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26章

關燈
第226章

文成公主以外嫁和親吐蕃之女的身份, 在七年前重返長安,尚且已令人為之震驚。

但想想彼時乃是大唐贏了吐蕃,將文成公主接回, 正是彰顯大唐武德,又覺並無不妥。

她以早年間在吐蕃的履歷協助創作吐蕃圖志,甚至親自隨軍前往藏原作戰, 也是順理成章之事,還能說是時勢之必然。

可她以和親公主的身份在回擊吐蕃的戰事之後出任新成立的西藏都護府長史, 若無遙領或者實領都護之人便為此地最高長官,是不是未免太過不合規矩了!

若是這個位置交給阿史那將軍這等已有十年任職官員履歷的女將, 或許還不至於引發此等風浪。

若是文成公主只和臨川公主一般擔任並無實名的女官, 或是如同許敬宗的女兒許穆言一般擔任一個尋常文官,或許也不至於讓人有此等反應。

可現在……

那可是一方都護長官!

“大將軍此等舉薦,是覺李唐並無其他臣子可於邊疆駐守了不成?”

李弘身在朝堂之上, 一想到安定此前在陳倉落他的面子,在聽到這句問話的同時, 便下意識地想要點頭稱好。

然而反應過來自己身在何處,他又匆匆收回了自己的這個舉動。

他也猛地朝著說話之人看去, 不知到底是誰有此等膽量,竟完全無懼於安定在朝堂上的辯才和連宰相都不給面子的底氣,直接將這話給說了出來。

不過,自他視線中站出來的這人,還真不能算是個簡單角色。

若是按照輩分來說的話, 李弘還該稱呼他一聲皇叔祖, 只因他和韓王李元嘉乃是同輩, 也是高祖李淵之子。

但比起從文的韓王李元嘉,這位一度擔任定州刺史對陣突厥的霍王李元軌, 則得算是李唐宗室子弟中數得上名號的武將。

李清月在看清說話之人身份的那一刻,也頓時意識到,對方的這份與其說是質問還不如說是怨懟的語氣,到底從何而來。

不過五十出頭的霍王李元軌還能算是個年富力強之人,但自李治繼位之後,他唯一得到過發揮的機會,就是在突厥進攻定州之時,玩了一手空城計的戲碼,讓彼時險些越過太行山屏障的突厥疑心唐軍設有伏兵,先行退去。

他又在隨後處置了定州境內與突厥有勾結的賊黨,重新設立了戍防屏障。

再之後,便幾乎沒有了發揮的餘地。

由長孫無忌主理的房遺愛謀反案牽連不少宗室下水後,除了因廢王立武而得到升遷的韓王李元嘉之外,李唐宗室中還能得到高規格委任的並不多,尤其是在軍事上。

眼見安定公主已在四方征討之間立功無數,現在就連只是隨軍的文成公主都要擔任西藏都護府長史的重任,他又怎能坐得住。

“霍王難道覺得,我有此等舉薦,是在說李唐無人可用?”李清月朝著他回問。

李元軌心中有一瞬的遲疑,自己到底是否要繼續說下去。

安定公主這副氣定神閑的姿態,像是早已想到了這份舉薦勢必會有人提出反對,也顯然不像是會因為宗室的辯駁就放棄自己的決定。

她已直接繼續說了下去:“可要我看來,我這出舉薦,也不過是使能者居其位而已!吐蕃戰事之中若無文成公主告知國中勢力分布,大唐對敵人談何了解。更無法選擇以西進迫近之勢,促成吐蕃君臣之鬥。若要在數年後一舉殲滅吐蕃,文成公主的協助必不可少。”

“再者說來,自文成公主入藏後,對於當地牧民屢有教化啟蒙之舉,至今已逾二十年。若要令毗鄰衛藏四如、原屬吐蕃的子民歸附,文成公主自有令人信服的履歷資本。”

李元軌目光中的掙紮,最終還是定格在了並未被說服的據理力爭:“但若是我未曾記錯的話,文成公主並未有治理一方的經驗。”

大唐官員的升遷,再如何順利的也得從一方縣令做起。

就算文成公主乃是李唐宗室,也非要讓她出任官員之職,那也至多就是從刺史做起,怎能上來便管轄一方都護府!

還是對陣惡鄰前線的都護府。

“固然如大將軍所說,文成公主為此戰提供了不少信息助力,但這其中可有任何一場交戰是由她所統領的嗎?倘若吐蕃在大將軍撤兵折返之後選擇重新發兵進攻,文成公主能否承擔起這個戍防統兵的職責?”

一個沒有治理一方和帶兵經驗的公主,憑什麽擔負起這樣的重任。

“那麽霍王是自忖有這個本事?”李清月負手而行,朝著李元軌所在的位置走出了兩步。

“西藏都護理政之人在我看來有三條標準。”

李元軌:“願聞其詳。”

李清月說道:“其一,精通藏文。藏原牧民不同於此地貴族,並不會說大唐官話,都護長史需要聯結部落,安排農事城防,不能處處將事務委托於旁人,必須知曉自己的政令有無下達。這點沒錯吧?”

“這……”

這確實沒錯。大唐官員前往嶺南等地之所以難以適應,被算作流放而非在外任官,還不是因為南北方言差異巨大。倘若官員都不知道百姓在說些什麽,詔令又被限制在一方府衙之內,和被監禁起來根本沒有什麽區別。

藏原之上顯然也是如此。

這片剛剛被打下的土地還和安西都護的局勢大不相同,並無那麽多可用的藏民屬官,就連忠誠與否,都尚且需要時間來檢驗。

而就算藏文與梵文有些相似,京中有些禮佛的官員學習起來不會太慢,能說與能寫也完全是兩回事。

李清月漫不經心地笑了一聲:“霍王不會覺得,今日有那麽多的時間給一個行將上任的官員學習藏原方言吧。”

有這條限制在,便足夠篩選掉絕大多數的備選了。

但李清月顯然想讓對方輸個心服口服,繼續說道:“其二,此人起碼需要知道如何應對藏原之上的氣候四時、高原病癥,知曉其中的種種農耕放牧之事,山川溝壑特質。”

“吐蕃所屬的悉勃野家族正是因農耕本領脫穎於其餘小邦,這才能在時機成熟之時統一雅魯藏布江流域,這西藏都護的官員不能遜色於對方太多吧?”

“文成公主在藏原二十多年,盡覽悉勃野家族所為,若要對癥下藥,遠勝過在場諸位,連我也自愧不如。敢問霍王,您是覺得自己比她強在哪裏?”

李元軌沈默不語。若說當官的履歷,文成公主確實排不上號,可若要說在藏原之上的生活時間,對當地的了解,她既能帶人編纂出吐蕃圖志,那便自然是個中翹楚。

李清月豎起了手指,“其三,此人必有聯合吐谷渾、東女國、西海都護,以及留守藏原之上將領的本事,還絕無可能在當地裂土稱王,為我大唐禍患,知不知兵反倒還在其次。”

她饒有興致地端詳著李元軌愈發難看起來的神情,問道:“不知霍王符合這其中哪一條?”

李元軌顯然不符合前兩條,至於這第三條……

當他剛要作答的那一刻,他忽然意識到,端坐於上首的天皇看向他的目光裏隱有幾分不快。

或者更為準確的說,那是一種審視的目光,想要評判出他在駁斥文成公主出任西藏都護長史的同時是否別有私心。

李元軌的後背頓時沁出了一層冷汗。

糟了!他光顧著為自己的“懷才不遇”而覺憤慨,更覺文成公主一個女人根本不應該坐到這樣的位置上,卻忘記了西藏都護的位置實在太過微妙,若是……若是由一個尋常身份的親王出任,難保不會讓這都護府變成一方邊陲封地。

以當今這位陛下對於朝臣和宗室的平衡本事,絕不會允許有人如此行事。

他雖然身在長安之時能常得陛下召見,在外人看來還能算是陛下厚愛有加,將軍國大事向他咨詢,但這其中到底有幾分是真正的器重,李元軌不會看不出來。

這個西藏都護府長史的位置,就算不落在文成公主的頭上,也絕無可能歸他所有!

在意識到這一點的下一刻,李元軌連忙改口道:“我已年過五旬,像是藏原之上這樣的地方貿然涉足,只怕會落個客死他鄉的結果,豈敢在此請戰。我的意思是,若要遴選都護駐軍地長史,左威衛將軍如何?”

左威衛將軍這個職位,按照大唐劃定的規則應當會有兩人,但今日同在朝堂之上的只有一位,正是初唐名將郭孝恪之子,在顯慶四年進士及第,隨後走武功仕途升遷。

他的父親曾經隨同彼時仍是秦王的李世民固守虎牢,先後擔任過涼州都督、安西都護,最終在隨同阿史那社爾進攻龜茲之時以身殉國。

也正因為如此,郭待封此人如同大多數亡故將領的後人一般,在升遷上多得李治扶持。

這麽一來算起他的年齡和官職,還真能被稱一句年輕有為。

大概是平日裏沒少得到破格提拔的緣故,突然遭到了這樣一出意料之外的點名“提拔”,他的臉上當即閃過了一縷喜色。

可眼見安定公主忽然朝著他投來了一道審視的目光,郭待封的笑容頓時凝固在了嘴角,也不由顯露出了幾分瑟縮之意。

“他?”李清月冷笑了一聲,“他有何戰績可言?”

別人不敢在朝堂上對於天皇的十六衛將軍授勳提出異議,她卻沒有這麽多的限制。

“若是名將之子也是名將的話,霍王不如幹脆舉薦邢國公長子蘇慶節算了。畢竟……他還沒幹過船破失期的事情。”

郭待封的面色一變。

安定公主當然不是隨便說的邢國公。若非要說名將之子的話,除了蘇定方之外,李勣、程知節、尉遲敬德等人都有子嗣身在京中,可唯有蘇定方情況最為不同。

郭待封曾經做過蘇定方的副將,在進攻高麗的戰場上,他負責了一路水運押送軍糧之事,卻沒能及時將軍糧送到,險些因此遭到懲處。

若非高麗戰局因安定公主自熊津發兵而有變,他這耽誤的一路只怕要遭到重罰。

其後他在各處折沖府輾轉作戰,最終躋身左威衛將軍一職,但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本事,又有多少是他的父輩餘蔭在發揮作用,在這長安城中任職的人都心知肚明。

偏偏,只有一個安定公主會這麽說出來。

在她審視中透著幾分玩味的眼神終於從他身上挪走的那一刻,郭待封只覺自己總算是能夠松一口氣。

“霍王,看起來他沒有這個本事符合我說的三個條件吧。”

下一刻,同在殿中的另外一位將領忽然覺得自己迎來了數道目光的註視,只因安定公主先轉向了他。

孫仁師:“……”

李清月抱臂而立,若有所思:“這裏倒是有一個沒有船破失期,還立下大功的將領,比起霍王所舉薦的左威衛將軍更合適一點,不過……”

根本不需要李清月接著說下去,在早年間就和她有過一番交情的孫仁師當即應聲:“我不合適!讓我在水上作戰尚可,高原之上出征,那不就跟把一只旱鴨子放在海船上是一樣的道理嗎?”

“再說了,我這人學習能力著實不成。”孫仁師早在十年前就知道李清月的本事,還很是快活地跟著拿了兩次戰功,又怎麽會在這時落她的面子。

“讓我去學藏文,怕是要等到我扛不動武器的時候,也就只能勉強應付個大概了。”

他很是苦惱地朝著李清月回了個禮:“承蒙大將軍厚愛,只是術業有專攻,在下實在擔不起此事。”

李元軌:“……”

前有他自己被警告,中有郭待封挨訓,後有孫仁師的這一番回絕,他就算是還想要堅持不該由文成公主出任西藏都護府長史,也實在無法在一時之間想出個更為符合的人選。

方今東西作戰之地有名有姓的戰將又大多出自安定公主的門下,可想而知,他若是倡議了某個名字,恐怕當場就要被她以另有安排的說法給駁斥回去。

他除了承認文成公主確實是最為合適的人選,竟然再沒有其他的話可說!

武媚娘望著殿上的這一幕,眼中閃過了一抹笑意。

安定這等底氣十足為文成爭取一個位置的表現,和她今日早晨在母親面前的“哭訴”,形成了再鮮明不過的對比。

但也正是這內外之間的區別對待,讓人更為清晰地感覺到了這份母女之間聯系的深厚。

更讓人欣慰的,顯然是她日益累積的實力,已經讓她有了這份旁人難以剝奪的話語權。

這才是她的孩子該當有的模樣!

只是,當她的目光掃過了同在此地的李弘之時,天後又實在很難讓自己維系住面上的平靜。

在李元軌意識到安定公主的手下有大唐將領的半壁江山之時,李弘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事實。

可該怎麽說呢?連李元軌尚且有這樣的膽量在安定提出建議後出聲駁斥,李弘卻只敢在霍王退回原位的時候,露出了一副相當失望的神情。

若是仔細看去的話,還能從他的臉上看出幾分對妹妹的嫉恨之色。

武媚娘在心中再度長嘆了一口氣,也越發確定,自己在昨夜做出的這個廢黜太子的決定絕沒有錯。

人無能不是過錯,但若在無能的情況下還能手握至高權柄,那就變成一出天大的災禍了。

李弘是真的沒有這個資格,繼續坐在太子的位置上!

在她心中種種思緒急轉之間,李清月已回身朝著天皇天後又行了一禮:“文成公主確實不曾有統兵的履歷,正因如此,在西藏都護內必須要留下一路知兵的統帥。在自藏原折返之前,我已將薛仁貴留在此地,正為彌補此處缺漏。”

“若是如此的話,對於薛將軍又該當予以何種官職呢?”李治剛要開口,就聽到身邊之人已先一步將這個問題問出在了耳邊。

他也只能轉頭道:“天後既有此問,便應當在心中有些想法了吧?”

武媚娘從容答道:“我是這樣想的,既然是讓大唐宗室出任的都護府長官,便不必再有遙領之事,那麽為何不讓文成公主出任西藏都護,而非長史,再由薛仁貴出任西藏都護府的副都護呢?這樣一來,便是皆大歡喜了。”

李治的神情遲滯了一瞬。

皆大歡喜?這對於安定來說可能真的應該叫做皆大歡喜。

文成公主既是她的長輩也是她的友人,薛仁貴既是她的下屬也算她的半個知交,這兩人同時出任西藏都護府的正副都護,等同於是將西藏都護完全送進了安定的手中。

這塊剛剛由大唐發兵十萬打下來的土地,竟是在官員的委任上完全沒有給他這位天皇任何一點的參與感。

或許唯獨能算得上在其中的存在感,就是在拍板敲定此事,將其書寫成文、蓋章推行的時候。

可在安定和霍王的這出爭論面前,他又不難看到,他到底還能不能從中變更出一個新的結果,已經是攤牌在明面上的事情!

除非他不想得到吐蕃衛藏四如之地,不想將這個數次挑釁大唐的邊境惡鄰給徹底鏟除,否則他就必須要接受這個結果。

這個——又為安定添磚加瓦的結果。

或者更準確的說,還並不僅僅是這一條而已。

早前就已與天後商榷完畢的戰事封賞,以及對大唐其餘都護府、都督府的安排,都將會在今日的朝堂之上宣讀。

固然比起文成公主出任西藏都護要聽來“名正言順”得多,但當這一條條詔令匯聚到一處的時候,李治只覺那封即將被宣讀出去的詔書仿佛還像是一塊燙手山芋一般被握在他的手中。

他丟也不是,拿著也不是。

奈何就在此時,一道只有兩個人能聽見的聲音傳入了他的耳中,“陛下,他們都在等著呢。”

天後的這句提醒,讓李治當即從一種局勢愈發不能為他所掌控的惶恐中掙脫出來,正對上了安定那雙飽含殷切期盼的目光,仿佛正在等著她帶著赫赫戰功歸來後,她的父親又該當給她一份怎樣的獎賞。

李治也很清楚,將領的豐功偉業和其收到的獎勵必然要契合,否則遲早要惹出亂子來。

既然彼時選定了由安定出征吐蕃,他就必須將這份應當給予她的獎勵給頒布下去。“宣旨吧。”

李弘驚愕地朝著宣讀聖旨的禮官方向看去,難以相信自己的耳中居然會聽到這樣的消息。

即日起廢除原安東都護府,改為平壤都督府。

平壤都督府以北,經歷十年時間掃平的靺鞨部、烏丸部之地,分別成立渤海都督府、室韋都督府,以龐飛鳶和沙叱相如分別出任都督。

合並營州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室韋都督府、松漠都督府、饒樂都督府、平壤都督府、熊津都督府為安東大都護府。

由安定公主、右武衛大將軍出任安東大都護。

原安東都護府長史李謹行改任安東副大都護。

宣城公主李素筠以戰功升遷松漠都督。因松漠都督府正是去年大賀氏部落發起叛亂之地,由她繼續擔負此地的歸化訓導之職。

安西都護府因天山橫絕南北的緣故數次出現治理不便的情況,以天山為界分作兩部。

天山以南仍稱安西都護府,天山以北稱北庭都護府。

阿史那卓雲以戰功升遷北庭都護,黑齒常之出任副都護。

高侃以此次協助平定吐蕃戰事的戰功升遷單於副大都護……

……

“我忽然很理解你們大唐這位太子的表現了。”欽陵讚卓朝著面前的江水滔滔景象望去,在這份與藏原之上有別的風光中沈浸了有一陣,見李清月也走到了甲板之上,忽然出聲說道。

大唐邊境雖然和吐蕃的戰區劃分規則不同,但他此前就對大唐勢力有所了解,又在確定了效忠對象後多了解了些東西,還不至於到兩眼一抹黑的地步。

安東大都護府經由這番整改之後的統轄範圍絲毫不在整片藏原之下,甚至還多出不少,而這樣的一片土地上既有安定公主的封地,又有她的大都護府所在,說她是此地的土皇帝一點都不為過。

雖說這位李唐的陛下大概是因為她是個公主,又有那位天後從中助力,才讓這樣一份官職委任最終敲定落成,但在這份滔天權勢面前,性別當真已經變成了其中會先被忽略掉的東西。

太子怎能不感到恐懼!

這位安定公主已完全可以說,天下名將七人,五人出自門下,二人隨同出征。

相比起毫無建樹、徒有仁善之名的太子,她在民間在府兵之中的聲望已經到了巔峰。

這其中的雲泥之別,已經不需要多加言語來形容了。

欽陵讚卓忽然有些慶幸,他在抓住了那個契機之後直接選擇了投誠,還是效忠於安定公主本人而非大唐。

否則,若是等到他被押解到長安的時候才因權勢折腰,就算他再如何有統轄兵馬的本事,又自詡能夠做一把兇刀,也未必能夠進入安定公主的眼中。

“你居然能理解他?”李清月好笑地搖了搖頭,“可我若是他的話,我早應該借助於天皇天後之勢,借助於這個正統太子之名,在朝堂之中挖掘出賢臣良將,在大唐天災之中推行種種匡扶社稷的正道,無論能否和安東大都護分出個高下來,總也得拿出意欲分庭抗禮的表現來。可他呢?”

他連這十萬府兵清算戰功的場面都沒來看上一看!可就算是頂著太子的名號對這些人發起慰問,也總好過他什麽都不做吧。

現在李清月意圖在十月之前重新往河北道走一趟,去看看出戰前由她負責的那片新田是何種狀況,而後再往安東大都護府去一趟,和李謹行做些公務上的交接,太子他又銷聲匿跡了。

誰看了都得說一句,這位太子在收放自如這方面的表現,還是挺能耐的。

——不是褒義。

欽陵讚卓:“……我只是說實力對比,沒有說具體的應對。不過我有些不太明白,為何主君要讓我先出任安東大都護司馬的位置。”

若按照他從屬於安定公主的關系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最合適於他的位置,可對欽陵讚卓來說,這卻讓他和吐蕃之間距離得太過遙遠了。

他熟悉的是藏原之上的作戰,隨後往北或者往西擴張。

他深知衛藏四如境內的每一處隘口,知道吐蕃腹地的各位將領本事。

若要突破吐蕃腹地之前的屏障,他將會是最好用、最鋒利的一把刀,而不像是此刻一般,坐在大河之中的渡船上,即將先行前往遼東赴任。

“因為我需要你先學會兩件事。”李清月的目光沒有停留在他的身上,而是繼續朝著遠處望去,就仿佛在取得了這等輝煌的戰功,拿下了這樣的官職封賞之後,她的目標依然在更遠的地方。

“你需要先靜下心來,重新證明自己的實力,而渤海與室韋都督府內的平亂就是你最好的機會。安東大都護之下除了副大都護,還有一個副都護的位置,也是我給你預留的副手位置。你必須證明給我看,你有坐上這個位置的能力,否則我沒必要為你對著芒松芒讚下死手。”

讓他像是高寶藏一般被送入長安,反而更能彰顯大唐的仁德。

“第二件事,我想讓你記住。你現在已經沒有一個兄長為你隨時準備好出戰的物資,這些東西都要你跟著我一起籌備。”

欽陵讚卓壓低了眸光,平覆了數次呼吸方才壓制住了其中的傷痛之色。

李清月的聲音隨即傳入了他的耳中:“河北道的新田、遼東的沃土之上,都要長出足夠的米糧,才能為覆滅吐蕃的最後一戰敲響戰鼓。”

她輕嘆了一聲:“我不想做竭澤而漁的事情。”

在這句話說完後,她有許久不曾繼續言語,只有船只在順流而下之中被河水拍打著船身,發出一陣陣的響動。

自欽陵讚卓所站的角度,也無法看清安定公主此刻臉上的神情,只能看到她的側臉上似有幾分憂思與遠望,又被那等籌謀在握的從容沖淡了前一種情緒。

可等到船只行過濮陽之後,前者便徹底消失殆盡了,甚至讓欽陵讚卓有點懷疑,自己面前的這個到底是不是安定公主本人。

只見她在跳下了船只、朝人問詢了兩句後,便直沖著一處田壟縱馬而去,直接沖到了一位頭戴鬥笠的老農面前,滿臉都寫著快活的神色,甚至可能還有點幼稚。

李清月一點沒管後面的目光和這田中的泥濘,直接跳了下來,“老師!”

劉仁軌無奈擡眸,“安定,你踩著我讓人新種下的稻苗了。”

那宣州稻確實是好東西,雖然被今年反常的春日延後給拖延了下種的時間,但因其成熟期短,還有足夠的時間在入冬前再收獲一季。

哪怕可能會比正常的耕作幹癟一些,但在此等災情當頭的情況下,能收獲就已經是好事了,哪還有空去管其他的事情。

李清月挪了挪腳,“我這不是著急來恭喜老師嗎。”

她朝著周邊逡巡了一圈,因所見各處都是井井有條的場景,不覺面上笑意更深,“老師這個接替我擔任的九河使做得著實不錯,再加上七月裏徐州突發山水,若非老師先讓此地預留出了救災之物,恐怕損失不小,等同於是又立了一功。如此一來,可沒人再敢說,您此前有魯莽之舉,不該再做右相。”

劉仁軌卻沒被這一連串的糖衣炮彈給沖昏了頭腦,而是在端詳了她臉上的神情後,冷靜地回問道:“你不只是因為恭賀還有前往安東大都護府,就來找我的吧?”

“哈,要不怎麽說老師就是老師呢。”李清月歪著腦袋,落在劉仁軌的眼裏分明又是來算計他的樣子,“朝堂上快有一番變化了,我先出來透口氣。也提前和您知會一聲,大概很快也需要您再來能者多勞一下了。”

劉仁軌幹脆將手中的犁鏵往地裏一立,“得了,你說來聽聽吧。”

大概是因為自從教導了這個學生之後經歷的麻煩事已經夠多了吧,他居然覺得,自己已能做到波瀾不驚了。

……

“科舉糊名?”

李治手握武媚娘送到他面前的這份計劃書,面上的驚訝之色毫不掩飾,可在轉頭對上身旁之人目光的那一刻,他又不難從其中看到了一種近乎於一往無前的決絕,讓他意識到,這一次的建議和之前的諫言相比,還要更為認真。

或者說,認真得多。

“陛下不覺得,如今正是您進一步剔除世家,防止他們意圖伸手把控皇權的最好機會嗎?天下災情讓官員之中空出了不少位置,正需要真正有能力的人填補上來。”

武媚娘握住了他的手,“若是陛下覺得此舉容易招來麻煩與反噬的話——”

“不如由我,以天後之名發起倡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