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220章
此等聲勢在前, 欽陵讚卓再如何想要說服自己,這不過是此地留守的大唐士卒做出的反擊,恐怕都無法辦到。
他以為自己是直接切入了敵軍後方, 即將切斷敵方後勤軍備的支援,殊不知,是他自己一腳踏入了唐軍的陷阱裏。
沖勢最快的頭部騎兵已然撞上了前方的陌刀隊。陌刀隊中, 連帶著刀柄一並長達六尺的大刀,當即朝著騎兵馬腿削去。
值此揮刀之際, 刀柄環扣發出的碰撞齊響,連帶著帶起的風聲, 形成了一道阻滯馬蹄朝前踢踏的聲浪。
但更為醒目的, 顯然還是刀與刀,刀與槍之間的碰撞。
騎兵巨大的沖擊力,在這等專門應對步兵抗衡騎兵的武器面前, 並不占有多少優勢。
而唐軍的兵器鑄造工藝,更是在這一把把刀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相比於當日斂臂女王闖營之時繳獲的那一批吐蕃武器, 這才是真正的步兵精銳該當擁有的東西。
於是在這批孔武有力的唐軍步卒揮刀之下,倉促之間未能來得及掉頭的吐蕃騎兵相繼被砍翻了坐騎, 倒地一片。
而在這前軍的動亂之中,以高侃為首的第一路騎兵已自另一側的前方直沖陣前,直奔欽陵讚卓所在的中軍而來。
這列專以重甲配備的騎兵在行動之間帶來的地動震蕩,好像一點也不比吐蕃精兵狂肆襲來之時在大非嶺內發出的動靜要小。
欽陵讚卓更是當即意識到,與其說這是一隊前來中軍執行斬首計劃的騎兵, 還不如說, 這是一面試圖阻擋在前的堅固城墻!
在倉促交手的一瞬間, 他與身邊的吐蕃精銳也都意識到,這員唐軍將領和其身邊的親兵, 顯然都有著豐富的與游牧民族交戰的經驗,只是不知道,那到底是和突厥又或者是回紇各部交手中培養起來的。
或許對方還遠不到那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猛將地步,但要給遠道而來的吐蕃兵馬以一記迎頭痛擊,卻顯然是綽綽有餘!
這也並非是高侃一人的戰場。
吐谷渾的兵馬雖如吐蕃斥候所探查的那樣,其中的相當一部分是先匯聚到了大非嶺之前,隨同唐軍的先頭部隊一起直取吐蕃的烏海大營。
但既有弘化公主從中調度,響應著安定公主的種種策劃,又如何有可能不在此地留有兵力。
幾乎就在吐蕃沖出山道的那一部分隊伍與高侃部眾廝殺在一處的時候,卓雲所統帥的那一路唐軍,連帶著留守此地的吐谷渾士卒一並,自後方的兩側山道殺奔而下,直接殺向了吐蕃長軍的中段。
饒是當李清月釋放的響箭騰空,周遭殺喊聲襲來的時候,這些吐蕃士卒已然憑借著早年間的經驗,做出了即刻備戰的表現——
在他們未能看到前方情況,也沒能及時得到欽陵讚卓指揮的情況下,他們也在頃刻間落在了受制於人的下風。
更讓他們陷入危境的,則是這些唐軍的表現。
這些人好像絲毫也沒被抵達高原之上的種種不適癥狀所困擾,反而各自拿出了精神振奮、戰意激昂的表現,在快速從伏擊之地沖出的剎那,幾乎要讓人以為,他們本就是生活在這一方水土之上的人。
一名吐蕃將領領兵沖上了緩坡,試圖解決掉上方的弓手,卻不得不迎來唐軍在山地戰中也不落下風的痛擊,而後退了回來。
這上下往覆的一幕,正落入了欽陵讚卓的眼中。
他眼尾的餘光更是看到,在這大非嶺的高處有著攢動的人頭,顯然是為數不少的唐軍。
讓他不由咬牙去想,若非唐軍已然自兩側的伏擊地沖入了吐蕃的人群中,現在是不是還能自高處丟下一片滾石,讓他所帶領的兵馬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
不對,應該說,是此地山道沒有那麽狹窄,讓他們沒法做出這樣的一出攔截。
但這一點,好像在當下的困境中,並不值得有多慶幸。
真正能夠感到慶幸的,是他並不像是七年前的那一路吐蕃援軍一般,在完全沒能察覺到敵方蹤跡的時候,在夜間迎來了一場雷霆打擊。
今日的……狹路相逢裏,他還有三萬精兵在側,不是那樣容易被擊潰的。
“傳我軍令,收縮防衛,不許慌亂。”
唐軍的陌刀隊造成的前鋒混亂,以及高侃帶人進行的沖陣,都沒讓欽陵讚卓直面敵軍殺到眼前的情況,自有下屬攔截在了他的前面,也就意味著,還有指揮調度、傳訊軍情的機會。
他也在起初的慌亂中快速平覆下了心緒,開始思量在此刻這出驚變面前,他到底該當采取何種辦法,才能為自己、為同行的士卒謀求一條生路。
越過大非嶺之後進入的青海湖盆地,因春風終於吹在了這片高原之上,已顯露出了的綠草生發的景象。
也因這片盆地比起先前經過的大非川更為廣闊,讓人在目之所及間並不感到有多逼仄。
毫無疑問,比起後方的山中通道,若能將兵力全速往前推進,在更為開闊的環境中交戰,對於吐蕃來說絕對是個好選擇。
他甚至可以直接憑借著穿過此地,擺脫唐軍的糾纏。
或者起碼也能換一片不是由唐軍有備而來、制定出規則的土地來進行交手。
這聽起來很有前景可言。
可在一種直覺而來的危機感中,欽陵讚卓幾乎是下意識地就放棄了這個選項。
他無法確定,在先經歷了一出預判失敗反遭圍剿之後,他若是繼續按照常理推斷,會不會將自己送進更加危險的處境之中。
他更無法確定的是,在青海湖畔的前方,隨著唐軍的進駐而重新被啟用的吐谷渾數城之中,是否還有其他專為針對他來設立的陷阱。
若再一次被對方謀劃得手,他將很有可能無法走出此地,去與烏海大營的其餘吐蕃兵馬會合。
這絕不成!
他到現在為止,連作為唐軍主帥的安定公主的面都還沒見到,怎能以這等狼狽的方式落敗。
他也絕不願意再被對方揣測到一次心思。
心念急轉之間,欽陵讚卓直接做出了決定,也旋即將這個指示以軍令的方式下發了下去。
“後退?”
聽到欽陵讚卓的這條命令,跋地設一把掃開了意圖橫掃馬腿而來的那把陌刀,在臉上流露出了一抹意外之色。
欽陵讚卓的意思很明顯。
他們要做的,不是徑直沖過唐軍在前方的封鎖,而是直接掉頭回返,從這大非嶺中被他們來時經過的道路中撤出去。
可再如何對大帥的這道命令有些疑惑,又有一番脾性暴躁激烈的特質,在此等危機之中,軍令如山的道理,跋地設還是明白的。
他更知道,在當下這樣的亂戰之中,最不能出現的,就是軍隊之中存在兩個人指揮的聲音。
大帥說要退,而不是頂著前方的壓力挺進,嘗試著破而後立,必定有他的道理。
“那就退!”
當後退的指令一道道後傳的時候,和跋地設一般存有疑惑的並不在少數。
但在奴隸制為主的吐蕃,參戰的士卒中不乏有人只是高級官員的奴隸,當吐蕃的讚普並不在面前的時候,負責統兵的大帥在他們這裏就有著無與倫比的威懾力。
以至於比起懷疑對方是否在膽怯之下做出了這樣的一出逃兵舉動,這些人更願意認為,這是大帥有意為之。
事實上,欽陵讚卓的這個選擇也並沒有出錯。
當李清月眼見吐蕃兵馬不是直沖向前,脫離開地形的桎梏,而是回身向後的時候,她的目光中閃過了一縷微不可見的遺憾。
唐軍駐紮在青海湖畔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這其中除了屢次進行的模擬訓練之外,顯然不可能在此地全無作為,也包括了設置一片布滿絆馬坑的區域。
在唐軍自己都要走的大非嶺內,自然不會弄上這樣的東西,但在有可能招來吐蕃兵馬經行的地方,卻可以。
對於並不熟悉這一帶的吐蕃士卒來說,這也將會是個致命的危機。
只可惜,欽陵讚卓在該用奇兵進取的時候不吝於出手,在需要穩守求存的時候,也絕不是個會被熱血沖昏頭腦的家夥。
他更是在做出了這等決定的第一時間,毫無戀戰的打算,直接帶著身旁的親兵直沖入了大非嶺內。
背後的陌刀揮砍帶起的縱橫血色,沒有拖住他的腳步,顯然是將“慈不掌兵”四個字給詮釋到了極致。
而仰仗著士卒的開道,和座下寶馬名駒的神駿,好像只在須臾之間,欽陵讚卓就已抵達了吐蕃大軍接近中段的位置,也有了更為方便的指揮環境。
幾乎是在同時,原本還因高侃帶隊殺出而陷入交戰的吐蕃前部兵馬,都一改先前的進攻姿態,以緩緩後退的嚴整軍容,成為了阻擋在欽陵讚卓和高侃部眾之間的屏障。
先前的快速趕路與突遭大劫,還沒讓這支被欽陵專門選出的隊伍陷入恐慌。
或許也正如斂臂在之前所說的那樣,這七年之間成長的並不僅僅是她們。欽陵讚卓和其部將,也在改變吐蕃作戰中一些只圖戰功與聲名的野蠻習性,讓他的隊伍在有些時候,看起來會像是大唐的軍隊。
這也恰恰在此刻,變成了他用於絕地求生的籌碼。
李清月目光一冷:“攔住他!”
不過這話,可能並不需要由她來說。
阿史那卓雲已經展開了行動。
吐蕃的帥旗並未緊跟欽陵讚卓的速度,以防被那一部分居高臨下的唐軍輕易對他們的主帥發起打擊。如此規模的士卒交戰之下,聲音也顯得格外的混亂。讓人很難在倉促間分辨清楚欽陵讚卓的方位。
但卓雲如今早非當年可比。
征戰沙場十年,足夠讓一個本就天資卓絕的將領,對於戰場有一種近乎本能的體察。
也足夠讓她在聽見諸般響動的一瞬間,判斷出該當從何處殺入。
當欽陵讚卓重歸於大非嶺之內,也重新讓更多人聽到這位主帥號令的那一刻,兩山伏擊的唐軍中自緩坡縱馬行下的那一批,已快速地聚集在了一處。
這一隊騎兵並不如高侃所帶領的重甲騎兵制式精良,只因在方才自山坡俯沖而下的時候,需要更為靈活的表現。
可這一隊靈活的騎兵,在此時卻遠比重甲騎兵好用。
在李清月的視線中,山谷之中交戰的雙方都變成了濃烈的色塊。
代表唐軍的這一方,步卒已在她傳遞下去的軍令中,變成了橫亙在中間的磐石,比起後方圍追堵截的重甲騎兵更能起到阻斷軍隊流動的效果。
而卓雲所統領的這一路騎兵,正是逆流而上的利刃,意圖劈開水流之中的……
那一條游魚。
只是在那條最大的游魚前方,顯然還有著一道道庇護於它的小魚,試圖阻攔住這把利刃的攻勢。
“又是一員女將。”欽陵讚卓臉色凝重,不知這位安定公主究竟給這支唐軍的隊伍帶來了多少改變。
自對方臉上掃過的那一刻,他更是很快意識到,對方並非中原人士,而是出自邊地羌胡。
更為驚人的是,她身上的血氣明顯不只是因為身居蠻荒而培養出來的。
那他大概知道這是什麽人了。
他急命:“拖住她的腳步,不可戀戰。”
收到指令的親隨當即朝著卓雲迎了上去。
而在他的後方,這稍縱即逝的喘息時機裏,吐蕃中軍的令旗終於隨著主帥的口令發出了搖動。
“這是……”李清月眉頭一擰,便在一邊見到卓雲揮刀破敵的時候,也一邊見到,吐蕃騎兵中長於騎射的,正在沸騰的水流中匯聚成團。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這不過是其中身手矯健、馬匹精良的一批被重新召集到了主帥的身邊,作為對他的保護,但李清月不會錯過,在這些人緊追欽陵讚卓行動的那一刻,在騎兵手中出現的並不是更容易出現在騎兵近戰之中的長兵,而是腰弩!
那才是他們真正的武器。
“舉盾。”
李清月的下令已算很快,可在混戰之中,這些從中切割吐蕃隊伍的大唐精兵需要面臨的是兩面的來敵。
在這個舉盾的號令傳遞到面前的那一刻,他們也還難免有反應遲緩的情況。
何況,這些一度切斷吐蕃前後軍的大唐精兵首先迎接的對手,還是面前的近身交戰之人。
而不是——
那一蓬幾乎無視了敵我之分,直接悍然發出的強勁箭矢!
殺敵也殺己。
當箭矢到來的瞬間,倒下的除了唐軍,還有相當多的吐蕃人。
可對於欽陵讚卓來說,若不能盡快破除唐軍對於吐蕃整支隊伍的切分,完全扭轉吐蕃所處的被動局面,不過是早死還是晚死的區別。
與其如此,還不如先讓這些正值分界線上的吐蕃士卒為國事犧牲。
他甚至不曾回頭去看,方才那個為他迎戰阿史那卓雲的親隨將領,已經被斬在了一把長刀之下,死咬在後的陌刀與重甲隊更是給吐蕃兵馬帶來了莫大的傷亡。
在齊聚於一處的箭雨來襲之下,他已帶著緊緊護持於身側的騎兵一並,於瞬息之間鑿穿了那道屏障。
“好一個欽陵讚卓。”
李清月凝視著那一條重新連通的水流,對於這位吐蕃主帥的兩次抉擇都不免有幾分敬佩了。
他這等毫無顧忌犧牲士卒的打法,對於李清月來說,沒有一點參考價值。
但就算是她都不得不承認,這等做法固然會令不少士卒齒冷,可對於弱肉強食的吐蕃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出由主帥發起的壯士斷腕,只為了能給目前落在後頭的精銳部眾以破陣會合的機會。
自谷口的另一頭,且戰且退的吐蕃精銳中就出現了一道振奮歡呼之聲,也讓這其中除了斷後的那一批人手外,有相當一部分得以掙脫出了原本的泥潭,從而撤退而去。
是,這些由卓雲統帥的唐軍確實經由了為期一月有餘的山地訓練。
可要知道,就在此刻,其中一方的目標只是殺敵,而另一方卻是背水一戰。
以至於在這兩道人流的沖撞中,這道被箭陣給沖開的豁口變得越來越大。
卓雲一刀劈開了眼前的又一員攔截之人,擡頭就見,那主帥帥旗已在距離她二三十丈外,要想憑借著她的調兵速度,恐怕是來不及做出攔截了。
她也當機立斷地做出了選擇。
先與高侃合兵,將吐蕃這些試圖拖延唐軍的士卒給解決在此地。
數萬人的交戰之中,本就需要抓住此消彼長的契機,真能做到直接斬將奪旗的才是少數。
何況——
在欽陵讚卓錯誤地選擇了來襲青海湖的時候,他所遇到的危機可不是他能決定的。
真正的殺招還在後頭呢。
李清月一邊翻身上馬,在山嶺之上疾奔,一邊下達了指令。
“來而不往非禮也……”
他能狠得下心,將唐軍和自己人一起殺,李清月為他準備的這份禮物,卻完全可以只針對吐蕃而來。
所以也便是在欽陵讚卓徹底越過了和唐軍糾纏的這一段激戰地帶後,他忽然聽到了一道道尖銳的破空之聲。
伴隨而來的,還有自高處發出的一聲哨響,仿佛正是一句回蕩在山谷之中的……
欽陵讚卓擡頭看去,眼神一震。
那哨響不是尋常的進攻,還是一個放箭的信號!
不,不僅僅是弓箭,還有弩箭與落石。
它們此前不曾在和吐蕃的交戰中展現出威力,甚至讓欽陵讚卓在心中腹誹,唐軍的主帥果真有些婦人之仁,舍不下狠心來個殺敵絕招,也覺大約是峽谷的寬度限制了發揮,又或者是唐軍在籌備埋伏的時間不足。
卻怎麽也沒想到,它們會出現在此時。
這也顯然是一出將人手全部集中在一起的可怕打擊。
欽陵讚卓的反應奇快,一點沒猶豫地舉起了掛在馬側的盾牌,擋下了迎頭罩下的第一批箭雨,也讓他有了須臾的時間,看清了這片弓箭手覆蓋的範圍,可與他同行的其餘吐蕃士卒便沒有這樣好運了。
這些留守在大非嶺這一端的弓手隊伍早已處在了蓄勢待發的狀態,只是他們早已聽安定公主說過,若是他們在敵軍第一次經過的時候就動手,反而不能起到更大的擾亂軍心效果。
他們也知道,弓弩的上弦時間對上騎兵沖鋒的速度存在不小的劣勢。
所以這其中的每一個人對自己射出的攻擊都有著最為謹慎而快速的考量,更是在養精蓄銳之後發出的這一箭。
要的就是一擊即中!
距離欽陵讚卓最近的一名親兵就被一支橫空飛來的弩箭紮進了頭顱之中。
隨著他失去意識,松開了對騎乘戰馬的控制,他也直接被甩了下來,被隨後快速趕過的戰馬給碾碎在了馬蹄之下。
與此同時,在山嶺高處弩箭上弦的速度,更是已發揮到了極致。
這些吐蕃士卒本以為沖開了唐軍的中道攔截,便已有了活命的希望,卻迎來了這樣的一出“驚喜”。
霎時間接連響起在山谷之中的哀鳴,讓前方原本處在隊尾現在處在隊首的吐蕃兵馬止住了腳步。
他們不敢確定,唐軍到底是一直在針對著欽陵讚卓所在的位置發起進攻,還是在大非嶺之外,仍有另外一道奪命殺招。
也正因為這連鎖反應,欽陵讚卓在面對身旁士卒傷亡不少、自己也面臨莫大威脅的時候,還需要面對另外一出挑戰。
這些人因為恐懼而停止的逃命,也讓原本完成了順利轉向的吐蕃軍隊陷入了停滯。
他們的頭頂上沒有落石飛箭,可他欽陵讚卓的頭頂有啊。
他甚至來不及做出向前方發出繼續前行的告誡,就覺自己的後心忽然一痛。
“我射中他了!”
李清月趕赴此地的時候就聽到了一聲驚呼。
但……
但當她循聲朝著下方的沙塵飛揚之中看去的時候,卻不無遺憾地發現,欽陵讚卓確實中了箭不假,可他只是短暫地伏在了馬背之上,仿佛真被這一箭給按了下去,並沒有死。
趁著唐軍短暫的歡呼與探查,他正讓自己的戰馬以一種近乎發瘋的方式撞出了這片伏擊之地。
在縱馬急速沖出這片箭雨之後,他又已重新坐了起來。
李清月的目力極佳,便不難看到,從他後背的鎧甲情況來看,那一支弩箭射得相當之重,可惜他的鎧甲之內應當有一副形同明光鎧的阻擋之物,讓這支箭真正插入體內的距離相當有限。
以至於它並未影響到,這位吐蕃主帥依然能夠維系著全軍的軍心,還當先一步地朝著谷口方向沖去。
在這等生死攸關之際,沒有人會覺得主帥退避的速度如此之快有什麽問題。
恰恰相反,這些接受著他指揮的人都沒有忘記,他們只是從吐蕃大軍中分出的四分之一,還遠遠不到落敗淪亡的地步。
他們需要噶爾將軍做出抉擇,就像是先前決定了是退而不是進一樣,給他們重新指明一條道路。
也正是因為欽陵讚卓的死裏逃生,讓那些一度停止不前的腳步又重新動了起來。
“將軍……”
李清月雖覺遺憾,但眼看著下方吐蕃士卒橫屍,她又不覺得自己該當被這個小小的“失敗”牽絆住心神。
“追!還有,將你們的箭朝著這些剩下的吐蕃人身上射。”
別忘了,人頭是算戰功的。
此時削弱掉欽陵讚卓多少人手,在隨後就能為唐軍贏來多少優勢。
李清月則親自帶著餘下的士卒先行追擊而去。
該說不說,欽陵讚卓和祿東讚這位梟雄之間確有相似之處。
如果說祿東讚當年能在局勢窘迫的情況下,選擇先殺入吐谷渾境內,給自己謀求出一條逃生之路,已算是急智的表現,那麽今日的欽陵讚卓,就是將這份智慧,還用在了統禦兵馬之上。
來時的谷口並沒有唐軍在此地設立的埋伏,只有與先前一樣平靜的大非川。
或許唯獨的區別,只是經由了一番往覆纏鬥之後,已到了日暮將至的時候。
欽陵也顧不上慶幸自己的劫後餘生,也顧不上在重見草場的那一刻心中油然湧出一份,就已快速平覆了心情,做出了下一步的指示。
他的危機還沒解除。
即將到來的夜晚並不是他逃命中的保護傘。
畢竟,穿過大非川盆地之後的那道“必經之路”,要遠比大非嶺中的道路狹窄上數倍,倘若繼續保持著撤離的架勢,在這道谷口勢必要造成吐蕃兵馬的擁堵,反而給了後方的唐軍以追擊趕上的機會,浪費了後方拖延追兵的士卒做出的犧牲。
在求生的本能面前,欽陵也不敢確定,所謂的軍令如山到底能否起到應有的效果。
先前就已經有過一次體驗了。
他也不會忘記,在前方其實還有唐軍先行派遣出去進攻烏海大營的兵馬,誰知道會不會在此時已經等在了後頭。
所以他必須換一種方式來破局。
電光石火的抉擇間,欽陵讚卓下達了指令:“在山口結柵,據險而守。”
身被數處傷口的跋地設當即接過了欽陵讚卓給他額外布置的任務。
當其餘士卒盡快前往附近尋找安營紮寨戍防之物的時候,他則帶著一隊戰力損傷不大的精兵,直接迎上了唐軍的追兵。
已經將近持續了半日的交戰,讓追擊的唐軍和被驅趕的吐蕃兵馬都已陷入了極度的疲乏之中。
但跋地設還是拼著一口氣等到了第一重營寨結成完畢,得以在夜色篝火之中退回到了主帥的面前。
“大帥,我們……”
或許是因為夜色濃墨的掩護下,欽陵讚卓不再需要讓自己充當一個從容如昔的主帥,跋地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將軍朝著對面的唐軍看去之時,尤其是在望向那個終於出現的主帥身影的那一刻,一種難言的沈默籠罩在了他的面容之上。
他仿佛是終於意識到,在來時信誓旦旦的報仇,在對方的成長面前,依然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傷亡如何?”欽陵讚卓自親兵手中接過了一袋肉脯,快速將其吞咽了下去,以求能夠盡快恢覆作戰的體力。
他背後的那支箭也已被取了出來,因為傷口不深,進行了簡單的包紮,不影響他的行動。
跋地設起先的張狂早已徹底收斂了起來,在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更是難以避免地想到了此前白蘭羌族長對他做出的“詛咒”。
他嘆了口氣,“大概損失了將近萬人。”
就算是僥幸逃奔此處營盤,也大多身上帶傷,難以發揮出全部的戰鬥力,可想而知,唐軍的這次預謀反擊,到底給他們造成了多大的問題。
他也毫不懷疑,若是他們不能想個辦法從此地脫身,就算現在還能夠擁有這處臨時搭建的營地,阻擋住唐軍的攻勢,隨後的傷亡勢必還要放大。
“我知道了。”欽陵讚卓忽然將手搭在了跋地設的肩頭,“我要你去做一件事。”
“大帥但說無妨。”眼見營地之中的氣氛,跋地設甚至覺得,若是大帥要讓他直接送死也沒什麽關系。
若能將吐蕃精兵帶回去和烏海的那頭會合,他這個莽夫若是死了也顯然很有意義。
“你放心吧,我不是讓你去送死。”仿佛看出了他寫在臉上的表情,欽陵讚卓嘆了口氣。
比起他給跋地設安排的任務,或許他自己即將要做的事情,才當真叫做送死。
但在今日的危局之中,誰知道這不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呢?
……
吐蕃的營地很快陷入了平靜,但自另一頭的唐軍看來,各處的營盤布置都已到了相當完備的狀態,很難在須臾之間被攻破。
“這家夥倒是很對得起大將軍親自為他做出的種種安排。”高侃忍不住感慨道。
李清月回道:“能帶十幾萬兵馬的人,又怎麽可能是庸才呢?”
不過無妨,今日唐軍的損失不過兩千餘人,相比於吐蕃的損失,當真有著不小的差距。
想想這還是精通騎射的精銳人數,造成的影響也就更大了。李清月對這個結果還是很滿意的。
她剛想到這裏,就見卓雲朝著她行禮請戰,“此人確是大唐邊疆的莫大威脅,今日在大非嶺內讓他三次脫逃,實在是我辦事不力,明日攻營,請將軍準我打個頭陣。”
李清月沒有馬上回答。
卓雲自覺自己跟隨安定公主多年,便不難看出,在聽到這請戰說辭的時候,她的臉上閃過了幾分微妙的情緒。
“莫非將軍想要親自出手?”
“不全是吧……”李清月回道,“我是在想,你說明日攻營,可對面——真的會等到明日嗎?”
吐蕃帶兵前來青海湖的變道出現後,李清月便不止是安排好了早已準備在此地的包圍圈,也讓人前往烏海方向,給宣城那邊報了個信。
防的就是欽陵讚卓真的有機會逃出生天,這樣的話,還能由另一頭的唐軍做出阻攔。
她不相信欽陵讚卓猜不到這一點。
對方行事狠辣果斷,必定清楚時間拖得越長,對他來說也就越是危險。
不錯,這些僥幸存活的吐蕃士卒很需要一點休息的時間,以便能以相對充沛的體力來應對隨後的危機。
可在瞬息萬變的戰局之中,已經弱勢的一方是沒這個資格來講休息二字的。
這太過奢侈了。
李清月固然不敢茍同欽陵讚卓的一些決策,但以一個中軍主帥的身份,她能對欽陵易位而處,判斷他可能會做出的下一步行動。
“我有一種預感,”李清月望著頭頂好像也比在中原時距離更近的星鬥,喃喃出聲,“他不會等到明日的。”
若她是欽陵讚卓的話,現在就應該抓住這個最好的機會趁夜做出行動。
是要直接棄卒保車也好,是要直接讓人前去後方報信也罷,都不會等到全軍休息完畢。
“你也別等到明日了,子時之前——”李清月伸手指向了對面,“給我火燒了那邊的營寨。”
“若是需要助燃的東西,去找劉博士索要。”
“好!”聽到這道命令,卓雲當即大喜。
然而令兩人都沒想到的是,吐蕃居然並未等到後半夜,而是在唐軍各自歸營的半個時辰後,便已有了新的動靜。
更加讓人不曾料到的是,在大非嶺中,欽陵讚卓選擇了直接退出,以免落入唐軍的陷阱之中,也意在讓更多吐蕃士卒全身而退。
在此刻,他卻一改此前的弱勢逃竄,選擇了——
前進!
在營地之中已完成整裝備戰的吐蕃精銳,在越過了此前用於阻擋唐軍的屏障之後,直撲唐軍結營的中軍而來。
換句話說,在這個必欲破局的當口,欽陵讚卓打算冒險來上一出擒賊先擒王。
而他的目標,正是那位唐軍的主帥。
在眼見這出驚變的瞬間,李清月既覺欽陵讚卓此人絕不認輸的種種戰略當真有本事,卻又真是要被這家夥給氣笑了。
怎麽,當年她來吐蕃作戰的時候還只是個孩子,所以將絕大部分的任務都交托給了下屬來做,現在這個混賬還真覺得她就是個容易被抓獲的軟柿子不成!
不過倒也無怪乎欽陵讚卓做出了這個抉擇。
吐蕃兵馬在山口紮營倉促,唐軍作為先前得勝的一方,在大非川的草甸之上又如何不是。
他既已選擇了攻其不備,也勢必要利用這個唐軍得勝後的心態,便無妨讓這場夜襲再多起到一些效果。
吐蕃精騎的利刃在越過營盤溝壑的瞬間,在周遭燈火的照耀下閃過了一道道的寒芒。
欽陵讚卓也一改此前的逃竄,拿出了身先士卒的架勢。
然而在他抵達中軍大營,見到那位被保護在重圍之中的唐軍主帥之前,他先看到的,是全身披掛的安定公主手持長戟,毫無一點回轉餘地地將一名吐蕃騎兵橫掃馬下。
營地內驟然大亮的火把簇擁下,這位李唐的公主已非他當年所見到的幼童模樣,而是一員文能籌謀戰局武能征伐天下的虎將。
重重輝光倒映在她那雙璀璨異常的眼睛裏,化為了一抹睥睨天下的流彩。
她甚至沒給一點兩軍相會的敘舊機會,已拍馬上前直取欽陵讚卓所在之處而來。
連帶著身後的精兵親衛一並,形成了一道回擊的勁芒。
但在這柄畫戟起落之間,誰都能看得出她的那句潛臺詞。
誰若是膽敢小覷於她,只怕是要吃大虧的。
而首當其沖的,正是想要斬將奪旗的欽陵讚卓。
“走!”欽陵讚卓高呼了一聲。
襲營既然不成,他便絕無一點非要在此地停留的意思。
可他是想走了,李清月又如何想要將他放走。
自她身量漸長,能揮得動馬上長兵以來,她便再未只將此前苦練的箭術作為自己的殺手鐧。
當日大賀氏在遼東發起叛亂的時候,她能直接親持刀兵沖殺在前,今日,也自然能給欽陵讚卓以一記迎頭痛擊。
倘若有人能自燈火交錯的光影中,將這攻守轉變的雙方都看個分明的話,便不難看到,那匹為安定公主所駕馭的青海驄正值體力巔峰之時,在直追欽陵讚卓而去的速度中,顯出了遠比其他駿馬還要強橫的表現。
更是在須臾之間,就已載著自己的主人直取敵將而去。
與這位吐蕃主將同行的士卒,有的還被唐軍攔截在外側,遭到了阿史那卓雲自側面的包抄,一並殺入營中的,也被李清月親自訓練出的親兵給阻擋在了外頭。
故而當那桿畫戟斜拍而下的時候,在欽陵讚卓的身邊已無幾個能做出阻攔的人。
他也有些駭然地在數次兵刃交擊中意識到,這位唐軍主帥何止是在一個照面之間表現出了真正的武將氣度,也有著完全不遜色於任何一個猛將的臂力。
畫戟尖端的彎鉤如月,裹挾著雷霆震怒之勢插入了他的防守縫隙之間。
也就變成了,對他而言避無可避的一擊。
但這一戟確實砍中了東西,砍中的卻是被欽陵讚卓拔刀激怒而轉頭的馬匹。
欽陵讚卓心中痛惜至極,卻也必須承認,那雙已然近在咫尺的眼睛,很有可能也促成了他在此刻的應變如風,讓他哪怕是為了與這名對手再交鋒幾個會合,也必須在今日活下來。
趁著那桿長兵與坐騎糾纏的須臾,他已快速跳上了隨行親衛的那匹馬,又借著身邊死士終於有機會做出的救援,快速地朝著重圍之外殺出。
只是這桿畫戟,雖未能奪取這位主帥的性命,卻在這縱橫捭闔的劈砍之中,將數名吐蕃精銳斬落馬下,也根本不曾停留多久地便已朝著那試圖聚攏部眾撤離的家夥而去。
夜風吹得人面上生寒,也讓李清月的面色如同覆蓋了一層薄雪。
眼見前方的身影正在與其餘襲營部眾相聚,以她先前的耽擱很有可能根本來不及追趕上去,她毫不猶豫地一把將手中的長戟甩進了一名攔路士卒的胸膛,又快速自手邊抽出了弓箭,於戰馬疾奔中彎弓搭箭。
弓弦的緊繃只維系了一瞬,那支長箭便已脫手而出,朝著那同樣在疾行的身影而去。
這一次,欽陵讚卓根本沒能來得及將其躲開,就已被這一箭穿入了後心。
箭矢入體的那一刻,劇烈的疼痛讓他險些眼前一黑。
只因這一支箭,簡直比起藏原上最為出色的射手還要精準上數倍,正好射在了他此前中箭的位置。
在他倉促回頭之際,只看到那位安定公主的身影被裹挾在夜幕與火光的交界之中,而那支自她手中發出的利箭,正是撕開破曉的利刃。
他該當感到慶幸的。在他倒下去之前,他換乘的這匹馬已將他送到了外圍士卒的面前,讓他們得以接續上來時的計劃,就算是拼盡全力,也要將他送回到那山口大營之中。
畢竟,這些士卒是知道的,在他們今夜發兵襲營的同時,還有另外一件任務正在進行之中。
而那件事,應當已經成功了。
他強撐著一口氣,在徹底越過了那營寨柵欄後,方才陷入了昏厥。
……
“要不要趁著他們的主帥昏迷……幹脆直接殺上門去?”卓雲望著遠處逐漸平息下去的動靜,開口發問。
李清月思量了一番,也覺此刻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最好時機,正欲點頭,卻又忽然想到了什麽一般問道:“卓雲,今夜的襲營中,你有見到那個跟在欽陵讚卓身邊的莽夫嗎?”
先前的大非嶺一戰,李清月在高處,將吐蕃的幾方將領看得很清楚。
被陌刀陣和高侃的重甲騎兵解決了一人。
被卓雲沖陣解決了一人。
在弓箭弩箭的襲擊中解決了一人。
……
但這些將領的地位應該都比不過兩個人。
一個是在欽陵讚卓發兵後繼續負責留守烏海的將領。
還有一個,就是在此前的交手中不難看出前鋒資質的人。
這個人,也很有可能就是弘化帶回的消息裏,覆滅了白蘭羌的吐蕃將領。
卓雲搖了搖頭:“沒見到。”
“按理來說,這樣的人不會被委派以守營的職責,而是更應該給他以披堅執銳,破陣沖殺的任務。”李清月若有所思,“若你是欽陵讚卓的話,要在今夜襲擊唐軍大營,會不帶上這個好用的打手嗎?”
“不會。”卓雲回答得很是果斷,“大將軍的意思是……”
李清月冷笑了一聲,“我看此人已去求援或者探路去了。”
而這,大概也正是在欽陵讚卓冒險進攻的同時,他為自己做出的第二手準備。
“現在吐蕃這邊有了地利,又有即將到來的援軍作為穩定軍心的說法,你今夜再來一出進攻,恐怕未必能夠達成效果了。”
“那我們……”
卓雲話未說完,就見她的這位主帥已對她露出了一個笑容,“欽陵讚卓傷勢不輕,吐蕃再遭損兵折將,難道今夜還不夠嗎?你先去休息吧,等到緩過來後再行商榷。”
就算是要貓抓老鼠,也要有收有放的。
再說了,與其將唐軍有限的軍糧和兵力都投入到對一方險隘的進攻中,去試探吐蕃在絕境之中到底能爆發出多少潛力,還不如成全成全欽陵讚卓想要與烏海守軍會合的想法。
他此刻身上帶傷,就算是他的下屬也應該知道,與其在率領殘部與留守勢力會合後匆匆後退,既有可能造成傷勢惡化,也有可能遭到唐軍的後續追擊,還不如先在烏海大營繼續死守,等到唐軍在攻城疲累之時嘗試反擊。
反正,就算他們只帶著三五百人撤回烏海城中,吐蕃這邊算上後勤,也還有九萬人之多,和唐軍的兵力不相上下。
可對李清月來說,讓欽陵讚卓重回烏海,回到這個被她放縱他結營的地方,根本就不算是個損失。
倘若欽陵讚卓能夠清醒地看到隨後幾日唐軍表現的話,必定會意識到,這其中放水的痕跡實在是過於明顯了。
但對山口營地死守的吐蕃士卒來說,這卻是唐軍遠赴高原受到的影響,終於慢了一步呈現了出來,也給他們帶來了轉機。
跋地設也一點都沒有辜負欽陵讚卓給他制造的機會,在繞行過了後方的唐軍駐地後,成功與烏海的守將見了面。
倘若換一個將領在此,很可能並不會同意這個派兵支援、將人接回的主意。
唐軍四萬精兵就在不遠處,誰也不好說這個救人會蒙受多大的損失。
此前主帥的決策失誤,已經對戰局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真要再付出這樣大的代價來辦事嗎?
可偏偏身在烏海的將領乃是欽陵讚卓的同族。
對他來說,救援主帥乃是勢在必行之舉。
不過當這位已發起了高熱的主帥被接入烏海城中的時候,無論是跋地設還是這位噶爾家族出身的將領都格外心痛地看到,吐蕃的精兵經由這一番行動,足足損失了兩萬有餘。
哪怕欽陵讚卓的傷勢在得到了藥物供給後已經平覆了下來,至多還有幾日便能重新決斷對陣唐軍的戰術,哪怕烏海大營的穩固也顯然不是唐軍能憑借著強攻奪取下來的,他們兩人心中都有了一個同樣的疑惑——
此次遠征,他們當真還有取勝的機會嗎?
……
“起風了。”李下玉看著面前的風相烏,朝著李清月說道。
她性情冷清,又跟著李淳風這個鉆研天文氣象的老師,在平日裏說話的語氣中總讓人覺得少了點情緒。
可李清月聽得出來,這一次的起風了三字說出在她的口中,還有一種潛藏的興奮情緒。
“哪種起風了?”李清月問。
李下玉答道:“將有雷暴陣雨的起風,這不正是安定在請我一並前來的時候所說的天時嗎?”
李清月的臉上閃過了一縷笑意,“還有多久。”
“最遲半月吧。”
但先起風的卻是中原。
不是局勢有變的風,而是在才經歷了年頭的暴雪天氣後,又迎來了一場橫掃關中的狂風。
李弘剛自東宮走去,打算在從洛陽折返後回到此前的上朝參政之中,就見這積雨的陰雲在頭頂凝結不散,壓得人心中沈悶。
“太子當心!”
他幾乎是下意識地循著侍從的話後退了一步,便見一顆被狂風拔地而起的巨木朝著他所在的方向砸了過來。
若非他躲避及時,這棵樹險些要直接將他砸出個好歹來。
還沒等他從心有餘悸的情緒中平覆過來,陰雲之中便爆發出了一陣轟鳴雷響,隨即就是瓢潑大雨從空中砸了下來。
那確實是砸而不是落。
只因落下來的更多是冰雹,而不是雨。
“都四月了,怎麽還是這樣的天氣。”李弘皺著眉頭往空中看去。
春日冰雹絕非什麽好跡象,若按照早年間成書的讖緯之中所言,“雹者,陰脅陽,乃是臣侵君之象”。
他倒是有心不想那麽多,哪知道就在數日之後的雨停之時,按照太史局的記載,又出現了熒惑入太微的星象。
這同樣是以臣犯主的征兆。
按照朝臣的解讀,這指代的正是對大唐發兵的吐蕃,可不知為何,李弘卻有一種奇怪的直覺。
“不是的……”
吐蕃,還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本事呢。
雖然安定一直沒有消息送回來,但就和她上一次截擊吐蕃時候一樣,人人都覺得,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他自窗口看出去,只見一片從冰雹轉回暴雨的水幕,正將他困在東宮的孤島之中。
……
而與此同時的藏原之上,被唐軍圍起的烏海又何嘗不是被浸泡在雨中。
“唐軍近來在做些什麽?”欽陵讚卓慘白著一張臉,朝著下屬發問。
“這個天氣不適合攻城,估計也只能紮營了。但將軍擔心他們會趁機挖掘地道,我看也不無道理,我已讓人小心留意了,倘若他們真有這樣的計劃,必定能夠被我們給攔截下來。”
跋地設應和:“不錯,他們若是真有這個膽子在雨中進攻,那我也……”
他話未說完,天穹之上的一聲雷鳴就將他的後半句話給吞沒殆盡。
可在這斷續的空中雷鳴之中,他好像還聽到了一聲地上的雷鳴。
瓢潑大雨都沒能壓住這天地兩極的雷鳴相應,甚至像是直接從空中落到了地上。
下一刻,他們腳下的地面更是發生了不容忽視的震蕩,像是被炸雷劈裂了地面發出地動山搖之聲。
不對!這不是地震的地動山搖。
空中的雷鳴止歇,地上的雷霆大作之時,在欽陵讚卓的視線裏,突然從城墻之下爆起了一片火光。
然後,是一片更近的轟鳴,撕裂了更近處的地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此等聲勢在前, 欽陵讚卓再如何想要說服自己,這不過是此地留守的大唐士卒做出的反擊,恐怕都無法辦到。
他以為自己是直接切入了敵軍後方, 即將切斷敵方後勤軍備的支援,殊不知,是他自己一腳踏入了唐軍的陷阱裏。
沖勢最快的頭部騎兵已然撞上了前方的陌刀隊。陌刀隊中, 連帶著刀柄一並長達六尺的大刀,當即朝著騎兵馬腿削去。
值此揮刀之際, 刀柄環扣發出的碰撞齊響,連帶著帶起的風聲, 形成了一道阻滯馬蹄朝前踢踏的聲浪。
但更為醒目的, 顯然還是刀與刀,刀與槍之間的碰撞。
騎兵巨大的沖擊力,在這等專門應對步兵抗衡騎兵的武器面前, 並不占有多少優勢。
而唐軍的兵器鑄造工藝,更是在這一把把刀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相比於當日斂臂女王闖營之時繳獲的那一批吐蕃武器, 這才是真正的步兵精銳該當擁有的東西。
於是在這批孔武有力的唐軍步卒揮刀之下,倉促之間未能來得及掉頭的吐蕃騎兵相繼被砍翻了坐騎, 倒地一片。
而在這前軍的動亂之中,以高侃為首的第一路騎兵已自另一側的前方直沖陣前,直奔欽陵讚卓所在的中軍而來。
這列專以重甲配備的騎兵在行動之間帶來的地動震蕩,好像一點也不比吐蕃精兵狂肆襲來之時在大非嶺內發出的動靜要小。
欽陵讚卓更是當即意識到,與其說這是一隊前來中軍執行斬首計劃的騎兵, 還不如說, 這是一面試圖阻擋在前的堅固城墻!
在倉促交手的一瞬間, 他與身邊的吐蕃精銳也都意識到,這員唐軍將領和其身邊的親兵, 顯然都有著豐富的與游牧民族交戰的經驗,只是不知道,那到底是和突厥又或者是回紇各部交手中培養起來的。
或許對方還遠不到那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猛將地步,但要給遠道而來的吐蕃兵馬以一記迎頭痛擊,卻顯然是綽綽有餘!
這也並非是高侃一人的戰場。
吐谷渾的兵馬雖如吐蕃斥候所探查的那樣,其中的相當一部分是先匯聚到了大非嶺之前,隨同唐軍的先頭部隊一起直取吐蕃的烏海大營。
但既有弘化公主從中調度,響應著安定公主的種種策劃,又如何有可能不在此地留有兵力。
幾乎就在吐蕃沖出山道的那一部分隊伍與高侃部眾廝殺在一處的時候,卓雲所統帥的那一路唐軍,連帶著留守此地的吐谷渾士卒一並,自後方的兩側山道殺奔而下,直接殺向了吐蕃長軍的中段。
饒是當李清月釋放的響箭騰空,周遭殺喊聲襲來的時候,這些吐蕃士卒已然憑借著早年間的經驗,做出了即刻備戰的表現——
在他們未能看到前方情況,也沒能及時得到欽陵讚卓指揮的情況下,他們也在頃刻間落在了受制於人的下風。
更讓他們陷入危境的,則是這些唐軍的表現。
這些人好像絲毫也沒被抵達高原之上的種種不適癥狀所困擾,反而各自拿出了精神振奮、戰意激昂的表現,在快速從伏擊之地沖出的剎那,幾乎要讓人以為,他們本就是生活在這一方水土之上的人。
一名吐蕃將領領兵沖上了緩坡,試圖解決掉上方的弓手,卻不得不迎來唐軍在山地戰中也不落下風的痛擊,而後退了回來。
這上下往覆的一幕,正落入了欽陵讚卓的眼中。
他眼尾的餘光更是看到,在這大非嶺的高處有著攢動的人頭,顯然是為數不少的唐軍。
讓他不由咬牙去想,若非唐軍已然自兩側的伏擊地沖入了吐蕃的人群中,現在是不是還能自高處丟下一片滾石,讓他所帶領的兵馬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
不對,應該說,是此地山道沒有那麽狹窄,讓他們沒法做出這樣的一出攔截。
但這一點,好像在當下的困境中,並不值得有多慶幸。
真正能夠感到慶幸的,是他並不像是七年前的那一路吐蕃援軍一般,在完全沒能察覺到敵方蹤跡的時候,在夜間迎來了一場雷霆打擊。
今日的……狹路相逢裏,他還有三萬精兵在側,不是那樣容易被擊潰的。
“傳我軍令,收縮防衛,不許慌亂。”
唐軍的陌刀隊造成的前鋒混亂,以及高侃帶人進行的沖陣,都沒讓欽陵讚卓直面敵軍殺到眼前的情況,自有下屬攔截在了他的前面,也就意味著,還有指揮調度、傳訊軍情的機會。
他也在起初的慌亂中快速平覆下了心緒,開始思量在此刻這出驚變面前,他到底該當采取何種辦法,才能為自己、為同行的士卒謀求一條生路。
越過大非嶺之後進入的青海湖盆地,因春風終於吹在了這片高原之上,已顯露出了的綠草生發的景象。
也因這片盆地比起先前經過的大非川更為廣闊,讓人在目之所及間並不感到有多逼仄。
毫無疑問,比起後方的山中通道,若能將兵力全速往前推進,在更為開闊的環境中交戰,對於吐蕃來說絕對是個好選擇。
他甚至可以直接憑借著穿過此地,擺脫唐軍的糾纏。
或者起碼也能換一片不是由唐軍有備而來、制定出規則的土地來進行交手。
這聽起來很有前景可言。
可在一種直覺而來的危機感中,欽陵讚卓幾乎是下意識地就放棄了這個選項。
他無法確定,在先經歷了一出預判失敗反遭圍剿之後,他若是繼續按照常理推斷,會不會將自己送進更加危險的處境之中。
他更無法確定的是,在青海湖畔的前方,隨著唐軍的進駐而重新被啟用的吐谷渾數城之中,是否還有其他專為針對他來設立的陷阱。
若再一次被對方謀劃得手,他將很有可能無法走出此地,去與烏海大營的其餘吐蕃兵馬會合。
這絕不成!
他到現在為止,連作為唐軍主帥的安定公主的面都還沒見到,怎能以這等狼狽的方式落敗。
他也絕不願意再被對方揣測到一次心思。
心念急轉之間,欽陵讚卓直接做出了決定,也旋即將這個指示以軍令的方式下發了下去。
“後退?”
聽到欽陵讚卓的這條命令,跋地設一把掃開了意圖橫掃馬腿而來的那把陌刀,在臉上流露出了一抹意外之色。
欽陵讚卓的意思很明顯。
他們要做的,不是徑直沖過唐軍在前方的封鎖,而是直接掉頭回返,從這大非嶺中被他們來時經過的道路中撤出去。
可再如何對大帥的這道命令有些疑惑,又有一番脾性暴躁激烈的特質,在此等危機之中,軍令如山的道理,跋地設還是明白的。
他更知道,在當下這樣的亂戰之中,最不能出現的,就是軍隊之中存在兩個人指揮的聲音。
大帥說要退,而不是頂著前方的壓力挺進,嘗試著破而後立,必定有他的道理。
“那就退!”
當後退的指令一道道後傳的時候,和跋地設一般存有疑惑的並不在少數。
但在奴隸制為主的吐蕃,參戰的士卒中不乏有人只是高級官員的奴隸,當吐蕃的讚普並不在面前的時候,負責統兵的大帥在他們這裏就有著無與倫比的威懾力。
以至於比起懷疑對方是否在膽怯之下做出了這樣的一出逃兵舉動,這些人更願意認為,這是大帥有意為之。
事實上,欽陵讚卓的這個選擇也並沒有出錯。
當李清月眼見吐蕃兵馬不是直沖向前,脫離開地形的桎梏,而是回身向後的時候,她的目光中閃過了一縷微不可見的遺憾。
唐軍駐紮在青海湖畔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這其中除了屢次進行的模擬訓練之外,顯然不可能在此地全無作為,也包括了設置一片布滿絆馬坑的區域。
在唐軍自己都要走的大非嶺內,自然不會弄上這樣的東西,但在有可能招來吐蕃兵馬經行的地方,卻可以。
對於並不熟悉這一帶的吐蕃士卒來說,這也將會是個致命的危機。
只可惜,欽陵讚卓在該用奇兵進取的時候不吝於出手,在需要穩守求存的時候,也絕不是個會被熱血沖昏頭腦的家夥。
他更是在做出了這等決定的第一時間,毫無戀戰的打算,直接帶著身旁的親兵直沖入了大非嶺內。
背後的陌刀揮砍帶起的縱橫血色,沒有拖住他的腳步,顯然是將“慈不掌兵”四個字給詮釋到了極致。
而仰仗著士卒的開道,和座下寶馬名駒的神駿,好像只在須臾之間,欽陵讚卓就已抵達了吐蕃大軍接近中段的位置,也有了更為方便的指揮環境。
幾乎是在同時,原本還因高侃帶隊殺出而陷入交戰的吐蕃前部兵馬,都一改先前的進攻姿態,以緩緩後退的嚴整軍容,成為了阻擋在欽陵讚卓和高侃部眾之間的屏障。
先前的快速趕路與突遭大劫,還沒讓這支被欽陵專門選出的隊伍陷入恐慌。
或許也正如斂臂在之前所說的那樣,這七年之間成長的並不僅僅是她們。欽陵讚卓和其部將,也在改變吐蕃作戰中一些只圖戰功與聲名的野蠻習性,讓他的隊伍在有些時候,看起來會像是大唐的軍隊。
這也恰恰在此刻,變成了他用於絕地求生的籌碼。
李清月目光一冷:“攔住他!”
不過這話,可能並不需要由她來說。
阿史那卓雲已經展開了行動。
吐蕃的帥旗並未緊跟欽陵讚卓的速度,以防被那一部分居高臨下的唐軍輕易對他們的主帥發起打擊。如此規模的士卒交戰之下,聲音也顯得格外的混亂。讓人很難在倉促間分辨清楚欽陵讚卓的方位。
但卓雲如今早非當年可比。
征戰沙場十年,足夠讓一個本就天資卓絕的將領,對於戰場有一種近乎本能的體察。
也足夠讓她在聽見諸般響動的一瞬間,判斷出該當從何處殺入。
當欽陵讚卓重歸於大非嶺之內,也重新讓更多人聽到這位主帥號令的那一刻,兩山伏擊的唐軍中自緩坡縱馬行下的那一批,已快速地聚集在了一處。
這一隊騎兵並不如高侃所帶領的重甲騎兵制式精良,只因在方才自山坡俯沖而下的時候,需要更為靈活的表現。
可這一隊靈活的騎兵,在此時卻遠比重甲騎兵好用。
在李清月的視線中,山谷之中交戰的雙方都變成了濃烈的色塊。
代表唐軍的這一方,步卒已在她傳遞下去的軍令中,變成了橫亙在中間的磐石,比起後方圍追堵截的重甲騎兵更能起到阻斷軍隊流動的效果。
而卓雲所統領的這一路騎兵,正是逆流而上的利刃,意圖劈開水流之中的……
那一條游魚。
只是在那條最大的游魚前方,顯然還有著一道道庇護於它的小魚,試圖阻攔住這把利刃的攻勢。
“又是一員女將。”欽陵讚卓臉色凝重,不知這位安定公主究竟給這支唐軍的隊伍帶來了多少改變。
自對方臉上掃過的那一刻,他更是很快意識到,對方並非中原人士,而是出自邊地羌胡。
更為驚人的是,她身上的血氣明顯不只是因為身居蠻荒而培養出來的。
那他大概知道這是什麽人了。
他急命:“拖住她的腳步,不可戀戰。”
收到指令的親隨當即朝著卓雲迎了上去。
而在他的後方,這稍縱即逝的喘息時機裏,吐蕃中軍的令旗終於隨著主帥的口令發出了搖動。
“這是……”李清月眉頭一擰,便在一邊見到卓雲揮刀破敵的時候,也一邊見到,吐蕃騎兵中長於騎射的,正在沸騰的水流中匯聚成團。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這不過是其中身手矯健、馬匹精良的一批被重新召集到了主帥的身邊,作為對他的保護,但李清月不會錯過,在這些人緊追欽陵讚卓行動的那一刻,在騎兵手中出現的並不是更容易出現在騎兵近戰之中的長兵,而是腰弩!
那才是他們真正的武器。
“舉盾。”
李清月的下令已算很快,可在混戰之中,這些從中切割吐蕃隊伍的大唐精兵需要面臨的是兩面的來敵。
在這個舉盾的號令傳遞到面前的那一刻,他們也還難免有反應遲緩的情況。
何況,這些一度切斷吐蕃前後軍的大唐精兵首先迎接的對手,還是面前的近身交戰之人。
而不是——
那一蓬幾乎無視了敵我之分,直接悍然發出的強勁箭矢!
殺敵也殺己。
當箭矢到來的瞬間,倒下的除了唐軍,還有相當多的吐蕃人。
可對於欽陵讚卓來說,若不能盡快破除唐軍對於吐蕃整支隊伍的切分,完全扭轉吐蕃所處的被動局面,不過是早死還是晚死的區別。
與其如此,還不如先讓這些正值分界線上的吐蕃士卒為國事犧牲。
他甚至不曾回頭去看,方才那個為他迎戰阿史那卓雲的親隨將領,已經被斬在了一把長刀之下,死咬在後的陌刀與重甲隊更是給吐蕃兵馬帶來了莫大的傷亡。
在齊聚於一處的箭雨來襲之下,他已帶著緊緊護持於身側的騎兵一並,於瞬息之間鑿穿了那道屏障。
“好一個欽陵讚卓。”
李清月凝視著那一條重新連通的水流,對於這位吐蕃主帥的兩次抉擇都不免有幾分敬佩了。
他這等毫無顧忌犧牲士卒的打法,對於李清月來說,沒有一點參考價值。
但就算是她都不得不承認,這等做法固然會令不少士卒齒冷,可對於弱肉強食的吐蕃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出由主帥發起的壯士斷腕,只為了能給目前落在後頭的精銳部眾以破陣會合的機會。
自谷口的另一頭,且戰且退的吐蕃精銳中就出現了一道振奮歡呼之聲,也讓這其中除了斷後的那一批人手外,有相當一部分得以掙脫出了原本的泥潭,從而撤退而去。
是,這些由卓雲統帥的唐軍確實經由了為期一月有餘的山地訓練。
可要知道,就在此刻,其中一方的目標只是殺敵,而另一方卻是背水一戰。
以至於在這兩道人流的沖撞中,這道被箭陣給沖開的豁口變得越來越大。
卓雲一刀劈開了眼前的又一員攔截之人,擡頭就見,那主帥帥旗已在距離她二三十丈外,要想憑借著她的調兵速度,恐怕是來不及做出攔截了。
她也當機立斷地做出了選擇。
先與高侃合兵,將吐蕃這些試圖拖延唐軍的士卒給解決在此地。
數萬人的交戰之中,本就需要抓住此消彼長的契機,真能做到直接斬將奪旗的才是少數。
何況——
在欽陵讚卓錯誤地選擇了來襲青海湖的時候,他所遇到的危機可不是他能決定的。
真正的殺招還在後頭呢。
李清月一邊翻身上馬,在山嶺之上疾奔,一邊下達了指令。
“來而不往非禮也……”
他能狠得下心,將唐軍和自己人一起殺,李清月為他準備的這份禮物,卻完全可以只針對吐蕃而來。
所以也便是在欽陵讚卓徹底越過了和唐軍糾纏的這一段激戰地帶後,他忽然聽到了一道道尖銳的破空之聲。
伴隨而來的,還有自高處發出的一聲哨響,仿佛正是一句回蕩在山谷之中的……
欽陵讚卓擡頭看去,眼神一震。
那哨響不是尋常的進攻,還是一個放箭的信號!
不,不僅僅是弓箭,還有弩箭與落石。
它們此前不曾在和吐蕃的交戰中展現出威力,甚至讓欽陵讚卓在心中腹誹,唐軍的主帥果真有些婦人之仁,舍不下狠心來個殺敵絕招,也覺大約是峽谷的寬度限制了發揮,又或者是唐軍在籌備埋伏的時間不足。
卻怎麽也沒想到,它們會出現在此時。
這也顯然是一出將人手全部集中在一起的可怕打擊。
欽陵讚卓的反應奇快,一點沒猶豫地舉起了掛在馬側的盾牌,擋下了迎頭罩下的第一批箭雨,也讓他有了須臾的時間,看清了這片弓箭手覆蓋的範圍,可與他同行的其餘吐蕃士卒便沒有這樣好運了。
這些留守在大非嶺這一端的弓手隊伍早已處在了蓄勢待發的狀態,只是他們早已聽安定公主說過,若是他們在敵軍第一次經過的時候就動手,反而不能起到更大的擾亂軍心效果。
他們也知道,弓弩的上弦時間對上騎兵沖鋒的速度存在不小的劣勢。
所以這其中的每一個人對自己射出的攻擊都有著最為謹慎而快速的考量,更是在養精蓄銳之後發出的這一箭。
要的就是一擊即中!
距離欽陵讚卓最近的一名親兵就被一支橫空飛來的弩箭紮進了頭顱之中。
隨著他失去意識,松開了對騎乘戰馬的控制,他也直接被甩了下來,被隨後快速趕過的戰馬給碾碎在了馬蹄之下。
與此同時,在山嶺高處弩箭上弦的速度,更是已發揮到了極致。
這些吐蕃士卒本以為沖開了唐軍的中道攔截,便已有了活命的希望,卻迎來了這樣的一出“驚喜”。
霎時間接連響起在山谷之中的哀鳴,讓前方原本處在隊尾現在處在隊首的吐蕃兵馬止住了腳步。
他們不敢確定,唐軍到底是一直在針對著欽陵讚卓所在的位置發起進攻,還是在大非嶺之外,仍有另外一道奪命殺招。
也正因為這連鎖反應,欽陵讚卓在面對身旁士卒傷亡不少、自己也面臨莫大威脅的時候,還需要面對另外一出挑戰。
這些人因為恐懼而停止的逃命,也讓原本完成了順利轉向的吐蕃軍隊陷入了停滯。
他們的頭頂上沒有落石飛箭,可他欽陵讚卓的頭頂有啊。
他甚至來不及做出向前方發出繼續前行的告誡,就覺自己的後心忽然一痛。
“我射中他了!”
李清月趕赴此地的時候就聽到了一聲驚呼。
但……
但當她循聲朝著下方的沙塵飛揚之中看去的時候,卻不無遺憾地發現,欽陵讚卓確實中了箭不假,可他只是短暫地伏在了馬背之上,仿佛真被這一箭給按了下去,並沒有死。
趁著唐軍短暫的歡呼與探查,他正讓自己的戰馬以一種近乎發瘋的方式撞出了這片伏擊之地。
在縱馬急速沖出這片箭雨之後,他又已重新坐了起來。
李清月的目力極佳,便不難看到,從他後背的鎧甲情況來看,那一支弩箭射得相當之重,可惜他的鎧甲之內應當有一副形同明光鎧的阻擋之物,讓這支箭真正插入體內的距離相當有限。
以至於它並未影響到,這位吐蕃主帥依然能夠維系著全軍的軍心,還當先一步地朝著谷口方向沖去。
在這等生死攸關之際,沒有人會覺得主帥退避的速度如此之快有什麽問題。
恰恰相反,這些接受著他指揮的人都沒有忘記,他們只是從吐蕃大軍中分出的四分之一,還遠遠不到落敗淪亡的地步。
他們需要噶爾將軍做出抉擇,就像是先前決定了是退而不是進一樣,給他們重新指明一條道路。
也正是因為欽陵讚卓的死裏逃生,讓那些一度停止不前的腳步又重新動了起來。
“將軍……”
李清月雖覺遺憾,但眼看著下方吐蕃士卒橫屍,她又不覺得自己該當被這個小小的“失敗”牽絆住心神。
“追!還有,將你們的箭朝著這些剩下的吐蕃人身上射。”
別忘了,人頭是算戰功的。
此時削弱掉欽陵讚卓多少人手,在隨後就能為唐軍贏來多少優勢。
李清月則親自帶著餘下的士卒先行追擊而去。
該說不說,欽陵讚卓和祿東讚這位梟雄之間確有相似之處。
如果說祿東讚當年能在局勢窘迫的情況下,選擇先殺入吐谷渾境內,給自己謀求出一條逃生之路,已算是急智的表現,那麽今日的欽陵讚卓,就是將這份智慧,還用在了統禦兵馬之上。
來時的谷口並沒有唐軍在此地設立的埋伏,只有與先前一樣平靜的大非川。
或許唯獨的區別,只是經由了一番往覆纏鬥之後,已到了日暮將至的時候。
欽陵也顧不上慶幸自己的劫後餘生,也顧不上在重見草場的那一刻心中油然湧出一份,就已快速平覆了心情,做出了下一步的指示。
他的危機還沒解除。
即將到來的夜晚並不是他逃命中的保護傘。
畢竟,穿過大非川盆地之後的那道“必經之路”,要遠比大非嶺中的道路狹窄上數倍,倘若繼續保持著撤離的架勢,在這道谷口勢必要造成吐蕃兵馬的擁堵,反而給了後方的唐軍以追擊趕上的機會,浪費了後方拖延追兵的士卒做出的犧牲。
在求生的本能面前,欽陵也不敢確定,所謂的軍令如山到底能否起到應有的效果。
先前就已經有過一次體驗了。
他也不會忘記,在前方其實還有唐軍先行派遣出去進攻烏海大營的兵馬,誰知道會不會在此時已經等在了後頭。
所以他必須換一種方式來破局。
電光石火的抉擇間,欽陵讚卓下達了指令:“在山口結柵,據險而守。”
身被數處傷口的跋地設當即接過了欽陵讚卓給他額外布置的任務。
當其餘士卒盡快前往附近尋找安營紮寨戍防之物的時候,他則帶著一隊戰力損傷不大的精兵,直接迎上了唐軍的追兵。
已經將近持續了半日的交戰,讓追擊的唐軍和被驅趕的吐蕃兵馬都已陷入了極度的疲乏之中。
但跋地設還是拼著一口氣等到了第一重營寨結成完畢,得以在夜色篝火之中退回到了主帥的面前。
“大帥,我們……”
或許是因為夜色濃墨的掩護下,欽陵讚卓不再需要讓自己充當一個從容如昔的主帥,跋地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將軍朝著對面的唐軍看去之時,尤其是在望向那個終於出現的主帥身影的那一刻,一種難言的沈默籠罩在了他的面容之上。
他仿佛是終於意識到,在來時信誓旦旦的報仇,在對方的成長面前,依然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傷亡如何?”欽陵讚卓自親兵手中接過了一袋肉脯,快速將其吞咽了下去,以求能夠盡快恢覆作戰的體力。
他背後的那支箭也已被取了出來,因為傷口不深,進行了簡單的包紮,不影響他的行動。
跋地設起先的張狂早已徹底收斂了起來,在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更是難以避免地想到了此前白蘭羌族長對他做出的“詛咒”。
他嘆了口氣,“大概損失了將近萬人。”
就算是僥幸逃奔此處營盤,也大多身上帶傷,難以發揮出全部的戰鬥力,可想而知,唐軍的這次預謀反擊,到底給他們造成了多大的問題。
他也毫不懷疑,若是他們不能想個辦法從此地脫身,就算現在還能夠擁有這處臨時搭建的營地,阻擋住唐軍的攻勢,隨後的傷亡勢必還要放大。
“我知道了。”欽陵讚卓忽然將手搭在了跋地設的肩頭,“我要你去做一件事。”
“大帥但說無妨。”眼見營地之中的氣氛,跋地設甚至覺得,若是大帥要讓他直接送死也沒什麽關系。
若能將吐蕃精兵帶回去和烏海的那頭會合,他這個莽夫若是死了也顯然很有意義。
“你放心吧,我不是讓你去送死。”仿佛看出了他寫在臉上的表情,欽陵讚卓嘆了口氣。
比起他給跋地設安排的任務,或許他自己即將要做的事情,才當真叫做送死。
但在今日的危局之中,誰知道這不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呢?
……
吐蕃的營地很快陷入了平靜,但自另一頭的唐軍看來,各處的營盤布置都已到了相當完備的狀態,很難在須臾之間被攻破。
“這家夥倒是很對得起大將軍親自為他做出的種種安排。”高侃忍不住感慨道。
李清月回道:“能帶十幾萬兵馬的人,又怎麽可能是庸才呢?”
不過無妨,今日唐軍的損失不過兩千餘人,相比於吐蕃的損失,當真有著不小的差距。
想想這還是精通騎射的精銳人數,造成的影響也就更大了。李清月對這個結果還是很滿意的。
她剛想到這裏,就見卓雲朝著她行禮請戰,“此人確是大唐邊疆的莫大威脅,今日在大非嶺內讓他三次脫逃,實在是我辦事不力,明日攻營,請將軍準我打個頭陣。”
李清月沒有馬上回答。
卓雲自覺自己跟隨安定公主多年,便不難看出,在聽到這請戰說辭的時候,她的臉上閃過了幾分微妙的情緒。
“莫非將軍想要親自出手?”
“不全是吧……”李清月回道,“我是在想,你說明日攻營,可對面——真的會等到明日嗎?”
吐蕃帶兵前來青海湖的變道出現後,李清月便不止是安排好了早已準備在此地的包圍圈,也讓人前往烏海方向,給宣城那邊報了個信。
防的就是欽陵讚卓真的有機會逃出生天,這樣的話,還能由另一頭的唐軍做出阻攔。
她不相信欽陵讚卓猜不到這一點。
對方行事狠辣果斷,必定清楚時間拖得越長,對他來說也就越是危險。
不錯,這些僥幸存活的吐蕃士卒很需要一點休息的時間,以便能以相對充沛的體力來應對隨後的危機。
可在瞬息萬變的戰局之中,已經弱勢的一方是沒這個資格來講休息二字的。
這太過奢侈了。
李清月固然不敢茍同欽陵讚卓的一些決策,但以一個中軍主帥的身份,她能對欽陵易位而處,判斷他可能會做出的下一步行動。
“我有一種預感,”李清月望著頭頂好像也比在中原時距離更近的星鬥,喃喃出聲,“他不會等到明日的。”
若她是欽陵讚卓的話,現在就應該抓住這個最好的機會趁夜做出行動。
是要直接棄卒保車也好,是要直接讓人前去後方報信也罷,都不會等到全軍休息完畢。
“你也別等到明日了,子時之前——”李清月伸手指向了對面,“給我火燒了那邊的營寨。”
“若是需要助燃的東西,去找劉博士索要。”
“好!”聽到這道命令,卓雲當即大喜。
然而令兩人都沒想到的是,吐蕃居然並未等到後半夜,而是在唐軍各自歸營的半個時辰後,便已有了新的動靜。
更加讓人不曾料到的是,在大非嶺中,欽陵讚卓選擇了直接退出,以免落入唐軍的陷阱之中,也意在讓更多吐蕃士卒全身而退。
在此刻,他卻一改此前的弱勢逃竄,選擇了——
前進!
在營地之中已完成整裝備戰的吐蕃精銳,在越過了此前用於阻擋唐軍的屏障之後,直撲唐軍結營的中軍而來。
換句話說,在這個必欲破局的當口,欽陵讚卓打算冒險來上一出擒賊先擒王。
而他的目標,正是那位唐軍的主帥。
在眼見這出驚變的瞬間,李清月既覺欽陵讚卓此人絕不認輸的種種戰略當真有本事,卻又真是要被這家夥給氣笑了。
怎麽,當年她來吐蕃作戰的時候還只是個孩子,所以將絕大部分的任務都交托給了下屬來做,現在這個混賬還真覺得她就是個容易被抓獲的軟柿子不成!
不過倒也無怪乎欽陵讚卓做出了這個抉擇。
吐蕃兵馬在山口紮營倉促,唐軍作為先前得勝的一方,在大非川的草甸之上又如何不是。
他既已選擇了攻其不備,也勢必要利用這個唐軍得勝後的心態,便無妨讓這場夜襲再多起到一些效果。
吐蕃精騎的利刃在越過營盤溝壑的瞬間,在周遭燈火的照耀下閃過了一道道的寒芒。
欽陵讚卓也一改此前的逃竄,拿出了身先士卒的架勢。
然而在他抵達中軍大營,見到那位被保護在重圍之中的唐軍主帥之前,他先看到的,是全身披掛的安定公主手持長戟,毫無一點回轉餘地地將一名吐蕃騎兵橫掃馬下。
營地內驟然大亮的火把簇擁下,這位李唐的公主已非他當年所見到的幼童模樣,而是一員文能籌謀戰局武能征伐天下的虎將。
重重輝光倒映在她那雙璀璨異常的眼睛裏,化為了一抹睥睨天下的流彩。
她甚至沒給一點兩軍相會的敘舊機會,已拍馬上前直取欽陵讚卓所在之處而來。
連帶著身後的精兵親衛一並,形成了一道回擊的勁芒。
但在這柄畫戟起落之間,誰都能看得出她的那句潛臺詞。
誰若是膽敢小覷於她,只怕是要吃大虧的。
而首當其沖的,正是想要斬將奪旗的欽陵讚卓。
“走!”欽陵讚卓高呼了一聲。
襲營既然不成,他便絕無一點非要在此地停留的意思。
可他是想走了,李清月又如何想要將他放走。
自她身量漸長,能揮得動馬上長兵以來,她便再未只將此前苦練的箭術作為自己的殺手鐧。
當日大賀氏在遼東發起叛亂的時候,她能直接親持刀兵沖殺在前,今日,也自然能給欽陵讚卓以一記迎頭痛擊。
倘若有人能自燈火交錯的光影中,將這攻守轉變的雙方都看個分明的話,便不難看到,那匹為安定公主所駕馭的青海驄正值體力巔峰之時,在直追欽陵讚卓而去的速度中,顯出了遠比其他駿馬還要強橫的表現。
更是在須臾之間,就已載著自己的主人直取敵將而去。
與這位吐蕃主將同行的士卒,有的還被唐軍攔截在外側,遭到了阿史那卓雲自側面的包抄,一並殺入營中的,也被李清月親自訓練出的親兵給阻擋在了外頭。
故而當那桿畫戟斜拍而下的時候,在欽陵讚卓的身邊已無幾個能做出阻攔的人。
他也有些駭然地在數次兵刃交擊中意識到,這位唐軍主帥何止是在一個照面之間表現出了真正的武將氣度,也有著完全不遜色於任何一個猛將的臂力。
畫戟尖端的彎鉤如月,裹挾著雷霆震怒之勢插入了他的防守縫隙之間。
也就變成了,對他而言避無可避的一擊。
但這一戟確實砍中了東西,砍中的卻是被欽陵讚卓拔刀激怒而轉頭的馬匹。
欽陵讚卓心中痛惜至極,卻也必須承認,那雙已然近在咫尺的眼睛,很有可能也促成了他在此刻的應變如風,讓他哪怕是為了與這名對手再交鋒幾個會合,也必須在今日活下來。
趁著那桿長兵與坐騎糾纏的須臾,他已快速跳上了隨行親衛的那匹馬,又借著身邊死士終於有機會做出的救援,快速地朝著重圍之外殺出。
只是這桿畫戟,雖未能奪取這位主帥的性命,卻在這縱橫捭闔的劈砍之中,將數名吐蕃精銳斬落馬下,也根本不曾停留多久地便已朝著那試圖聚攏部眾撤離的家夥而去。
夜風吹得人面上生寒,也讓李清月的面色如同覆蓋了一層薄雪。
眼見前方的身影正在與其餘襲營部眾相聚,以她先前的耽擱很有可能根本來不及追趕上去,她毫不猶豫地一把將手中的長戟甩進了一名攔路士卒的胸膛,又快速自手邊抽出了弓箭,於戰馬疾奔中彎弓搭箭。
弓弦的緊繃只維系了一瞬,那支長箭便已脫手而出,朝著那同樣在疾行的身影而去。
這一次,欽陵讚卓根本沒能來得及將其躲開,就已被這一箭穿入了後心。
箭矢入體的那一刻,劇烈的疼痛讓他險些眼前一黑。
只因這一支箭,簡直比起藏原上最為出色的射手還要精準上數倍,正好射在了他此前中箭的位置。
在他倉促回頭之際,只看到那位安定公主的身影被裹挾在夜幕與火光的交界之中,而那支自她手中發出的利箭,正是撕開破曉的利刃。
他該當感到慶幸的。在他倒下去之前,他換乘的這匹馬已將他送到了外圍士卒的面前,讓他們得以接續上來時的計劃,就算是拼盡全力,也要將他送回到那山口大營之中。
畢竟,這些士卒是知道的,在他們今夜發兵襲營的同時,還有另外一件任務正在進行之中。
而那件事,應當已經成功了。
他強撐著一口氣,在徹底越過了那營寨柵欄後,方才陷入了昏厥。
……
“要不要趁著他們的主帥昏迷……幹脆直接殺上門去?”卓雲望著遠處逐漸平息下去的動靜,開口發問。
李清月思量了一番,也覺此刻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最好時機,正欲點頭,卻又忽然想到了什麽一般問道:“卓雲,今夜的襲營中,你有見到那個跟在欽陵讚卓身邊的莽夫嗎?”
先前的大非嶺一戰,李清月在高處,將吐蕃的幾方將領看得很清楚。
被陌刀陣和高侃的重甲騎兵解決了一人。
被卓雲沖陣解決了一人。
在弓箭弩箭的襲擊中解決了一人。
……
但這些將領的地位應該都比不過兩個人。
一個是在欽陵讚卓發兵後繼續負責留守烏海的將領。
還有一個,就是在此前的交手中不難看出前鋒資質的人。
這個人,也很有可能就是弘化帶回的消息裏,覆滅了白蘭羌的吐蕃將領。
卓雲搖了搖頭:“沒見到。”
“按理來說,這樣的人不會被委派以守營的職責,而是更應該給他以披堅執銳,破陣沖殺的任務。”李清月若有所思,“若你是欽陵讚卓的話,要在今夜襲擊唐軍大營,會不帶上這個好用的打手嗎?”
“不會。”卓雲回答得很是果斷,“大將軍的意思是……”
李清月冷笑了一聲,“我看此人已去求援或者探路去了。”
而這,大概也正是在欽陵讚卓冒險進攻的同時,他為自己做出的第二手準備。
“現在吐蕃這邊有了地利,又有即將到來的援軍作為穩定軍心的說法,你今夜再來一出進攻,恐怕未必能夠達成效果了。”
“那我們……”
卓雲話未說完,就見她的這位主帥已對她露出了一個笑容,“欽陵讚卓傷勢不輕,吐蕃再遭損兵折將,難道今夜還不夠嗎?你先去休息吧,等到緩過來後再行商榷。”
就算是要貓抓老鼠,也要有收有放的。
再說了,與其將唐軍有限的軍糧和兵力都投入到對一方險隘的進攻中,去試探吐蕃在絕境之中到底能爆發出多少潛力,還不如成全成全欽陵讚卓想要與烏海守軍會合的想法。
他此刻身上帶傷,就算是他的下屬也應該知道,與其在率領殘部與留守勢力會合後匆匆後退,既有可能造成傷勢惡化,也有可能遭到唐軍的後續追擊,還不如先在烏海大營繼續死守,等到唐軍在攻城疲累之時嘗試反擊。
反正,就算他們只帶著三五百人撤回烏海城中,吐蕃這邊算上後勤,也還有九萬人之多,和唐軍的兵力不相上下。
可對李清月來說,讓欽陵讚卓重回烏海,回到這個被她放縱他結營的地方,根本就不算是個損失。
倘若欽陵讚卓能夠清醒地看到隨後幾日唐軍表現的話,必定會意識到,這其中放水的痕跡實在是過於明顯了。
但對山口營地死守的吐蕃士卒來說,這卻是唐軍遠赴高原受到的影響,終於慢了一步呈現了出來,也給他們帶來了轉機。
跋地設也一點都沒有辜負欽陵讚卓給他制造的機會,在繞行過了後方的唐軍駐地後,成功與烏海的守將見了面。
倘若換一個將領在此,很可能並不會同意這個派兵支援、將人接回的主意。
唐軍四萬精兵就在不遠處,誰也不好說這個救人會蒙受多大的損失。
此前主帥的決策失誤,已經對戰局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真要再付出這樣大的代價來辦事嗎?
可偏偏身在烏海的將領乃是欽陵讚卓的同族。
對他來說,救援主帥乃是勢在必行之舉。
不過當這位已發起了高熱的主帥被接入烏海城中的時候,無論是跋地設還是這位噶爾家族出身的將領都格外心痛地看到,吐蕃的精兵經由這一番行動,足足損失了兩萬有餘。
哪怕欽陵讚卓的傷勢在得到了藥物供給後已經平覆了下來,至多還有幾日便能重新決斷對陣唐軍的戰術,哪怕烏海大營的穩固也顯然不是唐軍能憑借著強攻奪取下來的,他們兩人心中都有了一個同樣的疑惑——
此次遠征,他們當真還有取勝的機會嗎?
……
“起風了。”李下玉看著面前的風相烏,朝著李清月說道。
她性情冷清,又跟著李淳風這個鉆研天文氣象的老師,在平日裏說話的語氣中總讓人覺得少了點情緒。
可李清月聽得出來,這一次的起風了三字說出在她的口中,還有一種潛藏的興奮情緒。
“哪種起風了?”李清月問。
李下玉答道:“將有雷暴陣雨的起風,這不正是安定在請我一並前來的時候所說的天時嗎?”
李清月的臉上閃過了一縷笑意,“還有多久。”
“最遲半月吧。”
但先起風的卻是中原。
不是局勢有變的風,而是在才經歷了年頭的暴雪天氣後,又迎來了一場橫掃關中的狂風。
李弘剛自東宮走去,打算在從洛陽折返後回到此前的上朝參政之中,就見這積雨的陰雲在頭頂凝結不散,壓得人心中沈悶。
“太子當心!”
他幾乎是下意識地循著侍從的話後退了一步,便見一顆被狂風拔地而起的巨木朝著他所在的方向砸了過來。
若非他躲避及時,這棵樹險些要直接將他砸出個好歹來。
還沒等他從心有餘悸的情緒中平覆過來,陰雲之中便爆發出了一陣轟鳴雷響,隨即就是瓢潑大雨從空中砸了下來。
那確實是砸而不是落。
只因落下來的更多是冰雹,而不是雨。
“都四月了,怎麽還是這樣的天氣。”李弘皺著眉頭往空中看去。
春日冰雹絕非什麽好跡象,若按照早年間成書的讖緯之中所言,“雹者,陰脅陽,乃是臣侵君之象”。
他倒是有心不想那麽多,哪知道就在數日之後的雨停之時,按照太史局的記載,又出現了熒惑入太微的星象。
這同樣是以臣犯主的征兆。
按照朝臣的解讀,這指代的正是對大唐發兵的吐蕃,可不知為何,李弘卻有一種奇怪的直覺。
“不是的……”
吐蕃,還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本事呢。
雖然安定一直沒有消息送回來,但就和她上一次截擊吐蕃時候一樣,人人都覺得,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他自窗口看出去,只見一片從冰雹轉回暴雨的水幕,正將他困在東宮的孤島之中。
……
而與此同時的藏原之上,被唐軍圍起的烏海又何嘗不是被浸泡在雨中。
“唐軍近來在做些什麽?”欽陵讚卓慘白著一張臉,朝著下屬發問。
“這個天氣不適合攻城,估計也只能紮營了。但將軍擔心他們會趁機挖掘地道,我看也不無道理,我已讓人小心留意了,倘若他們真有這樣的計劃,必定能夠被我們給攔截下來。”
跋地設應和:“不錯,他們若是真有這個膽子在雨中進攻,那我也……”
他話未說完,天穹之上的一聲雷鳴就將他的後半句話給吞沒殆盡。
可在這斷續的空中雷鳴之中,他好像還聽到了一聲地上的雷鳴。
瓢潑大雨都沒能壓住這天地兩極的雷鳴相應,甚至像是直接從空中落到了地上。
下一刻,他們腳下的地面更是發生了不容忽視的震蕩,像是被炸雷劈裂了地面發出地動山搖之聲。
不對!這不是地震的地動山搖。
空中的雷鳴止歇,地上的雷霆大作之時,在欽陵讚卓的視線裏,突然從城墻之下爆起了一片火光。
然後,是一片更近的轟鳴,撕裂了更近處的地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