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子請纓
關燈
小
中
大
豎子請纓
過了年關與上元節, 啟了新朝,這君臣二人才算又打了照面。
謝禎向來冷面寡言,如今更沈寂如山, 並無什麽緊要之事稟報。鐘離遙則是微笑如故,勤勤懇懇的回應著這幫朝臣無關緊要的上奏。
這日朝上, 他給房允賜了婚,也算開年朝中添點喜氣。再有一樣,朝中常議之事,先皇曾撤了‘居舍史官’的職位,如今當恢覆過來。這職務能起到幾分監督美言之用, 因而人人想推舉個近臣。
“先皇既撤了, 如今又何必再添?”鐘離遙笑, “再者,諸位這人選尚不能統一,不如再斟酌幾日, 讓朕的禦筆舍人先辛苦代之, 作這事務, 如何?”
百官勉強認同,只有被點名的禦筆舍人還懵懂著,突如其來的喜事丟在眼前, 他收到同僚的提醒,忙跪出來聆詔謝恩, 正是那忠直的徐家大公子, 徐正凜。
“另有一樣,張公禁足期已滿, 不知君主有何打算?”
鐘離遙心中清明,知道這幫人迫不及待等著替他求情, 便反其道而行之,並不提勾連一岔,只驚訝道,“當時削了張公一級,禁足期既滿,依據而行便是。”
果然,一眾面面相覷。
有人出聲,言辭還算委婉,“如今宮中內外,流言蜚語漫天,聞說張公與罪臣鐘離啟未免有所勾連,為謹慎起見,還請君主徹查之後,再做定奪,若是誣告,也好還張公清白。”
馮賢安道,“這等傳言...可有證據?若無證據,未免牽強。再者...鐘離啟的謀逆之罪還未有定論,如今牽連張公,多少有失偏頗。”
鐘離遙看了馮賢安一眼,冷淡的笑道,“馮卿所言甚是,那蘭慶三年來賦稅政事一塌糊塗,如今,便擄去樊申總督之職,由張公代之罷。太史之職向來以“禮法”為重,實在不可馬虎,如此也是護慰張公,免受流言中傷。”
馮賢安略一思量,便進言道,“聖主仁德、顧慮周全,可這太史一職,恐怕無人能....”
“你可是說,朕的滿堂賢士,無一人可用啊?”
鐘離遙見他惶恐跪下,認錯告饒,一時笑出聲來,“也罷,張公清白之前,太史一職,空懸以待之,如何?”
一眾張愈的擁躉者感天謝地,清流一派則滿心不甘,互相之間都難得看到這位新君妥協的一面,不由心中犯嘀咕:新君幾時怯懦無能起來了?
君主微笑如春水,並不以為意,除了杜列之外,又升了程文堅、周長文、陳士元三人,代理行各項禮法之事,品銜最高也不過五品,因此大家並無異議。
此間,尚且無有人知,不過幾年,太史便化為虛職,空懸而無用,因這四人的安排,實際的權柄早已瓜分幾處,再幾年,又撤了品銜,“太史公”便全成了一番美名。
鐘離啟的事兒,君主算是按下不提,只感慨了幾句,“此乃朕之胞弟,律司府當認真徹查,此期間不可有一分怠慢。”
群臣深感君主仁德,感念同胞之情,聖明之外竟有幾分守成之態勢。可若說當真憐惜,謝禎削其指之事,君主又只字不提、片語不怪,還去將軍府過了逐除。總結來說,想必是更歡喜眼前這個手握兵權的“外姓弟弟”。
見眾人說罷這事,趙固方又提報開年之“銀錢年紀”。
前文提過,太保之兩項要務中,便有一項是財政之事。
財政有司會一位及副使兩位,對國家財務盈虧收支作“月計歲會”,也叫“銀錢月紀”,並最終整理成“銀錢年紀”,然後上稟太保審核過目,再交由丞相批覆總數,才能再報事項與數目與君主。
如今,丞相告病,遲遲不歸,萬事便俱以仰賴君主了。
司會為四品,下設司書、職內、職歲、職幣四職,各轄一處。
司書掌管賬簿;職內掌管收入;職幣掌管結餘。
而職歲一職,掌管財務支出,如今正由葉春和所任,均是從五品銜。
此職銜看似無有大用,然所有賬目支出批覆都需他來點頭,十分關鍵,且執有“職歲印”,撥付時需扣章手書、再叩私印,方能遣出銀錢去。
以葉春和今日之手,可謂是握盡了終黎朝內外每一粒銅板兒,縱是後代的石崇來了,恐怕也要低眉作小。然他低調,又一聞說是房家幕僚舉薦入太學,再者,高門富庶者,也不在少數,一時並不見有什麽緊要。
另有一條,是因各項銀錢、民間流轉,不等入了國庫,先進了各家高門的褲腰裏。別說惦記朝中銀錢,不反過來被君主惦記上,便算是燒了高香。
今日朝中趙固遞了冊子,君主便順理成章的收下,只略觀摩一眼,便開始嘆息,“年紀所錄的各項收支,算不上大數目,然怎的每年愈虧呢?”
其餘人一看勢頭不對,紛紛提議,“不如提高賦稅,以充盈國庫?”
“不可——近年因戰事而征募兵士,民間有苦難言,倒不如減少軍務支出,實為善事。”
“南方每年駐守兵務支出十幾萬數,不如改回舊制,依然由各州府自治管理。如此一來,也減輕國庫壓力與治理難度。”
“不可——如今兵士駐守此處,顯見成效,每年稅賦實繳富庶,更何況,南方乃重要屏障,怎麽輕易假他人之手?”
“不如提高商賈賦稅,此一流可積累——”
“商賈不似耕民,常往來遷移,如何管理賦稅——大人未免說笑....”
群臣吵的不可開交,君主笑的雲淡風輕,謝禎聽得莫名其妙,徐正扉卻冒出頭來,施施然一禮正色道,“臣有一計,可解國庫之難題。”
“哦?”鐘離遙笑笑,“說來與朕聽聽。”
“開放經濟往來,和鄰國做生意,一邊打一邊做,一邊繳了商賈的腰牌,編入商社,此其一。”
眾臣皺起眉來,嗤笑看他。
“收海鹽與鍛造二樣,統一衙署來管理,和天下人做買賣,此其二。”
眾臣呵聲,臉上的笑容漸漸淡了。
“改田地賦稅,按畝數實計,三千以上收歸朝廷所有,再撥付耕民,與朝廷二分;改人口賦稅,按主仆實計,盡數繳納,此二樣不入州府,直入國庫,每年按州府提交的“年紀”賬目核對撥付。”徐正凜笑的人畜無害,“這首年——可由州府盈餘先墊付,朝廷先賒著——畢竟嘛,君主您這點面子,諸位大人肯定還是要給的,此其三。”
眾臣大驚失色,怒目而視,喝他住口!
前兩條還算好理解,這第三條可了不得。
往常,耕民只有耕的份兒,土地都在權貴高門手裏,按畝數實計,就得清點,自此賦稅那就得自掏腰包,這可了不得了!不僅如此,田畝三千以上收歸朝廷,耕民種,朝廷收益,直接把這幫權貴踢出門去,更了不得了!
再有人頭稅,仆子人口買賣,向來不算在內的。若按主仆實計,那偌大的府中,哪家權貴高門沒有千百個仆子伺候著,這哪是充盈國庫,分明是殺人越貨、謀人錢財!
再有銀錢入庫,再撥付州府——那油水刮得可算是一幹二凈了,哪裏還有活路,用不了幾年,這幫權貴的腰包就癟下去了!
“啊呀呀呀——小兒胡言!”
徐正扉一臉無辜,看著這幫老頭翹著胡子瞪他,忙往桌案裏縮了縮,“田地和人頭的賦稅與諸位大人有何相幹?這等充盈國庫的好事,為何如此憤憤然啊。”
“胡言亂語!如此荒唐,實在有失體統。那仆子怎麽能跟主子一樣算人頭稅呢?”
“仆子也是人,吃喝拉撒一樣不落,怎的就不能算人頭。”
“粗鄙至極,一派胡言!”朝堂上炸開了鍋,你一眼我一語的擠兌徐正扉。
徐正扉擡頭看他爹,徐智淵抖抖袖子別過頭去,權當沒看見了。
徐正扉去看鐘離遙,君主笑笑不開口。
徐正扉怒了,沖角落裏的戎叔晚擠眉弄眼,戎叔晚搓著指甲全然不理,置身事外。
半晌,等這幫老頭罵完了,戎叔晚從角落裏稟了一句,“君主,小臣願請纓在其中謀個事務,鍛造一樣頗為合宜。”
得!這幫老頭盯著不知哪裏冒出來的小小“領軍使”,氣不打一出來。
丁充冷笑,在一眾怒聲裏,補了一句,“豎子不過一馬奴,安能侍弄斧鉞為太平!”
徐正扉強忍著笑,在心裏反覆念誦此句,自那之後,戎叔晚但有一分招惹到他,他便學著丁大人那副陰陽怪氣的樣子,癟嘴道,“哎喲喲——豎子不過一馬奴,安能侍弄斧鉞為太平!”
戎叔晚自嘆愚鈍,分明跳出來替人解圍,卻讓他恥笑了去。
忍笑忍到兩肩發抖的徐正扉,直把這剛升了官才有資格坐進朝堂的領軍使,氣的七竅生煙。
鐘離遙穩坐上方,待這烏煙瘴氣盡數吵散了,方才淡淡說了一句,“此幾樣事關緊要,朕且再考慮一番,諸位愛卿,若無他事,今日便各自散了罷。”
群臣氣哼哼的甩袖子走人,政旨隨詔。
農歷一月十六日,“終黎”改年號“仁和”,自此年始,萬事皆應由此以準繩,百官勤勉愛民,天下“仁法並重,合和致祥”。
仁和元年,帝昭平,年二十五,始正青春,蓄勢而待發。君主朝求賢,暮尋士,以定富國之策,強兵之法,謀取穩固根基、太平天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過了年關與上元節, 啟了新朝,這君臣二人才算又打了照面。
謝禎向來冷面寡言,如今更沈寂如山, 並無什麽緊要之事稟報。鐘離遙則是微笑如故,勤勤懇懇的回應著這幫朝臣無關緊要的上奏。
這日朝上, 他給房允賜了婚,也算開年朝中添點喜氣。再有一樣,朝中常議之事,先皇曾撤了‘居舍史官’的職位,如今當恢覆過來。這職務能起到幾分監督美言之用, 因而人人想推舉個近臣。
“先皇既撤了, 如今又何必再添?”鐘離遙笑, “再者,諸位這人選尚不能統一,不如再斟酌幾日, 讓朕的禦筆舍人先辛苦代之, 作這事務, 如何?”
百官勉強認同,只有被點名的禦筆舍人還懵懂著,突如其來的喜事丟在眼前, 他收到同僚的提醒,忙跪出來聆詔謝恩, 正是那忠直的徐家大公子, 徐正凜。
“另有一樣,張公禁足期已滿, 不知君主有何打算?”
鐘離遙心中清明,知道這幫人迫不及待等著替他求情, 便反其道而行之,並不提勾連一岔,只驚訝道,“當時削了張公一級,禁足期既滿,依據而行便是。”
果然,一眾面面相覷。
有人出聲,言辭還算委婉,“如今宮中內外,流言蜚語漫天,聞說張公與罪臣鐘離啟未免有所勾連,為謹慎起見,還請君主徹查之後,再做定奪,若是誣告,也好還張公清白。”
馮賢安道,“這等傳言...可有證據?若無證據,未免牽強。再者...鐘離啟的謀逆之罪還未有定論,如今牽連張公,多少有失偏頗。”
鐘離遙看了馮賢安一眼,冷淡的笑道,“馮卿所言甚是,那蘭慶三年來賦稅政事一塌糊塗,如今,便擄去樊申總督之職,由張公代之罷。太史之職向來以“禮法”為重,實在不可馬虎,如此也是護慰張公,免受流言中傷。”
馮賢安略一思量,便進言道,“聖主仁德、顧慮周全,可這太史一職,恐怕無人能....”
“你可是說,朕的滿堂賢士,無一人可用啊?”
鐘離遙見他惶恐跪下,認錯告饒,一時笑出聲來,“也罷,張公清白之前,太史一職,空懸以待之,如何?”
一眾張愈的擁躉者感天謝地,清流一派則滿心不甘,互相之間都難得看到這位新君妥協的一面,不由心中犯嘀咕:新君幾時怯懦無能起來了?
君主微笑如春水,並不以為意,除了杜列之外,又升了程文堅、周長文、陳士元三人,代理行各項禮法之事,品銜最高也不過五品,因此大家並無異議。
此間,尚且無有人知,不過幾年,太史便化為虛職,空懸而無用,因這四人的安排,實際的權柄早已瓜分幾處,再幾年,又撤了品銜,“太史公”便全成了一番美名。
鐘離啟的事兒,君主算是按下不提,只感慨了幾句,“此乃朕之胞弟,律司府當認真徹查,此期間不可有一分怠慢。”
群臣深感君主仁德,感念同胞之情,聖明之外竟有幾分守成之態勢。可若說當真憐惜,謝禎削其指之事,君主又只字不提、片語不怪,還去將軍府過了逐除。總結來說,想必是更歡喜眼前這個手握兵權的“外姓弟弟”。
見眾人說罷這事,趙固方又提報開年之“銀錢年紀”。
前文提過,太保之兩項要務中,便有一項是財政之事。
財政有司會一位及副使兩位,對國家財務盈虧收支作“月計歲會”,也叫“銀錢月紀”,並最終整理成“銀錢年紀”,然後上稟太保審核過目,再交由丞相批覆總數,才能再報事項與數目與君主。
如今,丞相告病,遲遲不歸,萬事便俱以仰賴君主了。
司會為四品,下設司書、職內、職歲、職幣四職,各轄一處。
司書掌管賬簿;職內掌管收入;職幣掌管結餘。
而職歲一職,掌管財務支出,如今正由葉春和所任,均是從五品銜。
此職銜看似無有大用,然所有賬目支出批覆都需他來點頭,十分關鍵,且執有“職歲印”,撥付時需扣章手書、再叩私印,方能遣出銀錢去。
以葉春和今日之手,可謂是握盡了終黎朝內外每一粒銅板兒,縱是後代的石崇來了,恐怕也要低眉作小。然他低調,又一聞說是房家幕僚舉薦入太學,再者,高門富庶者,也不在少數,一時並不見有什麽緊要。
另有一條,是因各項銀錢、民間流轉,不等入了國庫,先進了各家高門的褲腰裏。別說惦記朝中銀錢,不反過來被君主惦記上,便算是燒了高香。
今日朝中趙固遞了冊子,君主便順理成章的收下,只略觀摩一眼,便開始嘆息,“年紀所錄的各項收支,算不上大數目,然怎的每年愈虧呢?”
其餘人一看勢頭不對,紛紛提議,“不如提高賦稅,以充盈國庫?”
“不可——近年因戰事而征募兵士,民間有苦難言,倒不如減少軍務支出,實為善事。”
“南方每年駐守兵務支出十幾萬數,不如改回舊制,依然由各州府自治管理。如此一來,也減輕國庫壓力與治理難度。”
“不可——如今兵士駐守此處,顯見成效,每年稅賦實繳富庶,更何況,南方乃重要屏障,怎麽輕易假他人之手?”
“不如提高商賈賦稅,此一流可積累——”
“商賈不似耕民,常往來遷移,如何管理賦稅——大人未免說笑....”
群臣吵的不可開交,君主笑的雲淡風輕,謝禎聽得莫名其妙,徐正扉卻冒出頭來,施施然一禮正色道,“臣有一計,可解國庫之難題。”
“哦?”鐘離遙笑笑,“說來與朕聽聽。”
“開放經濟往來,和鄰國做生意,一邊打一邊做,一邊繳了商賈的腰牌,編入商社,此其一。”
眾臣皺起眉來,嗤笑看他。
“收海鹽與鍛造二樣,統一衙署來管理,和天下人做買賣,此其二。”
眾臣呵聲,臉上的笑容漸漸淡了。
“改田地賦稅,按畝數實計,三千以上收歸朝廷所有,再撥付耕民,與朝廷二分;改人口賦稅,按主仆實計,盡數繳納,此二樣不入州府,直入國庫,每年按州府提交的“年紀”賬目核對撥付。”徐正凜笑的人畜無害,“這首年——可由州府盈餘先墊付,朝廷先賒著——畢竟嘛,君主您這點面子,諸位大人肯定還是要給的,此其三。”
眾臣大驚失色,怒目而視,喝他住口!
前兩條還算好理解,這第三條可了不得。
往常,耕民只有耕的份兒,土地都在權貴高門手裏,按畝數實計,就得清點,自此賦稅那就得自掏腰包,這可了不得了!不僅如此,田畝三千以上收歸朝廷,耕民種,朝廷收益,直接把這幫權貴踢出門去,更了不得了!
再有人頭稅,仆子人口買賣,向來不算在內的。若按主仆實計,那偌大的府中,哪家權貴高門沒有千百個仆子伺候著,這哪是充盈國庫,分明是殺人越貨、謀人錢財!
再有銀錢入庫,再撥付州府——那油水刮得可算是一幹二凈了,哪裏還有活路,用不了幾年,這幫權貴的腰包就癟下去了!
“啊呀呀呀——小兒胡言!”
徐正扉一臉無辜,看著這幫老頭翹著胡子瞪他,忙往桌案裏縮了縮,“田地和人頭的賦稅與諸位大人有何相幹?這等充盈國庫的好事,為何如此憤憤然啊。”
“胡言亂語!如此荒唐,實在有失體統。那仆子怎麽能跟主子一樣算人頭稅呢?”
“仆子也是人,吃喝拉撒一樣不落,怎的就不能算人頭。”
“粗鄙至極,一派胡言!”朝堂上炸開了鍋,你一眼我一語的擠兌徐正扉。
徐正扉擡頭看他爹,徐智淵抖抖袖子別過頭去,權當沒看見了。
徐正扉去看鐘離遙,君主笑笑不開口。
徐正扉怒了,沖角落裏的戎叔晚擠眉弄眼,戎叔晚搓著指甲全然不理,置身事外。
半晌,等這幫老頭罵完了,戎叔晚從角落裏稟了一句,“君主,小臣願請纓在其中謀個事務,鍛造一樣頗為合宜。”
得!這幫老頭盯著不知哪裏冒出來的小小“領軍使”,氣不打一出來。
丁充冷笑,在一眾怒聲裏,補了一句,“豎子不過一馬奴,安能侍弄斧鉞為太平!”
徐正扉強忍著笑,在心裏反覆念誦此句,自那之後,戎叔晚但有一分招惹到他,他便學著丁大人那副陰陽怪氣的樣子,癟嘴道,“哎喲喲——豎子不過一馬奴,安能侍弄斧鉞為太平!”
戎叔晚自嘆愚鈍,分明跳出來替人解圍,卻讓他恥笑了去。
忍笑忍到兩肩發抖的徐正扉,直把這剛升了官才有資格坐進朝堂的領軍使,氣的七竅生煙。
鐘離遙穩坐上方,待這烏煙瘴氣盡數吵散了,方才淡淡說了一句,“此幾樣事關緊要,朕且再考慮一番,諸位愛卿,若無他事,今日便各自散了罷。”
群臣氣哼哼的甩袖子走人,政旨隨詔。
農歷一月十六日,“終黎”改年號“仁和”,自此年始,萬事皆應由此以準繩,百官勤勉愛民,天下“仁法並重,合和致祥”。
仁和元年,帝昭平,年二十五,始正青春,蓄勢而待發。君主朝求賢,暮尋士,以定富國之策,強兵之法,謀取穩固根基、太平天下。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