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9 章

關燈
第 9 章

新學校比我們村的小學條件好了很多。老師有八九個,個個年富力強。盡管它一樣沒院墻沒校門,教室地面也沒硬化,夯實的泥地因年深日久缺維護,地上踩出了不少坑,課桌椅也都擺放不平,搖搖晃晃的,桌腿下面得墊個東西,但它仍是比我們村小強多了。

因為硬件好,師資也不錯,十裏八鄉沒學上的孩子都轉到這兒來了。學校小學的六個年級都是齊全的了。有的年級還因為人數多,分了班。比如我和堂姐,就分別就讀於五年級一班和五年級二班。

我和堂姐本做不了同學的,她比我大一歲多,早我一年上學。但彼時她讀的是她外婆家那兒的張家灣小學。後來大伯看本村村小開班招生,師資也穩定,就讓堂姐退學回來,降了一級跟我成了同班同學。

說起堂姐讀書的事兒,有個小插曲。說一說,可知道那年代農村的孩子上個學,不簡單,還把人情世故牽來扯去,真難過。

當年堂姐滿六歲,到了上學的年齡了,大伯兩口子打算送女兒到她外婆家的村小張家灣小學上學。我是堂姐的跟屁蟲,看她要去上學了,我也想上,就纏著爺爺想法子。爺爺就讓大伯把我也帶去堂姐外婆家那學校問問收不收。然而到了堂姐外婆家,還沒去學校咨詢呢,曉得我想跟堂姐一塊兒讀書,她外婆一家的臉色就不大好看,尤其是堂姐的兩個舅舅。

我那時候年紀雖小,尚不滿六歲,但是因為自懂事起就被父母丟給爺爺奶奶在農村生活了,比起有爸媽疼護的孩子,心思更加敏感,已會看人臉色。

到了人家家裏,我不閑著,勤快做事。我在院壩裏同堂姐一起剝胡豆,到了晚飯飯點兒,她大舅喊她吃飯,她丟了手裏的豆莢和盆,起身跑進屋去。我也收拾收拾,跟著跑進去。

上桌後發現,唯獨自己沒飯。

堂姐兩個舅舅對我拉長了臉,沒給我添飯,他們說要吃的話就自己去竈房舀飯,又不是大小姐,還要人遞到手上嗎?

雖然馬上堂姐的外婆就打了圓場,給我添了飯來,但是那時稚拙的我硬氣地沒吃那碗飯。

第二天報名,學校老師說我不夠年齡,差了一個多月才滿六歲,給拒絕了。我也沒堅持求人家向老師說情,立刻回了家。

當時年紀小,我不懂人家為什麽無端苛待我一個五歲的孩子,冷言冷語冷態度,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傷害,委屈、憤懣充滿胸臆。沒吃晚飯的我,餓著肚子伴著蛐蛐的鳴叫,在黑洞洞的夜裏默默流淚。

這件事情我也沒給爺爺奶奶“告狀”,默默悶在心裏。

長大後我明白了人情世故,也就對堂姐那兩個舅舅和她外婆一家子釋懷了。

試想想,那年代,每家人都不富裕,人家憑什麽讓一個非親非故的孩子住自己家、吃自己家?還要承擔可能出個三長兩短的風險?

或許會有些報酬——我不知道爺爺怎麽跟大伯交代的,大伯又是怎麽跟他大舅子小舅子家交代的——我權且厚臉皮的想爺爺肯定說了有報酬的話,所以當時很憤懣。但也是成年後才明白,即使爺爺會給人家一些金錢或者物質上的報酬,但肯定是不對等的。

我若吃住堂姐的外婆家,用多少金錢和物質衡量?是根本算不清楚這筆帳的啊。

話說回來。

因為有很多遠道而來的外村學生,家遠,中午沒法來回,學校因此開辦了食堂,但很簡陋,只有個大師傅,且他只負責為大家把飯菜蒸熟完事。

就是說教職工和學生得自己準備米和菜,裝在一個能經受蒸汽高溫的器具裏。

真是五花八門的鋁制飯盒和搪瓷盅啊,大的小的,圓的方的,高的矮的,印花的沒印花的,掉瓷的沒掉瓷的,統統都放進蒸籠裏。

到了中午放學時間,飯菜也提前蒸熟了,食堂師傅把蒸籠裏的各種樣式的飯缸子拿出來,全部撂到操場上那張露天的、水泥打造的爛乒乓球臺臺面上,老師和學生們自己去滿乒乓球臺的飯缸子中找自己的。

飯缸子多,所以得層層疊疊地放。小的在下面,大的在上面。又沒蓋蓋子,於是蒸熟之後,米飯膨脹鼓起來,上面一層的飯盅底部就會沾上下面那層別人飯盅裏的米飯和肉菜。中午放學,大家龍卷風一般拿走了乒乓球臺上自己的飯盅後,臺面上會留下一地狼藉的飯菜,引來麻雀、蒼蠅蚊蟲。特別是夏天,那乒乓球臺時常蒼蠅亂飛。

下小雨的時候,食堂師傅也會不管不顧把飯缸子往球臺上撂。拿到手上的米飯會沾上雨水,冷得也快。

暴雨天氣,就沒辦法了,但是更苦,幾百師生沖進那個小小的廚房。人多擠不下,飯盅又需要自己辨認,排隊都無濟於事,於是往往那些飯盅會經過無數人的手,扔過來,撂過去,到手的時候,大概就只剩了三分之二了,並且上面的米飯可能被弄得很臟……

在光明村小學讀書兩年,我吃了兩年的蒸米飯。後來上初中,能去食堂打飯菜了,喜歡什麽,只要有錢就能買到,真是幸福得流淚。

也是那兩年,一天天“試錯”,我學會了如何把蒸米飯盡量弄得好吃、夠吃以及不浪費。

比如,抓幾把米能剛好把我這個搪瓷口盅蒸滿而不溢出來,因為溢出來會被別人的飯盒底沾走。而每個人的飯缸子都會被食堂師傅撂到露天乒乓球臺上,沾到別人飯盅底部的米飯弄臟了,別人也沒法刮下來吃了。

又比如,千萬不能弄葉菜,不好看還不好吃。而莖塊類的、豆角類的、果實類的菜好吃,像背兒菜,就是學名“兒菜”的菜,放幾塊臘肉裹著一起蒸,簡直是人間美味。還能如此做的,有四季豆、土豆、老南瓜、胡豆等。

第二天要蒸什麽樣的米飯,全是我自己準備,自己調配。

準備的時候,得要把菜蔬盡量切成小塊或小截,放在盅底,挖一勺豬油,抓一點鹽巴或者倒點醬油進去拌好,然後把淘洗過的米蓋在上面帶到學校去。到了食堂,往裏頭再摻點井水,最後把飯缸子放到食堂那幾張權充案板的課桌上就可以了。剩下的一切都交給食堂師傅。

摻水也是個技術活。水摻多了,蒸出來的米飯稀垮垮的,難以下咽。摻少了,蒸得半生不熟,米是半生的、硬的,同樣難以下咽。

但無論生熟、幹稀,我們都把它統統吃掉了。

農村孩子的腸胃,打小就折騰起的,不怕拉稀肚疼。

我還記得那會兒小時候,個個面黃肌瘦。倒不是吃不起飯,就是吃不起肉。但導致我們面黃肌瘦的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吃的東西不幹凈,特別是水質。以至於我們小時候經常得那個蛔蟲病,尤其是春夏季節菜蔬多的時候,各種寄生蟲跟菜蔬一樣蓬勃的繁衍傳播,是發病高峰期。農村的家長們也都操練得很有經驗了,一看孩子的臉色有異,便去買回來一包寶塔糖給孩子吃幾顆,拉粑粑的時候,一條條蚯蚓樣粉紅色的長長的卷曲的蛔蟲拉出來,臉色很快就轉紅潤了。

而我為什麽說“我們”而不僅僅是“我”?

因為都是農村孩子,在家裏沒少幹家務活兒,所以我堅信我所經歷過的“囧事”,那會兒我們一定人人都經歷過,只不過沒好意思宣之於口。

而且往往,米飯沒蒸好,我們只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是可恥的。偷偷把米飯吃掉,似乎就能把我們勞動技術不精的這個事情掩埋掉……

到光明村小學上學,真的吃了很多苦。除了常常吃不好吃的蒸米飯,我們小小年紀,每天都要長途跋涉近三個小時。我們頂著星星月亮出門,經過寒毛直豎的墳山,被發瘋的土狗追咬幾條田坎,暴雨暴雪天氣,深一腳淺一腳,路上滑倒摔跟頭,弄得一身是泥水……這時候我們總是很懷念能在自己村上學的幸福日子。

生活不斷在操練我們,但我們也不斷把生活裏的苦馴服。

我們帶著手電筒上學,我們大聲唱著歌走過陰風陣陣的墳山,菜籽花開的時候,我們手裏拿著木棍防止瘋狗咬人。必要的時候你蹲下去,狗就會怕你。它也是紙老虎,你智取它……然後恍然回首,發現自己的生活能力提高了不少。

所以你看,好的壞的,都是生活給予的饋贈。饋贈,全盤接受肯定是沒錯的的。

而人生,本就是一個不斷修煉自己的過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