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五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第310章 五十三
“……上不仁,家不存,吾何以為義?唯以此法試圖挽回些許。今聊作薄祭,敬表寸心。若祖宗有靈,望佑兒孫順暢無阻。”
秦廣儀誦過祭文,連叩三回,起身將燃香鄭重插入壇中。一擡首,便對上最下一列正中間那尊新立不久的牌位。
漆檀牌位上只刻有祖地和姓氏名字,與其他帶官職及宗族排行者不同,既有香火供出的肅穆,又有斷絕一切的落拓。
“這是你爹要求的嗎?”秦廣儀問一直陪侍在旁的侄兒。
秦幼合點頭確認。
秦廣儀怔怔半晌,盯著牌位上的“秦衾”二字,說:“待我死後,也要像大哥這樣,只留一個頭銜,就是‘秦毓章的弟弟’。”
他自幼十分崇敬他的兄長,哪怕並非一母同胞。
秦幼合問:“這算是三叔的遺言嗎?”
“或許算吧,你替我記著就行。”秦廣儀溫和地看向少年人,感慨變作憐惜,“家裏發生這樣大的事,就剩你一個人支撐這一切,辛苦你了。”
秦幼合搖頭,說:“三叔,我不辛苦。弘海法師救了我,喪事由傅景書和誠伯操持,許大人和今行也有關照我,我並沒有額外做什麽。”
秦廣儀嘆道:“喪父之痛,豈有不苦的呢?”
秦幼合再次搖頭:“三叔,其實我看得出,我爹並不留戀人世。生與死對他來說沒有區別,時候到了,該死,他就去死了。我祭奠他,為他守靈,都是在父親去世後,我作為兒子應該做的。第一晚的悲傷過去之後,我想念他,但並不感到惋惜,也沒盼望過他再活過來。”
“你像你爹,你這話,也像是你爹能說出來的。”秦廣儀也再次陷入回憶之中,“我知道,他不喜歡秦家,只是生為嫡長,沒有選擇。”
秦幼合覺得自己和父親並不像,對這句評價有些困惑。
但秦廣儀並沒有任何解釋的意思,懷念過後,對他說:“你信中說,百期之後,你就要去至誠寺落發剃度。我總覺得不好。我今日去覲見陛下,會求他允準你做個俗家弟子,如常成親育子。”
“我不要。”秦幼合卻拒絕了,“我答應了弘海法師,要做他的弟子。他救了我,我不能失信。”
秦廣儀道:“俗家弟子亦是弟子。”
秦幼合十分堅決:“那不一樣。”
秦廣儀有些無奈:“那你我也過身之後,誰來為你爹祭祀呢?”
秦幼合蹙起眉,思索著認真回答:“黃帝至今不過數千年,誰又知下一個數千年之後是什麽光景?待千年萬載,達冠布衣皆化虛無,貴冢野墳皆歸塵土。既作塵泥,又何必在意散落何方,有無人知曉?”
秦廣儀聽完,笑了一下,“小孩子意氣。”
他不再多說,轉身走出祠堂,騎上馬,再遠望園裏的牌樓與碑林一刻,無聲辭別祖宗與兄長。
秦幼合跟出來送他,沒有再帶上刀。有他三叔回來一趟,暫時應該不會再有人來尋晦氣——閻王易躲,小鬼難纏,這是他該替他爹受的,所以沒有向誰寫信求助。
誠伯在他身後,啞聲說:“少爺,三爺他說了就一定會去做,您要不再勸一勸他?”
秦幼合目送秦廣儀打馬遠去,“三叔是三叔,我是我。我要做什麽,他不能管。同樣的,三叔要做什麽,我也管不了。”
話落,朝暉一晃,那一人一騎就消失不見。
晨光由朦朧轉為清晰。
崇和殿裏散了朝。賀今行沒有退出大殿,而是快步追上內侍,求見陛下。
內侍一看是近來極得陛下喜愛的小賀大人,也不推脫,麻溜去通稟。
在崇華殿休憩的皇帝果然沒有斥責,召人即刻前去。
先前朝會已經通過了援助南越起義軍的決議,賀今行參拜後說:“陛下,此番若與南越協定締約,不知可要派使團回訪?”
明德帝似笑非笑:“你什麽時候也學會說廢話了?不派使團難道讓驛兵去跟南越人談?”
賀今行便直言道:“既然要派使團,臣想舉薦一個人擔任使節。”
明德帝哼道:“看你這麽著急,生怕他人搶了先,朕猜你要薦的是裴明憫吧?”
“陛下明智。”賀今行先誇了一句,再陳明緣由:“王大人現在身為右相,政務繁忙,不便再出使番邦。而裴侍讀有過出使南越的經驗,與南越起義軍也打過交道,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明德帝:“他跟他爹扶著棺,才回稷州吧?”
賀今行低頭應是,“但在臣看來,就算沒有出使事由,以他的才幹,若置之三年不能為朝廷效力,實在可惜。縱然他身在孝中,有裴孟檀公與諸子在前靜心守靈,其後孫輩不必那麽嚴苛。朝廷適機令其奪情起覆,亦在情理之中。”
明德帝仍然是那副臉色,出口卻道:“你說得這麽有理有據,朕要是真舍了他,豈不是錯失人才?”
賀今行一聽,疊掌道:“陛下聖明。”
“就算你不來,朕也會點他去,左不過副使正使的區別。”明德帝問他:“知道為什麽嗎?”
賀今行就著疊掌的姿勢,做出洗耳恭聽的姿態,“請陛下解惑。”
順喜見狀,當即示意內侍們退下。
閣中只餘君臣二人,明德帝目光幽幽,沈聲道:“一則,北黎就要派人來訪,朕不能讓靖寧多想,二則,舞弊案沸沸揚揚,裴明憫實際並無任何牽連,朕知曉,所以會慢慢補償他。三則,奪情於他,亦是還裴氏清白,朕不曾棄置裴氏的證明,能安撫士林。”
賀今行聽到這裏,心中一片清明,陛下的目的遠不止所言——
裴氏無罪,忠義侯則是無妄之災。
士子們對忠義侯曾經有過的懷疑與質問,便會化作羞愧。而案子前後,侯爺對士子們的維護與支持,對老師始終信任但有分寸的襄助,都將成為美談。
如此看來,陛下在為忠義侯鋪路?
這麽說給他聽,是要他……
明德帝的聲音在頭頂繼續響起:“雖是擡手之舉,但朕之苦心,皆包含其中。你可明白?”
賀今行躬身道:“臣謝陛下教誨。”
話罷告退出殿,那個問題一直在他心中盤旋。
經過端門,卻見顧元錚帶著南越使者等候在旁。
顧元錚初以為皇帝要在朝會上宣見自己,因此卯時便來。
誰知在端門等到朝陽高升,百官散朝,也沒等來通傳覲見。
雙方互相見禮,顧元錚忍不住問他知不知道怎麽回事。
賀今行見左右無外人,直言道:“將軍放心,陛下應當是另有安排。朝會已經通過決議,隨使人選之事,本官也已向陛下上奏舉薦,陛下亦認可裴侍讀的能力,將軍到時候直接提請便是。”
顧元錚松口氣,笑著抱拳道了謝。
賀今行一走,何萍便出現在她眼前,請她隨自己前往崇華殿。
待得上殿,她與南越使者先後上奏,有問有答,無一出錯;所提所請,皇帝皆應準許。
她估摸著皇帝心情不錯,正事末了,便自然地提起家弟一同回鄉之事。
誰知明德帝一下變了臉色,陰沈道:“朕是否說過,只要常明自己願意,大可擇日就回蒙陰?是不是常明自己不願,而否決了他兄長的提議?”
顧元錚硬著頭皮道:“陛下,小孩子意氣用事,當不得真。只要勸上一勸,定能回心轉意。”
明德帝喝道:“勸一勸就能改變主意?難道在你眼裏,他不願意回家,是朕逼的?朕就是強留他人骨肉,不通情理之人?”
顧元錚抱拳低頭,也面無表情:“陛下息怒,末將絕無此意。”
明德帝卻沒有要息怒的意思,指著她道:“知道朕為什麽不在朝會上宣見你們,而是要單獨召見嗎?朕就是預料到你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顧元錚,你既有志做一軍統率,就該明白,居上位者統禦全局,亦常需蟄伏。一點小事便讓你坐不住忍不下,談何成就大事業?”
顧元錚猛地擡頭,“陛下,末將——”
她同時單膝跪下去,開了口,要說什麽卻都說不出來。
無論邊軍總兵還是州衛指揮使,上任都需皇帝的一道諭旨。可以因為地處偏遠而世代罔替,可以因為才幹出眾而經兵部越級推選,但最終都需要皇帝的支持,才能得到那個名號。否則,始終名不順、位不正。
皇帝這麽說,是支持她的意思?不,應該是借此威脅、拿捏她的意思……但這種威脅,是否可算作變相的默許?
皇帝接連發問:“你想怎樣?你該怎麽做?你心裏就一點數都沒有,要朕來教嗎!”
顧元錚被問得有點懵,舔了舔唇,仍然沒有回答。
她心裏並非一片空白,然而她浮起的念頭都不可在這金殿上說出口。
她萬分討厭這種感覺,只能長久地沈默下去。
最終,皇帝叫她滾下去好好想想。
來時東有啟明星,去時烈陽已掛天正中。
玄武大街人流湧湧,一如往日。
午後,未正二刻,秦廣儀率隊抵達兵部衙門。
現在的兵部比月前清閑一些,盛環頌專程等他,交接完,直接一塊兒進宮。
他二人雖不曾長期共事,但從當年剩到現在的人,再不熟也算老相識。
盛環頌問完他們回來的路程,問起長公主,“晉陽殿下可還好?”
秦廣儀點點頭,“殿下很好,還讓我代為問候盛大人和崔相爺。”
“殿下有心了。”盛環頌帶著幾分唏噓說:“倒是難為你回來這一趟。”
“不為難。”秦廣儀微笑道:“托殿下的蔭庇,能活著回來祭拜,已是極大的福氣。”
盛環頌聽這話,知他已經去過宛縣。
宛縣不在京城北邊兒,從雩關回來得特地繞路過去,顯然很在意那件事。朝夕之間,親族覆滅,家人喪生,誰能不在意?
但又笑又說“福氣”的,這人心裏到底怎麽想,盛環頌一時還真有些猜不透。
很快到應天門,輪值的羽林衛受過囑咐,告訴他們,方大帥和韓將軍已於一刻前進去。
秦廣儀便讓部下留候,繳了佩刀匕首,再搜過身,獨自和盛環頌去覲見。
他的奏本是一大早就遣快馬遞上去的,已得皇帝許可,一路暢行。
方子建和韓履寬臨時求見,但皇帝早已從崔連壁口中知曉他們的目的,就讓他們在抱樸殿外等候通傳,等秦廣儀二人到了,一齊宣進。
這場奏報從頭到尾,明德帝都沒有屏退一眾內侍。
於是諸武將前腳告退,奏報的內容後腳就傳向四方。
西北軍、振宣軍和北方軍一起聯名上奏,請將江水以北的邊防線——從秦甘路境內神救口到松江路境內青阿嶺東麓,重新劃分成三段。即原有兩支軍隊轄區分別往東西兩邊縮減,騰出的邊線則劃為振宣軍的轄區。
皇帝禦筆朱批,加蓋國璽,敕了準。
一旦轄區劃定,振宣軍就正式成為常駐邊軍之一。
通政司近水樓臺先得月,鄭雨興向賀今行匯報的時候,有些不解:“既然是聯袂上奏,三方肯定早就互相通過氣。約定好要在今日覲見,韓將軍和方帥他們又何必假作不知秦將軍的行程呢?反正最後也是一起。”
賀今行正在寫文書,不輟筆,隨口道:“秦將軍姓秦,此前秦氏倒臺時,因他尚了長公主,沒有任何明文提到如何處置他。韓將軍他們不知陛下態度,自然要避嫌。哪怕只是做樣子,也得做出來。”
鄭雨興摸著下巴說:“那他們怎麽出來的時候又有說有笑,看著很熟稔?不需要避嫌了?”
“是啊,陛下說無需在意,那還要避什麽呢?”賀今行畫下句號,掛了筆,轉頭望向外墻那扇小窗。
重劃邊防之事落定,明明是他期待已久、很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卻驅不散他心中的惆悵。
“哎,真難啊。”鄭雨興感嘆,然後提醒他:“大人,還有一刻就到申正,您不是說要去戶部嗎?”
“這就去,直房交給你了。”賀今行輕輕呼出一口郁氣,起身去大直房,打算帶一個人隨行。
昨日他與陸潛辛說定,戶部今日上午議出開捐初步的章程,他下午過去看一看。
開捐連帶改稅,必然會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通政司作為監察的衙門,也必定會長期參與其中,不能只他一個人。
他把消息告知大家,好幾個吏員都想去,但手上事情繁雜,此時都走不開。
最後,由上午忙碌、下午相對清閑的餘聞道跟著他一起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上不仁,家不存,吾何以為義?唯以此法試圖挽回些許。今聊作薄祭,敬表寸心。若祖宗有靈,望佑兒孫順暢無阻。”
秦廣儀誦過祭文,連叩三回,起身將燃香鄭重插入壇中。一擡首,便對上最下一列正中間那尊新立不久的牌位。
漆檀牌位上只刻有祖地和姓氏名字,與其他帶官職及宗族排行者不同,既有香火供出的肅穆,又有斷絕一切的落拓。
“這是你爹要求的嗎?”秦廣儀問一直陪侍在旁的侄兒。
秦幼合點頭確認。
秦廣儀怔怔半晌,盯著牌位上的“秦衾”二字,說:“待我死後,也要像大哥這樣,只留一個頭銜,就是‘秦毓章的弟弟’。”
他自幼十分崇敬他的兄長,哪怕並非一母同胞。
秦幼合問:“這算是三叔的遺言嗎?”
“或許算吧,你替我記著就行。”秦廣儀溫和地看向少年人,感慨變作憐惜,“家裏發生這樣大的事,就剩你一個人支撐這一切,辛苦你了。”
秦幼合搖頭,說:“三叔,我不辛苦。弘海法師救了我,喪事由傅景書和誠伯操持,許大人和今行也有關照我,我並沒有額外做什麽。”
秦廣儀嘆道:“喪父之痛,豈有不苦的呢?”
秦幼合再次搖頭:“三叔,其實我看得出,我爹並不留戀人世。生與死對他來說沒有區別,時候到了,該死,他就去死了。我祭奠他,為他守靈,都是在父親去世後,我作為兒子應該做的。第一晚的悲傷過去之後,我想念他,但並不感到惋惜,也沒盼望過他再活過來。”
“你像你爹,你這話,也像是你爹能說出來的。”秦廣儀也再次陷入回憶之中,“我知道,他不喜歡秦家,只是生為嫡長,沒有選擇。”
秦幼合覺得自己和父親並不像,對這句評價有些困惑。
但秦廣儀並沒有任何解釋的意思,懷念過後,對他說:“你信中說,百期之後,你就要去至誠寺落發剃度。我總覺得不好。我今日去覲見陛下,會求他允準你做個俗家弟子,如常成親育子。”
“我不要。”秦幼合卻拒絕了,“我答應了弘海法師,要做他的弟子。他救了我,我不能失信。”
秦廣儀道:“俗家弟子亦是弟子。”
秦幼合十分堅決:“那不一樣。”
秦廣儀有些無奈:“那你我也過身之後,誰來為你爹祭祀呢?”
秦幼合蹙起眉,思索著認真回答:“黃帝至今不過數千年,誰又知下一個數千年之後是什麽光景?待千年萬載,達冠布衣皆化虛無,貴冢野墳皆歸塵土。既作塵泥,又何必在意散落何方,有無人知曉?”
秦廣儀聽完,笑了一下,“小孩子意氣。”
他不再多說,轉身走出祠堂,騎上馬,再遠望園裏的牌樓與碑林一刻,無聲辭別祖宗與兄長。
秦幼合跟出來送他,沒有再帶上刀。有他三叔回來一趟,暫時應該不會再有人來尋晦氣——閻王易躲,小鬼難纏,這是他該替他爹受的,所以沒有向誰寫信求助。
誠伯在他身後,啞聲說:“少爺,三爺他說了就一定會去做,您要不再勸一勸他?”
秦幼合目送秦廣儀打馬遠去,“三叔是三叔,我是我。我要做什麽,他不能管。同樣的,三叔要做什麽,我也管不了。”
話落,朝暉一晃,那一人一騎就消失不見。
晨光由朦朧轉為清晰。
崇和殿裏散了朝。賀今行沒有退出大殿,而是快步追上內侍,求見陛下。
內侍一看是近來極得陛下喜愛的小賀大人,也不推脫,麻溜去通稟。
在崇華殿休憩的皇帝果然沒有斥責,召人即刻前去。
先前朝會已經通過了援助南越起義軍的決議,賀今行參拜後說:“陛下,此番若與南越協定締約,不知可要派使團回訪?”
明德帝似笑非笑:“你什麽時候也學會說廢話了?不派使團難道讓驛兵去跟南越人談?”
賀今行便直言道:“既然要派使團,臣想舉薦一個人擔任使節。”
明德帝哼道:“看你這麽著急,生怕他人搶了先,朕猜你要薦的是裴明憫吧?”
“陛下明智。”賀今行先誇了一句,再陳明緣由:“王大人現在身為右相,政務繁忙,不便再出使番邦。而裴侍讀有過出使南越的經驗,與南越起義軍也打過交道,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明德帝:“他跟他爹扶著棺,才回稷州吧?”
賀今行低頭應是,“但在臣看來,就算沒有出使事由,以他的才幹,若置之三年不能為朝廷效力,實在可惜。縱然他身在孝中,有裴孟檀公與諸子在前靜心守靈,其後孫輩不必那麽嚴苛。朝廷適機令其奪情起覆,亦在情理之中。”
明德帝仍然是那副臉色,出口卻道:“你說得這麽有理有據,朕要是真舍了他,豈不是錯失人才?”
賀今行一聽,疊掌道:“陛下聖明。”
“就算你不來,朕也會點他去,左不過副使正使的區別。”明德帝問他:“知道為什麽嗎?”
賀今行就著疊掌的姿勢,做出洗耳恭聽的姿態,“請陛下解惑。”
順喜見狀,當即示意內侍們退下。
閣中只餘君臣二人,明德帝目光幽幽,沈聲道:“一則,北黎就要派人來訪,朕不能讓靖寧多想,二則,舞弊案沸沸揚揚,裴明憫實際並無任何牽連,朕知曉,所以會慢慢補償他。三則,奪情於他,亦是還裴氏清白,朕不曾棄置裴氏的證明,能安撫士林。”
賀今行聽到這裏,心中一片清明,陛下的目的遠不止所言——
裴氏無罪,忠義侯則是無妄之災。
士子們對忠義侯曾經有過的懷疑與質問,便會化作羞愧。而案子前後,侯爺對士子們的維護與支持,對老師始終信任但有分寸的襄助,都將成為美談。
如此看來,陛下在為忠義侯鋪路?
這麽說給他聽,是要他……
明德帝的聲音在頭頂繼續響起:“雖是擡手之舉,但朕之苦心,皆包含其中。你可明白?”
賀今行躬身道:“臣謝陛下教誨。”
話罷告退出殿,那個問題一直在他心中盤旋。
經過端門,卻見顧元錚帶著南越使者等候在旁。
顧元錚初以為皇帝要在朝會上宣見自己,因此卯時便來。
誰知在端門等到朝陽高升,百官散朝,也沒等來通傳覲見。
雙方互相見禮,顧元錚忍不住問他知不知道怎麽回事。
賀今行見左右無外人,直言道:“將軍放心,陛下應當是另有安排。朝會已經通過決議,隨使人選之事,本官也已向陛下上奏舉薦,陛下亦認可裴侍讀的能力,將軍到時候直接提請便是。”
顧元錚松口氣,笑著抱拳道了謝。
賀今行一走,何萍便出現在她眼前,請她隨自己前往崇華殿。
待得上殿,她與南越使者先後上奏,有問有答,無一出錯;所提所請,皇帝皆應準許。
她估摸著皇帝心情不錯,正事末了,便自然地提起家弟一同回鄉之事。
誰知明德帝一下變了臉色,陰沈道:“朕是否說過,只要常明自己願意,大可擇日就回蒙陰?是不是常明自己不願,而否決了他兄長的提議?”
顧元錚硬著頭皮道:“陛下,小孩子意氣用事,當不得真。只要勸上一勸,定能回心轉意。”
明德帝喝道:“勸一勸就能改變主意?難道在你眼裏,他不願意回家,是朕逼的?朕就是強留他人骨肉,不通情理之人?”
顧元錚抱拳低頭,也面無表情:“陛下息怒,末將絕無此意。”
明德帝卻沒有要息怒的意思,指著她道:“知道朕為什麽不在朝會上宣見你們,而是要單獨召見嗎?朕就是預料到你要哪壺不開提哪壺!”
“顧元錚,你既有志做一軍統率,就該明白,居上位者統禦全局,亦常需蟄伏。一點小事便讓你坐不住忍不下,談何成就大事業?”
顧元錚猛地擡頭,“陛下,末將——”
她同時單膝跪下去,開了口,要說什麽卻都說不出來。
無論邊軍總兵還是州衛指揮使,上任都需皇帝的一道諭旨。可以因為地處偏遠而世代罔替,可以因為才幹出眾而經兵部越級推選,但最終都需要皇帝的支持,才能得到那個名號。否則,始終名不順、位不正。
皇帝這麽說,是支持她的意思?不,應該是借此威脅、拿捏她的意思……但這種威脅,是否可算作變相的默許?
皇帝接連發問:“你想怎樣?你該怎麽做?你心裏就一點數都沒有,要朕來教嗎!”
顧元錚被問得有點懵,舔了舔唇,仍然沒有回答。
她心裏並非一片空白,然而她浮起的念頭都不可在這金殿上說出口。
她萬分討厭這種感覺,只能長久地沈默下去。
最終,皇帝叫她滾下去好好想想。
來時東有啟明星,去時烈陽已掛天正中。
玄武大街人流湧湧,一如往日。
午後,未正二刻,秦廣儀率隊抵達兵部衙門。
現在的兵部比月前清閑一些,盛環頌專程等他,交接完,直接一塊兒進宮。
他二人雖不曾長期共事,但從當年剩到現在的人,再不熟也算老相識。
盛環頌問完他們回來的路程,問起長公主,“晉陽殿下可還好?”
秦廣儀點點頭,“殿下很好,還讓我代為問候盛大人和崔相爺。”
“殿下有心了。”盛環頌帶著幾分唏噓說:“倒是難為你回來這一趟。”
“不為難。”秦廣儀微笑道:“托殿下的蔭庇,能活著回來祭拜,已是極大的福氣。”
盛環頌聽這話,知他已經去過宛縣。
宛縣不在京城北邊兒,從雩關回來得特地繞路過去,顯然很在意那件事。朝夕之間,親族覆滅,家人喪生,誰能不在意?
但又笑又說“福氣”的,這人心裏到底怎麽想,盛環頌一時還真有些猜不透。
很快到應天門,輪值的羽林衛受過囑咐,告訴他們,方大帥和韓將軍已於一刻前進去。
秦廣儀便讓部下留候,繳了佩刀匕首,再搜過身,獨自和盛環頌去覲見。
他的奏本是一大早就遣快馬遞上去的,已得皇帝許可,一路暢行。
方子建和韓履寬臨時求見,但皇帝早已從崔連壁口中知曉他們的目的,就讓他們在抱樸殿外等候通傳,等秦廣儀二人到了,一齊宣進。
這場奏報從頭到尾,明德帝都沒有屏退一眾內侍。
於是諸武將前腳告退,奏報的內容後腳就傳向四方。
西北軍、振宣軍和北方軍一起聯名上奏,請將江水以北的邊防線——從秦甘路境內神救口到松江路境內青阿嶺東麓,重新劃分成三段。即原有兩支軍隊轄區分別往東西兩邊縮減,騰出的邊線則劃為振宣軍的轄區。
皇帝禦筆朱批,加蓋國璽,敕了準。
一旦轄區劃定,振宣軍就正式成為常駐邊軍之一。
通政司近水樓臺先得月,鄭雨興向賀今行匯報的時候,有些不解:“既然是聯袂上奏,三方肯定早就互相通過氣。約定好要在今日覲見,韓將軍和方帥他們又何必假作不知秦將軍的行程呢?反正最後也是一起。”
賀今行正在寫文書,不輟筆,隨口道:“秦將軍姓秦,此前秦氏倒臺時,因他尚了長公主,沒有任何明文提到如何處置他。韓將軍他們不知陛下態度,自然要避嫌。哪怕只是做樣子,也得做出來。”
鄭雨興摸著下巴說:“那他們怎麽出來的時候又有說有笑,看著很熟稔?不需要避嫌了?”
“是啊,陛下說無需在意,那還要避什麽呢?”賀今行畫下句號,掛了筆,轉頭望向外墻那扇小窗。
重劃邊防之事落定,明明是他期待已久、很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卻驅不散他心中的惆悵。
“哎,真難啊。”鄭雨興感嘆,然後提醒他:“大人,還有一刻就到申正,您不是說要去戶部嗎?”
“這就去,直房交給你了。”賀今行輕輕呼出一口郁氣,起身去大直房,打算帶一個人隨行。
昨日他與陸潛辛說定,戶部今日上午議出開捐初步的章程,他下午過去看一看。
開捐連帶改稅,必然會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通政司作為監察的衙門,也必定會長期參與其中,不能只他一個人。
他把消息告知大家,好幾個吏員都想去,但手上事情繁雜,此時都走不開。
最後,由上午忙碌、下午相對清閑的餘聞道跟著他一起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