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 49 章
日漸西斜,陽光變的不再炙熱烤人,一陣風吹來,裹著幾絲涼意,路上人們緊皺的眉頭緩緩舒展,路邊蜷縮的草木葉子也在緩緩伸展開來,只留地面一層餘熱。
去往集市的路邊,有兩排大楊樹,大楊樹的樹蔭下,經常有三三兩兩的村民坐在那裏乘涼或歇息。
他們大部分都五六十歲的樣子,穿著或灰或白或藏青或藍的寬松長袖衣衫。
他們有的手拿葦扇(蘆葦做的,倒置過來類似心型的形狀),有的手持長鞭,有的揮著圓圓的草黃色的草帽,有的來回搖晃著手中藍底白邊的四方手帕。
有的半卷起褲腿,手裏夾著用破舊書本卷起的土煙,狠吸一口,然後咂吧著嘴,用另一手抹去額上的汗珠,有的拿著四方形的收音機聽著戲曲,有的抱著孫子、孫女輕聲哼唱......
路兩邊的樹蔭很受村民們的喜歡,每當他們幹完農活閑來無事時,便會在這片片樹蔭下乘涼。
路兩邊的樹旁各有一道土溝,本來是河渠裏放水用的,但是水流太小,夏季又幹涸過快,土溝裏的草都長的小腿那麽高了。
一群群青山羊,白山羊在享受著它們的大餐。
溝的另一邊又是一行大楊樹,然後就是種著黃豆、玉米等農作物的田地了。
綠油油的玉米葉,黃燦燦的黃豆葉,秋天又是一季豐收的季節。
這是一條南北方向的路,也是附近的村民趕集必走的唯一的一條大路。
在大路最南邊,靠近河渠的大樹下,一個身穿淺藍色布衫的老人,左手拎了一捆綠葉芹菜,右手提著用一塊白色塑料袋裝的五花肉。
老人走的過於著急,額頭上密集著一層細細的汗珠。
樹蔭下老人放下手中的芹菜和肉,肉當然舍不得放在地上,不然會被螞蟻偷吃的。
老人把肉放在芹菜上,左手迅速從褲子口袋裏,掏出一塊湛藍色的手帕,雖然手帕有點舊,有點褶皺,但卻很潔凈,如果湊在鼻子上聞一下,你會聞到有一股陽光的味道,還有一股肥皂的清新香氣。
老人慢慢地坐在綠的發亮的草地上,長長的呼出一口氣,用手怕抹去額上的細汗,轉頭望著身後幹涸見底的河渠,重重的嘆了嘆氣。
隨後老人發現河渠的遠處一角竟有一坑深水,水裏似乎有些波紋,遠遠看去水坑約有兩米左右的長度,應該是從另外一個河渠放水時流經小坑貯存下來的。
小水坑裏像是有小小的草魚在嬉戲游玩,那波紋便是頑皮的小魚們在快樂的玩耍。
老人苦笑了一下,幸好河渠的水還沒有完全幹涸,等過幾天一下雨,就都會好起來的。
老人一手撐著地慢慢地站起來,彎下腰重新拿起芹菜和肉,往前走去。
樹蔭下的人們,總會好奇的盯著路上的行人,然後等有人經過時,認識的便高聲熱情的打聲招呼。
不認識的呢,等人剛過去,她們就開始七嘴八舌的對剛剛那個已經走遠的人品頭論足,這好像是樹蔭下的村民們每天都樂於做的事情。
她們習慣性的忙完家裏、地裏的活,就坐在大路上的樹蔭下,習慣盯著路上來來回回的路人,習慣議論家長理短,習慣對已走遠的人指指點點,三三兩兩的竊竊私語,這就是這片村民的生活。
這可能源於人們先天的好奇天性和後天自身的見識、認知,以至於她們在茶餘飯後,不那麽無聊的度過碌碌的一生。
老人休息後,加快了腳上的步伐,在靠近三三兩兩的人群時,她把那塊肉夾在了芹菜葉中間,然後用胳膊夾住芹菜,接著快步走去。
好意和善的人會和她問好,不懷好意的人也跟她高聲打著招呼,以顯示自己的大肚和高尚。
與好人打招呼老人會微笑著向人們問好,與不懷好意的人打招呼,老人便只笑笑應聲而過。
向右轉彎是通向谷東村的小路,這條路雖比集市上的那條大路窄了些,卻也足夠寬闊。
在這條小路上,老人幸好沒再遇到什麽熟人,她把芹菜換到另一個胳膊夾住,向右邊的小叉路走去。
老人習慣性的走這條沒有鋪磚,只有坑坑窪窪的小路,這條路是從村東邊的樹林裏延伸出來的。
這片樹林就是谷東村的綠色圍墻,寬足有一公裏,長和寬不相上下。
樹林東邊的邊界之外便是另一個村的土地了。
老人的家就緊挨著樹林西邊,只有一條小路之隔,也就是老人此刻走的這條。
這條小路上幾乎沒有什麽人,因為人們大部分都在樹林深處放羊或聊天呢。
樹下原本茂密的草地,現在已經被羊群啃的只剩地面上的草茬子了,草裏、路上還有有一串串的羊屎蛋。
這裹了土的羊屎蛋被太陽曬幹之後,顏色有點像小泥蛋,如果是羊剛拉的就有點讓人討厭了。
因為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會踩一鞋底子的羊屎。
還有那些調皮的小羊們,拉屎的時候最讓人無語,它們邊走邊拉,羊屎蛋會斷斷續續的被拉到兩三米之外。
這不,老人家的門前就有一長串新拉的羊屎蛋。
老人擡腳躲開羊屎,從口袋裏掏出鑰匙,銅黃色的鑰匙已被磨的發紅發亮,鉆進銹跡斑斑的黑色大鐵鎖,嘎嘣,鎖應聲而開。
一雙褶皺的雙手,拉下門鎖鏈,輕輕推開古舊的木門,邁開疲累的腳步,進去後,老人轉身把門關上。
她用手把胳膊夾著的芹菜放在院中,那個壓水井旁的一個方塊石頭上。
老人伸手拉過一旁用木板做成的小凳子,土黃色的小凳子應該也是經過了漫長歲月的洗禮,凳面被磨的光滑。
老人坐在凳子上重重的喘了幾口氣,然後轉頭看向堂屋,看到門前還是自己臨走前關著的樣子,她欣慰的笑了。
她用手按著用紅磚壘起的水井架,慢慢地站起來,走進廚房,左手拿了一個銀灰色的鋁盆,右手拿了一只圓圓的竹筐。
她把盆放在方石頭上,竹筐架在鋁盆上,老人又重新回到廚房提了一只水桶,桶裏有一把葫蘆分切而成的水瓢,水瓢在桶裏僅剩的一點的水裏,煌晃蕩蕩。
老人走到水井邊,把水瓢拿出來放在竹筐裏,然後提起水桶晃了晃沈澱在桶底的沙,又搖了搖,之後把桶內所有的水全部倒在院子裏的菜地上。
這塊六米左右長,約三米寬的菜地裏種滿了小白菜,小白菜一畦一畦的,幾乎每顆旁邊都斜插著許多搟面杖粗細的長木棍,左邊一根右邊一根的,在兩根木棍因傾斜而交叉的部位,綁上結實的麻繩,這樣一直從菜地東頭插到西頭。
棍子上面交叉的部位,剛好可以拖住兩根長長的一樣粗細的木棍,把長長的木棍橫放在一個個交叉點上,然後再用麻繩固定在交叉點處,這就是一個簡單又實用的菜架。
兩排菜架把菜地平均橫切成兩部分,架子上爬滿了豆角秧、黃瓜秧,只是緊挨著白菜的部位,葉子已經枯黃雕落。
越向上的部位綠葉就越多,看,在橫著的木棍上,還有幾朵開的正盛的豆角花。
瞧,最紫的那朵花上,還有一只蜜蜂駐足停留吶。
又細又長的豆角垂下來,綠綠的很是鮮嫩,向下看去,有幾顆白菜的菜葉尖,正頂著又粗又白又皺巴的老豆角。
而靠南一點的黃瓜,就只剩下幹巴巴的枯黃的瓜秧了。
再向東看去,還有幾顆蕓豆和眉豆,在陽光的照耀下,葉子和豆莢閃閃發亮,尤其是紅裏裹著紫的眉豆莢,更加的明亮艷麗。
院子南墻邊上,斜放著一堆幹枯的茄子秧,還有一堆曬幹的辣椒秧,秧上還有幾個指甲大小的紅辣椒。
這小小的菜地,可真不容小覷,在土地面前人人平等,只有付出勤勞的汗水,才會有最豐滿的回報。
老人一年到頭都是吃自己種的菜,菜不夠吃的時候,就吃自己腌制的鹹菜,在集市上,一年中恐怕也很少能見到老人買菜的身影。
除非是自家孫子回來了,老人才去集市上買點芹菜和肉。
在西墻角邊,綠油油的小苗苗密密麻麻的,仔細看去,那是胡蘿蔔苗和香菜苗,再過幾天老人會把墻邊所有的空地都種上胡蘿蔔,這樣在冬天就又能腌制滿滿一大缸蘿蔔鹹菜了。
大片大片的玉米地在依稀可見的傍晚時分,被一絲清涼的風吹的沙沙作響。
看,西方的天空中,夕陽帶著沈悶的燥熱一同消失在這涼爽的微風中。
一排排參差不齊的瓦房,三三兩兩的冒著裊裊炊煙。
一間最古老的最樸素的房子裏,一老一少,一站一坐,或動或靜,瞧,那圓圓的地鍋,正冒著熱騰騰白茫茫的霧氣。
老人用勺子輕輕推動鍋中,肚皮鼓鼓的白如精靈般的餃子,面皮的醇香和芹菜肉餡的清香肉香混在一起,勾的人肚子咕咕直叫。
老人笑看著坐在地鍋前燒火的孫子,眼眸間溢出的寵溺,都牢牢的,深深的滲到老人滿臉的褶皺裏。
那一道道皺紋,便是那孩子一年年的成長的印記。
讒的人直流口水的餃子終於出鍋了,坐著的年輕人終是按耐不住胃的歡呼,一下子站起來,把老人盛好的一碗碗水餃端到堂屋裏,那個古舊的吃飯桌上。
一共有六碗,他腳步輕輕的來回跑了三次,就像小時候一樣,老人正在收拾鍋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日漸西斜,陽光變的不再炙熱烤人,一陣風吹來,裹著幾絲涼意,路上人們緊皺的眉頭緩緩舒展,路邊蜷縮的草木葉子也在緩緩伸展開來,只留地面一層餘熱。
去往集市的路邊,有兩排大楊樹,大楊樹的樹蔭下,經常有三三兩兩的村民坐在那裏乘涼或歇息。
他們大部分都五六十歲的樣子,穿著或灰或白或藏青或藍的寬松長袖衣衫。
他們有的手拿葦扇(蘆葦做的,倒置過來類似心型的形狀),有的手持長鞭,有的揮著圓圓的草黃色的草帽,有的來回搖晃著手中藍底白邊的四方手帕。
有的半卷起褲腿,手裏夾著用破舊書本卷起的土煙,狠吸一口,然後咂吧著嘴,用另一手抹去額上的汗珠,有的拿著四方形的收音機聽著戲曲,有的抱著孫子、孫女輕聲哼唱......
路兩邊的樹蔭很受村民們的喜歡,每當他們幹完農活閑來無事時,便會在這片片樹蔭下乘涼。
路兩邊的樹旁各有一道土溝,本來是河渠裏放水用的,但是水流太小,夏季又幹涸過快,土溝裏的草都長的小腿那麽高了。
一群群青山羊,白山羊在享受著它們的大餐。
溝的另一邊又是一行大楊樹,然後就是種著黃豆、玉米等農作物的田地了。
綠油油的玉米葉,黃燦燦的黃豆葉,秋天又是一季豐收的季節。
這是一條南北方向的路,也是附近的村民趕集必走的唯一的一條大路。
在大路最南邊,靠近河渠的大樹下,一個身穿淺藍色布衫的老人,左手拎了一捆綠葉芹菜,右手提著用一塊白色塑料袋裝的五花肉。
老人走的過於著急,額頭上密集著一層細細的汗珠。
樹蔭下老人放下手中的芹菜和肉,肉當然舍不得放在地上,不然會被螞蟻偷吃的。
老人把肉放在芹菜上,左手迅速從褲子口袋裏,掏出一塊湛藍色的手帕,雖然手帕有點舊,有點褶皺,但卻很潔凈,如果湊在鼻子上聞一下,你會聞到有一股陽光的味道,還有一股肥皂的清新香氣。
老人慢慢地坐在綠的發亮的草地上,長長的呼出一口氣,用手怕抹去額上的細汗,轉頭望著身後幹涸見底的河渠,重重的嘆了嘆氣。
隨後老人發現河渠的遠處一角竟有一坑深水,水裏似乎有些波紋,遠遠看去水坑約有兩米左右的長度,應該是從另外一個河渠放水時流經小坑貯存下來的。
小水坑裏像是有小小的草魚在嬉戲游玩,那波紋便是頑皮的小魚們在快樂的玩耍。
老人苦笑了一下,幸好河渠的水還沒有完全幹涸,等過幾天一下雨,就都會好起來的。
老人一手撐著地慢慢地站起來,彎下腰重新拿起芹菜和肉,往前走去。
樹蔭下的人們,總會好奇的盯著路上的行人,然後等有人經過時,認識的便高聲熱情的打聲招呼。
不認識的呢,等人剛過去,她們就開始七嘴八舌的對剛剛那個已經走遠的人品頭論足,這好像是樹蔭下的村民們每天都樂於做的事情。
她們習慣性的忙完家裏、地裏的活,就坐在大路上的樹蔭下,習慣盯著路上來來回回的路人,習慣議論家長理短,習慣對已走遠的人指指點點,三三兩兩的竊竊私語,這就是這片村民的生活。
這可能源於人們先天的好奇天性和後天自身的見識、認知,以至於她們在茶餘飯後,不那麽無聊的度過碌碌的一生。
老人休息後,加快了腳上的步伐,在靠近三三兩兩的人群時,她把那塊肉夾在了芹菜葉中間,然後用胳膊夾住芹菜,接著快步走去。
好意和善的人會和她問好,不懷好意的人也跟她高聲打著招呼,以顯示自己的大肚和高尚。
與好人打招呼老人會微笑著向人們問好,與不懷好意的人打招呼,老人便只笑笑應聲而過。
向右轉彎是通向谷東村的小路,這條路雖比集市上的那條大路窄了些,卻也足夠寬闊。
在這條小路上,老人幸好沒再遇到什麽熟人,她把芹菜換到另一個胳膊夾住,向右邊的小叉路走去。
老人習慣性的走這條沒有鋪磚,只有坑坑窪窪的小路,這條路是從村東邊的樹林裏延伸出來的。
這片樹林就是谷東村的綠色圍墻,寬足有一公裏,長和寬不相上下。
樹林東邊的邊界之外便是另一個村的土地了。
老人的家就緊挨著樹林西邊,只有一條小路之隔,也就是老人此刻走的這條。
這條小路上幾乎沒有什麽人,因為人們大部分都在樹林深處放羊或聊天呢。
樹下原本茂密的草地,現在已經被羊群啃的只剩地面上的草茬子了,草裏、路上還有有一串串的羊屎蛋。
這裹了土的羊屎蛋被太陽曬幹之後,顏色有點像小泥蛋,如果是羊剛拉的就有點讓人討厭了。
因為走在路上一不小心就會踩一鞋底子的羊屎。
還有那些調皮的小羊們,拉屎的時候最讓人無語,它們邊走邊拉,羊屎蛋會斷斷續續的被拉到兩三米之外。
這不,老人家的門前就有一長串新拉的羊屎蛋。
老人擡腳躲開羊屎,從口袋裏掏出鑰匙,銅黃色的鑰匙已被磨的發紅發亮,鉆進銹跡斑斑的黑色大鐵鎖,嘎嘣,鎖應聲而開。
一雙褶皺的雙手,拉下門鎖鏈,輕輕推開古舊的木門,邁開疲累的腳步,進去後,老人轉身把門關上。
她用手把胳膊夾著的芹菜放在院中,那個壓水井旁的一個方塊石頭上。
老人伸手拉過一旁用木板做成的小凳子,土黃色的小凳子應該也是經過了漫長歲月的洗禮,凳面被磨的光滑。
老人坐在凳子上重重的喘了幾口氣,然後轉頭看向堂屋,看到門前還是自己臨走前關著的樣子,她欣慰的笑了。
她用手按著用紅磚壘起的水井架,慢慢地站起來,走進廚房,左手拿了一個銀灰色的鋁盆,右手拿了一只圓圓的竹筐。
她把盆放在方石頭上,竹筐架在鋁盆上,老人又重新回到廚房提了一只水桶,桶裏有一把葫蘆分切而成的水瓢,水瓢在桶裏僅剩的一點的水裏,煌晃蕩蕩。
老人走到水井邊,把水瓢拿出來放在竹筐裏,然後提起水桶晃了晃沈澱在桶底的沙,又搖了搖,之後把桶內所有的水全部倒在院子裏的菜地上。
這塊六米左右長,約三米寬的菜地裏種滿了小白菜,小白菜一畦一畦的,幾乎每顆旁邊都斜插著許多搟面杖粗細的長木棍,左邊一根右邊一根的,在兩根木棍因傾斜而交叉的部位,綁上結實的麻繩,這樣一直從菜地東頭插到西頭。
棍子上面交叉的部位,剛好可以拖住兩根長長的一樣粗細的木棍,把長長的木棍橫放在一個個交叉點上,然後再用麻繩固定在交叉點處,這就是一個簡單又實用的菜架。
兩排菜架把菜地平均橫切成兩部分,架子上爬滿了豆角秧、黃瓜秧,只是緊挨著白菜的部位,葉子已經枯黃雕落。
越向上的部位綠葉就越多,看,在橫著的木棍上,還有幾朵開的正盛的豆角花。
瞧,最紫的那朵花上,還有一只蜜蜂駐足停留吶。
又細又長的豆角垂下來,綠綠的很是鮮嫩,向下看去,有幾顆白菜的菜葉尖,正頂著又粗又白又皺巴的老豆角。
而靠南一點的黃瓜,就只剩下幹巴巴的枯黃的瓜秧了。
再向東看去,還有幾顆蕓豆和眉豆,在陽光的照耀下,葉子和豆莢閃閃發亮,尤其是紅裏裹著紫的眉豆莢,更加的明亮艷麗。
院子南墻邊上,斜放著一堆幹枯的茄子秧,還有一堆曬幹的辣椒秧,秧上還有幾個指甲大小的紅辣椒。
這小小的菜地,可真不容小覷,在土地面前人人平等,只有付出勤勞的汗水,才會有最豐滿的回報。
老人一年到頭都是吃自己種的菜,菜不夠吃的時候,就吃自己腌制的鹹菜,在集市上,一年中恐怕也很少能見到老人買菜的身影。
除非是自家孫子回來了,老人才去集市上買點芹菜和肉。
在西墻角邊,綠油油的小苗苗密密麻麻的,仔細看去,那是胡蘿蔔苗和香菜苗,再過幾天老人會把墻邊所有的空地都種上胡蘿蔔,這樣在冬天就又能腌制滿滿一大缸蘿蔔鹹菜了。
大片大片的玉米地在依稀可見的傍晚時分,被一絲清涼的風吹的沙沙作響。
看,西方的天空中,夕陽帶著沈悶的燥熱一同消失在這涼爽的微風中。
一排排參差不齊的瓦房,三三兩兩的冒著裊裊炊煙。
一間最古老的最樸素的房子裏,一老一少,一站一坐,或動或靜,瞧,那圓圓的地鍋,正冒著熱騰騰白茫茫的霧氣。
老人用勺子輕輕推動鍋中,肚皮鼓鼓的白如精靈般的餃子,面皮的醇香和芹菜肉餡的清香肉香混在一起,勾的人肚子咕咕直叫。
老人笑看著坐在地鍋前燒火的孫子,眼眸間溢出的寵溺,都牢牢的,深深的滲到老人滿臉的褶皺裏。
那一道道皺紋,便是那孩子一年年的成長的印記。
讒的人直流口水的餃子終於出鍋了,坐著的年輕人終是按耐不住胃的歡呼,一下子站起來,把老人盛好的一碗碗水餃端到堂屋裏,那個古舊的吃飯桌上。
一共有六碗,他腳步輕輕的來回跑了三次,就像小時候一樣,老人正在收拾鍋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