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英物第二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第30章 英物第二十九
“不幹凈。”李鑒挑著信紙笑了聲,“你看吧,人間無解事,皆托鬼神言。”
三徹坐在他一側的蒲團上,安靜地盤著檀木珠,聽著李鑒將信翻了兩三遍。在那木料細碎的摩擦聲中,他垂著眼,也可感到李鑒略帶驚疑地出了點聲,隨後湊到自己面前,將那信紙張開,道:“師兄,你知道何處不幹凈嗎?”
“你不是向來不信那些鬼神言嗎。”三徹睜了一只眼看他。
“子覓將那謝家正堂摸了一遍,發覺這是一戶空宅子。問了市井,才聽聞這江寧謝氏早先有分家之說,雖然後來不了了之,許多人確乎住到了西洲門外。這謝家正堂,是謝海道自長安歸去後住的。並且……”
他忽地不說了,還是小時候那副吊人胃口的狡猾樣子。三徹見怪不怪,作勢要搶他手中紙張,李鑒一招推手化去了。倆人各靠一只手過了幾招,三徹巋然不動,自瞧出李鑒略有些疲態,不動聲色地收了手。
他擡肘重撿了檀木串,道:“並且,謝海道將自己的衣冠冢建在謝家正堂之下,而屍身葬於東山。”
此舉確實叫人摸不著頭腦。
“師兄怎麽知道?”李鑒嘶了一聲。
“謝公遺文,我曾讀過一二。”三徹道,“聽師父講,後庭應當還有碑文。”
“師兄好記性,我從前竟然不知。”李鑒嘆道,“許子覓寫,他清夜暗入庭中,方見那舊冢與碑文。前半面是師父當年親自撰寫的墓志銘,後似是一句偈語——來去不生滅,風露立中宵。”
他誦過偈語,卻不解其中意,收斂著聲色等三徹來答。這時,那門被敲開,一個司吏進了齋房,匆匆行過大禮,到李鑒耳側言語幾句。李鑒眉頭漸緊,揮手將那人遣出,回首將書信疊好,欲言又止地望了三徹一眼。
三徹以執佛珠的手做了個“請”的手勢。
“西邊軍情有變,兵部要開閉門行會,令孟侯明日回長安皇城。這消息兵部是不願我知道的,還好我有辦法。”李鑒擡手扶額,“我本以為羌人不過盜擾,原是我大意了。不過,孟侯名義上統領的是京畿禁軍,這邊防之事,叫他去作甚?”
如此風雲之間,孟汀絕對不能動,即使他曾領著豫軍大勝於雲中。
“莫慌莫慌。”三徹於旁淡然道,“你剛即位,開早朝沒幾日,還沒見過六部當家,中有罅隙也是尋常。”
他知道李鑒平日難以袒露自己的焦慮之思,在萬事之前都要裝作游刃有餘。唯有在大相國寺的師門,他才敢無措得像個孩子。
“你怕什麽。”他看著少年人道,“你是帝王。”
“宅子是新,卻不如正堂。”許鶴山道。
“廢什麽話!”管家在旁嘀咕一句,遙遙向那大宅的守門人打了個招呼,自己站得離那二人遠遠的。
自從前夜他進後庭灑掃時見鬼一般地在墓志銘前見了這二位,這送瘟神的計劃便被提前了,而家主近日恰好身子舒暢,恰能見一見這長安來客。
“見完就走,不叨擾了。”許鶴山向他深施一禮,自己走到高門之下。他擡眼望了門楣,回身對李群青低聲囑咐道:“一會若有任何異常,你一定設法離開。”
隨後他擡足跨過了那五寸的門檻。
這新宅子與正堂形制上有幾分肖像,但仔細看又不是——正堂庭院裏都種了梨樹,此時正當季節,風中盡是梨花白。而此處草木打理得規整,確乎是江左園林的氣派,卻分明乏了些生氣。
一個老者過來迎了他們,一路上皆在賠不是。李群青略有些奇怪,問:“老人家何必如此客氣?”
“二位地方沒找對,在那舊宅委屈了。”老人笑答,“送你們來的謝二,原是謝公的書童,書讀得多,心氣也傲,只認謝公一人,也一直守著正堂。這幾日他沒少為難二位罷?”
“沒有,多謝您關照。”許鶴山拱手道,“只是小生有一事不解:為何家主大人今日要見我二人?”
“二位又究竟是為何到此呢?”
許鶴山猛一擡眼,對上那老者不沾笑意的雙目。那老者只是彎了彎嘴唇,朝他們還禮便回身去了。
他們已被帶到一處書房前。
“什麽意思?”李群青急切道。
“無妨。”許鶴山朝裏看了一眼,“進去便是。”
書房中一些擺設都被撤走了,羅漢床前遮了一層簾幕,後頭隱隱坐了一人,前側擺了兩個蒲團。一位仕女過來,將他們引到那蒲團邊,給他們凈手拈香,再示意他們跪坐下。
許鶴山一向從容自洽,此時心頭竟有些發緊。他屏息凝神,忽見簾幕後深處一只蒼老幹枯的手,他卻一看便知這手的主人必然執過刀劍。而後,他聽簾幕後那人道:“將手遞來。”
是個女人的聲音。
先前手下收集的傳言果然不虛。
許鶴山有些意外,轉念又壓下疑慮,將手擡了上去。簾幕後那位將指節落在他脈搏上,過了一陣,道:“有些氣郁。”
“為何是氣郁?”
“心氣太高,卻不得雲天。”對方撤去指尖,“許正使遠道而來,老身未能早迎,實乃失禮。老身單名一個渺,謝氏高楣之下守門者,至我已然十三代。”
許鶴山了然一笑。
他早知如此,便幹脆將那落拓舉子的面皮扯了個幹凈,又做了許子覓,話裏頭帶回了刺:“久仰大人。大人於織造府做到正三品,出入朝堂,同天下英才共披紅袍。為何如今要同那尋常小女子,以紗簾為大防?”
“老身不自醫,雙目染疾,畏燈火光。”謝渺也不惱,不緊不慢地道,“前塵往事,許正使知道得也這樣清楚,老身甚慰。大哥的衣冠冢,你們也見了,就算是祭掃過了。他不在意這些,也不勞二位費心了。”
“謝公是大人的長兄?”
“是。”謝渺道,“他西去長安時,我十三豆蔻;他東還海道時,老身雪滿頭。我為家主三十餘年,如你所言,以一小女子之身,拋善棄純,無夫無子,領族人自長安歸江寧,立根如此,壯大如此。”
“早已耳聞。”謝海道拱手道,“既如此,大人,可曾想過百年之後謝家誰來掌舵?”
“許正使好奇此事?”謝渺冷笑一聲,“老身只是瞎了眼,身子卻還康健。”
“許某一介書生,既來了,便要口出狂言、一問到底。”許鶴山低聲道,“我家陛下是個內斂沈靜的,身子也經不起顛簸,我便來替他問了。”
“陛下在意巡鹽,怎有空關照我這寒門?”
“大人也知道許某隨巡鹽禦史下三吳,可我畢竟不是為巡鹽而來。”許鶴山以膝蓋向後挪一步,對謝渺行禮道,“新帝即位倉促,我是來此,向大人討份賀禮。”
他知道,謝府必然已經聽聞何昶查賬之事,也必然知道自己先前在李正德當道時遞交的稅目有貓膩,望大裏說,就是謀逆不忠。
但李鑒還要再給他們一次抉擇的機會。
一籌碼,換一籌碼。
謝渺在簾幕後坐起身。許鶴山低眉不看她,只覺那仕女端著一個盤子過來,其上是一本賬目。那仕女越過許鶴山,將那盤子遞給李群青,回身去一側焚香。
李群青有些發懵,隱約聽謝渺道:“這是我謝府同官府鹽引兌換來往的全部賬目,代老身轉交陛下。”
李群青抱拳要謝,那紗簾給撩開。謝渺露出半張臉孔,低著眼望了她,將眼簾垂下,若有似無地嘆了一句,道:“你還有許多路。”
那熟稔語氣,仿佛是看她長大一般。
“多謝大人指教。”李群青被她看得發毛,將盤子邊緣攥在手裏。她無端對此人生出些敬與畏,擡眼掠過她下陷的面頰。謝渺分明閉著眼,先前目中之意,仿佛能貫她眉心。
直到被許鶴山領出書房,她才松了口氣,問:“她怎麽什麽都知道?”
“這可是江寧謝氏。”許鶴山道,“好在賀禮有了,不虛此行。”
李群青邊抹冷汗邊頷首,卻聽許鶴山道:“謝大人說得對。”
她楞了一下,自覺這幾日天天都凈聽見些聽不懂的話,懶得細究,裝聾作啞地抱著盤子便往外走。許鶴山在後頭瞧著,看著李群青穿過紛飛的桃李,一霎花滿頭。
他開始想下封信中要和李鑒說什麽。
江寧天氣潮濕,不適合頤養。
區區江寧謝氏,直接拿下。
對了,聽人說謝氏也是犯火象,子孫取名都帶著水,而大豫卦象為金,懼於火。這樣一看,大豫國運,和謝家倒是相同的。
這天命之說唯足取笑耳。
他們彼此明白,必要舉棋勝天半子。
【作者有話說】
解釋:李鑒先前用何昶查賬,查出部分士族多兌鹽引、少交稅(簡稱違法犯罪行為),但不公布,以此為要挾,期望與各士族達成合作。他不知道這是否能成功,因為各士族樹大根深,他只是新登基的帝王。而他手中的籌碼,明為賬目,實則是他自身與主角團其他各位的權力與謀劃。
在火車站,現在整個人特別開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不幹凈。”李鑒挑著信紙笑了聲,“你看吧,人間無解事,皆托鬼神言。”
三徹坐在他一側的蒲團上,安靜地盤著檀木珠,聽著李鑒將信翻了兩三遍。在那木料細碎的摩擦聲中,他垂著眼,也可感到李鑒略帶驚疑地出了點聲,隨後湊到自己面前,將那信紙張開,道:“師兄,你知道何處不幹凈嗎?”
“你不是向來不信那些鬼神言嗎。”三徹睜了一只眼看他。
“子覓將那謝家正堂摸了一遍,發覺這是一戶空宅子。問了市井,才聽聞這江寧謝氏早先有分家之說,雖然後來不了了之,許多人確乎住到了西洲門外。這謝家正堂,是謝海道自長安歸去後住的。並且……”
他忽地不說了,還是小時候那副吊人胃口的狡猾樣子。三徹見怪不怪,作勢要搶他手中紙張,李鑒一招推手化去了。倆人各靠一只手過了幾招,三徹巋然不動,自瞧出李鑒略有些疲態,不動聲色地收了手。
他擡肘重撿了檀木串,道:“並且,謝海道將自己的衣冠冢建在謝家正堂之下,而屍身葬於東山。”
此舉確實叫人摸不著頭腦。
“師兄怎麽知道?”李鑒嘶了一聲。
“謝公遺文,我曾讀過一二。”三徹道,“聽師父講,後庭應當還有碑文。”
“師兄好記性,我從前竟然不知。”李鑒嘆道,“許子覓寫,他清夜暗入庭中,方見那舊冢與碑文。前半面是師父當年親自撰寫的墓志銘,後似是一句偈語——來去不生滅,風露立中宵。”
他誦過偈語,卻不解其中意,收斂著聲色等三徹來答。這時,那門被敲開,一個司吏進了齋房,匆匆行過大禮,到李鑒耳側言語幾句。李鑒眉頭漸緊,揮手將那人遣出,回首將書信疊好,欲言又止地望了三徹一眼。
三徹以執佛珠的手做了個“請”的手勢。
“西邊軍情有變,兵部要開閉門行會,令孟侯明日回長安皇城。這消息兵部是不願我知道的,還好我有辦法。”李鑒擡手扶額,“我本以為羌人不過盜擾,原是我大意了。不過,孟侯名義上統領的是京畿禁軍,這邊防之事,叫他去作甚?”
如此風雲之間,孟汀絕對不能動,即使他曾領著豫軍大勝於雲中。
“莫慌莫慌。”三徹於旁淡然道,“你剛即位,開早朝沒幾日,還沒見過六部當家,中有罅隙也是尋常。”
他知道李鑒平日難以袒露自己的焦慮之思,在萬事之前都要裝作游刃有餘。唯有在大相國寺的師門,他才敢無措得像個孩子。
“你怕什麽。”他看著少年人道,“你是帝王。”
“宅子是新,卻不如正堂。”許鶴山道。
“廢什麽話!”管家在旁嘀咕一句,遙遙向那大宅的守門人打了個招呼,自己站得離那二人遠遠的。
自從前夜他進後庭灑掃時見鬼一般地在墓志銘前見了這二位,這送瘟神的計劃便被提前了,而家主近日恰好身子舒暢,恰能見一見這長安來客。
“見完就走,不叨擾了。”許鶴山向他深施一禮,自己走到高門之下。他擡眼望了門楣,回身對李群青低聲囑咐道:“一會若有任何異常,你一定設法離開。”
隨後他擡足跨過了那五寸的門檻。
這新宅子與正堂形制上有幾分肖像,但仔細看又不是——正堂庭院裏都種了梨樹,此時正當季節,風中盡是梨花白。而此處草木打理得規整,確乎是江左園林的氣派,卻分明乏了些生氣。
一個老者過來迎了他們,一路上皆在賠不是。李群青略有些奇怪,問:“老人家何必如此客氣?”
“二位地方沒找對,在那舊宅委屈了。”老人笑答,“送你們來的謝二,原是謝公的書童,書讀得多,心氣也傲,只認謝公一人,也一直守著正堂。這幾日他沒少為難二位罷?”
“沒有,多謝您關照。”許鶴山拱手道,“只是小生有一事不解:為何家主大人今日要見我二人?”
“二位又究竟是為何到此呢?”
許鶴山猛一擡眼,對上那老者不沾笑意的雙目。那老者只是彎了彎嘴唇,朝他們還禮便回身去了。
他們已被帶到一處書房前。
“什麽意思?”李群青急切道。
“無妨。”許鶴山朝裏看了一眼,“進去便是。”
書房中一些擺設都被撤走了,羅漢床前遮了一層簾幕,後頭隱隱坐了一人,前側擺了兩個蒲團。一位仕女過來,將他們引到那蒲團邊,給他們凈手拈香,再示意他們跪坐下。
許鶴山一向從容自洽,此時心頭竟有些發緊。他屏息凝神,忽見簾幕後深處一只蒼老幹枯的手,他卻一看便知這手的主人必然執過刀劍。而後,他聽簾幕後那人道:“將手遞來。”
是個女人的聲音。
先前手下收集的傳言果然不虛。
許鶴山有些意外,轉念又壓下疑慮,將手擡了上去。簾幕後那位將指節落在他脈搏上,過了一陣,道:“有些氣郁。”
“為何是氣郁?”
“心氣太高,卻不得雲天。”對方撤去指尖,“許正使遠道而來,老身未能早迎,實乃失禮。老身單名一個渺,謝氏高楣之下守門者,至我已然十三代。”
許鶴山了然一笑。
他早知如此,便幹脆將那落拓舉子的面皮扯了個幹凈,又做了許子覓,話裏頭帶回了刺:“久仰大人。大人於織造府做到正三品,出入朝堂,同天下英才共披紅袍。為何如今要同那尋常小女子,以紗簾為大防?”
“老身不自醫,雙目染疾,畏燈火光。”謝渺也不惱,不緊不慢地道,“前塵往事,許正使知道得也這樣清楚,老身甚慰。大哥的衣冠冢,你們也見了,就算是祭掃過了。他不在意這些,也不勞二位費心了。”
“謝公是大人的長兄?”
“是。”謝渺道,“他西去長安時,我十三豆蔻;他東還海道時,老身雪滿頭。我為家主三十餘年,如你所言,以一小女子之身,拋善棄純,無夫無子,領族人自長安歸江寧,立根如此,壯大如此。”
“早已耳聞。”謝海道拱手道,“既如此,大人,可曾想過百年之後謝家誰來掌舵?”
“許正使好奇此事?”謝渺冷笑一聲,“老身只是瞎了眼,身子卻還康健。”
“許某一介書生,既來了,便要口出狂言、一問到底。”許鶴山低聲道,“我家陛下是個內斂沈靜的,身子也經不起顛簸,我便來替他問了。”
“陛下在意巡鹽,怎有空關照我這寒門?”
“大人也知道許某隨巡鹽禦史下三吳,可我畢竟不是為巡鹽而來。”許鶴山以膝蓋向後挪一步,對謝渺行禮道,“新帝即位倉促,我是來此,向大人討份賀禮。”
他知道,謝府必然已經聽聞何昶查賬之事,也必然知道自己先前在李正德當道時遞交的稅目有貓膩,望大裏說,就是謀逆不忠。
但李鑒還要再給他們一次抉擇的機會。
一籌碼,換一籌碼。
謝渺在簾幕後坐起身。許鶴山低眉不看她,只覺那仕女端著一個盤子過來,其上是一本賬目。那仕女越過許鶴山,將那盤子遞給李群青,回身去一側焚香。
李群青有些發懵,隱約聽謝渺道:“這是我謝府同官府鹽引兌換來往的全部賬目,代老身轉交陛下。”
李群青抱拳要謝,那紗簾給撩開。謝渺露出半張臉孔,低著眼望了她,將眼簾垂下,若有似無地嘆了一句,道:“你還有許多路。”
那熟稔語氣,仿佛是看她長大一般。
“多謝大人指教。”李群青被她看得發毛,將盤子邊緣攥在手裏。她無端對此人生出些敬與畏,擡眼掠過她下陷的面頰。謝渺分明閉著眼,先前目中之意,仿佛能貫她眉心。
直到被許鶴山領出書房,她才松了口氣,問:“她怎麽什麽都知道?”
“這可是江寧謝氏。”許鶴山道,“好在賀禮有了,不虛此行。”
李群青邊抹冷汗邊頷首,卻聽許鶴山道:“謝大人說得對。”
她楞了一下,自覺這幾日天天都凈聽見些聽不懂的話,懶得細究,裝聾作啞地抱著盤子便往外走。許鶴山在後頭瞧著,看著李群青穿過紛飛的桃李,一霎花滿頭。
他開始想下封信中要和李鑒說什麽。
江寧天氣潮濕,不適合頤養。
區區江寧謝氏,直接拿下。
對了,聽人說謝氏也是犯火象,子孫取名都帶著水,而大豫卦象為金,懼於火。這樣一看,大豫國運,和謝家倒是相同的。
這天命之說唯足取笑耳。
他們彼此明白,必要舉棋勝天半子。
【作者有話說】
解釋:李鑒先前用何昶查賬,查出部分士族多兌鹽引、少交稅(簡稱違法犯罪行為),但不公布,以此為要挾,期望與各士族達成合作。他不知道這是否能成功,因為各士族樹大根深,他只是新登基的帝王。而他手中的籌碼,明為賬目,實則是他自身與主角團其他各位的權力與謀劃。
在火車站,現在整個人特別開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