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宴四面楚歌,問世事願與君安。
關燈
小
中
大
群芳宴四面楚歌,問世事願與君安。
南唐建安二十年三月二十日,梁光遠獲罪入獄,昔日無限風光的平津侯府亦隨之衰敗。
明宣帝於宮內垂釣,對身旁總管太監唐三言:“寡人黜免賈許,雍王舍棄梁光遠,唯太子獨善其身,甚異。”
總管太監唐三答道:“聖上或思慮過多,太子年幼,羽翼未豐,豈敢與聖上博弈?”
明宣帝道:“此洛陽城中,數你最善阿諛奉承。”
唐三答曰:“老奴忠心耿耿,天地可鑒。”
“呵呵,”明宣帝冷笑一聲道,“上一個自謂忠心者是平津侯,如今正囚於刑部大牢。”
唐三見明宣帝不悅,速跪地認錯。明宣帝見其對己如此謙卑,心中甚為得意,故不再計較。
次日,明宣帝於朝堂上對眾大臣道:“此次治水患、查貪腐,呈盛世之景,又值三月,百花盛開,明日寡人將在宮中設宴。然花喻女子之貌,特許各府女眷,無論尊卑,皆可參與,屆時輕歌曼舞,共賞百花。”
往年並無此先例,今年恰逢雍王換防回都,故而群臣猜測,此次百花宴是為雍王選妃,甚至有謠言道,雍王妃之位早已內定於相府韓玉凝。
消息傳至雍王耳中,只覺荒謬,未家理會。而韓玉凝卻因此事遭受神都(洛陽)女眷針對,數日未曾出行。
溫玠前來相府內探望韓玉凝。“如今洛陽城中皆是你與雍王的傳言,韓相為此寢食難安,你卻在此處清閑。”
韓玉凝聞言,瞥了他一眼道:“溫侍郎莫非特意來此打趣我?”
“非也,賈許被黜後,由我暫代戶部尚書一職,賈許一案尚有細節未明,聽聞你當日也在寧城,故來此請教。”
“原來如此,竟是溫尚書有求於小女。”韓玉凝特意拉長語調。
溫玠知韓玉凝是為報適才之仇,亦不惱怒,斟一杯茶水,遞與韓玉凝道:“還請韓小姐不吝賜教。”
待韓玉凝將當日之事詳述,溫玠離去時道:“賈許貪汙之事,聖上雖未問責韓相,但朝野上下頗有非議,百花宴上,多加小心。”
“多謝。”
次日,韓相攜韓玉凝赴百花宴,聞風而來的神都女眷皆盛裝打扮,但雍王的目光卻未在任何女子身上作停留,眾女眷不禁心生失落。
韓玉凝入席後,察覺到不少充滿敵意的目光在打量自己,她不甘示弱,以同樣的目光回敬。然而,當她與長公主目光交匯時,見長公主面露戲謔之笑,便匆忙避開。此舉讓眾多女眷產生誤會,以為她早已與長公主身旁的雍王私通款曲。
“聖上駕到。”聞聲望去,只見明宣帝身著黑袍,與賢妃李常佩一同出現在眾人眼前。
眾人起身行禮:“臣等拜見聖上。”
明宣帝端坐於主位,擡手示意:“今日宴會,不必多禮。”
“謝聖上。”
待眾人落座,一女子出列,跪地稟報:“臣女周雯,願為陛下獻舞,祈願南唐長治久安。”
“準。”
周雯輕舒長袖,翩翩起舞。雖不及長公主昔日驚鴻一舞,卻也別有一番韻味。明宣帝龍顏大悅:“好,禮部尚書教導有方。”
禮部尚書周弘聞旨起身,惶恐謝恩:“謝聖上誇讚,臣惶恐。”
周雯退下後,又有一女子自宴席中走出,跪地後向明宣帝與賢妃行禮,而後道:“吏部尚書李言之女李婷,為聖上獻曲《鳳求凰》,恭祝聖上與賢妃娘娘鸞鳳和鳴,百年好合。”
“準。”
此言既出,滿坐寂然。眾朝臣皆知,自皇後薨逝,後位一直空缺。如今李婷獻《鳳求凰》,聖上卻並未阻攔,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李婷彈奏完畢,並未退下,轉而向明宣帝言道:“臣女聞韓小姐於邊關屢立奇勳,心甚欽佩,故欲一睹其風采,不知韓小姐可否賜教?”
眾人聞之,皆將目光投向韓玉凝處。丞相孫女若下場與之比試歌舞,有失身份;反之,則是不敬皇權,目無尊卑。不知她將作何抉擇。更未料李婷年紀尚小,便如此心機深沈,不知是其本性如此,還是有人教唆。
只見韓玉凝自座位上徐徐起身,凝視明宣帝,躬身施禮道:“臣女對音律一竅不通,亦不擅長歌舞。若聖上不棄,唯有詩文,可獻於禦前。”
明宣帝聞之略感詫異:“未料玉凝還精通詩文?”隨即吩咐左右取來筆墨紙硯,交於韓玉凝。
韓玉凝接過紙筆,環顧四周後道:“臣女不善研墨,唯恐弄臟宣紙,有辱聖顏,可否遣一人從旁協助臣女,共同完成?”
“準。”明宣帝語竟,只見長公主自高臺走下,行至韓玉凝身前柔聲道:“本宮為你研墨。”
長公主立於韓玉凝身側為其研墨,一襲紅裙與一襲白衣,交相輝映,已然成為此宴最矚目的風景。
未幾,長公主將墨磨均,見墨色黑亮,置於韓玉凝面前,臨去時,借衣袖遮掩,偷偷在韓玉凝手上捏了一下,韓玉凝嗔了她一眼,長公主將手縮回袖中,作無辜狀離去。
韓玉凝落筆成詩,呈於明宣帝。明宣帝閱後,眼眸微潤,輕拂衣袖,以遮淚光。
群臣見狀,皆生好奇,何等詩文能令聖上如此動情。
在場眾人不乏學富五車之士,直言:“若有佳作,聖上豈可獨賞?”
明宣帝令太子將其展現於眾人面前,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誇,筆跡流水行雲. 其風神灑蕩,意韻十足。
風起洛陽,蕭瑟處。
幾人喟嘆,暮春景行。
不知此恨何時休
掌中化風雨,乾坤日月明。
瀍澗水暖,芳華誤。
與君共盼,盛世所願。
春深猶憶羌笛聲,
不敢舞長袖,唯恐驚雷霆。
《群芳誤》
“此詞,神來之筆,精進非常。”
“如椽大筆吐白鳳,詞章奇絕。”
眾人閱罷,皆讚不絕口。
待眾人聲止,明宣帝問於韓玉凝:“此詞可是訴你與韻兒於邊關所見?”
韓玉凝答道:“回聖上,臣女自那日從邊關歸來至今,所見皆是南唐繁榮景象,皆仰仗於聖上賢明,群臣同心,四海歸服,故有感而發。”
明宣帝道:“韓兄,有女如此,當無憾矣。”
待明宣帝落座後,賢妃道:“不知聖上可曾聽聞近日洛陽城中傳言”
“愛妃是指何事”明宣帝看向賢妃,眼底盡是溫柔。
“近日洛陽城中皆傳,此次百花宴是為弦兒選妃。”賢妃道。
“競有如此傳言,寡人確實不知。”
“臣妾的意思是弦兒常年在外,不如趁此賜婚,也了卻臣妾一樁心事。但長姐未嫁,於理不合。韻兒年歲也不小了,若不願外嫁,可於朝臣中選取一男子為駙馬,婚後也可留在洛陽,與陛下時常相見,以享受人倫之樂。”
“那賢妃覺得韻兒當嫁與何人?”
“臣妾覺得,安樂伯甚佳。”
安樂伯秦懷是雍王陣營中另一位擁有兵權的朝臣,將長公主嫁與安樂伯,分明是想以婚約制衡長公主從而離間她與太子之間的姐弟之情,其心昭然若揭。
韓玉凝聞言看向長公主,只見她臉上還是一如既往的從容之色,不見半分慌亂,便也放下心來。
果不其然,陛下開口道:“安樂伯雖年少有為,但畢竟是軍旅之人,恐難與韻兒琴瑟和鳴,此事日後再議。”
宴會結束,雍王蕭疏弦來到雲清宮,至賢妃李常佩處問安。
“我退出奪嫡了,母妃日後莫再因我與蕭疏韻姐弟為難了。”
賢妃聞言略微失神,而後便是一陣笑聲傳出“弦兒在說什麽胡話,我針對蕭疏韻姐弟,從來不是為你。”
蕭疏弦未曾想此事,倒是他自作多情了,為掩尷尬,繼而問道:“敢問母妃為何”
“這南唐,我李常佩最美,無人能掩我風華,直至那個女人被立為皇後,皇上便再也沒將我放在心上,即使後來她離世,皇後之位本宮也從未得到過。與其在這孤寡冷淡的宮中了此殘生,不若飛蛾撲火,剎那明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南唐建安二十年三月二十日,梁光遠獲罪入獄,昔日無限風光的平津侯府亦隨之衰敗。
明宣帝於宮內垂釣,對身旁總管太監唐三言:“寡人黜免賈許,雍王舍棄梁光遠,唯太子獨善其身,甚異。”
總管太監唐三答道:“聖上或思慮過多,太子年幼,羽翼未豐,豈敢與聖上博弈?”
明宣帝道:“此洛陽城中,數你最善阿諛奉承。”
唐三答曰:“老奴忠心耿耿,天地可鑒。”
“呵呵,”明宣帝冷笑一聲道,“上一個自謂忠心者是平津侯,如今正囚於刑部大牢。”
唐三見明宣帝不悅,速跪地認錯。明宣帝見其對己如此謙卑,心中甚為得意,故不再計較。
次日,明宣帝於朝堂上對眾大臣道:“此次治水患、查貪腐,呈盛世之景,又值三月,百花盛開,明日寡人將在宮中設宴。然花喻女子之貌,特許各府女眷,無論尊卑,皆可參與,屆時輕歌曼舞,共賞百花。”
往年並無此先例,今年恰逢雍王換防回都,故而群臣猜測,此次百花宴是為雍王選妃,甚至有謠言道,雍王妃之位早已內定於相府韓玉凝。
消息傳至雍王耳中,只覺荒謬,未家理會。而韓玉凝卻因此事遭受神都(洛陽)女眷針對,數日未曾出行。
溫玠前來相府內探望韓玉凝。“如今洛陽城中皆是你與雍王的傳言,韓相為此寢食難安,你卻在此處清閑。”
韓玉凝聞言,瞥了他一眼道:“溫侍郎莫非特意來此打趣我?”
“非也,賈許被黜後,由我暫代戶部尚書一職,賈許一案尚有細節未明,聽聞你當日也在寧城,故來此請教。”
“原來如此,竟是溫尚書有求於小女。”韓玉凝特意拉長語調。
溫玠知韓玉凝是為報適才之仇,亦不惱怒,斟一杯茶水,遞與韓玉凝道:“還請韓小姐不吝賜教。”
待韓玉凝將當日之事詳述,溫玠離去時道:“賈許貪汙之事,聖上雖未問責韓相,但朝野上下頗有非議,百花宴上,多加小心。”
“多謝。”
次日,韓相攜韓玉凝赴百花宴,聞風而來的神都女眷皆盛裝打扮,但雍王的目光卻未在任何女子身上作停留,眾女眷不禁心生失落。
韓玉凝入席後,察覺到不少充滿敵意的目光在打量自己,她不甘示弱,以同樣的目光回敬。然而,當她與長公主目光交匯時,見長公主面露戲謔之笑,便匆忙避開。此舉讓眾多女眷產生誤會,以為她早已與長公主身旁的雍王私通款曲。
“聖上駕到。”聞聲望去,只見明宣帝身著黑袍,與賢妃李常佩一同出現在眾人眼前。
眾人起身行禮:“臣等拜見聖上。”
明宣帝端坐於主位,擡手示意:“今日宴會,不必多禮。”
“謝聖上。”
待眾人落座,一女子出列,跪地稟報:“臣女周雯,願為陛下獻舞,祈願南唐長治久安。”
“準。”
周雯輕舒長袖,翩翩起舞。雖不及長公主昔日驚鴻一舞,卻也別有一番韻味。明宣帝龍顏大悅:“好,禮部尚書教導有方。”
禮部尚書周弘聞旨起身,惶恐謝恩:“謝聖上誇讚,臣惶恐。”
周雯退下後,又有一女子自宴席中走出,跪地後向明宣帝與賢妃行禮,而後道:“吏部尚書李言之女李婷,為聖上獻曲《鳳求凰》,恭祝聖上與賢妃娘娘鸞鳳和鳴,百年好合。”
“準。”
此言既出,滿坐寂然。眾朝臣皆知,自皇後薨逝,後位一直空缺。如今李婷獻《鳳求凰》,聖上卻並未阻攔,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李婷彈奏完畢,並未退下,轉而向明宣帝言道:“臣女聞韓小姐於邊關屢立奇勳,心甚欽佩,故欲一睹其風采,不知韓小姐可否賜教?”
眾人聞之,皆將目光投向韓玉凝處。丞相孫女若下場與之比試歌舞,有失身份;反之,則是不敬皇權,目無尊卑。不知她將作何抉擇。更未料李婷年紀尚小,便如此心機深沈,不知是其本性如此,還是有人教唆。
只見韓玉凝自座位上徐徐起身,凝視明宣帝,躬身施禮道:“臣女對音律一竅不通,亦不擅長歌舞。若聖上不棄,唯有詩文,可獻於禦前。”
明宣帝聞之略感詫異:“未料玉凝還精通詩文?”隨即吩咐左右取來筆墨紙硯,交於韓玉凝。
韓玉凝接過紙筆,環顧四周後道:“臣女不善研墨,唯恐弄臟宣紙,有辱聖顏,可否遣一人從旁協助臣女,共同完成?”
“準。”明宣帝語竟,只見長公主自高臺走下,行至韓玉凝身前柔聲道:“本宮為你研墨。”
長公主立於韓玉凝身側為其研墨,一襲紅裙與一襲白衣,交相輝映,已然成為此宴最矚目的風景。
未幾,長公主將墨磨均,見墨色黑亮,置於韓玉凝面前,臨去時,借衣袖遮掩,偷偷在韓玉凝手上捏了一下,韓玉凝嗔了她一眼,長公主將手縮回袖中,作無辜狀離去。
韓玉凝落筆成詩,呈於明宣帝。明宣帝閱後,眼眸微潤,輕拂衣袖,以遮淚光。
群臣見狀,皆生好奇,何等詩文能令聖上如此動情。
在場眾人不乏學富五車之士,直言:“若有佳作,聖上豈可獨賞?”
明宣帝令太子將其展現於眾人面前,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誇,筆跡流水行雲. 其風神灑蕩,意韻十足。
風起洛陽,蕭瑟處。
幾人喟嘆,暮春景行。
不知此恨何時休
掌中化風雨,乾坤日月明。
瀍澗水暖,芳華誤。
與君共盼,盛世所願。
春深猶憶羌笛聲,
不敢舞長袖,唯恐驚雷霆。
《群芳誤》
“此詞,神來之筆,精進非常。”
“如椽大筆吐白鳳,詞章奇絕。”
眾人閱罷,皆讚不絕口。
待眾人聲止,明宣帝問於韓玉凝:“此詞可是訴你與韻兒於邊關所見?”
韓玉凝答道:“回聖上,臣女自那日從邊關歸來至今,所見皆是南唐繁榮景象,皆仰仗於聖上賢明,群臣同心,四海歸服,故有感而發。”
明宣帝道:“韓兄,有女如此,當無憾矣。”
待明宣帝落座後,賢妃道:“不知聖上可曾聽聞近日洛陽城中傳言”
“愛妃是指何事”明宣帝看向賢妃,眼底盡是溫柔。
“近日洛陽城中皆傳,此次百花宴是為弦兒選妃。”賢妃道。
“競有如此傳言,寡人確實不知。”
“臣妾的意思是弦兒常年在外,不如趁此賜婚,也了卻臣妾一樁心事。但長姐未嫁,於理不合。韻兒年歲也不小了,若不願外嫁,可於朝臣中選取一男子為駙馬,婚後也可留在洛陽,與陛下時常相見,以享受人倫之樂。”
“那賢妃覺得韻兒當嫁與何人?”
“臣妾覺得,安樂伯甚佳。”
安樂伯秦懷是雍王陣營中另一位擁有兵權的朝臣,將長公主嫁與安樂伯,分明是想以婚約制衡長公主從而離間她與太子之間的姐弟之情,其心昭然若揭。
韓玉凝聞言看向長公主,只見她臉上還是一如既往的從容之色,不見半分慌亂,便也放下心來。
果不其然,陛下開口道:“安樂伯雖年少有為,但畢竟是軍旅之人,恐難與韻兒琴瑟和鳴,此事日後再議。”
宴會結束,雍王蕭疏弦來到雲清宮,至賢妃李常佩處問安。
“我退出奪嫡了,母妃日後莫再因我與蕭疏韻姐弟為難了。”
賢妃聞言略微失神,而後便是一陣笑聲傳出“弦兒在說什麽胡話,我針對蕭疏韻姐弟,從來不是為你。”
蕭疏弦未曾想此事,倒是他自作多情了,為掩尷尬,繼而問道:“敢問母妃為何”
“這南唐,我李常佩最美,無人能掩我風華,直至那個女人被立為皇後,皇上便再也沒將我放在心上,即使後來她離世,皇後之位本宮也從未得到過。與其在這孤寡冷淡的宮中了此殘生,不若飛蛾撲火,剎那明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