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庭萬舞 有力如虎
關燈
小
中
大
公庭萬舞有力如虎
奉羲身死後,大魏平定十數年,如今又動蕩起來了。
今晨太上皇一連看了二十道奏疏,除開第一道奏朝陽公主攻占多城,將倉稟糧米盡奪而去,其餘全都是奏寇盜反叛的情形。
外有朝陽兵兇戰危,內有群盜蜂起相應,太上皇既驚且怒,一下摔了奏疏,聲音森森然:“朝陽欲成大事,不顧民生,好手段!”
他認定是朝陽公主煽動了各地賊寇,在太子出發後,再度降下一道聖旨:封項知歸為虎威將軍,令掌二十萬大軍隨其綏靖善後,征剿群盜,安輯萬民;待趕赴塞北邊境,再與太子殿下協同聲勢,平息公主的叛亂。
虎符剖作兩半,並鑄印一同送來,項知歸奉旨領命,預備三日後揮師出征。
臨行前夕,大軍照例在校場上列陣操演,等待項將軍的檢閱。
主將未到場之時,甲馬不馳驟,金鼓不亂鳴,每一個戰士都全副武裝,目露剛毅,屏聲斂氣,宛如靜穆的兵俑。
黎明曙色中,項將軍一步步走至臺上。
這些年他不停地嚴厲地磨煉自己,已然從風流少年長成一名頗受擁戴的青年將領,白銀鎧甲配著皎雪驄馬,雙眸炯炯似朗星,顧盼之際,極有威勢,周身一輪輪光芒紮得人眼目發痛。
霎時間,整個校場的人都昂奮起來了。
將軍一揮令旗,廣場上響起第一次角聲,步兵執持器械,騎兵翻身上馬,同時分散而立。
步兵齊齊發出“謔”的一吼,聲勢大壯,一排排地正步走過去;騎兵隨從兩旁,座下的馬異常精神,豪邁而又剽悍。
兵士們凝神貫註,看令旗所指處,便向某處轉身。兩旗交叉,則合並為一隊;兩旗分開,則一隊分散為兩隊。每一次前進,始終以六步七步的距離為準,從容不迫,進止有節,真是應了兵書上所描述的場景:“六步七步而止齊,六伐七伐而止齊。”
圍著校場走過一周,回到原來的起點。
第二次角聲,步兵懷抱幹戈,蹲跪於地,做出潛伏備戰的姿勢。隨後擊鼓為號,步兵一排排地奮起,假裝來到了敵人面前,三次吶喊,三次擊剌;騎兵也從兩邊躍出,左右交替作掩殺狀,顯得格外勇猛。
又一聲令下,方肅容立定。
項知歸居高俯瞰著自家麾下的堂堂之陣,整整之旗,驕傲之情溢於言表——訓練重在平時啊。
副將則鳴一臉猶豫,大著膽子向他吐露疑問:“項老將軍乃前朝舊臣,而將軍是項家之子,為何今日卻要替元氏出征、討伐昔年舊主之胤?”
將軍置若罔聞,乘馬在兵陣中巡行一圈,嗓音慷慨激昂,令人為之震撼:
“諸軍,持爾金戈,縛爾鐵馬,請聽我一言。
“古人曾雲:‘以仁為本,以義治之,之謂正。正不獲意則權。權出於戰,不出於中人。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前朝奉氏,奢侈無度,暴虐百姓,聖上惟替天行道而矣,神器更易,歸於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如今,前朝餘孽竟敢謀反作惡,致使朝野不寧,行邪僻,背正理,天必斷絕其命。望列位與我並肩作戰,以平北荒,報效天子!”
將軍緩緩按轡,回到了高臺上,“功成之日,我當為列位求賞於朝。若是諸軍中有人戰而旋踵,恇怯不前,我亦必親將此人戮殺於市,赦不妄下!”
兵士把戈矛點地,共同響應,鼓鼙聲亦沖天而起。
廣場上沸騰起來的時候,項知歸勒馬停步,冷冷地瞟了則鳴一眼:“作為項家之將,只需要牢記兩件事:一是保家衛國,二是安民和眾。奉氏無德,不能體察疾苦,元氏取而代之,皆順天心人望;我尊陛下聖智賢明,故俯首聽命,萬死不辭——你以後,休要再問這種蠢笨的問題。”
則鳴驚得背上冷汗涔涔,低頭稱是。
次晨,元軍陸續進發,一路北上,數十郡城皆漸次平定,太子所率的前軍卻一去無蹤。
第三天,項知歸收到一封來自上都的秘密信件,愕然得知元睢的先遣部隊已為叛軍所俘,現下生死不明的惡耗。
他頓時怒不可遏,按照朝廷計劃,應該先除賊安民,再北上到邊塞,未料叛軍先一步劫走了元睢,這絕對是一種眾目昭彰的挑釁。
元睢是太子,是大哥,出於對其安危考慮,項知歸恨不得脅下生翼飛往前線,然而元睢當時為了趕路支援,走的只是一線,項知歸此次卻要數線並行,剿匪量自然比元睢多得多,他累於整軍行動遲緩,加上沿途目睹村莊遭到盜賊洗劫的慘狀,心中又委實不忍棄置。
思量一夜,次日作出決定,擊鼓升帳宣令:全軍如前保護百姓,他自己則抽調本部的三千騎兵率先向北方進發。
眾人驚駭莫名,以為將軍求勝心切,紛紛諫勸起來:“雁門關地遠山險,百萬軍聲勢浩大,將軍切勿一時沖動,掉以輕心;不如照著既定計劃,一路綏靖而去。何況今時盜賊猖獗,百姓處於塗炭之中,將軍豈能狠心不顧啊?”
項知歸皺了皺眉,太子被俘一事,由叛軍一方修書與太上皇,太上皇再暗暗轉述於己,為免軍心動蕩,不便告諸於眾,於是專斷地擺擺手:“爾等留在此地剿賊,蕩平巢藪,撫恤百姓,盡量跟進即可。”
他唰一下拔出玉龍劍,橫於身前,傲然站立起來,“諸位放心,諒叛軍百萬螻蟻,如何抵得過我三千貔貅?”
項知歸年紀輕輕享有盛名,正因他在軍中戰功第一,次次都是險兵出戰,從無敗績。
如此一切安排妥當,無人質疑,他將步兵大隊撇在後頭,自領三千鐵騎,星夜趕赴戰場。
……
塞上邊境,項知歸一眾緊急抵達北部莽野,已是日暮時分。
他們歇至三更天,趁著月黑風高,對當地駐紮的少量叛軍發起了突襲。一夜之間,敵營內部被清剿殆盡,血水堪堪漫過馬蹄。
安撫了邊鎮民眾,項知歸下令就地屯紮,往後每一日都拔寨前進。這支騎軍分作前拒一隊、左右角二隊,各個腰懸長刀,背挎弓箭,成群馳騁在廣袤原野上,兵雄姿驕,勢不可擋。
他們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頻頻出擊叛軍零散的分支,將其蔓延的勢力一直逼回巢穴裏。將軍帶頭廝殺,士卒一往無前,上下同心每戰每捷,如此逐一收覆了雁門關之南的失地。
朝陽公主果真怒火填膺,親自領戰,以振兵威,出軍與項知歸會戰於塞北無果林。
項知歸正盼著這一次交鋒,擒捉公主,才有機會逼問大哥的下落。他聽聞公主這次發兵十萬,雙方勢力懸殊,恐怕出征不利,提前潛在途中一處喚作逐鹿的山谷中。
次日,看得叛軍往這邊步來,頂盔一簇紅纓,望之耀目如火。
高崗上,一排排人馬卷旗束甲,藏匿著蹤影。
項知歸手按玉龍,俯瞰下方螻蟻一般前行的敵群,腦海裏浮現出書上對此地的記載:逐鹿谷,兩邊山夾著中間一條路,遠遠望去,前狹後闊。傳聞山人為了捕一只鹿,追入此谷,隨後人鹿俱沒,有進無出。
待叛軍過了一大陣,他揮手示意,兩邊軍卒紛紛解下長弓,把點燃的箭搭上弦,蓄力往地面射下來!
聽得弓弦齊鳴,叛軍中有人仰面尋找,眼見陣陣火光自空中錯落交墜,登時鬼一樣號叫起來:“敵襲!有敵襲!”
數以千計的火箭颼颼下落,沒有刻意地瞄準敵人——谷裏疏疏生長著一些雜草和灌木叢,事先被項軍藏好了硫磺焰硝,火箭躥向地面,作出如雷如虎的聲音,所到處皆燎著起來。塞北氣候幹燥且多大風,風趁火的勢,火仗風的威,山谷裏很快就烈焰橫飛慘嚎連連。
項知歸眼神冷定,再一揮手,兵卒們把長弓挎上身,整齊地掉轉馬頭沿著山路往下奔去。
項家騎軍配備的戰馬都是精心篩選出來的名種,膘肥體壯,天性勇毅。當成群戰馬在塵霧漸散的谷尾出現的那一剎,叛軍不勝駭惶,料知中計,嚇得慌慌張張向前推搡,腳下冒煙突火、踐踏著同僚的屍體,欲要竭力沖出那道發亮的谷口。
白衣將領一聲令下,群馬立刻發起追逐,鐵蹄碰撞出隆隆的聲響,恐怖地逼近過來。戰馬速度比叛軍要快得多,項騎在山谷裏施展不開,便故意控著戰馬慢速,貼近叛軍的尾部,似乎是驅趕羊群一般。
項知歸救主心切,知道要找大哥必須拿下公主,眼睛一開始就四處搜尋——她在哪兒?
“不要慌亂!保持陣型撤出谷口!”
山脊上激起大片塵霾,轟轟沖下一支小隊叛軍,一色的黑甲黑胄,當中卻聳起一頂大紅幡幢傘蓋,傘蓋下赫然是一名女將!
在這裏啊。
項知歸略一閃眼,意識到公主也是往山脊上行走,難道她也想將自己一軍?
還好自己下手快,公主還未來到,他的火箭已經把她的軍隊撕開了一條口子。
思緒閃電間,他徑直朝著她飛馬橫劍而來!
當下項騎向這支突然沖出的叛軍一通亂射,公主身中了兩支亂箭,甲胄上冒著火苗,猶在竭力指揮,試圖讓隊伍有序地從谷口撤離。驀然回首,項知歸的劍鋒就逼到了近前,她急忙舉起雙劍交叉格擋,兩枚朱紅劍穗一下激迸飆騰,劃出迷亂的弧線——
項知歸一個眼錯,公主身邊的魁偉儀衛大喝一聲,掄動他那雙肌肉虬結的臂膊,將手擎的巨大傘蓋向項知歸猛劈了下來。這紅羅銅鳳首並且綴著累累金穗的傘蓋,高八丈一尺,重五十斤,砸落下來甚至發出遒勁的風聲!
說時遲,那時快,項知歸著驚之下,勒馬回退半步,一劍橫向傘蓋,紅羅瞬然開裂兩半,他再一劍割斷儀衛咽喉,短暫之間,儀衛面露恐怖神色,捂著汨汨流血的咽喉,倒斃下馬。
公主冷著臉,目睹儀衛喪命,掌中雙劍又刁鉆地纏了上來!
這傳說中的巾幗戰將果真名副其實,雙劍比單劍更難練,何況是長穗雙劍。穗有兩種,短穗是純粹的裝飾,長穗則兼具實用性,可以迷惑視線,暗藏銳器等等;雙劍註重身體協調,步走正,臂掄圓,公主身坐馬上,僅靠腰部運轉和腕部發力,劍勢卻依舊連貫,足見其功底深厚。
她將劍藏於穗裏,朱紅交飛,上下翾翻,奉兵瞅見她亮出劍穗,紛紛都退避三尺。長穗在空中蜿蜒流動,乘人不備,穗中出劍,殺機逼臨——普通人被她一刺,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但不幸項知歸同樣學劍,她的劍只有第一下亮出劍穗的時候晃了他眼睛,之後在他眼裏根本藏不住。劍道基礎同出一宗,無論她以劍首領穗或是劍尖領穗,劍法與穗法均有著清晰的路線軌跡,只看她手部動作,便知劍到哪裏了。
項知歸一心生擒,所出路數俱點到為止;公主只顧搶攻,竟不格擋對方來招,一姿一式極其狠辣,全然不吝惜性命。雙方的搏殺猶如一場劍鋒上的舞蹈,觀者心驚肉顫。
兩人戰十數合,各自退開一丈,盯著對方,緩緩調整氣息。
項知歸微露不悅,正苦思冥想如何拿下,公主調息已畢,陡然嗔叱一聲:“亂臣賊子,其罪當誅!”
她左肘屈至腰側,第一劍忽然向項知歸右肩刺來,項知歸迅速舉劍一架開,他彼時未完全回神,不過本能地擋了一下,又因前面戰了十數合的習慣,預備提劍去攔左肩,孰料她右腕突然短促有力地擡起,使劍尖急速向下啄,第二劍猛然刺進了項知歸的胸膛!
自來長穗之劍的動勢,均為連貫的線性,而非頓挫的點狀,想必她調息之時便已謀定了這雖險卻能勝的一擊!
項知歸猝不及防,生生承受了這一擊,震得人馬都後退了兩三步,他胸前以絲繩懸著一枚護心鏡,饒是如此防禦,心臟竟也有一剎停跳。
公主為卸這一劍之力,晃手甩穗,自上而下插回劍鞘中,她神情也很不自然,仿佛嫌棄那一劍不夠美觀似的,蹙了蹙眉,趁此際,毫不猶疑地勒轉馬頭逃走。
項知歸捂著胸膛,眼角微微抽搐,這公主恁地大力,口中斷然喝命:“站住!”
項軍且戰且進,奉軍且戰且退,雙方拉扯間就出到了谷口。
谷口較為狹窄,奉氏的步軍容易穿過,項氏的騎軍一時卻難以擁擠過來。
由於方才的纏鬥,公主已經落後在隊尾,眼看自家隊伍即將拋撇項兵了,一出谷口,便是無數逃生之路,她駕馬回頭去看項知歸,臉上作出了一抹嘲弄的冷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奉羲身死後,大魏平定十數年,如今又動蕩起來了。
今晨太上皇一連看了二十道奏疏,除開第一道奏朝陽公主攻占多城,將倉稟糧米盡奪而去,其餘全都是奏寇盜反叛的情形。
外有朝陽兵兇戰危,內有群盜蜂起相應,太上皇既驚且怒,一下摔了奏疏,聲音森森然:“朝陽欲成大事,不顧民生,好手段!”
他認定是朝陽公主煽動了各地賊寇,在太子出發後,再度降下一道聖旨:封項知歸為虎威將軍,令掌二十萬大軍隨其綏靖善後,征剿群盜,安輯萬民;待趕赴塞北邊境,再與太子殿下協同聲勢,平息公主的叛亂。
虎符剖作兩半,並鑄印一同送來,項知歸奉旨領命,預備三日後揮師出征。
臨行前夕,大軍照例在校場上列陣操演,等待項將軍的檢閱。
主將未到場之時,甲馬不馳驟,金鼓不亂鳴,每一個戰士都全副武裝,目露剛毅,屏聲斂氣,宛如靜穆的兵俑。
黎明曙色中,項將軍一步步走至臺上。
這些年他不停地嚴厲地磨煉自己,已然從風流少年長成一名頗受擁戴的青年將領,白銀鎧甲配著皎雪驄馬,雙眸炯炯似朗星,顧盼之際,極有威勢,周身一輪輪光芒紮得人眼目發痛。
霎時間,整個校場的人都昂奮起來了。
將軍一揮令旗,廣場上響起第一次角聲,步兵執持器械,騎兵翻身上馬,同時分散而立。
步兵齊齊發出“謔”的一吼,聲勢大壯,一排排地正步走過去;騎兵隨從兩旁,座下的馬異常精神,豪邁而又剽悍。
兵士們凝神貫註,看令旗所指處,便向某處轉身。兩旗交叉,則合並為一隊;兩旗分開,則一隊分散為兩隊。每一次前進,始終以六步七步的距離為準,從容不迫,進止有節,真是應了兵書上所描述的場景:“六步七步而止齊,六伐七伐而止齊。”
圍著校場走過一周,回到原來的起點。
第二次角聲,步兵懷抱幹戈,蹲跪於地,做出潛伏備戰的姿勢。隨後擊鼓為號,步兵一排排地奮起,假裝來到了敵人面前,三次吶喊,三次擊剌;騎兵也從兩邊躍出,左右交替作掩殺狀,顯得格外勇猛。
又一聲令下,方肅容立定。
項知歸居高俯瞰著自家麾下的堂堂之陣,整整之旗,驕傲之情溢於言表——訓練重在平時啊。
副將則鳴一臉猶豫,大著膽子向他吐露疑問:“項老將軍乃前朝舊臣,而將軍是項家之子,為何今日卻要替元氏出征、討伐昔年舊主之胤?”
將軍置若罔聞,乘馬在兵陣中巡行一圈,嗓音慷慨激昂,令人為之震撼:
“諸軍,持爾金戈,縛爾鐵馬,請聽我一言。
“古人曾雲:‘以仁為本,以義治之,之謂正。正不獲意則權。權出於戰,不出於中人。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前朝奉氏,奢侈無度,暴虐百姓,聖上惟替天行道而矣,神器更易,歸於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如今,前朝餘孽竟敢謀反作惡,致使朝野不寧,行邪僻,背正理,天必斷絕其命。望列位與我並肩作戰,以平北荒,報效天子!”
將軍緩緩按轡,回到了高臺上,“功成之日,我當為列位求賞於朝。若是諸軍中有人戰而旋踵,恇怯不前,我亦必親將此人戮殺於市,赦不妄下!”
兵士把戈矛點地,共同響應,鼓鼙聲亦沖天而起。
廣場上沸騰起來的時候,項知歸勒馬停步,冷冷地瞟了則鳴一眼:“作為項家之將,只需要牢記兩件事:一是保家衛國,二是安民和眾。奉氏無德,不能體察疾苦,元氏取而代之,皆順天心人望;我尊陛下聖智賢明,故俯首聽命,萬死不辭——你以後,休要再問這種蠢笨的問題。”
則鳴驚得背上冷汗涔涔,低頭稱是。
次晨,元軍陸續進發,一路北上,數十郡城皆漸次平定,太子所率的前軍卻一去無蹤。
第三天,項知歸收到一封來自上都的秘密信件,愕然得知元睢的先遣部隊已為叛軍所俘,現下生死不明的惡耗。
他頓時怒不可遏,按照朝廷計劃,應該先除賊安民,再北上到邊塞,未料叛軍先一步劫走了元睢,這絕對是一種眾目昭彰的挑釁。
元睢是太子,是大哥,出於對其安危考慮,項知歸恨不得脅下生翼飛往前線,然而元睢當時為了趕路支援,走的只是一線,項知歸此次卻要數線並行,剿匪量自然比元睢多得多,他累於整軍行動遲緩,加上沿途目睹村莊遭到盜賊洗劫的慘狀,心中又委實不忍棄置。
思量一夜,次日作出決定,擊鼓升帳宣令:全軍如前保護百姓,他自己則抽調本部的三千騎兵率先向北方進發。
眾人驚駭莫名,以為將軍求勝心切,紛紛諫勸起來:“雁門關地遠山險,百萬軍聲勢浩大,將軍切勿一時沖動,掉以輕心;不如照著既定計劃,一路綏靖而去。何況今時盜賊猖獗,百姓處於塗炭之中,將軍豈能狠心不顧啊?”
項知歸皺了皺眉,太子被俘一事,由叛軍一方修書與太上皇,太上皇再暗暗轉述於己,為免軍心動蕩,不便告諸於眾,於是專斷地擺擺手:“爾等留在此地剿賊,蕩平巢藪,撫恤百姓,盡量跟進即可。”
他唰一下拔出玉龍劍,橫於身前,傲然站立起來,“諸位放心,諒叛軍百萬螻蟻,如何抵得過我三千貔貅?”
項知歸年紀輕輕享有盛名,正因他在軍中戰功第一,次次都是險兵出戰,從無敗績。
如此一切安排妥當,無人質疑,他將步兵大隊撇在後頭,自領三千鐵騎,星夜趕赴戰場。
……
塞上邊境,項知歸一眾緊急抵達北部莽野,已是日暮時分。
他們歇至三更天,趁著月黑風高,對當地駐紮的少量叛軍發起了突襲。一夜之間,敵營內部被清剿殆盡,血水堪堪漫過馬蹄。
安撫了邊鎮民眾,項知歸下令就地屯紮,往後每一日都拔寨前進。這支騎軍分作前拒一隊、左右角二隊,各個腰懸長刀,背挎弓箭,成群馳騁在廣袤原野上,兵雄姿驕,勢不可擋。
他們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頻頻出擊叛軍零散的分支,將其蔓延的勢力一直逼回巢穴裏。將軍帶頭廝殺,士卒一往無前,上下同心每戰每捷,如此逐一收覆了雁門關之南的失地。
朝陽公主果真怒火填膺,親自領戰,以振兵威,出軍與項知歸會戰於塞北無果林。
項知歸正盼著這一次交鋒,擒捉公主,才有機會逼問大哥的下落。他聽聞公主這次發兵十萬,雙方勢力懸殊,恐怕出征不利,提前潛在途中一處喚作逐鹿的山谷中。
次日,看得叛軍往這邊步來,頂盔一簇紅纓,望之耀目如火。
高崗上,一排排人馬卷旗束甲,藏匿著蹤影。
項知歸手按玉龍,俯瞰下方螻蟻一般前行的敵群,腦海裏浮現出書上對此地的記載:逐鹿谷,兩邊山夾著中間一條路,遠遠望去,前狹後闊。傳聞山人為了捕一只鹿,追入此谷,隨後人鹿俱沒,有進無出。
待叛軍過了一大陣,他揮手示意,兩邊軍卒紛紛解下長弓,把點燃的箭搭上弦,蓄力往地面射下來!
聽得弓弦齊鳴,叛軍中有人仰面尋找,眼見陣陣火光自空中錯落交墜,登時鬼一樣號叫起來:“敵襲!有敵襲!”
數以千計的火箭颼颼下落,沒有刻意地瞄準敵人——谷裏疏疏生長著一些雜草和灌木叢,事先被項軍藏好了硫磺焰硝,火箭躥向地面,作出如雷如虎的聲音,所到處皆燎著起來。塞北氣候幹燥且多大風,風趁火的勢,火仗風的威,山谷裏很快就烈焰橫飛慘嚎連連。
項知歸眼神冷定,再一揮手,兵卒們把長弓挎上身,整齊地掉轉馬頭沿著山路往下奔去。
項家騎軍配備的戰馬都是精心篩選出來的名種,膘肥體壯,天性勇毅。當成群戰馬在塵霧漸散的谷尾出現的那一剎,叛軍不勝駭惶,料知中計,嚇得慌慌張張向前推搡,腳下冒煙突火、踐踏著同僚的屍體,欲要竭力沖出那道發亮的谷口。
白衣將領一聲令下,群馬立刻發起追逐,鐵蹄碰撞出隆隆的聲響,恐怖地逼近過來。戰馬速度比叛軍要快得多,項騎在山谷裏施展不開,便故意控著戰馬慢速,貼近叛軍的尾部,似乎是驅趕羊群一般。
項知歸救主心切,知道要找大哥必須拿下公主,眼睛一開始就四處搜尋——她在哪兒?
“不要慌亂!保持陣型撤出谷口!”
山脊上激起大片塵霾,轟轟沖下一支小隊叛軍,一色的黑甲黑胄,當中卻聳起一頂大紅幡幢傘蓋,傘蓋下赫然是一名女將!
在這裏啊。
項知歸略一閃眼,意識到公主也是往山脊上行走,難道她也想將自己一軍?
還好自己下手快,公主還未來到,他的火箭已經把她的軍隊撕開了一條口子。
思緒閃電間,他徑直朝著她飛馬橫劍而來!
當下項騎向這支突然沖出的叛軍一通亂射,公主身中了兩支亂箭,甲胄上冒著火苗,猶在竭力指揮,試圖讓隊伍有序地從谷口撤離。驀然回首,項知歸的劍鋒就逼到了近前,她急忙舉起雙劍交叉格擋,兩枚朱紅劍穗一下激迸飆騰,劃出迷亂的弧線——
項知歸一個眼錯,公主身邊的魁偉儀衛大喝一聲,掄動他那雙肌肉虬結的臂膊,將手擎的巨大傘蓋向項知歸猛劈了下來。這紅羅銅鳳首並且綴著累累金穗的傘蓋,高八丈一尺,重五十斤,砸落下來甚至發出遒勁的風聲!
說時遲,那時快,項知歸著驚之下,勒馬回退半步,一劍橫向傘蓋,紅羅瞬然開裂兩半,他再一劍割斷儀衛咽喉,短暫之間,儀衛面露恐怖神色,捂著汨汨流血的咽喉,倒斃下馬。
公主冷著臉,目睹儀衛喪命,掌中雙劍又刁鉆地纏了上來!
這傳說中的巾幗戰將果真名副其實,雙劍比單劍更難練,何況是長穗雙劍。穗有兩種,短穗是純粹的裝飾,長穗則兼具實用性,可以迷惑視線,暗藏銳器等等;雙劍註重身體協調,步走正,臂掄圓,公主身坐馬上,僅靠腰部運轉和腕部發力,劍勢卻依舊連貫,足見其功底深厚。
她將劍藏於穗裏,朱紅交飛,上下翾翻,奉兵瞅見她亮出劍穗,紛紛都退避三尺。長穗在空中蜿蜒流動,乘人不備,穗中出劍,殺機逼臨——普通人被她一刺,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但不幸項知歸同樣學劍,她的劍只有第一下亮出劍穗的時候晃了他眼睛,之後在他眼裏根本藏不住。劍道基礎同出一宗,無論她以劍首領穗或是劍尖領穗,劍法與穗法均有著清晰的路線軌跡,只看她手部動作,便知劍到哪裏了。
項知歸一心生擒,所出路數俱點到為止;公主只顧搶攻,竟不格擋對方來招,一姿一式極其狠辣,全然不吝惜性命。雙方的搏殺猶如一場劍鋒上的舞蹈,觀者心驚肉顫。
兩人戰十數合,各自退開一丈,盯著對方,緩緩調整氣息。
項知歸微露不悅,正苦思冥想如何拿下,公主調息已畢,陡然嗔叱一聲:“亂臣賊子,其罪當誅!”
她左肘屈至腰側,第一劍忽然向項知歸右肩刺來,項知歸迅速舉劍一架開,他彼時未完全回神,不過本能地擋了一下,又因前面戰了十數合的習慣,預備提劍去攔左肩,孰料她右腕突然短促有力地擡起,使劍尖急速向下啄,第二劍猛然刺進了項知歸的胸膛!
自來長穗之劍的動勢,均為連貫的線性,而非頓挫的點狀,想必她調息之時便已謀定了這雖險卻能勝的一擊!
項知歸猝不及防,生生承受了這一擊,震得人馬都後退了兩三步,他胸前以絲繩懸著一枚護心鏡,饒是如此防禦,心臟竟也有一剎停跳。
公主為卸這一劍之力,晃手甩穗,自上而下插回劍鞘中,她神情也很不自然,仿佛嫌棄那一劍不夠美觀似的,蹙了蹙眉,趁此際,毫不猶疑地勒轉馬頭逃走。
項知歸捂著胸膛,眼角微微抽搐,這公主恁地大力,口中斷然喝命:“站住!”
項軍且戰且進,奉軍且戰且退,雙方拉扯間就出到了谷口。
谷口較為狹窄,奉氏的步軍容易穿過,項氏的騎軍一時卻難以擁擠過來。
由於方才的纏鬥,公主已經落後在隊尾,眼看自家隊伍即將拋撇項兵了,一出谷口,便是無數逃生之路,她駕馬回頭去看項知歸,臉上作出了一抹嘲弄的冷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