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談談主角

關燈
談談主角

主要說第一、二章,以這兩章的主角性格為主。

林雲罄是平靜的瘋子,有強烈的自毀欲望,卻有向死而生的生命力,這種矛盾感很吸引人,白俞明就愛上了她。

與林雲罄不同,白俞明很喜歡束縛自己,他是一只風箏,需要線牽引,前期是親情,中期是淺薄的理想主義,後期是林雲罄,最後是國家。

所以他們是相反的人,註定互相吸引。

不過比起林雲罄,白俞明對愛人的依賴更強。

還是跟性格有關,為了對比他們的性格,我特意寫了兩個視角,進行多重對此。

一、家庭對比。

我曾經想寫得更明顯,突出林雲罄的媽媽和白先生,後來想了想,算了,但白先生的戲份還是保留不少。

不過我還是暗戳戳對比了白先生和楊女士,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楊女士的戲份很少,跟白先生比,少得可憐。

這麽寫的目的是什麽呢?

突出白先生對白俞明的影響,這是典型的東亞家庭,父親的權威大於天,母親隱在幕後,孩子雖然尊重母親的付出,但更尊重和崇拜權威的父親。

在白俞明的心中,白先生很重要,所以他的很多心裏活動與白先生有關,許多掙紮也與白先生有關。

別看他叫父親白先生,很疏遠,但也透著敬意呀。

後來白俞明離家出走,相當於叛逃傳統家庭和傳統價值觀。

但他掙紮出來了嗎?

沒有,就像白俞明形容自己說“宛如風箏一樣”,風箏需要線呀,怎麽能沒有線呢?沒有線,風箏怎麽飛?怎麽知道方向?

這是白俞明的悲劇,窮其一生都在找牽引自己的線。

林雲罄就不同了,不需要牽引自己的線,不需要權威,她在精神上藐視所有人,不相信國家,不相信社會,如果有一座山,林雲罄就能做一個隱士。

林雲罄也像世界失望的旅人,走了一會總想歇息,每當這時,她的心燃起微弱的火苗,堅持走下去。

就這樣,她走了一輩子。

白俞明偏偏要找那條線,那條線類似於社會認同感,白俞明是被社會綁定的主體,追求社會身份,即使是作為家庭的一部分,所以他渴慕親情,前期不惜犧牲自我,做白先生乖巧的兒子。

但是他忍不住反抗,投奔理想主義,直到理想主義破碎,在這種痛苦之下,他把情感寄托在林雲罄,可惜林雲罄不要他。他只能奔赴戰場,為國家而戰。

在那一刻,他心中有淺薄的希望,至少國家是需要他的。

怎麽越說越虐()

我是無意的,再說結局開放性嘛,你們可以暢想美好的未來。說回林雲罄。

她的家庭戲份很少,其實是個意外,在最初版本,她的家庭描述很多。

就像我前面所說,原本想用林雲罄的媽媽與白先生對比,白先生是傳統的,林媽媽是開明的。

但我寫第三章時,卻遇到阻塞,很難順理成章地插進去,甚至我思考一個問題,林雲罄真的需要家庭嗎?

當我摒棄家庭,文章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林雲罄不需要家庭,她很多出發點都是自己,這是一個“自私”的人。

但是與之前的人設不相悖,我就留了下來。

對比二,感情線的比重。

白俞明視角的故事裏,林雲罄占很大比重,我們總能看到白俞明碎念念,不停地說林雲罄。

而林雲罄很少說白俞明。

還是那句話,我故意的。

我覺得這很好地體現了兩者的性格。

白俞明重感情,以他視角展開的故事必定有很多感情戲,林雲罄的性格則是想到就提一下,不會圍繞感情喋喋不休。

對比三,敘述手法不同。

白俞明視角,有大量的描寫,比喻句,擬人句,濃郁的色彩,這些也是為了突出他的性格,比較感性敏感,藝術天賦不錯,文中提過白俞明會畫畫,能通過畫畫賺錢。

我不止一次想,他就是天生的畫家,如果沒有戰爭,從事藝術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林雲罄視角則冷靜許多,省略了許多描寫,回歸敘事本身,更多的是,xx時間做了什麽,很多事情都是一筆帶過。

林雲罄不喜歡透露太多感情,她的視角情感內斂,還有點搞笑。我刻意讓第二章的情節活潑一點,不知道讀者是否感到輕松些。

順便要說的是,林雲罄寫傳記,最後一句話是“我哈哈大笑”,是故意設計的。

算是惡趣味吧,我覺得結尾可以這麽搞,而且這麽結尾也挺有意思的。

表示了林雲罄對苦難的“不在乎”,正是這種不在乎,使她寫下這句話匆匆吃飯去了,與白俞明視角的最後一句形成鮮明對比。

淺說一下第三章。由於那個版本我感觸不多,所以說的相對少一點。

這個版本是第一版本,也是本文的最初構想,淡淡的惆悵,一點詩意。

寫這章時,我總想到《受戒》,或者《邊城》的結尾,翠翠固執的等待。

我很喜歡《受戒》,對《邊城》則是一般,但是不知為何,每次寫都會想到這兩部作品,但是更多的感觸就沒了,或者無關緊要。

就寫這麽多好了。

期待你們的見解,如果你們有獨特的想法,希望能說出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