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20章 人心可取

關燈
第120章 人心可取

“昔王莽之亂,典籍殘落,光武中興,采求闕文,補綴漏逸,至遷還洛陽,經牒秘書載之二千餘兩,當時以為盛況。至今以來,典籍之數,已參倍於前,而多有雜亂,久未規整……

夏日炎陽熾烈,卻並未嚇退熱情的人群。

太學門前廣場,被太陽曬得發燙。

上百儒服玄冠的士子,以及看熱鬧的雒陽居民,圍著掛縑帛昭告的華表,將太學前街道堵得水洩不通。

站在前排的士子,正自告奮勇為眾人宣讀布告。

“今詔選天下學通行修,經中者以為博士,書法工整,志節清白,心細堅毅者入為諸生,講習之餘,共參舊籍,查補缺漏,更錄整理……博士歲奉六百石,布百匹,諸生歲奉一百石,布三十匹……”

這份布告,竟是太學公開招聘博士和諸生的文書!

太學博士、學生,向來或地方推舉,或是高官子弟,何曾許天下人隨意報名?

竟如尋常庠學哦,還不同,還要通過策試。

但不過是策試而已。

自負才學的儒生並不在少數。

“果然按照告示所寫,通過策試,便能入太學?”有人難以置信。

“不知這策試難不難?參補整理辟雍、蘭臺典籍,莫非只要入選,就能看到這兩殿珍藏經典?”有人躍躍欲試。

“只要成為諸生,竟就百石有歲奉?”有人歡欣鼓舞。

“諸君,天子沖齡繼位,先免賦稅,知憫天下,再興太學,修典籍,知文教之重,仁愛百姓,再興教化,此聖君之相也!”儒生之中一人熱烈道。

“正是。”“不錯。”眾人紛紛讚同。

“聽聞,天子如今外著袞服視事,內著孝服守喪,不近女樂,心喪受孝,如此高行堪比虞舜。”這是知道內幕的士人。

“不錯,聽說先帝本不喜天子,更喜渤海王。”“對,我也聽說過。”“小兒子嘛。”這是被董太後輿論影響,熱愛小道消息的普通雒陽居民。

“天子是厚道人啊。”有人感嘆。

“正是,正是。”眾人點頭。

“聽說為守孝,這三年,連皇後都不娶了。”又有人道。

“哇”這是看熱鬧的路人。

作為路人甲,聽到堂堂天子,為父守孝,竟連老婆都不娶,頓時露出毫不做作的驚嘆表情。

“天子聖明!”一人高呼。

“天子聖明”一些人相和。

“天子聖明”更多人被激情影響,歡欣鼓舞。

“聰睿聖明,無過天子啊”一個老儒生在人群之中,眼淚花花,仰天長嘆。

太學門內,高闕巍峨,峨冠博帶的儒者們搖著折扇,坐於閣中,俯望門前勝景。

“民心可用,民心所歸啊。”說話之人,正是新入太學為博士的老大夫蔡邕。

雖則何進將之征辟入朝,許以尚書、侍郎之位,但其一聽說太學要整理辟雍和蘭臺之中所存典籍,立即拋棄何進,改投太學懷抱。

其人被眾人激情感染,見手中折扇“啪”一聲合攏,擡手揮起,如同指揮了一首交響樂。

年輕的太傅掩唇輕咳,長睫低垂,袖邊朱紅,稱著膚色似更白一層,宛若傅粉。

同為辟雍典籍勾來的邊讓,手中扇子搖得飛起,心中嘩啦啦流淌好多艷詞麗句,恨不得面前擺了紙筆,讓他縱情揮毫。

太傅沒註意他,只探眸望向身旁的太學祭酒鄭玄。

鄭玄頷首,一手撚了撚長須,一手折扇輕搖。

只有他二人知道,這是安排好的。

起哄的人是鄭玄的學生,主意……是荀柔捏著鼻子出的。

他要在幾個月間,給劉辯搞出點名聲來。

儒生,本就是最容易煽動、最喜歡發言的群體。

投桃報李,一條看似通天之道,已足以讓其之熱血沸騰。

不過鄭老先生,深谙控制輿論之道,他一提話頭,對方就悠然心會,還將場面搞到如此地步,不得不說,挺讓他大跌眼鏡的。

畢竟一開始,請這位老先生做太學祭酒,他並不願意。

撇開多年的學術爭論,就其人為迎合朝廷和風氣,在六經註解中,夾雜讖緯,讓荀柔對他初始印象不太好。

從原始自然崇拜,到神靈崇拜,再到唯物主義萌芽,拒絕宿命論,拒絕消極世界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是先進思想。

作為一代學者巔峰,鄭玄應該清楚這個道理。

然而接觸過後,他竟發現,再沒有人比鄭玄更適合作如今的太學祭酒:包容、隨和、專註學術,以及變通。

“日後,太學便托付給鄭公了。”低頭,長揖一禮,廣袖垂落席間,“還請鄭公多加費心。”

“太傅放心,亦請陛下放心。”比起廟堂之上誇張表演,此時鄭玄的對揖,姿勢更為莊重真誠。

熱鬧也看了,鄭祭酒學生的控場能力也見識了,荀柔起身,準備離開。

太學是鄭祭酒的主場,他就是來旁觀,這邊既然諸事順利,他還得趕回宮。

何進死磕宦官,兩邊暗潮洶湧,但這麽大一個朝廷,治下十三州地,每天千頭萬緒的繁雜瑣事,不能放著,等兩邊決一勝負之後再作處理。

今年賦稅不收,但國庫要清點,俸祿要分發,治安要維護,百姓要安撫,官員要安排,還有在長安駐守部隊,大赦天下的章程,今年雨水還好,但各地、尤其是冀州黃河沿岸水渠要安排巡查,各地官員恭賀新帝的奏章以及賀禮,近來也陸續入京……

想起尚書臺內堆積如山的資料以及文書,他就感到前兩日大將軍宴會上飲酒吹風,而一直隱隱作痛的太陽穴,有一根神經在跳鬥牛舞。

但有人並不準備輕易讓他走。

“聽聞,讓陛下袞服之下,白衣守孝,三年不立皇後,不作私樂,乃是太傅之意?”

荀柔頓步回身,看向安坐在席的議郎孔融,“天子願守三年喪期,以為天下表率,又不欲以私意耽誤正事,孔君以為不應當?”

戴孝上班之議,在上一次朝議時,被劉辯當眾背誦,造成極大轟動。

作為理論根據,那篇極有說服力的論文,槍手不是他,是大兄荀悅。

荀彧替他寫信回家咨詢後,仲豫大兄就寄來這篇文章,有理有據,旁征博引,全是正言嘉論。

劉辯背誦過後,朝堂公卿震憾,張口結舌說不出話,荀柔當機立斷宣布進入下一議題,直接將之作成全場默認。

等眾人回過神來,不免為“天子”表率帶來的好處所攝,再加上文章完美無缺,找不到攻擊點,也就猶猶豫豫,半推半就,真當做默認了。

畢竟,公卿百官也不想三年孝期耽誤工作嘛。

今日被問起,還是第一次。

他稍稍提起興趣。

“並非如此,天子仁孝兩全自然令人佩服,”斑白長眉抖擻一下,孔融拱手道,“只是此舉古來未有,非先王之道啊。”

……哦。

輕捉著衣袖的手,又放開了。

跌停。

“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每天要有新進步。

這話正是孔融他十八加二輩老祖宗孔夫子說的。

“學既如此,人亦如此。”他擡起手指,在銅制冰盤上輕輕一敲,銅盤被冰凍得緊實,一敲有如金玉脆響,“此物,”接著他目光落在孔融手中折扇上,“此物,先王之時亦未有也。”

滿屋笑聲輕快,充滿愉快的空氣,就連提問的孔融也笑起來。

“含光果然捷才。”蔡邕讚嘆並發出邀請,“改日請來家中,共論經義。”

上班,上班。

“如此,柔先告辭。”荀柔微微一笑,再次拱手道別。

從闕樓下來,太學門前依然在熱鍋沸騰。

囑咐車駕從太學旁門離開,勿要驚擾,荀柔坐進車內,疲憊的揉了揉額角。

當初他還曾在堂兄面前說,釜底抽薪,破而後立,如今卻成了為這破船奔波的修補匠了。

車駕入宮門,直行至尚書臺下。

比起正殿,尚書臺階梯只有九級,荀柔登臺入殿,殿中諸人已得消息,各出其室在門前等候,彼此行禮。

尚書臺,原為少府下屬之一,為首尚書令,下設六曹尚書,常侍曹負責中央的公卿,左、右二千石曹,共負責各地方郡國長官,南、北客曹負責外交,民曹負責所有上書奏章。其下設侍郎,處理各曹瑣事。

所以……這不就把天下內外管完了嘛。

“太傅。”玄衣青年拱手相請,神態恭敬。

“阿……”荀柔到嘴邊的稱呼,在青年不溫不慍的目光下,委屈改口,“荀侍郎。”

“方才聽聞,大將軍請入拜見太後了。”一個尚書說著,期待的向他望來,顯然想探聽點內幕。

“……啊。”荀柔楞了一楞,在堂兄警示的目光之下,拱了拱手,“多謝告知。”

“此乃禁中之事,誰人可得而知之?”尚書盧植耿直道。

“這”尚書頓露羞惱。

“好了,好了,”尚書令出來打圓場,“楊尚書年少戲言,盧尚書年長包涵,還歸各室,還歸各室。”

尚書臺自有分工,需要荀柔上手處置的事不多,但需要看的資料文書卻很龐雜。

他當侍中之時,只需要陪靈帝劉宏插科打諢,再給劉辯講幾篇文章,國家政務全未接觸。

如今,落到他手上的文書,每一份卻都是關乎天下民生的大事,決斷只簡短數語,卻必須對相關領域有深入了解,否則稍有不慎,便會造成看得見的損失。

在荀柔圍觀太學招生,翻越資料、批改文書直到天黑,度過充實一天,何進也經歷了心情跌宕起伏的一日。

“太後聽信何苗與舞陽君,竟斥責於我,說我專殺左右,還說我殺宦官,是擅權以弱社稷!”入宮之時何進有多自信,出宮之時便有多憤懣委屈。

回到大將軍府,他望著召集的眾士,壓制十餘年,好不容易掌握大權,竟又處處掣肘的憤怒郁悶,在這一刻爆發,“殺蹇碩,誅董氏,哪一件不是我出力?我之所為,難道不都是為了天子,為了社稷安定?非我,豈有她之今日!”

袁紹與其親近之士人各對視一眼,知道火候已足,於是拱手向何進道,“大將軍,紹有一計,可解將軍之難。

“大將軍何不用靈帝之時舊例,招四方之將入京?”

【舊儀,父母喪,即去官歸家,閉門守孝三年不聞世事,柔以為謬,諫於懿帝,帝方繼位,深納之,則外著袞服,內服斬衰,不私樂樂,如是三年,舊俗既改。】

作者有話要說:

註一個:何進和何皇後同父異母,和何苗同母異父,舞陽君是他後媽,何苗是舞陽君帶進何家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