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冀州第四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第48章 冀州第四十三
李群青自馬上翻身下來,雙腳再踏上冀北於烈日炙烤下幹裂荒蕪的土地。
這一片地方,曾是祖父李長卿——或者說,李執,少年時的封地。於此北望,燕雲十六州連綴,長城萬裏,抵至陰山。
而此時此地,數萬流民滯留於此。
明面上她算是跟著巡撫來視事,跟在那些大人後邊。但李鑒親自給了她手諭,又有一重飄渺的身份將她撐著,她被推著成了那個要走在最前頭的人。
那巡撫直奔燕京,李群青一人帶著幾個從許鶴山手底下調來的不良人,樸素打扮著,來到她北歸之時所至之處。那些破爛不堪的營帳仍立在原地,其間原有的溪水卻已幹涸了,只留下焦黑的故道,與兩側枯坐的人。
那些人,或者說,包裹在襤褸衣衫中的活骷髏,只能以仍存的鼻息自證其之所以為人。
李群青想起自己方才離開的長安。長安三萬街巷,冠蓋滿京華,而此處卻是生靈塗炭。
這不是她所認為合理的世界。
群青隨手撩開一處還算完好的帳子。一個老翁背對著門坐著,兩肩因呼吸而吃力地松動。她適應了帳內昏沈的光景與濃重的濁氣,忽聽到一個女子微弱地驚呼了一聲。
借著透進來的光,她隱約看到一個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年輕女子埋在一堆破布中,手裏抱著一個繈褓——她在給孩子餵奶。
“你是何人?”那老翁問,“長安來的?”
“是。”李群青道。
她握著劍柄坐下來。一陣窸窣聲後,那女子頂著一張蒼白的面孔走了過來,坐到李群青面前。
“大人。”她輕聲道,“前幾日行省的老爺已來看過,說不日便有幹糧與水過來。”
“那送過來了嗎?”
那女子一頓,緩緩搖頭。
“這位是......”李群青看向那老翁,試探性地問道。
她話音滯住,只聽那女子放聲大哭。
“這是我公公。”她哽咽著,一手用力抵住前額,“我夫君上個月去燕京,回來便染了病......連我婆婆的命一同索去了......我公公也發熱病,熬了幾日,眼睛瞎了......”
“那你呢?”
“我在正定老家生了孩子,正在月子裏。”她將淚抹了,回頭看自己的孩子,“回來的時候,瘟疫的頭一波已經過了,人也......都沒了。”
先是瘟疫,後是饑荒。
李群青擡手,握了握她的肩頭。小婦人望向她,忽有些失神,低聲道:“我真羨慕你。”
李群青身邊的隨從已在分發幹糧,向帳裏遞了一些來。她去接過了不多的幹糧,放在一張瘸腿的木桌上,問道:“既然瘟疫已過,你們為何不回去?”
“回去。”那老翁開口,“回哪裏?”
“回你們的家。”李群青道,“我從未務農,卻也聽說荒年之後有餘年,只要還有人活著,日子便還要過下去。”
“女娃,你太年輕,想得太少,又是從長安來。”老翁側過臉,顴骨高聳著,“一個冀州的荒年,對大豫而言不算什麽,對我們這些平頭黔首而言,就是滅頂的大難。”
李群青垂下眼,一時不知如何開口。
“況且那地方也回不了。”老翁道,“大約兩個月前,有人在我們的田裏,看見過一只斷翅流血的鳳鳥。”
“人快到了?”
“對。”燕京的長史在別駕一側道,“巡撫與總督總算安頓下來了,麻煩的還在後頭。”
“都是那群廢物!”別駕罵道,“這點小事難道不能壓下去嗎?聖人這回知道了,多半對我們要指摘幾句。雖說聖人年少,那年少才氣盛啊,萬一將我們同那空印案......”
“莫急莫急。今天來的,到底不是聖人。”
別駕掀起袍子跪下來,看了燕京長史一眼,道:“你見過陛下嗎?”
“沒有。”長史一楞,“還有,你跪什麽?那領頭的使者,論階品與你我相仿,雖說是長安來的,倒也不必......”
“你沒見過陛下,一會看到那位大人的面孔,便算是見了六七了。”別駕意味深長地一笑。那長史心頭一驚,急忙隨著他跪下來,引頸等著車駕,卻是只見遙遙一騎黃塵,幾匹快馬朝城門處奔來。
為首一匹青驄當先,至城門前時被騎馬者一勒,發出高亢的嘶鳴。從馬上跳下一人,身材勁瘦,面頰仍帶塵土,眉若遠山,眼稍略有些上挑,卻不是含情目,凜凜然有劍意。
“這大抵就是那位大人。”那燕京長史對身旁人低語。
“布政使何在?”李群青問。
原是個青年女子。
“這......”別駕起身,拱手道,“想必是在同巡撫相談,大人可一會入見。”
“我現在便要見。”李群青一哂,“我已同巡撫稟明,視察過流民營後,無論如何都要親見布政使。”
她心中知道,按約定,此時巡撫已然離開燕京,回到其所駐守的真定。若不出大岔子,面前這個人是在攔她的路。
“按照禮數,還應當通報布政使司,待到批覆下來,再定入見的日子,到時派人來請你。”那長史大著膽子起身道,“大人,別說是你,我這當地做官的,要見他一面也得是這樣。要不,現在驛館歇一歇,鄙人替你們一行接風洗塵......”
眼前寒光一閃,他還未反應過來,一柄長劍已經架在脖子上。
“我再問一遍,我要見布政使大人,能否即刻入見。”李群青看著他哆嗦,揚起手中白玉牌道,“聖人有令,敢妨礙此事者,殺無赦。”
她話音剛落,聽到一人高聲喝道:“何人持劍於南門?我乃直隸布政使,崔宇楊。”
李群青握劍的手緊了緊,面上依舊淡然,收劍回鞘,朝對方施禮。
“我乃新到任的冀州長史,下官見過大人。”她道,“姑蘇林氏,林鴉。”
“你想知道什麽?”
“不是我想,是陛下。”李群青快步跟在崔宇楊身後,“直隸隱瞞流民之事,本就不妥,難道大人打算......”
崔宇楊猛地回身,李群青退後一步,躬身作揖道:“還請大人,識時務。”
“這輪不到你教我。你祖父在時,我就已經在地方做知州了。”崔宇楊垂眼看著她,“不必多禮了,小李大人。”
李群青驚得擡頭,崔宇楊卻已轉過身去,推開自己廳堂的門,於桌前坐下。李群青跟著進去,遲疑片刻,坐到他案前,他也沒有再阻攔,自身後書櫃中抽出不少卷宗,一件件展開,推到桌當中。
“是我無能。”他道,“壓不下去了。”
“究竟是何事?”
“今年一年,冀州有報上來些奇詭的案子,剛開始無人在意。”崔宇楊道,“有些地方,發生了剪人衣襟、致人熱病不退以至於眼盲之事。此種事情,我大豫曾有過,是......是不好的兆頭。聖人初即位,沒人敢這樣提。”
“不好的兆頭......”李群青追問道,“可是與二十一年前,東瀛妖術案有關?”
“小李大人功課沒少做。”崔宇楊道,“正是如此。直隸這邊壓了兩個月,那病疫已然擴散,冀州之地,十不存一,再加上突然的荒年,糧倉都快放空了。”
他推開卷宗,有些疲憊地垂下眼,道:“你去同聖人說罷。什麽罪責,我都願受。”
李群青將幾份卷宗看了,上邊都是訟獄的記錄。何時何人何地,都交代得清楚明白,那案犯也都是死咬著不認罪。
一片衣襟,真能有何神力不成。
她將卷宗理齊,看向崔宇楊。那人鬢發已然全白,身上一件官袍,都快看不出紅色來。
“下官見識淺,大人若不嫌棄,下官願於此助大人一臂之力。”她道,“大人放心,不將此事查得水落石出,下官絕不回京。”
【作者有話說】
這地方政治體制就亂寫了(首度在西安但直隸又是河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李群青自馬上翻身下來,雙腳再踏上冀北於烈日炙烤下幹裂荒蕪的土地。
這一片地方,曾是祖父李長卿——或者說,李執,少年時的封地。於此北望,燕雲十六州連綴,長城萬裏,抵至陰山。
而此時此地,數萬流民滯留於此。
明面上她算是跟著巡撫來視事,跟在那些大人後邊。但李鑒親自給了她手諭,又有一重飄渺的身份將她撐著,她被推著成了那個要走在最前頭的人。
那巡撫直奔燕京,李群青一人帶著幾個從許鶴山手底下調來的不良人,樸素打扮著,來到她北歸之時所至之處。那些破爛不堪的營帳仍立在原地,其間原有的溪水卻已幹涸了,只留下焦黑的故道,與兩側枯坐的人。
那些人,或者說,包裹在襤褸衣衫中的活骷髏,只能以仍存的鼻息自證其之所以為人。
李群青想起自己方才離開的長安。長安三萬街巷,冠蓋滿京華,而此處卻是生靈塗炭。
這不是她所認為合理的世界。
群青隨手撩開一處還算完好的帳子。一個老翁背對著門坐著,兩肩因呼吸而吃力地松動。她適應了帳內昏沈的光景與濃重的濁氣,忽聽到一個女子微弱地驚呼了一聲。
借著透進來的光,她隱約看到一個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年輕女子埋在一堆破布中,手裏抱著一個繈褓——她在給孩子餵奶。
“你是何人?”那老翁問,“長安來的?”
“是。”李群青道。
她握著劍柄坐下來。一陣窸窣聲後,那女子頂著一張蒼白的面孔走了過來,坐到李群青面前。
“大人。”她輕聲道,“前幾日行省的老爺已來看過,說不日便有幹糧與水過來。”
“那送過來了嗎?”
那女子一頓,緩緩搖頭。
“這位是......”李群青看向那老翁,試探性地問道。
她話音滯住,只聽那女子放聲大哭。
“這是我公公。”她哽咽著,一手用力抵住前額,“我夫君上個月去燕京,回來便染了病......連我婆婆的命一同索去了......我公公也發熱病,熬了幾日,眼睛瞎了......”
“那你呢?”
“我在正定老家生了孩子,正在月子裏。”她將淚抹了,回頭看自己的孩子,“回來的時候,瘟疫的頭一波已經過了,人也......都沒了。”
先是瘟疫,後是饑荒。
李群青擡手,握了握她的肩頭。小婦人望向她,忽有些失神,低聲道:“我真羨慕你。”
李群青身邊的隨從已在分發幹糧,向帳裏遞了一些來。她去接過了不多的幹糧,放在一張瘸腿的木桌上,問道:“既然瘟疫已過,你們為何不回去?”
“回去。”那老翁開口,“回哪裏?”
“回你們的家。”李群青道,“我從未務農,卻也聽說荒年之後有餘年,只要還有人活著,日子便還要過下去。”
“女娃,你太年輕,想得太少,又是從長安來。”老翁側過臉,顴骨高聳著,“一個冀州的荒年,對大豫而言不算什麽,對我們這些平頭黔首而言,就是滅頂的大難。”
李群青垂下眼,一時不知如何開口。
“況且那地方也回不了。”老翁道,“大約兩個月前,有人在我們的田裏,看見過一只斷翅流血的鳳鳥。”
“人快到了?”
“對。”燕京的長史在別駕一側道,“巡撫與總督總算安頓下來了,麻煩的還在後頭。”
“都是那群廢物!”別駕罵道,“這點小事難道不能壓下去嗎?聖人這回知道了,多半對我們要指摘幾句。雖說聖人年少,那年少才氣盛啊,萬一將我們同那空印案......”
“莫急莫急。今天來的,到底不是聖人。”
別駕掀起袍子跪下來,看了燕京長史一眼,道:“你見過陛下嗎?”
“沒有。”長史一楞,“還有,你跪什麽?那領頭的使者,論階品與你我相仿,雖說是長安來的,倒也不必......”
“你沒見過陛下,一會看到那位大人的面孔,便算是見了六七了。”別駕意味深長地一笑。那長史心頭一驚,急忙隨著他跪下來,引頸等著車駕,卻是只見遙遙一騎黃塵,幾匹快馬朝城門處奔來。
為首一匹青驄當先,至城門前時被騎馬者一勒,發出高亢的嘶鳴。從馬上跳下一人,身材勁瘦,面頰仍帶塵土,眉若遠山,眼稍略有些上挑,卻不是含情目,凜凜然有劍意。
“這大抵就是那位大人。”那燕京長史對身旁人低語。
“布政使何在?”李群青問。
原是個青年女子。
“這......”別駕起身,拱手道,“想必是在同巡撫相談,大人可一會入見。”
“我現在便要見。”李群青一哂,“我已同巡撫稟明,視察過流民營後,無論如何都要親見布政使。”
她心中知道,按約定,此時巡撫已然離開燕京,回到其所駐守的真定。若不出大岔子,面前這個人是在攔她的路。
“按照禮數,還應當通報布政使司,待到批覆下來,再定入見的日子,到時派人來請你。”那長史大著膽子起身道,“大人,別說是你,我這當地做官的,要見他一面也得是這樣。要不,現在驛館歇一歇,鄙人替你們一行接風洗塵......”
眼前寒光一閃,他還未反應過來,一柄長劍已經架在脖子上。
“我再問一遍,我要見布政使大人,能否即刻入見。”李群青看著他哆嗦,揚起手中白玉牌道,“聖人有令,敢妨礙此事者,殺無赦。”
她話音剛落,聽到一人高聲喝道:“何人持劍於南門?我乃直隸布政使,崔宇楊。”
李群青握劍的手緊了緊,面上依舊淡然,收劍回鞘,朝對方施禮。
“我乃新到任的冀州長史,下官見過大人。”她道,“姑蘇林氏,林鴉。”
“你想知道什麽?”
“不是我想,是陛下。”李群青快步跟在崔宇楊身後,“直隸隱瞞流民之事,本就不妥,難道大人打算......”
崔宇楊猛地回身,李群青退後一步,躬身作揖道:“還請大人,識時務。”
“這輪不到你教我。你祖父在時,我就已經在地方做知州了。”崔宇楊垂眼看著她,“不必多禮了,小李大人。”
李群青驚得擡頭,崔宇楊卻已轉過身去,推開自己廳堂的門,於桌前坐下。李群青跟著進去,遲疑片刻,坐到他案前,他也沒有再阻攔,自身後書櫃中抽出不少卷宗,一件件展開,推到桌當中。
“是我無能。”他道,“壓不下去了。”
“究竟是何事?”
“今年一年,冀州有報上來些奇詭的案子,剛開始無人在意。”崔宇楊道,“有些地方,發生了剪人衣襟、致人熱病不退以至於眼盲之事。此種事情,我大豫曾有過,是......是不好的兆頭。聖人初即位,沒人敢這樣提。”
“不好的兆頭......”李群青追問道,“可是與二十一年前,東瀛妖術案有關?”
“小李大人功課沒少做。”崔宇楊道,“正是如此。直隸這邊壓了兩個月,那病疫已然擴散,冀州之地,十不存一,再加上突然的荒年,糧倉都快放空了。”
他推開卷宗,有些疲憊地垂下眼,道:“你去同聖人說罷。什麽罪責,我都願受。”
李群青將幾份卷宗看了,上邊都是訟獄的記錄。何時何人何地,都交代得清楚明白,那案犯也都是死咬著不認罪。
一片衣襟,真能有何神力不成。
她將卷宗理齊,看向崔宇楊。那人鬢發已然全白,身上一件官袍,都快看不出紅色來。
“下官見識淺,大人若不嫌棄,下官願於此助大人一臂之力。”她道,“大人放心,不將此事查得水落石出,下官絕不回京。”
【作者有話說】
這地方政治體制就亂寫了(首度在西安但直隸又是河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