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11章

關燈
第111章

五年前, 蘇應在所掌管的大軍駐守京師城內外,尋常日子裏,他住在府中, 不僅可以照顧妻女, 而且也可以給當今聖上最為可靠的安全保護。

那個時候, 整個九州上下, 唯有蘇應在是皇上最為信任的人。

皇上,蘇應在還有杜弦,三人一起習武長大, 若論刀劍棍棒, 蘇應在和杜弦都是旗鼓相當。唯獨戰術, 蘇應在要略勝一籌。皇上從小就佩服蘇應在過硬的戰術技巧, 不論是怎樣覆雜的戰況,他都能迎刃而解。這般佩服心理,讓皇上從很小的時候就略微偏向蘇應在, 與他的關系似乎更為親近一些。

當年為了登基,皇上在一眾兄弟之間之所以能殺出重圍, 靠的就是蘇應在背後的幫襯。因而在信任上, 皇上對蘇應在似乎要比對其他皇兄弟們要更親近一些。

兩人之間不僅有著君臣之禮, 更是兄弟相稱, 摯友情誼。雖然皇上對杜弦也有著摯友情誼,但終究是有這麽一絲絲的距離。

自皇上登基這麽些年,九州上下的各處叛亂, 都靠著蘇應在和杜弦兩人的大軍相繼平定, 兩人也因此獲得大周虎將之稱。

若論軍功, 雖兩人旗鼓相當,但真要斟酌計較起來, 似乎蘇應在更勝一籌。旁的不說,當年的武夷叛亂,正是因為蘇應在驍勇善戰,用兵如神,方才吸引了楊家獨女楊雨溪的青睞,由此擺平的。

因而在所獲得的封賞中,蘇應在總是要比杜弦多出一些。

皇上捫心自問,對蘇應在的偏愛更甚,因為這是信任。

直到五年前,皇上某天微服去了蘇府,不為別的,只為和蘇應在吃酒閑談,宴席上他並未叫上其他人,兩人把酒言談,相談甚歡。卻在此時,蘇應在當時的副將蕭鼓從塞外回京,第一時間便去了蘇家回稟要事,當時,蕭鼓並不知曉蘇府裏有皇上,便直接沖著蘇應在大聲地喊了句“老大”。

由於尋常軍中大家都是這麽喊的,並未有任何旁的意思,蘇應在向來也是個大大咧咧之人,當下也並沒覺得有什麽不妥,便將蕭鼓引進膳廳,見了皇上。

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皇上當下就覺得,這一聲“老大”在耳邊聽起來……有些怪怪的。

這個天底下,能被稱之為“老大”的,應該只有他,當今皇上,真正的上位者。可蕭鼓喊蘇應在的這麽個稱呼,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回宮後,皇上越是琢磨,越是覺得不大對勁。但他知曉自己登基後,疑慮是一天天地漸甚,他生怕自己想得過多,冤枉了摯友,便打算從其他人那邊兒打聽打聽再做決斷。

皇上又想著,蕭鼓既然這麽喊蘇應在,那也許蘇應在的軍營裏也都是這麽喊的,便找了個跟蕭鼓一起從孤兒村出來的人——郭光來問話。

那郭光本就不是個行軍打仗的料,早就對蘇應在有了嫉恨的意思。奈何自己受傷這樣久,卻依舊跟著蘇應在的大軍後頭跑來跑去,早就在心底叫苦不疊。幸虧某日有幸接觸了杜弦將軍,方才在杜弦的安排下,進了兵部。郭光也是直到接觸杜弦之後,方才慢慢知曉,原來杜弦表面沒有什麽,實則暗地裏對蘇應在有了意見。

這兩人一來二去,便有了共同的敵人。

這下好了,皇上這會兒秘密召見郭光,郭光一開始並未覺得什麽,但皇上的言語一出來,他頓時敏銳地覺察出了個中蹊蹺。

於是,郭光這個曾在遼金戰役裏負了傷的人,便瘸著腿,鼻涕一把淚一把地,添油加醋地,將蘇應在有私心一事,給捏造了出來。

皇上頓時大驚失色,龍顏震怒,難以相信。

郭光信誓旦旦地道:“皇上若是不信,可以在軍營裏隨便問問幾個小兵,大家都喊蘇應在將軍為‘老大’,或者‘蘇老大’。有時候皇命下達,若是蘇老大采取不應對政策,我們也不會覺得有什麽。總之,大家都是以蘇老大馬首是瞻。”

這話說得還了得?!

軍營裏的人連皇命都不聽了,只聽他蘇應在的?!

但這皇上絕非只聽一面之詞之人,他又尋來一些個蘇應在大軍裏的兵將們,果然,這些人喊蘇應在確實是“蘇老大”。但對於蘇應在是否有二心,這些人皆表示蘇應在的忠心,絕不可能有任何叛亂之心。

這麽幾番審問,蘇應在自是聽說了一些,便禁止軍中再這麽喊他。事實上,這種禁止,在稱呼剛剛出現的時候,他就表明了,奈何大家都知道蘇應在對皇上並無二心,尋常大家不過是喊喊玩兒的,跟喊個山寨大王似的,也就是個玩笑稱呼,大家都不覺得這有什麽問題。

禁止了一段時間,這個稱呼再度覆燃。

這稱呼,就像是一道魔咒,讓皇上寢食難安,如坐針氈。

有時,皇上會故意召了蘇應在的麾下兵將們來問話,這些人都是些行軍打仗的糙漢子,對皇上稱呼蘇應在時,依舊脫口而出“蘇老大”。

這麽一來,皇上好不容易壓制下去的疑心再度大起,奈何身邊卻沒個相商的人。

卻在此時,杜弦從邊塞回來了。

皇上將自己的困擾對杜弦一說,杜弦便狀似苦惱地登時下跪,並順著先前郭光編造的謊言,又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

皇上大駭,恐慌了許久之後,卻也不得不接受了這個事實。

杜弦更是將蘇應在軍營裏的人數,所囊括的九州上下各大戰役,以及他所獲得全部的軍功,一個個地,悉數說給了皇上聽,並言之鑿鑿地道:“蘇應在早就有了二心,奈何戰績卓卓,九州上下不認得皇上的人大有人在,但不認得蘇應在的……著實不多。他尋常又是個憨性子,對待百姓就像是自家人似的,我原來也以為他是善心,但後來偶爾得知了他二心後,方才知道他t虛偽極了。”

皇上用當時僅存的最後一絲理智和冷靜,問出了一句:“杜卿,你尋常在外領兵打仗,又是怎的對蘇應在的軍功和戰績知道得這樣清楚?”

杜弦深深地嘆了一口悶氣,苦澀道:“我對皇上忠心無二,今日就對皇上道一句實話吧!”

“因為臣,不服氣。”

皇上一楞,旋即明白了什麽。

“我對皇上忠心不二,皇上卻次次偏向他,憑什麽?!”杜弦狀似氣呼呼地模樣,說:“所以,我就拼了命地領兵打仗,為的就是能在軍功戰績上與他蘇應在一較高下,讓皇上瞧瞧,到底是誰更忠心!”

皇上怔了好一會兒,方才疲憊地道:“杜卿,這些年,朕委屈你了。”

“為皇上做事,何來委屈?!”

皇上擰眉深思了好一會兒,又問:“可是……每個兵營大軍的人數各有不同,你又是如何知曉蘇應在大軍裏的總人數的?”

杜弦擡起眉眼,定定地看著皇上,說:“臣自從發現蘇應在有二心後,便留了個意,尋常會問問兵部的人,讓兵部的人幫我緊盯著蘇應在的動作,以防他生出變故。”

“那你小心點,”皇上苦澀地道,“朕記得,兵部的那些個人尋常都與蘇應在交好,以前,朕還一直以為是他人緣好……呵,朕還真是愚鈍至極!”

“皇上不要擔心。”杜弦忽而壓低了聲音,說:“我在兵部尋來的這個人,只是個小官兒,尋常在兵部裏只是個跑腿辦事兒的。別看這人官階低,但他對皇上的心跟臣的心是一樣的。再加上,這人當年科考成績不錯,是個機靈通透的,絕不會被兵部其他人發現什麽。”

“哦?”皇上楞了楞:“他科考是什麽位置啊?既然成績不錯,又機靈通透,怎的還是個跑腿辦事兒的?”

“當年他曾與狀元一較高下,但終究有些論點不那麽嚴謹,便趨於榜眼之位。”杜弦忽而唇邊湧出神秘的笑意,道:“他叫尤澈,不知皇上還記得此人不?”

皇上深思了好一會兒,也沒想起來一星半點兒。

想不起來不要緊,這次杜弦從邊塞回來正是要與皇上商議邊塞戰事,便又過了幾日,他將尤澈帶進了宮。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杜弦和尤澈打著鏟除叛黨,阻止蘇應在叛亂一事,開始謀劃了塔城火案。

塔城火案這計劃聽起來著實慘烈,但杜弦打著包票說,一定會事先疏散塔城百姓,再進行火案計劃。唯有攻打匈奴一事,才能將這件事做得順理成章。

可皇上遲遲沒有下定決心。

杜弦本來就能帶偏皇上念頭的,卻見著蘇應在幾次進宮與皇上議事,將皇上的念頭再度扶了正,杜弦有些著急。

於是,他在京師城內又等了一年多,見皇上還是沒有下定決心,便主動對皇上說:“邊塞兵將雖英勇,但那邊不可沒有將軍坐鎮,會軍心不穩。”

皇上聽了,便下了軍令,讓杜弦再度回歸邊塞。

可杜弦卻又說:“華陽軍營來報,匈奴人再次來犯,邊塞那邊僅有的武器火藥不僅不夠,恐怕,他一個人也恐難阻擋。”

皇上正要派其他將軍去幫忙,杜弦卻又道:“邊塞重城塔城是個要塞,這裏尋常被匈奴人滋擾,臣幾次三番對抗,堪堪抵擋,但他們若是再度重來,臣……恐怕很難勝任。”

皇上當時眉心一跳,口中喃喃道:“……塔城。”

“不如,就派蘇兄與臣一起,去塔城平定匈奴人吧!”杜弦認真地道。

皇上沒有提一年多之前,杜弦和尤澈商議的塔城火案,更沒有讚同讓蘇應在去塔城支援。

他總覺得,杜弦在這個節骨眼上提蘇應在和塔城……味兒不大對。

皇上終究是個謹慎的,這件事雖然沒有答應,只是讓杜弦先去邊塞應戰,剩下的再做打算。

當時杜弦率領大軍離開了。

可沒過多久,便有邊塞其他軍營來報,說是匈奴人大舉進攻,直逼塔城門下。

皇上心頭恐慌。

卻在這個緊急戰況來報之事,尤澈,那個在兵部依舊只是七品小官兒的人,理出一份卷冊,冊冊都在書寫蘇應在所經各地之後,有過反心的跡象。

其中,還有幾個兵將的印章和畫押。

皇上勃然大怒,奈何蘇應在麾下人數眾多,占據大周大半個兵將人數,若是明著與他叫囂,恐怕,一來於邊塞不利,二來於軍心不穩,由此會引得大周江山不穩。

於是,皇上下了最高軍令,派蘇應在前往邊塞塔城與匈奴人對抗。

所需武器火藥……皇上並未批準尤澈所呈報的數額,而是直接砍了半。

“只要給蘇應在一個教訓,只要讓他負了傷就行。”皇上暗忖:“負傷之後,他應該就不會再有叛心了吧?!”

但沒過多久,尤澈又將一份戰報呈上,讓皇上看。那份戰報上所書寫的,是邊塞之戰如何緊要,所需武器火藥數額不夠,大周兵將以及百姓陷入生死邊緣。

於是,皇上趕緊又批準了一批輜重車,滿載著武器火藥前往邊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