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61章

關燈
第261章

此刻置身寒風之中的洛陽, 正是一片金鼓齊鳴。

毫無疑問,城上的百官不會在意於此前李賢出征的失敗,只會看到, 大唐最終還是成功擊敗了北方的東。突厥和鐵勒。

城下的百姓和士卒也暫時先為這份天子親迎的戰功而呼喝,不會有人在此時影響氣氛,忽然為陣亡士卒而哭。

按說作為大唐的皇帝, 李治在此時本應如同當年蘇定方獻俘於則天門一般,為國事昌盛、武德昭彰而覺滿腔喜悅, 但在安定的這句恭賀裏,他卻覺得外頭的冷風也被吹到了他的身上, 真是好一陣的後背發涼。

他也隨即看到, 天後竟是先一步越過了他,扶住了安定的行禮。

當然,那是一個在外人看來情有可原的舉動。

天後伸手拂去了女兒肩頭因趕路落下的塵灰, 端詳了一番她的面容,見她並未因這出本不需要由她前去的出征而有損傷, 這才露出了一個溫煦的笑容。

“回來就好。”

安全回來就好。

這當然是一個母親對女兒的殷切關懷。

可對於李治來說,這更像是另一位陛下搶先一步應下了將領的效忠之詞。

而倘若安定口中的“陛下”二字, 比起天皇更像是在稱呼天後,那他算什麽呢?

被他指派出征的主帥,在他愈發模糊的視線中,根本無法直接找到所在的位置。

而被他指派的副將,李敬玄和郭待封已經葬身塞外, 高侃留守受降城, 阿史那道真雖隨軍而回, 卻顯然不夠這個資格站到前方來……

這便讓他更加像是一個笑話!

李治心中的情緒一陣翻騰。

明明在給出那個鎮國安定公主名號的時候,他已經對於當前的局勢有了一番估量。

可現在他又不得不承認, 天後的權勢上升,和她愈發不假辭色的表現,連帶著安定的種種異樣,都已是一步步的失控,讓他……讓他覺得自己必須做些什麽,來改變這個局面!

“陛下?”

李治恍然回過神,就聽天後正在喊他。“怎麽了?”

“安定有話想同你說。”

有話?她還能有什麽話要說?

李治回頭,就見李清月上前一步:“父皇,幸不辱命,我將弟弟帶回來了。”

李治沈默了一下,方才答話:“……辛苦你了。”

這話可真不適合在今日說。

若是將時間往前倒退幾年,他說不定還能從中聽出幾分闔家團圓的意思,但今年就連元月初一的晚膳都透著一股怪異的氛圍,更何況是今日這樣的局面。

偏偏他不能讓朝臣看出他的表現裏有何不妥,也絕不能在此時丟了君王的威嚴!

那無論安定這話裏有沒有什麽對他、或者是對李賢的挖苦,他都必須打落牙齒,將其直接吞咽下去。

起碼現在,還是他坐在天下至高的位置上!

但這份強撐起來的體面,破綻實在是太多了。

就連李賢在隨後被李治下令接進宮後,坐在這位陛下身邊的時候,都能清晰地感覺出他的力不從心。

從出征的年頭到歸來的年尾,父皇他……變得疲憊衰老了很多。

李賢心中暗忖,也不知道這種變化,是因為他的戰敗被俘,還是因為朝政之上的種種變化,都已不是天皇所能把控的。

以至於此前可以從公事談論到文學音律的父子來往,都變成了此刻的相顧無言。

直到面前的燈燭又爆開了一道燈花,李治才仿佛從這種陌生又壓抑的氣氛中緩過神來,“……你的腿,怎麽樣了?”

李賢抿了抿唇:“阿姊已讓軍醫小心看護了,被削去血肉的部分還算好些,並未像仆固將軍一般被鐵器感染,被馬踩斷的,卻因接骨遲緩,大概是沒法覆原了。”

李治沒有馬上回話,而是又沈默了一陣。

這也實在是不能怪他說不出話。

在沒將這個兒子從邊境接回來的時候,李治既為他的生死存亡而覺憂心,又難免在想,是不是因為他非要讓賢兒和安定相爭,才會讓他落到今日這個地步。

但真將人給接回來後,他又只覺一陣情緒覆雜。

他若是說什麽“那就好”,總不免像是在往李賢的身上又紮一刀。

若是順勢分析戰局,他都怕自己會突然冒出來一句,問李賢究竟是怎麽能做到被突厥俘虜的。

他又本就頭暈目眩,更覺當李賢真正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也帶來了種種沖擊頭腦的混亂思緒。

於是最終從他嘴裏說出來的話,也只剩下了幾個字:“回來就好。”

是啊,回到中原,總比喪命在塞外要好了不知多少。

但這話落在李賢的耳中,又分明不是那樣的意思。

他低垂著頭,看著那只先前還被父親過問過的傷腳,只覺心中起先還有一陣的歸家喜悅,都已徹底消失無蹤。

這句話先被用在了阿娘歡迎阿姊回來上,又被阿耶用在了此刻,卻好像有著截然不同的意思。

他甚至又一次再想,若是在邊境的時候,他沒有被阿姊阻攔,就這麽直接跑掉,豈不是更好。

起碼不用在今日的喜事之上充當一個何其尷尬的角色,也不必聽著這一句敷衍的話。

可他必須留在這裏。

他聽到阿姊說的話了。若是按照軍規來算,他只是個帶著數千士卒赴死的糊塗將領,是該當受到懲處的,沒有這個道理能直接遠走高飛。

還有,就算他的腳變成了今日這樣,他也還無法掙脫他屬於皇子的身份。

所以當阿姊可以當街對著他彎弓搭箭,阿娘只讓人來對他問候了兩句便沒有再多言語的時候,他唯獨能夠依靠的人——

也就只有阿耶了。

一想到這裏,李賢心中已然有了幾分決斷,當即離席而起,跪倒伏地在了李治的面前。

“你這是做什麽?”

李治眼皮一跳。

那些思緒紛飛,都因他的這個舉動霎時間聚焦回到了眼前。

李賢的眼睛裏已在頃刻間積蓄了一層淚光:“阿耶,我實在有愧於你的期望,如今也無顏面留在兩京之地。阿姊說的沒錯,戰敗之將,該當予以重罰,才能令府兵知曉父皇鐵面無私。所以……懇請您將我貶謫離京,以示公允。”

他話音剛落,又重重地叩了個頭,方才重新擡眸朝著面前的父親看去。

在這一刻,李治不免有些怔怔地去看面前這張憔悴的臉,試圖去回想他此前風姿靈秀、意氣風發的樣子,卻發覺這個最是像他的兒子已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樣子。

像是只在這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就已老了十歲,完全不似他當年還不是太子時候那副人人稱頌的樣子。

在回憶面前,他起先的怪責情緒,也終究是消散了幾分。一時之間取而代之的,是對李賢的惻隱之心。

李治強壓下了心中的種種,起身將李賢給攙扶了起來。這父子二人一個抱病一個帶傷,倒是真有一番相顧之間的同病相憐。

“你阿兄便是帶病被貶謫,竟落得個癆瘵纏身無藥可醫的地步,連個後人都沒留下便已病故,我又怎麽忍心讓你落到和他一個處境。”

見李賢顫抖著嘴唇,卻在一陣哽咽中沒能將話說出來,李治更覺自己在養育兒子上失敗不已。

他說道:“罷了,如今北地戰事已然結束,你的太子之位也已被褫奪,就暫且罰俸削爵,留在兩京吧。現如今我與天後巡幸洛陽,預備至明年再行折返,你也留在此地,讓孫神醫為你好好看看腿傷,或許還能有正常行路的機會。”

“阿耶……”

“行了,別說了。”李治拍了拍他的手背,“就這樣定了吧。是我錯讓你出兵,你吃的苦頭也已經夠多了,何至於要以命相償的地步。”

李治如此堅持,李賢自然也不必再多提什麽。

見父親示意他退下去東都尚藥局就醫,他便緩緩地抄起了一旁的拐杖,緩慢地往外走去。

只是剛走出兩步,他又忽然聽見身後父親問道:“賢兒,你覺得若是安定坐上儲君之位,她能容下你和旭輪嗎?”

李賢的身形頓時僵硬在了當場。

他怎麽都沒料到,在方才的那一出父慈子孝後,會突然從李治口中問出這樣一個問題,還是前無古人地將阿姊放在了皇位繼承人的位置上。

若非他此刻還是背對著父親的姿態,只怕李治很難不從他的臉上看出失態的表現來。

但他還是極力地緩了過來,咬牙回道:“阿耶,若非阿姊的兵馬自遼東進發塞外,我今日都沒有這個機會回來見您了。您又何必擔心阿姊對我等兄弟的關切之心呢?”

聽到這個答案,李治輕嘆了一口氣。

話是這樣說沒錯。但正是這遼東出兵太快讓人憂慮邊防權柄不在天子手中啊。

他也並未忘記,彼時安定先一步自並州送回的書信中說了,為了阻攔李賢逃走,她是完全沒給這個弟弟留一點面子。

他擺了擺手:“算了,你先下去吧。”

李賢目光中閃過了一縷暗色,卻沒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繼續朝外走去。

殿外已因李治的吩咐,有人將擡轎停在了外頭,以便宮人能將李賢給盡快送回。

這份有別於行軍歸程之中的優待,讓李賢終於感覺到了幾分安心,甚至在坐上步輦之時有了幾分閑情,欣賞這洛陽宮中的景象。

大軍凱旋之時已過日午,陸續退去直到他能單獨和父親相談,便已是天色漸暗,到了現在,洛陽宮中四處的宮燈都已點上。

舉目四望,殿堂燈火映照在滿枝白霜之上,倒也有一番別樣的風光。

但李賢還未行出多遠,步輦便已被另外一隊人阻斷了去路。

他側身朝前望去,就見一個眼熟的身影正在指揮著一群宮人,將不少器物朝著一個方向搬運而去。

沒等他出言相詢,那人就已留意到了他的打量,蹦跳間出現在了他的面前,不是太平又是誰。

“阿兄先過吧,我這邊不忙著折騰。”

李賢低頭發問:“你這是在做什麽?”

李長儀摩拳擦掌:“當然是在幹大事!我好不容易能來洛陽宮中長住,自然要將殿內好好布置一番。前幾日宮人都忙著布置則天門前儀仗,今日可算是空出來了。”

她說到這裏,像是總算想起了她的兄長在這場凱旋儀式中到底是個什麽地位,收斂起了點笑容,又歪著腦袋打量了一番李賢的神色:“阿兄,你方才去見阿耶,怎麽好像哭過了?”

李賢剛想擡手,又覺自己此時去以袖擦拭,實在是有些欲蓋彌彰的意思,便只隨意應付了兩句,就讓宮人擡著步輦,穿過了太平領人辦事的隊伍。

但他並未留意到,他這個年紀尚小的妹妹並未直接轉身投入到先前的“大業”之中,而是還停在原地,朝著他的背影又看了一陣。

“怎麽感覺有點假模假樣的……”李長儀嘀咕道。

阿姊雖然偶爾也會哭,也總誆她那不叫哭,但相比於阿兄方才那個隱於暗處的神情,就要真實太多了。

再者說來,她年紀是小,但經由阿姊的栽培和此前宮外待了半年的見世面,也並不只是按小孩子的想法來評價事情。

她此時便想,也不知道阿耶和阿兄說了些什麽,又跟剛剛回來的阿姊有沒有關系。

李長儀摸了摸下巴,忽然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若是讓她去問的話,阿兄未必會說,但是讓三哥去問,說不定還能得到一個答案。

他要是不樂意當個探子,她就把三哥之前想要逃亡出宮的消息宣揚得人盡皆知,那時候就得看三哥哭了。

不錯,就這麽幹!

“你們都楞著看我幹什麽?”李長儀將目光轉回到了眼前,指揮了起來,“走走走,趁著今日沒人管我,咱們趕緊把該折騰完的東西搬過去。”

這會兒阿娘有阿姊陪著呢,可沒這個多餘的工夫來管她有沒有上房揭瓦。

那應該也不會發現,她偷偷把隔壁那間沒人住的宮殿裏的花木給拔了,推了塊平地出來,被她用作了自己的“辦事”場地。

近來她往馬匠師那頭跑的有些勤快,本是想讓她再幫忙將之前用過的犁車改造一下的,結果對方總是帶著阿娘招來的其中一位珠英學士跑了沒影,不知道在神神秘秘地弄些什麽東西。

但她也不虧!

為了將她給哄走,馬匠師將工匠們近來新從《抱樸子》中覆原出來的棗心木飛車借了一座給她玩,她可得好好想想,這東西能不能拓展出些新用途。

……

雖然太平不知道的是,她才拿到了那架螺旋槳飛車,就已經有人將消息送到李清月面前了。

武媚娘也在同時聽著這奏報,不由笑了出來:“你對長儀也未免太放縱了些。”

李清月懶洋洋地打了個哈欠,一邊接過了阿娘遞來的各地政務考評,一邊答道:“總是讓她讀那些經史子集也沒什麽意思,給她找點其他事情做做。”

在馬長曦剛讓人將螺旋槳做出來的時候,李清月連螺旋槳航船都想到了,奈何沒有橡膠,也沒有蒸汽機,光有個螺旋槳成不了事,至多是用在些零碎的用途上。

倒是很適合用來給太平充當一個理科的啟蒙道具。

以她的年紀,無論是民生要務、軍事方略還是這等奇巧技藝,都還不需要學個精通,但還是要多接觸接觸,才能知道自己更擅長什麽更喜歡什麽。

此外,自阿娘有意改朝換代開始,李清月也覺自己可以繼續往下推進些行動了。

珠英學士的選拔考題中出現了術算,是第一步。

給宮內宮外那些以太平公主為首的孩童增加術算和機械課程,就算是第二步了。

都說士農工商,那若是上有所好,能不能改一改這個順序呢?

光只是馬長曦、王師若在天後與安定公主手下得到重用,其實還遠遠不夠。

好在,還有對於李清月來說更為重要的第三步,其實已經走出去了,只是還需要等等一條消息罷了。

最遲,應該也就在明年年中吧。

“行了,不說太平那邊了,說說朝中吧。”李清月眨了眨眼睛,“阿娘怎麽想到,將天皇陛下推到洛陽來的?”

她是真喜歡今日這個喜迎凱旋於則天的好兆頭,可惜這種和穿越有關的話,她是絕不可能和旁人提及的。就連阿娘也不行。

但換種方式說她喜歡這裏也未嘗不可。比如說,洛陽這地方,打從它被定為東都以來,就和天後之間的捆綁遠比和天皇緊密得多,也就讓這洛陽歡歌,更像是為天後而奏。

“他現在還有拒絕的理由嗎?”武媚娘答道,“若是他手中還有真正屬於帝王的權柄,在我提出這建議的時候,他就該當力爭拒絕才對,可惜……”

可惜啊。

“他的心已經亂了。”

李治只怕到現在還沒反應過來,她何止是要借著此次巡幸洛陽,讓那位李唐天子為自己的草率決定致歉,也是要再借此試探一番朝中虛實。

但就算是他後知後覺意識到了又能如何呢?起碼從李治這裏得到的結果,還是很讓人滿意的。

她唇角微微上擡了幾分,在女兒面前毫不掩飾地露出了一抹愈發銳利進取的神色:“擺在我們面前的依然是一個極容易死而不僵的強敵,但他的心越亂,就越是容易出錯,這便是我們一步步往前最好的機會。”

李清月頷首以表讚同:“是啊,人心是經不起這麽磋磨的。”

武媚娘擡眸一笑:“比如說高侃?”

李清月攤手:“怎麽說呢,經歷了這樣一出,大概除非天子親征,帶著他打出一場無可質疑的大勝,要不然,他都很難再做李唐的忠臣了。何況,天皇對渤海高氏的態度也遠不如早年了。”

此前李治還想過要為長孫無忌平反,讓他等到了九泉之下遇到先帝,還能對這份舅甥之情給個交代,但被阿娘給勸了回去。因長孫無忌被牽連貶謫的渤海高氏數人,也並未被重新召回朝堂重用,那就更讓高侃少了一個非要效忠於李治的理由。

那正好,高侃以後就是她的將領了,大家皆大歡喜。

李清月:“高侃主動投誠之後,真正還心向李唐,又還有足夠分量兵權在手的人,應當不多了。”

武媚娘思慮了片刻,說道:“不錯,確實不多了,不過非要說的話,應該還有幾個。但……過些時日就能知道他們是個什麽情況了。”

她也沒在此事上糾結,而是直接在說話間舉起了手邊的杯盞,朝著女兒舉了起來:“總之,此次你再得一方人心,我以茶代酒,為你祝賀!”

在今日阿菟說出那句恭賀北地安定的祝詞之時,天知道她是廢了多大的努力,才能讓自己彼時不要被那等激動的情緒所主宰,在迎接她走到面前的一步步裏,也莫要表現出過於異樣的神態。

可在這私下裏只有母女二人的場合,便無需有這樣多的顧慮了。

是該慶祝的。

李清月也隨即舉起了手中的茶杯:“那我也祝賀阿娘,再進一步了!”

二人相視一笑,便各自將茶飲去,只剩了空杯擺放在面前。

若非這洛陽之地還有諸多事務需要處理,不是貪杯的時候,李清月實在很想趁著今日的興致痛飲一番。

但既知這滾滾而前的局勢不僅沒有脫離她們的謀劃,反而還以更快的速度在朝著正軌之上去,她又覺得,這杯慶功酒也不是不能挪到往後。

武媚娘顯然也是這樣想的。

不過她面上又忽然多掠過了一縷沈思,在短暫的猶豫後還是接著說了下去:“說到人心經不起這麽磋磨,我看朝堂之上的老臣也各有想法了,你老師那邊,你還是多走一趟吧。”

像是許敬宗這等已到了將死之年,只想著撈一把身後名就走,其他之事根本全不在乎的,終究還是少數。

李唐建國至今雖也不過是五十多年,三代帝王而已,但夾在中間的那位,實在是有著太高的聲望和人格魅力。

天可汗這個稱呼沒有從四夷之地徹底消退其影響,從民間到朝堂對於先帝的懷念之聲也從未停止。

武媚娘毫不懷疑,若是安定之前沒能將李賢給救回來,又或者是在她力挽狂瀾之前,大唐北部邊境就已經狼煙四起、戰禍頻頻,必定有人會跑去昭陵和先帝哭訴。

所以若要取而代之,她們今日所面對的阻力,未必都已浮出了水面。因為在相當一部分人看來,若是由安定公主接替皇位,還算是在李唐內部的傳承。

可既將目標放在更為長遠的地方,也已經確定了計劃,那也不必再做更改了。

那就先從周邊之人排查清楚吧,尤其是那些已經身居高位的人。

其中的頭一號便是安定的老師。

當李清月在次日朝著劉仁軌在洛陽所住之地而去的時候,臉上慣常的笑容也有幾分心不在焉。

這份顧慮終究還是擺在了眼前。

若是當改朝換代到來之時,她的老師選擇了和李唐共存亡,站在了和她對立的方向,就算因她對手下勢力把持極深,不會帶來什麽過於麻煩的結果,她也並不在意所謂的名聲,但總會帶來些不太妙的聲音,影響隨後的發展。

確實該當如阿娘所說的,提前看看老師對李唐的忠心到底已因天皇的種種舉動被消磨到了何種地步,將麻煩扼殺在未曾萌芽之時。

但讓李清月有些意外的是,在她被府中隨從接到書房中等候的時候,她隨手拿起了擺放在最上頭的那份公文,驚見其上所寫,竟是一份請辭之書。

劉仁軌踏足屋中,便看到李清月將這份公文舉在手中,神情莫測地朝著他看來:“老師這是什麽意思?”

他並未露出被人拆穿意願的窘迫,而是出聲答道:“七十致仕,在朝堂之上並不罕見吧。”

李清月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別人是別人,老師是老師。昔年許相和英國公到了這個年紀,需要天皇特許坐轎入宮,老師可沒體弱到這個地步。”

數年之前,他不是還主持了一場對上倭國的海戰嗎?

比起京中並不少見的屍位素餐、大腹便便的世家高官,劉仁軌在其中絕對能算得上是一股清流。

李清月確實想要改變官員死不致仕的情況,但不包括老師在內。

就算真要先抓個典型,而後朝著更大的範圍內推進,為糊名取士選出的官員和珠英學士讓出位置來,也不是從劉仁軌開始。

“老師也不必跟我說什麽,你已在高位數年,該當讓後起之秀有機會出頭這樣的話,或者是你已厭倦了朝堂爭鬥,不想繼續涉足官場。”

李清月目光凝定地看著面前之人,稍稍停頓了一剎便已繼續說了下去,“昔年老師授業,教我如何看懂長安之所需,自己也必定先讀懂了此道,我不信您會選擇歸隱山林。”

劉仁軌心中長嘆,出口的話倒還稱得上沈穩,“那你覺得我是為何?”

他是為何?

李清月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冷嗤了一聲,反問道:“我不明白,老師啊,您既已看明白了這天下與朝堂的大勢,為何還要躲避呢?”

她依然舉著那封由劉仁軌一個個字寫成的請辭文書,又朝著他走近了兩步:“我雖然很慶幸,您在意識到大勢有變的時候,不是想著站在我的對立面,而是辭官而走,但這世上種種,從不是說躲避就能躲避得過去的。就像當年阿娘舉行票選,問詢朝臣到底要不要讓沙門致拜君王的時候,最先被解決的,就是那些填寫均可的人!我想,老師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劉仁軌當然明白。

他也遠比大多數人明白。

李清月繼續說了下去:“何況,應民生之諾,知府兵之難,救庶民蒼生,定天下太平,每一條我都做到了,甚至在真正大權在握之後,我還能同阿娘一起做到更多的事情。那麽你我這份師徒情誼也本該真正善始善終,而不是一份請辭,就這麽將其糊弄了過去!”

劉仁軌目光一震。

便聽李清月以不容置喙的口吻說道:“我也不會允許老師做個逃兵的。”

下一刻,劉仁軌就看到她伸手,毫不猶豫地將那封本該在隨後呈遞到李治面前的請辭文書,撕成了碎片。

“……”

李清月松開了手,奏章的硬殼,連帶著白紙碎片就這麽一並落在了地上。

“我希望老師重新考慮這個問題,看看到底是要做未來的太子太傅,還是要我親自送老師上路。若是老師回答不上這個問題的話,倒不如像是當年教我第一課的時候,去百姓之間走上一走。”

他只有這兩個選擇,沒有第三條路。

這就是方今的事實。

若非是對著她的老師,她連這些話都不用說。

在最後幾個字落定後,她更是毫不猶豫地轉身便走。只剩劉仁軌望著她的背影,忽然覺得一陣語塞。

十多年了——

她已從當年自臨街窗口望出之時還要踮腳的樣子,變成了今日這個比他還高的身量。

在她今日這個非要強求一個答案的表現,也分明再不是年少迷茫,而已有了日益分明的君王之心。

那確實是君王風範啊。

一個君王可以沒有老師,但絕不能允許一個最了解她的人,都不敢在真正的風浪面前做出抉擇。

……

劉仁軌在書房之中站了良久,直到敲響房門的小廝打斷了他的思緒。

他才張口,啞著嗓子回道:“什麽事?”

“鎮國安定公主讓人送來了一份飯食,說是給您的晚膳。”

劉仁軌沈默了一瞬,回道:“送過來吧。”

這怎麽還恐嚇完了人之後又打感情牌的呢?

可當劉仁軌打開食盒的時候,他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了,只因放在碗中的東西真是有些眼熟。

“誰在大冬天的吃涼面啊……”

以他這個七十多歲的年紀,也不能這麽造作了。

可笑完之後,劉仁軌又忽然在心中有了一點明悟和感慨。

怕是他的手,已無法提筆寫下那封請辭的書信了。

……

於是在幾日後,送到李治面前的就只剩了一份辭呈。

“你要致仕?”

李治難以置信地看著面前的這封請辭文書,完全沒想到自己會突然收到這樣的東西。“你致什麽仕! ”

閻立本苦笑,朝著李治深深行了一禮:“陛下,老臣已過七十,實已老邁,不堪再為左相了。何況自臣接任左相以來,說的好聽些是馳譽丹青,說的難聽一些,便是在朝政要務上全無建樹,不過是憑借著資歷和無有結黨營私之舉,才坐到這個位置上的。”

“可方今四方邊境安寧,理當重視中原民事,當有年輕力盛之人主持要務,老臣怕是辦不到了。故而——”

“懇請陛下另舉賢能,就任此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