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章 第 92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092章 第 92 章
顧譽深為了避嫌, 自從考試開始之後,就沒有去看過顧廣峎。
哪怕他只是個同考官,出考題的人根本不是他, 在與顧廣峎有血親的情況,他也不方便與對方接觸的。
不過他不能去看顧廣峎, 卻是可以去看看謝瑱他們幾個的。所以在考場巡視的時候,他就過去看過幾人的答題狀況。
這種行為在考場是允許的, 只要他不與考生進行交談,只是過去看了一下對方的試卷, 對於對方之後的成績不會有影響。
因為他們每個同考官負責的區域不同,他們負責的區域的考卷不會到他們手裏, 而是隔了兩個區域以此來進行閱卷的。加上又是糊名制, 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杜絕科舉舞弊的一種方式。
他們五個人之中, 除去顧廣峎之外,裏面學問最好的就是陳友席。緊接著是陶晴河,然後是謝瑱, 最後就是孔庭堯了。
按道理來說,孔庭堯比謝瑱讀書讀得早, 他應該比謝瑱的學問好才對。
但是有的人,就是這樣, 讀書讀得早,也有幾分讀書的天分,但是就是不願意好好讀書。
這種人說的就是孔庭堯, 孔庭堯在讀書上是有天分的, 只可惜是個本□□玩愛鬧的。
加上他過早的接觸美色, 小小年紀就有點沈迷其中,就把不錯的天分都給浪費了。
陳友席的天分也不錯, 不過他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他的脾氣不怎麽好,考試時心態也忽好忽壞的。
這樣的人就不怎麽穩定,哪怕僥幸進入了朝堂之中,也不適合走到太高的位置,不然很容易把自己給摔死的。
陶晴河的心性也不行,相較於過於剛烈的陳友席,他的性格就明顯軟弱很多。
他自己沒有太大的主見,娶的妻子還是個商戶之女,若是以後沒有領頭羊帶著他走,僅靠他自己不會有太大的前程。
而謝瑱,是他們之中讀書讀得最晚的,也是看起來最適合讀書的人。
是的,根據他們家找人打聽來的那些消息,顧譽深覺得謝瑱是一個適合讀書的人。
什麽叫做適合讀書?
就是有讀書天賦,自己也喜歡讀書,在讀書上肯吃苦頭,心態還穩定的人。
這樣的人,不能說他天生多麽有才華,但是卻非常的適合考科舉。
考科舉,表面上考的是學問,實際上考的還有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個人運氣。
一個人如果僅僅只有學問,卻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狀況與精神狀況,就算他的學問再好也沒有辦法支撐他考完試。
同樣的運氣也很重要,運氣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能夠改變命運的好東西。
……
謝瑱一開始還在關註顧譽深,等到後來開始答題就不再註意對方了。
不管對方到底是誰,如今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考試,至於其他的事情可以以後再說。
所以就算後來,顧譽深走到他的跟前來,謝瑱都沒有多看他一眼。
顧譽深見狀,對謝瑱的讚賞就更多了一分,這樣的心性確實有夠沈穩的。
第一場考試的雨,一直下到了考試結束,這就意味著,會有不少考生會生病。
哪怕考場裏,特意給他們熬了姜水,咳嗽和打噴嚏的人依舊有很多。
這些人裏面,有不少考著考著就被請了出去。大多數的考生還是挺要面子的,一般只要被請了就會很配合。
但是也有很不配合的人,他們都會在考場裏鬧騰一番,企圖用他們的鬧騰來表達抗議。這樣鬧騰抗議的人,也會在之後受到很嚴厲的懲罰。
謝瑱從考場出來之後,臉色不怎麽好看。因為他的周圍有不少人咳嗽,他總覺得他也有點想咳嗽了。
為了防止被人感染了風寒,謝瑱一回去就請了大夫。只可惜這兩天因為下雨,有不少考生與普通人生病,就近的醫館大夫忙不過來,他這邊暫時請不到大夫。
還是後來孔庭堯家的下人,為了給孔庭堯看病去了其他地方,這才終於請回來了一個郎中。
既然都請郎中了,五個人幹脆都看了看,省得耽誤了後面的考試。
最後五個人裏面,只有孔庭堯是確診生病了的。
大夫給孔庭堯開了幾服藥,又給其他人開了預防風寒的藥。
只希望明天休息一天,大家不適的情況能夠好轉一點。
然而一夜過去,孔庭堯不僅沒有好轉,次日中午還發起了高燒。
謝瑱幾人見狀,想要過去照顧他,但是又擔心被感染了。
若是平日裏,就算被感染了也無所謂,如今這樣關鍵的時候,大家都不希望自己被感染。
不過好在,孔庭堯身邊有三個人照顧,後來謝瑱又拿出一小瓶烈酒。
謝瑱讓他們用烈酒給孔庭堯物理降溫,孔庭堯的高燒到了晚上就退下來了。
次日就是第二場考試了,孔庭堯這種情況是不能繼續參加考試的。主要是他現在坐都坐不起來,就算他想要去考試也很難。
孔庭堯自己也不大想去考,他第一場發揮的不怎麽好,如今這個狀態繼續考也考不好。
他是個看得很開的,在他看來什麽都不及他的身體,所以第二場的時候就沒有去參加考試。
本來是一行五人,第二場就只有四個人了,一行四人心裏還挺沈重的。
第二場沒有繼續在下雨,不過天氣依舊陰沈沈的。這樣的天氣,也不比下雨天好多少,依舊是濕冷濕冷的。
謝瑱他們進場檢查的時候,發現檢查的房間裏放了炭盆,感覺要比之前好受了很多。
除了炭盆,考場裏的號舍也被搶修過,就算之後的幾天依舊會下雨,影響應該不會像之前那樣大了。
第二場不如第一場那樣重要,第二場主要考的是四書五經以及算術。
其中四書占了四篇,五經占了三篇,剩下的全部都是算術題。
第二場的算術題會這樣多,據說是因為朝廷戶部特別缺人才。
朝廷今年的偏重就在戶部,而戶部是管理國家財政,算術一方面就不能太差了。
戶部又細分為:分管土地,戶籍,俸祿,會計,各種稅收等等。
不管是哪一個部門,需要的都是能寫會算的,算術要是學得不好可不行。
這一場可以說是謝瑱的主場,他有把握在這一場表現的很好,甚至說不定能夠靠著這一場,把他會試的成績往上提一提。
因為第二場到了謝瑱擅長的考題,謝瑱做題的狀態就要比第一場更好,整個人的心情也跟著好了不少。
相較於謝瑱這邊的好心情,陳友席那邊就不怎麽好了。他在算術上面一直不算優秀,他知道算術也是必考項目,卻沒有想到會占比這麽大。
像是之前在鄉試時,算術題也就那麽幾題。他以為會試這樣重要的考試,算術題的占比不會太大的。
結果沒有想到,因為他不了解京城的情況,不知道今年大力擴招戶部的人,所以第二場的算術題才會這樣多。
如今後知後覺的知道了,也為時已晚了。
畢竟算術不擅長就是不擅長,它與其他的類型的考題還是不大一樣的,不是通過努力就能夠輕松提高的。
就跟後世的數學一樣,數學不會那是真的不會。歷史,政治什麽的,就算不會也能夠隨意胡謅幾句,數學是真的沒辦法胡謅。
第二場謝瑱考的好,很有信心,出來的時候就比較早。
這一次進去三天,頭兩天都是陰天,到第三天才開始下雨。
第二場開考的時候,就少了不少的考生。結果沒有想到,第三天又下雨了,估計又要有不少考生生病了。
其實沒有必要非要二月考的,可以稍微往後面挪一個月,三月考會試,四月考殿試,對於考生來說還能好接受一點。
正如謝瑱預料的那般,因為天氣不怎麽好,又有不少考生病倒了。
第一場考試的時候,一共將近五千人參加考試。到了第二場少了二百多人,到了第三場又少了將近一百人。
這些都是身體本來就不怎麽好的考生,碰上比較惡劣的天氣就率先倒下了。
剩下的都是一些身體好,或者是還能撐下去的考生,還在堅持著參加第三場考試。
第三場主要考得是策問,散文,詩賦,以及兩篇四書。
這一次的考試題目不算很多,考試的題目難度卻不小。光是那道詩賦題的破題,就能夠難住不少的考生了。
謝瑱是最後才做詩賦與策問的,所以一直等到第二天的下午,他才註意到這兩題的難度有點高。
不過好在,他還有一天半的時間,足夠他慢慢研究慢慢答題了。
最後一場,天氣要比之前好了很多。雖然大部分的時間依舊是陰天,不過天氣已經有轉晴的跡象了。
謝瑱在策問一題上耗費了不少時間,這一次的策問主要是講君臣關系。他在答題的時候,整張卷面上都是君臣之道,把對君王的恭敬寫得滿滿當當。
然而他的內心卻不是這樣想的,他不怎麽看好現在的老皇帝,所以他註定不是保皇派的。
他也不喜歡太子,太子生性弒殺,且猜忌之心頗重。
這樣的天子,是不會允許權臣當政的。謝瑱想要在朝堂有很大的話語權,以對方的性格絕對不會允許,說不定還會給他招來殺身之禍。
除去太子,剩下的還有二皇子……不對,去年的時候二皇子,三皇子都已經封王了,如今要叫他們二王爺與三王爺。
二王爺是四皇子的哥哥,兩個人都是一個母妃所生。他們的外祖一家是清流,是不大希望他們爭奪皇位的。
小說裏面,四皇子聽從了母妃的教導,一輩子當了一個閑散的王爺。
但是他的哥哥卻不是一個安分的,後來帶著另一位皇子想要奪太子的皇位,卻被太子與主角攻蘇毅旸殺死在了半路上。
蘇毅旸是保皇派,效忠當今的皇帝。太子是正經皇儲,那保皇派肯定也要保太子。
謝瑱首先就排除了太子,加上他對蘇毅旸有奪夫之恨,又是一個文臣一個武將的,他們就真的註定水火不容了。
如今對於謝瑱比較好用的,那就是二王爺與三王爺。
老二是小說裏蓋棺定論了會奪位的,雖然結果他失敗了,卻實實在在動手過。
加上他失敗過,就證明他的本事不大,以後掌控起來比較容易。
然後就是老三,老三脾氣不好,還好色,按道理來說,這樣的人還不如四皇子好用。
但是老三好就好在,他有個很強的母族幫忙,且是個浮於表面的人。
脾氣不好,好色什麽的,其實只要掌握好了分寸,掌控起來還是很好控制的。
這兩個不管哪一個,對於謝瑱往上爬都很好用。如果這兩條路都走不通,他也可以走四皇子這一條。
只是這一條,不如前面兩條好走,四皇子也沒有看起來那樣好“欺負”。
謝瑱就有點擔心,以後他幫助對方奪位之後,對方會來一個過河拆橋。
本來謝瑱對於此次的會試沒有太大把握的,但是由於第二場的考試給了他不少自信,不知道為什麽他總覺得他也許能夠考過。
就算不上正榜,上個副榜,那他也是貢士了。
貢士可以去國子監,也可以授官,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他都能夠接觸到很多達官貴族,對於他以後的前程會有很大幫助。
其實科舉完全沒有普通讀書人想的那樣簡單,因為古代的書籍大多數是人工抄寫的,紙墨筆硯更是一種昂貴的消耗品。所以大多數的珍貴書籍,就掌控在了世家大族手裏。
書掌控在世族大家手裏,通俗一點來說,文化就掌握在世家手裏。
文化掌握在世家手裏,那朝堂裏的官員也都是他們的人。
自古以來,都是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
朝堂上世家的人太多,對於掌控權利的皇帝就會產生威脅。
為了讓朝堂不會淪為某些世家的一言堂,也是為了平衡整個國家的權利與安穩,很多皇帝除了自己應有的保皇派,還會特意扶持寒門子弟進入朝堂。
寒門子弟大多數根基淺,背後沒有盤根錯雜的家族,很多甚至可以稱之為清流。
他們的到來,是為了緩沖士族與皇權之間的矛盾的。
所以很多皇帝都會有意無意的扶持寒門,當然了,這裏的寒門並不是單純指謝瑱這種農戶,而是指像是陳友席這樣的落魄世家。
是的,寒門也是世家,只是與那些世家不大一樣,他們是落魄之後的世家。
然後就是農家子,農家子的背景會更加簡單,用起來也沒有那麽多利益糾紛,算是在朝堂裏最好用的一批人。
就拿之前的拐賣案來舉例,如果皇帝真心想要徹查此事。他會找一個沒有太大背景,身份簡單的農家子或者寒門子去查,然後還會給與對方很大的權利。
但是如果他不想徹查,覺得這樣一徹查下去,會得罪不少的世家大族。他就會找一個世家出身的官員,然後也會給與對方很大的權利。
那這個世家出身的官員,手裏還握著大權。他在調查的時候,發現裏面有家族的人,或者家族人的手下。為了不把事情牽扯到他身上,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隱藏此事。
而他隱藏了其中自家的人,就意味著壞人沒有一網打盡,那麽這樣的行為就是腐敗。
同樣的,對方還可以趁著這次的機會,他用手裏的權利去打壓對家。
一些不想被打壓,或者害怕被誣陷的,就會想辦法去討好對方,這樣也會形成腐敗。
這也腐敗,那也腐敗,整個朝堂就會爛下去。
它們就像是無數的蛀蟲,開始啃噬整個國家的根基,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塌陷。
長坪縣拐賣的案子,皇帝選了個寒門出身的官員,本意上是想要鏟除一些世家的爪牙的。
只可惜他選的人手腕不夠狠,觸碰的爪牙又是些銅爪鐵牙,最後不僅沒能動搖那些世家分毫,還連累四皇子被逼著去了邊境。
正如之前說的那樣,四皇子他就是一個閑散皇子,不僅太子對他沒有什麽忌憚,就連脾氣不好的三皇子都喜歡他。
這樣的一個皇子,沒有人會特意針對他的。
他會被逼著前往邊境,主要是拐賣案的事情是他掀起來的。這件事情又涉及到了某些世家大族,他們就對掀起這件事的四皇子很不滿。
所以就想辦法,把四皇子送到了邊境去。
是的,沒有看錯。
一些世家大族可以左右皇子的命運,可以讓堂堂的皇子都要避其鋒芒。
同樣的,當世家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他們還能有左右未來皇帝的力量。
為了防止他們發展下去,一些有手段有頭腦的皇帝,這個時候就會大力扶持寒門。然後再通過這些寒門子弟的手,一起想辦法把這些世家給壓制下去。
在謝瑱他們這邊參加最後一場會試時,與此同時的另一邊,一個頭發花白的小老頭子,正對著對面的華服青年嘆氣。
華服青年長相普通,但是由於他有一雙異瞳,那雙異瞳看起來格外的神秘詭譎,倒是讓他顯得多了幾分的貴氣。
青年聽到嘆氣聲微微擡眸,有點好笑的對著小老頭說道:“舅公這是怎麽了?怎麽你一看到本王,就天天唉聲嘆氣的?”
青年是淩王雲罹,也就是三王爺。
去年,他與老二一起封王,按理來說他都封王了,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封地,應該去自己的封地才對。
但是他自己不想走,他皇帝爹對他一直比較偏寵,他還有一個娘家很強勢的母妃。所以去年二王爺去了封地,他到了現在還在京城沒有離開。
淩王受寵,是真的受寵。
要不是他的眼睛有問題,估計現在的太子就該是他了。
老皇帝一共有八個兒子,其中有一個夭折了,剩下的七個裏面只有老大,老二,老三稍微的有點出息。
而這三個兒子裏面,老三不僅與皇帝長得像,脾氣上面也有很多相似。
只可惜,老三的眼睛有問題,不能讓一個儀容怪異的皇子繼承大統,所以太子之位就給了皇後的嫡子也就是大皇子。
也正是因為,很多人都看出來了,皇帝比較偏心老三。老大與老三的關系一直不大好,很多事情上兩人都有點針鋒相對。
皇帝呢,他偏心老三,覺得原本太子應該是給老三的,如今他把皇位給了中規中矩的老大,老大作為大哥就應該讓著點弟弟。
其實孩子多了,哪怕父母有心端水,也是會不自覺的偏心某一個的。
老皇帝也沒有想要端水,所以他的偏心就十分的有目共睹,這點就像是埋在太子心裏的刺一樣。
淩王對面的小老頭是淩王母親的舅舅,是個早已經從朝堂上退下來的老油條了。
他此番的老遠來見淩王,主要是勸對方離開京城的。就算皇帝偏寵淩王殿下,但是皇帝已經年紀大了,這個天下早晚是太子的。在他們沒有能力跟太子奪位之前,這個時候最好的就是乖巧的離開京城。
“殿下,該啟程了。陛下為您挑選的封地那樣富饒,殿下不如趁著現在天氣轉暖,帶上你的人早早的前往封地。”
“舅公,你老人家這般著急作甚?我不是說了嗎,等到這一次的科舉結束,我自然會帶著我的人前往封地。”
“今年的考生裏面,難不成有殿下看中的人?”
淩王聞言搖了搖頭,一臉又坦然又欠揍的說道:“沒有我看中的,不過倒是有個太子大哥看上的。聽說叫什麽來著……對了,他好像叫顧廣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顧譽深為了避嫌, 自從考試開始之後,就沒有去看過顧廣峎。
哪怕他只是個同考官,出考題的人根本不是他, 在與顧廣峎有血親的情況,他也不方便與對方接觸的。
不過他不能去看顧廣峎, 卻是可以去看看謝瑱他們幾個的。所以在考場巡視的時候,他就過去看過幾人的答題狀況。
這種行為在考場是允許的, 只要他不與考生進行交談,只是過去看了一下對方的試卷, 對於對方之後的成績不會有影響。
因為他們每個同考官負責的區域不同,他們負責的區域的考卷不會到他們手裏, 而是隔了兩個區域以此來進行閱卷的。加上又是糊名制, 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杜絕科舉舞弊的一種方式。
他們五個人之中, 除去顧廣峎之外,裏面學問最好的就是陳友席。緊接著是陶晴河,然後是謝瑱, 最後就是孔庭堯了。
按道理來說,孔庭堯比謝瑱讀書讀得早, 他應該比謝瑱的學問好才對。
但是有的人,就是這樣, 讀書讀得早,也有幾分讀書的天分,但是就是不願意好好讀書。
這種人說的就是孔庭堯, 孔庭堯在讀書上是有天分的, 只可惜是個本□□玩愛鬧的。
加上他過早的接觸美色, 小小年紀就有點沈迷其中,就把不錯的天分都給浪費了。
陳友席的天分也不錯, 不過他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他的脾氣不怎麽好,考試時心態也忽好忽壞的。
這樣的人就不怎麽穩定,哪怕僥幸進入了朝堂之中,也不適合走到太高的位置,不然很容易把自己給摔死的。
陶晴河的心性也不行,相較於過於剛烈的陳友席,他的性格就明顯軟弱很多。
他自己沒有太大的主見,娶的妻子還是個商戶之女,若是以後沒有領頭羊帶著他走,僅靠他自己不會有太大的前程。
而謝瑱,是他們之中讀書讀得最晚的,也是看起來最適合讀書的人。
是的,根據他們家找人打聽來的那些消息,顧譽深覺得謝瑱是一個適合讀書的人。
什麽叫做適合讀書?
就是有讀書天賦,自己也喜歡讀書,在讀書上肯吃苦頭,心態還穩定的人。
這樣的人,不能說他天生多麽有才華,但是卻非常的適合考科舉。
考科舉,表面上考的是學問,實際上考的還有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個人運氣。
一個人如果僅僅只有學問,卻沒有一個好的身體狀況與精神狀況,就算他的學問再好也沒有辦法支撐他考完試。
同樣的運氣也很重要,運氣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能夠改變命運的好東西。
……
謝瑱一開始還在關註顧譽深,等到後來開始答題就不再註意對方了。
不管對方到底是誰,如今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考試,至於其他的事情可以以後再說。
所以就算後來,顧譽深走到他的跟前來,謝瑱都沒有多看他一眼。
顧譽深見狀,對謝瑱的讚賞就更多了一分,這樣的心性確實有夠沈穩的。
第一場考試的雨,一直下到了考試結束,這就意味著,會有不少考生會生病。
哪怕考場裏,特意給他們熬了姜水,咳嗽和打噴嚏的人依舊有很多。
這些人裏面,有不少考著考著就被請了出去。大多數的考生還是挺要面子的,一般只要被請了就會很配合。
但是也有很不配合的人,他們都會在考場裏鬧騰一番,企圖用他們的鬧騰來表達抗議。這樣鬧騰抗議的人,也會在之後受到很嚴厲的懲罰。
謝瑱從考場出來之後,臉色不怎麽好看。因為他的周圍有不少人咳嗽,他總覺得他也有點想咳嗽了。
為了防止被人感染了風寒,謝瑱一回去就請了大夫。只可惜這兩天因為下雨,有不少考生與普通人生病,就近的醫館大夫忙不過來,他這邊暫時請不到大夫。
還是後來孔庭堯家的下人,為了給孔庭堯看病去了其他地方,這才終於請回來了一個郎中。
既然都請郎中了,五個人幹脆都看了看,省得耽誤了後面的考試。
最後五個人裏面,只有孔庭堯是確診生病了的。
大夫給孔庭堯開了幾服藥,又給其他人開了預防風寒的藥。
只希望明天休息一天,大家不適的情況能夠好轉一點。
然而一夜過去,孔庭堯不僅沒有好轉,次日中午還發起了高燒。
謝瑱幾人見狀,想要過去照顧他,但是又擔心被感染了。
若是平日裏,就算被感染了也無所謂,如今這樣關鍵的時候,大家都不希望自己被感染。
不過好在,孔庭堯身邊有三個人照顧,後來謝瑱又拿出一小瓶烈酒。
謝瑱讓他們用烈酒給孔庭堯物理降溫,孔庭堯的高燒到了晚上就退下來了。
次日就是第二場考試了,孔庭堯這種情況是不能繼續參加考試的。主要是他現在坐都坐不起來,就算他想要去考試也很難。
孔庭堯自己也不大想去考,他第一場發揮的不怎麽好,如今這個狀態繼續考也考不好。
他是個看得很開的,在他看來什麽都不及他的身體,所以第二場的時候就沒有去參加考試。
本來是一行五人,第二場就只有四個人了,一行四人心裏還挺沈重的。
第二場沒有繼續在下雨,不過天氣依舊陰沈沈的。這樣的天氣,也不比下雨天好多少,依舊是濕冷濕冷的。
謝瑱他們進場檢查的時候,發現檢查的房間裏放了炭盆,感覺要比之前好受了很多。
除了炭盆,考場裏的號舍也被搶修過,就算之後的幾天依舊會下雨,影響應該不會像之前那樣大了。
第二場不如第一場那樣重要,第二場主要考的是四書五經以及算術。
其中四書占了四篇,五經占了三篇,剩下的全部都是算術題。
第二場的算術題會這樣多,據說是因為朝廷戶部特別缺人才。
朝廷今年的偏重就在戶部,而戶部是管理國家財政,算術一方面就不能太差了。
戶部又細分為:分管土地,戶籍,俸祿,會計,各種稅收等等。
不管是哪一個部門,需要的都是能寫會算的,算術要是學得不好可不行。
這一場可以說是謝瑱的主場,他有把握在這一場表現的很好,甚至說不定能夠靠著這一場,把他會試的成績往上提一提。
因為第二場到了謝瑱擅長的考題,謝瑱做題的狀態就要比第一場更好,整個人的心情也跟著好了不少。
相較於謝瑱這邊的好心情,陳友席那邊就不怎麽好了。他在算術上面一直不算優秀,他知道算術也是必考項目,卻沒有想到會占比這麽大。
像是之前在鄉試時,算術題也就那麽幾題。他以為會試這樣重要的考試,算術題的占比不會太大的。
結果沒有想到,因為他不了解京城的情況,不知道今年大力擴招戶部的人,所以第二場的算術題才會這樣多。
如今後知後覺的知道了,也為時已晚了。
畢竟算術不擅長就是不擅長,它與其他的類型的考題還是不大一樣的,不是通過努力就能夠輕松提高的。
就跟後世的數學一樣,數學不會那是真的不會。歷史,政治什麽的,就算不會也能夠隨意胡謅幾句,數學是真的沒辦法胡謅。
第二場謝瑱考的好,很有信心,出來的時候就比較早。
這一次進去三天,頭兩天都是陰天,到第三天才開始下雨。
第二場開考的時候,就少了不少的考生。結果沒有想到,第三天又下雨了,估計又要有不少考生生病了。
其實沒有必要非要二月考的,可以稍微往後面挪一個月,三月考會試,四月考殿試,對於考生來說還能好接受一點。
正如謝瑱預料的那般,因為天氣不怎麽好,又有不少考生病倒了。
第一場考試的時候,一共將近五千人參加考試。到了第二場少了二百多人,到了第三場又少了將近一百人。
這些都是身體本來就不怎麽好的考生,碰上比較惡劣的天氣就率先倒下了。
剩下的都是一些身體好,或者是還能撐下去的考生,還在堅持著參加第三場考試。
第三場主要考得是策問,散文,詩賦,以及兩篇四書。
這一次的考試題目不算很多,考試的題目難度卻不小。光是那道詩賦題的破題,就能夠難住不少的考生了。
謝瑱是最後才做詩賦與策問的,所以一直等到第二天的下午,他才註意到這兩題的難度有點高。
不過好在,他還有一天半的時間,足夠他慢慢研究慢慢答題了。
最後一場,天氣要比之前好了很多。雖然大部分的時間依舊是陰天,不過天氣已經有轉晴的跡象了。
謝瑱在策問一題上耗費了不少時間,這一次的策問主要是講君臣關系。他在答題的時候,整張卷面上都是君臣之道,把對君王的恭敬寫得滿滿當當。
然而他的內心卻不是這樣想的,他不怎麽看好現在的老皇帝,所以他註定不是保皇派的。
他也不喜歡太子,太子生性弒殺,且猜忌之心頗重。
這樣的天子,是不會允許權臣當政的。謝瑱想要在朝堂有很大的話語權,以對方的性格絕對不會允許,說不定還會給他招來殺身之禍。
除去太子,剩下的還有二皇子……不對,去年的時候二皇子,三皇子都已經封王了,如今要叫他們二王爺與三王爺。
二王爺是四皇子的哥哥,兩個人都是一個母妃所生。他們的外祖一家是清流,是不大希望他們爭奪皇位的。
小說裏面,四皇子聽從了母妃的教導,一輩子當了一個閑散的王爺。
但是他的哥哥卻不是一個安分的,後來帶著另一位皇子想要奪太子的皇位,卻被太子與主角攻蘇毅旸殺死在了半路上。
蘇毅旸是保皇派,效忠當今的皇帝。太子是正經皇儲,那保皇派肯定也要保太子。
謝瑱首先就排除了太子,加上他對蘇毅旸有奪夫之恨,又是一個文臣一個武將的,他們就真的註定水火不容了。
如今對於謝瑱比較好用的,那就是二王爺與三王爺。
老二是小說裏蓋棺定論了會奪位的,雖然結果他失敗了,卻實實在在動手過。
加上他失敗過,就證明他的本事不大,以後掌控起來比較容易。
然後就是老三,老三脾氣不好,還好色,按道理來說,這樣的人還不如四皇子好用。
但是老三好就好在,他有個很強的母族幫忙,且是個浮於表面的人。
脾氣不好,好色什麽的,其實只要掌握好了分寸,掌控起來還是很好控制的。
這兩個不管哪一個,對於謝瑱往上爬都很好用。如果這兩條路都走不通,他也可以走四皇子這一條。
只是這一條,不如前面兩條好走,四皇子也沒有看起來那樣好“欺負”。
謝瑱就有點擔心,以後他幫助對方奪位之後,對方會來一個過河拆橋。
本來謝瑱對於此次的會試沒有太大把握的,但是由於第二場的考試給了他不少自信,不知道為什麽他總覺得他也許能夠考過。
就算不上正榜,上個副榜,那他也是貢士了。
貢士可以去國子監,也可以授官,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他都能夠接觸到很多達官貴族,對於他以後的前程會有很大幫助。
其實科舉完全沒有普通讀書人想的那樣簡單,因為古代的書籍大多數是人工抄寫的,紙墨筆硯更是一種昂貴的消耗品。所以大多數的珍貴書籍,就掌控在了世家大族手裏。
書掌控在世族大家手裏,通俗一點來說,文化就掌握在世家手裏。
文化掌握在世家手裏,那朝堂裏的官員也都是他們的人。
自古以來,都是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
朝堂上世家的人太多,對於掌控權利的皇帝就會產生威脅。
為了讓朝堂不會淪為某些世家的一言堂,也是為了平衡整個國家的權利與安穩,很多皇帝除了自己應有的保皇派,還會特意扶持寒門子弟進入朝堂。
寒門子弟大多數根基淺,背後沒有盤根錯雜的家族,很多甚至可以稱之為清流。
他們的到來,是為了緩沖士族與皇權之間的矛盾的。
所以很多皇帝都會有意無意的扶持寒門,當然了,這裏的寒門並不是單純指謝瑱這種農戶,而是指像是陳友席這樣的落魄世家。
是的,寒門也是世家,只是與那些世家不大一樣,他們是落魄之後的世家。
然後就是農家子,農家子的背景會更加簡單,用起來也沒有那麽多利益糾紛,算是在朝堂裏最好用的一批人。
就拿之前的拐賣案來舉例,如果皇帝真心想要徹查此事。他會找一個沒有太大背景,身份簡單的農家子或者寒門子去查,然後還會給與對方很大的權利。
但是如果他不想徹查,覺得這樣一徹查下去,會得罪不少的世家大族。他就會找一個世家出身的官員,然後也會給與對方很大的權利。
那這個世家出身的官員,手裏還握著大權。他在調查的時候,發現裏面有家族的人,或者家族人的手下。為了不把事情牽扯到他身上,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隱藏此事。
而他隱藏了其中自家的人,就意味著壞人沒有一網打盡,那麽這樣的行為就是腐敗。
同樣的,對方還可以趁著這次的機會,他用手裏的權利去打壓對家。
一些不想被打壓,或者害怕被誣陷的,就會想辦法去討好對方,這樣也會形成腐敗。
這也腐敗,那也腐敗,整個朝堂就會爛下去。
它們就像是無數的蛀蟲,開始啃噬整個國家的根基,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出現塌陷。
長坪縣拐賣的案子,皇帝選了個寒門出身的官員,本意上是想要鏟除一些世家的爪牙的。
只可惜他選的人手腕不夠狠,觸碰的爪牙又是些銅爪鐵牙,最後不僅沒能動搖那些世家分毫,還連累四皇子被逼著去了邊境。
正如之前說的那樣,四皇子他就是一個閑散皇子,不僅太子對他沒有什麽忌憚,就連脾氣不好的三皇子都喜歡他。
這樣的一個皇子,沒有人會特意針對他的。
他會被逼著前往邊境,主要是拐賣案的事情是他掀起來的。這件事情又涉及到了某些世家大族,他們就對掀起這件事的四皇子很不滿。
所以就想辦法,把四皇子送到了邊境去。
是的,沒有看錯。
一些世家大族可以左右皇子的命運,可以讓堂堂的皇子都要避其鋒芒。
同樣的,當世家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他們還能有左右未來皇帝的力量。
為了防止他們發展下去,一些有手段有頭腦的皇帝,這個時候就會大力扶持寒門。然後再通過這些寒門子弟的手,一起想辦法把這些世家給壓制下去。
在謝瑱他們這邊參加最後一場會試時,與此同時的另一邊,一個頭發花白的小老頭子,正對著對面的華服青年嘆氣。
華服青年長相普通,但是由於他有一雙異瞳,那雙異瞳看起來格外的神秘詭譎,倒是讓他顯得多了幾分的貴氣。
青年聽到嘆氣聲微微擡眸,有點好笑的對著小老頭說道:“舅公這是怎麽了?怎麽你一看到本王,就天天唉聲嘆氣的?”
青年是淩王雲罹,也就是三王爺。
去年,他與老二一起封王,按理來說他都封王了,也有了屬於自己的封地,應該去自己的封地才對。
但是他自己不想走,他皇帝爹對他一直比較偏寵,他還有一個娘家很強勢的母妃。所以去年二王爺去了封地,他到了現在還在京城沒有離開。
淩王受寵,是真的受寵。
要不是他的眼睛有問題,估計現在的太子就該是他了。
老皇帝一共有八個兒子,其中有一個夭折了,剩下的七個裏面只有老大,老二,老三稍微的有點出息。
而這三個兒子裏面,老三不僅與皇帝長得像,脾氣上面也有很多相似。
只可惜,老三的眼睛有問題,不能讓一個儀容怪異的皇子繼承大統,所以太子之位就給了皇後的嫡子也就是大皇子。
也正是因為,很多人都看出來了,皇帝比較偏心老三。老大與老三的關系一直不大好,很多事情上兩人都有點針鋒相對。
皇帝呢,他偏心老三,覺得原本太子應該是給老三的,如今他把皇位給了中規中矩的老大,老大作為大哥就應該讓著點弟弟。
其實孩子多了,哪怕父母有心端水,也是會不自覺的偏心某一個的。
老皇帝也沒有想要端水,所以他的偏心就十分的有目共睹,這點就像是埋在太子心裏的刺一樣。
淩王對面的小老頭是淩王母親的舅舅,是個早已經從朝堂上退下來的老油條了。
他此番的老遠來見淩王,主要是勸對方離開京城的。就算皇帝偏寵淩王殿下,但是皇帝已經年紀大了,這個天下早晚是太子的。在他們沒有能力跟太子奪位之前,這個時候最好的就是乖巧的離開京城。
“殿下,該啟程了。陛下為您挑選的封地那樣富饒,殿下不如趁著現在天氣轉暖,帶上你的人早早的前往封地。”
“舅公,你老人家這般著急作甚?我不是說了嗎,等到這一次的科舉結束,我自然會帶著我的人前往封地。”
“今年的考生裏面,難不成有殿下看中的人?”
淩王聞言搖了搖頭,一臉又坦然又欠揍的說道:“沒有我看中的,不過倒是有個太子大哥看上的。聽說叫什麽來著……對了,他好像叫顧廣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