們這裏叫它渭水。秋冬之時,江水茫茫,或可一觀。”
齊珣行了一禮,寫過老丈,沿著對方說的方向走去。
靠近一道堤壩,果然見到水下水流漫漫無邊,浩浩蕩蕩,而他自己站在堤壩之上,相隔幾丈遠,身影尚不能倒入河面,他看河面只覺得自己猶如一粒微塵,小得不能再小。
慢慢走在這條路上,的確沒有什麽人。
秋冬之景象,總是荒涼的,風聲裏也是荒涼的。
冥冥之中,人對自己的壽命是有所感覺的,齊珣今早一睜開眼,便知曉自己活不長了。
生死之事,自有天數,人力所不能強求,已不能強求巫醫。
他平靜地走在河岸旁,腦海裏想起今生種種,少年時頗有些憤世嫉俗,當今昏庸,卻也是歲月承平,居安思危,他總覺得天下不得久安,自己不像兄長在皇帝勵精圖治之時入仕,他的青壯年時間裏,皇上都會是一個昏君的樣子。
一個沒有進入過仕途的人,認為沒有前途,現在想想也覺得有些可笑。
自己學一些浪子游俠做派,結交一些酒肉朋友,嗜酒度日。
醉酒的時候,遇到了永壽公主。
但公主心有所屬。
公主心有所屬,長居洛京,他卻要遠走望陵。
單說才學,齊珣自覺不比許多人差,出身雖非皇親國戚,但齊家世代名臣,在洛京裏便是皇親國戚也要給幾分薄面的。
他入仕雖然晚一些,但假若給他一些時間,三五年,兩三年,他一定會加官進爵,不會一直都是侍讀。
假如他早一些入仕,沒有那麽多的自命不凡,也許他會早一些遇到永壽公主。
不會是在清韻坊門前的街面上與喜歡的人相見。
也不會因為急於求成,成為一個許多人眼中的投機之徒,被她如此看待。
他不知道怎麽改這些過錯,但好像已經沒有什麽機會再去改過了。
望陵路遠,望不見洛京。
若是公主他年出嫁,他也不得音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