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西洋?征途(二)

關燈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西洋?征途(二)

白芷若是看慣了大明帝王和朝廷的封閉和保守,她嘆道:“那可能真的得等千秋萬代之後了,照大明如今的樣子,萬歲爺千秋萬代地傳下去,天下臣民萬歲萬歲萬萬歲地叫著,如何能開得了這海?”

劉賜嘆道:“說到底,咱們大明王朝是以一統的皇權治天下,以穩固的農事為根本,對外洋進行商貿,會威脅到皇權,大商人可能會威脅皇帝的權力,所以皇帝自然不會同意開海。”

白芷若說道:“是啊,你瞧瞧當年汪直坐大了,萬歲爺哪怕引起江南動亂,也要把他殺了,如今你坐大了,馬上要把你留在宮中,也要把你殺了。”

劉賜嘆道:“只是苦了這天下的蒼生百姓,這天底下的田地就這麽多,百姓一代一代地生養孩子,土地不夠分了,或者鬧了饑荒天災餓死人了,就揭竿而起,打一場大血戰,死了無數人之後再改朝換代,又再折騰一個輪回。瞧瞧咱們如今的江南百姓,許多江南百姓如今不耕田了,都靠織造絲綢、燒制瓷器就能活得富庶,這就是商貿帶來的好處,分明這商貿之事能讓百姓富足,但是朝廷就是不給幹。”

柳詠絮也是見證了這江南開海之後變得越發富庶的過程,她嘆道:“咱們大明的子民如此勤勞耐苦,但凡開放商貿,轉眼間這生意就做起來了,民間很快就富庶起來了,可惜這個事情不符合皇帝和朝廷的利益,生生是做不得。”

劉賜說道:“所以這般封關禁海是苦了天下百姓,百姓能更自由地做生意,能獲得更多財富,把日子過好,而且百姓就算是活不下去了,也可以選擇出海,他們可以去那‘白銀大陸’奮鬥,不必像先人那般揭竿而起,這可以化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宿命。華夏大地已經來來回回地折騰了兩千年,就大明朝這般的狀況,土地兼並嚴重,貧者無立錐之地,這般折騰下去,來日說不準又是一番貧民揭竿而起,或者是北方的蒙古人、女真人南下,而後大明覆亡,經過一番血戰,又有一個新的政權取而代之。古人說過了,‘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華夏大地這般一輪一輪地改朝換代,付出鮮血的始終是天下蒼生,或許只有走向大洋,才是解脫這個輪回的正途。”

柳詠絮嘆道:“是啊,大明的商貨是天底下最好的,大明的百姓是天底下最勤勞的,只要把大明的生意做到全世界去,百姓就能夠全力地生產絲綢、茶葉、瓷器等賣給外洋商人,從而獲得錢財過上好日子。同時,國內的權貴這般壓迫百姓,百姓遲早是要反的,但是如若大明走向大洋,天下被壓迫的窮苦百姓想要改變命運,就不必非得‘揭竿而起’與那些權貴們搏個你死我活了,他們可以走向外洋,去‘白銀大陸’去開拓,他們能找到新的財富,成為新的富人,這樣也解脫了華夏大地興亡的輪回。”

白芷若若是在以往聽見這般“大明覆亡”的論調,她勢必是覺得很刺耳,但是如今她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她知道人世間沒有永恒的王朝,她看向遼闊的大海和浩瀚的波濤,說道:“所以咱如今就是走向外洋了,咱們走出了這一步,但願千百年後會有更多的華夏子民走出來。”

劉賜的艦隊已經離開了江南的海域,艦船順著北向季風一路南下,風帆在疾風的吹動下鼓得飽滿著,帶動著龐大的艦船向著南方疾馳而去。

劉賜定定地站在龍首上,他的視野已經看不見海岸,他回頭望去,只見他的三十艘艦船依舊排布著規整的陣勢,有序地航行飛馳著,這般看去真是一副氣勢十足的景象。

劉賜想起大明已經一百多年未曾有這般的艦隊下過西洋了,他不禁慨嘆,他見識過弗朗機人迅速發展著的艦隊,見識過弗朗機人制造的精銳火炮,他看著這些大明朝廷口中的“紅毛夷人”在迅速地發展著,他自是感到心焦,大明還在閉關鎖國,而這些“紅毛夷人”已經率先走向世界,當年鄭和七下西洋是大明王朝最接近走向大洋的時候,只可惜鄭和實質上沒能留下什麽遺產,到如今,這“走向海洋”的偉業已經荒廢了一百多年。

“青龍”上的船員們在嚴密而迅速地工作著,這些戰士都是經歷過多次戰役的老兵和最老辣的水手,他們熟稔而配合緊密地操控著旗艦,確保著航行的方向、速度沒有偏差。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