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初心不忘
關燈
小
中
大
第225章 初心不忘
“陶謙死了?”
白馬寺殿宇的重檐,不知何時換了翡翠琉璃瓦,清透的顏色在烈日照耀下反射出灼目的光芒。
年輕的太尉站在檐下,望著張牙舞爪的脊獸,眉心一皺,蹙成一道川字。
他回到長安,解決了積壓的事務,又將這一年多朝中決議、人事變化梳理一回,商議、安排、布置好救治蝗災的章程,明日將要出京,這才抽出時間到白馬寺來祭拜父親,並見一見姐姐。
拜祭方畢,還未來得及同阿姊和阿稷說說話,便聞來報禦史中丞荀攸親駕來訪。
荀柔知道定有大事,避堂出來相見,卻沒想到竟是這樣的大事。
“據糜家信報,當是月初病逝的。”荀攸低聲道,“陶氏隱而不宣,故消息尚未傳至長安,不過畢竟過去十餘日,袁本初、曹孟德等人,現下恐怕已得知消息。”
荀柔默默點頭。
《三國演義》的故事中將陶謙塑造成一個忠厚長者的形象。
然而,這些年他所看見的陶謙,卻是實在的手握重兵、野心勃勃的諸侯。
他南結袁術,北和公孫瓚,厚結泰山匪臧霸、下邳賊闕宣,建私人曲部,養數千私兵,數年不入貢,不入朝,隨意任免徐州官吏,視朝廷無物。
在戰亂年代,這些或許還不算什麽,但他縱容笮融在徐州大起浮屠寺,奢靡鋪張,塑佛像金身,大辦浴佛節,就顯然表露出非同尋常的野心了。
不過,如今陶謙死了,種種未宣之於口野心,也隨之煙消雲散。
只留下一個浮華富裕而混亂的徐州。
“徐州牧人選,公達可有什麽建議?”荀柔皺著眉看院中啄食的麻雀。
蝗蟲成災,按說該有鳥雀成群匯餐,可事實上,長安城中的鳥雀卻變少了。
他心中寄掛著,仿佛想起傳說蝗蟲有毒?
“徐州臨海,有漁鹽之利,田土豐饒,陶謙經營十餘年,雖用佞臣斂財,奢侈過度,但猶有流民願意歸附,蓋其位處中原,卻少戰爭之故;
“陶謙一死,徐州泰山兵、丹陽兵、下邳卒,互不相統,必有爭鬥,此其一患,有笮融、曹宏等奸佞小人,借攀附各自厚利,豈能讓出,又是一患,
“其境內之陳氏大族,數代經營,盡有民心…”荀攸擡眼望來,目光深幽,“也是一患。”
“有此三患,徐州牧繼任人選便不容易。”
“沒錯,”荀柔兩手相握,吐出長長一口氣,將思緒拉回來。
要能制服三家兵匪,誅滅小人,壓制士族,安撫百姓,四個條件放在一起,人選就很難了,而這個人,最好還要對中原軍事地理有一些了解。
那可是歷史上,劉備這樣的梟雄都沒完成得任務。
“還有一點,若新上任的徐州牧不能安撫徐州,就會有人替他安撫。”
曹操、袁術、劉表、袁紹,必然都很願接手這個燙手山芋。
荀攸點點頭。
“公達何以教我?”荀柔轉頭望過去。
荀攸拱了拱手,“司馬伯達、”(司馬朗)
荀柔眉頭微微皺起。
“盧子幹、”(盧植)
荀柔目光一擡,臉色微變。
“荀君平。”(荀欷)
荀攸低下頭。
“不可!”最後名字一出,荀柔神色頓時大變。
他當然明白公達的意思,選司馬朗,取河內司馬氏的背景,選盧植,取其才能幹城,選荀欷…當然就是他荀氏和糜氏的聯姻關系。
可歷史上司馬家陰影在,盧植與他並不同心,而阿稷……對於阿稷來說,徐州太危險了。
無論司馬朗還是盧植,若不能成功,最多換個老板,可阿稷,是他荀柔的親侄子,去了徐州,除了要面對時局,還有身份帶來的危險。
況且…
“阿稷太文氣了。”荀柔搖搖頭。
阿稷阿音,雖是兄妹,但性情相反,阿音剛烈堅毅,阿稷卻溫厚細膩,他敢讓阿音戰場廝殺,卻不敢將阿稷置於徐州這樣吃人的地方。
“長安雖還沒得消息,但太尉還是要早下決定。”荀攸並不幹預他的判斷,只是平靜提醒。
荀氏如今的問題,就是根基太淺,手中人才都資歷不足,尚需成長,王、楊兩家若是得到消息,多少都能選出幾個人來…至於能不能將來坐穩徐州牧……坐不穩再說嘛。
“盧子幹,願意…與我們合作嗎?”荀柔遲疑。
盧植的才能是不必質疑的,但卻是個脾氣倔硬的小老頭,就算重新推他入朝的王允,都一點面子不給。
要穩定徐州,少不了兄長、糜氏,甚至孫氏相互的協作,若盧植硬挺著公事公辦,大家都會麻煩。
荀攸望向他,輕輕吐出一個名字,“何伯求。”
荀柔呼吸一滯。
“原來,在這兒等著我呢。”他勾勾嘴角。
荀攸不答。
荀柔轉過心念,明白了他的意思,沈默半晌,才露出一個無奈的笑容,“好吧,我去求伯求先生。”
“小叔父聖明。”荀攸端正神色,拱了拱手。
荀柔沖他沒好氣的擺擺手,“公達,這是將我當兩歲的適兒哄?”
荀適,荀攸到長安所得的小兒子,正處於最無法無天的年紀,連荀公達這樣的人物,都拿他毫無辦法,只能任其施為。
他當然知道公達是為了他好。
他家與何颙淵源頗為深厚,本是通家之好,只是自他成為太傅,卻與故人相行漸遠。
究其原因,還是當年董卓秉政時。
旁人固不可知,但長安城中大臣們卻許多知道,他幾乎算是黨附董卓。
後來他刺董成功,名聲洗白,許多人吹捧他委曲求全,但何颙是看著他長大的長輩,又親身在長安,不會被糊弄他真給董卓出過主意,真心的。
他曾對董卓懷著些微期待,這種期待超過天子劉辯。
不得中行而與之,其畢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
董卓是狂者,在即將崩壞的時代,這樣的人,可以打破士人們粉飾的太平。
董卓也並不愚蠢,若沒有這一點真心,他在雒陽時日子不會那樣好過,也不能積累力量,最後也不可能有刺董的機會。
他與董卓分道揚鑣,公心摻雜著私心。
荀柔不能一點都不後悔,但他對天子、對漢室,的確並無敬畏,也並無忠誠,這點,何颙大概看出來了。
公達之意,他也明白,是想讓他借機與何颙和解。
何伯求性情爽朗,年輕時曾參與救助黨人,在士林中頗有聲望,與朝中幾位傾向中立的老臣也關系頗佳,若是能再聯絡起來,自然有好處。
荀柔只是……不敢去見,也不太想去見。
何颙是理想主義者,只是他們的理想不同。
要說服何颙其實也不難,給他擺明道理,讓他知道這樣做,對國家對天子的好處,對方即使不讚同他,也會幫忙牽線搭橋。
就是,再想如幼時得這位長輩的好臉色和讚賞,是再不能。
“明天,我請文若陪我同去,如何?”
既然說開,荀柔也不想再耽擱時間,只是言語間,難免還有些被迫的不快。
荀攸垂眸靜立,見好就收,當即告辭。
荀柔豈會真的同他置氣,“白馬寺食物簡陋,我就不留你了,既然出宮,你也能回家一趟。”
禦史臺宮中守值,五日沐休才能歸家,不過這會兒都出宮了,明日再回去也沒什麽。
不過這話,要是換作堂兄荀文若,他可不敢說。
“謝小叔父成全。”荀攸果然上道。
…
“阿姊,畢竟期年已過,寺中生活也著實不便,不如搬回家住吧。”荀柔祭過父親,準備回太尉府,臨走之前還不死心,想再勸一勸姐姐。
“勿覆多言,我自有主張。”荀采抽回手,垂頭整理袖口。
荀柔抿了抿唇。
他明白,正因他不能守孝,阿姊才要越顯苛求,以示家中子弟尊奉孝道,他只是為國盡忠不得兩全。
可這些許名聲並沒有姐姐重要,白馬寺煙火繚繞,此時僧人的習慣規矩性情都古怪,在此安全也不無法保證。
“阿姊,”他放輕聲音,示意一眼荀采身後跟隨的小夫妻,“你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阿稷考慮嘛。”
新婚夫妻,住在這種地方,很不利於和諧啊。
“阿稷自可以出入,並非我禁他於此。”荀采神色嚴肅,“他年已弱冠,大丈夫重在功業,你為叔父,怎不關切大事,只在小事糾纏。”
荀柔微微一楞,看向比往日沈默許多的小侄。
“叔父,可還有什麽囑咐?”荀欷上前來,恭敬問道。
…啊,是聽到了。
雖則如此,他卻不能改變主意。
“…靜心學業,多往太學向諸位博士請教,待明歲孝期過後再論。”
“唯。”荀欷恭敬應答,低下頭,難掩神情失落。
荀柔搖頭,阿稷這樣的性情,他又怎能讓他主政徐州?
他並不安慰荀欷,只叮囑道,“我後日出京,家中諸事,你多上心,不要讓你阿姑再操勞。”
“…唯。”
…
有堂兄荀文若同行,荀柔好歹讓何颙答應。
“我可以幫忙,只是盧公年近七旬,未必能答應。”
只是雖答應,何颙卻並沒將話說滿。
他已不是當年蓑衣草鞋杖行天下的豪俠,頭發已全白了,皮膚蒼老下垂,只神色間依稀可見當年的明朗。
望著眼前誠心下氣的青年,他神色覆雜,心中猶疑,不知自己是否做對。
“還請先生用心一試。”
荀柔沈吟片刻,實在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徐州之勢,當中原之望,徐州若定,華、夏則平,天下勢定矣,故非其人,則不可得,還請先生,千萬念此。”荀彧亦懇切道。
“……好罷。”何颙望著荀氏兄弟二人,終究還是點點頭。
“我明日就要出京,盧公處還請文若同伯求先生,代我陳說。”荀柔又道。
他自已同荀彧說過,此時這句話當是說給何颙的。
“出京?”何颙微露詫異。
“如今蝗災蔓延,我豈能端坐城中,太學中農家陳公獻策捕殺,我將親隨往見其效。”
何颙一楞,神色更見覆雜,他張張口,最終也不知該說什麽,“太尉辛苦。”
“應當的。”荀柔欠身。
望著眼前神形恭謙的年輕太尉,何颙竟不知再如何說話。
荀柔是有意的,何伯求先生是君子,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他明日就要離京,自然希望何颙能更盡心一些。
“含光日後…必能安定天下,惜我老矣,不得見矣。”何颙嘆息道。
荀柔溫溫一笑,“聽說,先生也曾這般評說曹孟德?”
何颙搖搖頭,“曹君…做不到太尉這般地步。”
“如此,我何敢負先生信重。”荀柔含笑拱手一禮。
假裝不知何颙言中深意。
離開何家,荀氏兄弟二人同乘馬車,荀彧目光沈沈,“含光何不解釋?”
“清者自清,何必解釋。”荀柔神色從容,理了理佩玉的垂絳,“兄長放心,我不是王莽”
“我並未懷疑。”荀彧微蹙道,“只是你既知長安種種謠言,對渤海王多少該委婉些。”
“阿兄,我明朝就要出京了。”荀柔語氣間帶了一點委曲。
不讓劉協入少府,還將人支向太學,他知道是有些不客氣,所以就不解釋了。
荀彧抿住唇,心中自省是否被長安流言影響。
“文若,放心吧,我並未忘記初心。”荀柔覆住堂兄的手。
他的理想,從沒變過。
荀彧凝眸回望,緩緩點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陶謙死了?”
白馬寺殿宇的重檐,不知何時換了翡翠琉璃瓦,清透的顏色在烈日照耀下反射出灼目的光芒。
年輕的太尉站在檐下,望著張牙舞爪的脊獸,眉心一皺,蹙成一道川字。
他回到長安,解決了積壓的事務,又將這一年多朝中決議、人事變化梳理一回,商議、安排、布置好救治蝗災的章程,明日將要出京,這才抽出時間到白馬寺來祭拜父親,並見一見姐姐。
拜祭方畢,還未來得及同阿姊和阿稷說說話,便聞來報禦史中丞荀攸親駕來訪。
荀柔知道定有大事,避堂出來相見,卻沒想到竟是這樣的大事。
“據糜家信報,當是月初病逝的。”荀攸低聲道,“陶氏隱而不宣,故消息尚未傳至長安,不過畢竟過去十餘日,袁本初、曹孟德等人,現下恐怕已得知消息。”
荀柔默默點頭。
《三國演義》的故事中將陶謙塑造成一個忠厚長者的形象。
然而,這些年他所看見的陶謙,卻是實在的手握重兵、野心勃勃的諸侯。
他南結袁術,北和公孫瓚,厚結泰山匪臧霸、下邳賊闕宣,建私人曲部,養數千私兵,數年不入貢,不入朝,隨意任免徐州官吏,視朝廷無物。
在戰亂年代,這些或許還不算什麽,但他縱容笮融在徐州大起浮屠寺,奢靡鋪張,塑佛像金身,大辦浴佛節,就顯然表露出非同尋常的野心了。
不過,如今陶謙死了,種種未宣之於口野心,也隨之煙消雲散。
只留下一個浮華富裕而混亂的徐州。
“徐州牧人選,公達可有什麽建議?”荀柔皺著眉看院中啄食的麻雀。
蝗蟲成災,按說該有鳥雀成群匯餐,可事實上,長安城中的鳥雀卻變少了。
他心中寄掛著,仿佛想起傳說蝗蟲有毒?
“徐州臨海,有漁鹽之利,田土豐饒,陶謙經營十餘年,雖用佞臣斂財,奢侈過度,但猶有流民願意歸附,蓋其位處中原,卻少戰爭之故;
“陶謙一死,徐州泰山兵、丹陽兵、下邳卒,互不相統,必有爭鬥,此其一患,有笮融、曹宏等奸佞小人,借攀附各自厚利,豈能讓出,又是一患,
“其境內之陳氏大族,數代經營,盡有民心…”荀攸擡眼望來,目光深幽,“也是一患。”
“有此三患,徐州牧繼任人選便不容易。”
“沒錯,”荀柔兩手相握,吐出長長一口氣,將思緒拉回來。
要能制服三家兵匪,誅滅小人,壓制士族,安撫百姓,四個條件放在一起,人選就很難了,而這個人,最好還要對中原軍事地理有一些了解。
那可是歷史上,劉備這樣的梟雄都沒完成得任務。
“還有一點,若新上任的徐州牧不能安撫徐州,就會有人替他安撫。”
曹操、袁術、劉表、袁紹,必然都很願接手這個燙手山芋。
荀攸點點頭。
“公達何以教我?”荀柔轉頭望過去。
荀攸拱了拱手,“司馬伯達、”(司馬朗)
荀柔眉頭微微皺起。
“盧子幹、”(盧植)
荀柔目光一擡,臉色微變。
“荀君平。”(荀欷)
荀攸低下頭。
“不可!”最後名字一出,荀柔神色頓時大變。
他當然明白公達的意思,選司馬朗,取河內司馬氏的背景,選盧植,取其才能幹城,選荀欷…當然就是他荀氏和糜氏的聯姻關系。
可歷史上司馬家陰影在,盧植與他並不同心,而阿稷……對於阿稷來說,徐州太危險了。
無論司馬朗還是盧植,若不能成功,最多換個老板,可阿稷,是他荀柔的親侄子,去了徐州,除了要面對時局,還有身份帶來的危險。
況且…
“阿稷太文氣了。”荀柔搖搖頭。
阿稷阿音,雖是兄妹,但性情相反,阿音剛烈堅毅,阿稷卻溫厚細膩,他敢讓阿音戰場廝殺,卻不敢將阿稷置於徐州這樣吃人的地方。
“長安雖還沒得消息,但太尉還是要早下決定。”荀攸並不幹預他的判斷,只是平靜提醒。
荀氏如今的問題,就是根基太淺,手中人才都資歷不足,尚需成長,王、楊兩家若是得到消息,多少都能選出幾個人來…至於能不能將來坐穩徐州牧……坐不穩再說嘛。
“盧子幹,願意…與我們合作嗎?”荀柔遲疑。
盧植的才能是不必質疑的,但卻是個脾氣倔硬的小老頭,就算重新推他入朝的王允,都一點面子不給。
要穩定徐州,少不了兄長、糜氏,甚至孫氏相互的協作,若盧植硬挺著公事公辦,大家都會麻煩。
荀攸望向他,輕輕吐出一個名字,“何伯求。”
荀柔呼吸一滯。
“原來,在這兒等著我呢。”他勾勾嘴角。
荀攸不答。
荀柔轉過心念,明白了他的意思,沈默半晌,才露出一個無奈的笑容,“好吧,我去求伯求先生。”
“小叔父聖明。”荀攸端正神色,拱了拱手。
荀柔沖他沒好氣的擺擺手,“公達,這是將我當兩歲的適兒哄?”
荀適,荀攸到長安所得的小兒子,正處於最無法無天的年紀,連荀公達這樣的人物,都拿他毫無辦法,只能任其施為。
他當然知道公達是為了他好。
他家與何颙淵源頗為深厚,本是通家之好,只是自他成為太傅,卻與故人相行漸遠。
究其原因,還是當年董卓秉政時。
旁人固不可知,但長安城中大臣們卻許多知道,他幾乎算是黨附董卓。
後來他刺董成功,名聲洗白,許多人吹捧他委曲求全,但何颙是看著他長大的長輩,又親身在長安,不會被糊弄他真給董卓出過主意,真心的。
他曾對董卓懷著些微期待,這種期待超過天子劉辯。
不得中行而與之,其畢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
董卓是狂者,在即將崩壞的時代,這樣的人,可以打破士人們粉飾的太平。
董卓也並不愚蠢,若沒有這一點真心,他在雒陽時日子不會那樣好過,也不能積累力量,最後也不可能有刺董的機會。
他與董卓分道揚鑣,公心摻雜著私心。
荀柔不能一點都不後悔,但他對天子、對漢室,的確並無敬畏,也並無忠誠,這點,何颙大概看出來了。
公達之意,他也明白,是想讓他借機與何颙和解。
何伯求性情爽朗,年輕時曾參與救助黨人,在士林中頗有聲望,與朝中幾位傾向中立的老臣也關系頗佳,若是能再聯絡起來,自然有好處。
荀柔只是……不敢去見,也不太想去見。
何颙是理想主義者,只是他們的理想不同。
要說服何颙其實也不難,給他擺明道理,讓他知道這樣做,對國家對天子的好處,對方即使不讚同他,也會幫忙牽線搭橋。
就是,再想如幼時得這位長輩的好臉色和讚賞,是再不能。
“明天,我請文若陪我同去,如何?”
既然說開,荀柔也不想再耽擱時間,只是言語間,難免還有些被迫的不快。
荀攸垂眸靜立,見好就收,當即告辭。
荀柔豈會真的同他置氣,“白馬寺食物簡陋,我就不留你了,既然出宮,你也能回家一趟。”
禦史臺宮中守值,五日沐休才能歸家,不過這會兒都出宮了,明日再回去也沒什麽。
不過這話,要是換作堂兄荀文若,他可不敢說。
“謝小叔父成全。”荀攸果然上道。
…
“阿姊,畢竟期年已過,寺中生活也著實不便,不如搬回家住吧。”荀柔祭過父親,準備回太尉府,臨走之前還不死心,想再勸一勸姐姐。
“勿覆多言,我自有主張。”荀采抽回手,垂頭整理袖口。
荀柔抿了抿唇。
他明白,正因他不能守孝,阿姊才要越顯苛求,以示家中子弟尊奉孝道,他只是為國盡忠不得兩全。
可這些許名聲並沒有姐姐重要,白馬寺煙火繚繞,此時僧人的習慣規矩性情都古怪,在此安全也不無法保證。
“阿姊,”他放輕聲音,示意一眼荀采身後跟隨的小夫妻,“你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阿稷考慮嘛。”
新婚夫妻,住在這種地方,很不利於和諧啊。
“阿稷自可以出入,並非我禁他於此。”荀采神色嚴肅,“他年已弱冠,大丈夫重在功業,你為叔父,怎不關切大事,只在小事糾纏。”
荀柔微微一楞,看向比往日沈默許多的小侄。
“叔父,可還有什麽囑咐?”荀欷上前來,恭敬問道。
…啊,是聽到了。
雖則如此,他卻不能改變主意。
“…靜心學業,多往太學向諸位博士請教,待明歲孝期過後再論。”
“唯。”荀欷恭敬應答,低下頭,難掩神情失落。
荀柔搖頭,阿稷這樣的性情,他又怎能讓他主政徐州?
他並不安慰荀欷,只叮囑道,“我後日出京,家中諸事,你多上心,不要讓你阿姑再操勞。”
“…唯。”
…
有堂兄荀文若同行,荀柔好歹讓何颙答應。
“我可以幫忙,只是盧公年近七旬,未必能答應。”
只是雖答應,何颙卻並沒將話說滿。
他已不是當年蓑衣草鞋杖行天下的豪俠,頭發已全白了,皮膚蒼老下垂,只神色間依稀可見當年的明朗。
望著眼前誠心下氣的青年,他神色覆雜,心中猶疑,不知自己是否做對。
“還請先生用心一試。”
荀柔沈吟片刻,實在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徐州之勢,當中原之望,徐州若定,華、夏則平,天下勢定矣,故非其人,則不可得,還請先生,千萬念此。”荀彧亦懇切道。
“……好罷。”何颙望著荀氏兄弟二人,終究還是點點頭。
“我明日就要出京,盧公處還請文若同伯求先生,代我陳說。”荀柔又道。
他自已同荀彧說過,此時這句話當是說給何颙的。
“出京?”何颙微露詫異。
“如今蝗災蔓延,我豈能端坐城中,太學中農家陳公獻策捕殺,我將親隨往見其效。”
何颙一楞,神色更見覆雜,他張張口,最終也不知該說什麽,“太尉辛苦。”
“應當的。”荀柔欠身。
望著眼前神形恭謙的年輕太尉,何颙竟不知再如何說話。
荀柔是有意的,何伯求先生是君子,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他明日就要離京,自然希望何颙能更盡心一些。
“含光日後…必能安定天下,惜我老矣,不得見矣。”何颙嘆息道。
荀柔溫溫一笑,“聽說,先生也曾這般評說曹孟德?”
何颙搖搖頭,“曹君…做不到太尉這般地步。”
“如此,我何敢負先生信重。”荀柔含笑拱手一禮。
假裝不知何颙言中深意。
離開何家,荀氏兄弟二人同乘馬車,荀彧目光沈沈,“含光何不解釋?”
“清者自清,何必解釋。”荀柔神色從容,理了理佩玉的垂絳,“兄長放心,我不是王莽”
“我並未懷疑。”荀彧微蹙道,“只是你既知長安種種謠言,對渤海王多少該委婉些。”
“阿兄,我明朝就要出京了。”荀柔語氣間帶了一點委曲。
不讓劉協入少府,還將人支向太學,他知道是有些不客氣,所以就不解釋了。
荀彧抿住唇,心中自省是否被長安流言影響。
“文若,放心吧,我並未忘記初心。”荀柔覆住堂兄的手。
他的理想,從沒變過。
荀彧凝眸回望,緩緩點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