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同(上)
關燈
小
中
大
第10章 大同(上)
地下城的街道幹凈整潔,呈現規則的幾何狀,滿眼盡是黑白灰三色。
我走出膠囊站,將大衣脫下抱在手裏,看到出站口的安妮絲小姐例行公事地指向綠色通道,便笑著向她頷首問好,把視線移開。
我要去見一個25歲的年輕人,這也是我在社會科學院工作的一部分。
他比我小上兩歲,由於個人原因從學院畢業後就沒有入職,這在我們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
呃,忘了介紹了。今天是2159年7月13日,人類早已進入全智能時代。我想,這是古代聖哲所說的“大同”——理想烏托邦,所有人都能受到高等教育,政府提供一切生活保障……
一切的一切建立在科技的基礎上。
社會只需要學習科學技術的人員,對基本生活進行保障。全民科技的基礎上,就有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支持我們生活的全部。
不可避免地,為了把資源用於提供物質條件,我們過往的文明幾乎被抹殺。
還有少數人,像我們,在學府裏做著關於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思維科學的研究。說實話,我像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在僅有23人的最高社科院做著對這個社會的未來規劃。
——規劃一個前所未有的完美時代。
我按照地址走到了地下城的東京區和也街。我沒怎麽來過北京的地下城,自從溫室紀元開始,多數人都搬到了地面上交通便利的溫室,只有少數人,出於某種令人費解的原因,留在4千米左右的地下。
撲面而來一陣芬芳。
身體好像舒展到說不出的大,我嗅著人工風裏的花香,入眼的盡是緋紅輕雲——櫻花,生長在道路的兩旁,像是百年前的上野,美得像一幅畫。
這裏的建築都是低矮的日式木房,清清爽爽。我在風裏走著,好像整個世界都駐足在我身邊,即使是被遺棄的無人街道,依然引人矚目得不像話。
我的拜訪對象是和也街的最後一個居民。
走到第十二號房,我遲疑了一下,輕輕叩打了老式木門。
門開了。
“您好,我是社科院的餘聞......”我忙不疊打招呼,擡頭看到他。
他從門邊走出來,簡單的黑色九分褲和白亞麻上衣,上面有幾點彩色痕跡。那張和我一樣的東方人的面孔線條柔和,像是屬於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柔軟的黑發被他向後撩去,露出小小的美人尖。
這些事物拆分開來不足為奇,組合起來,足以被稱為驚艷。
我恍然想起,這是我們失去了很多年的東西。
關於美。
“餘先生早上好,請進吧。”他笑了笑,眉眼彎彎,英語帶著些微的日本口音,“我的名字是幸若渡。那個,先生......”
我將鞋脫下,擺在門口,就見他俯身下來撫了撫我的肩頭。
我嗅到他身上仿佛來自早春的清冽氣息,不屬於這個時代。
“沒事了先生。”他赤著腳回過頭去,“你肩上帶了幾片櫻花。”
屋裏陳設簡單,我走動時註意到了四面的櫥櫃,裏面堆放著不多見的紙張和書籍。走到中廳,我看見一張長桌,上面整整齊齊地堆放著
許多畫。
淡彩,水墨,油畫......我絞盡腦汁搜索著關於這些畫作的名詞,想起在幸若的資料上草草帶過的一筆:
“巴黎美術學院碩士學位。”
時間是五年前。
二十歲考上碩士的天才。2154年......那一年發生了什麽?
似乎是極右翼組織發動了“文化之爭”。身處於象牙塔的我對此不了解,對這場變革的影響僅僅只是在時代廣場用廢銅爛鐵堆成的全智能紀念碑。
他們大聲喊著:“冰河世紀,沒有時間了!我們應該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對抗嚴寒,建造溫室,而不是無用的文化享樂!”
我難以開口,生怕戳到他的痛處。斟酌許久,我輕聲道:“畢業以後,你一直在這裏?”
“是的,餘先生。”他咬了一盞茶,“你看,我們的政府已經很不容易了。在冰天雪地裏建設了比任何時候都完美的社會。我,一個不被社會需要的人,也無需被接納了。”
“你說得很違心,先生。”
他彎著嘴角把茶遞給我,走向廳堂另一端。
那是一個小院落,種滿了修竹。一個畫架被擺在庭前,白色畫布上是還未來得及細細勾勒的畫稿。幸若坐下來,將調色板和小號筆拿起,對著畫布點染著。我放下茶盞,走到他身旁坐下。
“AI也能畫出這樣的東西,我知道。”他道。
“雖然我也是這樣想的......但它們畫得很呆板,因為它們跟著程序走。”我看向他,目光落在他睫毛投下的陰影上,“先生,你要知道,藝術對我們而言,都是幾個世紀前的奢侈品。”
我們沒有時間。為了這個大同社會,只能把所有精力用來維持人們的物質生活。
“我覺得什麽都冷冰冰。”他低聲嘀咕著,換了一張新畫布。我在他身旁坐著,那邊竹林搖亂,像是誰在低吟。
好像回到了久遠的盛世。
“啊,我該告辭了,希望你考慮一下加入工作的事。”似乎坐了很久,我站起身來,“如果可以,我一定會幫忙。”
幸若渡也跟著站起,把畫布取下,遞給我。
“剛才偷偷畫了你,不好意思自己留著,還是物歸原主啦。”他揉了揉眼,“餘先生,你的眼睛很美。”
我楞了一下,生分地道謝。
人工智能唯一畫不出的......
是眼神。
一回社科院,我就立刻跑去找了艾伯特。他正揪著自己一頭燦爛的金發對著一堆彈出來的信息窗口發蒙。
“有屁快放。”
“是我,艾伯特。”
“啊,餘聞。”他伸了個懶腰,緩緩地扭了扭脖子,“怎麽了?我看你又去做老好人了。”
“我就問問,我們院裏還有美術史研究室嗎?”
“那當然......你說什麽?”他跳了起來,“餘聞,你是和時代脫節了?文學藝術類的院校早就被政府強制關停了,什麽歷史都存在原子級芯片裏,這是理性的世界!哪有什麽美術......”
他坐下碎碎念著,我對墻角的政府專用AI道:“花火,煮杯咖啡。”
“去作勸導工作了?”艾伯特閉著眼,“讓我猜猜,是個美術學院的老學生吧。”
我沒說話,他接著道:“讓他去學編程,調來這個溫室去檢修得了,那邊缺人手。”
“可是......”
“你真當自己是聖人了?小朋友,這個社會需要什麽,你不知道嗎?那些無用的花裏胡哨的東西,見他媽的鬼吧!......煩死人了。”
艾伯特最近非常煩躁,因為他在遠程負責巴黎的盧浮宮改造——聯合國決定,把那座裝滿文藝珍寶的博物館改建成科技館。
咖啡煮好了。我倒了一杯給他,吸了口氣,道:“我們的社會規劃,真的正確嗎?”
他奇怪地看了我一眼,像沒睡醒一樣。
我沒有再說下去。
回了宿舍,我思考很久,最終還是向幸若渡發了邀請信息。我希望他能到地面上,到溫室裏走一走,如果他能接納這一切,那就最好不過。
他很快地回覆:“收到,感謝萬分。”
我把信息窗口彈走,靠在桌邊坐下來,從一疊平板儲存器下面艱難地抽出一本發黃甚至變黑的紙質書——這算是文物,我的大學教授送的。
封面是他用輕質材料包好的,題了兩個大字:禮記。
我把書打開到折起腳的一頁,有點笨拙地指著字符閱讀。由於很少用中文,我讀得很吃力。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謂大同。
先哲的大同社會建立在物質基礎上,人人得到關心,安居樂業,貨盡其用,人盡其才。我們盡力做到了。
但這僅僅是餵飽了一具具沒有靈魂的皮囊。
仿佛被人重重擊打了頭部,我第一次,感到前所未有的窒息。
我再次見到幸若渡的時候,是在二月中旬,他來社科院見我。他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站在搖搖欲墜的高樓前等我走近,和溫室中毫無美感的一切格格不入。
我們站在落地玻璃窗前,外面的光停留在幸若的頰上。他比我矮上半個頭,我側過臉去就能看見他細密的睫毛。
我不是聖者,渡不了誰。但他的確是我第一個想要護在身後的人。
“我......抱歉。”
“怎麽了?”我問著,“編程課聽不懂嗎?我也許能教教你,我建議你搬到溫室來。”
“我放棄你給的機會了。”
我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麽。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打算。他扯了一下我的袖子,問:“幾點了?”
“晚上八點多,溫室裏的照明全打開了。”我向門口走了幾步,“我們去走走吧。”
真是個怪人。我不知道怎麽形容幸若渡,只覺得他像是雜草裏開出的野百合花。
“你記得’文化之爭’嗎?”穿過空寂無人的南鑼鼓巷,他問道。
“那時候我還在做研究,什麽也不知道。”我有些抱歉地道。他瞇起眼睛,回憶似的,揉了揉自己的頭發。
“全世界都在反對我們。”他低聲說,“我和同學們組織游行,對巴黎還清醒著的人說:失去文明的人類將是行屍走肉!”
“後來呢,怎麽樣了?”
“......沒有成功。”他緩緩盍眸,“我們被剝奪了受教育權。我來了北京地下城。”
“不可能,政府怎麽會這樣做?我們寫社會規劃的時候,列點第一條原則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權!”
“是啊。理性思維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會漏掉點什麽。”他好像在自言自語,“大同社會是不可能事件,餘先生。無論是多麽繁盛的科技都無法掩蓋敗絮其中。”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看起來文文弱弱的小男生不帶卡頓地說了這麽多,又想起初見時他掛在臉上的溫潤的笑,像是驕傲而不屑的宣告。
電光火石間,眼前一片漆黑,然後是人們的驚叫。
“請大家不要驚慌,我們正在進行電路維修,預計五分鐘後全面恢覆供電。”一個女聲從全程廣播裏傳出來,“請大家站在原地不要走動......”
我條件反射地摸索著,一把抓住渡的手,他的指尖冰冰涼。
“這裏好黑。”他道。
“你跟我走吧,這裏的路我熟悉。”
他沈默了一會。我看不到他的臉,只是在黑暗裏,我的聽覺感官增強了,甚至能聽到我如鼓的心跳。
我握著他的手,向前走去。一步,兩步。兩旁是定在原地的嘈雜人群,我們穿行而過,在黑暗裏摸索著,向前去。
“我已經被這個世界拋棄了。”幸若道,“餘先生也應該一同拋下我。”
他停下腳步。我想說點什麽,隨便什麽,來打破這令人脊梁骨發彎的沈寂,於是回過身去。就那一秒,他踮起腳尖,在我耳邊說了句謝謝。
萬物寂然,喧鬧化為無聲。
半晌,他補充道,“你真是我見過最溫柔的人,餘先生。”
借著微弱的備用燈光,我看見他松開我的手,向後退去。毫不猶豫地,我伸手扼住他的手腕,他詫異地看過來,瞳孔裏有我,還有身後的天穹。
我歷過許多人許多事,如同在和也街的櫻花與風中穿行。我遇見一個男孩兒,他從汙濁泥濘裏掙紮走來,卻笑著替我拂去肩頭沾染的花瓣。
“就算這個世界拋棄你,我也不離開。”
他笑了,說好。
遠處的燈光明明滅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地下城的街道幹凈整潔,呈現規則的幾何狀,滿眼盡是黑白灰三色。
我走出膠囊站,將大衣脫下抱在手裏,看到出站口的安妮絲小姐例行公事地指向綠色通道,便笑著向她頷首問好,把視線移開。
我要去見一個25歲的年輕人,這也是我在社會科學院工作的一部分。
他比我小上兩歲,由於個人原因從學院畢業後就沒有入職,這在我們的社會是不被容許的。
呃,忘了介紹了。今天是2159年7月13日,人類早已進入全智能時代。我想,這是古代聖哲所說的“大同”——理想烏托邦,所有人都能受到高等教育,政府提供一切生活保障……
一切的一切建立在科技的基礎上。
社會只需要學習科學技術的人員,對基本生活進行保障。全民科技的基礎上,就有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支持我們生活的全部。
不可避免地,為了把資源用於提供物質條件,我們過往的文明幾乎被抹殺。
還有少數人,像我們,在學府裏做著關於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思維科學的研究。說實話,我像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在僅有23人的最高社科院做著對這個社會的未來規劃。
——規劃一個前所未有的完美時代。
我按照地址走到了地下城的東京區和也街。我沒怎麽來過北京的地下城,自從溫室紀元開始,多數人都搬到了地面上交通便利的溫室,只有少數人,出於某種令人費解的原因,留在4千米左右的地下。
撲面而來一陣芬芳。
身體好像舒展到說不出的大,我嗅著人工風裏的花香,入眼的盡是緋紅輕雲——櫻花,生長在道路的兩旁,像是百年前的上野,美得像一幅畫。
這裏的建築都是低矮的日式木房,清清爽爽。我在風裏走著,好像整個世界都駐足在我身邊,即使是被遺棄的無人街道,依然引人矚目得不像話。
我的拜訪對象是和也街的最後一個居民。
走到第十二號房,我遲疑了一下,輕輕叩打了老式木門。
門開了。
“您好,我是社科院的餘聞......”我忙不疊打招呼,擡頭看到他。
他從門邊走出來,簡單的黑色九分褲和白亞麻上衣,上面有幾點彩色痕跡。那張和我一樣的東方人的面孔線條柔和,像是屬於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柔軟的黑發被他向後撩去,露出小小的美人尖。
這些事物拆分開來不足為奇,組合起來,足以被稱為驚艷。
我恍然想起,這是我們失去了很多年的東西。
關於美。
“餘先生早上好,請進吧。”他笑了笑,眉眼彎彎,英語帶著些微的日本口音,“我的名字是幸若渡。那個,先生......”
我將鞋脫下,擺在門口,就見他俯身下來撫了撫我的肩頭。
我嗅到他身上仿佛來自早春的清冽氣息,不屬於這個時代。
“沒事了先生。”他赤著腳回過頭去,“你肩上帶了幾片櫻花。”
屋裏陳設簡單,我走動時註意到了四面的櫥櫃,裏面堆放著不多見的紙張和書籍。走到中廳,我看見一張長桌,上面整整齊齊地堆放著
許多畫。
淡彩,水墨,油畫......我絞盡腦汁搜索著關於這些畫作的名詞,想起在幸若的資料上草草帶過的一筆:
“巴黎美術學院碩士學位。”
時間是五年前。
二十歲考上碩士的天才。2154年......那一年發生了什麽?
似乎是極右翼組織發動了“文化之爭”。身處於象牙塔的我對此不了解,對這場變革的影響僅僅只是在時代廣場用廢銅爛鐵堆成的全智能紀念碑。
他們大聲喊著:“冰河世紀,沒有時間了!我們應該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對抗嚴寒,建造溫室,而不是無用的文化享樂!”
我難以開口,生怕戳到他的痛處。斟酌許久,我輕聲道:“畢業以後,你一直在這裏?”
“是的,餘先生。”他咬了一盞茶,“你看,我們的政府已經很不容易了。在冰天雪地裏建設了比任何時候都完美的社會。我,一個不被社會需要的人,也無需被接納了。”
“你說得很違心,先生。”
他彎著嘴角把茶遞給我,走向廳堂另一端。
那是一個小院落,種滿了修竹。一個畫架被擺在庭前,白色畫布上是還未來得及細細勾勒的畫稿。幸若坐下來,將調色板和小號筆拿起,對著畫布點染著。我放下茶盞,走到他身旁坐下。
“AI也能畫出這樣的東西,我知道。”他道。
“雖然我也是這樣想的......但它們畫得很呆板,因為它們跟著程序走。”我看向他,目光落在他睫毛投下的陰影上,“先生,你要知道,藝術對我們而言,都是幾個世紀前的奢侈品。”
我們沒有時間。為了這個大同社會,只能把所有精力用來維持人們的物質生活。
“我覺得什麽都冷冰冰。”他低聲嘀咕著,換了一張新畫布。我在他身旁坐著,那邊竹林搖亂,像是誰在低吟。
好像回到了久遠的盛世。
“啊,我該告辭了,希望你考慮一下加入工作的事。”似乎坐了很久,我站起身來,“如果可以,我一定會幫忙。”
幸若渡也跟著站起,把畫布取下,遞給我。
“剛才偷偷畫了你,不好意思自己留著,還是物歸原主啦。”他揉了揉眼,“餘先生,你的眼睛很美。”
我楞了一下,生分地道謝。
人工智能唯一畫不出的......
是眼神。
一回社科院,我就立刻跑去找了艾伯特。他正揪著自己一頭燦爛的金發對著一堆彈出來的信息窗口發蒙。
“有屁快放。”
“是我,艾伯特。”
“啊,餘聞。”他伸了個懶腰,緩緩地扭了扭脖子,“怎麽了?我看你又去做老好人了。”
“我就問問,我們院裏還有美術史研究室嗎?”
“那當然......你說什麽?”他跳了起來,“餘聞,你是和時代脫節了?文學藝術類的院校早就被政府強制關停了,什麽歷史都存在原子級芯片裏,這是理性的世界!哪有什麽美術......”
他坐下碎碎念著,我對墻角的政府專用AI道:“花火,煮杯咖啡。”
“去作勸導工作了?”艾伯特閉著眼,“讓我猜猜,是個美術學院的老學生吧。”
我沒說話,他接著道:“讓他去學編程,調來這個溫室去檢修得了,那邊缺人手。”
“可是......”
“你真當自己是聖人了?小朋友,這個社會需要什麽,你不知道嗎?那些無用的花裏胡哨的東西,見他媽的鬼吧!......煩死人了。”
艾伯特最近非常煩躁,因為他在遠程負責巴黎的盧浮宮改造——聯合國決定,把那座裝滿文藝珍寶的博物館改建成科技館。
咖啡煮好了。我倒了一杯給他,吸了口氣,道:“我們的社會規劃,真的正確嗎?”
他奇怪地看了我一眼,像沒睡醒一樣。
我沒有再說下去。
回了宿舍,我思考很久,最終還是向幸若渡發了邀請信息。我希望他能到地面上,到溫室裏走一走,如果他能接納這一切,那就最好不過。
他很快地回覆:“收到,感謝萬分。”
我把信息窗口彈走,靠在桌邊坐下來,從一疊平板儲存器下面艱難地抽出一本發黃甚至變黑的紙質書——這算是文物,我的大學教授送的。
封面是他用輕質材料包好的,題了兩個大字:禮記。
我把書打開到折起腳的一頁,有點笨拙地指著字符閱讀。由於很少用中文,我讀得很吃力。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謂大同。
先哲的大同社會建立在物質基礎上,人人得到關心,安居樂業,貨盡其用,人盡其才。我們盡力做到了。
但這僅僅是餵飽了一具具沒有靈魂的皮囊。
仿佛被人重重擊打了頭部,我第一次,感到前所未有的窒息。
我再次見到幸若渡的時候,是在二月中旬,他來社科院見我。他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站在搖搖欲墜的高樓前等我走近,和溫室中毫無美感的一切格格不入。
我們站在落地玻璃窗前,外面的光停留在幸若的頰上。他比我矮上半個頭,我側過臉去就能看見他細密的睫毛。
我不是聖者,渡不了誰。但他的確是我第一個想要護在身後的人。
“我......抱歉。”
“怎麽了?”我問著,“編程課聽不懂嗎?我也許能教教你,我建議你搬到溫室來。”
“我放棄你給的機會了。”
我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麽。大家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打算。他扯了一下我的袖子,問:“幾點了?”
“晚上八點多,溫室裏的照明全打開了。”我向門口走了幾步,“我們去走走吧。”
真是個怪人。我不知道怎麽形容幸若渡,只覺得他像是雜草裏開出的野百合花。
“你記得’文化之爭’嗎?”穿過空寂無人的南鑼鼓巷,他問道。
“那時候我還在做研究,什麽也不知道。”我有些抱歉地道。他瞇起眼睛,回憶似的,揉了揉自己的頭發。
“全世界都在反對我們。”他低聲說,“我和同學們組織游行,對巴黎還清醒著的人說:失去文明的人類將是行屍走肉!”
“後來呢,怎麽樣了?”
“......沒有成功。”他緩緩盍眸,“我們被剝奪了受教育權。我來了北京地下城。”
“不可能,政府怎麽會這樣做?我們寫社會規劃的時候,列點第一條原則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權!”
“是啊。理性思維思考問題的時候,總會漏掉點什麽。”他好像在自言自語,“大同社會是不可能事件,餘先生。無論是多麽繁盛的科技都無法掩蓋敗絮其中。”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看起來文文弱弱的小男生不帶卡頓地說了這麽多,又想起初見時他掛在臉上的溫潤的笑,像是驕傲而不屑的宣告。
電光火石間,眼前一片漆黑,然後是人們的驚叫。
“請大家不要驚慌,我們正在進行電路維修,預計五分鐘後全面恢覆供電。”一個女聲從全程廣播裏傳出來,“請大家站在原地不要走動......”
我條件反射地摸索著,一把抓住渡的手,他的指尖冰冰涼。
“這裏好黑。”他道。
“你跟我走吧,這裏的路我熟悉。”
他沈默了一會。我看不到他的臉,只是在黑暗裏,我的聽覺感官增強了,甚至能聽到我如鼓的心跳。
我握著他的手,向前走去。一步,兩步。兩旁是定在原地的嘈雜人群,我們穿行而過,在黑暗裏摸索著,向前去。
“我已經被這個世界拋棄了。”幸若道,“餘先生也應該一同拋下我。”
他停下腳步。我想說點什麽,隨便什麽,來打破這令人脊梁骨發彎的沈寂,於是回過身去。就那一秒,他踮起腳尖,在我耳邊說了句謝謝。
萬物寂然,喧鬧化為無聲。
半晌,他補充道,“你真是我見過最溫柔的人,餘先生。”
借著微弱的備用燈光,我看見他松開我的手,向後退去。毫不猶豫地,我伸手扼住他的手腕,他詫異地看過來,瞳孔裏有我,還有身後的天穹。
我歷過許多人許多事,如同在和也街的櫻花與風中穿行。我遇見一個男孩兒,他從汙濁泥濘裏掙紮走來,卻笑著替我拂去肩頭沾染的花瓣。
“就算這個世界拋棄你,我也不離開。”
他笑了,說好。
遠處的燈光明明滅滅。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