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81章 考成法的主要目的……

關燈
第181章 考成法的主要目的……

考成法的主要目的並非只是隱蔽的削弱科道官的獨立性和監督權,而是為之後一系列改革做準備。

因此,對地方官的考核有兩個核心內容,一是清丈土地,二十征收賦稅。

這樣才能快速充盈國庫,拿錢去鞏固邊防。

在馮保的影像中,張居正的做法很是激進,考成法的要求也尤為苛刻。

在前期清丈土地上,一些地方官吏為了達成考核目標,想方設法多丈量土地,給百姓帶來極大地負擔,迫使他們甚至拋棄自己的土地,去做流民。

賦稅的征收更是嚴格,甚至達到九成仍要受到降俸的處罰,不到六成就要革職為民。致使有些地方官再次把主意打到老百姓頭上。

還有刑部,考成法甚至給每個省都下了硬性指標,必須有多少例死刑才算達標。

這些都是考成法中,不太完善的地方,也是這一改革制度的隱患之一,最終在張居正去世之後,申時行任內閣首輔時廢止。

而眼前這一份考成法,卻更加詳盡和完善,各項指標相對緩和,考核標準也更人性化。這更像是歷史上那份考成法的改良版。不至於一上來,就把整個官僚集團全都得罪光,給自己八面樹敵。

馮保心中有諸多疑問,但他早就知道他所在的這個明朝,與他記憶中的那個明朝很不一樣,若是以前,他察覺到不同尋常,也不會多想。

但今天他心中總有一些異樣的感覺,這份考成法,就像是有人預料到了後果,刻意改過一樣。

馮保趁著休息這天,私底下找了個相熟的吏部官員,向他打聽兩個人,一個是劉臺,一個是傅應禎。

那吏部官員楞了片刻,竟是想不起這兩個人是誰,又不知司禮監掌印為何提起這二人,也不知是馮保的親戚還是得罪過馮保,一時間,竟不知如何回應,只說要回去查一查。

馮保見他這反應,心中就大抵知道了答案。沒多久,此人就給了他回覆,劉臺是隆慶五年的進士,在雲南一個偏遠地區做推官。

而傅應禎,根本查無此人。也就是說,他連進士都沒考上。

隆慶五年,也就是去年進士科的主考官,正是張居正。

馮保只記得傅應禎進士排名靠後,具體多少名不記得了,能當上禦史,也是因為張居正這個老師的提拔。

劉臺他卻記得很清楚,二甲第四名,刑部主事改禦史,巡按遼東時,李成梁打了勝仗,他卻邀功請賞,現行奏捷,惹怒了張居正,奉旨譙責。

劉臺懷恨在心,上疏彈劾張居正,指

出考成法是張居正暗含私心,想要掌控和打壓言官。

而後,傅應禎也跟著彈劾張居正,二人都被萬歷杖刑、革職。

偏遠地區做推官的劉臺,查無此人的傅應禎,賦閑在家的張四維,調往南京的王錫爵……回想一下這些即將要和張居正對著幹的大臣們,在張居正還沒當上首輔之前,就因為各種原因,遠離朝堂。

馮保覺得,這一定不是巧合,這是有人有意為之。

回想前面這十多年,張居正看似什麽都不做,不爭不搶,專心給朱翊鈞當老師,實則,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他早就為自己當上首輔,推行變革掃清了障礙。

那麽問題來了,他這未蔔先知的本事究竟是哪裏來的?

難不成,他和自己一樣,也是個幾百年後的明史愛好者,一不留神穿成了首輔?

但很快,馮保就否定了自己的猜測。如果真是這樣,他們相處了十幾年,思維方式,語言習慣都有跡可循,他仔細回憶了一下,並沒有。

他想,以他和張居正現在這關系,不如就直接問吧,轉念他又打消了這個念頭,恐怕非但問不出什麽,反而還會暴露自己。

馮保左思右想,決定先不糾結這個問題。不管這位元輔先生究竟打哪兒來的,目前看來,至少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

很快,在朱翊鈞臨朝的日子,就有官員在朝堂上議論考成法。

不出意外地,除了張居正的門生,科道官集體反對,其他文武官員也是反對者占絕大多數。

無論他們有多少私心,嘴上都是那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違反祖制。

這句話朱翊鈞從小到大不知道聽過多少遍,開海禁的時候,反對派就拿祖制說事,在江南清丈土地、推行新政,還是違反祖制,隆慶和議、俺答封貢都是違反祖制。

兩百年過去了,祖制好像變成了壓在大明王朝頭上的一座大山,只要搬出來,就能將任何改革摧毀在萌芽階段。

其實,這些大臣們打的什麽主意,大家心知肚明。

明朝這些官員,真正從貧苦人家高中當官的極少,其實家境都不錯,不是官宦子弟,就是士紳望族,要不就是王崇古、張四維這樣,家裏經商的。

他們當官就是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家族的財富和地位,至於老百姓苦不苦,他們根本沒有考慮過。

就算是貧苦人家考出來的官員,他們十年寒窗跨越階級,想的也是盡量累積財富和官爵,讓自己的子孫不再受苦。

大明官員的俸祿本來就低,沒有人會吃力不討

好,去管不相幹的人的死活,更不要提王朝基業。

大家只想謀個肥差,利用職務之便拼命斂財。

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朱翊鈞這皇帝當了不到半年,已經很能體會祖宗們的不易。

有時候也並非皇帝想擺爛,實在是這些文官心眼太多,勢力太強,皇帝也奈何不了他們。

朱翊鈞聽著這些老頭兒你來我往的爭論,個個心懷不軌,又慷慨激昂,還把別人當傻子,以為看不出來。

他看向站在最前面的張居正,他面色肅穆,眼神堅毅,無論聽到多麽激烈的反對意見,都不會讓他的神色露出半分破綻。

眾人吵完了,這才看向朱翊鈞。有人站出來,跪在大殿中央,是戶科給事中餘懋學,痛心疾首的說道:“陛下,太祖高皇帝在立國之初,就曾告誡後世子孫,必恪守祖制,臣下有敢奏請更改者,要治以變亂祖制罪。”

其實,張居正已經料到這些人會逼著朱翊鈞給個態度,也提前給他想好了說辭,讓他推給內閣便是。

但朱翊鈞聽他們左一句祖制,又一句祖制,還把太祖高皇帝也搬出來了,實在忍不了,拿起一本奏折,隨手一拋,那奏折不偏不倚,正好落在餘懋學跟前,把他嚇得一哆嗦。

朱翊鈞沈聲道:“第四頁,第三行,念。”

朱翊鈞不比穆宗溫吞的性子,說話時頗有幾分世宗的氣勢。

朱翊鈞從小習武,身高體格長得比同齡人更快一些。遙想當年世宗登臨大寶之時,比他大不了幾歲,應該也是這般模樣。

果然是世宗養在身邊的小皇孫,稱他一聲“小世宗”倒也合適。

餘懋學抖抖索索撿起奏疏,按照朱翊鈞的要求,翻開指定那一頁,開始念:“查得《大明會典》內一款,凡六科每日收到各衙門題奏……以是知稽查章奏,自是祖宗成憲。第歲久因循,視為故事耳。請自今伊始,申明舊章。”

餘懋學的聲音越來越小,在空曠的大殿內有些聽不真切。

別人聽不真切,朱翊鈞耳力好,聽得清清楚楚。

但他仍是擲地有聲的問道:“大聲告訴朕,最後一句是什麽?”

他高高在上,負手而立,與生俱來的帝王威儀,實在太有壓迫感。餘懋學只得大聲重覆道:“請自今伊始,申明舊章。”

朱翊鈞又道:“《大明會典》是不是祖訓?申明舊章,又算不算遵循祖制?”

這話是問餘懋學,也是問在場文武百官,看到皇上慍怒,無人再發一言,全都默默地垂著頭。

朱翊

鈞淩厲的目光掃過眾人,又道:“你們一個個都把祖制掛嘴邊,看來都熟讀大明典籍。”

“這樣吧,既然你們這麽喜歡鉆研祖制,不如朕把你們調往南京,去孝陵幫朕問問,祖制解決不了大明如今的難題,究竟能不能改?”

“!!!”

後面幾個字,他稍微拔高了音量,嚇得底下文武百官齊刷刷跪了一片:“陛下息怒!”

“……”

片刻無聲,再擡頭時,禦階之上已空無一人——他們的皇上已經走了,陳炬在一旁喊了聲“退朝”,也走了。

朱翊鈞以為,他在朝會上發了一通脾氣,大臣們就不作妖了。

沒想到,這些老油條,只是當時被震懾住了,下來之後,該上疏上疏,該勸諫勸諫,絲毫不耽誤他們苦口婆心的教訓朱翊鈞:你年紀還小,還沒有親政,好好學習祖訓,別被人幾句話一忽悠,就想著改革。

他甚至在吏部呈上的題本中,看到有官員因為此時而請辭。

朱翊鈞倒也不意外,歷經嘉靖、隆慶兩朝,這些大臣有多難纏,他早已經見識過。

只是心中有些無奈,又有些難過。進講之後,拉著張居正在文華殿後面的暖閣並排而坐,說悄悄話。

“張先生,一直以來,你都告訴我,舊的規則經過兩百年歲月變遷,早已弊病叢生,唯有打破舊制,推行新政,才能開創中興大業。”

“可是,阻止大明中興大業的卻是大明的臣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