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善後的第十天
關燈
小
中
大
第128章 善後的第十天
方淮在南邊的行動一向秉持著一個宗旨, 那就是簡單除暴但有效。
這一回的宴請自然也不是白費,世家豪族能夠立足百年,自然也不全是傻子。吃夠了教訓, 也看清了漢王的行事準則,甚至得到她親口承認很快就會走, 大家也就捏著鼻子認了。畢竟比起被漢王抓住馬腳鬧得家族覆滅,不過是些陳糧,給也就給了。
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漢王率領的軍隊可謂是高歌猛進, 平亂的進度幾乎跟她們趕路的進度持平了——這時候還能組織起人手, 與朝廷大軍抗衡的人已經很少, 絕大多數難民所求也不過是個溫飽。於是在得知投降漢王之後可以領糧食回家,這些人也就沒了繼續鬧騰的心氣。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甘願如此的, 混亂最能催動人的野心。也有人借著投降的名頭從漢王那裏騙了糧食, 轉頭吃飽了又來攻打她們的。
不過這些人註定討不了好, 朝廷的大軍又哪是缺衣少糧的亂軍能夠抗衡的?
總而言之, 方淮平亂的進度推動得很是順利。她每天都會打開光腦看看日歷,然後記上一筆,趕在小星星周歲宴前回京這件事,也從奢望漸漸變成了可以實現的現實。
……
隨著南方平亂的進度越發順利,越來越多的消息也漸漸送回了京城。
周王府內,長史跨過扔了一地的酒瓶,終於來到了喝得爛醉的周王面前, 低低喚了幾聲。恰好周王這時快要酒醒, 被他這一喊,還真給喊醒了。
他睜開朦朧的醉眼, 盯著人瞧了好一會兒,才認出那是自己的長史。可他一點理會的心思都沒有,轉頭又去找酒,找到了就要往嘴裏灌。長史一看大驚,忙不疊將酒瓶從周王手裏搶了下來:“殿下,殿下您不能再喝了。您已經醉了三天,再喝下去身體可怎麽受得了?”
周王聞言一點沒領情,伸手就要去搶,可惜他本就醉得厲害,又哪裏還能搶得過?當下暴怒,隨手抄起身邊的空酒瓶就沖著長史砸去:“混賬,連你也敢欺負本王了嗎?!”
長史一閃身就躲過了,空酒瓶落在了他身後,“啪”的一聲砸得粉碎。
周王府上的長史從前就是周王的伴讀,主仆相伴也有十數年,關系總比旁人親近些。因此周王的暴怒並沒有嚇到長史,他看著醉醺醺的周王只有擔憂,當下扔了手中的酒就去扶人。料到周王肯定還要鬧,便及時開口說道:“殿下您聽我說,越王今日被禁足了。”
果然,一聽越王倒黴,周王頓時就不鬧了。他猛地轉頭看向長史,醉眼難得有些清明:“你說真的?老八他也被父皇厭棄了?”
長史點頭,頓了頓又道:“越王府的幕僚也被遣散了。”
周王一聽,頓時“哈哈”大笑起來。他是三天前被父皇訓斥的,因為一樁小事,讓所有人看到父皇對他的厭棄。從那之後,原本追隨在他身邊的朝臣迅速散了個幹凈,從前門庭如市的周王府,迅速變得門可羅雀。從那時起,他就知道自己這輩子完了。
然而此刻聽來,越王似乎比他還倒黴。至少父皇只是訓斥了他,並沒有刻意懲罰什麽。但越王就不一樣了,他被禁足,還被遣散了門客,就是徹徹底底的廢棄。
仇人落得如此下場,他又如何不喜?
可告知他這一切的長史卻沒有笑,相反看著大笑的周王,他的眼神中透著些許悲哀。
周王一開始沒發現,可兩人畢竟多年舊識,他笑著笑著沒聽到長史的聲音就覺得不對。於是笑聲漸漸收斂,扭頭看去,就看到了他眼中毫不掩飾的情緒。
這下周王是笑不出來了,他盯著長史,問他:“不好笑嗎?”
長史搖搖頭,總是嘆息一聲,說道:“殿下到現在還沒看出來嗎?越王殿下並不是您的仇人,他與您同病相憐啊。”兩人一起斷了腿,一起被皇帝厭棄,也都不承認沖對方下過手。從前是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可現在仔細想想,再看看局勢,又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周王不算聰明,從前只能跟在兄長後面聽命行事。可他也不是真蠢,失意的日子裏也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是他如今已落到這般田地,就算想明白又能如何呢?
他渾渾噩噩,他醉酒度日,他自欺欺人。
可現在長史把這一切都揭破了,周王滿臉麻木,過了好一會兒才問:“你知道是誰下的手?”
周王心裏其實懷疑漢王,因為漢王這兩年著實算得上異軍突起,南下前還從他們表露過野心。現在他和越王都廢了,得利的自然是漢王,她在南邊又有立功,說不定回來就封儲君了。
可長史給出的猜測,卻與他所想截然不同:“我不知,但我猜,可能是吳王。”
*********************************************************
方淮在南方收尾的時候,京城中又生出了些許風波。
周王和越王繼斷腿後,又被皇帝親口訓斥,算是徹底斷了青雲路。再加上皇帝考較過小兒子們,發現這些小皇子自覺無緣大位,一個個養得比兄長們還廢,便放棄了讓十皇子提前入朝的打算。於是一來二去,原本的小透明吳王,忽然就冒頭了。
皇帝倒也沒有打壓他,實在是兒子們這兩年折損太多,他都有些擔心後繼無人了——漢王雖好,可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意外。就像上次漢王落入冰河,誰能料到,誰又能猜到她還能平安歸來?一次意外得以保全,再來一次就不一定了,總要有個備選。
於是在這周王越王退場,漢王平亂在外的當口,站在朝堂上的吳王忽然就變得萬眾矚目起來。他身邊漸漸圍繞了一群人,但更多的人卻沒急著下註,因為眼見著漢王會是更好的選擇。
事實也證明他們沒有想錯,亂了大半年的南方,漢王去後不過兩三個月,便縷縷有好消息傳回。最近尤甚,眼看著漢王就能平定完整個南方,攜功而回。
觀望多時的朝臣們,漸漸又生了心思,最近送往漢王府的帖子都多了不少。
當然,漢王不在京城,只有王妃帶著小郡主住在王府裏,這些朝臣是不好登門的。可他們有夫人,也有女兒,女眷之間的頻繁來往,自然也代表著某種傾向。
只可惜漢王妃全都拒了,自從漢王離京,她便閉門謝客,直到此時也沒有半分沈不住氣的樣子。
真正沈不住氣的另有其人,比如剛冒頭沒多久的吳王。
……
周王如今已現頹勢,身邊的人陸陸續續都在走,可到底也是風光過一年的皇子,多少積攢了些底蘊出來。因此長史還真得了些旁人不知道的消息,他壓低聲音告訴周王:“吳王最近小動作頻頻。他那側妃原是驍騎營校尉之女,不知殿下可還記得?”
一番對話下來,周王已經清醒了許多,遲鈍的大腦也開始轉動起來。他若有所思:“校尉官職不高,卻是直接掌兵,而且驍騎營是掌管京城防衛的,他想做些什麽?”
長史剛要搭話,就聽周王自己已經說了下去:“都是父皇的兒子,沒有人會對皇位不動心。吳王從前是沒機會,現在就不同了。”說到這裏他苦笑一聲,接著道:“他在朝中受過了追捧,就像當初的我一樣,哪裏還甘心回到從前?可漢王不久將要歸京,所以他想先下手為強!”
這猜測不無道理,或者說更大膽的猜測兩人並不敢想,所以長史也就默認了。
周王卻搖頭:“沒用的,這兩年多少人想要漢王死,可你看她現在不還是活蹦亂跳嗎?我聽聞她其實武藝非凡,在亂軍包圍裏都能殺進殺出,吳王的刺殺又算得了什麽?”
當然,周王想得明白,也不會去提醒吳王。畢竟大家都是兄弟,他又是斷腿又是失勢,已經如此倒黴了,有人能陪著他倒黴的話也挺好。至於倒黴的是截殺的吳王,還是被截殺的漢王,那都無關緊要,反正他現在也算是坐山觀虎鬥了。
……
發現吳王有所異動的人並不止周王,可察覺到這一點的人,多半都默契的保持了緘默——沒辦法,這兩年皇子們鬥得太厲害,墻頭草都倒了兩回了,可一可二總不能再三再四。所以他們決定等這一輪鬥過之後,確定漢王足夠命硬再下註。
當然,也有想提前投誠搏個從龍之功的,便往南方送了消息去提醒。
而這些,高高在上的皇帝卻是半點不知。他習慣了穩坐釣魚臺,看著兒子們你爭我奪,打算等最後再選擇勝利者。直到現在這心態也沒有改變多少,再加上政務繁忙,便不曾關心。
直到元月底,他才將註意力分給了兒子些許,因為漢王上書將要歸京覆命了。
皇帝對此很是高興,南方鬧了快一年了,如今終於平定,他提了大半年的心也終於可以落定了。當下便召了幾個重臣過來,打算商量一下對漢王的封賞。
消息因此傳了出去,很快就傳到了吳王耳中。
吳王臉色陰晴不定,顯然是被周王說中,已經舍不得放下剛到手的權勢了。身旁的側妃擡手輕輕覆上吳王捏緊的拳頭,溫聲細語卻又句句紮心:“殿下可想好了?是等漢王回來,從此俯身聽命?還是奮力一搏,試試為自己搏一個青雲直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方淮在南邊的行動一向秉持著一個宗旨, 那就是簡單除暴但有效。
這一回的宴請自然也不是白費,世家豪族能夠立足百年,自然也不全是傻子。吃夠了教訓, 也看清了漢王的行事準則,甚至得到她親口承認很快就會走, 大家也就捏著鼻子認了。畢竟比起被漢王抓住馬腳鬧得家族覆滅,不過是些陳糧,給也就給了。
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漢王率領的軍隊可謂是高歌猛進, 平亂的進度幾乎跟她們趕路的進度持平了——這時候還能組織起人手, 與朝廷大軍抗衡的人已經很少, 絕大多數難民所求也不過是個溫飽。於是在得知投降漢王之後可以領糧食回家,這些人也就沒了繼續鬧騰的心氣。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甘願如此的, 混亂最能催動人的野心。也有人借著投降的名頭從漢王那裏騙了糧食, 轉頭吃飽了又來攻打她們的。
不過這些人註定討不了好, 朝廷的大軍又哪是缺衣少糧的亂軍能夠抗衡的?
總而言之, 方淮平亂的進度推動得很是順利。她每天都會打開光腦看看日歷,然後記上一筆,趕在小星星周歲宴前回京這件事,也從奢望漸漸變成了可以實現的現實。
……
隨著南方平亂的進度越發順利,越來越多的消息也漸漸送回了京城。
周王府內,長史跨過扔了一地的酒瓶,終於來到了喝得爛醉的周王面前, 低低喚了幾聲。恰好周王這時快要酒醒, 被他這一喊,還真給喊醒了。
他睜開朦朧的醉眼, 盯著人瞧了好一會兒,才認出那是自己的長史。可他一點理會的心思都沒有,轉頭又去找酒,找到了就要往嘴裏灌。長史一看大驚,忙不疊將酒瓶從周王手裏搶了下來:“殿下,殿下您不能再喝了。您已經醉了三天,再喝下去身體可怎麽受得了?”
周王聞言一點沒領情,伸手就要去搶,可惜他本就醉得厲害,又哪裏還能搶得過?當下暴怒,隨手抄起身邊的空酒瓶就沖著長史砸去:“混賬,連你也敢欺負本王了嗎?!”
長史一閃身就躲過了,空酒瓶落在了他身後,“啪”的一聲砸得粉碎。
周王府上的長史從前就是周王的伴讀,主仆相伴也有十數年,關系總比旁人親近些。因此周王的暴怒並沒有嚇到長史,他看著醉醺醺的周王只有擔憂,當下扔了手中的酒就去扶人。料到周王肯定還要鬧,便及時開口說道:“殿下您聽我說,越王今日被禁足了。”
果然,一聽越王倒黴,周王頓時就不鬧了。他猛地轉頭看向長史,醉眼難得有些清明:“你說真的?老八他也被父皇厭棄了?”
長史點頭,頓了頓又道:“越王府的幕僚也被遣散了。”
周王一聽,頓時“哈哈”大笑起來。他是三天前被父皇訓斥的,因為一樁小事,讓所有人看到父皇對他的厭棄。從那之後,原本追隨在他身邊的朝臣迅速散了個幹凈,從前門庭如市的周王府,迅速變得門可羅雀。從那時起,他就知道自己這輩子完了。
然而此刻聽來,越王似乎比他還倒黴。至少父皇只是訓斥了他,並沒有刻意懲罰什麽。但越王就不一樣了,他被禁足,還被遣散了門客,就是徹徹底底的廢棄。
仇人落得如此下場,他又如何不喜?
可告知他這一切的長史卻沒有笑,相反看著大笑的周王,他的眼神中透著些許悲哀。
周王一開始沒發現,可兩人畢竟多年舊識,他笑著笑著沒聽到長史的聲音就覺得不對。於是笑聲漸漸收斂,扭頭看去,就看到了他眼中毫不掩飾的情緒。
這下周王是笑不出來了,他盯著長史,問他:“不好笑嗎?”
長史搖搖頭,總是嘆息一聲,說道:“殿下到現在還沒看出來嗎?越王殿下並不是您的仇人,他與您同病相憐啊。”兩人一起斷了腿,一起被皇帝厭棄,也都不承認沖對方下過手。從前是被憤怒沖昏了頭腦,可現在仔細想想,再看看局勢,又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周王不算聰明,從前只能跟在兄長後面聽命行事。可他也不是真蠢,失意的日子裏也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是他如今已落到這般田地,就算想明白又能如何呢?
他渾渾噩噩,他醉酒度日,他自欺欺人。
可現在長史把這一切都揭破了,周王滿臉麻木,過了好一會兒才問:“你知道是誰下的手?”
周王心裏其實懷疑漢王,因為漢王這兩年著實算得上異軍突起,南下前還從他們表露過野心。現在他和越王都廢了,得利的自然是漢王,她在南邊又有立功,說不定回來就封儲君了。
可長史給出的猜測,卻與他所想截然不同:“我不知,但我猜,可能是吳王。”
*********************************************************
方淮在南方收尾的時候,京城中又生出了些許風波。
周王和越王繼斷腿後,又被皇帝親口訓斥,算是徹底斷了青雲路。再加上皇帝考較過小兒子們,發現這些小皇子自覺無緣大位,一個個養得比兄長們還廢,便放棄了讓十皇子提前入朝的打算。於是一來二去,原本的小透明吳王,忽然就冒頭了。
皇帝倒也沒有打壓他,實在是兒子們這兩年折損太多,他都有些擔心後繼無人了——漢王雖好,可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意外。就像上次漢王落入冰河,誰能料到,誰又能猜到她還能平安歸來?一次意外得以保全,再來一次就不一定了,總要有個備選。
於是在這周王越王退場,漢王平亂在外的當口,站在朝堂上的吳王忽然就變得萬眾矚目起來。他身邊漸漸圍繞了一群人,但更多的人卻沒急著下註,因為眼見著漢王會是更好的選擇。
事實也證明他們沒有想錯,亂了大半年的南方,漢王去後不過兩三個月,便縷縷有好消息傳回。最近尤甚,眼看著漢王就能平定完整個南方,攜功而回。
觀望多時的朝臣們,漸漸又生了心思,最近送往漢王府的帖子都多了不少。
當然,漢王不在京城,只有王妃帶著小郡主住在王府裏,這些朝臣是不好登門的。可他們有夫人,也有女兒,女眷之間的頻繁來往,自然也代表著某種傾向。
只可惜漢王妃全都拒了,自從漢王離京,她便閉門謝客,直到此時也沒有半分沈不住氣的樣子。
真正沈不住氣的另有其人,比如剛冒頭沒多久的吳王。
……
周王如今已現頹勢,身邊的人陸陸續續都在走,可到底也是風光過一年的皇子,多少積攢了些底蘊出來。因此長史還真得了些旁人不知道的消息,他壓低聲音告訴周王:“吳王最近小動作頻頻。他那側妃原是驍騎營校尉之女,不知殿下可還記得?”
一番對話下來,周王已經清醒了許多,遲鈍的大腦也開始轉動起來。他若有所思:“校尉官職不高,卻是直接掌兵,而且驍騎營是掌管京城防衛的,他想做些什麽?”
長史剛要搭話,就聽周王自己已經說了下去:“都是父皇的兒子,沒有人會對皇位不動心。吳王從前是沒機會,現在就不同了。”說到這裏他苦笑一聲,接著道:“他在朝中受過了追捧,就像當初的我一樣,哪裏還甘心回到從前?可漢王不久將要歸京,所以他想先下手為強!”
這猜測不無道理,或者說更大膽的猜測兩人並不敢想,所以長史也就默認了。
周王卻搖頭:“沒用的,這兩年多少人想要漢王死,可你看她現在不還是活蹦亂跳嗎?我聽聞她其實武藝非凡,在亂軍包圍裏都能殺進殺出,吳王的刺殺又算得了什麽?”
當然,周王想得明白,也不會去提醒吳王。畢竟大家都是兄弟,他又是斷腿又是失勢,已經如此倒黴了,有人能陪著他倒黴的話也挺好。至於倒黴的是截殺的吳王,還是被截殺的漢王,那都無關緊要,反正他現在也算是坐山觀虎鬥了。
……
發現吳王有所異動的人並不止周王,可察覺到這一點的人,多半都默契的保持了緘默——沒辦法,這兩年皇子們鬥得太厲害,墻頭草都倒了兩回了,可一可二總不能再三再四。所以他們決定等這一輪鬥過之後,確定漢王足夠命硬再下註。
當然,也有想提前投誠搏個從龍之功的,便往南方送了消息去提醒。
而這些,高高在上的皇帝卻是半點不知。他習慣了穩坐釣魚臺,看著兒子們你爭我奪,打算等最後再選擇勝利者。直到現在這心態也沒有改變多少,再加上政務繁忙,便不曾關心。
直到元月底,他才將註意力分給了兒子些許,因為漢王上書將要歸京覆命了。
皇帝對此很是高興,南方鬧了快一年了,如今終於平定,他提了大半年的心也終於可以落定了。當下便召了幾個重臣過來,打算商量一下對漢王的封賞。
消息因此傳了出去,很快就傳到了吳王耳中。
吳王臉色陰晴不定,顯然是被周王說中,已經舍不得放下剛到手的權勢了。身旁的側妃擡手輕輕覆上吳王捏緊的拳頭,溫聲細語卻又句句紮心:“殿下可想好了?是等漢王回來,從此俯身聽命?還是奮力一搏,試試為自己搏一個青雲直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