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觀滄海
關燈
小
中
大
第310章 觀滄海
“先生辛苦,一路可還平順?”
丹陽郡溧陽渡口,荀柔迎接到從荊州前來的司馬徽。
“不辛苦,秋水浩浩,一日千裏,風光無限。”司馬徽笑呵呵的拱手:“竟勞太尉親迎,徽實在榮幸之至。”
他目光往荀柔身後一掃,除了隨侍兵卒,還有二人,年輕一人,眉目清秀,氣質文雅,一看便是教養良好的士族子弟。
另一人身材不過中人,相貌端正,衣著也不過尋常絲帛,卻是龍驤虎視,一眼望來,就令人心中一驚,絕非尋常人物。
“先生願來,柔不勝感激,自當迎候。”荀柔上前牽其手臂,以示親近,為他介紹,“這是揚州牧曹使君,這是我家從子荀欷。”
“莫非汝南許子將所謂: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者乎?”
難怪這樣一般氣度,司馬徽望著曹操驚呼。
曹操矜持一笑,“水鏡先生亦聞操?某之榮幸也。”
“先生一路遠來,必十分勞頓,柔已設下宴席,為先生接風洗塵。”荀柔作為主人,適時控制流程,“先生請。”
“承蒙厚愛。”
司馬徽是荀柔請來江東辦學的。
揚州太學。
不更立名目,依舊以太學為名,以視與長安太學,等量齊觀。
此事,他當然與曹孟德商量過。
南方民間迷信淫祀眾多,要改變現狀,不能僅憑嚴酷鎮壓,更需要教育宣傳。
同時,開發江東,自然更需要開啟民智,農業、手工業、鑄造業各行業發展,都離不開百姓自覺。
況且,荀柔還有一個大航海幻想,乘桴浮於海什麽的……咳,不是,雖然現在的海船水平,去扶桑都困難,他也不至於發什麽左渡金礦夢,但東南沿海確確實實存在許多近海小島。
這些島既已發現,國家不去占住,自然就要有別人去占領。
後來歷朝歷代所謂海盜、倭寇,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是來自這些近海小島,畢竟,黑船以前日本哪有那麽先進的航海技術。
在船上窩十天半個月,上陸還能提刀,那不是倭寇,得是美國隊長。
北方青州已經領受教訓,那邊近海島嶼並不多,但因海運和鹽田的厚利,時常遭到襲擊,消滅一回,不久又會死灰覆燃。
揚州因為貧窮,暫時還無海寇之患。
窮,丹陽才會以傭兵出名,窮,百姓才少習雜業,什麽都寄望巫術。
其實九江、廬江等郡在本朝已開了不少坡塘,也習了牛耕術,但農產回報低,風險高,近來再有匪兵作亂劫掠,所以百姓依舊窮苦。
不過,他還是看好揚州發展前景。
從長遠看,離歷史上江東富裕起來,也不過百來年了,雖然也要感謝孫氏對江東的開發,但本質上,還是在氣候等自然因素影響下,適宜耕地區域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遷移。
農耕文明的特征,就是如此單純不做作。
而曹操被他說服了。
既然如此,看到將來匪患危機,當然也讚同他發展造船業和航運的方向。
只是,雖然讚成他全盤計劃,卻並不妨礙曹孟德追討朝廷支持。
在司馬徽未到江東之前,荀柔每天也都是在跟他極限拉扯。
政策傾斜,錢糧、技術援助……曹孟德不愧是被後世封花名“曹老板”,談判起來,精明且臉皮厚。
一張嘴就是哭窮,就是困難,十年稅賦,工匠數百,役夫數萬,以及若幹財物。
荀柔沒見過敢當他面這麽開口的,一時都驚得說不出話。
但,對方積極配合退出富庶的兗州,他的確深為感念,曹操又拿百姓賣慘,實在說到他心坎上南方百姓之窮,不似北方的荒蕪,南方不缺資源,似乎稍給些幫助就能見成效。
他猶豫心動,竟漸覺條件似乎不是那麽過分,砍砍價呢……
幸好旁邊還有賈詡在,悄悄一扯他的衣袖,並鎮定甩出兩字,“不行。”
荀柔穩了一穩神,倒是很快反應過來。
不患寡而患不均。
支援揚州,並非只是財物的問題,是資源分配問題。
這一天商議,最後當然毫無結果。
荀柔回帳後,一直思考了許久。
這是他還未想到的問題局勢變化帶來的新局面。
曹孟德也許是有意,也許無意,但總之是陽謀……不,應當說,就是作揚州牧的本分。
和平時期,彼此拉扯,本就是地方與中央的常態。
原本社會主要矛盾戰爭已經解決,但新的矛盾應運而生,地方和中央,再次成為社會主要矛盾,與王朝相伴相隨。
地區的發展不可能平等,資源也是,稅貢、勞役也一樣。
絕對公平與相對公平,資源的收集和分配,對於每一個掌權者,都是一刻不能停止思考的問題。
思維還要再轉變啊。
他不可以再輕松地一道命令就讓某州、郡運出十萬、二十萬糧草,募集三萬、五萬士卒。
不是做不到,現在當然可以,但所有超常征調或命令,都在消耗他自己的人望,消耗大漢的民心。
付出與收獲,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桿秤。
天下重歸一統那一刻開始,漢朝也重回萬眾矚目,也受萬眾審視評估,每一刻都在加分,減分……一直到某一天不及格勸退,或歸零自動退場。
他不希望自己分數太低,那麽就需要從此開始,以更謹慎的態度對待地方政府,支援揚州到何種程度,必須控制在自己手裏。
治理揚州,是揚州牧曹操之職責,不是他的責任。
他當觀其成效,不效責之,一如他州。
念頭通達,一切就變得簡單。
荀欷原本也該放出來了,正好他的才能適合在此發揮,荀柔把他留在揚州協助司馬徽辦學,充抵曹操想要的格物博士。
河東織造作坊發展已漸飽和,該漸漸從薄利多銷的基礎工藝向精工轉變,於是荀柔也允諾曹操,招募河東織繡戶南下,協助發展南方絲綢。
冶煉鍛造的工匠自來珍貴,江東礦產又並不豐富,荀柔便只答應依礦數目派遣,鍛造則以打造器具工匠為主。
至於制造海船,長安這等內陸地區,先天不足,他當然是愛莫能助,只能曹孟德自己想辦法。
最後就是錢糧,這是拉扯時間最長的。
賦稅今年的原本就已答應減免,再免除明年,不過後年可以只交三成,並以三年為限逐年遞增方式,至正常水平,但作為交換,需允許中央派遣官吏籍田,確保農業生產的確不斷恢覆。
允許開放官倉賑貸,明年種糧不足、耕牛不足、農具不足,可以從周圍州郡調撥,但這些糧食、工具不是給的,立字據、打欠條,將來有條件則必須償還。
如此,接下來數日,商談氣氛一日比一日緩和,待散會之後,他還能和曹孟德相約在附近水邊散個步,聊個天,敘個舊。
據說曹操少時游冶浪蕩,並不好學,然如今卻堪稱博學廣聞,其性情又不拘泥,更兼浪漫情懷。
荀柔當年與他初識,正處在畫地自囚心態之中,見人見事難免偏激寡刻,與之結交也稱不上真誠,不過提前知道曹孟德是梟雄人物,才費心維持。
反倒是曹操對他,一封封信,更顯情真意切。
不過曹孟德的情真意切,並不妨礙他囚禁荀欷,占據徐州,妄圖天下,而他當年雖虛情假意,如今卻是真正一起暢談天下了。
不管天下人怎麽看,荀柔內心清楚,自己是掌握了先機,無論孫氏還是劉玄德,都未得到發跡,只有曹操,曾有幾個瞬間,真可能讓局勢反轉。
當然現在說這個,沒什麽意思了,他們主要談論周邊。
開疆擴土果然是國人的浪漫,自從上一次鄴城夜談後,曹操也收集了不少周圍國家的信息,從西域到南越、到高句麗,到鮮卑,說到興起,精神振奮激越。
不過,揚州臨海,曹孟德對探索廣闊海域更感興趣。
“含光以為,秦始皇使徐福東出所尋仙山,究竟是否存在?”
聊起這個話題的一天,他們剛一同乘船東游至吳郡丹徒。
從此地山崖之上東望,所見無限浩渺的水域便是大海。
鷗鳥高低盤旋,崖壁千仞,激浪碎作千堆雪。
“若是仙山,則不可至,若可至者,則是世俗下土。”海天相接一線,似近還遠,荀柔回眸,海浪浩蕩,幾乎將他聲音淹沒,“孟德兄以為,大海中是不可至的仙山,還是世人可以抵的島嶼?”
曹操大笑,“仙山固令人欣然想往,仙人又何以看待我等?若果如含光所言,海中更有天地,”他向著大海,張開雙臂放聲道,“某必當往之,一見異土風光,此生無憾矣!”
我來、我見、我征服。
荀柔在他張揚的神情中,讀出這句話。
比起曹操,自己怎麽竟欠缺一點豪情?
那怎麽行!
“孟德兄差矣,那豈是異土?”他望向大海,“總有一日,凡日月所照,江海所至,普天之下,皆為漢土,四海之內皆為兄弟!”
雖然是五海不是四海,雖然五海也非曹操等人所能認知的五海,不過只自己心裏一想,也足夠興奮。
“好一個四海之內皆兄弟!”曹操亦大讚。
“孟德兄,我們在此立碑如何?”荀柔興致激昂,“記下兄之宏願,亦記下我之心願,兄若有興致,可再作詩一首,以遺後人,使千百年後,亦知我大漢氣概!”
“大善!”曹操欣然大喜。
海天遼闊,天高海遠,在徐州登山望海時,想到的那些零碎辭句,終於連成一片豪情。
“觀滄海。”
作者有話要說:
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我真挺喜歡這首詩的。
又,四海之內皆兄弟,出自《論語。顏淵》篇,原文不是文裏的意思,荀柔當然也知道,不過結合周王朝的分封制品,四海之內皆兄弟,意思就霸氣了,而漢朝沒廢除分封制很久,也不算脫離當時語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先生辛苦,一路可還平順?”
丹陽郡溧陽渡口,荀柔迎接到從荊州前來的司馬徽。
“不辛苦,秋水浩浩,一日千裏,風光無限。”司馬徽笑呵呵的拱手:“竟勞太尉親迎,徽實在榮幸之至。”
他目光往荀柔身後一掃,除了隨侍兵卒,還有二人,年輕一人,眉目清秀,氣質文雅,一看便是教養良好的士族子弟。
另一人身材不過中人,相貌端正,衣著也不過尋常絲帛,卻是龍驤虎視,一眼望來,就令人心中一驚,絕非尋常人物。
“先生願來,柔不勝感激,自當迎候。”荀柔上前牽其手臂,以示親近,為他介紹,“這是揚州牧曹使君,這是我家從子荀欷。”
“莫非汝南許子將所謂: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者乎?”
難怪這樣一般氣度,司馬徽望著曹操驚呼。
曹操矜持一笑,“水鏡先生亦聞操?某之榮幸也。”
“先生一路遠來,必十分勞頓,柔已設下宴席,為先生接風洗塵。”荀柔作為主人,適時控制流程,“先生請。”
“承蒙厚愛。”
司馬徽是荀柔請來江東辦學的。
揚州太學。
不更立名目,依舊以太學為名,以視與長安太學,等量齊觀。
此事,他當然與曹孟德商量過。
南方民間迷信淫祀眾多,要改變現狀,不能僅憑嚴酷鎮壓,更需要教育宣傳。
同時,開發江東,自然更需要開啟民智,農業、手工業、鑄造業各行業發展,都離不開百姓自覺。
況且,荀柔還有一個大航海幻想,乘桴浮於海什麽的……咳,不是,雖然現在的海船水平,去扶桑都困難,他也不至於發什麽左渡金礦夢,但東南沿海確確實實存在許多近海小島。
這些島既已發現,國家不去占住,自然就要有別人去占領。
後來歷朝歷代所謂海盜、倭寇,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是來自這些近海小島,畢竟,黑船以前日本哪有那麽先進的航海技術。
在船上窩十天半個月,上陸還能提刀,那不是倭寇,得是美國隊長。
北方青州已經領受教訓,那邊近海島嶼並不多,但因海運和鹽田的厚利,時常遭到襲擊,消滅一回,不久又會死灰覆燃。
揚州因為貧窮,暫時還無海寇之患。
窮,丹陽才會以傭兵出名,窮,百姓才少習雜業,什麽都寄望巫術。
其實九江、廬江等郡在本朝已開了不少坡塘,也習了牛耕術,但農產回報低,風險高,近來再有匪兵作亂劫掠,所以百姓依舊窮苦。
不過,他還是看好揚州發展前景。
從長遠看,離歷史上江東富裕起來,也不過百來年了,雖然也要感謝孫氏對江東的開發,但本質上,還是在氣候等自然因素影響下,適宜耕地區域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遷移。
農耕文明的特征,就是如此單純不做作。
而曹操被他說服了。
既然如此,看到將來匪患危機,當然也讚同他發展造船業和航運的方向。
只是,雖然讚成他全盤計劃,卻並不妨礙曹孟德追討朝廷支持。
在司馬徽未到江東之前,荀柔每天也都是在跟他極限拉扯。
政策傾斜,錢糧、技術援助……曹孟德不愧是被後世封花名“曹老板”,談判起來,精明且臉皮厚。
一張嘴就是哭窮,就是困難,十年稅賦,工匠數百,役夫數萬,以及若幹財物。
荀柔沒見過敢當他面這麽開口的,一時都驚得說不出話。
但,對方積極配合退出富庶的兗州,他的確深為感念,曹操又拿百姓賣慘,實在說到他心坎上南方百姓之窮,不似北方的荒蕪,南方不缺資源,似乎稍給些幫助就能見成效。
他猶豫心動,竟漸覺條件似乎不是那麽過分,砍砍價呢……
幸好旁邊還有賈詡在,悄悄一扯他的衣袖,並鎮定甩出兩字,“不行。”
荀柔穩了一穩神,倒是很快反應過來。
不患寡而患不均。
支援揚州,並非只是財物的問題,是資源分配問題。
這一天商議,最後當然毫無結果。
荀柔回帳後,一直思考了許久。
這是他還未想到的問題局勢變化帶來的新局面。
曹孟德也許是有意,也許無意,但總之是陽謀……不,應當說,就是作揚州牧的本分。
和平時期,彼此拉扯,本就是地方與中央的常態。
原本社會主要矛盾戰爭已經解決,但新的矛盾應運而生,地方和中央,再次成為社會主要矛盾,與王朝相伴相隨。
地區的發展不可能平等,資源也是,稅貢、勞役也一樣。
絕對公平與相對公平,資源的收集和分配,對於每一個掌權者,都是一刻不能停止思考的問題。
思維還要再轉變啊。
他不可以再輕松地一道命令就讓某州、郡運出十萬、二十萬糧草,募集三萬、五萬士卒。
不是做不到,現在當然可以,但所有超常征調或命令,都在消耗他自己的人望,消耗大漢的民心。
付出與收獲,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桿秤。
天下重歸一統那一刻開始,漢朝也重回萬眾矚目,也受萬眾審視評估,每一刻都在加分,減分……一直到某一天不及格勸退,或歸零自動退場。
他不希望自己分數太低,那麽就需要從此開始,以更謹慎的態度對待地方政府,支援揚州到何種程度,必須控制在自己手裏。
治理揚州,是揚州牧曹操之職責,不是他的責任。
他當觀其成效,不效責之,一如他州。
念頭通達,一切就變得簡單。
荀欷原本也該放出來了,正好他的才能適合在此發揮,荀柔把他留在揚州協助司馬徽辦學,充抵曹操想要的格物博士。
河東織造作坊發展已漸飽和,該漸漸從薄利多銷的基礎工藝向精工轉變,於是荀柔也允諾曹操,招募河東織繡戶南下,協助發展南方絲綢。
冶煉鍛造的工匠自來珍貴,江東礦產又並不豐富,荀柔便只答應依礦數目派遣,鍛造則以打造器具工匠為主。
至於制造海船,長安這等內陸地區,先天不足,他當然是愛莫能助,只能曹孟德自己想辦法。
最後就是錢糧,這是拉扯時間最長的。
賦稅今年的原本就已答應減免,再免除明年,不過後年可以只交三成,並以三年為限逐年遞增方式,至正常水平,但作為交換,需允許中央派遣官吏籍田,確保農業生產的確不斷恢覆。
允許開放官倉賑貸,明年種糧不足、耕牛不足、農具不足,可以從周圍州郡調撥,但這些糧食、工具不是給的,立字據、打欠條,將來有條件則必須償還。
如此,接下來數日,商談氣氛一日比一日緩和,待散會之後,他還能和曹孟德相約在附近水邊散個步,聊個天,敘個舊。
據說曹操少時游冶浪蕩,並不好學,然如今卻堪稱博學廣聞,其性情又不拘泥,更兼浪漫情懷。
荀柔當年與他初識,正處在畫地自囚心態之中,見人見事難免偏激寡刻,與之結交也稱不上真誠,不過提前知道曹孟德是梟雄人物,才費心維持。
反倒是曹操對他,一封封信,更顯情真意切。
不過曹孟德的情真意切,並不妨礙他囚禁荀欷,占據徐州,妄圖天下,而他當年雖虛情假意,如今卻是真正一起暢談天下了。
不管天下人怎麽看,荀柔內心清楚,自己是掌握了先機,無論孫氏還是劉玄德,都未得到發跡,只有曹操,曾有幾個瞬間,真可能讓局勢反轉。
當然現在說這個,沒什麽意思了,他們主要談論周邊。
開疆擴土果然是國人的浪漫,自從上一次鄴城夜談後,曹操也收集了不少周圍國家的信息,從西域到南越、到高句麗,到鮮卑,說到興起,精神振奮激越。
不過,揚州臨海,曹孟德對探索廣闊海域更感興趣。
“含光以為,秦始皇使徐福東出所尋仙山,究竟是否存在?”
聊起這個話題的一天,他們剛一同乘船東游至吳郡丹徒。
從此地山崖之上東望,所見無限浩渺的水域便是大海。
鷗鳥高低盤旋,崖壁千仞,激浪碎作千堆雪。
“若是仙山,則不可至,若可至者,則是世俗下土。”海天相接一線,似近還遠,荀柔回眸,海浪浩蕩,幾乎將他聲音淹沒,“孟德兄以為,大海中是不可至的仙山,還是世人可以抵的島嶼?”
曹操大笑,“仙山固令人欣然想往,仙人又何以看待我等?若果如含光所言,海中更有天地,”他向著大海,張開雙臂放聲道,“某必當往之,一見異土風光,此生無憾矣!”
我來、我見、我征服。
荀柔在他張揚的神情中,讀出這句話。
比起曹操,自己怎麽竟欠缺一點豪情?
那怎麽行!
“孟德兄差矣,那豈是異土?”他望向大海,“總有一日,凡日月所照,江海所至,普天之下,皆為漢土,四海之內皆為兄弟!”
雖然是五海不是四海,雖然五海也非曹操等人所能認知的五海,不過只自己心裏一想,也足夠興奮。
“好一個四海之內皆兄弟!”曹操亦大讚。
“孟德兄,我們在此立碑如何?”荀柔興致激昂,“記下兄之宏願,亦記下我之心願,兄若有興致,可再作詩一首,以遺後人,使千百年後,亦知我大漢氣概!”
“大善!”曹操欣然大喜。
海天遼闊,天高海遠,在徐州登山望海時,想到的那些零碎辭句,終於連成一片豪情。
“觀滄海。”
作者有話要說:
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我真挺喜歡這首詩的。
又,四海之內皆兄弟,出自《論語。顏淵》篇,原文不是文裏的意思,荀柔當然也知道,不過結合周王朝的分封制品,四海之內皆兄弟,意思就霸氣了,而漢朝沒廢除分封制很久,也不算脫離當時語境。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