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其子證之
關燈
小
中
大
第13章 其子證之
荀悅被反駁,並不生氣,仍然神色溫和,他略傾身向荀柔的方向,“那麽,阿善更讚同葉公?”
“也不是。”荀柔收到鼓勵,坐直身道,“可以私下多賠給人家嗎?”
他知道葉公家鄉這樣處事方法,社會風氣不好。
所以,補償損失,庭外和解,行不?
荀悅失笑,點點頭,“嗯……如此,似亦不失為好辦法。”
荀彧亦露出一絲淺笑。
“大兄,我哪裏說錯了嗎?”
兄長不會給他來一句“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吧,這就有點迂腐了。
“可以告訴為兄,你是所思為何?”荀悅溫聲問道。
“恩義要講,兒子將父親告官,顯然無情無義,但公序公德,也要講,大家都只以自己的家為家,只顧自己,天下會出問題吧?”荀柔未與荀悅相交,不知道這位大兄性情如何,會不會覺得他說聖人壞話大逆不道,他悄悄牽住荀彧的袖子。
小哥哥微笑點頭鼓勵,於是荀柔繼續道,“父子相隱不過是小義,但偷盜就是偷盜,拿別人成全自己,這豈能能算仁德?”
將自己、家族置於國家之前,難道不正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根由?
“嗯……”小孩倔強又緊張的表情,讓荀悅正色,他原本只當小堂弟年幼懵懂,才說出童言稚語,但一番聽來,卻頗有可以深思之處,顯然能聽懂他們先前議論。
如此,就不能只當他做懵懂孩童敷衍。
他認真想了想,含笑點頭道,“阿善所說,正是君子之道。《禮記》中有言: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孟子亦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聖教人以孝,是要讓人先學孝道,然後推己及人,仁愛天下。阿善能想到這些,將來定能成為兼濟天下的君子”
荀悅含笑頷首,拱手長揖,“方才失禮於君子,悅當向阿弟賠罪。”
“彧亦受教。”荀彧也含笑擡手對荀柔拱拱手。
“……兄長們不必。”荀柔不好意思的牽起堂兄的袖擺擋住臉。
就這……他就君子了……堂兄們對他,是不是有什麽神奇濾鏡啊。
荀悅莞爾一笑,繼續道,“春秋之時,各國國法不同,魯國崇詩書教化,使民懂禮儀,知忠孝仁義之道,故鄉俗之中,父子相隱。葉公治楚國,以嚴刑律法,偷盜則墨字其面,如若家人不揭舉,則一家連坐,故楚國之人則多子為父證,論語中此段,是孔子與葉公論治國之法。”
……你們討論的不是理想國哲學形而上,而是執政方針?所以,不是偷羊問題,是人治和法治對比?
告辭。
“阿善方才所言,是君子正道,”荀悅耐心徇徇教導,“不過,世有君子、有小人、有中人,君子只需動之以情,小錯即能改過,小人無德,唯刑罰使之畏懼,此上下之分不移,其於的人,屬中人之資,介乎二者之間,為政者,若能引中人納君子之途,則世間安定,天下太平;若是昏君當世,政局隳壞,人心背離,中人墮入小人之道,則天下大亂,民不能安,這正是天下治亂之道。”
“魯國、楚國據說春秋之大國,魯國之政,楚國之政,若是阿善你,選擇哪一種呢?”
荀悅此時的表情,像極了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作附加題的老師。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楚國都能占一席之地,從這個角度來說,魯國似乎比不上楚國,但就事論事,嚴法傷人情,寬縱則盜賊不盡……嗯……他一個小屁民,為什麽要考這麽難的問題?咱還是回來原題幹吧。
“……不如這樣,如果父親有罪,由兒子檢舉,但其子自願分其罪責,則其父之罪遞以減一等,獎勵做父親的教養好兒子,正直且孝順。其子則充役一次,既全父子之情,又全國法,如何?”
現代司法尚且有血緣回避程序,此時不比現代,小孩生下來吃的、穿的、用的甚至將來的教育、未來工作,全依靠父母,在漢代,未成年兒童還要交人頭稅,這筆錢,也是父母所出。
在這種情況下,明知道父親被告後罪刑很重,還能主動去告官,風氣至此,可以說全無人情,但如孔子所說,故意隱瞞,以國家論,危害當然也很大。
“若是,兒子不願檢舉呢?”荀悅笑著問道。
“嗯……如果父親有罪,父子相隱,被人揭發,父子具以偷盜罪論刑……其子之罪減刑一等。雖然孝道值得倡導,但偷盜之罪,仍然應受懲罰。”荀柔認真想了想道,“這樣可以嗎?”
“嗯,”荀悅點點頭,不回答可以還是不可,繼續問道,“若是其子不願為其分罪呢?”
“如果父親有罪,兒子檢舉,不願分其罪責,”荀柔漸漸說嗨,仿佛自己真成了程序員,出口成憲那種,“當父親的自然當以其罪論行,做兒子的亦違孝道,論罪一等……嗯……輸作城旦舂。”
這種兒子,生下來就是個叉燒,貢獻給國家算了。
輸作城旦舂……荀悅忍住笑,小堂弟大概是不知才在哪聽說過城旦舂,這就用上了,世上的法令哪有這樣的。
他眼睫一瞬,微笑看向荀彧,“彧弟以為如何?”
“第一等不如換成,其子可以身代之?”荀彧稍稍思考回答。
荀悅含笑點頭。
“那做這人的兒子,豈不是倒黴?”道德綁架啊。
荀柔膽子這會兒大起來,他是看出來,大兄的脾氣、涵養也很好,不會輕易生氣。
荀悅果然沒有生氣,只是卻不知,該不該解釋清楚,或者荀柔是否能夠明白。
荀彧接聲解釋,“時人重名,子代父罪,乃是義節之舉,當為世範。”
哦,荀柔恍然。
舉孝廉舉孝子、舉廉吏。
這年頭,要想當官,不是靠父母,就是靠名聲,那些一心要青雲直上的人,當然會願意受點苦來賺取名聲。
子代父罪,這不是孝子又是什麽?就算一時受罰,還可以錢贖罪,還有大赦天下,相比起來,這筆生意可以作。
……不得不說,荀彧小哥作的補充,從宏觀上,符合時下風氣,抓住主要矛盾,若是分數能實體化,小哥哥頭上大概會冒出+100分。
但是,他還是有點不爽,畢竟……畢竟這樣的事情,大概不只是一道題。
這是交換,社會風氣,民間風俗,真能改善嗎?其實,連他自己方才所說,都不過是一時之選,是用巧而已。
“不要這樣,不要這樣,”荀悅終於忍不住笑起來,伸手揉荀柔的沖天辮,安慰他道,“阿善能想到這些,將來定能成為能吏,造福一方,再做到司徒之位,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設置邢獄啦。”
小堂弟的表情生動活潑,眼睛清亮,很討人喜歡吶。
“正是如此,阿善當以此勉勵。”荀彧淺笑點頭,為他添滿杯,“懷天下之志,將來做個道德君子,以德行教化萬民。”
嘿嘿,大家都對他寄予厚望,壓力很大呀。荀柔被兩位兄長成功順毛,臉紅低頭。
荀悅同荀彧相視一笑,答疑繼續,荀柔再沒碰到能聽懂的題幹,很快將註意力轉移。
面前小木碟裏,擺著四塊米糕,每個只有他的掌心大,極其細膩,捏成五瓣梅花,中間細細刻出花蕊,精致得讓人不舍得入口。
他拿起米糕正欣賞,突然感覺自己的袖子被向後扯了扯,不由轉過頭去。
一個白嫩嫩的小蘿蔔頭,頂著一小戳的黃毛,又細又嫩的小手捉著他的袖子,笑得天真無邪,“阿兄~”
“哎~”有點可愛怎麽辦?
難怪大家都喜歡捋他的朝天辮,這種發型真是自帶萌點。
“哈哈,”正在為荀彧解答的荀悅哈哈一笑,側過頭來,“阿賢,當叫叔父。”
“阿……阿叔?”小朋友眨了眨懵懂的眼睛。
嘎嘎,沒想到吧,荀柔對滿臉迷茫阿義小朋友得意一笑,雖然看上去也就大那麽一點點,但是呢,他的輩分就是挺高。
“過來。”荀悅向兒子招招手。
“阿叔……”阿賢小朋友十分不給親爹面子,仍然扯了扯荀柔的袖子,笑得唇角口水晶瑩。
荀柔看看笑得流口水的小朋友,又看看自己手中的米糕,覺得破了案。不過,都做叔叔了,當然要大方,他伸手將米糕遞過去,“給嗷~”
荀柔不可置信的睜大眼睛。
被、啃、了。
他居然被啃了。
阿賢小朋友沒有啃糕,而是一口咬住他的手。
“松口!”說疼也不疼,就是感覺小牙在手背上磨磨得發癢,然後整個手都濕乎乎黏答答的。
“嗚嗚……”小朋友睜大懵懂如小鹿的眼睛,雙手抓緊著荀柔的手,就不松口。
這是被當成泡椒鳳爪還是紅燒豬蹄了?
耳邊聽著大兄爽朗的笑聲,在荀彧小哥幫助下,好不容易拯救了自己的荀柔,望著口水淋漓,印著四個圓潤牙印的手背十分呆滯。
“……阿叔?”小朋友伸手拽住荀柔的袖子,一臉無辜。
沒有!
沒有叔了、沒有!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其父攘羊,算是論語裏經典論段,本身比較覆雜。
荀柔的說法不論罪刑,和古代律法是不太一樣,所以仲豫大兄是在哄他的啦。畢竟是小說不是社論,所以正文就不展開來細論了。
有位大佬說過:具體事情具體,東漢時代整個社會環境和現在肯定很不相同,所以就算要治理,方式也不能照搬現代的呀。
孔子崇尚用道德治理,在宏觀上不算錯,但是有些細節還很值得商榷。法治在那個時代,基礎不足,也沒法做到司法公正,所以保持社會穩定,對人自我約束的要求比現在更高,所謂君子慎獨,就是這個道理。
當時很多東西放到現在可能很難接受,但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其實是可以解釋的。
有為法學大佬說過:法律規定對應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理性人,因為人類本身就不存在絕對理性。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量刑區間的存在。
連現代社會,法律也是允許血緣回避的(不是助紂為虐哦)。在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下,這種做法違背人情的程度比現代更嚴重。
法律本身的作用是工具,工具是為達到目的存在的,不是為了一定要用他存在的,如果社會真的能達到理想的“天下為公”,那麽這種工具是否正在使用,還是只是擺在那裏,又有什麽區別呢?
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孔子一套理論失敗了,只是即使失敗,卻也不是沒有一點可取之處,對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荀悅被反駁,並不生氣,仍然神色溫和,他略傾身向荀柔的方向,“那麽,阿善更讚同葉公?”
“也不是。”荀柔收到鼓勵,坐直身道,“可以私下多賠給人家嗎?”
他知道葉公家鄉這樣處事方法,社會風氣不好。
所以,補償損失,庭外和解,行不?
荀悅失笑,點點頭,“嗯……如此,似亦不失為好辦法。”
荀彧亦露出一絲淺笑。
“大兄,我哪裏說錯了嗎?”
兄長不會給他來一句“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吧,這就有點迂腐了。
“可以告訴為兄,你是所思為何?”荀悅溫聲問道。
“恩義要講,兒子將父親告官,顯然無情無義,但公序公德,也要講,大家都只以自己的家為家,只顧自己,天下會出問題吧?”荀柔未與荀悅相交,不知道這位大兄性情如何,會不會覺得他說聖人壞話大逆不道,他悄悄牽住荀彧的袖子。
小哥哥微笑點頭鼓勵,於是荀柔繼續道,“父子相隱不過是小義,但偷盜就是偷盜,拿別人成全自己,這豈能能算仁德?”
將自己、家族置於國家之前,難道不正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根由?
“嗯……”小孩倔強又緊張的表情,讓荀悅正色,他原本只當小堂弟年幼懵懂,才說出童言稚語,但一番聽來,卻頗有可以深思之處,顯然能聽懂他們先前議論。
如此,就不能只當他做懵懂孩童敷衍。
他認真想了想,含笑點頭道,“阿善所說,正是君子之道。《禮記》中有言: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孟子亦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聖教人以孝,是要讓人先學孝道,然後推己及人,仁愛天下。阿善能想到這些,將來定能成為兼濟天下的君子”
荀悅含笑頷首,拱手長揖,“方才失禮於君子,悅當向阿弟賠罪。”
“彧亦受教。”荀彧也含笑擡手對荀柔拱拱手。
“……兄長們不必。”荀柔不好意思的牽起堂兄的袖擺擋住臉。
就這……他就君子了……堂兄們對他,是不是有什麽神奇濾鏡啊。
荀悅莞爾一笑,繼續道,“春秋之時,各國國法不同,魯國崇詩書教化,使民懂禮儀,知忠孝仁義之道,故鄉俗之中,父子相隱。葉公治楚國,以嚴刑律法,偷盜則墨字其面,如若家人不揭舉,則一家連坐,故楚國之人則多子為父證,論語中此段,是孔子與葉公論治國之法。”
……你們討論的不是理想國哲學形而上,而是執政方針?所以,不是偷羊問題,是人治和法治對比?
告辭。
“阿善方才所言,是君子正道,”荀悅耐心徇徇教導,“不過,世有君子、有小人、有中人,君子只需動之以情,小錯即能改過,小人無德,唯刑罰使之畏懼,此上下之分不移,其於的人,屬中人之資,介乎二者之間,為政者,若能引中人納君子之途,則世間安定,天下太平;若是昏君當世,政局隳壞,人心背離,中人墮入小人之道,則天下大亂,民不能安,這正是天下治亂之道。”
“魯國、楚國據說春秋之大國,魯國之政,楚國之政,若是阿善你,選擇哪一種呢?”
荀悅此時的表情,像極了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作附加題的老師。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楚國都能占一席之地,從這個角度來說,魯國似乎比不上楚國,但就事論事,嚴法傷人情,寬縱則盜賊不盡……嗯……他一個小屁民,為什麽要考這麽難的問題?咱還是回來原題幹吧。
“……不如這樣,如果父親有罪,由兒子檢舉,但其子自願分其罪責,則其父之罪遞以減一等,獎勵做父親的教養好兒子,正直且孝順。其子則充役一次,既全父子之情,又全國法,如何?”
現代司法尚且有血緣回避程序,此時不比現代,小孩生下來吃的、穿的、用的甚至將來的教育、未來工作,全依靠父母,在漢代,未成年兒童還要交人頭稅,這筆錢,也是父母所出。
在這種情況下,明知道父親被告後罪刑很重,還能主動去告官,風氣至此,可以說全無人情,但如孔子所說,故意隱瞞,以國家論,危害當然也很大。
“若是,兒子不願檢舉呢?”荀悅笑著問道。
“嗯……如果父親有罪,父子相隱,被人揭發,父子具以偷盜罪論刑……其子之罪減刑一等。雖然孝道值得倡導,但偷盜之罪,仍然應受懲罰。”荀柔認真想了想道,“這樣可以嗎?”
“嗯,”荀悅點點頭,不回答可以還是不可,繼續問道,“若是其子不願為其分罪呢?”
“如果父親有罪,兒子檢舉,不願分其罪責,”荀柔漸漸說嗨,仿佛自己真成了程序員,出口成憲那種,“當父親的自然當以其罪論行,做兒子的亦違孝道,論罪一等……嗯……輸作城旦舂。”
這種兒子,生下來就是個叉燒,貢獻給國家算了。
輸作城旦舂……荀悅忍住笑,小堂弟大概是不知才在哪聽說過城旦舂,這就用上了,世上的法令哪有這樣的。
他眼睫一瞬,微笑看向荀彧,“彧弟以為如何?”
“第一等不如換成,其子可以身代之?”荀彧稍稍思考回答。
荀悅含笑點頭。
“那做這人的兒子,豈不是倒黴?”道德綁架啊。
荀柔膽子這會兒大起來,他是看出來,大兄的脾氣、涵養也很好,不會輕易生氣。
荀悅果然沒有生氣,只是卻不知,該不該解釋清楚,或者荀柔是否能夠明白。
荀彧接聲解釋,“時人重名,子代父罪,乃是義節之舉,當為世範。”
哦,荀柔恍然。
舉孝廉舉孝子、舉廉吏。
這年頭,要想當官,不是靠父母,就是靠名聲,那些一心要青雲直上的人,當然會願意受點苦來賺取名聲。
子代父罪,這不是孝子又是什麽?就算一時受罰,還可以錢贖罪,還有大赦天下,相比起來,這筆生意可以作。
……不得不說,荀彧小哥作的補充,從宏觀上,符合時下風氣,抓住主要矛盾,若是分數能實體化,小哥哥頭上大概會冒出+100分。
但是,他還是有點不爽,畢竟……畢竟這樣的事情,大概不只是一道題。
這是交換,社會風氣,民間風俗,真能改善嗎?其實,連他自己方才所說,都不過是一時之選,是用巧而已。
“不要這樣,不要這樣,”荀悅終於忍不住笑起來,伸手揉荀柔的沖天辮,安慰他道,“阿善能想到這些,將來定能成為能吏,造福一方,再做到司徒之位,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設置邢獄啦。”
小堂弟的表情生動活潑,眼睛清亮,很討人喜歡吶。
“正是如此,阿善當以此勉勵。”荀彧淺笑點頭,為他添滿杯,“懷天下之志,將來做個道德君子,以德行教化萬民。”
嘿嘿,大家都對他寄予厚望,壓力很大呀。荀柔被兩位兄長成功順毛,臉紅低頭。
荀悅同荀彧相視一笑,答疑繼續,荀柔再沒碰到能聽懂的題幹,很快將註意力轉移。
面前小木碟裏,擺著四塊米糕,每個只有他的掌心大,極其細膩,捏成五瓣梅花,中間細細刻出花蕊,精致得讓人不舍得入口。
他拿起米糕正欣賞,突然感覺自己的袖子被向後扯了扯,不由轉過頭去。
一個白嫩嫩的小蘿蔔頭,頂著一小戳的黃毛,又細又嫩的小手捉著他的袖子,笑得天真無邪,“阿兄~”
“哎~”有點可愛怎麽辦?
難怪大家都喜歡捋他的朝天辮,這種發型真是自帶萌點。
“哈哈,”正在為荀彧解答的荀悅哈哈一笑,側過頭來,“阿賢,當叫叔父。”
“阿……阿叔?”小朋友眨了眨懵懂的眼睛。
嘎嘎,沒想到吧,荀柔對滿臉迷茫阿義小朋友得意一笑,雖然看上去也就大那麽一點點,但是呢,他的輩分就是挺高。
“過來。”荀悅向兒子招招手。
“阿叔……”阿賢小朋友十分不給親爹面子,仍然扯了扯荀柔的袖子,笑得唇角口水晶瑩。
荀柔看看笑得流口水的小朋友,又看看自己手中的米糕,覺得破了案。不過,都做叔叔了,當然要大方,他伸手將米糕遞過去,“給嗷~”
荀柔不可置信的睜大眼睛。
被、啃、了。
他居然被啃了。
阿賢小朋友沒有啃糕,而是一口咬住他的手。
“松口!”說疼也不疼,就是感覺小牙在手背上磨磨得發癢,然後整個手都濕乎乎黏答答的。
“嗚嗚……”小朋友睜大懵懂如小鹿的眼睛,雙手抓緊著荀柔的手,就不松口。
這是被當成泡椒鳳爪還是紅燒豬蹄了?
耳邊聽著大兄爽朗的笑聲,在荀彧小哥幫助下,好不容易拯救了自己的荀柔,望著口水淋漓,印著四個圓潤牙印的手背十分呆滯。
“……阿叔?”小朋友伸手拽住荀柔的袖子,一臉無辜。
沒有!
沒有叔了、沒有!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其父攘羊,算是論語裏經典論段,本身比較覆雜。
荀柔的說法不論罪刑,和古代律法是不太一樣,所以仲豫大兄是在哄他的啦。畢竟是小說不是社論,所以正文就不展開來細論了。
有位大佬說過:具體事情具體,東漢時代整個社會環境和現在肯定很不相同,所以就算要治理,方式也不能照搬現代的呀。
孔子崇尚用道德治理,在宏觀上不算錯,但是有些細節還很值得商榷。法治在那個時代,基礎不足,也沒法做到司法公正,所以保持社會穩定,對人自我約束的要求比現在更高,所謂君子慎獨,就是這個道理。
當時很多東西放到現在可能很難接受,但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其實是可以解釋的。
有為法學大佬說過:法律規定對應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理性人,因為人類本身就不存在絕對理性。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量刑區間的存在。
連現代社會,法律也是允許血緣回避的(不是助紂為虐哦)。在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下,這種做法違背人情的程度比現代更嚴重。
法律本身的作用是工具,工具是為達到目的存在的,不是為了一定要用他存在的,如果社會真的能達到理想的“天下為公”,那麽這種工具是否正在使用,還是只是擺在那裏,又有什麽區別呢?
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孔子一套理論失敗了,只是即使失敗,卻也不是沒有一點可取之處,對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