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47章 利有攸往

關燈
第247章 利有攸往

“不知可將兵馬開入城來?”

步出殿堂,一路走下石階,荀襄一手扶劍,落荀彧一步後,問道。

雖說商議應對袁氏兵馬,然出了這一樁事,眾公卿哪還顧得,俱噤了口,也未議出什麽,多為方才自己多嘴打點不著邊際的圓場,然後草草散了。

“豈能至此。”荀彧搖搖頭,駐步回首望去。

諸荀在朝者跟隨荀彧之後,自然也停下腳步來回頭。

許多官吏都圍著王司徒,將之堵在殿前,或有註意到他們觀望,也有猶豫著離了王允望這邊來,只是見著荀彧身後的荀襄,終究逡巡,不敢過來。

荀襄見此輕哼了一聲。

方才殿中,王司徒倒還記得問防禦袁氏兵馬,她不喜其行事,知道對方不曾掌兵,故有意胡謅,問左言右應付,說得對方只得默默。

此時但見他竟還頗受擁戴,心中又覺不快。

“君子當守謙謹之道,豈可得意忘形。”荀彧溫聲教導,“不要如此。”

“唯。”荀襄聽他不曾提殿上無禮,知道已是饒過一回,連忙端正神色答應。

“非是王子師得眾,”荀顥笑著湊近道,“向來群下多非其剛棱,乏溫潤之色,不過眼下諸輩各自憂懼前途,欲求其保全再尋不著第二個。”

“原來如此。”荀襄點點頭,心領神會,與之相對一笑。

雖則收覆兵馬的過程並不容易,不過就同姑母所說,亂世之中,諸事皆從兵權上來,如今兵馬在握,長安一切波瀾,果然就此解了。

諸荀方才何不見殿中情境,也甚覺一解近來郁氣,彼此目光交接,都輕松許多,只勉勵維持著儀禮姿態,不得放飛心情而已。

“眼下,你需盡快整備兵馬,前往河東抵禦袁軍。”荀彧不與他們歡喜,神色依舊凝重。

眾公卿固然畏懼膽怯,但所慮之事,也非全無根由。

“長安可需留些人,待漢中兵馬至?”荀襄問。

“不必,非但你的人馬不用留在長安,待張公祺兵馬至,也勸分些支援你。”荀彧搖頭,“你勿要小覷袁紹,河北兵卒勇悍,名將頗有聲威,你初掌大軍,諸將亦未全馴服,應對絕不會輕松。”

荀襄聽出堂叔語氣中的鄭重,也知道自己向來無軍功,難讓人信服,忙將驕矜之心收斂起來,低頭應諾。

“出宮之後,我即刻就往營中,就與兵將同食同宿,整理軍務,若叔父再清醒,就歸家辭行,若未即等得,最多五日,我就領眾將拔營起行。”

荀彧只點點頭。

……

“……吾家鳳凰,也掛帥了。”

寢室內,火盆不熄,帷幄中,藥氣難散,熏得呼吸間都是苦澀味道,荀柔躺在床上,側過頭,神色溫溫望向侄女。

自上一次清醒後,他又醒過兩次,只是先前耗損了精神,都神思昏懵,無法視事,服過藥就睡過去,故這中間發生的事,至此方知。

荀襄跪在床邊,垂下頭微露出些許靦腆,“叔父放心,我定會守好關中。”

荀柔心底無聲一嘆。

如何能放心?

他喘了一口氣,實在目眩得厲害,只得仍舊閉上眼睛。

“你回營後,要向眾將申明賞罰,功賞……可放手大方些。”

“糧草、軍械……必不短缺,你也如此告訴諸將。”

“勿信左馮翊都尉楊奉。”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長安,難料陣前,戰機,轉瞬即逝,若有不決,多向鐘繇、段煨、徐榮、賈詡請教。”

“意見不同,先棄段煨,次則徐榮,鐘、賈二人……”

鐘繇經營雒陽日久,熟知關東諸侯,賈詡則應變機巧非常人所及,論才華眼光,二人也難分高下,若此二人意見相左,必然是戰局關鍵之機。

相較而來,鐘繇性情曠達,卻更善守,賈詡看似持重,偏能出奇計。

“……若建議不同……取賈文和之計。”他終於道。

關東局勢變化,牽連南北諸侯,不止陣前,觀以大局,還是賈文和稍勝一籌。

“唯。”荀襄傾聽至此,見再無吩咐,當即點頭道,“我記住了,定不負叔父之望。”

“去吧。”荀柔睜開眼,“此戰,必使你天下揚名。”

“是!”荀襄露出一個緊張又激動的笑臉,在床前重重一拜,“叔父,我就去了。”

堅實有力的腳步漸漸遠了,荀柔笑容緩緩淡去,“文若……”

“彧在。”淅索衣聲靠近。

“糧庫……總共還有多少存糧,可支持多久?”荀柔閉上眼問道。

“尚有二十萬石。”荀彧唇角一抿,“若得漢中支持,當可支持到秋收。”

一石可供一人一月之食,以五萬算,一月需五萬石,再加運送路途損耗,至少翻倍,即十萬。

“……只得二月之用啊。”

這還是不發官吏俸祿的前提下。

“不過還可從益州、隴右調些來,押運安排細致些,也可省出一些。”荀彧寬慰道。

“未必能足,也不可抽剝過分。”荀柔喘出一口氣,“未想會……此戰,原當我親往陣前。”

兵者,死生之道,存亡之地。

且不論鳳卿是女孩兒,初次為帥,所領就是一群百戰沙場的傲將,面對的又是如此覆雜局勢。

稍有不甚,就易傾覆。

荀彧知他擔憂,溫聲道,“關中既有山川之險,鳳卿又有元常、賈公為謀,徐將軍、段將軍為翼,小心謹慎,定能固守,袁紹並無明主之資,仰仗姓氏而已,見朝廷匡覆在即,一時鋌而走險,群賊之心亦未必安,只要堅守數月,待其勢漸竭,人心漸散,必能一戰定之。”

“若敗袁紹,覆中原,天下則定十之七八。”

“矯飾之辭。”荀柔知道堂兄有意寬解,闔著眼輕輕一笑。

荀彧亦垂眸輕輕一笑。

“不過……也許我果然,小看了人。”荀柔讚嘆,“阿妹……女中豪傑,我也不如。”

荀光竟殺呂布,實在出乎意料。

有此一事,荀氏與漢室朝廷之間,搖搖欲墜的平衡就此打破。

這也是他,以及荀氏先前一直未敢走出的一步。

走了這一步,荀氏真的就是名副其實的權臣,張告天下,再無退路。

然而,走得好。

是他優柔寡斷了。

若讓他翻覆回三月之前,與現在作選擇,他寧可要現在。

固然也有艱難處,但與那番困難相比,倒是現在更好。

“令妹果敢之處,亦令彧慚愧。”荀彧亦道。

他固以為不至如此,但也佩服一女子能有此忠義孝悌,果決勇敢。

“鳳卿,伯昭,亦未必不能勝我。”

荀襄是唯一掛帥之選,荀欷是唯一往徐州人選,他醒時已經如此,自忖也再無它法,唯有相信他們的能力。

“是。”荀彧點頭。

“張公淇可有消息?”荀柔笑了一笑,又問。

“信使昨日來報,張公淇親領五百騎兵,一萬步卒,長則五日,短則三日,當至長安。”

“張君將至,即來告我另,征募……咳咳……征發丁壯之事,如何?”

荀柔說多了話,喉中發癢一徑輕咳一陣,又不禁虛喘,只得指了指床邊小爐上的銅壺。

荀彧起身去到了一盞溫水回來,見堂弟著實虛弱,執盞湊近他唇邊。

荀柔低頭飲了兩口,“多謝。”

“征發之事,已傳令各郡,”荀彧將盞至於一旁,見他眉宇不時緊蹙,定十分不適,“含光,眼下諸事並不急切,你先好生修養,勿過勞神。”

“三輔各郡征發,先至長安,京兆本地之兵,月內集齊,”荀柔重新躺回榻上,“扶風、馮翊二郡,多推遲半月,亦當至京。”

“……期限是否略緊?”荀彧擔憂道。

“那就各郡先征三千。”對於慣熟政務的堂兄的意見,荀柔當即聽取。

“是。”人數如此,難度當然就降低了。

荀柔舒了一口氣。

“可還有什麽話吩咐?”荀彧輕聲問。

“哦,辭表”

“尚未遞出。”荀彧歉意道。

“那就罷了。”他家連朝廷兵力都掌控了,此時再說辭職,就有點太不要臉了。

“……是。”

荀彧低頭應了一聲,見他闔了眼再無話說,便道一聲告辭,離去。

荀柔輕輕撩起床帷,才望一眼他的背影,就覺雙目畏光昏花,不能視物,只得不甘的心底暗咒了一聲,下簾閉上眼睛。

片刻,就有侍童端了藥盞進來,服侍他服藥,再將盞端出與人,又回屋內守著。

荀柔再次闔眼休息。

這數年,他竟自誤了。

原以為自己已從思想、習慣、觀念種種,已全然融入如今的世界,可實際上,他仍然運行的是後世的邏輯。

更糟糕的是,他用後世的邏輯,來運作此世行為價值、道德、規則。

於是,都亂了套了。

以為用了大漢之名,作為交換,就該尊重劉辯天子的身份。

以為外戚與卿大夫,是皇權必有的附屬,就渡讓出京兆的利益,作為安撫和妥協。

他既未貫徹自己的信仰,還養虎成了患。

若非這些年一直征戰在外,若非他至少牢記了“槍桿”的箴言,若非有文若、公達、仲豫等同族的支持幫助,以他“知識分子的軟弱”,在長安這個朝廷中樞,或許早就落敗於王允,甚至落敗於楊彪。

他忘記了太多,逃避了太多,取舍總是不合時宜,在該堅持處妥協,在適妥協處強硬。

幸而,他從不是自己一人。

三日後,漢中張魯帶著一萬一千兵馬,旌旗林立,甲光耀日,列於長安城門之外。

下令安營後,張魯不容細致安排,便領著十個親兵,馳至高陽裏,拜見太尉荀柔。

“候君苦也。”荀柔倚於榻上,笑著道。

“太尉吉人天相,禍盡運來,否極陽回,龍躍在淵,風雷相隨,利有攸往,無咎已。”張魯亦笑道。

“好個利有攸往,借君吉言,願日後無往不利,所向披靡。”

作者有話要說:

利有攸往,通俗一點的意思就是:前頭好處多多,快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