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六十
關燈
小
中
大
第317章 六十
六月廿七。
委任裴明憫為欽使、隨南越使臣回訪南越的聖旨下到稷州,裴氏一族在荔園迎接。
男女老少盡皆服孝,滿園縞素,比青天上的白日更紮眼。
舍人宣讀完旨意,叫了裴明憫接旨,便先將跪在首位的中年男人扶起來,“孟檀公請起。”
裴孟檀網巾下的頭發白了一半,借對方一臂起身,道:“有勞。”
舍人低聲笑說:“相爺折煞下官了,陛下一直掛念著您,對小裴大人更是給予厚望。”
裴孟檀好些天沒聽到這個熟悉的稱呼,恍了一下神,嘆道:“陛下仁德,我裴氏定不叫他老人家失望。”
二人各自閑話一句,該上前來接旨的裴明憫卻遲遲未來,不由齊齊看向跪了一地的人群中間。
清俊而挺拔的青年仍在原地,沒有挪動一點兒。
舍人臉上的笑容變淡,提醒道:“小裴大人?您沒聽見麽?”
裴明憫擡起一張沒有表情的臉,回答:“聽見了,但是,裴澗不能接旨。”
時間仿佛停滯了一瞬,宣旨的舍人回過神,“……孟檀公,我是不是聽錯了?”
裴孟檀擰眉看著自己的兒子:“你又犯什麽倔?”
裴明憫覆又低下頭,任誰如何說,都沒有再給出一點回應。
周遭漸起議論,裴孟檀無法,代他接了聖旨,遣退族人,將來使安頓好。
很快,人群散得幹幹凈凈,唯有裴明憫跪在大門前,從傍晚到深夜。裴夫人勸不了他,就回頭去找丈夫鬧。
蟲鳴聲聲叫出繁星漫天,一片靜謐中,守門的護院們忽然躬身行禮,齊聲叫“大老爺”。
裴孟檀擺擺手,叫他們都下去,只留個心腹在門裏影壁處守著。
他獨自繞到兒子跟前,作為大家族主心骨的威嚴卸去,只剩無盡的疲憊:“你還想鬧到什麽時候?”
裴明憫許久沒有喝水,嗓子亦是沙啞的:“陛下為什麽要任命我為使節?”
裴孟檀看他穿的夏衫單薄,跪了這許久,膝蓋肯定腫了,不由心疼。旋即想到事情起因,又升起幾分惱怒:“難道你連這都看不透嗎?當然是因為陛下知道你爹沒洩露過會試考題,是冤枉的。但你爹我已經請辭,所以只能從你這裏彌補。”
裴明憫當然想到了這一種可能,他不接受這個解釋,“既然陛下一早就知曉父親冤枉,為何還要如此相逼,害得祖父自盡?”
裴孟檀也恨,但他這些日子已大致揣摩出皇帝的布局用意,知道他爹是為他而死。他再一次後悔沒有讓自己的兒子早早跟在自己身邊,也不該為了保護他而瞞著他許多事情,如今個中曲折沒法一一解釋,只能籠統地含糊地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裴明憫不服:“民為本,社稷為客,眾星拱北辰,是為之有德。否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若我裴氏有罪,那我不能代表大宣,去與他國外交。若無罪,我更不能接受這種安撫和彌補,仿若什麽都沒發生一樣,去出使南越。”
裴孟檀見他還是不願服軟,道:“你是橫豎都有理,那你要幹什麽?啊?抗旨不遵,讓整個裴氏都被你連累?”
“我要回京,向陛下要一個真相。”裴明憫亦提高聲音說:“若父親怕被我連累,那便收回給我的姓氏,我做的所有事都由我一人擔。”
“住口!”裴孟檀喝道,指著他難以置信地說:“滿嘴胡話,我看你是瘋了。”
當爹的拂袖而去,父子倆再次不歡而散。
裴明憫喘了幾口長氣,身子一軟跪坐下來,亦覺自己剛剛沖動——他怎麽可能不要自己的姓呢?
他答應過爺爺,答應過妹妹,要讓裴氏長長久久,不敗不沒。
他撐住額頭,半晌,從袖中取出一紙舊文章,展開對著月與燈細看。
內容他已能夠誦背,然而每每再端詳,都能讓他找回冷靜。
不知多了多久,耳側忽然響起一道男聲:“好文章,好見解,就是不像你的字跡,不知作者是誰?”
裴明憫一個激靈,合上紙張回頭看,見是二叔,才松口氣,說:“今行寫的,還請二叔不要告訴別人。”
“是那小子啊,那就不奇怪了。”裴公陵看他小心收起文章,也就不多提,將帶來的水囊遞出去,“嘗嘗,小西山上的泉水,兌的前一陣才收集的梔子花蜜。”
裴明憫喝掉半囊,喉嚨終於舒爽許多,不願提今日的事,幹脆順他的話說起小西山,“現在這時候,李先生他們應該游學去了吧?”
“是啊,李蘭開帶隊去了寧西路,聽說你爺爺過世,還寄信來勸我節哀。”裴公陵提起下擺,挨著他席地而坐,“我還記得你在小西山讀書的時候,說要效仿範文正公,不論身居朝野內外,都要為君解憂難,為民謀福祉。”
裴明憫沈默一刻,說:“二叔是來勸我的嗎?”
“我只是好奇。”裴公陵一直窩在小西山做教書先生,對朝堂卻並非一無所知,“出使南越是個機會,等你圓滿回京覆命,陛下極有可能會順勢奪情,讓你起覆。你既有那樣的志向,就不能像我一樣不食君祿,否則萬般皆是空談。”
他頓了頓,誠懇地問:“所以,你為什麽會拒絕這個機會?”
裴明憫被他平和的目光籠罩,不自覺挺直脊背,認真地回答:“立身立命之前,要先立心。我心不定不正,我不論走哪條道,都不能長久。”
裴公陵聽得笑道:“那你想走什麽樣的道,想清楚了麽?”
裴明憫仔細想了想,搖頭說:“沒想好。但總是不偏離正道,大道,光明磊落的道。”
“你這孩子……可你拒絕出使,南越那邊怎麽辦?”裴公陵問他,問的不是抗旨會有什麽後果,而是讓使團開了天窗,對兩邊百姓會有什麽影響。
裴明憫說:“朝廷已經決定援助南越,不論回訪的使節是誰,大局都不會改變。所以不是一定要我去才行,陛下另指人選即可。”
“理倒不算糙……既然如此,”裴公陵回頭望了眼大門裏,一把將他摟過來,咬耳朵:“你要是打定主意去京城的話,不如現在就走吧。”
“啊?”裴明憫捂住嘴,也往門裏瞧了眼,壓低聲音:“這、這時候怎麽走啊?”
莫說他父親派人盯著,他擡起雪白的袖子,光是熱孝之中,就不可輕易離親出走。
裴公陵笑了笑:“人都沒了,還顧忌這些幹什麽?身前孝於行,身後孝於心,你心裏時刻記掛著老爺子就夠了。他若在乎這些身後的虛禮,當初就不會執意進京。”
說著笑容消去,他嘆惋一刻,重新從容道:“確實是你爹讓我來勸你的。但我來之前,就讓書童悄悄去準備行李和馬車了。你要是願意,就假裝跟我回院裏,然後我帶你繞路去北門兒,神不知鬼不覺地就能讓你溜走。至於你爹那邊,我先替你頂著。”
裴明憫目露震驚地看著他。
裴公陵莫名覺得有些掛不住面兒,輕咳一聲,繼續耳語:“放心吧,你爺爺再也不會醒來,你我叔侄悄悄離家出走,也再不會被他罵了。”
裴明憫眨了眨眼,糾正道:“爺爺從來沒有罵過我。”同時搭上二叔的肩膀,試圖借力站起來。
“是,是,你這個小書呆子最聽他的話,芷因才愛跟二叔一起溜出去玩兒。”裴公陵把人扶起來,不緊不慢地跨進園子裏,朝門後蹲守的小廝揮了揮手。
趁著小廝去大老爺院子裏匯報,叔侄倆悄悄摸摸出了荔園,披星戴月向北疾奔。
與此同時,一行打著白虎旗的兵丁從江南路過來,分了兩個人去稷州接應裴使節,其餘人便順著黍水一路往南飛馳。
跨進枝州地界,已是七月,立秋的第一場雨席卷山林。
顧氏在蒙陰的老宅建成已百餘年,間年的維護,也難掩風吹日曬的歲月痕跡。
雨水順著斑駁的瓦槽淌下屋檐,綿密成簾掛在窗前,削弱了天光。室內便不得不點上幾盞燈燭,燭光昏黃,照得躺在床榻上的婦人臉色更如蠟一般灰敗。
唐神醫說,君夫人沈屙太多,已入膏肓,醒著的時候身體要承受極大的痛苦,所以常會昏睡過去。
至於幾時會醒,能堅持清醒多久,則要看她自己的意願。他診治到如今,對家屬只剩“順其自然”四個字。
顧橫之自抵家起,幾乎所有時間都守在床前。他趕路趕得極限,又熬了兩日夜,實在扛不住,趴在床沿沈沈睡去。
這一睡,便夢到了許多年幼時的往事。
他四五歲上,阿娘尚未從前線退下來,身體也還好。她做姑娘時是位擅劍的俠女,嫁為顧家婦之後,也沒有落下,休沐時來了興致便會教上他幾式。
然而當他想要在每日課程裏加一門劍術的時候,阿娘阻止了他,她說:“顧家兒女,還是要精學槍法的好。日後若上了戰場,你、蓮子再加其他兄弟姐妹,就可以一起結陣禦敵。我們南方軍的槍陣可是所向披靡,無堅不摧哦。”
君綿很為她所在的軍隊自豪,也對她兩個兒子充滿深切地期望。
然而,她剛懷上首胎便起戰事,生產時驟聞父喪險些崩漏,由此傷了底子。好不容易振作,又不得不送幼子入京——那是她被生生剜走的血肉,從此再也無法愈合。
她不再著鎧,不再配劍,不再上關樓。唯有湯藥,日日不離口。
顧橫之長大些,開始隨蒙陰駐軍操練。他每日都回家,偶爾會撞上她對著滿桌子幼童玩具發呆,或是悶頭擦拭她心愛的佩劍。
這時他就會退到屋外的芭蕉後面躲著,等阿娘出來,再裝作才回家。就像他不願讓娘傷心,所以從不哭泣。
而今他明知是夢境重現,不再似當時不知所措,卻不知怎地,難以自抑地垂下兩行淚來。
臉頰上忽有綿軟的觸感,如指腹一般拂拭而過。
顧橫之猛地睜開雙眼,就見灰白的指尖在眼前垂落。
“娘!”
君綿依然躺著,但眼皮半睜,嘴唇翕動,竟是醒了。
顧橫之松口氣,忙端起一旁茶幾上的陶壺。摸著尚是溫的,就倒了杯水,用小匙一點一點地餵他娘喝下。
君綿潤過嗓子,勉強發出細細的聲音:“何時到的?”
“前天,三十晚上。”顧橫之仔細地看著她,生怕哪裏有什麽不妥,又想到躺久了難受,“要坐起來嗎?”
君綿的面色卻很平靜,她點點頭,再問:“上一餐吃了沒?”
“吃過了。”顧橫之將她抱起來,在床頭放足靠枕,才讓她靠上去。
母子相視一刻,他眼中再不見淚意,只餘傷心:“兒子回來晚了。”
“不晚。”君綿抓著他的手臂,把人上上下下地看遍,聲音亦蓄出一絲力量,“你在西北做的事,王義先都在信裏告訴我了。他說你身先士卒,不畏艱辛,凡你帶過的兵,都很服你。”
“我兒英勇,無愧於先祖,無愧於百姓。朝廷沒有給你匹配的嘉獎,但在為娘心裏,你已經做得很好很好。”
“這份好,比守在娘跟前,更值。”
顧橫之無言搖頭。他曾經義無反顧,可現在他卻無法辨別,值與不值。
因為再多的功勳,都換不回阿娘健康的身體。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開的命數,我不怕死去。”君綿反而勸慰他。她早已看開,唯有一點執念,“只是放心不下你弟弟,蓮子他……”
她說著話,眼珠轉動,往他背後的屋門、往窗外張望。
顧橫之放在絲被上的手不由收緊了,小心翼翼地說:“我收到信的時候沒和他在一塊兒,心裏著急,就沒等他,先趕回來了。”
見阿娘眼神變得黯淡,他趕忙找補:“錚姐還在後頭,他或許和錚姐……”然而沒有把握的話,他到底不敢說出口。怕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君綿見他這模樣,便知道她的小兒子沒有回來,說:“也好。他不回來,對他,對南疆,都好。”
她無可奈何地嘆息,又習慣地慢慢地釋然。
許久,君綿又想起一個人,“那,賀靈朝呢,還好嗎?”
顧橫之將她的變化看在眼裏,心中鈍痛不已,忙說:“他,他還好,也很擔心您……”
“這麽擔心,怎麽不跟你一塊兒來?”顧穰生的聲音跟他人一同走進室內。
“爹。”顧橫之起身給他讓出位置,低聲解釋:“他想來的,但沒法來。”
“哼,真想來,怎麽可能來不了?”顧穰生沒急著過來,在衣桁上拿了條帕子擦肩甲上的水汽。
他身板尚且硬朗,須發盡白,眉頭皺出深邃紋路,“你自己說說,哪兒有這樣的兒媳?當初我就不同意,你非得那妮子不可,要死要活的,像是天上有地上無。現在看看,有什麽好的?”
“爹。”顧橫之聽不下去,打斷他:“他是真的走不了,他的處境也並不好。當初是我執意要和他在一起,是我不肯放手。不管現在還是以後,出現任何局面的責任都在我,我認得心甘情願。所以不關他的事,您也不能怪他。”
顧穰生見他這麽護著,更來氣:“你認了?你爹我不認!”
“別吵了。”君綿聽得耳疼,開口叫丈夫:“顧穰生,你再吵就出去。”
“阿綿。”顧穰生當即收了聲音,幾步跨到床前,委委屈屈地說:“阿綿,你是不知道這兔崽子幹什麽了,他在宣京……”
旋即又打住嘴——阿綿才清醒不久,他不能把那件事告訴她,讓她跟著難受、擔心。
於是他轉臉向大兒:“你既然有被責怪的覺悟,那日後就給我待在蒙陰,哪兒也別去!滾!”
顧橫之當然不答應,但怕他娘難受,就忍住沒有反駁,轉身出去看他娘的藥。
待到傍晚雨霽雲收,君綿再次睡去,父子倆才到書房關上門好好談一談。
顧穰生最在意的,不是他捏著鼻子認下的兒媳沒來探望他妻子,而是另有其事:“是誰給你出的主意,讓你向皇帝上書加入禁軍?”
“我自己的主意。”顧橫之坦然地面對他的怒火,“您不是說要讓麽,我自請加入禁軍,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做事,不是更能令他放心?”
“你到禁軍去,那你弟弟在京城這麽多年,你娘忍耐這麽多年,算什麽?”顧穰生一拍桌子,“我告訴你,你除了接你老子的衣缽,沒有別的路可走。你自己上的書,請的願,你自己想法子去讓皇帝收回成命。不然,別怪我硬來!”
顧橫之堅持道:“我不去。”
“顧鈺!”顧穰生叫他的大名,喝道:“你背的家訓,學的槍法,練的軍陣,都出自哪裏?難道你都忘了?我顧家子弟歷來以戍邊衛方為己任,不戎馬沙場,豈有窩居京城、貪圖安逸之理?”
他實在想不通,只能試圖去找出個最有可能的理由。
“我沒有忘記我的責任。”顧橫之這些天身心俱疲,失了幾分冷靜,忍不住辯駁:“不管天南地北,只要爆發戰爭,我都願意立刻上前線。可眼下四方和平,為什麽一定要我留在南方軍?我在南疆做邊軍,和我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做禁軍,又有什麽不一樣?難道我離開蒙陰,我就會荒廢功夫,不求上進麽?”
“南方軍乃至南疆並非缺我不可。如果您的衣缽就是帥印,也不是只有我才能繼承。我不敢說自己一定比錚姐強,您又為什麽不能給他們一個機會?”
“你說什麽?”顧穰生想要掏掏自己的耳朵。
他們少有深入交流的時刻。從大兒子出生那一刻起,顧穰生就視之為自己的接班人,南方軍下一任主帥。直至今日今時,他從來沒有想過,這株傾註心血的苗子會出走南方軍,遠離南疆。
禁軍是什麽玩意兒?啊?
顧穰生用一種怪異的目光打量大兒子,仿佛他變了個人似的,最後不由自主地問:“你到底是怎麽了?”
顧橫之不說話。
令人窒息的寂靜中,房門突然被扣響,很慢地一下兩下三下。
顧橫之離得近,去開了門。
顧元錚風塵仆仆,神色寥落又肅穆,不知在門外站了多久。
顧橫之楞了楞,“錚姐……”
“我有急事想要稟報大帥,就沒等他們通報。”顧元錚很鎮定,轉頭看向顧穰生。
顧大帥尷尬一瞬,便穩住了,擡手道:“你說。”
顧元錚便說出皇帝點了裴明憫做隨訪使節的事,“但是,他拒絕出使,沒有跟我們的人一起南下。”
“這裴家的孩子怎麽也這麽叛逆?”顧穰生皺了皺眉,稍加思索,道:“那就等皇帝再派個人來吧。不過話又說回來,皇帝明擺著送的恩典竟然不要,還真不像裴大的作風啊。”
“或許他們有別的打算吧。”顧元錚已經驚訝過了,此時只有一個想法:“等朝廷重新派人,又得個把月,太拖了。我覺著也不好把南越使者一直留在蒙陰,所以,不如由我來做這個使節。”
“確實不能讓那些南越人留太久……嗯?”顧穰生讚同了她前半句,對後半句很是驚訝。
顧元錚即道:“大帥是怕我學不會南越古話,還是認為憑我的身份不夠和南越人交涉?”
她已經盡量沈著,但顧橫之聽她的語氣,就知道她剛剛聽到了不少。
顧穰生也感覺到了,安撫道:“我並非質疑你的能力,只是這不合規矩,以往也沒這樣的先例。皇帝那邊,也不好給說法。”
顧元錚:“將在外,先斬後奏,又不是沒有過的事。就算朝廷問起來,責任大頭也不在我們,由他裴氏頂在前頭,最差也是死道友不死貧道。”
顧穰生咳嗽一聲,說:“咱兩家好歹也是世交,還是去信問問吧?”
“去信的事就有勞舅舅。”顧元錚以絕不松口的姿態,抱拳道:“我現在去看望舅母,明日一早就啟程下南越。”
說罷退出了。
“元錚——”顧穰生伸手抓了一下,自然什麽都沒有抓到。
這一瞬間,他腦海裏破天荒地浮現出一個念頭——時代好像變了,自己也老了。
可這些年輕人,這些年輕人……
夜風從洞開的門戶躥進來,撲他滿身。
顧元錚聽見他叫自己,咬住下唇,沒有停頓沒有回頭。
走出正院不久,就碰上前來找她的副官,擠眉弄眼地說:“將軍,南越使團都安置好了,兄弟們打算去城裏放松放松,您要不要一塊兒去?”
顧元錚神色已如常,一巴掌拍他背上,讓他站直些,“放松什麽?明兒還要趕路。”
“啊?”副官摸不著頭腦,“不是要等朝廷重新派個使節來麽?明兒還能去哪兒?”
顧元錚說:“不等了。裴明憫不做這個使節,我來做。”
她並非早有此意,而是一刻前才生出的想法。她確實聽見了舅舅和表弟的爭吵,她心裏很不爽,但也不想說什麽。
她有什麽可爭辯的?又能爭辯什麽?
“我顧元錚靠功績說話。”她握緊拳頭,切齒道:“叫那些兔崽子都給我把心收著,這一趟順利來回,我再給大夥兒放一月的假!”
“是!”副官立正,“末將這就去傳令!”
翌日一早,天蒙蒙亮,顧元錚便整隊出發。
人馬剛走出大宅門,一個婦人飛腿追出來,“顧元錚!你個死丫頭,到家也不知會你老娘!說好要在老宅留十天半月的呢?”
顧元錚一聽見這聲兒,趕緊夾了下馬腹,低聲吩咐其他人:“快走!”
“顧元錚!”婦人緊追不舍,破聲道:“你就是不想跟你老娘待一個地兒是不是?真是氣煞我,你給我站住!屋裏那麽多劍穗還想不想要了?”
“不要了!”顧元錚高聲回道,“阿娘把它們都燒了吧!”
“什麽?”婦人驚得急停住腳步,盯著遠去的馬隊,眉間現出懷疑與擔憂,自言自語:“這妮子轉性了?”
她雙腿終歸追不上四條腿,思來想去,決定回去問問她哥怎麽回事兒,完事兒還能再去看看嫂嫂。
至於孩子,早就管不住了,隨她野去吧。
婦人掉頭回去,一名大帥身邊的親衛打馬與她擦肩而過,疾馳追上先行人。
“大小姐!大帥有交代給您!”
顧元錚駐馬等他,接收到一方巴掌大的方盒。
親衛恭敬道:“大帥說,蒼溪林海沿線所有關口駐軍任將軍調遣,越人但有異動,我南方軍不懼與其成仇。”
顧元錚聞言,心頭重重跳了一下,當即打開那不起眼的盒子。
紅色的絨布中央,靜靜地躺著半枚虎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六月廿七。
委任裴明憫為欽使、隨南越使臣回訪南越的聖旨下到稷州,裴氏一族在荔園迎接。
男女老少盡皆服孝,滿園縞素,比青天上的白日更紮眼。
舍人宣讀完旨意,叫了裴明憫接旨,便先將跪在首位的中年男人扶起來,“孟檀公請起。”
裴孟檀網巾下的頭發白了一半,借對方一臂起身,道:“有勞。”
舍人低聲笑說:“相爺折煞下官了,陛下一直掛念著您,對小裴大人更是給予厚望。”
裴孟檀好些天沒聽到這個熟悉的稱呼,恍了一下神,嘆道:“陛下仁德,我裴氏定不叫他老人家失望。”
二人各自閑話一句,該上前來接旨的裴明憫卻遲遲未來,不由齊齊看向跪了一地的人群中間。
清俊而挺拔的青年仍在原地,沒有挪動一點兒。
舍人臉上的笑容變淡,提醒道:“小裴大人?您沒聽見麽?”
裴明憫擡起一張沒有表情的臉,回答:“聽見了,但是,裴澗不能接旨。”
時間仿佛停滯了一瞬,宣旨的舍人回過神,“……孟檀公,我是不是聽錯了?”
裴孟檀擰眉看著自己的兒子:“你又犯什麽倔?”
裴明憫覆又低下頭,任誰如何說,都沒有再給出一點回應。
周遭漸起議論,裴孟檀無法,代他接了聖旨,遣退族人,將來使安頓好。
很快,人群散得幹幹凈凈,唯有裴明憫跪在大門前,從傍晚到深夜。裴夫人勸不了他,就回頭去找丈夫鬧。
蟲鳴聲聲叫出繁星漫天,一片靜謐中,守門的護院們忽然躬身行禮,齊聲叫“大老爺”。
裴孟檀擺擺手,叫他們都下去,只留個心腹在門裏影壁處守著。
他獨自繞到兒子跟前,作為大家族主心骨的威嚴卸去,只剩無盡的疲憊:“你還想鬧到什麽時候?”
裴明憫許久沒有喝水,嗓子亦是沙啞的:“陛下為什麽要任命我為使節?”
裴孟檀看他穿的夏衫單薄,跪了這許久,膝蓋肯定腫了,不由心疼。旋即想到事情起因,又升起幾分惱怒:“難道你連這都看不透嗎?當然是因為陛下知道你爹沒洩露過會試考題,是冤枉的。但你爹我已經請辭,所以只能從你這裏彌補。”
裴明憫當然想到了這一種可能,他不接受這個解釋,“既然陛下一早就知曉父親冤枉,為何還要如此相逼,害得祖父自盡?”
裴孟檀也恨,但他這些日子已大致揣摩出皇帝的布局用意,知道他爹是為他而死。他再一次後悔沒有讓自己的兒子早早跟在自己身邊,也不該為了保護他而瞞著他許多事情,如今個中曲折沒法一一解釋,只能籠統地含糊地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裴明憫不服:“民為本,社稷為客,眾星拱北辰,是為之有德。否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若我裴氏有罪,那我不能代表大宣,去與他國外交。若無罪,我更不能接受這種安撫和彌補,仿若什麽都沒發生一樣,去出使南越。”
裴孟檀見他還是不願服軟,道:“你是橫豎都有理,那你要幹什麽?啊?抗旨不遵,讓整個裴氏都被你連累?”
“我要回京,向陛下要一個真相。”裴明憫亦提高聲音說:“若父親怕被我連累,那便收回給我的姓氏,我做的所有事都由我一人擔。”
“住口!”裴孟檀喝道,指著他難以置信地說:“滿嘴胡話,我看你是瘋了。”
當爹的拂袖而去,父子倆再次不歡而散。
裴明憫喘了幾口長氣,身子一軟跪坐下來,亦覺自己剛剛沖動——他怎麽可能不要自己的姓呢?
他答應過爺爺,答應過妹妹,要讓裴氏長長久久,不敗不沒。
他撐住額頭,半晌,從袖中取出一紙舊文章,展開對著月與燈細看。
內容他已能夠誦背,然而每每再端詳,都能讓他找回冷靜。
不知多了多久,耳側忽然響起一道男聲:“好文章,好見解,就是不像你的字跡,不知作者是誰?”
裴明憫一個激靈,合上紙張回頭看,見是二叔,才松口氣,說:“今行寫的,還請二叔不要告訴別人。”
“是那小子啊,那就不奇怪了。”裴公陵看他小心收起文章,也就不多提,將帶來的水囊遞出去,“嘗嘗,小西山上的泉水,兌的前一陣才收集的梔子花蜜。”
裴明憫喝掉半囊,喉嚨終於舒爽許多,不願提今日的事,幹脆順他的話說起小西山,“現在這時候,李先生他們應該游學去了吧?”
“是啊,李蘭開帶隊去了寧西路,聽說你爺爺過世,還寄信來勸我節哀。”裴公陵提起下擺,挨著他席地而坐,“我還記得你在小西山讀書的時候,說要效仿範文正公,不論身居朝野內外,都要為君解憂難,為民謀福祉。”
裴明憫沈默一刻,說:“二叔是來勸我的嗎?”
“我只是好奇。”裴公陵一直窩在小西山做教書先生,對朝堂卻並非一無所知,“出使南越是個機會,等你圓滿回京覆命,陛下極有可能會順勢奪情,讓你起覆。你既有那樣的志向,就不能像我一樣不食君祿,否則萬般皆是空談。”
他頓了頓,誠懇地問:“所以,你為什麽會拒絕這個機會?”
裴明憫被他平和的目光籠罩,不自覺挺直脊背,認真地回答:“立身立命之前,要先立心。我心不定不正,我不論走哪條道,都不能長久。”
裴公陵聽得笑道:“那你想走什麽樣的道,想清楚了麽?”
裴明憫仔細想了想,搖頭說:“沒想好。但總是不偏離正道,大道,光明磊落的道。”
“你這孩子……可你拒絕出使,南越那邊怎麽辦?”裴公陵問他,問的不是抗旨會有什麽後果,而是讓使團開了天窗,對兩邊百姓會有什麽影響。
裴明憫說:“朝廷已經決定援助南越,不論回訪的使節是誰,大局都不會改變。所以不是一定要我去才行,陛下另指人選即可。”
“理倒不算糙……既然如此,”裴公陵回頭望了眼大門裏,一把將他摟過來,咬耳朵:“你要是打定主意去京城的話,不如現在就走吧。”
“啊?”裴明憫捂住嘴,也往門裏瞧了眼,壓低聲音:“這、這時候怎麽走啊?”
莫說他父親派人盯著,他擡起雪白的袖子,光是熱孝之中,就不可輕易離親出走。
裴公陵笑了笑:“人都沒了,還顧忌這些幹什麽?身前孝於行,身後孝於心,你心裏時刻記掛著老爺子就夠了。他若在乎這些身後的虛禮,當初就不會執意進京。”
說著笑容消去,他嘆惋一刻,重新從容道:“確實是你爹讓我來勸你的。但我來之前,就讓書童悄悄去準備行李和馬車了。你要是願意,就假裝跟我回院裏,然後我帶你繞路去北門兒,神不知鬼不覺地就能讓你溜走。至於你爹那邊,我先替你頂著。”
裴明憫目露震驚地看著他。
裴公陵莫名覺得有些掛不住面兒,輕咳一聲,繼續耳語:“放心吧,你爺爺再也不會醒來,你我叔侄悄悄離家出走,也再不會被他罵了。”
裴明憫眨了眨眼,糾正道:“爺爺從來沒有罵過我。”同時搭上二叔的肩膀,試圖借力站起來。
“是,是,你這個小書呆子最聽他的話,芷因才愛跟二叔一起溜出去玩兒。”裴公陵把人扶起來,不緊不慢地跨進園子裏,朝門後蹲守的小廝揮了揮手。
趁著小廝去大老爺院子裏匯報,叔侄倆悄悄摸摸出了荔園,披星戴月向北疾奔。
與此同時,一行打著白虎旗的兵丁從江南路過來,分了兩個人去稷州接應裴使節,其餘人便順著黍水一路往南飛馳。
跨進枝州地界,已是七月,立秋的第一場雨席卷山林。
顧氏在蒙陰的老宅建成已百餘年,間年的維護,也難掩風吹日曬的歲月痕跡。
雨水順著斑駁的瓦槽淌下屋檐,綿密成簾掛在窗前,削弱了天光。室內便不得不點上幾盞燈燭,燭光昏黃,照得躺在床榻上的婦人臉色更如蠟一般灰敗。
唐神醫說,君夫人沈屙太多,已入膏肓,醒著的時候身體要承受極大的痛苦,所以常會昏睡過去。
至於幾時會醒,能堅持清醒多久,則要看她自己的意願。他診治到如今,對家屬只剩“順其自然”四個字。
顧橫之自抵家起,幾乎所有時間都守在床前。他趕路趕得極限,又熬了兩日夜,實在扛不住,趴在床沿沈沈睡去。
這一睡,便夢到了許多年幼時的往事。
他四五歲上,阿娘尚未從前線退下來,身體也還好。她做姑娘時是位擅劍的俠女,嫁為顧家婦之後,也沒有落下,休沐時來了興致便會教上他幾式。
然而當他想要在每日課程裏加一門劍術的時候,阿娘阻止了他,她說:“顧家兒女,還是要精學槍法的好。日後若上了戰場,你、蓮子再加其他兄弟姐妹,就可以一起結陣禦敵。我們南方軍的槍陣可是所向披靡,無堅不摧哦。”
君綿很為她所在的軍隊自豪,也對她兩個兒子充滿深切地期望。
然而,她剛懷上首胎便起戰事,生產時驟聞父喪險些崩漏,由此傷了底子。好不容易振作,又不得不送幼子入京——那是她被生生剜走的血肉,從此再也無法愈合。
她不再著鎧,不再配劍,不再上關樓。唯有湯藥,日日不離口。
顧橫之長大些,開始隨蒙陰駐軍操練。他每日都回家,偶爾會撞上她對著滿桌子幼童玩具發呆,或是悶頭擦拭她心愛的佩劍。
這時他就會退到屋外的芭蕉後面躲著,等阿娘出來,再裝作才回家。就像他不願讓娘傷心,所以從不哭泣。
而今他明知是夢境重現,不再似當時不知所措,卻不知怎地,難以自抑地垂下兩行淚來。
臉頰上忽有綿軟的觸感,如指腹一般拂拭而過。
顧橫之猛地睜開雙眼,就見灰白的指尖在眼前垂落。
“娘!”
君綿依然躺著,但眼皮半睜,嘴唇翕動,竟是醒了。
顧橫之松口氣,忙端起一旁茶幾上的陶壺。摸著尚是溫的,就倒了杯水,用小匙一點一點地餵他娘喝下。
君綿潤過嗓子,勉強發出細細的聲音:“何時到的?”
“前天,三十晚上。”顧橫之仔細地看著她,生怕哪裏有什麽不妥,又想到躺久了難受,“要坐起來嗎?”
君綿的面色卻很平靜,她點點頭,再問:“上一餐吃了沒?”
“吃過了。”顧橫之將她抱起來,在床頭放足靠枕,才讓她靠上去。
母子相視一刻,他眼中再不見淚意,只餘傷心:“兒子回來晚了。”
“不晚。”君綿抓著他的手臂,把人上上下下地看遍,聲音亦蓄出一絲力量,“你在西北做的事,王義先都在信裏告訴我了。他說你身先士卒,不畏艱辛,凡你帶過的兵,都很服你。”
“我兒英勇,無愧於先祖,無愧於百姓。朝廷沒有給你匹配的嘉獎,但在為娘心裏,你已經做得很好很好。”
“這份好,比守在娘跟前,更值。”
顧橫之無言搖頭。他曾經義無反顧,可現在他卻無法辨別,值與不值。
因為再多的功勳,都換不回阿娘健康的身體。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開的命數,我不怕死去。”君綿反而勸慰他。她早已看開,唯有一點執念,“只是放心不下你弟弟,蓮子他……”
她說著話,眼珠轉動,往他背後的屋門、往窗外張望。
顧橫之放在絲被上的手不由收緊了,小心翼翼地說:“我收到信的時候沒和他在一塊兒,心裏著急,就沒等他,先趕回來了。”
見阿娘眼神變得黯淡,他趕忙找補:“錚姐還在後頭,他或許和錚姐……”然而沒有把握的話,他到底不敢說出口。怕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君綿見他這模樣,便知道她的小兒子沒有回來,說:“也好。他不回來,對他,對南疆,都好。”
她無可奈何地嘆息,又習慣地慢慢地釋然。
許久,君綿又想起一個人,“那,賀靈朝呢,還好嗎?”
顧橫之將她的變化看在眼裏,心中鈍痛不已,忙說:“他,他還好,也很擔心您……”
“這麽擔心,怎麽不跟你一塊兒來?”顧穰生的聲音跟他人一同走進室內。
“爹。”顧橫之起身給他讓出位置,低聲解釋:“他想來的,但沒法來。”
“哼,真想來,怎麽可能來不了?”顧穰生沒急著過來,在衣桁上拿了條帕子擦肩甲上的水汽。
他身板尚且硬朗,須發盡白,眉頭皺出深邃紋路,“你自己說說,哪兒有這樣的兒媳?當初我就不同意,你非得那妮子不可,要死要活的,像是天上有地上無。現在看看,有什麽好的?”
“爹。”顧橫之聽不下去,打斷他:“他是真的走不了,他的處境也並不好。當初是我執意要和他在一起,是我不肯放手。不管現在還是以後,出現任何局面的責任都在我,我認得心甘情願。所以不關他的事,您也不能怪他。”
顧穰生見他這麽護著,更來氣:“你認了?你爹我不認!”
“別吵了。”君綿聽得耳疼,開口叫丈夫:“顧穰生,你再吵就出去。”
“阿綿。”顧穰生當即收了聲音,幾步跨到床前,委委屈屈地說:“阿綿,你是不知道這兔崽子幹什麽了,他在宣京……”
旋即又打住嘴——阿綿才清醒不久,他不能把那件事告訴她,讓她跟著難受、擔心。
於是他轉臉向大兒:“你既然有被責怪的覺悟,那日後就給我待在蒙陰,哪兒也別去!滾!”
顧橫之當然不答應,但怕他娘難受,就忍住沒有反駁,轉身出去看他娘的藥。
待到傍晚雨霽雲收,君綿再次睡去,父子倆才到書房關上門好好談一談。
顧穰生最在意的,不是他捏著鼻子認下的兒媳沒來探望他妻子,而是另有其事:“是誰給你出的主意,讓你向皇帝上書加入禁軍?”
“我自己的主意。”顧橫之坦然地面對他的怒火,“您不是說要讓麽,我自請加入禁軍,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做事,不是更能令他放心?”
“你到禁軍去,那你弟弟在京城這麽多年,你娘忍耐這麽多年,算什麽?”顧穰生一拍桌子,“我告訴你,你除了接你老子的衣缽,沒有別的路可走。你自己上的書,請的願,你自己想法子去讓皇帝收回成命。不然,別怪我硬來!”
顧橫之堅持道:“我不去。”
“顧鈺!”顧穰生叫他的大名,喝道:“你背的家訓,學的槍法,練的軍陣,都出自哪裏?難道你都忘了?我顧家子弟歷來以戍邊衛方為己任,不戎馬沙場,豈有窩居京城、貪圖安逸之理?”
他實在想不通,只能試圖去找出個最有可能的理由。
“我沒有忘記我的責任。”顧橫之這些天身心俱疲,失了幾分冷靜,忍不住辯駁:“不管天南地北,只要爆發戰爭,我都願意立刻上前線。可眼下四方和平,為什麽一定要我留在南方軍?我在南疆做邊軍,和我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做禁軍,又有什麽不一樣?難道我離開蒙陰,我就會荒廢功夫,不求上進麽?”
“南方軍乃至南疆並非缺我不可。如果您的衣缽就是帥印,也不是只有我才能繼承。我不敢說自己一定比錚姐強,您又為什麽不能給他們一個機會?”
“你說什麽?”顧穰生想要掏掏自己的耳朵。
他們少有深入交流的時刻。從大兒子出生那一刻起,顧穰生就視之為自己的接班人,南方軍下一任主帥。直至今日今時,他從來沒有想過,這株傾註心血的苗子會出走南方軍,遠離南疆。
禁軍是什麽玩意兒?啊?
顧穰生用一種怪異的目光打量大兒子,仿佛他變了個人似的,最後不由自主地問:“你到底是怎麽了?”
顧橫之不說話。
令人窒息的寂靜中,房門突然被扣響,很慢地一下兩下三下。
顧橫之離得近,去開了門。
顧元錚風塵仆仆,神色寥落又肅穆,不知在門外站了多久。
顧橫之楞了楞,“錚姐……”
“我有急事想要稟報大帥,就沒等他們通報。”顧元錚很鎮定,轉頭看向顧穰生。
顧大帥尷尬一瞬,便穩住了,擡手道:“你說。”
顧元錚便說出皇帝點了裴明憫做隨訪使節的事,“但是,他拒絕出使,沒有跟我們的人一起南下。”
“這裴家的孩子怎麽也這麽叛逆?”顧穰生皺了皺眉,稍加思索,道:“那就等皇帝再派個人來吧。不過話又說回來,皇帝明擺著送的恩典竟然不要,還真不像裴大的作風啊。”
“或許他們有別的打算吧。”顧元錚已經驚訝過了,此時只有一個想法:“等朝廷重新派人,又得個把月,太拖了。我覺著也不好把南越使者一直留在蒙陰,所以,不如由我來做這個使節。”
“確實不能讓那些南越人留太久……嗯?”顧穰生讚同了她前半句,對後半句很是驚訝。
顧元錚即道:“大帥是怕我學不會南越古話,還是認為憑我的身份不夠和南越人交涉?”
她已經盡量沈著,但顧橫之聽她的語氣,就知道她剛剛聽到了不少。
顧穰生也感覺到了,安撫道:“我並非質疑你的能力,只是這不合規矩,以往也沒這樣的先例。皇帝那邊,也不好給說法。”
顧元錚:“將在外,先斬後奏,又不是沒有過的事。就算朝廷問起來,責任大頭也不在我們,由他裴氏頂在前頭,最差也是死道友不死貧道。”
顧穰生咳嗽一聲,說:“咱兩家好歹也是世交,還是去信問問吧?”
“去信的事就有勞舅舅。”顧元錚以絕不松口的姿態,抱拳道:“我現在去看望舅母,明日一早就啟程下南越。”
說罷退出了。
“元錚——”顧穰生伸手抓了一下,自然什麽都沒有抓到。
這一瞬間,他腦海裏破天荒地浮現出一個念頭——時代好像變了,自己也老了。
可這些年輕人,這些年輕人……
夜風從洞開的門戶躥進來,撲他滿身。
顧元錚聽見他叫自己,咬住下唇,沒有停頓沒有回頭。
走出正院不久,就碰上前來找她的副官,擠眉弄眼地說:“將軍,南越使團都安置好了,兄弟們打算去城裏放松放松,您要不要一塊兒去?”
顧元錚神色已如常,一巴掌拍他背上,讓他站直些,“放松什麽?明兒還要趕路。”
“啊?”副官摸不著頭腦,“不是要等朝廷重新派個使節來麽?明兒還能去哪兒?”
顧元錚說:“不等了。裴明憫不做這個使節,我來做。”
她並非早有此意,而是一刻前才生出的想法。她確實聽見了舅舅和表弟的爭吵,她心裏很不爽,但也不想說什麽。
她有什麽可爭辯的?又能爭辯什麽?
“我顧元錚靠功績說話。”她握緊拳頭,切齒道:“叫那些兔崽子都給我把心收著,這一趟順利來回,我再給大夥兒放一月的假!”
“是!”副官立正,“末將這就去傳令!”
翌日一早,天蒙蒙亮,顧元錚便整隊出發。
人馬剛走出大宅門,一個婦人飛腿追出來,“顧元錚!你個死丫頭,到家也不知會你老娘!說好要在老宅留十天半月的呢?”
顧元錚一聽見這聲兒,趕緊夾了下馬腹,低聲吩咐其他人:“快走!”
“顧元錚!”婦人緊追不舍,破聲道:“你就是不想跟你老娘待一個地兒是不是?真是氣煞我,你給我站住!屋裏那麽多劍穗還想不想要了?”
“不要了!”顧元錚高聲回道,“阿娘把它們都燒了吧!”
“什麽?”婦人驚得急停住腳步,盯著遠去的馬隊,眉間現出懷疑與擔憂,自言自語:“這妮子轉性了?”
她雙腿終歸追不上四條腿,思來想去,決定回去問問她哥怎麽回事兒,完事兒還能再去看看嫂嫂。
至於孩子,早就管不住了,隨她野去吧。
婦人掉頭回去,一名大帥身邊的親衛打馬與她擦肩而過,疾馳追上先行人。
“大小姐!大帥有交代給您!”
顧元錚駐馬等他,接收到一方巴掌大的方盒。
親衛恭敬道:“大帥說,蒼溪林海沿線所有關口駐軍任將軍調遣,越人但有異動,我南方軍不懼與其成仇。”
顧元錚聞言,心頭重重跳了一下,當即打開那不起眼的盒子。
紅色的絨布中央,靜靜地躺著半枚虎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