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124章
十日後。
當顧洵騎在馬背上, 用手遮了遮正午驕陽投來的光芒。
正德門,幾個大字映入顧洵的眼簾。
終於到了。
顧洵心裏默默地說。
是的,時隔七個月, 顧洵終於又回到了京城。
不敢耽誤時間,顧洵雙腿夾了夾馬腹, 徑直向城門內走去。
多虧了李敬堂的幫忙, 當顧洵說要回京城時, 李敬堂給了顧洵知州府的牌子。
這樣一來, 顧洵便可以走驛道,每隔百裏換一匹新的驛馬。
就這樣,晝夜趕路,顧洵終於在昔顏一行人的船到達前三日, 回到了京城。
只有三日的時間, 顧洵感覺時間異常緊迫。
誰也想不到,八百裏之外的清淵縣知縣,會悄悄進京。
若是被別人先行知曉,顧洵便是擅離職守,可是殺頭的罪名。
護了護身上背著的包袱, 顧洵未想過回顧府,而是找了個客棧先行住下。
一則,給馬兒備備草,歇一歇。
二則, 顧洵要給奔波十日的自己收拾一下,稍作休整。
原本顧洵還想悄悄去他在國子監的律法老師家中, 但考慮了一下, 顧洵還是放棄了,決定直奔這次回京的目的地——皇宮。
換了一身幹凈的衣裳, 顧洵重新背上包袱,此時已是夕陽漸落。
顧洵走在灑金的路上,心中十分坦然。
為了清淵縣的百姓,為了邊關的百姓,更是為了昔顏。
只要能把他掌握的事情上達天聽,顧洵想,他就算是死了,也值得了。
原本顧洵不可能這麽順利進入皇宮的,幸虧昔顏給了顧洵皇帝的令牌。
從宮門口到內城,人見令牌即跪,無一人敢攔截。
直到顧洵走到內城門口,亮出了令牌,還是被攔了下來。
內城是護衛皇帝的最後一道防線,就算有令牌,也要通稟後再放人。
“來者何人?”
一名身著盔甲的武將,攔住了顧洵。
“清淵縣知縣顧洵。”
顧洵聲音淡淡道。
“可有聖上召見?”
“並無召見,但我有三公主的重要訊息,以及這個。”
說著,顧洵將令牌遞了上去。
武將仔細查看令牌,確實為真,在旁人觀察不到的角落裏,武將還見到了一個“叁”字。
是了,這是皇帝給公主的令牌。
有些皇子、公主住在宮外行宮,為了方便進入大內,皇帝給每位皇子、公主頒了皇宮通行的令牌。
皇子的令牌上,暗處鐫刻著他們的封號,而公主的令牌則鐫刻著她們年紀順序的字樣。
這個“叁”字,正是昔顏三公主的意思。
武將擡頭看了顧洵一眼,說了句稍等,身影便消失在內城門口。
沒過多時,剛才進去稟報的那位武將便又回到了顧洵的面前。
“顧知縣請將身上所帶之物交給我檢驗後,便可進入內城。”
顧洵深吸一口氣,看了眼遠處已有些昏暗的天邊,點了點頭道。
“有勞將軍。”
這不是顧洵第一次進入內城,上一次還是殿試之時。
但這一次的心情,卻與上一次進宮,有著天壤之別。
不知他還能不能走出皇宮,能不能見到昔顏。
這個想法在即將邁進皇宮宮殿時,在顧洵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顧知縣,聖人有請。”
一聲尖細的聲音,在顧洵耳畔響起。
顧洵立刻打起精神,邁步進了這座燈火通明的宮殿。
“臣顧洵,叩見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顧洵跪拜在地,施了大禮。
並未讓顧洵等許久,在他頭頂便傳來了久遠卻熟悉的聲音。
“免禮。”
皇帝的聲音低沈而緩慢,自帶威嚴。
顧洵連忙再次叩謝,卻不敢擡頭起身。
“看座。”
皇帝的聲音再次響起,一旁的內侍立刻有眼色地擡來一把椅子,擺在了顧洵的身旁。
“顧知縣,請坐。”
在內侍的小聲提醒下,顧洵連忙拜謝皇帝,後而起身,坐在了椅子上。
這時,顧洵才看清,他與皇帝的距離甚遠,而且皇帝面前還擋住了黃紗帳子,根本看不清皇帝的龍顏。
“你這包裏,裝的是什麽東西?”
內城門口的將軍檢查完顧洵所背的包袱,稟報給皇帝後,皇帝便要求直接呈上來。
“回聖上,是清淵鈔關杜遼貪汙稅銀、土地以及賑災糧的罪證。”
顧洵一字一句,不卑不亢,清清楚楚地將話說了出來。
顧洵說完,皇帝默了默,杜遼這個品級,就算彈劾也是有禦史和諫官,他當政以來,頭一次遇到一個八品小知縣,彈劾一個朝廷大員的。
“哦?你詳細說來朕聽聽。”
“嗯。”
說完,顧洵便從椅子上站起,重新跪在椅子旁,訴道。
“臣知曉以下犯上,彈劾上官是罪,但臣不忍看清淵百姓買高價糧活命,不忍看邊關百姓受外族欺辱。”
皇帝眉頭皺了皺,沒有說話,只等顧洵接著訴說。
“臣偶然間在清淵縣一個村子裏,發現一處地下密道,密道兩旁有數道門,裏面存放的便是漕運稅銀、賑災米糧。”
皇帝聽顧洵說著,拿起面前包袱裏的一錠銀子,翻轉過來看了一眼。
銀錠子底部刻著的字樣,確實是漕運稅銀的字樣,做不得假。
凡是稅銀,收上來均有官兵把守,一分一毫不會外洩。
如今……
皇帝的眼角沈了沈。
“你發現漕運稅銀有多少?”
“回聖上,臣發現那處存了近百只木箱,臣打開一只木箱,裏面存滿了銀錠子,清點整箱後為一千兩銀子。”
一只箱子一千兩,近百只箱子,那便是近十萬兩銀子。
作為運河第一鈔關,清淵鈔關一年的漕運稅銀為十五萬兩。杜遼上任三年,竟然吞沒了十萬兩稅銀。
想到此處,不用顧洵多言,皇帝已感覺心頭一股火氣直沖上來,手掌重重拍在了龍椅一側扶手上。
皇帝掌拍扶手的咣當一聲,令在場的所有人頃刻跪了下來。
整個宮殿頓時如深淵一般沈靜,每個人連個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弄出點異響來。
“你接著說。”
皇帝的聲音比剛才更加低沈,還透著一股怒氣。
“密道另一扇門裏,是約萬斤糧食,清淵縣上月遭受洪災,百姓流離失所,臣將百姓集中安置後卻發現賑災糧倉裏無米可調,僅存的一些也是生了蟲的爛米。”
顧洵說著,皇帝又從包袱裏拿起一本糧倉巡視記錄的冊子。
翻開首頁,上面登記著今年年初戶部巡查清淵糧倉所記結果。
“倉滿米優。”
皇帝口中緩緩念出這幾個字,聽不出任何情緒。
顧洵聽到這四個字,已知不必再贅言,皇帝一切已經了然於胸。
“你剛才說不忍見邊關受外族欺辱,與這些有何關系?三公主的令牌,為何在你處?”
王公公找到昔顏後,已t經快馬加鞭往京城遞了信箋。
誰知卻是顧洵比信箋先一步到京。
“十年前,大將軍將北疆外族打退在邊關之外,但外族游牧不定,隨水草遷徙。一旦進入冬日,沒了口糧,便又會三五成群來我朝邊境搶掠,邊關百姓苦外族久已。”
顧洵聲音鎮定,緩緩道來。
“這十年,我朝休養生息,現在並非與外族開戰的好時機。”
顧洵說著,跪地磕頭。
“臣發現的這十萬兩漕運稅銀,乃杜遼貪汙所留一部分,若全部收繳後用在北疆邊關,我朝必再得十年休養生息的機會,屆時重現繁盛,令外族不敢來犯。”
顧洵說得字字鏗鏘有力。
皇帝心中知曉,顧洵發現的只是杜遼手中藏匿的一部分。
這個杜遼,短短三年鈔關主事,便貪汙了十萬兩漕運稅銀,膽子也太大了些。
“你所說這些,朕必會令人查證,三公主現在所在何處?”
“三公主隨王公公在回京的路上。”
顧洵相信皇帝必會狠查杜遼,最後收繳的贓銀絕不止十萬兩。
“有前朝之鑒,公主和親並非長久之計,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年,兩邊又會開戰。臣深刻體會到聖人用公主和親為我朝爭取喘息之機,但如今查抄杜遼,邊關之急便可得緩。”
想到昔顏,顧洵決心一定要說動皇帝,打消和親的念頭。
“孩子是父母心頭的至寶,且不提去了外族的艱辛,若有朝一日兩邊開戰,必會令公主陷入兩難。今日,有更好的辦法,還請聖上以慈父之心,同意公主不願去外族之請。”
昔顏之所以會逃走,皇帝心裏再明白不過了。
誰會願意嫁去外族,皇帝也舍不得女兒,只是為了江山社稷,正如顧洵所說,爭取多幾年的喘息之機。
若杜遼藏匿漕運稅銀一事為真,皇帝心頭動了動,或許可以重新考慮是否和親的事宜。
“是三公主給你的令牌,讓你來找朕的?”
皇帝的口氣似乎沒有剛才那麽低沈了。
“是三公主給臣的令牌,但面聖是臣自己的主意,作為天子之臣,自然要為天子分憂,為黎民百姓祈福。”
顧洵緩緩起身,擡頭看向皇帝。
“請聖上慎取和親之策,今日以下犯上該當之罪臣必不會推辭。”
說完顧洵重重叩首在皇帝面前,只等皇帝發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十日後。
當顧洵騎在馬背上, 用手遮了遮正午驕陽投來的光芒。
正德門,幾個大字映入顧洵的眼簾。
終於到了。
顧洵心裏默默地說。
是的,時隔七個月, 顧洵終於又回到了京城。
不敢耽誤時間,顧洵雙腿夾了夾馬腹, 徑直向城門內走去。
多虧了李敬堂的幫忙, 當顧洵說要回京城時, 李敬堂給了顧洵知州府的牌子。
這樣一來, 顧洵便可以走驛道,每隔百裏換一匹新的驛馬。
就這樣,晝夜趕路,顧洵終於在昔顏一行人的船到達前三日, 回到了京城。
只有三日的時間, 顧洵感覺時間異常緊迫。
誰也想不到,八百裏之外的清淵縣知縣,會悄悄進京。
若是被別人先行知曉,顧洵便是擅離職守,可是殺頭的罪名。
護了護身上背著的包袱, 顧洵未想過回顧府,而是找了個客棧先行住下。
一則,給馬兒備備草,歇一歇。
二則, 顧洵要給奔波十日的自己收拾一下,稍作休整。
原本顧洵還想悄悄去他在國子監的律法老師家中, 但考慮了一下, 顧洵還是放棄了,決定直奔這次回京的目的地——皇宮。
換了一身幹凈的衣裳, 顧洵重新背上包袱,此時已是夕陽漸落。
顧洵走在灑金的路上,心中十分坦然。
為了清淵縣的百姓,為了邊關的百姓,更是為了昔顏。
只要能把他掌握的事情上達天聽,顧洵想,他就算是死了,也值得了。
原本顧洵不可能這麽順利進入皇宮的,幸虧昔顏給了顧洵皇帝的令牌。
從宮門口到內城,人見令牌即跪,無一人敢攔截。
直到顧洵走到內城門口,亮出了令牌,還是被攔了下來。
內城是護衛皇帝的最後一道防線,就算有令牌,也要通稟後再放人。
“來者何人?”
一名身著盔甲的武將,攔住了顧洵。
“清淵縣知縣顧洵。”
顧洵聲音淡淡道。
“可有聖上召見?”
“並無召見,但我有三公主的重要訊息,以及這個。”
說著,顧洵將令牌遞了上去。
武將仔細查看令牌,確實為真,在旁人觀察不到的角落裏,武將還見到了一個“叁”字。
是了,這是皇帝給公主的令牌。
有些皇子、公主住在宮外行宮,為了方便進入大內,皇帝給每位皇子、公主頒了皇宮通行的令牌。
皇子的令牌上,暗處鐫刻著他們的封號,而公主的令牌則鐫刻著她們年紀順序的字樣。
這個“叁”字,正是昔顏三公主的意思。
武將擡頭看了顧洵一眼,說了句稍等,身影便消失在內城門口。
沒過多時,剛才進去稟報的那位武將便又回到了顧洵的面前。
“顧知縣請將身上所帶之物交給我檢驗後,便可進入內城。”
顧洵深吸一口氣,看了眼遠處已有些昏暗的天邊,點了點頭道。
“有勞將軍。”
這不是顧洵第一次進入內城,上一次還是殿試之時。
但這一次的心情,卻與上一次進宮,有著天壤之別。
不知他還能不能走出皇宮,能不能見到昔顏。
這個想法在即將邁進皇宮宮殿時,在顧洵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顧知縣,聖人有請。”
一聲尖細的聲音,在顧洵耳畔響起。
顧洵立刻打起精神,邁步進了這座燈火通明的宮殿。
“臣顧洵,叩見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顧洵跪拜在地,施了大禮。
並未讓顧洵等許久,在他頭頂便傳來了久遠卻熟悉的聲音。
“免禮。”
皇帝的聲音低沈而緩慢,自帶威嚴。
顧洵連忙再次叩謝,卻不敢擡頭起身。
“看座。”
皇帝的聲音再次響起,一旁的內侍立刻有眼色地擡來一把椅子,擺在了顧洵的身旁。
“顧知縣,請坐。”
在內侍的小聲提醒下,顧洵連忙拜謝皇帝,後而起身,坐在了椅子上。
這時,顧洵才看清,他與皇帝的距離甚遠,而且皇帝面前還擋住了黃紗帳子,根本看不清皇帝的龍顏。
“你這包裏,裝的是什麽東西?”
內城門口的將軍檢查完顧洵所背的包袱,稟報給皇帝後,皇帝便要求直接呈上來。
“回聖上,是清淵鈔關杜遼貪汙稅銀、土地以及賑災糧的罪證。”
顧洵一字一句,不卑不亢,清清楚楚地將話說了出來。
顧洵說完,皇帝默了默,杜遼這個品級,就算彈劾也是有禦史和諫官,他當政以來,頭一次遇到一個八品小知縣,彈劾一個朝廷大員的。
“哦?你詳細說來朕聽聽。”
“嗯。”
說完,顧洵便從椅子上站起,重新跪在椅子旁,訴道。
“臣知曉以下犯上,彈劾上官是罪,但臣不忍看清淵百姓買高價糧活命,不忍看邊關百姓受外族欺辱。”
皇帝眉頭皺了皺,沒有說話,只等顧洵接著訴說。
“臣偶然間在清淵縣一個村子裏,發現一處地下密道,密道兩旁有數道門,裏面存放的便是漕運稅銀、賑災米糧。”
皇帝聽顧洵說著,拿起面前包袱裏的一錠銀子,翻轉過來看了一眼。
銀錠子底部刻著的字樣,確實是漕運稅銀的字樣,做不得假。
凡是稅銀,收上來均有官兵把守,一分一毫不會外洩。
如今……
皇帝的眼角沈了沈。
“你發現漕運稅銀有多少?”
“回聖上,臣發現那處存了近百只木箱,臣打開一只木箱,裏面存滿了銀錠子,清點整箱後為一千兩銀子。”
一只箱子一千兩,近百只箱子,那便是近十萬兩銀子。
作為運河第一鈔關,清淵鈔關一年的漕運稅銀為十五萬兩。杜遼上任三年,竟然吞沒了十萬兩稅銀。
想到此處,不用顧洵多言,皇帝已感覺心頭一股火氣直沖上來,手掌重重拍在了龍椅一側扶手上。
皇帝掌拍扶手的咣當一聲,令在場的所有人頃刻跪了下來。
整個宮殿頓時如深淵一般沈靜,每個人連個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弄出點異響來。
“你接著說。”
皇帝的聲音比剛才更加低沈,還透著一股怒氣。
“密道另一扇門裏,是約萬斤糧食,清淵縣上月遭受洪災,百姓流離失所,臣將百姓集中安置後卻發現賑災糧倉裏無米可調,僅存的一些也是生了蟲的爛米。”
顧洵說著,皇帝又從包袱裏拿起一本糧倉巡視記錄的冊子。
翻開首頁,上面登記著今年年初戶部巡查清淵糧倉所記結果。
“倉滿米優。”
皇帝口中緩緩念出這幾個字,聽不出任何情緒。
顧洵聽到這四個字,已知不必再贅言,皇帝一切已經了然於胸。
“你剛才說不忍見邊關受外族欺辱,與這些有何關系?三公主的令牌,為何在你處?”
王公公找到昔顏後,已t經快馬加鞭往京城遞了信箋。
誰知卻是顧洵比信箋先一步到京。
“十年前,大將軍將北疆外族打退在邊關之外,但外族游牧不定,隨水草遷徙。一旦進入冬日,沒了口糧,便又會三五成群來我朝邊境搶掠,邊關百姓苦外族久已。”
顧洵聲音鎮定,緩緩道來。
“這十年,我朝休養生息,現在並非與外族開戰的好時機。”
顧洵說著,跪地磕頭。
“臣發現的這十萬兩漕運稅銀,乃杜遼貪汙所留一部分,若全部收繳後用在北疆邊關,我朝必再得十年休養生息的機會,屆時重現繁盛,令外族不敢來犯。”
顧洵說得字字鏗鏘有力。
皇帝心中知曉,顧洵發現的只是杜遼手中藏匿的一部分。
這個杜遼,短短三年鈔關主事,便貪汙了十萬兩漕運稅銀,膽子也太大了些。
“你所說這些,朕必會令人查證,三公主現在所在何處?”
“三公主隨王公公在回京的路上。”
顧洵相信皇帝必會狠查杜遼,最後收繳的贓銀絕不止十萬兩。
“有前朝之鑒,公主和親並非長久之計,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年,兩邊又會開戰。臣深刻體會到聖人用公主和親為我朝爭取喘息之機,但如今查抄杜遼,邊關之急便可得緩。”
想到昔顏,顧洵決心一定要說動皇帝,打消和親的念頭。
“孩子是父母心頭的至寶,且不提去了外族的艱辛,若有朝一日兩邊開戰,必會令公主陷入兩難。今日,有更好的辦法,還請聖上以慈父之心,同意公主不願去外族之請。”
昔顏之所以會逃走,皇帝心裏再明白不過了。
誰會願意嫁去外族,皇帝也舍不得女兒,只是為了江山社稷,正如顧洵所說,爭取多幾年的喘息之機。
若杜遼藏匿漕運稅銀一事為真,皇帝心頭動了動,或許可以重新考慮是否和親的事宜。
“是三公主給你的令牌,讓你來找朕的?”
皇帝的口氣似乎沒有剛才那麽低沈了。
“是三公主給臣的令牌,但面聖是臣自己的主意,作為天子之臣,自然要為天子分憂,為黎民百姓祈福。”
顧洵緩緩起身,擡頭看向皇帝。
“請聖上慎取和親之策,今日以下犯上該當之罪臣必不會推辭。”
說完顧洵重重叩首在皇帝面前,只等皇帝發落。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