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筆記

關燈
筆記

《花開次第》

——希阿榮博堪布

如何貼近自身經驗,以自身為中心去修行。

人生充滿煩惱,但如果能以煩惱為契機去勘悟世間萬象的本質,從煩惱入手去實現止息煩惱的最終目的,那麽這樣一個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

因果一旦成熟,任何行動都無法阻止果報的顯現。如果痛苦、尷尬在所難免,我們最好讓自己有所準備。



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執。

所謂我執,是指認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無須觀待條件而絕對和常一地存在。

事實上,萬事萬物並不像人們以為的那樣堅實存在,而是依賴各種內在和外在條件一刻不停地生滅,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也就是無我和無常。

無我指事物不具有絕對的自性,但並不是虛無主義。

暇滿人身——這個可以用來修行正法、尋求解脫的人身有多麽殊勝。

解脫是從認識痛苦開始的。

問題若有辦法解決,就不必擔心;若沒辦法解決,擔心也沒有用。

對痛苦的了解越深入(但是,大多數人深處其中,往往被情緒裹挾,不能跳脫出來冷靜觀察。)、越全面,我們就越被激勵著去實踐離苦得樂的方法。

一切痛苦的根源在於我們長期以來對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誤解,執幻為實。

事物皆觀待因緣而生滅。

欲知前世因,今生果便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便是。

世間萬物時刻處於變化中,而我們本能地想追求安全感、確定性,這就意味著生活往往會不順我們的心。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會耗盡,都是無常的,沒有例外。

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是眾多因果關系共同作用的結果。

由於認識能力的局限,我們往往只能看到無限的因果相續中有限的某個片段。當事物的來龍去脈在空間或時間的跨度上超過了目前的認識範圍,人們很自然就會懷疑是否凡事真的有因有果。

清凈惡業主要有兩種方式:主動地積植德行、懺悔、清凈業障,或者被動地等因緣成熟、果報顯現,顯現後因果自然了結。

這個世界看上去千頭萬緒、混亂無章,充滿不可思議的巧合和令人費解的沖動,但其實每個人都被業力牽引,各自造作因緣,各自感受苦樂的果報,不會有錯漏。

業是動態的。在梵文中,業的原意是“行為”,行為產生後果,後果引發新的行為,如此因因果果前後相續,構成一股勢能,不斷有新的因緣加入其中。雖然其整體趨勢很難改變,但新的因緣卻能增強或削弱它的力量。

共存

相信自己與萬物是分離的,這樣一個錯覺強化了人心的冷漠,讓人不覺得自己應該對他人、社會和整個世界承擔什麽責任。

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通過消除貧窮和無知,就可以解決;但很多情況下我們陷入苦難,更深刻的原因在於長期以來對精神世界的忽略。

真正持久寧靜的快樂不是向外馳求得到的。

修行是修養仁愛、寬容、謙讓、與人為善等能給自他帶來安樂的精神品質。

修行不是一場魔術表演,從頭到尾讓你興奮、驚奇、目不暇接。它也不是逃避日常瑣事的盾牌,因為它可能比你企圖逃避的日常生活更加瑣碎平常。

修行的目的不是完善目前的生活或者美化自己。

修行沒有什麽宏大的目標,只是不再自欺而已。

修行只是讓自己放松下來,不再對抗,習慣那種不確定性並安住於此,有人也把這稱為自在。

放松下來,讓心與外界連接,不刻意追求任何狀態或結果,只是安住,這實在是最為重要的修行。

無始以來養成的習慣讓我們很不喜歡單純地與自己相處。保持清醒與覺察是一件相當辛苦的事,因為它意味著在任何情況下,你都不評判、不希冀、不回避。這簡直讓你感覺走投無路。可是,覺察還不止於此,你還要清清楚楚地看著自己是怎樣試圖尋找退路、出路卻無果而終的。

持續的覺察訓練,會讓我們逐漸習慣這種不迎不拒的做法。

期望和恐懼其實是同一個東西的兩面,有期望就會有恐懼,而回避則會加強恐懼。不迎不拒使我們放松下來,這時,我們才更有可能瞥見一切思想行為、一切歡喜哀愁背後的那個東西。

從長遠來說,我們若真心替別人著想,首先須做到自律。

自律的第一步是覺察。

自律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不讓自己沈浸在對人對事的無益的想象中。

自律的動機是考慮他人的感受,不想因為自己的不當行為給他人帶來傷害,讓他人痛苦。

忍辱中的勇氣不是來自意志力,而是來自內心的柔軟與開放。

因為忍辱,我們在困難中才不會輕易被負面情緒擊垮,而是保持判斷力,采取適當的、平和的方式解決問題,避免進一步的傷害。

忍辱指遇到情況不急於做出反應,不急於逃避不安、尋找安慰,而是放慢整個事情的節奏,給自己留一點空間去觀察和感受,讓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沖動牽著鼻子走。

出離心

出離心是對六道當中所有的享受與安樂沒有希求、貪戀之心,只有希求解脫之心。

菩提心

菩提心是指在皈依或者在將來行持善法時,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解脫和安樂,而且是發願為了所有眾生成就佛果而皈依三寶、修持佛法。

缺少對自己的慈悲,很難真正對他人慈悲。不往內觀照,無法真正消除迷惑,而不心懷溫柔,修行便只剩下受苦。慈、悲、喜、舍都是從內心的溫柔中生起的。

四無量心

慈悲喜舍

其中,喜樂針對自己是感恩,針對他人是隨喜。

為別人的成功、健康、善舉、快樂等而高興就是隨喜。只有開始隨喜這項訓練時,人們才會看到自己的嫉妒心有多麽強,多麽容易被激發。

不殺生

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動物與人類相比只是不會講人類的語言而已,它們對於苦樂的感受與人類沒有什麽差別。

《百業經》雲:有情之諸業,百劫不壞滅,緣合應際時,其果定成熟。

吃素

如果因為各種原因暫時無法做到吃素,也只能吃一些三凈肉。三凈肉指沒有聽到、看到、懷疑是為自己所殺的肉。

做功課

經文和心咒都是佛菩薩為利益眾生而宣說的金剛語,對我們相續的改變有著不可思議的加持。

物質生活是很容易讓人厭倦的,欲望沒有滿足時不甘心,一旦滿足馬上生厭。如果沒有精神層面的追求,生活很容易就陷入這種不甘心和厭倦的循環中,心裏越來越浮躁、空虛。

懺悔

清凈業障的方法首先是要生起懺悔心。

佛隨順眾生的業力因緣,以不同形象救度眾生於輪回苦海。

善護口業

對世上種種人物、現象,我們以清凈心對待就好,千萬不要急於下結論。

作為凡夫,我們沒有能力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成就者。

無常

佛陀在指出無常的事實之後,又慈悲地開示了事物背後的另一個真相——因果法則,使我們不至於迷失在無常之中。

因果

相信因果不等於相信宿命,否則,我們不會那麽精進修行,懺悔罪障,也不會想到要以目前凡夫身份去追求無上正等覺。

因為知道自己不管做什麽,哪怕是最微小、最隱秘的行為也有後果,將影響到自己和他人,所以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生起責任感,不再只顧眼前、為所欲為。

自作自受

我們遭受的困難、痛苦只是過去行為的一個結果,沒有理由責怪他人,也沒有必要自責。你若能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它,那麽正在經歷的痛苦不僅完結了一段舊的因果,而且還會成為一個新的善因,開啟一連串正面的反應。

死亡只是目前這個生命的結束,而這段生命所承載的因果仍將繼續下去,新的生命在繼承舊因果的同時又將造作新的因果。

自我塑造

每個人的世界觀都應由自己去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觀點都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但是封閉內心、固守成見同樣是對生命的不尊重。

佛法不向你承諾安全感或確定性,事實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對安全的幻想。

皈依三寶,說明你決心無懼地面對生命中的一切,不再尋求慰藉、寄托、照顧,除了切實地經驗當下,不再企圖另尋出路。

藏文中“佛教徒”一詞的意思是“內道者”,即向內觀照、從本心而非本心之外找真理的人。

布施

佛陀教我們布施,通過給予來消除那種貧乏的感覺。

布施的精髓是舍棄貪執。

從抓取轉向舍棄,仿佛是個重大選擇,而實際上我們別無選擇。不管願不願意,我們一生都在失去。

布施的關鍵不是這樣做到底能為他人解決多大的問題,而是我們能借此學習放下自己的執著。外在的行為久而久之會影響心態,習慣布施的人比較容易讓事情離去。

自以為是不僅割離了我們與當下,而且還使我們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別人。

我們只有不排斥別人才能接受自己。

什麽都可以是執著。這就使出離成為一件不得不心無旁騖、精進不懈去做的事,因為事事處處、時時刻刻都是陷阱。

持戒

戒律常被人誤解為束縛。

戒律指適當的行為,持戒是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其目的是不傷害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切眾生。

智慧

般若空性超越文字,從感受上來說,它比較接近於內心的極度開放狀態,清明、遼闊、不固執、不僵化、不拒絕、不期求、不留戀。

上師

上師與弟子之間關鍵的是心靈相契。無偽的信心可以穿越時間空間,而成就者的加持原本就無所不在。

無盡藏

只要不舍內心的善良,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可以是個無盡藏。

做任何事之前都應善加考慮,如果從善意出發盡心盡力去做了,結果還是不盡如人意,這份善心依然會積累福報。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對於大乘修行人,無論善緣惡緣,到眼跟前都是同證菩提的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