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95章 太尉離京

關燈
第195章 太尉離京

“傳聞昨日帝後與渤海王夫婦同觀籍田。”荀采問。

荀柔點點頭,“天子關註農事,總是好事。”

宮中消息外傳,都是有其政治意義,這件事不是他做的,但在即將收獲的時機,也不失為一件美事,或許會減少一些工作上的麻煩。

至於傳播者是誰,背後目的,只要稍微想想,左右就是那些。

“帝後相和,是社稷之幸。”父親荀爽緩緩道。

“大人說的是。”荀柔與荀采一同道。

明日即將啟程,荀柔照例在家裏同父親姐姐一道吃最後一頓夕餐。

隨意聊了些閑話後,荀爽叮囑道,“在外勿忘家門。”

“唯。”荀柔恭敬應命,“兒於冬至前當歸。”

勿忘的,既是家門名聲,亦是家中牽掛。

這種時代特有,將感情深藏在訓誡詞句中的方式,他已經全然明白並習慣了。

“路上小心,寒暑天氣,添減衣裳,勿忘餐飯。”荀采也道。

“多謝阿姊囑咐。”荀柔再道,“收采棉籽,整理文書,還需姐姐辛苦。”

“你放心。”荀采點點頭,“不會你的誤事。”

荀柔張嘴想要解釋,又放棄了,帶心虛卻還是道,“還有……雲娘……阿妹,還請姐姐照顧一二。”

“知道,你今晚早點休息。”荀采道,“回來幾天,總不能一晚都舍不得歇吧?”

父親的目光也關切的投來,荀柔感到兩道來自親情的壓力,連忙點頭答應。

他離京的消息並不是秘密,次日城門口聚集了許多前來送行之人。

忙著上路,荀柔沒有過多停留寒暄,隨意的勉勵了陳群等人幾句,沒多與不熟悉的官員,就坐上馬車啟程。

“這世間真有聖人嗎?”王允站在城樓上,望著煙塵滾滾的遠去隊伍,低聲喃語。

就在前幾日,荀柔罷免了一個荀氏族子,這件事在荀柔本人只是幾息間就處理對方既然不善數術,自然不能做會計崗位甚至連深刻一點的印象都沒留下,但王允得到消息卻大為震驚。

在他看來,不善數術只是一件小事,幫對方找幾個擅長的相助就好了,何必如此不留情面。

不好華服、不戀女色、不貪財貨,嚴格約束本族……這世上豈有毫無私欲之人?

“司徒不必擔憂,呂奉先對荀含光已生怨望,遲早”

“你以為我欲與荀太尉爭權?”王允側眸冷冷看了身旁之人一眼,“荀太尉弱年,少年意氣,需得有所掣肘。至於你,我救你,不過是不欲田氏無嗣,你族父貪占朝廷財物,族中欺壓百姓,搶占**這是事實!”

田家子被陡然一罵,嚇得脖頸一縮,過了一會兒才壯起膽子道,“可……可伯父都說願以家產贖買,荀……太尉卻不許,胃口好大,將田家所有家產抄沒了才滿意。”

“太尉並不曾將田氏家產據為己有,”王允臉色一板,“你那些手段收起來,荀太尉能殺得董卓,豈是你那等雕蟲小技可傷。”

“是……是。”田姓門客連忙低頭,“王司徒襟懷坦蕩,但不可忘了,當初王莽亦是大義滅親,甚至殺子,荀氏如此行事……如今朝廷內外俱以其為首,全無非聲,河東更是只知荀氏不知天子……在下只擔心其圖謀甚大,不可不防啊。”

王允不答,俯視著那些匆匆趕來的年輕士子,甚至有人騎著馬,似乎準備追隨,臉色越發難看。

光熙三年,關中沒什麽大旱水災之類的災異,算得上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只是,長安城附近漸起連綿的莊園,大片良田屬於了隨帝西遷的公卿,除了最初一批遷來得百姓,在荀攸當初的督促下“屯田”,才分得土地,再後來因戰亂而逃到長安的平民,卻有許多都無力生活,淪為了豪族的佃戶。

看著連片土地上興起的莊園,以及在田間衣不蔽體的辛勞者,荀柔有瞬間後悔,當初是否該將土地收歸荀氏門下。

這時代就是這樣奇怪,這些田地,若是被他以太尉之名占據,那些豪強大族不會敢來碰一碰,但當這些土地屬於國家,那些滿口忠君仁義的士大夫們,就會無所顧忌的將其據為己有。

問題在於,所有簡單的捷徑都存在更大的隱患,荀柔一旦選擇了參與他們的玩法,那麽就無法阻止這些士族在地方上擴張。

畢竟在如今人口大幅度降低的情況下,無主無人的土地還多得是,他們的確會避開他荀家的土地不占,但他荀柔總不能說全天下的土地都收歸他私門吧。

讓出長安附近的沃土,換來右扶風和河東郡的“幹凈”,這是不得已的妥協畢竟不能將這些人都逼急了。

古人圍三缺一的智慧,是對人心精準剖析。

當馬車離開京畿範圍,總算漸漸莊園少了,灰土圍墻,低矮瓦屋與茅屋多起來,在田間埋頭耕作的農夫,看上去與佃戶並沒有太大區別,但田埂上卻開始出現玩耍的活潑小孩。

河東緯度更高,糧食成熟的時期要比關中晚幾日,而右扶風則與長安相差仿佛,於是荀柔巡行路線先向西。

右扶風無太守,長官稱右輔都尉,乃是之前被王允任命為陳倉令的種邵;負責軍事,在陳倉屯兵駐守,防止涼州侵襲的將領是波才,而接替堂兄荀彧在此負責經濟,即國貸後續,以及度田的是堂兄荀宜。

三足鼎立是比較穩定的結構,扶風雖不似河東那般,郡中大族被清掃一空,但總的來說還算是識趣的縮尾巴做人。

荀柔在河東清查田籍,也向京兆,左馮翊與右扶風下了同樣的命令,長安至今數據不齊,當下收集上來的東西,他看一眼就知道是糊弄人,扶風郡的田籍簿,就要清楚很多,準確性大概能達到八成以上。

這是個可以接受的數據,而有此田籍,扶風郡今年收繳賦稅就能比較實在。

地方上物價都在正常範圍,百姓風貌也能看得過去,田間作物長勢也不錯。

“關中土地確實豐饒,可與雒陽、河南相比。”荀柔站在田邊,望著正在收割的金黃麥穗,忍不住感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河東郡有豐富的鐵礦、煤礦還有鹽池,但一樣認真開坑,莊稼長勢卻與關中相去甚遠。

“太尉所言甚是,臣若不是親眼得見,也不敢相信,關中土地之豐,可與中原相比。”種邵覆合道。

“如今既定田稅十一,待收麥後,還請都尉多多辛苦,巡行各縣,審查各地收成,按各縣不同,裁定田稅。”

田稅十一是個虛數,但官吏收田稅卻不能按虛數來,而得有個定額,從前這個定額,多是按郡來算,土地貧瘠的縣裏就會越發貧窮,如今荀柔希望能夠依縣定稅賦,以減輕土地差異帶來的負擔。

原本還可以再按上田、中田、下田劃分出稅額度,但這種方式的操作難度太大了,除非右扶風度量田土時,就能將土地優劣計入簿冊,又或者縣官清廉且熟知田土,否則很容易給官吏以權謀私的空間。

“是,臣明白。”種邵不敢說辛苦。

荀太尉太用心了。

一至右扶風治所鄂縣,一見到他,就將一卷記載右扶風縣裏中官吏玩忽職守、包庇豪族、貪臟枉法等證據的紙張遞給他。

在這之前,種邵還以為自己治下的右扶風很清明呢。

太尉沒有處置這些人而是交給他,這也算給他留了面子,種邵不敢有怨言,但這樣一來,他也不能再守著鄂縣,只等著底下官吏將各地收成報數上來了。

“右扶風收得稅賦,都尉先將數目報與朝廷,待核實數目,再論是否要運送京城。”

西征本來就要從右扶風運送糧草,光以本地賦稅所征,還不足夠,也不必再運一圈長安了。

種邵微微一楞,小聲道,“太尉明歲果然要西征?”

“不錯,”荀柔也不同他賣關子,“秋收之後,我就會以防備西涼劫掠為名,先調長安兵馬三萬至陳倉也就是一個月之後,明歲開春雪化後就出兵。”

這種大型的軍事活動,前期需要大量準備和人員調度,也就無所謂保密了。

“若是扶風再有流民,收攏起來,暫充軍用,待明歲征戰過後,在行安置如何?”

已經秋收,沒辦法再種田自足,流民安置就需要地方財政支持,不如就在軍中當後勤使使,等打完仗,這些人也拿一筆軍餉,也就可以自足,同時這也減少了大軍征召民夫的數量,一舉兩得。

“多謝太尉指點。”不用處理冬季流民,能省好多事。

種邵大松一口氣,輕松許多,對荀柔的好感度瞬間提升,頓時覺得太尉果然名不虛傳,精通庶務,不受小人蒙蔽,還心思細密,能體貼下屬,著實讓人如沐春風。

巡視過右扶風,荀柔並不休息,又轉折回東北前往左馮翊。

此處左輔校尉是再次被排擠出京的蓋勳。

這位老將軍也著實可憐,在邊地縱橫馳騁,數立戰功,一顆紅心向朝廷,但在中樞卻屢屢受挫。

當初入雒陽,想聯合袁紹誅殺宦官,袁紹卻不接話,想向靈帝進言,靈帝當面受教,用他制衡何進,轉過來不到一個月,就被忌恨的宦官勢力排擠出雒陽,到長安出任京兆尹。

後來,劉辯西遷,京兆尹位置金貴起來,蓋勳先前還任了一段時間執金吾,負責京師安全,後來又因其性格剛強,被公卿排擠,荀柔見勢不妙,就請他出任左馮翊。

原本是覺得這位老將軍不適合中樞為官,希望他出任地方繼續發光發熱,但大概是心灰意冷,蓋勳到左馮翊後,就一直稱病,不怎麽管事了。

考慮到與扶風的情況不同,荀柔在左馮翊也就沒再客氣,沿途罷免、殺掉不少官吏豪強,以為震懾,繞了一大圈才回到左馮翊治所高陵。

然而,他正怒氣沖沖想要向蓋勳興師問罪,等見到這位老將軍才發現,對方竟然是真的病了。

早年軍旅生涯給蓋勳留下許多舊患,如今背瘡發作,已全然臥病不起。

“家父先前早已上書朝廷,卻遲遲不見繼者。”蓋勳之子蓋順道,“我原本想去京師問詢,父親身邊卻離不得人。”

“此事在下的確不知。”荀柔也很懵逼,但也清楚如今最重要的不是追責,連忙派人喚河東蒲阪縣令杜襲來,與蓋順一道暫代主持左馮翊政務,先把秋收度過去。

至於蓋勳上書辭官,卻未見其信,他只得寫信給荀攸,請大侄子代為調查。

等安排好馮翊,荀柔再渡黃河回到河東,最北邊的平陽也已秋收過半。

於是,在繁忙的庶務之間,他同時開始準備在河東試點掃盲。

作者有話要說:

古人二十稱弱。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