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定律
關燈
小
中
大
竹子定律
這段時間, 季澤考中縣案首的消息成為了趙家村眾人茶餘飯後的主要討論話題。
以往他們見了他雖然覺得他跟別家的娃不一樣,如今倒是真的知道他不一樣在什麽地方了,人家啊, 將來是要考秀才,當舉人老爺的!恐怕過不久, 季家二房就要改換門庭咯。
拈酸潑醋的有,但更多的聲音還是祝福聲, 畢竟他們趙家村這麽多年來也就出過季青山一個童生,若是季澤日後考得更好, 村裏的人走出去都有顏面得很。
村民們受到季澤的影響,也有家長開始陸陸續續地將自家孩子送到季青山私塾裏念書了,反正不管考不考得起童生秀才, 多識字總是好的。
因此,趙家村讀書學習的氛圍突然變得濃郁了起來,但是這些季澤並不知道。
這幾日, 他一直在家中翻閱《大周野史》與陳度元的個人經歷。
當初他第一次讀《大周野史》的時候就真的簡簡單單將它當做了歷史書看, 但這一次, 季澤結合這位帝師的個人經歷換了個視角去讀。
是的,沒錯, 季澤鉆研這麽久,是因為他想要拜名師,抱大腿。
大周朝建國一百多年,共經歷了五任皇帝,每一位皇帝在位也不過才將將二十多年。
說實話, 季澤覺得本朝的皇帝換得有點快, 如今的皇帝永康帝正是第六任,已經在位十九年, 倘若按平均值來算的話,他估計也快退休了。
《大周野史》只記錄了前面五任皇帝在位時發生的事,每一篇望安先生都是平鋪直述,非常客觀的敘事,一點主觀論斷都沒有,這和一般的野史完全不像。因為野史帶有主觀特色,它的趣味性大於真實性,娛樂性大於嚴肅性。
季澤猜測,陳度元匿名寫的這本書籍大有可能是將自己的腦袋別在了褲腰上,冒著生命危險以野史之名寫正史之事。
正史基本為在朝文人所修,裏面大多都是歌頌或者有利於統治者的,只有少數史官寧肯不要腦袋也要寫出事實真相,如果修前朝史的話曲筆就比較少,因為沒有忌諱,但也不一定就可信。
系統說過帝師所著的這本書再真實不過,看來這裏面所講的事全部都是真的了。
季澤實在有些佩服這位帝師,特別是在看了他的個人經歷之後。
那履歷像帶了金光一樣,閃閃發亮。
陳度元是辛歷三十二年的進士,字沖閆,號居安,臨山縣人。
他十八歲入翰林院,被皇帝授予翰林院編修之職,雖然翰林院是國家最重要的官員儲備中心,但是剛進去的他也就是幫人打打雜,修修書而已。
那時陳度元年輕氣盛,看不慣身邊那群捧高踩低,假模假樣的人,他自己也比較實誠,一不小心就著了別人的道,被人告到皇帝面前後,皇帝一生氣就將他攆到了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去當知縣。
但是就這麽一去他還做出成績來了,百姓生活好了,政績有了,皇帝也想起了這麽個人來,又將本人調回了京城,給他升了個官兒。
後來,四十年擢禦史,陳度元又上書自請東宮講學,沒錯,他去當老師了,他想把他的才華用在培育人才上,還t要培養大周朝最高等的人才。這位“人才”聰慧是聰慧,但是背地裏卻與本朝前幾任皇帝一樣尤其推崇長生之術,氣得他吃不好睡不著,總覺得自己的一身才學都被埋沒了。
四十五年,他“棄文從武”,又跑去求皇帝說他要去新南一帶管理鹽法,而新南一帶與檀溪,雞墉接壤,官商勾結又常有倭寇作亂,十分不好管制,時不時還要打幾場海戰。陳度元為了讓這兩處地方有賬可查,奏請皇帝將其歸入新南,他把這地方的各種事情處理好以後上報給了官府,不等朝廷批覆,又馬不停蹄地跑去清倭寇了。
打仗什麽的,簡直太帥了,他沒少學各種兵法,這些地方肯定能發揮他的才學。
以致後來,陳度元不斷上書要去邊關當將軍的幕僚,還道“沖閆所作,撫恤將士而已”,皇帝知道他的軍事才能便同意了。
當時是永昌帝在位,這位皇帝可以說是大周朝活得最久的了,死時剛好五十歲,而陳度元這一輩子都在邊關“轉悠”。
後面現任皇帝繼位,陳度元五十歲時被調回京封為帝師,因此他再度成為了皇帝幾個兒子的老師,直至歸隱。
季澤覺得這位帝師可太得他心意了,他的個人經歷裏面也沒說他與哪個大官,哪個皇室子弟有仇什麽的,且現下陳度元已經歸隱,應該不存在什麽覆仇之類的大問題。
至於他要怎麽找到此人,臨山縣確實不小,他也找不到人打聽對方的住處,但是季澤內心有個猜測。
陳度元的《大周野史》應當是才印刷出版的,因為他之前也去過那家店進行大掃蕩,卻什麽也沒發現,後面擔心有“漏網之魚”他才去了第二次。
結果就是陳度元回了臨山縣後就將書匿名出版了。
季澤暗嘆,帝師果然有魄力,都不怕被人懷疑到他頭上。不過好像懷疑了也沒多大用處,野史本就可以寫任何一個朝代的歷史,既然人家冠了野史的名字,那就說明人家作者沒有保證這本書的所有內容全是真的啊。
陳度元有出版書,就有分成,有分成那就說明發行的書齋至少會有他家小廝的聯系地址什麽的。
想到這裏,季澤再次將《大周野史》的最後一頁翻開,他記得這裏有對方問的一個問題。
如果他沒看第二遍,可能還真不會註意到,畢竟很少有人寫完書後,還要在後面考校讀者問題的,普天之下大概也就只有這位腦電波與常人不同的帝師吧。
這題問的是“青竹以四年僅不足一寸,自五年始,以日之行三寸狂生,徒以其月餘,則至四十五尺,汝可知何故?”最後題的末尾處還有一句,“願者答之,交於書齋主人。”
看完題的季澤:“……”
這不是現代有名的心靈雞湯,竹子定律嗎?
他還知道荷花定律,金蟬定律……
並且做完題目還有要求,讓答了題的讀者將答案交給書齋的掌櫃。
季澤:“……”
季澤覺得可能只有自己會按照他所說的做了,因為除了他應該沒人知道望安先生就是陳度元,自然便不會有人有這等閑情逸致答題交作業了。
他雖然不知對方的意圖何在,但不免想,帝師是不是想以這樣的方式收徒?
他想了想,提筆道:“其乃前之四年,青竹之根深入土,人事亦然,無慮艱得不報,惟出皆為其根,人生須儲,幾人未能消四年乎?猶如此‘度’,以度觀物……欲向往光之,必先緘默於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段時間, 季澤考中縣案首的消息成為了趙家村眾人茶餘飯後的主要討論話題。
以往他們見了他雖然覺得他跟別家的娃不一樣,如今倒是真的知道他不一樣在什麽地方了,人家啊, 將來是要考秀才,當舉人老爺的!恐怕過不久, 季家二房就要改換門庭咯。
拈酸潑醋的有,但更多的聲音還是祝福聲, 畢竟他們趙家村這麽多年來也就出過季青山一個童生,若是季澤日後考得更好, 村裏的人走出去都有顏面得很。
村民們受到季澤的影響,也有家長開始陸陸續續地將自家孩子送到季青山私塾裏念書了,反正不管考不考得起童生秀才, 多識字總是好的。
因此,趙家村讀書學習的氛圍突然變得濃郁了起來,但是這些季澤並不知道。
這幾日, 他一直在家中翻閱《大周野史》與陳度元的個人經歷。
當初他第一次讀《大周野史》的時候就真的簡簡單單將它當做了歷史書看, 但這一次, 季澤結合這位帝師的個人經歷換了個視角去讀。
是的,沒錯, 季澤鉆研這麽久,是因為他想要拜名師,抱大腿。
大周朝建國一百多年,共經歷了五任皇帝,每一位皇帝在位也不過才將將二十多年。
說實話, 季澤覺得本朝的皇帝換得有點快, 如今的皇帝永康帝正是第六任,已經在位十九年, 倘若按平均值來算的話,他估計也快退休了。
《大周野史》只記錄了前面五任皇帝在位時發生的事,每一篇望安先生都是平鋪直述,非常客觀的敘事,一點主觀論斷都沒有,這和一般的野史完全不像。因為野史帶有主觀特色,它的趣味性大於真實性,娛樂性大於嚴肅性。
季澤猜測,陳度元匿名寫的這本書籍大有可能是將自己的腦袋別在了褲腰上,冒著生命危險以野史之名寫正史之事。
正史基本為在朝文人所修,裏面大多都是歌頌或者有利於統治者的,只有少數史官寧肯不要腦袋也要寫出事實真相,如果修前朝史的話曲筆就比較少,因為沒有忌諱,但也不一定就可信。
系統說過帝師所著的這本書再真實不過,看來這裏面所講的事全部都是真的了。
季澤實在有些佩服這位帝師,特別是在看了他的個人經歷之後。
那履歷像帶了金光一樣,閃閃發亮。
陳度元是辛歷三十二年的進士,字沖閆,號居安,臨山縣人。
他十八歲入翰林院,被皇帝授予翰林院編修之職,雖然翰林院是國家最重要的官員儲備中心,但是剛進去的他也就是幫人打打雜,修修書而已。
那時陳度元年輕氣盛,看不慣身邊那群捧高踩低,假模假樣的人,他自己也比較實誠,一不小心就著了別人的道,被人告到皇帝面前後,皇帝一生氣就將他攆到了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去當知縣。
但是就這麽一去他還做出成績來了,百姓生活好了,政績有了,皇帝也想起了這麽個人來,又將本人調回了京城,給他升了個官兒。
後來,四十年擢禦史,陳度元又上書自請東宮講學,沒錯,他去當老師了,他想把他的才華用在培育人才上,還t要培養大周朝最高等的人才。這位“人才”聰慧是聰慧,但是背地裏卻與本朝前幾任皇帝一樣尤其推崇長生之術,氣得他吃不好睡不著,總覺得自己的一身才學都被埋沒了。
四十五年,他“棄文從武”,又跑去求皇帝說他要去新南一帶管理鹽法,而新南一帶與檀溪,雞墉接壤,官商勾結又常有倭寇作亂,十分不好管制,時不時還要打幾場海戰。陳度元為了讓這兩處地方有賬可查,奏請皇帝將其歸入新南,他把這地方的各種事情處理好以後上報給了官府,不等朝廷批覆,又馬不停蹄地跑去清倭寇了。
打仗什麽的,簡直太帥了,他沒少學各種兵法,這些地方肯定能發揮他的才學。
以致後來,陳度元不斷上書要去邊關當將軍的幕僚,還道“沖閆所作,撫恤將士而已”,皇帝知道他的軍事才能便同意了。
當時是永昌帝在位,這位皇帝可以說是大周朝活得最久的了,死時剛好五十歲,而陳度元這一輩子都在邊關“轉悠”。
後面現任皇帝繼位,陳度元五十歲時被調回京封為帝師,因此他再度成為了皇帝幾個兒子的老師,直至歸隱。
季澤覺得這位帝師可太得他心意了,他的個人經歷裏面也沒說他與哪個大官,哪個皇室子弟有仇什麽的,且現下陳度元已經歸隱,應該不存在什麽覆仇之類的大問題。
至於他要怎麽找到此人,臨山縣確實不小,他也找不到人打聽對方的住處,但是季澤內心有個猜測。
陳度元的《大周野史》應當是才印刷出版的,因為他之前也去過那家店進行大掃蕩,卻什麽也沒發現,後面擔心有“漏網之魚”他才去了第二次。
結果就是陳度元回了臨山縣後就將書匿名出版了。
季澤暗嘆,帝師果然有魄力,都不怕被人懷疑到他頭上。不過好像懷疑了也沒多大用處,野史本就可以寫任何一個朝代的歷史,既然人家冠了野史的名字,那就說明人家作者沒有保證這本書的所有內容全是真的啊。
陳度元有出版書,就有分成,有分成那就說明發行的書齋至少會有他家小廝的聯系地址什麽的。
想到這裏,季澤再次將《大周野史》的最後一頁翻開,他記得這裏有對方問的一個問題。
如果他沒看第二遍,可能還真不會註意到,畢竟很少有人寫完書後,還要在後面考校讀者問題的,普天之下大概也就只有這位腦電波與常人不同的帝師吧。
這題問的是“青竹以四年僅不足一寸,自五年始,以日之行三寸狂生,徒以其月餘,則至四十五尺,汝可知何故?”最後題的末尾處還有一句,“願者答之,交於書齋主人。”
看完題的季澤:“……”
這不是現代有名的心靈雞湯,竹子定律嗎?
他還知道荷花定律,金蟬定律……
並且做完題目還有要求,讓答了題的讀者將答案交給書齋的掌櫃。
季澤:“……”
季澤覺得可能只有自己會按照他所說的做了,因為除了他應該沒人知道望安先生就是陳度元,自然便不會有人有這等閑情逸致答題交作業了。
他雖然不知對方的意圖何在,但不免想,帝師是不是想以這樣的方式收徒?
他想了想,提筆道:“其乃前之四年,青竹之根深入土,人事亦然,無慮艱得不報,惟出皆為其根,人生須儲,幾人未能消四年乎?猶如此‘度’,以度觀物……欲向往光之,必先緘默於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