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潁川雒陽
關燈
小
中
大
第135章 潁川雒陽
寒風蕩過潁川郡收割後的田壟,將塵土吹揚。
收獲後的田野空蕩蕩,成了訓練壯丁的操場。
今年算得上風調雨順,再加上天子下令不收賦稅,潁川百姓都緩了口氣,糧倉填滿後,各縣中招呼出青壯備寇操練,各家也心甘情願的出人近年賊寇的確是多起來,潁川郡中富戶遭殃的事,屢不絕耳。
潁陰萬餘戶,上下搜羅了一千青壯,就在縣城郊野訓練。
一個多月操練,如今列隊、進退都有模有樣,但有騎兵馳過,還是會有人忍不住張望,不過一望,也就知道了,這是在郡中任都尉的荀家公子回家。
荀衍任職郡都尉有一二年,兵營建在陽翟以北,往常住在陽翟,一月甚或一季才回家一趟,如今卻每至旬日修整,就會快馬加鞭趕回潁陰。
潁陰城門衛遠遠就看到十餘騎飆風卷土而來,轉瞬眾騎就來至城門。
為首將軍將韁繩一拉,黑馬長嘶一聲,人立而止,其身後隨從騎兵亦紛紛在城門前勒馬停駐。
城門戍衛不由站直屏息。
“哈哈哈。”城頭上傳來幾聲朗笑,“兄長好威風。”
俊眉朗目的青年將軍無奈仰起頭,正看到城頭笑得眉眼彎彎的親兄弟。
“知道兄長今日當歸,諶在此恭候多時。”
潁陰城樓並不算高,荀諶轉身就下城樓來到城門前,在荀衍面前一揖。
族中子弟大半跟去青州,剩下多是老弱婦孺,大家商議過,都搬回潁陰城中居住,荀諶在縣中任了職,照顧族中上下。
荀衍望著已經而立,卻還是脾氣不改的弟弟也是沒話說,翻下馬拱拱手,“勞弟久候聽說六叔染恙,現在如何?”
他身後親兵自然也都連忙抱拳拱手。
荀諶上前替兄長牽馬,“已請過醫工看診,說是染了風寒,服藥三劑,已無大礙,只需靜心將養。”
“叔父年歲已高,你多照顧些。”荀衍點點頭,囑咐。
“這是自然,”荀諶眉頭緊了緊,“只是叔父心念含光兄長在陽翟,近來可有雒陽消息?”
“並無,含光受封陽城侯,按理該派人去接管,但連陽城至今都無消息。”荀衍搖頭。
雒陽其實傳出的消息不斷,如董卓入京,天子欲廢宮刑,董卓上書欲為黨人平反,但這些都是尋常表面上的消息,並不是他們兄弟想知道的,切中核心的消息。
雒陽城雖然重新打開,卻仿佛籠罩在煙霧之中,讓人看不清楚。
他反問,“含光也沒送信回來?”
荀諶也搖搖頭。
宮變的消息傳出來,董卓又進入雒陽,至此他們才看清,當初含光為何著急要遷族。
如今雒陽城就像一塊燒紅的木炭,城中三萬不聽朝廷號令,身經百戰的涼州兵,誰也不知何時會燃起戰火。
然而就不提雒陽城中如何,潁川與雒陽不過數百裏,出了軒轅關又幾乎一馬平川,若是雒陽有變,潁川恐怕也會成為戰地。
兄弟倆人相望一眼,都是擔憂。
“哦,對了,”氣氛有些沈悶,荀諶一挑眉,露出一抹戲謔,“雒陽消息傳至,文若可算回來了。”
他沒說的是,前些天看到小弟回來,他對著他足足笑了半刻鐘,荀文若就端著一張端莊正氣的臉看著他,一直看到他笑完為止。
荀衍回望過去,彼此自幼一道長大的兄弟,相互之間實在太了解了。
他鄭重提醒,“荀友若,你是兄長。”
所以,取笑親弟弟這種行為,是不應該。
荀諶對他哥一笑,“文若一向友悌,必不會上心。”
不管事情本身如何嚴重,兩個自幼早慧的弟弟鬧別扭這種事,就讓人忍不住想笑。
潁陰城並不大,說話間他們已跨過裏門。
讓隨行親兵先行回家,荀衍隨弟弟前往叔父家拜見。
荀彧先至,自屋中出來,恭迎兄長。
兄弟二人有一年未見,此時卻不是敘話的時候。
先入後堂拜見叔父,荀諶說起一件正事。
前幾日,有人異鄉人悄悄來潁陰縣打探荀家,不問別的事,專打探族中女子。
其人相貌穿著雖尋常,但口音卻實在明顯,一到縣中就被發現,將之抓起來審問,結果一問,他們都驚訝了。
“董氏想與我族聯姻?可笑!荒唐!”荀衍皺眉一怒。
董卓不說是亂臣賊子,也差不多,使盡奸計賴在雒陽不走,顯然不是為了要給天子修圍墻。
就退一步說,沒有這些,董氏也從來不在他家結親的名冊上,那是什麽人家?竟敢妄想他家女子!癡心妄想!
荀彧正待開口,外面傳來木屐匝匝,青衣素簪的女子端著案進屋。
“見過七姊。”荀彧三兄弟連忙都站起來施禮。
“有勞七姊。”荀彧接過食案。
“不必客氣。”荀采微微淺笑,眉目間有種淡煙輕攏的愁意,“我方才在廊下聽見你們說話,這西涼董氏欲與我族聯姻?”
“阿姊放心,我族女兒豈能嫁給兵家子?”荀衍立即道。
“我並非此意,”荀采搖搖頭,“雒陽中亦有望族,袁氏、楊氏根基深厚,崔氏、孔氏詩禮大家,我是想,為何其人偏要選我荀氏。”她頓了一頓,才輕聲道,“先前便有傳言說阿弟早與董氏勾連,如今……”
“若真有其事,董卓哪需這般偷偷打探,傳言必然非真!”荀諶立即道,“文若,你說可對?”
荀彧沈吟片刻,看向堂姊,“無論如何,含光的安危,阿姊與叔父暫且不必擔憂。”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過了九月中的霜降,雒陽天氣一日寒過一日,一入十月,就落下第一場雪。
清晨透亮,雒陽城南,開陽門外南市門口,已聚集起一群農閑後的百姓。
不一會兒,鐵甲赤裳的兵卒就壓來一群男女,拖到市口的華表下。
雪白的絲綢單衣,縱使拖拽在泥中,也仍然閃爍著柔亮的光芒;蓬頭垢面,凍得面色青白,卻依然難掩他們不同於百姓,過分細白光潤的肌膚。
最前面的是一個腰圍雄偉的中年男子,蓬亂的胡須飄在圓滾滾的白肚皮上,他被兩邊兵卒挾著,拖到最前面,撇頭回避著圍觀群眾的指點。
超過五尺的男子,都被帶到空地中央,一排排跪倒,驚恐發抖,涕泗橫流,高聲喊冤……
圍觀的百姓,對著一群斯文掃地的貴人,又興奮又緊張的議論紛紛。
監刑官見一切準備就緒,上前一步,高喊了一聲肅靜,展開帛書,一條一條歷數罪狀
阿附宦官,賣官鬻爵;侵占民田,欺男霸女;
為官昏聵,陷害賢良;偷逃稅賦,壓榨百姓;
不守禮制,衣食僭越……
聽到竟有這麽多罪狀,圍觀百姓頓時義憤填膺,方才喊冤之人漸漸熄了聲音。
不一會兒,罪狀誦完,一時刀斧齊下,人頭滾滾,飛濺的血讓前排的圍觀者驚呼著連連後退。
張家五尺以上男子全判斬首,剩餘童子及女子則判城旦舂。
被綁著帶到一邊的女子,哭泣著要撲向自己的丈夫兒子,卻被士卒拖拽著後退,錦繡的裙裾,向來只在一塵不染的地板上翩然逶迤,此時卻拽在泥裏。
周圍的百姓正歡欣鼓舞,連聲頌聖,許久才漸漸散去。
樓閣之上,荀緝小心的望向沈默的父親,不知再為誰辯解,“大人,張氏也算是罪有應得。”
一家又一家,這雒陽城中抄家滅門之事,已越來越頻繁,官品也越來越大,如今曾任三公的張溫,竟然也人頭滾落市口,這真是……
他感到自己的心跳砰砰,難以抑制。
那……可是三公啊。
荀攸雙手抄在袖子裏,沒有說話。
若說賣官鬻爵,家族中占取民田,偷逃稅賦都要判全族斬刑,那滿朝之中,簡直活不出幾個,如今在朝的二千石上,能有幾個沒給靈帝送過金銀,家中沒有在饑荒年間壓價購買民田?又或者其族所居之縣,有多少強項令,敢登門去收稅賦?
天空陰晦,重雲欲雪。
“回吧。”他一甩袖,轉身走下酒樓。
“唯。”荀緝連忙應諾,跟上去。
張氏被滅門,只是因為太有錢而已,但就算如此抄家滅門,這雒陽城,又還能再支撐幾時?
他難道不知?
……
屋內點起火盆,空氣就有些幹,荀柔輕咳著裹緊狐氅,端起盞抿了一口,繼續看手中董卓送來的上書。
這是一份為黨人平反的上書。
黨錮自桓靈二代起,至今也有三四十年,他的父親、族叔父、族中親友許多牽涉其中,中平元年黃巾起義時,靈帝曾下令赦免黨人,但既是赦免,那便確是有罪的。
平反的意味則不同。
若當初黨人並沒有錯,那麽,錯的又是誰?
荀柔無聲一笑。
上書措辭樸實,無華麗辭藻,全以真情動人,上書署名斄鄉侯董卓之後,空白一段,後面又有中書令黃琬等幾個名字。
空的這一段,是特意留給他的。
不管各自陣營如何,外戚與宦官俱滅,剩下的士人必然對這次平反熱烈歡迎,無人反對,說不得他就署名一筆,就留名青史了。
不過,這到底是安撫,還是求和?
先前張遼、張楊兩支募兵將要歸京,丁原與袁紹等人勾勾搭搭不太安穩,董卓得了消息,立即來請他合作。
他心裏明白,表面看丁建陽手下有一兩萬兵馬,加上袁氏、曹氏手中西園兵,像是有一戰之力的樣子,但實際上,丁原、袁紹、袁術、曹操等人單獨拿出來不是董卓的對手,合在一起……就更不是董卓的對手了。
與其讓董卓打一場,發現對面是枯枝敗草,信心大增,還不如讓他心中擔著點忌憚。
他答應了合作,轉頭讓呂布暗中放水,讓丁原並未元氣大傷,正好河東郡白波軍勢盛,他再下令讓丁原北上剿匪,準備等張遼、張楊兩部回來,也都給支過去。
他想的很好,這樣丁原和張遼等部在黃河北,就算不過來,也能形成威懾之勢,城中呂布的幾千精兵,董卓被鉗制,卻不會真打起來,他要怕袁紹等背後趁虛而入,幾方僵持著,雒陽才能安穩。
但他沒想到董卓畢竟是梟雄,竟能趕在張遼等人募兵回來之前,令手下率騎兵三千悄悄出城,如雷霆閃電一般,在丁原北上途中偷襲,不僅滅了丁原二萬兵馬,竟直接殺死丁原,等荀柔發現雒陽的西涼兵馬少了的時候,為時已晚!
幸好高順、呂布暫時未生異心,他們與張遼、張楊畢竟曾經同僚,更加親近,對兩人回歸路徑更清楚,如此他才提前攔截住兩人,令其不回雒陽直接北上。
河東正亂,但也是機會,青壯無依只能投軍,他們可以繼續在河東一帶招募兵士,雖不如丁原的身份威懾,但只要他們在河東占著,董卓就要忌憚。
兩人這一場過招,他是小敗,但董卓也沒有全勝。
不魚死網破,合作就要繼續。
荀柔提筆在上書上署名,忍不住嘆了口氣。
若是公達在此,也許,他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將上書放在一側,他搓了搓有些凍僵的指尖,打開案上的文書。
喧嘩之聲,由外至裏,很快有尚書郎難掩驚訝的沖進來
“袁本初方才與董公大吵一架,懸節東門,已離雒陽而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寒風蕩過潁川郡收割後的田壟,將塵土吹揚。
收獲後的田野空蕩蕩,成了訓練壯丁的操場。
今年算得上風調雨順,再加上天子下令不收賦稅,潁川百姓都緩了口氣,糧倉填滿後,各縣中招呼出青壯備寇操練,各家也心甘情願的出人近年賊寇的確是多起來,潁川郡中富戶遭殃的事,屢不絕耳。
潁陰萬餘戶,上下搜羅了一千青壯,就在縣城郊野訓練。
一個多月操練,如今列隊、進退都有模有樣,但有騎兵馳過,還是會有人忍不住張望,不過一望,也就知道了,這是在郡中任都尉的荀家公子回家。
荀衍任職郡都尉有一二年,兵營建在陽翟以北,往常住在陽翟,一月甚或一季才回家一趟,如今卻每至旬日修整,就會快馬加鞭趕回潁陰。
潁陰城門衛遠遠就看到十餘騎飆風卷土而來,轉瞬眾騎就來至城門。
為首將軍將韁繩一拉,黑馬長嘶一聲,人立而止,其身後隨從騎兵亦紛紛在城門前勒馬停駐。
城門戍衛不由站直屏息。
“哈哈哈。”城頭上傳來幾聲朗笑,“兄長好威風。”
俊眉朗目的青年將軍無奈仰起頭,正看到城頭笑得眉眼彎彎的親兄弟。
“知道兄長今日當歸,諶在此恭候多時。”
潁陰城樓並不算高,荀諶轉身就下城樓來到城門前,在荀衍面前一揖。
族中子弟大半跟去青州,剩下多是老弱婦孺,大家商議過,都搬回潁陰城中居住,荀諶在縣中任了職,照顧族中上下。
荀衍望著已經而立,卻還是脾氣不改的弟弟也是沒話說,翻下馬拱拱手,“勞弟久候聽說六叔染恙,現在如何?”
他身後親兵自然也都連忙抱拳拱手。
荀諶上前替兄長牽馬,“已請過醫工看診,說是染了風寒,服藥三劑,已無大礙,只需靜心將養。”
“叔父年歲已高,你多照顧些。”荀衍點點頭,囑咐。
“這是自然,”荀諶眉頭緊了緊,“只是叔父心念含光兄長在陽翟,近來可有雒陽消息?”
“並無,含光受封陽城侯,按理該派人去接管,但連陽城至今都無消息。”荀衍搖頭。
雒陽其實傳出的消息不斷,如董卓入京,天子欲廢宮刑,董卓上書欲為黨人平反,但這些都是尋常表面上的消息,並不是他們兄弟想知道的,切中核心的消息。
雒陽城雖然重新打開,卻仿佛籠罩在煙霧之中,讓人看不清楚。
他反問,“含光也沒送信回來?”
荀諶也搖搖頭。
宮變的消息傳出來,董卓又進入雒陽,至此他們才看清,當初含光為何著急要遷族。
如今雒陽城就像一塊燒紅的木炭,城中三萬不聽朝廷號令,身經百戰的涼州兵,誰也不知何時會燃起戰火。
然而就不提雒陽城中如何,潁川與雒陽不過數百裏,出了軒轅關又幾乎一馬平川,若是雒陽有變,潁川恐怕也會成為戰地。
兄弟倆人相望一眼,都是擔憂。
“哦,對了,”氣氛有些沈悶,荀諶一挑眉,露出一抹戲謔,“雒陽消息傳至,文若可算回來了。”
他沒說的是,前些天看到小弟回來,他對著他足足笑了半刻鐘,荀文若就端著一張端莊正氣的臉看著他,一直看到他笑完為止。
荀衍回望過去,彼此自幼一道長大的兄弟,相互之間實在太了解了。
他鄭重提醒,“荀友若,你是兄長。”
所以,取笑親弟弟這種行為,是不應該。
荀諶對他哥一笑,“文若一向友悌,必不會上心。”
不管事情本身如何嚴重,兩個自幼早慧的弟弟鬧別扭這種事,就讓人忍不住想笑。
潁陰城並不大,說話間他們已跨過裏門。
讓隨行親兵先行回家,荀衍隨弟弟前往叔父家拜見。
荀彧先至,自屋中出來,恭迎兄長。
兄弟二人有一年未見,此時卻不是敘話的時候。
先入後堂拜見叔父,荀諶說起一件正事。
前幾日,有人異鄉人悄悄來潁陰縣打探荀家,不問別的事,專打探族中女子。
其人相貌穿著雖尋常,但口音卻實在明顯,一到縣中就被發現,將之抓起來審問,結果一問,他們都驚訝了。
“董氏想與我族聯姻?可笑!荒唐!”荀衍皺眉一怒。
董卓不說是亂臣賊子,也差不多,使盡奸計賴在雒陽不走,顯然不是為了要給天子修圍墻。
就退一步說,沒有這些,董氏也從來不在他家結親的名冊上,那是什麽人家?竟敢妄想他家女子!癡心妄想!
荀彧正待開口,外面傳來木屐匝匝,青衣素簪的女子端著案進屋。
“見過七姊。”荀彧三兄弟連忙都站起來施禮。
“有勞七姊。”荀彧接過食案。
“不必客氣。”荀采微微淺笑,眉目間有種淡煙輕攏的愁意,“我方才在廊下聽見你們說話,這西涼董氏欲與我族聯姻?”
“阿姊放心,我族女兒豈能嫁給兵家子?”荀衍立即道。
“我並非此意,”荀采搖搖頭,“雒陽中亦有望族,袁氏、楊氏根基深厚,崔氏、孔氏詩禮大家,我是想,為何其人偏要選我荀氏。”她頓了一頓,才輕聲道,“先前便有傳言說阿弟早與董氏勾連,如今……”
“若真有其事,董卓哪需這般偷偷打探,傳言必然非真!”荀諶立即道,“文若,你說可對?”
荀彧沈吟片刻,看向堂姊,“無論如何,含光的安危,阿姊與叔父暫且不必擔憂。”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過了九月中的霜降,雒陽天氣一日寒過一日,一入十月,就落下第一場雪。
清晨透亮,雒陽城南,開陽門外南市門口,已聚集起一群農閑後的百姓。
不一會兒,鐵甲赤裳的兵卒就壓來一群男女,拖到市口的華表下。
雪白的絲綢單衣,縱使拖拽在泥中,也仍然閃爍著柔亮的光芒;蓬頭垢面,凍得面色青白,卻依然難掩他們不同於百姓,過分細白光潤的肌膚。
最前面的是一個腰圍雄偉的中年男子,蓬亂的胡須飄在圓滾滾的白肚皮上,他被兩邊兵卒挾著,拖到最前面,撇頭回避著圍觀群眾的指點。
超過五尺的男子,都被帶到空地中央,一排排跪倒,驚恐發抖,涕泗橫流,高聲喊冤……
圍觀的百姓,對著一群斯文掃地的貴人,又興奮又緊張的議論紛紛。
監刑官見一切準備就緒,上前一步,高喊了一聲肅靜,展開帛書,一條一條歷數罪狀
阿附宦官,賣官鬻爵;侵占民田,欺男霸女;
為官昏聵,陷害賢良;偷逃稅賦,壓榨百姓;
不守禮制,衣食僭越……
聽到竟有這麽多罪狀,圍觀百姓頓時義憤填膺,方才喊冤之人漸漸熄了聲音。
不一會兒,罪狀誦完,一時刀斧齊下,人頭滾滾,飛濺的血讓前排的圍觀者驚呼著連連後退。
張家五尺以上男子全判斬首,剩餘童子及女子則判城旦舂。
被綁著帶到一邊的女子,哭泣著要撲向自己的丈夫兒子,卻被士卒拖拽著後退,錦繡的裙裾,向來只在一塵不染的地板上翩然逶迤,此時卻拽在泥裏。
周圍的百姓正歡欣鼓舞,連聲頌聖,許久才漸漸散去。
樓閣之上,荀緝小心的望向沈默的父親,不知再為誰辯解,“大人,張氏也算是罪有應得。”
一家又一家,這雒陽城中抄家滅門之事,已越來越頻繁,官品也越來越大,如今曾任三公的張溫,竟然也人頭滾落市口,這真是……
他感到自己的心跳砰砰,難以抑制。
那……可是三公啊。
荀攸雙手抄在袖子裏,沒有說話。
若說賣官鬻爵,家族中占取民田,偷逃稅賦都要判全族斬刑,那滿朝之中,簡直活不出幾個,如今在朝的二千石上,能有幾個沒給靈帝送過金銀,家中沒有在饑荒年間壓價購買民田?又或者其族所居之縣,有多少強項令,敢登門去收稅賦?
天空陰晦,重雲欲雪。
“回吧。”他一甩袖,轉身走下酒樓。
“唯。”荀緝連忙應諾,跟上去。
張氏被滅門,只是因為太有錢而已,但就算如此抄家滅門,這雒陽城,又還能再支撐幾時?
他難道不知?
……
屋內點起火盆,空氣就有些幹,荀柔輕咳著裹緊狐氅,端起盞抿了一口,繼續看手中董卓送來的上書。
這是一份為黨人平反的上書。
黨錮自桓靈二代起,至今也有三四十年,他的父親、族叔父、族中親友許多牽涉其中,中平元年黃巾起義時,靈帝曾下令赦免黨人,但既是赦免,那便確是有罪的。
平反的意味則不同。
若當初黨人並沒有錯,那麽,錯的又是誰?
荀柔無聲一笑。
上書措辭樸實,無華麗辭藻,全以真情動人,上書署名斄鄉侯董卓之後,空白一段,後面又有中書令黃琬等幾個名字。
空的這一段,是特意留給他的。
不管各自陣營如何,外戚與宦官俱滅,剩下的士人必然對這次平反熱烈歡迎,無人反對,說不得他就署名一筆,就留名青史了。
不過,這到底是安撫,還是求和?
先前張遼、張楊兩支募兵將要歸京,丁原與袁紹等人勾勾搭搭不太安穩,董卓得了消息,立即來請他合作。
他心裏明白,表面看丁建陽手下有一兩萬兵馬,加上袁氏、曹氏手中西園兵,像是有一戰之力的樣子,但實際上,丁原、袁紹、袁術、曹操等人單獨拿出來不是董卓的對手,合在一起……就更不是董卓的對手了。
與其讓董卓打一場,發現對面是枯枝敗草,信心大增,還不如讓他心中擔著點忌憚。
他答應了合作,轉頭讓呂布暗中放水,讓丁原並未元氣大傷,正好河東郡白波軍勢盛,他再下令讓丁原北上剿匪,準備等張遼、張楊兩部回來,也都給支過去。
他想的很好,這樣丁原和張遼等部在黃河北,就算不過來,也能形成威懾之勢,城中呂布的幾千精兵,董卓被鉗制,卻不會真打起來,他要怕袁紹等背後趁虛而入,幾方僵持著,雒陽才能安穩。
但他沒想到董卓畢竟是梟雄,竟能趕在張遼等人募兵回來之前,令手下率騎兵三千悄悄出城,如雷霆閃電一般,在丁原北上途中偷襲,不僅滅了丁原二萬兵馬,竟直接殺死丁原,等荀柔發現雒陽的西涼兵馬少了的時候,為時已晚!
幸好高順、呂布暫時未生異心,他們與張遼、張楊畢竟曾經同僚,更加親近,對兩人回歸路徑更清楚,如此他才提前攔截住兩人,令其不回雒陽直接北上。
河東正亂,但也是機會,青壯無依只能投軍,他們可以繼續在河東一帶招募兵士,雖不如丁原的身份威懾,但只要他們在河東占著,董卓就要忌憚。
兩人這一場過招,他是小敗,但董卓也沒有全勝。
不魚死網破,合作就要繼續。
荀柔提筆在上書上署名,忍不住嘆了口氣。
若是公達在此,也許,他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將上書放在一側,他搓了搓有些凍僵的指尖,打開案上的文書。
喧嘩之聲,由外至裏,很快有尚書郎難掩驚訝的沖進來
“袁本初方才與董公大吵一架,懸節東門,已離雒陽而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