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282章
這既是最適合於出兵吐蕃的時間, 也是一個對武周太子來說最適合離開中原的時間。
兩個月,足夠她再做很多事情了。
比如說,在將雕版印刷的其中一部分人手交給了宗燕客後, 她又親自啟程往桐柏走了一趟。
倒也不是她不太放心那頭的礦脈開采工作,而是她看著神都尚藥局和紙墨坊的進展後,覺得有這個必要, 在桐柏那頭也成立一個化學研究基地。
百姓的智慧從來都不可小覷啊……
當年還在遼東的時候,那些早前研究煉丹術的人才, 在劉神威的帶領下,明明該當專心於研究炸藥, 卻在中途弄出了不知道多少件副產品。
現在, 這條發展的明路已經被指示出來了,也該當再有些新的進展了。
更不用說,現在已沒有了那些會制衡她發展的東西, 就連炸藥都已可以擺在了明面上說,自然也能給這些走化學路子的人才以更為公道的待遇。
他們之前, 是走了偏門的奇怪術士,現在則是正經的武周基石。
正因如此, 武清月確定了這個想法,直接就在下一次的朝會上,將自己的策劃書給拿了出來。
當然,她沒必要告訴這些朝臣,炸藥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武器, 也是由這個名為【化學院】的部門拿出來的東西, 更是早早地就已有了方今的雛形, 是礙於彼時先帝尚在,這才將其暫時推延曝光, 免得有心人想要借此挖掘出炸藥和火槍的制作之法。
她說的,是化學院做出的東西,在制作農肥、鞣制皮革和助力紡織上的貢獻。
武周既要做到唯才是舉,便不能讓這些人沒有合適的去處。
劉神威因為火藥之事擔任了軍器監長官的職務,他帶出來的那些弟子卻顯然既不完全適配軍器監,也和尚藥局那頭格格不入,倒不如幹脆一點,直接另起爐竈。
“桐柏礦產豐饒,又緊鄰都畿道,相距神都不遠,如有物資不足都能自各地調派,最合適不過。”
“再者,此地雖近洛陽,卻不在都城面前,正能讓那些就讀與任職其中的匠人潛心辦事。”
“那這化學院的化學二字,又做何解釋?”武曌朝著女兒看去,只覺她們的攤子鋪開的可是越來越大了。
但眼下各方都有人可用,做到居中調度,更能借著這一個個部門的建立,去分化朝堂上的勢力,還能從中得到一項項裨益於天下的東西,她又何必拒絕。
正如阿菟在昨日找上她的時候所說的那樣,農、商、士、軍、工、醫缺一不可,工又該當將馬長曦那樣制作器械的工匠,和劉神威這些制作農肥炸藥等物的“醫師”,給區分作兩類。
如此一來,雖然近來立項之事繁多,卻也依然是亂中有序,那又何必非要在一項事情完全辦成了之後再來進行下一項呢?
大可以在第一步就讓人才各歸其位,餘下種種,就只交給時間來安排了。
武清月坦然答道:“造化萬物,由無到有,是為化學。”
所以當武清月驅車前往桐柏的時候,與她隨行的,便還有一份由聖神皇帝頒發的建立化學院公學的聖旨。
第一批的教師,就直接從劉神威弟子,和那些留守遼東的煉丹師中找。
為了盡快再找到一批能盡快適應這化學院工作的人手,武清月直接下令,自周遭的道觀中尋找有煉丹經驗的道士。
一句話——
從今天開始,他們改行了。
還不還俗的不要緊,反正他們從今日開始不許再用鼎煉藥,而要換上那些透明的器皿。
這些被趕鴨子上架的道士,和遼東那邊剛回到中原的門徒們兩兩相對,都傻眼在了當場。
但此刻這兩方的心態真可謂是天差地別。
前者是沒想到,他們雖然沒因李唐被取代,道教再非國教,而直接遭到滅頂的打擊,卻也突遇此等橫禍,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前途如何。
後者……後者是真沒想到,他們這群人居然也能混出個官學師長的身份,吃上一口皇家的俸祿啊!
而在這份截然相反的心態碰撞中,忽然有人開口打破了沈默:“那在這邊辦事,還能像之前在遼東一樣,吃的是遼東好米嗎?”
眾人的目光頓時全集中在了那人的臉上。
那個出聲的年輕人仿佛這才意識到,自己這話說得真可謂是出人意料,也多少有些不合時宜,連忙說道:“我的意思是,或許……我們能試試,不將米種在遼東的土地上,也能讓它長成顆粒飽滿的樣子?”
武清月聽到這一句,忍不住笑了出來。
喜歡吃是好事啊,那可得……在農肥和農藥上再多下點工夫了。
這樣一來,對於這座化學院的前途,她是不太需要擔心了。
而與此同時的洛陽城裏,雕版印刷術在聖神皇帝的保駕護航之下,也正式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隨之出現的,正是印刷術將會用在今年制舉之中的通告。
……
“太子沒從桐柏折返的時候,這神都中有些吃飽了飯沒事做的人,在商量的話題別提有多好笑了。”
武清月奇道:“有多好笑?”
在她面前相對而坐的人,與她分別已有兩年之久了,如今重新見面,本應當自海外的種種涉險經歷說起,又或者是從武周的改朝換代談起。
但不知為何,等人到了面前,倒好像先前的兩年時間,都已變成了微不足道的東西,先說出口的話已成了閑聊漫談。
但區別還是有的。
兩年的域外漂泊,讓澄心不得不以主事人的身份周旋於大食和拂菻之間,以至於她在眉眼之間顯露的堅毅果決之色,遠比離開中原之時強了數倍。
身為大國來使的底氣,更是讓她在舉手投足間的氣質也大有改變。
當然,是往好的方向去改。
以她執掌四海行會的貢獻,以她手握的戰功,再加上敦促兩國來使出席武周皇帝登基大典的功勞,在歸國之後足以坐上朝堂高位,也該當有這樣的氣勢了。
雖然,此刻的話題還沒有扯遠到那頭。
澄心回道:“自春官取代禮部,加上尚儀局女官出仕後,原屬禮部的官員或是調轉他部,或是降職外派,剩下的人也被陛下排擠出了制定周禮的核心隊伍,自然是只能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找事來做。”
“比如太子先前去的桐柏歸屬唐州,這個唐字便被提及,有無必要做出改動。”
武清月嗤笑了一聲:“確是無關緊要之事,若是事事都要圖個避諱,那總有一天會讓自己無字可用的。是唐州也好,是用它早年的名字顯州也罷,左不過是個地名,哪來這麽多的規矩。”
“另一樁事就更可笑了。”澄心接道,“他們問及,方今聖神皇帝登基之後,往年大朝會和其他大宴該當如何變更。早年間都是由皇帝接見朝臣,皇後接見內外命婦,如今卻只有皇帝沒有皇後了。”
武清月挑眉:“你不要告訴我,那些老臣建議我阿娘增設後宮,再選出個正宮來負責接見親眷。往後前朝議事女官男官同堂,後朝也是內外命婦命夫同堂。”
澄心沈默了一瞬:“……這話怕是那些滿口禮教的人說不出來。”
要不是聖神皇帝和太子殿下都是強勢至極的作風,現在就連前朝皇帝的最後一個皇子也被褫奪了繼承權,離開了神都,他們只怕還有膽量在私底下商議,到底何時能見到皇位被傳到武旭輪的手裏,再由武變李。
那也更無從說起建議陛下開設後宮之事。
“他們說得倒也好聽,說是陛下忙於朝堂內外的種種大事,若是既要與前朝百官同樂,又要接見命婦參拜,也過於操勞了些,不如取消後者。”
澄心像是想到了當時的景象,在面上一陣忍俊不禁:“於是陛下就說,這話有些道理,不如就讓命婦與朝臣一並出席吧。屆時,列位的夫人得見此等盛況,若有與朝中官員一較高下之心,或許還真能為自己謀求出一條前路,真正踏上朝堂,豈不也是一樁美事?將來若是諸位眼力不佳,犯下大錯,被革職查辦,家中還有另外的一個頂梁柱能賺取俸祿。”
“陛下的這話一出,可算是又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朝臣之中真正出現夫妻同列為官的,終究還是少數。
像是早前被公車征辟的裴夫人,顏真定的母親殷夫人,都是丈夫已經亡故的寡婦。
倒是裴行儉和庫狄真如,劉旋和李謹行各有要務在身,才是夫妻各自憑借著姓名混跡官場。
但就算如此,這些人大多位處邊塞,並不在朝中,以至於這些朝臣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有這等在陛下話中的情況出現。
武清月輕啜了一口茶水:“我阿娘的話說得夠給他們留面子了,他們哪裏是什麽眼力不佳,分明就是鼠目寸光。就算周禮不能由他們這些陳陋習性之人制定,神都新興行業數不勝數,朝廷法令日新月異,多的是能提案商榷之事,緣何非要扯這些事情,那還不如盡早退位讓賢。”
“你看那銅匭上書中難免混雜出些荒唐言論,怕是都沒他們這些人可笑。”
澄心點了點頭:“但現在,他們可沒空管這些事情了。”
印刷術一出,還是在陛下登基之後的三月裏就已快速成型的印刷術,帶給這些朝臣的震撼怎一個了得。
先前他們還能說自己是有事可做,爭議夫妻同朝為官之事也是怕出現官官相護,現在卻必須正視,他們的競爭對手何止是他們的夫人、他們的女兒、他們的姐妹,還有那些因為印刷術的推廣,從鄉野之間出頭的黔首。
相比起識文斷字的女子,這些此前沒有機會的百姓,才是一個更為龐大的群體。
他們坐不住了!
偏偏,陛下選擇了一個太過合適的時候將此事宣揚出去。
而這個雕版印刷就算真正誕生的時間不長,所表現出來的整套流程也已經熟練得讓人心驚了。
所以,他們攔不住武曌以日月當空之勢登臨天子寶座,也同樣攔不住這滾滾而來的大勢席卷,要將世家高門所獨有的東西沖向那些下層的黎民。
澄心:“現在那些朝堂官員該商量一件事了——以神都的雕版印刷能力,以造紙的速度,印刷書籍總還是有先後之分的。先被大批印刷的,將會是什麽?”
他們阻止不了印刷術的推廣,那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讓一些名家批註的經文晚一些成為通識讀本吧。
但怎麽說呢……
武清月擺了擺手:“也不是我小瞧他們,你說他們連在我阿娘面前據理力爭的籌碼都沒有,憑什麽覺得能夠逆轉時勢?若我是郝處俊這樣的人,現在就應當向陛下請命,用他肚子裏的那點墨水前去編寫識字讀本,或許還能給自己留下一點體面。”
“那些即將參與制舉的考生裏,有多少人不是出自世家名門,已是可以預見到的事情,等他們被填補入朝、或是成為地方官吏,這雕版印刷的範圍更是只會被擴大,不會被打壓回原地的。”
“除非,他們能扶持一個世家子登上皇位,將姓氏錄給重新排列一遍。”
但這已經是現在姓虺的那些李唐宗親做過示範的事情,他們哪還有什麽揭竿而起的謀劃。
至多就是如同澄心所說的那樣,用那些閑言碎語,給神都增添一些笑料罷了。
武清月旋即舉起了手中的酒杯。“為今日的局面同飲一杯?”
澄心莞爾,從善如流地舉起了自己手中的那一杯。
此刻並非宴飲之時,但這春日的明光正照在太子東宮之前的屋舍花池之間,也照在了她面前這位太子殿下朝氣正盛的面容上,怎能不讓人心情大好。
她折返神都後所見的此消彼長,更是沖淡了她對於改朝換代的那些隱憂。
“自當同飲,以敬——武周!”
只是當澄心說到武周二字的時候,坐在她對面的武清月卻發覺,在她同樣被窗外日光照亮的眼睛裏,有著一點閃爍的水色。
不等武清月發問,她便已自己伸手擦拭了兩下,讓臉上的笑容弧度更大了些:“殿下不必擔心,我這算是喜極而泣。”
“您知道嗎?雖然有您在臨行之前的叮囑,但我在拂菻國主面前,說出國姓為武,還是主戰之意的時候,心裏還是有些忐忑的。但現在若是讓我重新遠赴外邦,我更有了離家萬裏的底氣。”
她的姓氏,不是因為前朝的天後將她自宮人中選拔出來,做了公主的伴讀,這才能得到這個賜予。
而是因為她能做武周的功臣,才匹配這個國姓。
她的喜極而泣,也不過是有感而發罷了。
像是唯恐被人覺得,她一個三四十歲的人還這般把控不住情緒,怎能做好鴻臚寺典客首官,她在將這杯酒飲下腹中後,又已岔開了話題。
“說到大食,還有一件事沒向太子殿下稟報。”
澄心的神情忽然有幾分微妙,但在片刻的停頓後還是往下說了下去,“我等在插手拂菻和大食戰事的時候才知道,這幾年間從未從大食傳回過賀蘭敏之的消息,並不是因為路途遙遠,或是因韓國夫人過世,而是因為……他已經死了。”
見武清月示意她繼續說下去,澄心解釋道:“穆阿維葉一改早年間大食內部的秩序,將哈裏發改為世襲,在大食內部引發了不小的政治內鬥。賀蘭敏之和親的王女雖然歸屬於勝利者的這一方,但因大食宗教的緣故沒有多少實際掌控的人手,在遭到圍攻之時只能先確保自己走脫,根本顧不上賀蘭敏之。”
或許最開始,賀蘭敏之被扣押在那邊,得歸功於他的臉。
可在生死存亡面前,長相又不能讓他多一條命,也不會讓他死的時候還能在亂軍之中得到保護。
“此次大食在海上敗於神火飛鴉的火炮,對我武周恐懼不已,這才敢將賀蘭敏之身死之事告知。”
武清月若有所思:“你之前應該沒給過他們什麽承諾吧?比如參與了我阿娘的登基典禮,便能自此兩國邦交友善之類的?或者是坦言了賀蘭敏之的生死能夠從輕發落。”
澄心答道:“我自然不會做這等莽撞的決定。何況,在西海戰事中,我們才是勝利的一方,更沒有紆尊降貴的道理。”
“好!”武清月將手一拍,“若如此的話,賀蘭敏之死得好!”
當年賀蘭敏之識人不明,自視甚高,被發落出國,結果被意外扣留,成了開啟男子和親的第一人,也算是惡有惡報。
武清月對他當然沒什麽同情可言。
她在意的是,如果非要算起來的話,賀蘭敏之是當今陛下的外甥,又因韓國夫人身故後葬禮盛大,陪葬繁多,魏國夫人嫁給高寶藏後雖無實權但也多得賞賜,便沒人會覺得,賀蘭敏之早已被剔除出了親人的行列。
所以……
現在他死在了外頭,再不能給人招惹來任何的麻煩,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到了時局合適的時候,她們還能借著賀蘭敏之之死問罪於大食,對外開戰,借此號召武周絕不開和親之舉,更是另一樁好事!
賀蘭敏之也算是發揮出他的作用了,到時候也不妨將他的衣冠冢稍微拾掇拾掇,以表現聖神皇帝的仁慈。
當然在此之前,最要緊的事情,還是出征吐蕃。
自她將桐柏那頭的要務料理完畢回返朝中,距離那二月之期,已沒剩下多少天了。
出征的號角,也很快壓過了神都之內對於印刷術的風聞討論之聲。
要打仗了!
……
這是——武清月第三次出征吐蕃。
但這也是第一次,她以武清月這個名字,而不是李清月的名字出征外邦。
當她隨同母親走過則天門,越過洛水天津橋時,隨行的眾多朝臣也一並看到了那些等在宮城之前的精兵隊列,以及那一面面招展在風中的武字大旗。
或許正是應了澄心所說那句“武字還有一個意思叫做戰爭”,那些在日光下赤金流動的“武”字,仿佛就是一個個主戰的信號,在這大軍起行之際,就已帶給人一種可怕的震撼。
那是國姓之威,也是這位武周太子以一己之力打下來的威名。
或許就連身在送別隊列裏的劉仁軌也無法說清楚,為何聖神皇帝能何其有幸地擁有這樣的一位繼承人,在已有那些奇思妙想之餘,還能以浩蕩軍威震懾四方。
他們只知道一件事。
太子親征吐蕃確是危機四伏,但這和某位太子帶兵北伐的情況絕不相同。
在此前的兩次征討戰事的結果面前,沒人膽敢因為她的出兵缺席,而在中原造事,唯恐被她帶兵凱旋後,來上一出秋後算賬。
“你放心去打你的仗,這些人我震得住。”武曌握著女兒的手,眼前飄動的那些武字軍旗既讓人心神沸騰,也讓她說出這句話時一字比一字堅定。
“我當然相信阿娘。”武清月朝著她回望,目光中滿是信賴之色,“我也相信,阿娘能在我離開後自大周的第一場制舉中收獲賢才,相信阿娘能讓這天下百姓歸附,相信……等我得勝歸來的時候,這神都之內已是另有一番風貌。”
至於什麽後勤軍糧的供給,對於已有多次內外合作的母女二人來說,都已是不需多提的事情了。
她們是能彼此交付後背的母女,根本無需憂慮此事。
武曌也是這樣想的。
像是武清月早年間出征的時候一樣,武曌隨即伸手,為這個最令她驕傲也與她最是默契的女兒,系上了披風的頸帶。
而這一次,不僅僅是母親為女兒送行了,也是君王為臣子,是皇帝為太子送上最為真切的祝福。
“我預備讓人為你打一尊真正的金甲。”長風將披風給吹開在武清月的身後,也將武曌的這句話吹入了武清月的耳中,“等你得勝歸來之時——”
“自當金甲告捷敬告天地!”
那後半句話是武清月接上的。
她也在這話音落下之時,便已向著面前的武周天子行了一禮,而後大步走向了她的戰馬。
在她翻身上馬後,在場的士卒都清楚地聽到了一個聲音。
“諸位,隨我出征吐蕃,攻破四如,擒殺悉勃野餘孽,以——”
“揚我大周武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既是最適合於出兵吐蕃的時間, 也是一個對武周太子來說最適合離開中原的時間。
兩個月,足夠她再做很多事情了。
比如說,在將雕版印刷的其中一部分人手交給了宗燕客後, 她又親自啟程往桐柏走了一趟。
倒也不是她不太放心那頭的礦脈開采工作,而是她看著神都尚藥局和紙墨坊的進展後,覺得有這個必要, 在桐柏那頭也成立一個化學研究基地。
百姓的智慧從來都不可小覷啊……
當年還在遼東的時候,那些早前研究煉丹術的人才, 在劉神威的帶領下,明明該當專心於研究炸藥, 卻在中途弄出了不知道多少件副產品。
現在, 這條發展的明路已經被指示出來了,也該當再有些新的進展了。
更不用說,現在已沒有了那些會制衡她發展的東西, 就連炸藥都已可以擺在了明面上說,自然也能給這些走化學路子的人才以更為公道的待遇。
他們之前, 是走了偏門的奇怪術士,現在則是正經的武周基石。
正因如此, 武清月確定了這個想法,直接就在下一次的朝會上,將自己的策劃書給拿了出來。
當然,她沒必要告訴這些朝臣,炸藥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武器, 也是由這個名為【化學院】的部門拿出來的東西, 更是早早地就已有了方今的雛形, 是礙於彼時先帝尚在,這才將其暫時推延曝光, 免得有心人想要借此挖掘出炸藥和火槍的制作之法。
她說的,是化學院做出的東西,在制作農肥、鞣制皮革和助力紡織上的貢獻。
武周既要做到唯才是舉,便不能讓這些人沒有合適的去處。
劉神威因為火藥之事擔任了軍器監長官的職務,他帶出來的那些弟子卻顯然既不完全適配軍器監,也和尚藥局那頭格格不入,倒不如幹脆一點,直接另起爐竈。
“桐柏礦產豐饒,又緊鄰都畿道,相距神都不遠,如有物資不足都能自各地調派,最合適不過。”
“再者,此地雖近洛陽,卻不在都城面前,正能讓那些就讀與任職其中的匠人潛心辦事。”
“那這化學院的化學二字,又做何解釋?”武曌朝著女兒看去,只覺她們的攤子鋪開的可是越來越大了。
但眼下各方都有人可用,做到居中調度,更能借著這一個個部門的建立,去分化朝堂上的勢力,還能從中得到一項項裨益於天下的東西,她又何必拒絕。
正如阿菟在昨日找上她的時候所說的那樣,農、商、士、軍、工、醫缺一不可,工又該當將馬長曦那樣制作器械的工匠,和劉神威這些制作農肥炸藥等物的“醫師”,給區分作兩類。
如此一來,雖然近來立項之事繁多,卻也依然是亂中有序,那又何必非要在一項事情完全辦成了之後再來進行下一項呢?
大可以在第一步就讓人才各歸其位,餘下種種,就只交給時間來安排了。
武清月坦然答道:“造化萬物,由無到有,是為化學。”
所以當武清月驅車前往桐柏的時候,與她隨行的,便還有一份由聖神皇帝頒發的建立化學院公學的聖旨。
第一批的教師,就直接從劉神威弟子,和那些留守遼東的煉丹師中找。
為了盡快再找到一批能盡快適應這化學院工作的人手,武清月直接下令,自周遭的道觀中尋找有煉丹經驗的道士。
一句話——
從今天開始,他們改行了。
還不還俗的不要緊,反正他們從今日開始不許再用鼎煉藥,而要換上那些透明的器皿。
這些被趕鴨子上架的道士,和遼東那邊剛回到中原的門徒們兩兩相對,都傻眼在了當場。
但此刻這兩方的心態真可謂是天差地別。
前者是沒想到,他們雖然沒因李唐被取代,道教再非國教,而直接遭到滅頂的打擊,卻也突遇此等橫禍,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前途如何。
後者……後者是真沒想到,他們這群人居然也能混出個官學師長的身份,吃上一口皇家的俸祿啊!
而在這份截然相反的心態碰撞中,忽然有人開口打破了沈默:“那在這邊辦事,還能像之前在遼東一樣,吃的是遼東好米嗎?”
眾人的目光頓時全集中在了那人的臉上。
那個出聲的年輕人仿佛這才意識到,自己這話說得真可謂是出人意料,也多少有些不合時宜,連忙說道:“我的意思是,或許……我們能試試,不將米種在遼東的土地上,也能讓它長成顆粒飽滿的樣子?”
武清月聽到這一句,忍不住笑了出來。
喜歡吃是好事啊,那可得……在農肥和農藥上再多下點工夫了。
這樣一來,對於這座化學院的前途,她是不太需要擔心了。
而與此同時的洛陽城裏,雕版印刷術在聖神皇帝的保駕護航之下,也正式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隨之出現的,正是印刷術將會用在今年制舉之中的通告。
……
“太子沒從桐柏折返的時候,這神都中有些吃飽了飯沒事做的人,在商量的話題別提有多好笑了。”
武清月奇道:“有多好笑?”
在她面前相對而坐的人,與她分別已有兩年之久了,如今重新見面,本應當自海外的種種涉險經歷說起,又或者是從武周的改朝換代談起。
但不知為何,等人到了面前,倒好像先前的兩年時間,都已變成了微不足道的東西,先說出口的話已成了閑聊漫談。
但區別還是有的。
兩年的域外漂泊,讓澄心不得不以主事人的身份周旋於大食和拂菻之間,以至於她在眉眼之間顯露的堅毅果決之色,遠比離開中原之時強了數倍。
身為大國來使的底氣,更是讓她在舉手投足間的氣質也大有改變。
當然,是往好的方向去改。
以她執掌四海行會的貢獻,以她手握的戰功,再加上敦促兩國來使出席武周皇帝登基大典的功勞,在歸國之後足以坐上朝堂高位,也該當有這樣的氣勢了。
雖然,此刻的話題還沒有扯遠到那頭。
澄心回道:“自春官取代禮部,加上尚儀局女官出仕後,原屬禮部的官員或是調轉他部,或是降職外派,剩下的人也被陛下排擠出了制定周禮的核心隊伍,自然是只能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找事來做。”
“比如太子先前去的桐柏歸屬唐州,這個唐字便被提及,有無必要做出改動。”
武清月嗤笑了一聲:“確是無關緊要之事,若是事事都要圖個避諱,那總有一天會讓自己無字可用的。是唐州也好,是用它早年的名字顯州也罷,左不過是個地名,哪來這麽多的規矩。”
“另一樁事就更可笑了。”澄心接道,“他們問及,方今聖神皇帝登基之後,往年大朝會和其他大宴該當如何變更。早年間都是由皇帝接見朝臣,皇後接見內外命婦,如今卻只有皇帝沒有皇後了。”
武清月挑眉:“你不要告訴我,那些老臣建議我阿娘增設後宮,再選出個正宮來負責接見親眷。往後前朝議事女官男官同堂,後朝也是內外命婦命夫同堂。”
澄心沈默了一瞬:“……這話怕是那些滿口禮教的人說不出來。”
要不是聖神皇帝和太子殿下都是強勢至極的作風,現在就連前朝皇帝的最後一個皇子也被褫奪了繼承權,離開了神都,他們只怕還有膽量在私底下商議,到底何時能見到皇位被傳到武旭輪的手裏,再由武變李。
那也更無從說起建議陛下開設後宮之事。
“他們說得倒也好聽,說是陛下忙於朝堂內外的種種大事,若是既要與前朝百官同樂,又要接見命婦參拜,也過於操勞了些,不如取消後者。”
澄心像是想到了當時的景象,在面上一陣忍俊不禁:“於是陛下就說,這話有些道理,不如就讓命婦與朝臣一並出席吧。屆時,列位的夫人得見此等盛況,若有與朝中官員一較高下之心,或許還真能為自己謀求出一條前路,真正踏上朝堂,豈不也是一樁美事?將來若是諸位眼力不佳,犯下大錯,被革職查辦,家中還有另外的一個頂梁柱能賺取俸祿。”
“陛下的這話一出,可算是又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朝臣之中真正出現夫妻同列為官的,終究還是少數。
像是早前被公車征辟的裴夫人,顏真定的母親殷夫人,都是丈夫已經亡故的寡婦。
倒是裴行儉和庫狄真如,劉旋和李謹行各有要務在身,才是夫妻各自憑借著姓名混跡官場。
但就算如此,這些人大多位處邊塞,並不在朝中,以至於這些朝臣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有這等在陛下話中的情況出現。
武清月輕啜了一口茶水:“我阿娘的話說得夠給他們留面子了,他們哪裏是什麽眼力不佳,分明就是鼠目寸光。就算周禮不能由他們這些陳陋習性之人制定,神都新興行業數不勝數,朝廷法令日新月異,多的是能提案商榷之事,緣何非要扯這些事情,那還不如盡早退位讓賢。”
“你看那銅匭上書中難免混雜出些荒唐言論,怕是都沒他們這些人可笑。”
澄心點了點頭:“但現在,他們可沒空管這些事情了。”
印刷術一出,還是在陛下登基之後的三月裏就已快速成型的印刷術,帶給這些朝臣的震撼怎一個了得。
先前他們還能說自己是有事可做,爭議夫妻同朝為官之事也是怕出現官官相護,現在卻必須正視,他們的競爭對手何止是他們的夫人、他們的女兒、他們的姐妹,還有那些因為印刷術的推廣,從鄉野之間出頭的黔首。
相比起識文斷字的女子,這些此前沒有機會的百姓,才是一個更為龐大的群體。
他們坐不住了!
偏偏,陛下選擇了一個太過合適的時候將此事宣揚出去。
而這個雕版印刷就算真正誕生的時間不長,所表現出來的整套流程也已經熟練得讓人心驚了。
所以,他們攔不住武曌以日月當空之勢登臨天子寶座,也同樣攔不住這滾滾而來的大勢席卷,要將世家高門所獨有的東西沖向那些下層的黎民。
澄心:“現在那些朝堂官員該商量一件事了——以神都的雕版印刷能力,以造紙的速度,印刷書籍總還是有先後之分的。先被大批印刷的,將會是什麽?”
他們阻止不了印刷術的推廣,那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讓一些名家批註的經文晚一些成為通識讀本吧。
但怎麽說呢……
武清月擺了擺手:“也不是我小瞧他們,你說他們連在我阿娘面前據理力爭的籌碼都沒有,憑什麽覺得能夠逆轉時勢?若我是郝處俊這樣的人,現在就應當向陛下請命,用他肚子裏的那點墨水前去編寫識字讀本,或許還能給自己留下一點體面。”
“那些即將參與制舉的考生裏,有多少人不是出自世家名門,已是可以預見到的事情,等他們被填補入朝、或是成為地方官吏,這雕版印刷的範圍更是只會被擴大,不會被打壓回原地的。”
“除非,他們能扶持一個世家子登上皇位,將姓氏錄給重新排列一遍。”
但這已經是現在姓虺的那些李唐宗親做過示範的事情,他們哪還有什麽揭竿而起的謀劃。
至多就是如同澄心所說的那樣,用那些閑言碎語,給神都增添一些笑料罷了。
武清月旋即舉起了手中的酒杯。“為今日的局面同飲一杯?”
澄心莞爾,從善如流地舉起了自己手中的那一杯。
此刻並非宴飲之時,但這春日的明光正照在太子東宮之前的屋舍花池之間,也照在了她面前這位太子殿下朝氣正盛的面容上,怎能不讓人心情大好。
她折返神都後所見的此消彼長,更是沖淡了她對於改朝換代的那些隱憂。
“自當同飲,以敬——武周!”
只是當澄心說到武周二字的時候,坐在她對面的武清月卻發覺,在她同樣被窗外日光照亮的眼睛裏,有著一點閃爍的水色。
不等武清月發問,她便已自己伸手擦拭了兩下,讓臉上的笑容弧度更大了些:“殿下不必擔心,我這算是喜極而泣。”
“您知道嗎?雖然有您在臨行之前的叮囑,但我在拂菻國主面前,說出國姓為武,還是主戰之意的時候,心裏還是有些忐忑的。但現在若是讓我重新遠赴外邦,我更有了離家萬裏的底氣。”
她的姓氏,不是因為前朝的天後將她自宮人中選拔出來,做了公主的伴讀,這才能得到這個賜予。
而是因為她能做武周的功臣,才匹配這個國姓。
她的喜極而泣,也不過是有感而發罷了。
像是唯恐被人覺得,她一個三四十歲的人還這般把控不住情緒,怎能做好鴻臚寺典客首官,她在將這杯酒飲下腹中後,又已岔開了話題。
“說到大食,還有一件事沒向太子殿下稟報。”
澄心的神情忽然有幾分微妙,但在片刻的停頓後還是往下說了下去,“我等在插手拂菻和大食戰事的時候才知道,這幾年間從未從大食傳回過賀蘭敏之的消息,並不是因為路途遙遠,或是因韓國夫人過世,而是因為……他已經死了。”
見武清月示意她繼續說下去,澄心解釋道:“穆阿維葉一改早年間大食內部的秩序,將哈裏發改為世襲,在大食內部引發了不小的政治內鬥。賀蘭敏之和親的王女雖然歸屬於勝利者的這一方,但因大食宗教的緣故沒有多少實際掌控的人手,在遭到圍攻之時只能先確保自己走脫,根本顧不上賀蘭敏之。”
或許最開始,賀蘭敏之被扣押在那邊,得歸功於他的臉。
可在生死存亡面前,長相又不能讓他多一條命,也不會讓他死的時候還能在亂軍之中得到保護。
“此次大食在海上敗於神火飛鴉的火炮,對我武周恐懼不已,這才敢將賀蘭敏之身死之事告知。”
武清月若有所思:“你之前應該沒給過他們什麽承諾吧?比如參與了我阿娘的登基典禮,便能自此兩國邦交友善之類的?或者是坦言了賀蘭敏之的生死能夠從輕發落。”
澄心答道:“我自然不會做這等莽撞的決定。何況,在西海戰事中,我們才是勝利的一方,更沒有紆尊降貴的道理。”
“好!”武清月將手一拍,“若如此的話,賀蘭敏之死得好!”
當年賀蘭敏之識人不明,自視甚高,被發落出國,結果被意外扣留,成了開啟男子和親的第一人,也算是惡有惡報。
武清月對他當然沒什麽同情可言。
她在意的是,如果非要算起來的話,賀蘭敏之是當今陛下的外甥,又因韓國夫人身故後葬禮盛大,陪葬繁多,魏國夫人嫁給高寶藏後雖無實權但也多得賞賜,便沒人會覺得,賀蘭敏之早已被剔除出了親人的行列。
所以……
現在他死在了外頭,再不能給人招惹來任何的麻煩,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到了時局合適的時候,她們還能借著賀蘭敏之之死問罪於大食,對外開戰,借此號召武周絕不開和親之舉,更是另一樁好事!
賀蘭敏之也算是發揮出他的作用了,到時候也不妨將他的衣冠冢稍微拾掇拾掇,以表現聖神皇帝的仁慈。
當然在此之前,最要緊的事情,還是出征吐蕃。
自她將桐柏那頭的要務料理完畢回返朝中,距離那二月之期,已沒剩下多少天了。
出征的號角,也很快壓過了神都之內對於印刷術的風聞討論之聲。
要打仗了!
……
這是——武清月第三次出征吐蕃。
但這也是第一次,她以武清月這個名字,而不是李清月的名字出征外邦。
當她隨同母親走過則天門,越過洛水天津橋時,隨行的眾多朝臣也一並看到了那些等在宮城之前的精兵隊列,以及那一面面招展在風中的武字大旗。
或許正是應了澄心所說那句“武字還有一個意思叫做戰爭”,那些在日光下赤金流動的“武”字,仿佛就是一個個主戰的信號,在這大軍起行之際,就已帶給人一種可怕的震撼。
那是國姓之威,也是這位武周太子以一己之力打下來的威名。
或許就連身在送別隊列裏的劉仁軌也無法說清楚,為何聖神皇帝能何其有幸地擁有這樣的一位繼承人,在已有那些奇思妙想之餘,還能以浩蕩軍威震懾四方。
他們只知道一件事。
太子親征吐蕃確是危機四伏,但這和某位太子帶兵北伐的情況絕不相同。
在此前的兩次征討戰事的結果面前,沒人膽敢因為她的出兵缺席,而在中原造事,唯恐被她帶兵凱旋後,來上一出秋後算賬。
“你放心去打你的仗,這些人我震得住。”武曌握著女兒的手,眼前飄動的那些武字軍旗既讓人心神沸騰,也讓她說出這句話時一字比一字堅定。
“我當然相信阿娘。”武清月朝著她回望,目光中滿是信賴之色,“我也相信,阿娘能在我離開後自大周的第一場制舉中收獲賢才,相信阿娘能讓這天下百姓歸附,相信……等我得勝歸來的時候,這神都之內已是另有一番風貌。”
至於什麽後勤軍糧的供給,對於已有多次內外合作的母女二人來說,都已是不需多提的事情了。
她們是能彼此交付後背的母女,根本無需憂慮此事。
武曌也是這樣想的。
像是武清月早年間出征的時候一樣,武曌隨即伸手,為這個最令她驕傲也與她最是默契的女兒,系上了披風的頸帶。
而這一次,不僅僅是母親為女兒送行了,也是君王為臣子,是皇帝為太子送上最為真切的祝福。
“我預備讓人為你打一尊真正的金甲。”長風將披風給吹開在武清月的身後,也將武曌的這句話吹入了武清月的耳中,“等你得勝歸來之時——”
“自當金甲告捷敬告天地!”
那後半句話是武清月接上的。
她也在這話音落下之時,便已向著面前的武周天子行了一禮,而後大步走向了她的戰馬。
在她翻身上馬後,在場的士卒都清楚地聽到了一個聲音。
“諸位,隨我出征吐蕃,攻破四如,擒殺悉勃野餘孽,以——”
“揚我大周武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