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大婚

關燈
大婚

十一月下旬,整個長安城的丹桂都謝了。包括城中司徒府和城郊小慈安寺兩處,由司徒韋濟業專門請人培植延緩花期的桂樹,亦是落花成泥,枯葉飄零。但這並不妨礙這日司徒府中鑼鼓喧天,鼓瑟笙簫,一片繁盛之景。

闔府花謝落紅的光禿枝幹都細細纏上了一層又一層大紅的綢布。枝頭掛著早早定制的如意結和雙喜燈籠,燈籠加蓋琉璃罩,裏頭整齊統一地點著寸長的蜜蠟。盈盈燭光,百千之繁,好似星火燎原,閃爍在紅波金燦中,驅除秋日蕭瑟,比擬瑰雲晚霞,成為另一番極致景色。

凡入府道賀的人觀過,無不稱而讚之。

出嫁的是大司徒和華陰夫人的掌珠,韋三姑娘。但這盛景和心思,尤似當年司徒迎娶夫人時。

世家的翹楚,帝國的公主,從前朝流傳至今的美談。

日頭轉去西邊,韋玉絜已經更衣理妝畢,就等吉時蓋上喜帕出門。

上月小慈安寺那一遭,她不僅沒算計成功,讓崔慎受辱而退;反被他將了一軍,那般境地現於彼此母親面前。當下其母杜氏便連番致歉,華陰倒是好說話,只素手盤著一串佛珠,搖首攙她坐下。

“十三郎無心之過,左右兩孩子下月就要成親,又在我這處,透不出風去,無妨。”四兩撥千斤,安撫了杜氏,又徹底絕了韋玉絜退婚的念頭。更在當日,便帶她回了司徒府待嫁。

韋玉絜六歲那年,便隨母親入住小慈恩寺,每年只有在她和兄長生辰時,母親才會帶她回來府中,一年就兩日闔家團聚的日子。

如今逢她出嫁,母親曾與父親說好,婚前七日讓她回府待嫁。這會早了近一月,闔府都很驚喜。畢竟好好的一家人,夫妻恩愛,兒女繞膝,如此散在兩處生活,韋濟業和韋淵清父子二人,總覺遺憾,思親深切。

韋玉絜坐在臨窗的位置,耳畔絲竹聲不絕,滿目皆是紅綢燈盞。是自己的婚宴,亦是父親迎回母親的慶宴。

即便母親只是早回了一月,即便明日她就要回去,但他還是用足了心思。

“玉兒就是還未長大的你。”夫婦二人踏入女兒的閨房,男人的情話同時取悅兩個女人。

“阿翁,阿母!”韋玉絜轉頭,看她攜手而來的雙親。

阿母換了華裳,花冠鳳釵掩去早生的華發,掩不去她的風華。阿翁年逾四十,眼角有紋,但依舊愛笑,笑意清朗溫潤,仿佛永不知悲愁。平生一點幽怨,便是不能與母親長相守。但尚在這皇城內外,十裏方圓,他十數年如一日,逢初一、十五入寺廟上香看望母親。

“莫動彈,弄皺了嫁衣。”韋濟業擡首示意她坐下,忍不住端詳,又回首看妻子,“玉兒還是隨你多些,一晃眼這般大了。”

華陰笑笑,緩步行至韋玉絜身前,撫摸她婚服繡紋,高挽繁覆的發髻,頷首道,“你當年定的這樁婚事,甚好。十三郎那孩子,回來後我見過兩回,很不錯。”

“聽聽,連你阿母都喜歡,便是極好的人才。前些日子還鬧著說什麽不熟不肯!”韋濟業打趣女兒,“難不成偷偷見過十三郎,鬧了不愉快,兩人置氣呢?”

這話細聽並不好,哪有未婚男女私下見面的。

華陰橫了他一眼,韋玉絜低頭不語,韋濟業便也轉過話頭,“你阿母舍不得你,留了體己話與你說,阿翁去前頭招呼賓客。”

屋中又剩母女二人。

她們大把的時光在一起,那些出嫁為婦的話早已說盡,說不盡的原也不急這一時半會。

但華陰還是忍不住要說。

她坐下身來,輕輕摩挲著女兒的手背,目光落在她左手中指戴得一枚戒指上。

純正的鴿子血寶石,絕佳的手藝,制出鳳凰身形為戒身,戒托是鳳目,綴一顆剔透的紅寶石,乃絕世的孤品。只是同新婦這一身釵鈿禮衣很不搭,實乃並非婚服中匹配的首飾,而是華陰多年前贈給女兒的禮物,叮囑她要好好戴著。

“你一貫聽話,從未讓阿母失望過。崔慎如何,你也看到了,你做出那等事,他還能這般全你面子,便是當真情根深重。如此,當任你拿捏。”華陰指尖觸上那枚戒指,耐心開導女兒。

韋玉絜有些吃驚地擡頭,上月那事之後,她便隨母親回來司徒府,暗裏讓侍女朱雀將宋瑯送出了寺廟,原以為神鬼不知……細想也對,小慈恩寺是母親的地界,她怎會不知往來香客,尤其是宋瑯這般身份顯眼特殊的。即便來時不曾被留意,然結合自個種種所為,前後稍一聯系,便也清楚了。

韋玉絜垂下眼瞼,她如何能勝過母親去!

“旁的阿母也不多言了,既作人婦,踏踏實實過日子便是。這兩年你也累了,且好好歇歇。”

外頭響起鐘磬之聲,乃接親吉時至,華陰捧起喜帕,給女兒蓋上。

【就這上頭的寶石便罷了,如何戒身還嵌著赤珠,像、鳳凰泣血。】

【這些不是血,是火,是鳳凰浴血重生。】

大紅的喜帕壓下來,將視線變的黯淡,韋玉絜看著手上那枚戒指,想起初得它時同母親的對話。

純金的鳳凰戒身,似血欲滴的寶石,實在刺人眼睛,她其實不太喜歡。

“玉兒!”華陰喚了她一聲。

原是喜娘婢女扶她不起,伸手不見她握,只得催她起身。

韋玉絜挪下榻,行禮作別。

諸人笑讚,姑娘至孝,不舍離家。

出內院三重垂拱門,胞兄韋淵清正在道旁侯她。

該他背她出嫁。

韋淵清身邊站著新婚的妻子崔悅,她已經有了身孕,小腹微微隆起,見她走來,便粲然一笑,露出兩個深深的梨渦。

韋崔兩家的先祖在戰場有過命的交情,於前朝皆有從龍之功,無數先輩馬革裹屍,埋骨他鄉。崔悅的父親便是英年殉國,母親哀傷過度,數月而終,留下年僅四歲的幼女。崔悅初時是被養在伯父家中,因伯母苛刻,後來被崔慎的父親接來。

只因新朝建立後兩家掌兵的家主皆識趣交出權柄。韋濟業雖還掌著司徒一職,然兒子韋淵清已經從文。崔家更是自請赴邊,遠離京畿權力中樞。崔悅在伯父家熬壞了身子,沒法遠行,韋淵清便求著父母將她帶回了家。

建安元年,大梁新朝建立,母親帶她離開父兄入住小慈安寺,崔悅被帶回府中養在父兄身旁。

這一年,她還沒有適應寺廟裏的生活,很想兄長和阿翁。崔悅早慧,像知心的阿姊,恐她寂寞,來寺中陪她玩。

母親的規矩大,不容她離開廂房。崔悅便扮作香客,尋到她將她帶出寺廟,奔跑在蘆葦搖曳的灞河畔。

阿兄和崔慎都在,她已經有半年沒見到他們了,很開心。

只是樂極生悲,崔慎失足落水,於是她跳下去救了他。

秋日的灞河裏,水很冷。

建安元年,原來發生了這樣多事。

“可算盼到這日!”崔悅是爽朗的性子,喜怒皆行於色,“春日裏,還是堂兄背我送我出嫁,這會終於……”

隔著喜帕,韋玉絜看見隨話語的止歇,婦人的腳步亦停了下來,未再上前。不用想也知道,是崔悅想上來攙她,被阿母止住了。

崔悅有些怕華陰的,倒不是婆媳規矩擺著,實乃那年韋玉絜下水救崔慎,傷了一條臂膀。左臂被水流卷撞在暗礁上,皮肉破開,斷了骨頭,河底的寒氣侵入骨髓。治了小半年才有些好轉,但到底落下了病根。一入冬,她整條臂膀都陰寒冷痛,不得施力。

是崔悅帶她出去的,華陰多少有些惱她。崔悅自己也愧疚,甚至還學了醫術說要給韋玉絜治病,自然華陰是不會讓她給女兒胡亂紮針的。只是崔悅陰差陽錯劈開了另一條路,成了大理寺頭一位女仵作,同身為大理寺少卿的韋淵清一起斷了不少案子。

幼失恃怙的孤女,如今在外聲名上佳,在內夫妻琴瑟和諧,可謂光彩明媚,人人艷羨。

韋玉絜默聲走過,她退身避讓。

“上來吧!”韋淵清轉過身,背著她朝前堂走去。

秋風拂面,吹起她的喜帕,她看見不遠處半截大紅的絳紗袍,松竹般挺拔的身姿。足夠寬闊的視線裏她若想看自可以看清完整的他。但她闔目低下了頭,埋首在兄長肩背上。

“你就是歡欣雀躍也好歹裝一下,哭嫁哭嫁,怎一滴眼沒有的。”韋淵清不知她心思,低聲打趣,“你阿嫂當日,可是用胡椒抹眼,哭了一缸眼淚。”

韋玉絜沒有答話,她從來話少。韋淵清笑笑也不再說話,只將她放下,對著崔慎道,“我把玉兒交給你了!”

牽結上轎,射彩過門,堂前三拜,入洞房,結發,交杯……禮數繁瑣而周正,卻也行得順利。

韋玉絜再不願,也需顧忌兩家顏面,不可能在席上眾目睽睽鬧出事來。事到如今,她很清楚,想要斷掉與崔慎的這樁親,自己已然翻不起浪,唯有讓崔慎死心,讓他來提。

提和離,提休妻,皆無妨。

於是這晚洞房紅燭間,鴛鴦錦帳裏,唯剩了二人時,在男人終於擡首解她衣衫的一瞬,她開口打破了沈默。

“郎君可否容妾些時日?”

崔慎觸在她衣衫上的指尖頓下,擡眼看她。

“妾傷還沒好,尚在用藥中。”婦人攤開掌心,手中是一盒膏藥。

男人的目光自然落在她左臂上,生出歉意和痛惜。這是深秋時節,夜間陰得厲害,又是一日勞乏,她定是受不住的。崔慎接過膏藥,開盒用指腹輕輕抹勻。

“不是手臂。”新婦抓過他的手,眉眼含笑,溫情脈脈,只將繡被掀開,引他慢慢往下,“月前受力頗重,好得慢些,還疼的。”

崔慎眉宇折川反應過來,不禁豁然起身。

四目相視裏,新婦眉目如初,笑意依舊;男人氣血翻湧,搖搖欲墜,良久終於轉身拂袖離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